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杨家、田家、王家就暂时借住在云府。

何大娘家投奔邻近的亲戚家去了,说等房子盖好再回来。而王家,也就是王珠家本来也有亲可投,可人家就赖在云府。不仅如此,王珠趁此机会对云凤章大献殷勤。

每天早上,她早早起就床,接了忠伯的班去做饭,午饭也抢着做。她时时刻刻紧盯着杨小姣姐妹俩,生怕两人跟自己争抢。

“云公子,饭菜可合口味吗?”

“云大哥,你怎么又咳嗽了?”

每每这时,田刚的脸就由于变白,由白变红。

杨小姣姐妹俩静静地看着她卖力,谁也不争不抢。

这两天,杨家人也想出了对策。

事情是杨小姣先提出的。

“爹,我记得咱家在乡下不是有个二爷爷吗?”

杨成道:“是有个,可惜人已经不在了。”

“可是他的房子和地还在,他死前不是留给你了吗?对了听说还有个鱼塘。”

杨成苦笑道:“是有房子,两间茅草房,东倒西歪的,也有个池塘,可惜听人说那里淹死过几个人,村里大人孩子都不敢靠近。”

一家人正在说话。

却听得身后传来一个清润好听的声音:“淹死人的池塘,请问是在离镇二十里的桃源村吗?”

杨家四人闻声均是一怔,这人怎么什么都知道?

杨成愣了片刻,忙答道:“是的,云公子。”

云凤章款步上前,对杨成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听人说桃源村的水质极好,那里出产的鱼也极好吃。”

杨成道:“是好吃,云公子真是见多识广。”

“不如,咱们一起去乡下转转吧?”云凤章笑着提议,说完,他那双波光潋滟的眸子诚挚地看着三人,让人不想拒绝。

云凤章此时终于想到了一个帮助杨家的办法。桃源村的那口人人避讳的池塘里却有一箱可以改变杨家处境的宝物。前世的杨小姣因为双亲离世,便带着妹妹远离故乡,根本无暇顾忌乡下的田地和池塘。最后被别人抢了先。

作者有话要说:鸣谢以下筒子,乃们破费了。

猫娘子扔了一个深水鱼雷

猫娘子扔了一个地雷

花子扔了一个地雷

啊胖胖胖胖扔了一个地雷:

昵称能吃吗扔了一个地雷

曾小草扔了一个地雷

sunny扔了一个地雷

龙猫扔了一个地雷

坏蛋扔了一个地雷

暮雨扔了一个地雷

小小扔了一个地雷

曾小草扔了一个地雷

曾小草扔了一个地雷

花子扔了一个地雷

花子扔了一个地雷

龙猫扔了一个地雷

花子扔了一个地雷

第十二章乱认亲

这些日子,云凤章一直在考虑,到底怎样才能在不伤害杨小姣自尊心的前提下帮助她。直接资助肯定不行,哪怕间接她也似乎不太想接受。

没想到,他正一筹莫展时,无意间听到她的话,其实也不是无意间的,因为他总是时不时地“不经意”地偶遇她。这是在云家,要想偶遇她真是太容易了。

云凤章一听到杨小姣提到桃源村的池塘时顿时眼前一亮。他前世就听说过这个地方,那里是杨小姣父亲的老家,他不仅听说过这些,杨小姣几乎所有的往事他都知道。当喜欢一个人时,就自然而然地想知道关于她的一切,她小时候的事,她以前是怎么生活的,他甚至连她小时候尿布的颜色都想知道。

“那么,我们一起去桃源村吧。”云凤章流露出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再次提议道。

杨小姣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云凤章想起忠伯的话,遂将笑容变得淡些,眼中的期待也掩饰住,不让人察觉出异样。

杨成道:“好是好,只是我不太方便。要不…”他本想说让小姣跟着云凤章去,但觉得他们孤男寡女的又不太方便。

云凤章忙恳切地说道:“杨叔也有很久没有回去了吧,今日天气晴好,不如正好一起出去走走,杨婶也跟着去散散心,反正家里有马车。”

说完,不容杨成和钱氏拒绝,云凤章便吩咐云齐去套马车,接着又对忠伯说道:“忠伯,把你前些日子准备的轮椅借给杨叔用用吧。”

忠伯抬眼看了云凤章一眼,闷闷地说道:“公子请随意。”他没有瘫痪,以后也不打算瘫。

云凤章歉意地冲忠伯笑了笑。

杨小娟却奇怪地问道:“忠伯,你好好地准备什么轮椅啊?”

