听柳二郎的意思,他想娶自己不是单单娶自己,而是连自己的家人也一起顾着。想着小桃红不自觉露出两个酒窝窝,柳二郎每次来自家都挑了时间的,小河沟没人看到他的时候。

不给自己招闲话,来了也只是闷头干活,虽然是个大块头,话也不多,但是心思很细,沉默寡言却会疼人。

想着小桃红又去摸了摸那件雪白的兔皮袄子,可真软,真暖和,缝的也好。原来男子也是会做针线活的,做的比自己有差不在哪儿去。

心中莫名冒出一股子甜蜜与柔软,这是谈恋爱的感觉吗?虽然严格来说算不上什么恋爱,但是小桃红觉得有人疼的感觉真好。

然而小桃红也只是甜蜜了这么一下,因为从那天开始,柳二郎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出现了。小桃红心里开始有些空,她怀疑柳二郎是不是从此不打算出现了…

“大姐。”正在添柴的小花儿叫了小桃红一声。她看着小桃红发呆,手里拿着铲子,半晌也不见搅动糖水,“大姐你在想什么呢?糖要糊啦。”

小桃红收回思绪赶紧搅动,有些不好意思,“没什么,就是发了一会儿呆。”而一旁的三郎总是会说出真相,“大姐,柳大哥是不是很久没有来咱们家了?我好像有点想吃柳大哥打来的山鸡了。”

小桃红顿了顿,突然笑了起来。有些发黑的皮肤也挡不住那明媚的笑意,“三郎也想吃是吧?大姐也想吃呢,明天去送糖,咱们去镇上找柳大哥吧,让他给咱们打几只。”

“好啊,我老早就想去柳大哥家了。”虎子十分的兴奋,柳二郎可是他心里的英雄,有机会去柳二郎家,他想想就觉得迫不及待。

第二日爷爷与大郎在家里看着屋子,小桃红就领着虎子三郎与小花儿朝镇上去。一路上虎子把背篓背在背上,步履轻盈,还嫌弃小桃红小花儿几人走不快。

终于到了集市,小桃红把手里的绣活儿交了,又去月姑店里,把糖交给月姑,手里又进账了三百多文钱。

小桃红想了想,顺道在月姑店里买了一些松软的点心拿在手里,然后一路打听柳二郎的住处。索性镇上的人都听过柳二郎,也就不费劲的找到了柳二郎的家里。

柳二郎家在上杨镇比较靠外,小桃红几人走了两刻钟有余,才到了别人指点的地方。看着眼前算不上很大的茅草屋,小桃红心跳有有些加速。

而虎子已经迫不及待跑过去敲门了。“柳大哥,柳大哥你在家吗?”不过里面却没人应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从里面被打开。

出来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看上去与柳二郎有几分相似,只是稍微矮了一些,一条腿完全是拖着的,行走十分的迟缓。男子疑惑的看着门外小桃红几人,“你们找谁?是不是找错地方了?给我说说地名,这附近我挺熟的,也许我能告诉你们怎么走。”

小桃红赶紧上前,“这位大哥,您是柳树林的大哥罢?我们是柳树林的朋友,来看看大哥您与柳大娘的。”柳大郎愣了愣,随即喜笑颜开,“是二郎的朋友啊!快请进,二郎去地里了,我让阿品去叫他。”

小桃红给虎子使了个眼色,虎子立刻会意。上前扶着柳大郎,“您慢点。”

“哎,好好好。”柳大郎许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领着小桃红几人朝堂屋走。一边走一边朝里面喊:“阿娘,阿品,快出来,咱们二郎的朋友来家里了。”

小桃红几人在堂屋里坐定,就见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扶着墙挪进了堂屋。抬眼朝这边张望,“大郎,二郎的朋友在哪儿啊?快请别人坐啊!我去烧点水泡茶。”

柳大娘的眼睛不好,虽然外表看上去与正常人无异,但是看东西只能看到个大概的黑影。

小桃红立刻过去扶着柳大娘,“大娘,我陪您一块去罢。”小桃红也是心酸,看来外面的传言果然没有夸大。这个家里家外就指着柳二郎,大哥生活勉强能自理,娘的眼睛又看不见。

柳大娘颤抖着手抚摸小桃红的手,“你坐,快坐。别看我眼睛不行,烧点水还是可以的。”小桃红怎么可能自己坐着,由着一个眼睛看不见的老大娘给烧水给自己喝?便跟着柳大娘一起去灶屋烧水了,虎子几人则摸着堂屋里的老虎皮,啧啧称奇。

不一会儿柳二郎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他身后十岁的侄子阿品跟都跟不上。一路上的人一脸惊奇,这柳二郎是家里着火了还是怎么的?人高马大跑起来,扬起一路尘土。

柳二郎哐啷一声推开门,看着堂屋里的虎子几人,却不见小桃红。柳二郎喘着气看向虎子,“虎子,你大姐呢?”

