睐姨娘刚才说了满话,不肯松手放开女儿,一只手托着一只手扶着背,走一步是一喘,一条廊道不曾到底儿,她已是靠着栏杆歇气了。

“怎的长这许多,姑娘家吃的这样,往后可怎么办?”她一想便觉得纪氏不曾安好心,眼见着女儿脸颊肉乎乎,伸出来的手带着一排肉涡涡,嘴里嘟囔着,不敢嚷出来。

还是她身边的丫头葡萄见她实没力气了,伸手道:“叫我抱一抱六小姐吧,沾沾福气。”这么说着,伸手把明沅抱过去,这般才行到了落月阁。

纪氏把东府里头原来预备给姨娘的院子,捡最好的给了睐姨娘,落月阁两边开了门,拂开柳荫就是绿漆月洞门,进门迈三步下得台阶,种了两株粉桃花,此时已过了花季,枝上零星开着几朵晚桃。

正面就一排三间的屋子,门前两个大花圃,全种了福禄花,飞罩上边雕着喜上梅梢,两边垂了细竹帘子,竹帘上边还编着万字不断头的纹样。

里边三间屋,两边门扇嵌了四季如意花卉的彩色烧画屏,博古架子上头空荡荡不曾摆设,东屋靠着窗摆了一张山水屏画的梳背小凉床。

睐姨娘自个儿住了东屋,西屋是沣哥儿睡的,这时候他吃了奶正睡着,便把明沅抱到东屋里去。

里边除开丫头,竟还坐着个穿了锦衣的老妇,抱了销金头巾,鬓边贴了个金箔贴花儿,见着睐姨娘进来,笑得眼睛都眯缝起来,站起来迎两步,伸手就要掐明沅的脸:“这是咱们家外孙女儿罢。”

卷碧倒抽一口气,采菽赶紧扯扯姐姐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声响,只退过一步不叫她碰着明沅。

睐姨娘见两个丫头恭顺,越发得脸,把明沅往床上一放,扫了卷碧采菽一眼,指着廊下:“没眼力介的,往廊下等着去。”

卷碧还要说甚,采菽急急扯着她往外,明沅站起来就要跟着下床去,那个婆子一把拦了她,一张嘴唾沫都差点和喷到她脸上来:“姑娘还不识得,我是你娘的娘,得叫阿婆。”

葡萄麦穗儿儿只作没听见,放下食盒紧跟着步子往外边去,屋子里只留下明沅江婆子跟睐姨娘三人。

明沅怎么能肯,站起来甩手就要出去,这里一刻也呆不住,睐姨娘见她这模样,心头一酸,眼泪跟着就落了下来。

她有一半儿倒是哭给亲娘看的,一面哭一面诉苦:“她哪里识得娘,早就叫教的眼里没我了。娘只说这是条好路,铺着金嵌着玉,如今呢?这可是我头生女儿,说抱就抱了去,我的苦,娘哪里知道。”

那个妇人见她哭,啧了一声,一屁股坐到凉床上,手上还抓着一把瓜子儿,明沅这才瞧见她吐了一地瓜子皮,衣襟上还沾了点心渣,手指在雕花床,花鸟围屏上点了一圈儿:“这还不是铺金嵌玉?叫你嫁到外头,能有这样的屋子住?”说着伸指头点点女儿:“白瞎你这么一付皮相,你还想着那个木匠?”

睐姨娘叫母亲说的一怔,原来只有三分哽咽,听得这一句,泪珠子立时滚落下来,到此时方是真哭了。

睐姨娘本家姓苏,原是侍候府里花木的,这差事有油水可捞,时常在主子眼皮底下转着,梳剪出花木盆景儿往房里一送,还能得着赏钱。

苏家原来就颇得过,可架不住一山望着一山高,进得院儿来满眼都是富贵锦绣,女儿叫收用了,可不正中下怀,便是纪氏不来问,这一家子也要吵出来,好讨个名份来。

明沅一个头两个大,想爬起来,叫江婆子一手按住了肩,把她按坐在凉床上,还抓一把巧果饴糖塞到她手里,咧了嘴巴哄她叫阿婆。

明沅怎么能肯,江婆子只当她小人家听不懂,冲着女儿伸出两根手指头,张口就来:“他们家里床板儿都没第二付,你真个嫁了他,叫你睡在土窝子里?”

睐姨娘还只落泪,江婆子瞧不过眼去,伸手拍了瓜子壳,掏出帕子给女儿拭泪:“听娘的劝,还能害你?你看看这屋子,再想想北边府里,若是咱们家哥儿过继了去,那可不全是咱们家的,你心里那些想头,娘不是不知道,可那全是虚的,能看还是能吃!我只问你一句,如今你能出去,还跟着他喝麦壳粥?”

