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出,唐老师已经主动干预董乐的心理了,对吗?”萧望问。

“是的。”凌漠放大了最后一张图片,说,“这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其实都是对董乐危险心结的心理干预方案。比如协调警校老师加强对董乐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指导;再比如带董乐出游,或者时常约他交流,调节他的心绪;还有,老师买了一些关于健康心理学的书籍送给董乐。这些其实都是在防控危险心结的爆发。但可惜,还是爆发了。只是,我们对于爆发的导火索,已经不得而知了。”

3

会场内冷场了几分钟。大家都在思考,可能是在想,如果当年唐老师真的对董乐的危险心结防控成功了,现在可能会是另一种景象吧。大家都听傅元曼组长说过,守夜者组织后期的种种问题,都是从老董案开始的。准确来说,是从董乐被判处死刑案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文件夹吧。”萧望在大屏幕上播放出第二个名为“DLNB”的文件夹。

“这是啥意思?”萧朗皱着眉头说,“董乐牛掰?”

程子墨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把口香糖喷出老远:“你能不能严肃点?”

“我很严肃的呀。”萧朗委屈道。

“NB应该是notebook(笔记本)的简称。”凌漠说,“这里面是陌生的笔迹,但是记录的内容全部和杜舍有关,所以我分析应该是董乐对杜舍的一些调查记录。从老师的笔记中可以看出,老师似乎完全不掌握董乐私自调查杜舍这一情况。”

“嗯,翻拍时间是1995年2月。这时候董乐已经被宣判死刑了。看来很有可能是唐老师后期整理董家父子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并且拍照保存了。”萧望说。

“难道这个是董乐对杜舍的心理学评估?”萧朗问道。

“看起来不排除这种情况。”凌漠看着笔记上杂乱无章的词组说,“我们不是笔记的主人,就很难完整地理解笔记的内容,只能通过一些只言片语去猜测当时的情况。”

“能猜出什么呢?”萧朗对屏幕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只能望洋兴叹。

在这本董乐的笔记里,有几页用曲别针别着几张照片。那时候的照片清晰度有限,加之再次翻拍,看得更加不真切,但是反映出的大概问题还是明白的。有几张照片,是杜舍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照片上被董乐圈圈点点地框出不少内容,可以看出他对这份鉴定书的鉴定意见是有明显异议的。还有几张照片像是一个封闭的室内照片,杂乱无章,但是却有几张特写是关于“精神病学”的书籍照片。凌漠大胆地判断,这是董乐去了杜舍之前居住的福利院住处内,对他的住处进行了“勘查”,根据这些书籍,董乐认为杜舍有为伪装成精神病人而进行了相应准备。

被别在最后一页的照片是一个信封和公文——一封由南安市人民检察院寄来的“退信函”。这说明董乐在搜集了一些“证据”之后,向人民检察院提请了自己的意见,希望人民检察院能够抗诉,对杜舍的精神状况进行复核。可是检察官们认为董乐的所谓“证据”有明显的偏向性,不具备证据效力,而且他的搜证手段也是违法的,所以并不予以采信。

“很有可能,这封退信函,就是诱发董乐危险心结爆发的原因。”凌漠默默地说,“既然法律不能解决问题,他就自己去解决问题了。我猜,这就是董乐当年的内心想法吧。”

“那和幽灵骑士有什么区别?”萧朗说。

凌漠摇摇头,说:“唯一的一点区别,就是董乐的研究结果还是有说明能力的,我觉得如果当时的检察官要是真的很重视这份举报信件,可能有所挽回。”

“你是说,你赞许董乐的结论?”萧望说。

凌漠沉默了一会儿,说:“可以这么说。你们看,董乐为了此事确实研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所以他的笔记也是非常专业的。杜舍在被捕的时候,确实出现过胡言乱语的妄想状态,但是在一些关键的节点,比如被抓的一瞬间、要求吃饭或上厕所的时候,他的对答是正常的。这说明杜舍的感知和反应是正常的。虽然他一开始乱说整个作案过程和作案动机,但是在办案人员的引导之下,把他的十几份口供拼起来看,还是比较清楚地说明白了案件的全部过程,虽然作案理由他一直在回避,但是在说到1983年杜舍母亲被捕的过程中,杜舍还是出现了情绪失控的状况。这就说明杜舍的记忆是正常的,作案动机也是可以分析得出的,他的推理思维也是正常的。”