虎子兴高采烈跳过去,“柳大哥,你真的打死了大虫啊?可真厉害,大虫的毛真好看…”虎子话音还未落,柳二郎就打断道:“小桃呢?”

“大姐跟大娘在灶屋烧水呢。”虎子一说完,柳二郎就朝灶屋去了。虎子撇了撇嘴,真是性子急,就算大姐很好看,也等他把话说完啊!

柳二郎走到灶屋门口,看到里面小桃红正与他阿娘有说有笑,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自己阿娘笑得这么开心了。就算柳二郎是八尺男儿,眼眶也不免有些酸,“小桃…”

闻声小桃红转头看去,看到久违的高大身影,眉眼还是一如既往的深邃。见到了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很想柳二郎的,光是看着他就有一种安全感,心里很热。

柳大娘看不见,但是她耳朵挺好,“二郎啊!回来了,有这么好的朋友怎么不早些带回来给娘认得认得?”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外面开始流传柳二郎命硬,克人,就没人愿意与她们家来往了。其实柳大娘心里清楚,她家二郎只是命苦了一点。

把水烧好,小桃红泡了茶几人喝着。不知什么时候,旁人都识趣走开了,就剩下柳二郎与小桃红在堂屋。

柳二郎有些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小桃,你…”却不知道要说什么。他想问小桃红是不是不讨厌他了,又怕问出来得到肯定的答案。

小桃红笑得明媚,“柳大哥,我是来跟你说上次那件事的。我也很中意柳大哥,既然柳大哥愿意与我共患难,我也愿意与柳大哥一同前进。”

柳二郎有些反应不过来,“那小桃你的意思是什么?是可以吗?”幸福来得太突然,就算脑子不木,柳二郎也有些拐不过弯。

“是,这些日子我也细细想明白了,我喜欢柳大哥,喜欢跟柳大哥在一起。”

小桃红一说完,柳二郎就觉得自己手脚都找不着放处。

“小桃…”柳二郎叫了小桃红一声,却没有说出下文。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只觉得胸口满满的,充满了满足与感激。

而小桃红突然摆起了一张严肃脸,“柳大哥,虽然我答应了你,可是我还不能立刻跟你成亲,因为我年岁还小,不适合成亲行夫妻之礼。”

这话可是让柳二郎有些手足无措,往常醇厚的嗓音都有些干哑:“小桃,我…”小桃红笑道:“柳大哥不必觉得难堪,这事乃人伦纲常,没什么可羞耻的,只要柳大哥能明白我的意思就成。”

“我明白,只是因为你满了十五可以许嫁。我担心许多人上门说媒,如果我慢了一些,你就被别人说成了,所以…所以那天冲动了一些。”柳二郎本来没有想着那档子事,他就单纯的觉得想娶小桃红,被小桃红一提,这倒还惦记了起来,心里不免些失望。

小桃红忍不住笑了起来,哪有慢了一点就被别人娶了的,“柳大哥你想多了,别人要娶我,可只是单单娶我。而柳大哥,你是唯一愿意娶我一家的人。”

柳二郎一直的想法都是帮小桃红干活,还从未想过单单娶了小桃红一人。以后小桃红的家人,就是他的家人,“既然小桃你愿意,那…那我改天带着媒婆上门成吗?我的意思是…”只要定了亲,旁人就不会再对小桃红有别的想法了。

“成,柳大哥你就带着媒婆来吧。然后把消息传出去,这样我清净了,你也就放心了不是?”小桃红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前几天吴媒婆又上门了,要来给她说一门好亲事的。既然互相喜欢,那就绝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后路,免得心烦。

柳二郎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只知道自己心里充满了感激。小桃红在听了自己这么多不好的传言,又亲眼看到自家的惨况,却还愿意与自己成亲。