见女儿还不说话,摸摸她的脸颊:“我的好姑娘,你如今一天用几个菜?喉咙管都叫这花蜜浆子喝细了吧?”

睐姨娘眼睛盯在七彩螺钿贴贝座屏上,半晌不接话,好容易出了一口气,脸上有些不耐:“娘这回子来,又要做甚?”

江婆子晓得女儿也不是真抱怨,不过作个样儿给她瞧,哧笑一声:“你得个哥儿,上边就没赏东西,别只你一个住在金窝银窝里头享福,咱们家那房子也修一修,好叫你哥哥住得舒坦些。”

睐姨娘心知娘是进来要银子的,贴身摸出个荷包来,捡了一块细银子:“好好的修什么屋子,这才三年多,就又漏雨了?”

她进门的时候,是写过契的,家里总共得了十两银子,一文都没给她带进来,说是修房子,一厘钱都没多余的,叫她穿着旧衣进了门,如今又来要钱,不过是亲娘想要甜点了。

江婆子见女儿一出手就是一块一钱重的碎银,拿帕子包子塞到袖笼里头:“这是给你哥哥的,我就没个零花?”

睐姨娘坐起来从床下边拉出个箱子,从里头捧出个匣子来,一匣子铜钱,抓了一把,江婆子还只眼巴巴的看着,就又伸手给她添了一把。

婆子这才嘴巴咧咧笑出来:“那我家去了,你记着我的话,往老爷身上多用功夫,上头那个再厉害也不能治死你。”

明沅到这时候,才真的觉得睐姨娘可怜,当着她的面演了这么一出好戏,这个名义上的“外祖母”跟卖女儿有什么区别?

江婆子先要出门,眼睛一扫看见桌上没打开的点心,才要伸手,叫睐姨娘按住:“这是宫里头赏下来的,单给了沣哥儿。”

江婆子才得了银子的喜色立时隐了下去,甩开女儿的手,见盒子里总共只有四只枣锢飞燕环饼,捡出两只来:“给你侄子吃。”这才心满意足的往外头去了。

等江婆子去了,睐姨娘再张手要抱明沅,她垂着头不再挣扎,觉得这个女人也可怜,才十七八岁等于是叫亲娘给卖了,可她可怜归可怜,再这么作下去,连带着沣哥儿也落不着好。

睐姨娘见她呆呆的不动,又拿东西哄起她来,一个金铃铛,一个彩皮球,又抖出一件小衣裳来,给她穿在身上,抱了她哄道:“沅姐儿,叫我一声娘,叫娘。”

柳叶眉毛瓜子脸,一双眼睛里满是期盼,明沅看看她,心里叹气,却抿了嘴儿一声不肯吭,睐姨娘说了两句见她不出声,抱了她到西厢房里去看沣哥儿。

明沅便是抱到上房之前,也并不常见这个同胞弟弟,他盖了大红刻丝被子,白胖胖一张圆脸,闭着眼睛不知道生得如何,那一双眉毛却跟自己一模一样。

也不知作了什么美梦,嘴角一扁,露出左边面颊上的梨涡来,睐姨娘从被子里边摸出沣哥儿的小手,挨着明沅叫她摸一摸。

小拳头才那么一丁点儿大,紧紧握着不松,小指尖儿细细翘起来,铁爪兰似的,明沅心一软,伸手摸了摸,睐姨娘抱了她盈盈大眼红了一圈,带点湿意,摸了她的头:“等你弟弟袭了家业,你就又是我女儿了。”

明沅叫卷碧抱回上房去时,身上还穿着那件小衣裳,针脚布料都只寻常,大小却正合适,她伸了胳膊抱住卷碧的脖子,听这对姐妹一路小声说话,知道她们必是要跟纪氏禀报的,可她能说什么?

院中移步换景,透廊洞门花窗,走得一二步,瞧见的便不再是同一处景色了。

澄哥儿挨着纪氏正吃飞燕饼,吃得口角沾着枣泥,纪氏掏了帕子给他擦嘴,澄哥儿仰着脸,把一边抬高了凑过去,眼睛一睨,瞧见明沅进来,张手就冲她招一招:“六妹妹来,我还给你留了一半呢。”

明沅才刚落坐,他就塞了一块饼儿过来,明沅拿在手里,口里没味儿,吃不下去,张开米粒大的牙咬了一小口,慢慢吃着。

纪氏往卷碧身上一扫,她凑到纪氏耳边,也不知说了甚,纪氏竟淡淡笑了起来,一句也不曾在明沅面前开腔,只拍了澄哥儿的背:“咱们后日去外祖家好不好?”