忠伯面无表情地答道:“连棺材都备好了,轮椅算什么。”

杨小娟一想也是,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早早备好棺材寿衣什么的。因而也就笑笑没再说话。

云凤章要出游的事,王珠母女俩自然也知道了。她们立即跑过来凑热闹。

当王珠听说杨家一家可能要搬回乡下时,就有些不愿意,她忙劝道:“小姣,你傻啊,你亲戚家的房子好久没人住,肯定又潮又破,你爹娘身体又不好,到时冻坏怎么办?再说你家还要盖房子吧,到时你得盯着吧,这一来一回地多折腾啊。还不如就…就在镇上找房子先住下。”

王珠说这话并不是舍不得杨小姣,其实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在云家借住,她家也不显突兀,若是杨家搬走了,田家再搬走,他们家也不好意思蹭住了。

云凤章本欲脱口而出附和王珠的话,但又怕自己显得太心急。

因此,他拿出平素常作的云淡风轻的款儿来,淡淡地、漫不经心地说道:“王珠姑娘说得有理,不过,一切端看杨叔杨婶的意愿。”

杨成还没回答,这时,正好忠伯把新打造好的轮椅搬来了。杨成扶着人小心地坐了上去。轮椅十分轻便合心,平整的路段自己就能推着轮子走。

杨小姣看到轮椅,心口突然生出一丝悸动。她默默地望了云凤章一眼。云凤章很想和她对视,但可怕被她看出端倪,因此只好看向别处。

马车套好了,杨成被人抬了上去,钱氏也被人扶了上去。王珠一脸殷切地望着云凤章,说道:“云大哥,马车上似乎还有空位呢,我也好久没出门了。”

“嗯,你们也去吧。”云凤章思索片刻终于开了金口。

王珠眼中闪过一丝狂喜,王五嫂也是喜上眉梢。

云齐将王家母女和一名雇工安排在一辆马车上,忠伯赶车。他则去赶另一辆马车。

一辆马车能坐四个人,忠伯这辆还差一个人,云齐那辆则多出一人。

杨小姣刚要提步过来,杨小娟极有眼色地抢步过来,然后还回头冲姐姐吐吐舌头。

于是,云凤章终于如愿以偿地和杨小姣坐在了同一辆马车上。

他是满意了,王珠却是怅然若失,连带着看杨小娟不顺眼,她们俩本来也互看不顺眼。

王珠小声嘀咕道:“不该来的却来了。”

杨小姣毫不示弱地翻了个白眼:“对,我是不该回我老家。”到底是谁不该来?

“我又没点名说你。”

“那我回的是狗。”

王五嫂怕吵起来不好看,连忙劝道:“好啦好啦,你们姐俩别总一见面就吵。”王珠和杨小娟各扭过头,谁也不理谁。

另一辆马车里。

云凤章正襟危坐在杨成旁边、钱氏对面、杨小姣的斜对角。

此时的他略有些局促,一脸尊敬、虔诚地跟杨成说话。

他的局促也感染了杨成,杨成先是开口道:“云公子,真是太感谢你了,不但救我还好心收留我们,如今又大老远地带我们回乡…”

云凤章忙道:“应该的,应该的。”

钱氏问道:“你在这里习惯吗?”

“习惯,十分习惯。”

杨小姣发现云凤章的说话习惯十分让人奇怪,就仿佛她的父母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而云凤章则有求于他们一样,说话间不由自主地带上些讨好和虔诚。

云凤章很快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他立即恢复常态,为了掩饰自己,他还摇摇扇子扇了几下。

后半段路,云凤章话不多,总算勉强保持住了风范。

路有些颠簸,马车晃晃荡荡,车上的人不由自主地犯起困来。云凤章看他们都在闭眼小睡,他也就入乡随俗。

不过,他很快便醒了,趁着这功夫,他肆无忌惮地凝望着杨小姣。

她的头靠在车壁上假寐,小脑袋像小鸡啄米似地一点一点的。

有时还会被磕一下。她每磕一下,云凤章就随之皱一下眉,他多想她能靠在他的身上,或是躺在他的怀里。前世时,他们时常出游,为了减少旅途劳顿,他们一起研究、设计了减震加长版马车,里面有书架,茶几,还有卧榻,不过马车虽然宽敞,但杨小姣最常坐的还是他的大腿,最喜欢窝在他的怀里…云凤章一想起那些美好得不真实的日子,目光便不由得变得迷离恍惚起来。

半个时辰以后,桃源村就到了。

桃源村是个大村落,村口的打谷场上有不少人在忙碌,或是打豆子,或是磕芝麻,晒高粱,孩子们跑来跳去。

两辆马车一到村口就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一帮孩子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王珠和杨小娟她们先下来。有人认出了杨小娟,熟识的人上前招呼。

“小娟哪,你回来了?你爹娘怎样了?”