“小桃…我,我可以抱你一下吗?”心中感激柳二郎不知要如何来表达,只知道自己想把小桃红搂在怀里。话一出口,柳二郎才惊觉不妙,“小桃,你别误会,不是你想的那样。”

看着柳二郎窘迫的面孔,小桃红叹了口气,走上前轻轻搂住柳二郎精壮的腰。她是二十一世纪来的女青年,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来不藏着掖着,也不矫情。

真正触碰到,才发现柳二郎比想象的还要结实。腰腹硬邦邦的,体温透过夏日轻薄的衣裳,清晰印在小桃红的手上。

柳二郎僵直了身子,那触感如同羽毛般,轻轻扫过他的心里。柳二郎半晌才把结实的臂弯放下,小心翼翼环住了小桃红。却是不敢顺心紧紧的抱住,因为他觉得小桃红好小。生怕一个拿捏不好,勒坏了小桃红。

屋外虎子三郎与柳大娘几人,藏在门后偷偷摸摸的听墙角。在听到小桃红愿意与柳二郎成亲时,柳大娘不自觉湿润了眼眶,这姑娘真是好姑娘,如今她家二郎也终于有个着落了。

在看到小桃红搂了柳二郎,虎子忍不住感叹一声。然后柳二郎就发现了门外偷听的一众人,手忙脚乱放开小桃红,一脸的尴尬。

小桃红白了门外的虎子一眼,“行了,别躲了,出来吧。差不多咱们也该回去了,不然咱们该回不去了。”

柳大娘赶紧慌乱的走了出来,伸手摸着小桃红的手臂,“小桃,留下吃个饭再走吧,留下陪大娘吃个饭好么?大娘家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看着柳大娘带着些哀求的面孔,小桃红狠不下心拒绝。她顿了顿,“那行,咱们就留下吃个饭。小花儿,虎子来搭把手,咱速战速决。”

“好勒。”几人七手八脚,手艺都得了小桃红真传,做个饭菜倒是不费劲。忙活了一阵,小桃红将就着柳二郎家里的东西,勉强做出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这顿饭是柳家好些年来吃过最可口的饭菜,这天也是柳二郎家好些年来最热闹的一天。吃完饭小桃红收拾了碗筷,柳二郎就送着小桃红兄弟姐妹四人朝小河沟走。

回到家天色已经黑了,可是柳二郎却没有多留,他们还没有名正言顺的定亲,不能坏了小桃红姐妹的名声。

而柳二郎行动相当迅速,小桃红几人回去第二日,柳二郎就带着一些东西登门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近四十的妇人。这是一个媒婆,来走初步程序的。虽然柳二郎与小桃红两人达成共识,但是还是得媒婆来走过场,不然无媒无证,名不正则言不顺。

定亲也有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不过大多是走个过场,把不能少的做完。因为穷人家嘛,就是点香下聘,到了要成亲的时候,开庚写个庚书,定个好日子就成,旁的也没什么。

当即小桃红要定亲的消息就传了出去,一众人表示十分惊讶,这不声不响的,刚行了笄礼没多久,就被外村的说成了。最惊讶的莫过于王婶儿,她那天晚上还让小桃红别跟克妻的人在一起,结果这一个转身,别人连亲都要定了。

不过王婶儿也只是惊讶一番,别人的日子,也只有别人能清楚。而小河沟已经开始传柳二郎命硬倒霉的事情,只要跟柳二郎沾边的,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虽然一些人家对自家村的姑娘被外村说去,觉得有些可惜,不过大多都是等着看热闹的,看小桃红会怎么倒霉。是掉进粪坑呢?还是掉在井里?

而大伯家听闻小桃红定亲,居然还上门了。看着眼前的大伯,小桃红知道大伯打什么主意,“大伯,您怎么有空来我们家?”

大伯打量着对面的柳二郎,笑得一团和气,“你爹娘都死了,我是你大伯,是长辈。你定亲我怎么能不露个面呢是吧?这一些礼行还是得有长辈才能圆满不是?”

