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火辣辣的,我点点头,想抬头看他,眼睛却不自觉地瞟向别处。

这时,里宰满面笑容地请姬舆去他家,姬舆答应。丹的母亲要她去采桑,不能陪我,三人离开丹的家,沿小路走去。

里宰的家与丹的家隔着几片农田水渠相望,并没有多远。

相比之下,里宰的房舍虽然只有一间,却宽敞许多。姬舆的居室相当整洁,采光也很好,床褥案席收拾得井井有条。

在伏里可谓豪宅了。我心想着,看向姬舆,只见他目光四下地扫扫,似乎没什么特别感觉的样子。

“舍下粗鄙,虎臣勿怪。”里宰向姬舆行礼道。

姬舆还礼:“有劳里宰。”

里宰唯唯,稍顷,告退下去。

细枝编成的房门被轻轻掩起。我听到屋外的蝉唱得卖力,腔调拖得老长的一声之后,突然没了响动。

室内忽然静得不得了。

抬头,姬舆的目光正正投来。日光从屋顶上故意拨开的洞隙中斜斜落入,忽而映在姬舆的脸颊边上,明亮得晃眼。

一时间,谁也没有开口。细微的呼吸声起伏可闻,似藏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微妙。

我稍稍移开眼睛,看看那在光束中飞舞的微尘,又望望四周,说:“这室中倒宽敞。”

“尚可。”姬舆答道,声音很轻。光影缓缓流动,我感到他正移步走来。

喉头有些干,我咽了咽,又看着地上:“也洁净。”

“然。”姬舆说。话音低低的,很近。我抬眼,光照被遮住,他已经走到近前。

咫尺处,他的胸膛和肩膀宽阔而厚实,占尽了视线。

我想再移开目光,眼睛却定定的。

忽然,一双手臂环上腰间,我被带入了那怀抱之中。

脸上贴在他的脖子上,跳动的脉搏清晰地传来。姬舆拥着我,没再进一步动作,只将拇指在我的颈后细细摩挲,耳边,他的呼吸绵长。

心渐渐的平静下来,我停顿了好一会,伸出手,慢慢地反搂住他。

颈后的手指顿住,两屋外,蝉又开始大叫起来。

姬舆放下手,双臂拢紧。我觉得有些汗腻,痒痒的,动了动,想调整一下位置。

似乎查觉到我的意图,姬舆的手臂松开了一些,空气沁进来,一边脸上丝丝地湿凉。正当我透下一口气,却发现姬舆不再放开了,一只手扳在我的腰上,另一只手抚上我的后脑。

热气带着些紊乱,阵阵喷在额上。

我愣住,眼前一暗,姬舆的唇已经触上了我的眼旁,停留一会,沿着脸颊向下探去。

心蹦得飞快,血液像被煮沸了般,一阵一阵地往脸上翻涌,我的知觉只剩下了无处不在的火热和那片柔韧的触感,手不由地抓紧他背上的衣衫。

姬舆却似一震,呼吸变得更加急促起来,唇像在寻找什么一样不断往下。后脑和腰上的力量变得更大,将我紧紧地贴向他。

心跳快得像要弹出来一般,我感觉到唇边上移来的热气,缓缓闭上眼睛……

突然,门外响起一个声音:“虎臣已歇息否?”

姬舆和我皆愣住。

环在身上的手仍是紧紧的,姬舆抬头,微喘着,染满红晕的面上带着些恼色,转向后面问道:“何事?”

“虎臣,”里宰隔着门道:“时下将入秋,拙妇恐虎臣受凉,特送一薄褥前来。”

姬舆没有说话,回头看向我,目光相接,脸上的潮红突然变得更深。

我也望着他,脸上辣辣的,烧得炙人。

姬舆眸中仍盛着灼热,闪过一丝不自然,将我轻轻放开。两人对视着,呼吸在熏热的空气中荡漾。

“里宰请。”稍顷,姬舆向门外道。

我摸摸脸,上面还是滚烫,便走去一处光线稍暗的地方。

未几,门打开,里宰领着一名抱着褥子的中年妇人走进来。妇人不会说周语,随里宰向姬舆行了见礼,便把褥子放在床上,整齐地叠好。

他们又与姬舆行礼,客套一番,很快出去了。

室内又是一阵寂静。

站立片刻,姬舆走向我。

我望着他,想起刚才被突然打断的那一幕,觉得有些尴尬,却又觉得滑稽,忍不住地想笑。

姬舆走到我的近前,看到我脸上的表情,微微一怔,慢慢地,他的唇边也浮起笑意。

两人静静相对,过了会,姬舆伸出双臂,再次搂过我。

一只手抚上我的脸颊,将我的脸稍稍抬起。姬舆眼眸半垂,深深地注视着我,指上的茧触在皮肤上,沙沙的微麻。

“姮……”他唤着我的名字,嗓音低低的,热气拂在鼻间。我定定地看着那渐渐俯来的脸,双手握在他的臂上,不觉地愈发用力。

温热的触感贴在唇上,柔韧而坚定。脸上的手移向了我的脑后,稳稳地固定住,姬舆越压越紧,带着些微的生涩,在我的双唇间细细地亲吻流连。呼吸的潮热交融在一起,我的鼻中充满了他的气息,急促而霸道,像要把我熔化了一般;胸前,陌生心跳热烈而有力,鼓鼓地撞。

