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望望门外,微微颔首。

正要转身回去,却听盂在身后出声道:“季姒!”

我回头。

盂盯着我,片刻,道:“你勿拖累虎臣。”

“拖累?”我讶然。

“便是。”盂冷哼:“你勿太得意,虎臣前日拒了舅家送媵,如今城中贵族都在说你。”

双阙(完结版) 卷四 銮铃

章节字数:4230 更新时间:09-05-04 13:37

銮铃

琴音在指下淙淙流动,淳厚绵长。

我从堂前回到西庭,寺人衿给我一张琴,说这是方才申送来的,是姬舆的意思。

姬舆送的?我将它接过,只见它样式极其朴素,却甚为古旧,琴身的漆已经开裂剥落,露出里面干硬的木质。所幸的是保存完整,也没有虫蛀,装上丝线调试,音色竟通透明亮。我心中一动,便将十指放在弦上,慢慢抚起。

饱满的音响带着某种清澄的力量,声声淌在心间,似能将思绪引导开去。

“虎臣前日拒了舅家送媵……”盂刚才的话仍在脑海中盘桓。

弦音在手指的勾剔下忽而一重,又回复温润。

我深深地调整呼吸。

这种事我不是没有想过,姬舆的父母虽然早逝,但他们都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有各自的家族留在世间。贵族间的利益说复杂也不复杂,姬舆一脉单传又宗室单薄,与我成婚以后,舅家的关系势必要被取代,他们不可能没有打算。

说不介意是不可能的,但这到底不由我控制。即便他们不送媵,别的人也会送,将来也难保没有第二家第三家。新妇母家和舅家在义务上是最近的,姬舆先后推拒,别的人再送就显得勉强了,怪不得贵族们会生出议论……我苦笑,自己的事难道总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允许?

最后一个音在指下完结,我缓缓抬手,余音犹自留在弦上。

忽然觉得门口的天光暗了些,我抬头望去,一个颀长的身影不知何时立在了门边。

目光相遇,我的唇角微微扬起。

“如何不抚了?”姬舆走过来,温声道。

我望着他,不答反问:“公子盂习射完了?”

“然。”姬舆说,在我身旁坐下。他的目光落在琴上,含笑问我:“你方才所抚琴曲何名?”

我眨眨眼,答道:“不过信手胡弹。”停了停,问他:“如何?”

姬舆唇角勾勾:“好听。”

就两个字?我不满地瞅着他。

姬舆却笑而不语,垂目看向琴弦,伸手过来。手背上一阵温暖,姬舆与我弦上的手叠在一起,他贴近了些,耳边传来若有若无的热气,带着些汗水的味道。

“我日久未习,技艺粗糙了许多。”我稍稍将身体靠在身后的胸膛上,莞尔道:“不过舆的琴却是好琴。”

“此琴乃我祖父传下,家人说,我母亲当年也甚喜爱。”只听姬舆轻声道:“她离世后便一直放在藏室,再无人抚过,今日我记起它,便让申去寻来。”

心思似被什么扰起,沉默片刻,我说:“申却是个能干勤恳之人。”

“他在宅中已有多年。吾母过世后,丰宅便一向交由他打理。”姬舆道。弦上,他的手掌缓缓收拢,将我的手牢牢包在其中。

“舆。”

“嗯?”

我定定心,回头望着他:“你曾说,母亲是丰人?”

姬舆目中似有微光闪过,颔首:“然。”

“何姓?”

姬舆看着我,开口道:“姜。”

心似被什么拨了一下,我忽然觉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身后的臂膀将我拥起,只听姬舆在我耳边低低地说:“姮,舅家前日与我提起送媵之事,我未许。”

我怔了怔,抬头看他。

姬舆注视着我,眸中炯炯。

“哦……”我说,竟有些不大自然。不想他这么轻易地便把事情说了出来,之前准备的一番询问还没来得及出口。

不过这话从他嘴里出来,心情却豁然开朗,他到底不瞒我了。我望着他,笑意不觉地涌上唇边,坐直了身体,伸手捧住他的脸,在他颊边用力地亲了一口。

姬舆似对我的举动始料不及,目光却闪闪流动。

我犹自笑着,双臂环上他的脖子。“舆,”我将脸埋在他的颈窝,停顿片刻,轻轻地说:“今后他们再提,你也不许答应。”

脉搏有力的跳动在颊边阵阵传来。

“好。”我听见姬舆应道,语声柔和。

我没再说话,埋着头,手臂却缓缓圈紧,似要抓住什么似的,久久不肯放松……

将近正午的时候,申突然来禀报,说镐京王宫里来了一名世妇,要见姬舆和我。

“太后闻知公女已至宗周,恐关照不妥,特遣臣妇来接公女。”堂上,那世妇端坐,声色和缓。

我看着她,心中惊诧不已。这个人我有些印象,以前曾在太后宫中见过。这么说,王姒竟知晓了,是周王告诉她的吗?