一些礼行要有长辈才能圆满吗?大伯说的只是下聘这个程序还差不多。想着小桃红也跟着笑得一团和气,“大伯,那还真不巧,前几日我生辰大伯家都没人说句话,我以为大伯家很忙呢。于是这次也就没有耽搁大伯,爷爷就是我的长辈,礼行都已经兴完了,所以有些对不住,让大伯白跑一趟了。要不留下来吃个饭吧,就当我这个晚辈赔礼了。”

大伯扯了扯嘴角,“前段日子我们确实挺忙的。你个姑娘也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着也得跟我们商量一下才是,就算再忙,大伯跟你大伯母也会抽空来的。既然已经走完了礼行,那我也就不多留了,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

“我知道了大伯,我会好好过日子的,大伯慢走。”看着大伯离开,小桃红松了口气。还好这大伯虽然爱贪便宜,也不是胡搅蛮缠之人,不然她还真应付不来。再熬几个月,等她们搬得远远的,就不用操心这些事儿了。

柳二郎一直在一旁看着小桃红,他心里也明白当下情况,小桃红不喜欢的人,他柳二郎也是不会喜欢的。

柳二郎踌躇一会儿,看了看左右没人,吞了吞口水,走过去伸手握住小桃红娇小的手掌。柳二郎在摸到小桃红手时,紧张激动得喉咙干涩,手脚发颤,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蹦了出来。

小桃红抬眼看了看故作镇静的柳二郎,笑得没鼻子没眼,柳二郎湿热的大掌已经出卖了他的紧张。小桃红回握了柳二郎的手,发现柳二郎的手真的很大,上面布满了一层厚茧。

小花儿做好了饭菜,爷爷兴高采烈过来堂屋叫小桃红两人吃饭。结果跨进门看到这幅景象,立刻就要转身离开。奈何柳二郎已经看到了爷爷,手足无措收回手,干咳了一声,以掩饰尴尬。

小桃红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感觉,笑道:“爷爷,饭好了吗?那我们去吃饭吧。”

爷爷红光满面,笑得一脸皱纹,“好了,小花儿最近手艺好了不少,做了好些菜呢。咱们快去吃饭吧,别凉了。”

“那成,柳大哥咱走吧。”闻言柳二郎手脚僵直的跟在小桃红身后,柳二郎一直觉得有些尴尬,幸而也没人再提这事。

第30章

定了亲之后,柳二郎与小桃红来往也就变得更方便了,以往柳二郎都是背着人的时候来帮小桃红,毕竟要为了女孩子家的名声着想。现在就算光明正大来,也无人会说半个不好。

杨状元听闻小桃红定了亲,胸中积攒着一股闷气。他知道自己烂泥扶不上墙,自家还如此的招人厌,他不敢去跟小桃红说些什么,只能自己一个人,自己跟自己生闷气。

杨状元决心改过自新,不再做一个混吃等死招人厌的胖子。书他是看不进去的,于是每天跟着家里帮佣做活,反正小河沟的地大半是他家的,他想种哪一块就种哪一块。不过也得等明年开春,今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地里的庄稼都快能收回家了。

七月份地里的土豆已经能吃了,小桃红就领着弟弟妹妹去地里刨土豆。因为家里之前分来的那一点点土豆,早就吃完了。

地里的土豆还有一些苗子是绿色的,几人要照着茎叶已经枯黄的那种,从旁边一点挖下去,就能挖出土豆了。

虎子一锄头挖下去,挖出一堆的土豆,大大小小大约有六七个。只是…虎子传来一声哀嚎:“又被我挖烂了,为什么越大的越容易被挖到啊!”

已经是第六个了,每次虎子挖到一棵土豆苗子,最大的那个就是被穿在了锄头上。好好的一个大土豆,就这样被穿心而过,虎子别提多心疼。

三郎抬眼看着满脸沮丧的虎子:“二哥,你不能急功近利,你离得远一些挖下去,就不会挖到它了。”

虎子瞟了一眼三郎身后圆溜溜的土豆们,凑了过去,“那你挖一个我看看。”三郎举起锄头挖下去,很不巧,那一棵土豆长得离根比较远。于是三郎也挖烂了一个土豆…

虎子伸手揉了一把三郎的脑袋。“哈哈哈,我就说,你怎么可能比二哥厉害,现形了吧?”三郎无语的把穿在锄头上的那个土豆扯了下来,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啊!