凌漠说了一上午,有些口干舌燥,他喝了口桌上的矿泉水,接着说:“再看董乐的这份笔记整理,他对董老师被杀案的全部过程进行了回顾,杜舍有准备绳子、携带刀子的情节,说明杜舍作案是有目的和思维的,是有预谋的、有意识的。案发后他虽然在郊区的一座大山里束手就擒,像是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思维,但是他抛尸河中,这本就是反侦查的思维。从案情上来看,杜舍也是个精神正常的人。之所以会进行精神病鉴定,是因为检察院在审核卷宗材料的时候,发现福利院诸多员工都有表述,从一两年前开始,杜舍就有了一些反常的举动,比如裸身出现在公共场合、好几天不吃饭、自言自语、半夜在广场狂奔、记忆力严重减退等等。但是,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可以装出来的。虽然这些举动要比发案时间提前很久存在,但是不能排除他早有准备、早有预谋的可能性。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时候,也仅仅是利用面晤的方法问话。毕竟面晤已是案发之后,而且显然,在面对鉴定人员时,杜舍有可能有能力伪装成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从面晤材料来看,面对鉴定人员,杜舍对作案过程似乎是没有意识的。但是考虑到杜舍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鉴定人员认为杜舍作案的时候,精神状况处于正常与异常的临界点,所以下达了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结论。”

“这几页,是董乐对杜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的结论。”凌漠接着说,“他从小家庭突变,在杀人后、接受审讯之时,丝毫没有悔意。即便是面对董老师尸块的照片,也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这一切都说明杜舍是一个因为后天生存环境突变导致演化的犯罪人格。”

“你一会儿说他正常,一会儿说他不正常,到底正常不正常啊?”萧朗被凌漠说晕了。

“精神正常、心理不正常。”凌漠说,“精神和心理是两码事,心理不正常导致的犯罪,是有意识的、主动的,是应该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判断杜舍是在一两年前就有准备地伪装成一个精神病人吗?”萧望说。

“证据效力确实弱了一点,但是这份精神病鉴定也不够完善。”凌漠说,“很多疑点没有排除,就做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结论,有失公允。”

“你看,你看,刚还说我不讲法治,你现在也不讲法治。”萧朗说,“你说,一个非法采集来的‘证据’怎么能和有法律效力的‘精神病学鉴定’比啊?”

“确实,鉴定意见是法定的证据类型,而董乐搜集、整理的这些都不能算。”凌漠说,“但是,即便是法定的证据类型,它也毕竟只是‘意见’,而不是‘结论’。对于‘意见’,一旦受到质疑,就应该争取做到‘释疑’,这是执法人员应该做的。如果没有做到,那才是不讲法治。就拿这一份精神病学鉴定来说,杜舍作案可以为母‘报仇’,这就是有明确的社会功利性,这本就是最大的疑点。我说过,精神病人作案的最大特征应该是没有社会功利性,而有社会功利性的作案就不应该认为是精神病人作案。李玫瑾教授也曾说过,我们的刑法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应该改为‘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因为司法鉴定的关键不在于这个人是不是有病,而是他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现在我们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鉴定人一般都是‘有鉴定资质’的精神科医生,鉴定的手段一般就是面晤。他们可能更关注于‘病’,而不去考虑社会功利性。如果有人精心伪装,完全是有可能逃脱法网的。还有,当鉴定人面对资料的矛盾之时,比如面晤的结果是还比较正常,但是送检的资料显示他有病,很多鉴定人甚至会选择用‘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折中方法来下达意见。这就无法体现法律的公正了。”

“那你也只是质疑啊,你也没有依据证明杜舍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萧朗道。

“是,我的意思是说,对于影响判决的关键证据,是必须反复论证的。”凌漠说,“然而这个案子并没有。有些检察官和法官认为,自己要对案件负责,所以能不杀就不杀,即便错了,也不至于牵涉人命,责任就没有那么大。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充分论证的后果,不仅仅是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反而刺激有危险心结的人犯了更多的案子,连累了更多无辜的群众。”