望向姬舆,只见他看着世妇,目光锐利。

“太后过虑,”他说:“杞太子将公女托于此处,本为妥当关照。”

世妇却淡定,依旧缓声道:“虎臣有所不知,杞太子正在镐京,于太后此举并无异议。”

姬舆面色微微凝住。

我看着他们,手指在掌心紧紧攥起。心中明白,王姒显然有备而来,搬出觪,我便再没有理由呆在姬舆宅中……眼睛下意识地望向姬舆,两人目光在凝滞的空气中相遇,皆复杂而无言。

世妇说日暮前须赶回王宫,没有给我们多少时间。

王宫派来的车驾稳稳停在门外,寺人衿很快把行李收拾好,让家臣搬到了马车上。

“丰距镐京不远,我稍后便去看你。”稍倾,他低声对我说。

我望着他,弯弯嘴角。心知他还须奉命留在丰,此言或许只是安抚;也知道两人分别在即,不知返国之前是否还能再见。总觉得该多说些话,临到末了,却一句也出不来,只将目光在他脸上流连,轻轻颔首:“好。”

这时,前面的御人询问是否可以出发。我望去,不远处,世妇正挑着车帏瞥来。姬舆瞟了一眼那边,神色冷冷,又看看我,将身体往后退开。

我望着他,稍倾,搀着寺人衿将的手上车。銮铃“叮”地轻响一声,车帏放下,光线倏地暗淡。

只听御人将长鞭一扬,马车震动,辚辚地奔跑起来。坐了一会,我忍不住再掀开车帘,后面跟着的车辆却挡住了视线,只见街道两旁的宅院的高墙向后退走……

车驾出了城,沿着周道向镐京疾驰。一路上,崔巍的山峦和森林河道似曾相识,如风一般消失在车后。

我坐在车里,望着摇晃的车帏陷入深思。

周王知道我在宗周并不奇怪,但我认为他没有必要干涉,点破这件事毫无意义。那么,这件事就彻底是王姒的意思吗?她极重礼法,见不得我顶着“未嫁”和“孝中”的身份到处跑,这倒可以理解。心中不禁打鼓,这件事也许不是周王告诉她的,毕竟自己的行踪说到底也并非保密得滴水不漏,被谁的耳目察觉也不是不可能的,而王姒曾经的权势之重,连周王都要忌惮……忽然想到两年前几乎将自己搅进去的那次入宫风波,一阵隐隐的不安涌上我的心头。

我望向车外,天边卷着厚厚的云,浮着铅灰的颜色,落在眼中,分外沉抑。

镐京在落日氤氲的颜色中出现,巨大的城门在道路的前方矗立,一如两年前的气派。车轮碾过街道的砂石,发出细碎的绵响,市井的喧嚣声慢慢远去,我感觉王城在一点点地变近,将手中的一角帘子放下,正襟端坐。

车子照例走走停停,我听到车轮驶过宫道那种特殊的共鸣,驶了好一段,终于缓缓停下。

世妇在外面请我下车。

寺人衿撩起帘子,只见眼前仍是高高的宫墙,我将眼睛向四周微微打量,原来他们把我带到了太后宫的侧门。

未几,一名寺人出来,向我和世妇各一礼,道:“太后正在堂上,请公女入内。”

我应下,稍稍整理裳裾,随寺人和世妇登阶进门。

穿过闱门和庑廊,只见这宫中风景依旧,虽然已是深秋,庭中的草木却不显颓势,一树红叶颜色正浓。堂上,人影寥寥无几,王姒倚几坐在榻上,世妇上前禀报,她转过头来。

周围已经燃起了烛火,只见王姒的样子与两年前相比,并无改变,只似乎更简朴了些,一身素净的燕服,头上也只饰着一支笄。

“姮来了?”王姒声音不疾不徐。

“杞姒拜见太后。”我敛眉观心,上前行礼道。

“免。”王姒语气微有讶异,带笑道:“姮不是外人,何以这般拘谨?”

我仍言语恭敬:“不敢逾礼。”

“逾礼?”王姒似在咀嚼,片刻,忽然笑起来:“你且抬首。”

我望向她。

王姒看着我,笑意隐下,表情喜怒莫辨:“好个逾礼。你既知逾礼,可知今日何以至此?”

来了。我深吸一口气,解释道:“太后,杞姒此来宗周,乃为误信兄长重伤之讹,忧恐之下……”

“这你不必再说。”未等我说完,王姒却淡淡地打断:“太子已同我禀过。”

我缄口不语。

王姒直了直身体,话音严肃:“我常说东娄公纵你太过,虎臣虽是你夫君,却未完礼,岂可共宅而居!”

意料之中的话。我微微垂眸,乖乖听她说完。

王姒却没有再多教训,只叹了口气,缓缓地说:“罢了,你也是情有可原,只不知深浅了些。太子执意要带你一道返国,现下还有时日,你便留在镐京。”

我行礼:“诺。”

王姒微微颔首:“去吧。”

我起身,随世妇往堂后走去。

“姮。”没走两步,王姒突然把我叫住。她看着我,若有所思,片刻,开口道:“有的事,除我外再无他人与你理会,你可知晓?”