澄哥儿还记得纪氏的娘家,年年生辰都给他送生辰礼来,他兴高采烈,见着匣子里头还有几块饼:“这个给带去分。”

纪氏松了眉头搂了他的肩:“好,咱们澄哥儿给的。”说着看了看明沅,顿一顿才道:“明沅也一道去,采薇给她捡件衣裳。”

在家穿得素淡,出客却得艳些,采薇立时抱了明沅下去,给她脱了衣裳,还防着她喜欢这件,不好逆着她,可这件衣服却烫手的很,再不能留,塞到箱子最底下,捡了件桃红织金的出来:“姐儿,咱们换了这身罢?”

等解了衣裳,采薇细细抽一口气,她连着明沅的中衣也一并想换,这才看见胳膊上边有一块拇指大小的青斑,叫过采菽批头盖脸一通骂,捏了这个往上房去告诉纪氏。

连在前边理事的喜姑姑也一并过来了,纪氏问明白了,知道明沅是要跑回来才叫掐出这么一块,神色立时不同,斜了卷碧一眼,卷碧原是不想多这事才没张口,纪氏罚了她一个月的月钱,又叫外头送活血膏来。

解了衣裳,就这么半趴着,她自家不得动手,防着有孕不碰这些,叫喜姑姑给明沅上药,见她不动的模样,摸摸她的脸,捏了一块蜜裹核桃送到她嘴边,明沅就着纪氏的手含吃了:“咱们明沅受委屈了,带了你坐大车,去外家见见几个表兄妹。”

第30章 玫瑰糖馒头

等纪氏一走,采薇就扒着喜姑姑告了状,是采菽跟着去的,青了一块皮子回来,太太却没发落她,自家不过躲了回懒儿,叫让喜姑姑那样敲打,采菽怎么着也该罚月钱才是。

哪里知道喜姑姑却不曾发落她,只掀了衣裳看看明沅碰青的那一块,见上了药油,问她:“姑娘疼不疼?”

明沅点点头,小孩子细皮嫩肉,青了一块还是有点疼的。采苓拿了一把细柳条进来,接口说道:“那样一大块呢,姑娘竟不曾哭。”

喜姑姑满眼爱怜,徐徐叹出一口气来,见采薇愤愤不平的模样,知道她怎么也点不通,索性不说她,只道:“采菽也罚半个月的月钱,你姐姐是太太的人,你可是姑娘的人。”

轻描淡写把这桩事揭了过去,采薇听见她罚了月钱,脸上有几分得色,喜姑姑暗暗摇头,倒是上房的卷碧能揣摩上头的心思。

分了大院子,派了马车,还放出那样的话去,显着很看重沣哥儿似的,不这么着,睐姨娘哪能招摇得起来,太太这是打了主意,想一石二鸟了,若她不想叫姐儿去,根本就不会应。

她拍拍明沅的背:“姐儿不怕,过得两日也就好了。”这回也算是因祸得福,太太心正,觉着亏了她,这才带了去纪家,明湘明洛两个长到这样大,却还不曾相过面呢。

纪氏才家来,纪家就送了帖子来,纪氏的娘家嫂子说要来拜望,叫纪氏给推了,如今眼看伯父一时半会儿咽不得那口气,便又想着往娘家跑一回。

纪氏人在外头,纪家却没少来,每到应时当令的节日也送了礼盒儿来,颜家大伯病着,每十来日就差人问一遭,包了人参茯苓送来。

澄哥儿还记着纪家两个哥哥,他旧年生日,纪家送了一柄彩雕小弓箭来,他一向喜欢的很,挂在房里的墙上,连玩耍起来都爱惜的很。

纪家跟颜家一个住在城南,一个住在城北,原来都是城郊地方,城里人口稠密里来,老街动不得,外城越扩越大,颜家祖宅原来该是在南城门边的,经得几代却成是富户聚居的地方了。

明沅早早起来,因着是作客去,不好过份素淡了,便穿一身桃花红刻丝衣裳,脑袋上还扎着两个小花苞,把纪氏给的璎珞圈儿挂在脖子里头,牵了澄哥儿的手,去上房用早膳。

回来这些天,还是头一回见着便宜爹,颜连章总有好几日宿在外院,跟哥哥弟弟一道守着伯父,纪氏怕他在前边吃得不好,趁着回来换衣服洗漱,叫厨房里熬了鸡丝粥,摊了双色芙蓉蛋上来。