熏风从隙中淌入,我看到他额边有发丝在光照下轻舞。屋外,夏蝉依旧欢快地鸣叫,田间有乡人在相和而歌,声音悠悠地传来。

我闭上眼睛,将双手攀上他的脖子,缓缓收紧……

双阙(完结版) 卷四 桑间

章节字数:4100 更新时间:09-04-27 19:44

桑间

良久,姬舆才缓缓地松劲,两人气喘吁吁地分开。皮肤上阵阵地烧炙,姬舆面上红光如霞,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双眸中炽热仍盛。

我的手还勾在他的脖子上,看着他的脸再次俯近,眼帘慢慢垂下。预想中的触感没有落来,姬舆拥着我,将双唇在我的颊上流连。

屋外响起了人声,像是里宰正与几个乡人说着话,没多久,又消失了。

我抬头看向姬舆,他的眼睛很近,瞳边的红血丝清晰可见。心里忽而掠起涟漪,我抬手抚上他的眼睑,轻声道:“舆,先去歇息可好?”

姬舆注视着我,眉间满是柔色。他没有答话,低下头,将前额与我抵在一起。热烈的气息溢满了呼吸之中,他的鼻尖在我的脸上轻蹭,长睫扫在眼边,痒痒的。

我不禁笑起来,却没有停留,手架着他的肩头,微微用力撑开。

姬舆双手松松地扶在我的腰上,唇边噙着笑意。

午后的风丝丝吹入室中,我感到脖子上一凉,上衣似乎也汗透了,贴贴的。姬舆看着我,目光下移,似乎瞬间凝住了。

顺着那视线看去,我也是一怔。只见领口边上已经濡湿了,夏天的单衣轻薄,胸前的起伏勾勒得很明显。

我突然有些不自然起来,腰上的那双手好像变得滚烫,连带着脸上也更加烧了。我忽地伸手握住,把它们从腰间拿下。

这举动怎么看怎么突兀,我窘然,没有抬眼看姬舆,只觉心噔噔的蹦得飞速。“舆,你,嗯,你睡。”话出口也变得结巴了。

不等他回答,我匆匆转身,逃也似的打开门,快步离开了这个地方。

柔嫩的桑叶在指间翻转,我轻轻地摘下,放到篮子里。仰头望去,桑树层叠的叶片在阳光下透出莹绿的颜色,在风中颤动,珊珊可爱。

正移开视线,我发现一旁的丹在瞅着我,眼神奇怪。

我微讶:“怎么了?”

丹盯着我的脸:“姮,你从方才来寻我到现在,一直在笑。”

“笑?”我愣住,这才发觉自己的嘴角一直扬着。

“可是在里宰家遇着了什么好事?”丹问。

脸上微微地烫起来,我抿抿嘴角,转过头去,继续采桑。

刚才室中的幕幕又回到眼前。紧箍的双臂,灼热的呼吸,柔软的唇……现下想起,心还在隐隐突跳。

无意间,我想起了一件事,刚才姬舆吻我的时候,是一直停在唇上的……“理论上,这的确也算接吻,但技术太初级……”小宁的话又在我耳边浮起。

初级吗?我有些发怔。

话说,当初跟燮一起的时候,他比我大八岁,早已经冠礼成年,并且又是国君。对于这样一个人,我觉得他了解男女之事是很正常的,那时想,他现在属于我就好。

而姬舆呢……

想到这里,我的脸不觉地又烧起来。

深深地吸口气,我想让脑子平静下来,望向枝头,专心地采桑。

日头在叶片的间隙中时而晃过。我眯起眼睛,想摘下头顶一簇鲜绿的嫩叶,发现够不着,又踮起脚,还是够不着。

正要放弃,这时,一只手忽然从背后伸出,将那些叶片折了下来。我讶然转头,姬舆竟站在身后。

想什么来什么。我呆住,睁大眼睛望着他,好不容易平复下去的心跳又蹦了起来。

姬舆微笑,没有说话,将手中的桑叶递给我。他离得很近,我能感觉到阵阵呼吸拂在颊上。

我故作镇定地笑笑,接过那桑叶,放到筐里。

视线往旁边瞥去,丹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另一棵树下,手上采着桑,眼睛却频频瞟来。

这个家伙……

我看向姬舆,问他:“舆不是歇息了?”

姬舆看着我,唇边漾着笑容,星眸熠熠:“不想睡。”说着,他抬手,拾起我鬓边的几丝散发,绕到耳后,又将身体向我靠近了一些,嗓音低低的:“方才为何突然走了?”

