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和自言自语的抱怨了一句,心中颇是不甘。

  但很快转念一想,他那沮丧的情绪瞬间便一挥而空。

  反正又不是什么秘密,等回京城后凭他的能耐,还怕打听不出这位堂妹的情况来?

  “你不好奇刚才找我的人到底是谁?”马车出了镇子后,林永宁主动开口与林初彤说话。

  他这个五妹妹还真是挺有意思。

  不论看到什么,只有与她无关,从来都不会多事过问,就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但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却能一次又一次的控制住那份好奇,要么是天性冷漠,要么便是有着更加强大的信念。

  而林初彤,显然是后者。

  果然,听到他的话,小姑娘只是简简单单地点了点头。

  “那是四哥的事。四哥若觉得有必要让我知道,自然会主动告之。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也不例外。那些没必要知道或者不能知道的东西,多打听有时反倒是害人害已。”

  她说得很是坦然。

  在未来最年轻的内阁首辅面前,她不觉得自己的心智有任何的优势。与其跟人家打马虎眼,还不如老老实实照着本心来。

  “你跟谁说话都是这般吗?”林永宁没想到小姑娘把话说得如此实在,实在到他都不好意思敷衍。

  “当然不是,我又不傻。”

  林初彤当下便笑了,那明艳的笑容映衬得整个车厢都亮了起来:“四哥跟旁人当然不同,我既不想骗你,更骗不了你,所以那就只能在四哥面前实话实说了。”

  林永宁的目光不由得暗了暗,他并不是头一回看到林初彤这般笑,可听着这些话时,突然间便觉得有些不同起来。

  “其实,我不过是你众多堂兄中的一个,还是庶出的。如果不是这次在徐阳碰巧遇上,咱们以往并没什么特别的交情。”

  他似笑非笑地反问,目光锐利起来:“我这四哥对你甚至还不如旁人,又怎么担得起你那一句‘跟旁人不同’?”

第十五章 他的妹妹

  天底下,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林永宁何其聪明,哪里看不出从一开始林初彤对他的态度便明显的超出正常范围。

  可他一个林家不受宠的二房庶子,又根本没有能够让林初彤图谋的东西。

  这也正是林永宁头一回琢磨不透的事、看不清楚的人。

  面对半真半假般的质疑,林初彤却并无半点不快,反倒认认真真地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她有些无奈地吐了口气看向林永宁。

  “其实,我也想不明白呢,大概是合了眼缘?反正这次见到四哥就感觉特别亲切,反正现在我很喜欢跟四哥相处。难不成,这样给四哥添了麻烦带来了困扰?”

  面上全无异常,林初彤内心则已然在翻滚。

  她暗道未来首辅果然不是好糊弄的,那盯着她的目光就跟能直接看透她的灵魂似的。

  要是意志力稍微差点的话,即便忍住没交代,怕是也得露出明显的破绽来。

  而且林永宁说话做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哪有这般当面质疑救命恩人的道理?

  不过,这样的人倒是比那些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要容易打交道得多,即使真是个坏人,至少也是个有底线的。

  林永宁自然不知道林初彤几乎片刻间已经在心底将他腹诽了一大通。

  而听到这样有些赖皮的回答,他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这丫头明显并没有说实话,哪怕那小眼神丝毫看不出任何的破绽,不过好在也没有刻意欺骗。

  大多数时候,他看人凭的并不是眼睛,而是相当精准的直觉。

  林初彤给他的感觉就像只小狐狸,狡猾狡猾的,却偏偏又不会让他觉得反感。

  刚才这丫头那句话说得不错,谁都有自己的秘密。

  既然人家并没有打探他的,那么他自然也没必要过于刨根问底。

  “合了眼缘?这的确算是最恰当的原因。”他若有所指地笑了笑,没再继续为难某人:“五妹妹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况且添麻烦的也是我,是我多心了。”

  知道林永宁并没相信她的那通话,但也没再纠着不放,林初彤暗自松了口气。

  “救命恩人什么的我可当不起,四哥日后别再提了,咱们兄妹之间实在没必要那般见外。”

  她不经意地又强调着他们之间的这份兄妹之情,相信在她慢慢潜移默化的渗透下,将来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见林初彤常常将他们这层兄妹关系挂在嘴上,林永宁看向眼前的少女,总感觉有些怪异。

  这丫头很缺兄长疼爱吗?

  貌似长房的确没有儿子,她自然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亲兄长。

  可林家比她年纪大的堂兄并不只有他这么一个,以往也没见这姑娘对兄弟姐妹里的谁格外重视过。

  难道,当真只是因为在外乡偶遇生病的他,这才产生了些比对其他人不太一样的亲近之感?