“所以唐老师也和你是一样的意见吗?”萧望看着凌漠的眼睛,问道。

凌漠的眼神黯淡了下去,他说:“我在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总是听他强调精神病学鉴定、心理分析的一些理论。现在想起来,才知道老师之所以强调我刚才说的那些,可能都是源于此案。”

“哦,这第三个文件夹里,都是案件卷宗呢。”程子墨打开了第三个名为“file”的文件夹,说,“有杜舍他妈杀人的案件卷宗,还有董乐杀人的案件卷宗。”

“叶凤媛故意杀人案,我们之前已经听姥爷详细地说过了,所以我们还是来看看董乐故意杀人案的卷宗吧。”凌漠说。

随着一张张卷宗页翻拍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董乐故意杀人案的具体情节、调查经过和审判结果逐渐清晰了起来。

1994年8月,杜舍因故意杀人罪,但因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而被南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减轻判处无期徒刑,并强制精神病治疗。当时因为南安市监狱关于强制精神病治疗的条件有限,省司法厅决定协调押解杜舍赴东北的金宁监狱进行服刑并强制治疗。

毕竟此案涉及守夜者组织,在公安部的协调之下,省司法厅将此次押解任务以机密件的形式抄送给守夜者组织一份。当然,这种级别的机密件,也仅仅在守夜者组织高层——傅元曼和萧闻天之间可以传阅。

虽然仅仅押送一名犯人转移,不足以兴师动众,但是傅元曼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所以,在傅元曼的争取下,萧闻天和朱力山作为守夜者组织的派员,协助司法部门完成此次押送任务。

因为路途遥远,为防不测,司法部门决定选用三名精干力量,乘坐飞机押解杜舍。确实,飞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应该是最安全的押解方式了。为了防止引起恐慌,或者给杜舍制造混乱逃脱的机会,本次押运属秘密押解。

虽然此次行动全程保密,又有五名押解人员,整个押解过程也就几个小时,看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事实证明,最终还是出现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押解行动开始是很顺利的。虽然在当时飞机安检不如现在这么严格,但是想带什么危险物品上飞机还是很难的,而且是高空飞行,所以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下了飞机,就有司法系统的接应人员。可是,偏偏在这飞行的两个小时中却出现了问题。

当时,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选择的是一班晚班飞机。晚班飞机乘客人少,只有一百人不到。飞机滑行、起飞、进入预定航道,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和自然。一直绷紧了神经的萧闻天在此刻,算是彻底放松下来了。毕竟是晚上,飞行一个多小时后,他在身边的朱力山的鼾声中也感受到了困意,意识开始模糊了起来。

“先生,请问喝点什么?”模模糊糊中,空姐的小声询问在萧闻天前排附近传了过来。

“热橙汁。”是杜舍的声音。

一切都还是显得那么正常,萧闻天这样对自己说。

“啊!”突然之间,杜舍尖叫了一声,让萧闻天瞬间清醒了过来,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受到座位间空间狭小的影响,他还不能站直身子。

原来,不知道为什么,空姐的一杯热橙汁直接洒在了杜舍的手上和身上,还能看得见从杜舍手臂上、腿上升起的水汽。

“啊!”杜舍哀号了起来。

确实,一杯热橙汁不算什么。但是,这个时候的杜舍,因为作案后用烟头烫伤了手臂,而且后来还感染了,所以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这一杯热橙汁直接浇到了手臂上,那种痛觉可想而知。

空姐已经慌了,不仅连声道歉,而且还找来了湿巾给他擦拭。正常皮肤擦一下也没事,但是杜舍手臂上那未愈的旧伤被这么一擦,又掉了一块新长出来的皮肤。杜舍加重了他的哀号。此时,前舱的乘务长也闻声赶来,不停地道歉。