这东西软和,鸡肉丝炖的久了,一口抿在嘴里肉就化开来,粳米早就不成形,喝汤似的“呼呼”进去,再配着芙蓉蛋,颜连章一气儿吃了两碗:“可还有么?给大哥三弟带些去。”

纪氏心疼他守夜,递了帕子给他擦嘴:“有的有的,早就叫送了去,你赶紧洗洗,往床上歪一歪。”

颜连章冲她笑一笑:“累不着我。”一抬头看见澄哥儿明沅两个打扮好了,知道纪氏要回娘家去,招招手:“去了外家可不得的礼,不许跟兄弟们胡闹。”他说完这句,又看看明沅,转头问:“怎么带了她去?”

纪氏翘翘嘴角:“可怜的,也带了她一道去散散。”颜连章听见这句并不再问,可到底怎么个可怜法儿,自然会有人告诉他。

澄哥儿这两日皮得很,颜连章也是知道的,想拉过来训,先给纪氏拦了,这回她急着在这时节往娘家跑,为的也是请个大夫,就在娘家把了脉,算着时候差不多,此时也该摸出来了。

澄哥儿见着颜连章总有些怵,板了小脸点头,明沅也跟着点头,纪氏推了他一把:“孩子们才刚起,你赶紧去罢,也好多睡一会子。”

婆子撤了小桌,又上一抬来,明沅坐定了擦过手,拿青瓷小碗舀了粥,自家细细吹着食用起来,芙蓉蛋里夹的肉沫,摊成两色,一边儿全是蛋清一边儿全是蛋黄,摆出来倒像个八卦,澄哥儿专舀蛋黄吃,里边裹的肉切得粉粉碎,不必嚼就咽了下去。

他是最没心事的那一个,明沅用了粥再吃些笋脯就不吃了,纪氏也是略用两口,她今儿等着把脉,哪里还有胃口。

澄哥儿吃用着,她便立起来换了一身蜜腊黄折枝牡丹圆领褙子,胸前戴了一串青石珍珠长链,卷碧掀了大衣镜上的百子石榴绣罩给她照看,扶一扶鬓边的金钗,转身点了四色礼,看澄哥儿也用得了,牵了手往角门上去。

因着穿了艳色衣裳,便不好往三府并一的大门口走,只开了东府的最外头廊道边的小门,朱轮车就在外头等着,纪氏靠着软垫坐下,一边坐着澄哥儿,一边坐着明沅。

澄哥儿可没这许多规矩,出了府到大街上就掀了帘子伸头去看,明沅心头痒痒,也跟着爬过去往外看,纪氏也不斥责他们只阖了眼睛,一手搭在引枕上头,一手撑了头养精神。

此地风俗跟穗州比又不一样,街上人的衣裳穿得更齐整些,倒不是穗州不富,而是民风如此,靠海打渔为生的,有些人便趿着草鞋子,连绑腿儿都不裹。

越是往金陵来,越是觉得天寒些,在穗州都换上纱衫子了,此地还穿得厚,纪氏回来的这一船未到金陵前,就煮了柴胡板蓝给丫头婆子防风寒,后头姨娘那一船便没想这许多,好些个丫头都病了。

一路比之穗州又是不同,竟还有人临街搭了戏台子,放个铜锣在上边,挂了块幡,写着《宝珠记》,明沅从来没听说过,想是地方戏曲,再往前酒楼一间挨着一间,挂着白巾跑堂的一溜儿排开就有七八个。

天还早,还有担了柴在街上兜转着叫卖的,茶店除开卖大碗茶,还卖烧好的热水,拎了壶去装一壶,一壶费十几个铜板,还能再摸一碗盖碗雨花茶回去。

街上形形色色比穗州繁华又不相同了,穗州是从城里往城郊去,这儿却是自南往北穿城而过,一溜儿都是青砖大道,衣裳也穿得更富丽,绸衫裳子竟是寻常就能瞧见,穗州的织丝女还穿了蓝花布呢。

明沅一路看一路指点,澄哥儿半通不通的说着孩子话,见着个挑了担子的汉子,前边箩筐里头是白萝卜,后边箩筐里头是个半大的娃娃,他知道那是出来卖东西的,还当那人卖孩子,瞪大一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看,等有人买萝卜,那人放了担子秤起萝卜来,这才放下心。