小桃红与小花儿在后面捡土豆,把不能吃的与能吃的分开,看着前面两兄弟,脸上的笑意也是止不住。

挖了好一会儿,大个儿的土豆已经有了一背篓,还有好些小个儿的,有虫眼的,绿了水了的土豆,也差不多有了半口袋。大个儿的拿回家自己吃,那些不能吃的就剁吧剁吧煮给猪吃。

天色差不多,小桃红几人就收拾收拾回家。本来小桃红想说大郎背着那一背篓土豆,她扛着那半袋,然而大郎硬是把那半袋放到了背篓上面,于是小桃红几人就空着了手。索性地里离家里也不是很远,不足一刻钟就到了家里。

日子总是如流水般,日复一日,一眨眼就没了。到了八月,地里的玉米已经开始黄壳,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桃红已经到这个世界整整一年了。看着自家地里有膀子粗的玉米棒,小桃红咧嘴笑得开心。

从玉米还是一颗种子,看着它发芽,扎根,结果,这是一个劳作的过程,也是一种成就感。好歹是自己一粒一粒种下去的,如今已经能收获果实了。

柳二郎行动迅速的把他自家庄稼收回家,然后日日来给小桃红收玉米,挖土豆。柳二郎做农活是一把好手,人又生的高大,力气也大。有了柳二郎加持,小桃红家里那六亩地的玉米,也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回家。

收回家的玉米照样得挂起来,这些事情全全都被柳二郎包了。村里人都开始羡慕小桃红的好福气,找到这么能干的夫婿,而且柳二郎的厄运好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小桃红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

而小桃红开始寻思,什么时候搬走比较合适。要搬走自然得大家伙儿都走,也应该跟柳二郎商量一下了。

小桃红看着上面挂玉米的柳二郎,想着要等会儿吃了饭跟他商量一番。就听得门外大伯母在敲门,“小桃红,你回来了吗?我来跟你借点东西。”

小桃红擦了擦手,开门把大伯母迎了进来,“大伯母,您要借什么东西?”小桃红发现大伯母眼圈红红的,看上去好像刚刚哭过。

大伯母声音还带着些哭腔,有点发颤,“家里来人了,我今儿忘了买盐买肉。本来就没有什么菜,所以…来跟你借点盐巴,借点肉。”说着还看了看小桃红的菜园子。

小桃红也不知道这大伯母是怎么了,不仅哭过,刚去赶集回来却不买盐买菜。而且大伯与两个堂哥都去镇上找活计做了,她们家里就钱晓雪与她两个女人家家的,能来什么人?“那大伯母你等等,只是我也许久没有去镇上,家里油盐也没有许多,就暂时拿一些去应应急,菜园子的的菜我也拔一颗给你吧。”

大伯母点了点头,小桃红转身去拿了一小勺粗盐,巴掌大一块儿五花肉。随后去菜园子里拔了一颗白菜,一同递给了大伯母。大伯母伸手接过,眼圈好似更红了,“小桃红你真懂事,要是晓雪有你一半…”说着眼泪就朝下掉。

小桃红也是无语,哪有上门借东西,还在别人家哭的。大伯母也是个拎不清的,也是自己不迷信,不计较这些,换做旁的,铁定得让她给自家挂红…

“大伯母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好好说,别哭啊。家里来的什么人?如果事情解决不了,为什么今天不把大伯他们叫回来?”小桃红有些好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钱晓雪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这两个月都不见钱晓雪踪影,看来不是真的消停了。

大伯母欲言又止,她没什么主见,性子又是这幅德行。大伯几人不在家,她就没了主心骨,“家里来的是莫里正与他大姑娘,我已经跟你大伯说过了,他们做完今天的活才能回来,…晓雪…晓雪她…”

闻言小桃红脑中灵光一闪,莫里正?与他大女儿?那不是莫楠竹他父亲与月姑吗?想着前段日子钱晓雪大热天穿个棉袄,如今莫楠竹的父亲居然登门,小桃红大约猜得出个大概。只是觉得为什么大伯大伯母一家人都这么木?一家子都显得没脑子。

不知道这里正与月姑上门,是要怎么个说法。看样子不像是要来说亲的,那上门有什么用?“我知道了,大伯母你还是先别哭了,等大伯回来再说吧。”

大伯母顿了顿道:“小桃红,要不你去给莫小公子说一说。上次晓雪来你门前闹,就是因为他说娶妻娶贤,他的妻子得跟你一样知书达理有本事的,说晓雪只能做妾,但是他将来要考科举做官的,不能无妻先娶妾。你去跟他说你愿意…”

小桃红打断道:“大伯母,这事儿我管不了,您还是先别哭,回去招待着,等大伯回来与他们谈吧。”

大伯母抹了抹眼泪,点点头朝外走。小桃红把大伯母送出去,叹了口气,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大伯母与钱晓雪是又可怜又可悲,还可恨。

刚刚大伯母那意思,是让她去嫁给莫楠竹吗?然后钱晓雪就能进门了?什么毛病…病急乱投医也不是这么个投法儿。且不说自己已经有婚约在身,怎么着也不能时兴买一送一啊?