热气喷来,我微微一阵颤栗,脸上的血液又开始翻涌。

“姮……”忽然,丹的声音传来。

只见她站在几步远的地方,神色有些局促,飞快地瞟了瞟姬舆,又看着我,小声地说:“嗯……我去找辰,嗯……你替我将桑叶拿回去可好?”

“好。”未等我开口,姬舆一口应道。

丹脸一红,模糊地哝了声“谢”,快快地转身走了。

风徐徐地吹过,桑林中杳然无声。

丹的匆忙身影消失在枝叶密密地掩映中。

我回头,姬舆含笑地看着我,目光深深。

“丹走了。”我咽了咽,没话找话。

“嗯。”姬舆说。

气氛说不出的暧昧,我还想说点什么,口头却干干的发不出声音。他的手指还停在我的耳边,缓缓摩挲,只觉皮肤着火般的热。稍顷,那指头不再动了,却伸展开来,固住我的头。心里泌出了汗,黏黏的,我的呼吸慢慢变得急促,看着他的脸在眼前逐渐地放大……

突然,姬舆的动作顿住,双眼讶异地望着侧面。

我随他望去,只见不远处,亥正背着白叟站在桑林的渠边,四只眼睛定定地看着我们。

两人僵在了当下。

我窘然看向姬舆,他抬起了头,表情有些尴尬,手却没有移走,似乎也没有退开身体的打算。

“那是白叟。”我轻声说。

“白叟?”姬舆不明所以地看我。

我解释道:“舆可知修文王时丰渠的散父?便是他。”

姬舆顿时一脸吃惊,不可置信地看向那渠边上的两人,我拉过他的手,向亥和白叟走去。

亥将白叟放下,扶他坐在一个大土墩上。

“白叟别来无恙。”我行礼道。

“吾子许久不见。”白叟和蔼地笑,双眼却只看着姬舆。

“舆见过白叟。”姬舆顺着我的称呼,向他一揖。

白叟捋须点头,说:“皆言舟人丁又从外头带来了人来,可是吾子?”

姬舆道:“正是。”

白叟仍看着他,目光矍铄。好一会,只听他缓声道:“不知吾子与伯邑考可有渊源?”

姬舆一怔,随即郑重答道:“乃其孙也。”

白叟了然颔首:“果然同叟所想。”

姬舆讶然。

白叟呵呵地笑起来:“吾子莫怪,你与你祖父长相甚似,叟方才一眼就认出来了。”

姬舆没有说话,双目炯炯地看着白叟。

我惊讶地问:“白叟见过他?”

白叟笑笑,脸上的褶皱愈加深刻:“贤子伯邑考,当时周人谁未见过。”说着,他转向正在一旁不住打量着我们的亥,道:“为父遇着了故邑之人,欲相谈一番,孺子便自己去查看沟渠吧。”

亥点头:“诺。”他看向我,脸上微微泛起红潮,犹豫地问:“姮,可与我同往?”

我愣住。

瞥向身旁,姬舆看着亥,表情莫测。

我摇头,微笑道:“亥,我留在此处。”

亥的脸似乎更红了些,看看我们,略一颔首,转身沿着水渠离开了。

白叟指指一旁的田垄,让我们也坐下。他仔细地看着姬舆,说:“叟闭塞,从未闻伯邑考有子。”

姬舆答道:“祖父薨时,吾父尚未出世。”

白叟点头,摸摸胡须,叹道:“伯邑考多年无子,时人皆以为憾,如今到底是了却了。”

姬舆注视着他:“白叟方才说,我与祖父甚似?”

白叟笑了笑:“然。你这眉眼面廓都像极了他,只是,”他的眼睛将姬舆上下地扫:“这神态却又不太像,许是你高大些。”白叟望向远方,似在回忆:“无论典籍射御还是占卜祭祀,伯邑考样样通晓,又仪表无双,为人谦和,时人都说他是天降的贤人。”

姬舆默然,片刻,道:“祖父英勇无匹,舆自幼耳闻。“

“英勇?”白叟轻轻地笑了起来:“伯邑考之勇,世之拔萃。当年我未满十四而研得开渠之法,众人皆言我中了恶,忤逆鬼神。伯邑考却信我,力排众议,将我荐去修渠。而国君被天子囚于羑里,众人都说天子动怒,求释必遭大难,掌卜也说此事凶极,伯邑考却依旧无畏,径自去了朝歌……”他看着姬舆:“说他英勇,不如说他执着,认准了理便无所顾忌。”

姬舆面色沉静,双眼望着前方,没有再说话。

未几,桑林边上传来一阵窸窣声,亥回来了。

“父亲,”他满头大汗,瞅瞅我和姬舆,对白叟说:“看完了。”

白叟颔首,笑呵呵地转头,对我们说:“叟还须与孺子往别处查看,后会有期。”

姬舆同我起身,与他作别。

亥蹲下,将白叟背起,两人沿着田间小道,慢慢离开了。

傍晚,太阳在西天变成了金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