我讶然。

王姒却好像不需要我回答,唇角勾勾,道:“你将来自会明白。”说完,她阖起眼帘,略略挥手。

我只得施礼,再度转身。

我又来到了辟雍。

在太后宫的时候,世妇引我又一路出了闱门,请我回到车子上去。我疑惑地看她,王姒说要我留在镐京,难道不是像以前一样住太后宫?

世妇却不解释,表情上也看不出一丝端倪:“此乃太后之意。”

我心下纳闷,却还是依言上了车。

御人催动马车,载着我出了宫,一路飞奔。夜色已经笼下,我不知道他们要带我去哪里,心中不禁有些惶惶。直到车子行至一个岔道口前,我看到烛燎光照中映着的一小段表木才猛然忆起,这个方向正是往辟雍的。我探头往前望去,果然,极目处,点点火光勾勒出辟雍前高大的门楼。

我恍然大悟,原本还担心,王宫本是众人关注的地方,我若住进去,只怕不久之后丰镐两城的贵族还有姬舆的舅家都会知道我来宗周这桩新鲜事。而辟雍则不同,氛围清静,自然比王宫更好掩人耳目。

所以,王姒就把我安置在辟雍?

我想起她刚才的一番话,体会起来,似别有意蕴……

车子径自驰向前方,在辟雍大门处交验过通行符节之后,辚辚入内。没驶出多久,突然,马车又停了下来,只听前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车内可是杞姒?”

双阙(完结版) 卷四 杨伯

章节字数:3927 更新时间:09-05-04 13:38

杨伯

车子继续驶向辟雍的深处,在沙石路上曲曲折折地奔走过一段以后,在一个屋宅前将我放下。

我下车后,在宅前望了望,只见四处都不见灯火,竟比上次王姬和宗姬们住的地方还要僻静。这个去处选得倒是别有心思,我心想。

“入内吧。”觪走过来对我说。

我望着他,点点头:“好。”心情不觉地松弛了许多,跟觪在一起,半日来一直吊着的心终于有了些踏实感,而且毕竟是重逢,原本以为要十天半个月以后才能见到他的。

两人入内,只见里面灯火明亮,早已收拾妥当,侍从也都是觪从杞国带来的人。

“姮,”在堂上坐定,觪随即打发旁人退下,开门见山地问我:“太后与你说甚?”

我撇撇嘴,瞅着他:“还可说甚?”

觪看着我,片刻,眉间似缓了缓,却道:“姮,太后既已知晓,自有其当为之处。今晨她将为兄召入宫中,见面就问你可是来了宗周。为兄知她已得消息,也不好遮掩,便索性告知以原委。当时太后也并无甚话语,只说即刻遣人将你送入辟雍,不想,中途还将你召入了王城……”他叹下口气,拍拍我的肩:“幸无为难。”

我也笑笑,忽然想起王姒在我临走前说的话,沉吟片刻,问觪:“阿兄,如今太后与王后,孰盛?”

“嗯?”觪讶然,想了想,道:“如今与昔日不同,依为兄看来,王后略盛于太后。”

“哦……”我思索着,微微点头。

觪的唇边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姮,孰消孰长本无绝对,不过权衡耳。”

我瞥他一眼,说这么玄,觪也跟我玩哑谜。不过他的意思自己还是明白的,我点头:“如此。”

觪不再说下去,他转头,将堂屋的四周望了望,道:“此处虽偏僻,却不至窘迫。为兄归国之前,姮安心住在这宅中便是。”

我颔首,干脆地答应:“诺。”

觪似乎稍稍宽心了些,勾勾唇角。稍倾,他击掌召来侍从,吩咐呈膳。

一阵香气飘来,这住宅虽简单,饭食却不马虎。我并不十分饿,左看看右看看,从豆中夹了几片肉,又夹了些青菜,就着黍米吃下,没多久就放下了筷子。

觪似乎很意外:“饱了?”

我颔首:“路上用了浆食。”

觪看着我,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继续把饭吃完,打发侍从们拾掇食器下去。

“子熙待姮如何?”他问。

我的脸不由隐隐一热,两三天前寺人衿也问过我这个问题。

“甚好。”我含糊地回答。

“哦?”觪声音低低。他看着我,目光微微凝住,却铄铄的似能洞悉入心,我与他对视着,竟不由地收回视线。

“姮,”稍倾,只听觪开口道:“子熙前日致书与我,说要将婚期提前。”

我大窘地抬眼,觪脸上仍浅笑,神采中却多了些别具的意味。

“嗯,不必……”我支吾地说,被觪一语揭穿,竟觉得特别不自在,脸倏地腾腾滚热起来。

“不必?”觪的眉梢扬起:“你七月随子熙返国之后,我便有意如此,奈何正逢战事,教为兄牵挂了两月,如今岂可再拖?”

我懵然,七月?

想好一会,我才反应过来,血液腾地窜上脸。

觪斜睨着我,脸上也微微发红,眼中却是贼光闪闪,慢条斯理地说:“还不承认?我问你,‘蚊豸’何意?”

又是一个什么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