同时小桃红也对莫楠竹恶心透了,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不知道是不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钱晓雪年纪小不明事理,他莫楠竹十七八岁了,却对十四岁的钱晓雪下手,吃干抹净留了种,不想负责还给自己惹麻烦。

小桃红莫名烦躁,不知道这事儿要如何收场,钱晓雪自己不自爱,如果这事儿传出去,还得带害了自己一家人。大伯既然在镇上,却不在镇上谈,分明被莫里正一家压着打。

柳二郎把玉米挂完,出来就看到小桃红紧皱的眉头,他不自觉伸手抚平。他觉得小桃红还是笑起来好看,“小桃,怎么了?”

小桃红舒展开眉头,看着柳二郎笑了笑,“柳大哥没事儿,过会儿我有事情要与你商量一下。”她们尽快搬走,搬到县上去。就算钱晓雪丢人,也不关她的事了,眼不见为净,钱晓雪自己作的自己承受。

小桃红把家里人都叫到了火塘边,仔仔细细把自己的计划与大伙儿说了。听说要搬到县上去,小花儿三郎与虎子都十分兴奋。只是爷爷皱起了眉头:“阿红,这事儿有把握吗?搬家可不是说着玩的。”

“爷爷你放心,我都考虑过了。我现在手里有十四两三钱银子,我还有两个小食法子没有卖出去。我不在上杨镇扎根,就可以以买断的价格卖出去,至少也能卖二十多两银子。”

爷爷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年纪大了,就想求个安稳,如果搬出去事情不如想象的理想,那又多出来许许多多的考量。爷爷眉头不见松开,“阿红,你有把握你那小食能赚钱吗?如果没有,咱们还是把银子拿来在小河沟买些地。至少能保证有个家,有安稳的日子过。”

小桃红想了想,“那要不这样吧爷爷,过两日就到十五了。我去送糖顺便买些原料回来,做一些大伙儿尝尝,您尝尝心里就有底了。然后我再学一些平常的点心,支撑我们这个小家还是可以的。”

第31章

对于小桃红要搬走这件事,柳二郎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还得回去与家里的柳大娘与柳大郎说说。不过小桃红这边爷爷还没有松口,一直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小桃红打算过几日去送糖,顺便采购一些做小食的材料。

小桃红有信心,只要爷爷尝了味儿,就绝对与她一样心里有底。

而大伯家那边,不知道如何解决的,吃了晚饭月姑与里正就离开了大伯家。没说是要娶钱晓雪过门,也没有说不娶,不声不响的来,不声不响又走了。

不过第二日小桃红就有些明白了,因为大伯家放出来消息,说钱晓雪与大堂哥要成亲,而且成亲的日子就在近几天。

这明摆着大伯一家拿了莫楠竹家什么好处,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大堂哥与钱晓雪成亲了,就算肚子里的孩子早了好几个月出生,那旁人也最多摆个闲,不至于很严重。莫里正真是好算计,这样就与他家莫楠竹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至于会让钱晓雪沉塘。

不过旁人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别看小河沟全是山野村夫,但是哪家有些什么道道儿,心里明镜儿似的,清楚着呢。这大伯当初娶大伯母回家的时候,心里打的就是这买一送一的主意。