“要清洗伤口,防止再次感染。你们带他去清洗,我来找药。”细心的寻迹者朱力山说。毕竟是医学生出身,他还随身带了药。

“我去吧。”萧闻天说。

“不,按规矩,得我去。”司法部门的押解员说道。

“飞机遇到气流颠簸,请各位坐回座位,并系好安全带。”乘务长说道。

此时,恰好遇到了气流颠簸,乘务长挥手让其他看热闹的人坐好。

萧闻天想了想,这事情虽然是意外,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点了点头,重新坐回了座位。

可是,意外却接二连三地发生。

当押解员带着杜舍刚刚离开座位,整个机舱内的灯光全部熄灭了。

萧闻天又想腾的一下站起身,但却被安全带勒得腰疼。他解开安全带,站起身来喊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毕竟是晚班航班,所以照明全部熄灭后,机舱内就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所以,随着萧闻天的喊声,整个机舱内开始鼓噪起来。而且,飞机正在颠簸,这让飞机里的人们觉得更加恐怖。

“不要慌张,不要慌张,机长说了我们的飞机是正常飞行的。”乘务长的声音还在中舱,显然她们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前舱,“请大家坐回自己的位置,系好安全带。我们马上就开始检查我们的照明系统,请不要担心。”

“杨茜,快去看一下FAP(5)。”乘务长小声地对刚才惹祸的乘务员说,“然后让机长查看一下是怎么回事。”

“我去看看。”萧闻天探头去看前舱,但经济舱和头等舱之间的帘子拉上了,而且机舱内一片漆黑,只能隐约看到人影绰绰。

“先生,请您坐好,并系好安全带。我们来检查就可以了,您不用担心。”乘务长阻挡住萧闻天要走出座位的想法,然后转身向前舱走去。

飞机又剧烈颠簸了几下,朱力山拉了拉萧闻天,说:“没事,别急。”

果然,没过两分钟,机舱内的照明恢复了一下,但又瞬间熄灭了。

“各位乘客您好,请您不用担心,飞机的照明系统出现了小故障,我们正在尝试修复。”广播里出现了乘务长镇定的声音,“照明故障并不会影响我们的飞行,但飞机遇到气流正在颠簸,请您坐回座位,并系好安全带,卫生间的乘客请您抓好扶手。”

飞机的照明一会儿亮,一会儿灭,正在闪烁着。

“这么多意外都集合在一起,我有点心慌。”萧闻天坐立不安地对身边的朱力山说。

突然间,那个名叫杨茜的空姐尖叫了一声:“啊!血!血!”

4

这一回,就是安全带也拴不住萧闻天了。他一个箭步冲到了声音传来的方向——飞机前舱。可是,由于这一突发变故,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的乘客们已经纷纷起身,围在了前舱。萧闻天费劲地拨开人群,挤到了前舱。

前舱里,飞机FAP面板后面的一根电线似乎断了,副机长正蹲在地上,试图修复这一根断裂的电线,但此时已经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因为接触不良,飞机里的灯光闪烁着。

在闪烁的灯光中,萧闻天发现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卫生间门口的地面上。原来,从卫生间门的下缝里向外溢出了殷红的血液。

无论是空姐,还是乘客,在这种灯光闪烁、飞机颠簸的环境下,都已经忘记了危险,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地板上逐渐增多的血迹。

杜舍自杀了!

这是萧闻天大脑里浮现出的唯一可能性。

“开门!开门!”萧闻天使劲推了一下门,纹丝不动。他歇斯底里似的捶着门,“杜舍,开门,开门!”

“萧警官,你这是怎么了?”刚才说要陪同杜舍去卫生间的司法押解员此时也挤进了前舱,问道。

“你怎么在这儿?杜舍人呢?人呢?”萧闻天乍一看见这个押解员,气不打一处来,疯狂地推搡着他。

“你这是干吗啊?你干吗啊?!”押解员一把把萧闻天推开,指着中舱,说,“他不是在那儿吗?!”