  想到这些,林永宁又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算了,不论怎样都好,林初彤帮了他总是事实,而他倒也并不太排斥有个这样的妹妹与他亲近一些。

  “宋清和,宋国公府的公子。”

  收回思绪,林永宁突然抛出这么一句话来。

  “嗯?”林初彤先是有些不解,而后便反应了过来,意识到林永宁说的是刚才找他的那人后,连忙点头又应了一声:“哦。”

  宋清和这人她并不怎么知晓,但宋国公府却是听说过的。

  她这四堂兄果然厉害,这么早便已经与国公府的人结交,貌似看上去还是对方主动热情上赶着。

  果然,能成大事者都非一蹴而就,小小年纪便已显露苗头。

  既然这会儿四哥主动跟她提及了宋清和,这是不是便意味着他们兄妹之间的关系比着之前进了一小步?

  正想着,便听林永宁再次出声说道:“日后若是万一在京城碰上的话,记得少搭理他。”

  “为什么?他不是四哥的朋友吗?”林初彤略显奇怪地反问着。

  刚才林永宁对宋清和看上去的确有些爱理不理的,但那绝对只是两人之间相处方式的问题,并不代表他们关系不好。

  而且有的时候,往往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那般随心所欲。

  “我跟他都拜学过同一师傅。”

  关于朋友关系,林永宁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却简单解释了一下少搭理的理由:“人不坏,可一身纨绔之气没法改。”

  他自然不好说宋清和素来风流,最喜猎艳。

  虽然那小子还不至于渣到毫无底线,但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妹妹跟这种家伙沾上边。

  自己的妹妹?

  当脑海中自然而然的闪过这几个字时,林永宁不由得愣了愣,很快发现自己竟已经下意识地接纳了林初彤。

  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有多深厚的感情,但至少已默认了她的存在。

  这对林永宁来说,还是从所未有过的事。

  林初彤并不清楚林永宁此刻的心思,但却明白那话是为了她好,所以才特意提醒她。

  “好,我听四哥的。”她高兴地点点头,并不掩饰此刻愉悦的心情。

  看到林初彤因为他再简单不过的一句提醒而开心,林永宁陡然觉得内心深外有什么东西正在微妙地变化。

  他没再说话,默默地靠在那儿闭眼养神。

  林初彤见状也不再打扰,随手摸起一本书翻看着。

  安静的车厢内,气氛出奇的融洽。中止的是交流,可有些距离却在不知不觉间拉近。

  几天后顺利到达京城,林永宁却在城门口独自提前下了车。

  他另外还有事情要去处理,得费几天功夫,所以不准备再跟着林初彤一起回林宅。

  “你自己先回去,不用跟二房提我回了京城的事。”

  马车旁,林永宁又叮嘱了一句:“莫大意,让陆远他们直接护送你回府,这些日子京城可能不怎么太平。”

  一路相处下来,兄妹两的关系自然亲近了不少,林永宁看上去已然有了几分兄长的模样。

  “四哥放心,我记住了。”

  林初彤并没过问林永宁为何会觉得京城近来不怎么太平,而是信任地果断照做。

  同时,她随手解下了身上佩带的一个荷包递了过去:“四哥,这个给你,麻烦回府时给我带点陈福记新出炉的点心,听说那里的点心每日都是限量出售的。”

第十六章 充足理由

  荷包里装着一些碎银子,另外还有几张面额较大的银票。

  林初彤要陈福记的点心不过是个说辞,无非是借机给林永宁一些银钱伴身好不显得过于刻意。

  林永宁险些把命都给丢了,孤身一人这会身上肯定不可能有什么钱。

  就算林永宁一会自有办法弄到银子,但总归不如早早备上来得方便。

  当然,这对林初彤而言,又是一个极好的关爱兄长的机会。

  看到荷包里装的碎银子和银票,林永宁果然有些愣神。

  直到马车完全消失在视线之中许久,他才默默将那荷包贴身收好,转身大步离开。

  “公子,主人想要见您!还请公子随小人走一趟。”

  寂静的小巷内,一身煞气地黑衣人单膝跪在林永宁面前,恭敬无比。

  “回去告诉他,我不想见他!”