于是钱晓雪要与大堂哥凑一块堆,大家也不觉得奇怪。

说是成亲,其实也没有好倒腾的,因为本来就是一家人了,住也住在一起。只是放个消息出去,意思一下走个过场。

旁人可以装不知道,但是小桃红家不能。首先是因为小桃红与大伯家是亲戚,其次是因为爷爷在这边,好歹也是娶孙媳妇儿,得凑个热闹。

于是九月十二这日,小桃红就领着几人过去凑热闹去了。

本来成亲应该高高兴兴的,可是大伯家的气氛却有些压抑。小桃红努力找话说热场子,可惜大伯一家子总是扯扯嘴角就作罢,因为她们实在笑不出来。

最后小桃红索性也懒得管了,打算吃了晚饭就离开,不掺和了,就算不说她也明白大伯一家子愁什么。

大堂哥不高兴,是因为自己这媳妇儿自己还没吃到嘴里,就怀了别人的种,而他还得打落了牙和血吞,硬是认着这个孩子。

而钱晓雪与大伯母,就算脑子不好使,也应该察觉到大堂哥的态度转变。只要那个孩子存在,大堂哥心里就有一根刺,拔不掉还时不时往里扎,钱晓雪日后的日子若是能好过,那才奇了怪了。

小桃红也只能做一个旁观者看看热闹,钱晓雪与莫楠竹鬼混,到最后莫楠竹全身而退,钱晓雪则一辈子都毁了。不得不说这人傻真是造孽,不自爱,脑壳长不稳,别人稍微撺掇一下,就悲剧了。

看着钱晓雪与大伯母红肿的眼眶,小桃红叹了口气,领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大伯家。小桃红很庆幸,幸而自己中意的男子是柳二郎,那个看上去跟木头似的大块头。

所以有时候真的不能被表象迷惑,莫楠竹乍一看无可挑剔,无论是外表还是才能或是家底,只可惜却是个品行有问题的人。

别人的生活别人过,小桃红依然在自家忙忙碌碌,她忙着清点东西,计划那些拿不走的东西的去处。

不过也只是计划,并没有实际执行,因为就算要走,也还得过一段时间,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要做。

做了糖,小桃红又把锅子洗刷干净晾着,等第二日送糖买原料回来,做好吃的给大伙儿吃。

柳二郎一如既往大清早来到门外等着小桃红,而小桃红也已经习惯每次开门都看到柳二郎高大的身影。

“给我吧。”柳二郎伸手去接小桃红的背篓,小桃红也不矫情,直接把背篓递给了柳二郎。

两人一前一后顺着山路往上走,柳二郎一路都紧紧看着小桃红,恨不得找根绳把小桃红系在脖子上挂着。

走到宽敞的地方,柳二郎不自觉朝小桃红靠近。

小桃红抬头看着柳二郎的侧脸,不得不感叹柳二郎好高,其实是因为她太矮。小桃红最近长高了一些,只可惜还是差强人意,不知道有没有凑够一米六?其实不用量,小桃红也知道大约还差一点,都是因为长身体的那段时间营养没有跟上,而现在补也来不及了。

小桃红正想着,就见前面不远的岔路上走来一个女子。本来这是去镇上赶集的必经之路,有人从岔道出来也无可厚非,这个女子之所以会吸引大伙儿的目光,是因为她瘦瘦弱弱的,背上却背着一个妇人。

女子五官平凡,约摸近双十年华,身穿补丁摞着补丁,洗得分辨不清颜色的粗布衣裳,因为瘦弱还身负重量而显得摇摇欲坠。她拼命的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从蜡黄的面孔上面滑落,却咬着牙关一步一步朝前走。

而女子背上的妇人,眼睛微张,气若游丝,看来是痨病缠身,已经病入膏肓。小桃红有些看不下去,不是说她有多善良多爱管闲事,而是单纯的觉得这样下去这个女子绝对没办法把妇人背到镇上。

首先这里离镇上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其次女子体力消耗过甚,这里上不着村下不着店,那这个女子与那病人就只能晾在半路了。

那女子走了一段,实在撑不住,便轻轻把妇人放到了一旁的石头上,自己也瘫坐在地。女子喘了几下,伸手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给妇人喂水,“娘,娘你听得见吗?来喝点水,过一阵咱们就能到镇上了,镇上的大夫一定会治好你的。”

也不知那妇人是听没听到,女子自顾给妇人喝了些水,自己也喝了一些,靠在妇人旁边闭着眼睛。

过了一小会儿,女子好似歇够了,深吸一口气,复又打算背起妇人前进。只是她腿脚打颤,试了两次也没能把妇人背起来。

妇人终于有了些反应,睁开毫无神采的眼睛,伸手按住了女子消瘦的肩膀。有气无力的声音传来:“阿男,放下娘吧,娘不会好了,这些年苦了你,等娘去了,你就安安生生过自己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