此时头等舱的隔离帘已经被乘客拉开了,伴随着灯光的闪烁,萧闻天真真切切地看见了坐在中舱自己座位上的杜舍。他垂着头,一脸镇定,根本就不关心前舱发生了什么事情,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萧闻天此时需要一个脑筋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所以有点蒙。

“他刚才在哪儿?”萧闻天似乎又要怀疑杜舍继续杀人了。

“一直在后舱卫生间,没有离开我的视线。”押解员说。

萧闻天更蒙了。

而此时,被血迹吓蒙了的杨茜已经回过神来,她哆哆嗦嗦地用钥匙从外面打开了前舱卫生间的门。开门的那一刻,她立刻把两只眼睛闭得紧紧的。

“啊!”几乎是同时,所有前舱的乘务员和乘客都尖声惊叫了起来。

萧闻天回头一看,卫生间里一片血腥。仅仅是一瞥,机舱内再次黑暗了下来。

但就是那么一瞥,萧闻天看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晕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卫生间遍地血腥。

“用手电筒。”萧闻天对空姐喊道,然后对中舱喊道,“老朱,老朱快来。”

在乘务长手电筒的照射下,萧闻天和朱力山蹲在卫生间门口检查孕妇的伤势,背后都是挤过来围观的乘客。

一把刀斜斜地刺进了孕妇的左胸,此时她已经没有了意识。

“还有生命体征。”朱力山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说,“但看刀的位置,应该正好刺进了胸腔伤到了主动脉。这失血量,难了。”

“有办法止血吗?还有二十分钟才能降落。”萧闻天看着血腥的惨状,“能不能争取一点时间,这是两条人命啊!”

“没办法啊,刀不能拔,伤口在深处,没法止血啊。”朱力山说,“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了,不要动她。”

“自杀吗?”萧闻天问朱力山。

“这……这看不出来啊。但……但应该是吧,不然在封闭的卫生间里,怎么行凶杀人啊?”朱力山说,“凶器是一块锋利的铁片,不知道是怎么带上飞机的。”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都回去!”萧闻天推了一把挤在自己身后的人,恼火地说,“机长在哪里?”

“机长在驾驶舱,准备降落了。”乘务长说。

萧闻天暗骂了一句,押解个犯人,结果还碰上一个命案。他把乘务长拉到一边,小声嘱咐:“你告诉机长,让他通知地面,警方需要第一时间勘查现场,120救护车也必须在停机位等候。还有,这几十个乘客,需要全部扣留。”

“这……”乘务长有些迟疑。

“听我的,我是公安部的。”萧闻天出示了自己的证件,看着乘务长的眼睛点了点头,像是给她信心。

飞机安全降落了。公安和司法的几辆警车闪着蓝红相间的警灯,救护车闪着蓝色的警灯,摆渡车闪着黄色的警灯,都已经全部到位。

很快,在照明车的辅助之下,警察对客机前舱开始进行现场勘查。但是,也是很快,就传来了悲惨的消息:受伤的孕妇,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因失血过多而去世。她肚子里只有五个月大的胎儿,也随之殒命。

在接听电话的时候,萧闻天还能听见等在机场准备迎接自己妻子的丈夫的痛哭声:“为什么啊!这都是为什么啊!是谁杀了她!是谁不让我们团聚?我还特地买了头等舱,你们头等舱就是这样对待乘客的吗?”

丈夫虽然语无伦次,但是也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一是孕妇就座的位置是头等舱;二是孕妇是坐飞机来和丈夫团聚的,并不存在自杀的动机。

当然,朱力山现场勘查的结果也能反映出这是一起凶杀案件。飞机照明控制面板的电线,是被人为破坏的,而不是老化破损。现场卫生间内壁上,有胶的痕迹,还有棉线线头。朱力山分析,是有人破坏了照明系统,让人对卫生间内的情况看不清楚。而卫生间内,隐藏了一个可以射出铁片的装置,触发机关是用棉线连接在卫生间门锁的旋钮上。一旦有人进入卫生间后,在里面转动旋钮锁门,铁片就会被射出去。

不过,在事情发生后,凶手在没有光线、现场混乱的时候,在卫生间门打开后,趁乱拿走了装置。

萧闻天想起,在他蹲在卫生间门口的时候,确实有人在挤他,可是他并没有回头去看看那人长什么样子。

“那就是蓄意杀人了,而且凶手就在这架飞机上。”萧闻天笃定地说,“调查情况呢?”