“都好,在后面那辆车上呢。”

云齐停下马车后,一跃而下,上车连人带轮椅轻轻松松地把杨成搬了下来。

众人吸了一口气,然后惊呼:“大成子!”

紧接着钱氏被杨小姣扶着下来,众人再次招呼。

等到云凤章下车时。

众人暂时屏住了呼吸。

片刻之后,才有个中年妇人反应过来,惊叹道:“小姣啊,你们家把画上的人儿给请下来了?”

杨小姣随口接道:“对,用半个猪头请的。”

众人嘻嘻哈哈地笑了,云凤章也付之一笑。他一笑大伙又不笑了。

钱氏此时显得容光焕发,她跟那些妇人热火朝天地聊着。

有人问:“大嫂子,听说你家的房子烧了?”

钱氏豪迈地说道:“烧就烧了,正好盖新的。”

又有人压低声音问:“那个画上的人是你家什么人?”

“恩人、邻居。”

接着是杨小姣姐妹俩推着父亲杨成过来。

村民们都围拢过来。

很快地,杨家本家的几个老者也闻讯过来了。

杨小姣姐妹俩挨个叫人。

什么二爷爷,三表叔,七伯伯地一通叫。

杨成也把云凤章引见给他们。

云凤章笑容可掬,毕恭毕敬地叫道:“二爷爷,三表叔…”

众人先是愕然,然后是哄然大笑。

就连云齐和忠伯这样面瘫的人也跟着微微扯了一下面皮。

杨成笑得一脸尴尬,忙解释道:“云公子不用跟着叫的。”

云凤章也有些窘迫,他、他错当成是新女婿上门认亲了。

众人一边大笑,一边用暧昧又怀疑的目光看着杨小姣和云凤章。

他们都不相信杨小姣这狗尾巴花能插到黄金台上,但瞧着两人又有点不一搬。不过,这个像画儿的男子眼神有问题吧。众人暗自猜测不已。

此时,被晾在一边的王珠气得牙疼肝疼,她默默地骂杨小姣太虚荣,太不要脸,竟然特意把云凤章拐骗过来给自己壮脸,而且还故意让人误会他们之间的关系。她真想当场上前揭穿她的伎俩。不过,她看看周围乌压压的人群,不管怎样,这是在她的老家,而且云凤章也在,她不敢太过份。

云凤章这时忙引开话题,对杨成道:“杨叔,咱们不是要去看你家的池塘吗?”

第十三章意外之财

云凤章复又提起池塘之事,杨成道:“也行,咱们去看看吧。”反正人多,又是大白天的,去看看也没什么。

众人听说他们要去杨老头的池塘,神色都不觉有些古怪色。谁不知道那个池塘挺吓人的,有的说曾听见有女人哭,有的又说里面无端飘起绣花鞋什么的,总之一般人都不往那边去。

云凤章也不介意别人说什么,抬步就去。走了几步,他又笑着问杨小姣:“是往哪个方向?”

杨小姣看了他一会,手指了方位。

指完,她又说道:“那塘里的淤泥很深,根本没鱼。”他真的很缺鱼吃吗?

云凤章不便透漏太多,只冲她一笑,走在她前面去了。

乡亲们有的推着杨成的轮椅,有的扶着钱氏,簇拥着他们朝池塘走去。

其间还有不少人好奇地摸摸轮椅,问杨成从哪来弄的。

中间路过杨二爷家的老房子时,杨小姣忍不住一阵失望。那是几间矮小的泥胚房,东倒西歪、摇摇欲坠,一副衰颓之相。屋顶上的茅草也不知是被风刮跑了,还是被人揭走了,总之屋顶上光秃秃的,根本没法住人。

云凤章看到这几间房子,心头涌上一丝窃喜:这样,小姣就不能回到乡下了。

杨小姣看到如此情形,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就到镇上去租房子住。

走了一会儿,众人便到了池塘边上。

这片池塘挺大,呈长条形,和远处的小河通连着。水面上覆盖着绿色的浮萍和水草。

池塘周围没有人家。大白天的却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