  林永宁面无表情便拒绝掉了,看都没多看那黑衣人一眼。

  “公子,主人说了这次的意外再也不会发生,主人也很自责,请公子千万莫要迁怒于主人。”

  黑衣人倒是极为忠诚,满心满眼都是在替他的主人说话。

  而事实上,这一次林永宁遇险的确也不能怪主人,得到消息后主人比谁都气愤担心,立马又派了他们亲自前去徐阳。

  好在公子吉人天像,他们虽然稍微晚了一步但公子总算自救脱险,最后被林家人碰上。

  而他们则果断的清除掉了剩下的有可能的隐患,因为不敢违抗公子的意愿这才只是一路暗中跟随保护。

  “我没功夫迁怒他,但我也不想无故被他牵连。你回去告诉他,等他什么时候处理好他的家务事,不至于让我再受无端祸事时,再提见我的要求不迟!”

  林永宁冷漠而果决,扔下这句话后径直转身而去。

  黑衣人亦不敢强行阻拦,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任务失败却无可奈何。

  连主人都不敢强迫公子,他们更加如此,只希望主人到时心情不要太差,可以让他少受点罚。

  另一边,林初彤回府的消息并没有在林家太过打眼。

  因为三天后便是林老夫人的寿辰,府里上上下下都在忙着准备寿宴的各项事宜。

  虽说今年过的不是大寿,但却是林家定居京城后所办的第一件喜事,正好借机用来与京城友朋、同僚来往联络感情,所以自然得办得隆重些。

  林初彤让人将从徐阳带回来的礼物整理了出来,次日分别遣人给府上各房一一送了过去,唯有外祖母的那份是她请安时亲自带过去的。

  大舅母把林家能够叫得出号的都替她备了一份礼,反正钟离家不缺这个钱,只希望外甥女能够过得平顺安稳一些。

  钟离老夫人还特意费心地给林老夫人准备了一份寿礼,林初彤一并带了过来代为送上。

  不论是钟离家的重视,还是礼物本身的贵重讨喜,都让林老夫人开心不已。

  彤姐儿并没在外祖家久住,是为了特意提前赶回来给她贺寿,这份孝心更是让她欣慰。

  “倒是让你外祖母破费了,等下回你再去徐阳,定要当面替祖母向她道谢才行。”

  老夫人又听孙女说了一些徐阳之事后,便亲昵地替彤姐儿顺了顺额头的发丝。

  话虽只是客套话,毕竟林初彤再去徐阳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不过林老夫人对彤姐儿如今的为人处事却是真心满意。

  “孙女一定记着,祖母放心便是。”

  林初彤见老夫人心情极好,便顺势提到:“对了祖母,还有一件事我想先跟您商量商量,行不行全凭祖母做主。”

  “好孩子,说吧。”老夫人爽快地点头。

  “大舅母知道我想趁着现在年纪还小多学点东西,所以特意托人在京城替我寻到了一位颇有名气的女先生。如果祖母同意我去学的话,过几天后我便得登门拜师,日后每月一半多的时间都得去那儿跟着女先生学习。”

  林初彤简单的将事情说了出来,一副颇为向往地模样。

  老夫人见状,不由笑道:“那个女先生姓什么,是哪里人氏?只要人没问题,你想学本事祖母自然不会拦着你。”

  听到这话,林初彤开心地回禀道:“您放心,人自是信得过的。女先生姓秦,人称青竹居士,擅琴棋,学识丰富,年轻的时候曾在宫里教导过好几位公主,很是受人敬重。”

  “原来你说的是她呀,这位秦姑姑我也知道,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听说京城好多达官显贵出高价想请她教习府中小姐都请不到,你大舅母人在徐阳,当真能替你请动于她?”

  林老夫人双眼发光,顿时极为激动。

  要知道,光凭那秦姑姑曾经教导过好几位公主,这样的阅历便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能够请到她教授彤姐儿,那是彤姐儿莫大的幸运。

  “听舅母说,舅舅曾经有恩于秦姑姑的亲人,所以秦姑姑同意只要我资质不是太差,便愿意收我为徒。”

  林初彤半真半假地解释了一下:“要是祖母也同意的话,过几天等秦姑姑那边有了准信后,我便立刻登门求访,想必问题不大。”

  “同意同意,这样的好事祖母自然同意!”林老夫人紧紧拉着林初彤的手笑容无比灿烂:“彤姐儿,这可是你的一个大好机会,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

  能够拜秦姑姑为师,可不止是能学到本事那么简单。

  凭秦姑姑的身份地位以及在京城特殊的人脉,将来亦能够给彤姐儿带来极大的好处,有着这层师徒关系,彤姐儿的身份名声肯定不能同日而语。

  老夫人何其精明,彤姐儿是林家的人,林家的姑娘有出息有名气,整个林家自然也会跟着受益。

  林初彤也很开心,得到了祖母的允许,日后她便有了充足的理由可以自由出入林府,借着秦姑姑的掩护放开手脚去做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