“没有情况,死者是一个人坐飞机来沈阳的。”当地的民警说,“不认识飞机上的任何一个人。”

萧闻天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杜舍被热橙汁烫到,准备去卫生间清洗的景象。

“难道是那个叫作杨茜的空姐有问题?”萧闻天猜测道。

“不要紧,我发现断掉的电线上,有血。”朱力山扬了扬手中的物证袋,说,“我们可以用DNA技术,如熙是国内一流的检验师,让她去检验一下就好了。”

“可是,现场那么多血,这会不会是污染的?”萧闻天问道。

“这是现场提取的唯一物证了。”朱力山说,“我们就祈祷那不是死者的血,而是凶手破坏电线时,被铜丝刺伤而留下的吧!”

可是,在DNA被送往南安进行检验的同时,萧闻天这边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经过机场的清点,乘务组人员和乘客总数少了一个人。

也就是说,在乘客们被摆渡车送到机场的时候,有个人趁乱逃离了。

还好,飞机不是那个时候的火车,通过身份核对,这个不打自跑的人叫李启乐。他的身份信息被输入那个时候还不完善的身份系统查询后,是真实的身份,但是没有任何资料,甚至连照片都没有。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人。

虽然没有确定的身份信息,但萧闻天依旧有办法。他调来了南安机场的监控视频以及安检仪的录像资料,进行逐个比对。果然,这个李启乐的行李是有问题的。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发现不了。他的行李箱拉杆里,有几个异物,仔细来看,是弹簧和刀片。

如果放在现在,安检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异常了。但是当时受设备所限,如果不是有针对性地观察,还真的发现不了这些藏在拉杆里的小异物。看上去,就像是拉杆箱的组件而已。

再看李启乐的监控视频。还是因为当时的设备所限,并不能看到这个戴着兜帽的年轻人的脸。可是,从他的身形上,一直怀疑有问题的萧闻天确定,那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老董的儿子——董乐。

既然有了针对性的怀疑对象,萧闻天让傅如熙在做出DNA结果后,立即和老董的DNA进行比对。虽然那个时候的DNA技术还不成熟,但是这么有针对性的亲子比对,还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在一天后,专案组确定了犯罪嫌疑人——董乐。而那个一直被控制的空姐杨茜也被证明是清白的。

但是此时,董乐已经不知所终。

那段时间,应该是萧闻天备受煎熬的时间。孕妇惨死的模样、血腥的卫生间,还有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以及群众的指责,让萧闻天每天都无法入睡。每当他躺在床上,那个满身是血的孕妇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

即便是老朋友的儿子,他也一定要追查到底。就算董乐跑到天涯海角,也要将他捉拿归案!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萧闻天全身心扑在了抓捕董乐的工作上。他也知道他的老同事们,尤其是那些和老董关系很好的同事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一想到死者的表情,他就干劲十足。

后来,萧闻天发现董乐以前会不定期给一个不明账号打钱。虽然钱不多,但这是一个线索。果然,通过对这个账号的监控,萧闻天发现了董乐的下落。

因此,在南安和沈阳两地警方的努力之下,董乐于1994年11月被抓捕归案。

经过审讯,董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在杜舍被判处无期徒刑后,董乐是满心不服。根据他的判断,杜舍的精神病是伪装的,精神病鉴定是有问题的。但是,检察机关并没有采信他的意见。他觉得,这个世界的法律是不公正的,若想让凶手有个应得的报应,只有他自己动手了。

虽然对获取方法保持缄默,但是董乐还是交代了自己最终获得了这次机密押运任务的情报以及具体航班号。于是,他开始策划自己的刺杀事件了。

董乐利用自己职务之便,盗取傅元曼的数字身份认证,进入了身份管理系统,并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假身份,而且制作了假身份证。因为当时的第一代身份证是没有芯片的,所以并不担心会露馅儿。

然后他利用这个假身份购买了押解航班的头等舱。

在机场候机的时候,趁着萧闻天和朱力山暂时离开,董乐瞅准机会塞给杜舍一张字条,上面的提示是让杜舍在空姐送餐的时候,故意打翻水杯,找借口去前舱卫生间里。在那里,会有教杜舍逃脱方法的资料,写字条的“好心人”会在救出他后安排他接下来的人生。

显然,董乐的目的就是引诱杜舍去卫生间,然后锁门,利用发射设备处死杜舍。

在空姐送餐的时候,董乐就去了前舱卫生间,并安置好了发射设备。在听见杜舍的惨叫之时,董乐出了卫生间,并趁着乘务长不在,扯断了照明控制面板后面的电线,导致机舱照明断电。因为如果有光线,很容易发现卫生间里的发射设备。

本来想着一切都天衣无缝了,但是未承想,坐在董乐后排头等舱座位的孕妇,本身因为飞机的颠簸而感觉不适。此时,突然失去了光线,她顿时感到极端不适,需要呕吐。

于是,这个孕妇就成了替死鬼。

而坐在经济舱的杜舍是想去前舱,但是被陪同的押解人员及时制止,告诉他那边是头等舱的卫生间,于是不得已只能去了后舱卫生间,从而躲过一劫。

在事情发生后,董乐同样极端内疚,但是他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为了不引起怀疑,他趁乱趁黑拿走了卫生间墙壁上的发射装置。

可没有想到,飞机在落地后,机场保卫人员通知说飞机上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暂时扣留。董乐非常清楚,如果只知道一个假身份,是没有人会发现他的。除非所有人都被扣留。他的模样,萧闻天和朱力山都是认识的。

不得已之下,董乐只有在下摆渡车的时候,趁乱逃离了机场。本以为可以逃过一劫,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抓住了尾巴。

确实,如果不是萧闻天一直心存怀疑,及时发现了怀疑对象,那么他也猜想不到董乐之前给杜舍传过字条。如果不是杜舍主动去卫生间,那么这次谋杀根本就不能凑巧成功。而让杜舍在规定时间内去卫生间的唯一手段,就是空姐的失误。而且飞机照明面板也都是空姐操控的,那么这个名为杨茜的空姐才是第一嫌疑人。不会有人怀疑到他董乐身上。董乐一直这样给自己信心。

案件就这样顺利侦破了。董乐于1995年1月,过年之前,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董乐没有给自己留下太多的辩解。但是他即便是到行刑前,还一直强调:自己给了杜舍字条,杜舍却会按照他的指示去办。这都说明了杜舍是有逃离的愿望的,是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精神病!

董乐认为,自己死了不要紧,杜舍这个杀父仇人,也应该去死。

可是,杜舍的判决已经生效,法庭也没有根据董乐的推理而去提起再审。法院和检察院都一致认为,杜舍本就是间歇性精神病,在精神病间歇期,其神志本就是正常的。所以董乐的推理显然是不正确的。

换句话说,董乐精心准备、缜密策划的一场复仇大戏,以无辜群众一尸两命的死亡告终,以董乐白白送死而告终。

看完了这一份厚厚的卷宗,守夜者成员们纷纷感慨不已。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再次在大家脑海里浮现。

如果不是萧朗眼睛尖,大家都会在这种无法描述的心情中结束今天的工作。可是萧朗却发现,在卷宗的最后,还隐藏着几个半透明的JPG文件。

本来文件夹就加密了,为什么这几个文件还要设置隐藏?如果不是萧望的手机设置了“隐藏文件可见”,那这几个文件还真就逃过了大家的视线。

满满的好奇心让萧朗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几个文件。所有的文件,都有一个统一的文头(6)——“会议纪要”。

第四章

精神病人

三个大活人坐在铁笼子里,一言不发。他下意识地搓着手背上的疤痕,不知道那两个人到底要做什么。

人类心灵中一切罪恶作为一种倾向被包含在潜意识中。

——弗洛伊德

1

会议纪要有很多份,记载了不少当年守夜者组织内部会议的内容。这些会议纪要都是手写的,字体俊逸,和唐骏之前笔记的字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担任这么多次会议记录者的,正是唐骏。唐骏在记录完毕之后,并没有及时归档,而是把纪要都通过翻拍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大部分会议纪要,是围绕着叶凤媛杀人案、杜舍杀人案和董乐杀人案这三起看起来关系不大,实则是“冤冤相报”的系列案件展开的。三起案件跨度十一年,不同年代的法治思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次会议,大家的发言都很踊跃,意见分歧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