马车自大路上过,边上就有好些个胡弄里弄,隔几步还能看得见水,明沅伸了脖子看,就有街面上的娃儿跟着车冲她招手,澄哥儿盯着捏糖人的看个不住。

这街面上的东西再怎么也不能给她们吃用,琼珠开了食盒子:“哥儿不若用个雪花酥吧。”盒盖儿一打开,里头摆着一方方雪白的面酥,撒了梅花雪粉洋糖,澄哥儿却只瞧了一眼,还盯了外头的捏糖人的摊子看。

那东西论吃口定不比雪花酥来的精致,不过是街面上看着热闹,可澄哥儿自来没尝过,他扯了纪氏的袖子撒娇,纪氏略张张眼看他,伸手去捏澄哥儿鼻子:“略停一停,叫捏两个上来。”

澄哥儿立时就笑了,他转着眼晴冲明沅做鬼脸,车靠着糖人摊子,琼珠掀开帘子下去,先拿了澄哥儿瞧中的那个大闹天宫,又扔了二十多个钱:“捡好的捏上来。”

澄哥儿跟明沅两个伸头去看老汉怎么捏的,他见一对金尊玉贵的哥儿姐儿,舀了白糖面,刻起人脸来,做了一对儿金童玉女。

琼珠见做得好,又摸出钱抛到他摊前摆的碗里,斜签着身子接过来,缩进帘子里头面上还发红,原是叫个书生瞧住了。

澄哥儿一边一个伸手拿过来,纪氏点着他:“可不许吃,只给你看的。”

等过得糖摊子,又有卖贴花儿的,还有货郎走街穿巷,摇着彩皮鼓,念着长歌谣,不说澄哥儿这样的娃娃,就是明沅也看住了。

食店人最多,挤挤捱捱等着开笼,挂着布幡写了糖馒头三个字,一开竹笼屉,一股子甜香味儿扑面而来,拿油纸包着,不一时便卖干净了。

“这倒是江州点心呢,太太可要尝尝?”玫瑰糖馒头,里头包了玫瑰糖卤,刚蒸出来的馒头是热的,这时候吃口最好,咬上一口,糖浆汁子流出来,裹在馒头皮上,拳头大的一个,几口就吃没了。

“这滋味儿倒是许久不尝了,可是鼎香楼的?”纪氏问得这一句,又摇头:“回来时再买罢,别叫糖浆沾了衣裳。”

到得纪府大门边,明沅两个还扒着车窗回不过神来,纪府知道姑奶奶来了,早早进去回门,纪氏的大嫂子迎了来接她:“可算来了,老太太早晨起来便在念叨你了。”

明沅还当老太太是纪氏的娘,进了门才知道,老太太竟然是纪氏的祖母,她也不往堂前来了,纪氏领着明沅澄哥儿两个一路行过抄手游廊,过了垂花门,院子正当中的宽檐小楼就是老太太的居室。

老太太眼神不好,见着纪氏也不要她请安,伸手就搂了过去,明沅还是头一回看见她脸红,纪氏的大嫂掩了口笑两声:“可见是真疼五妹了,咱们哪一个得老太太这样抱。”

明沅见着一串人都不识得,纪氏又叫老太太搂在怀里抽不出身来,便亦步亦趋的紧跟着澄哥儿,澄哥儿来的回数多了,伸头一看就告诉明沅:“哥哥姐姐们都在读书呢。”

屋里除了他们俩,再没别的孩子,澄哥儿手里捏了个大闹天宫的糖人儿,狠不得立时拿出去显摆,等纪氏跟老太太并几个嫂子说笑过一回,这才指了堂前规矩站着的两个孩子,见他们规矩立着,不动不摇,说了这么会子话还团手立着,脸上笑意更盛,招了手:“赶紧来,见过你们曾外祖母。”

纪家老太太一伸手,有丫头自身上锦袋里掏出玳瑁单边眼镜来,老太太拿起来放到眼前,眯着眼儿照了,这才笑开来:“澄哥儿,还一个倒不曾见过?叫个什么名儿?”

纪氏没有开口的意思,明沅便自个儿团了手拜:“明沅给曾外祖母请安。”因着她头一回来,纪氏一示意,便有丫头拿了锦团出来,让她跪着磕了个头。

“这小嘴儿甜的,我看着都爱。”纪氏的大嫂黄氏笑了两声,冲她招招手:“来,叫舅妈。”她一开口,别个都给纪氏作脸,一屋子的人,明沅挨着个儿的请过安去,得了一身的彩头。

这些东西家里常备,便没想着纪氏带庶女来,吩咐丫头一声,也有金锁金手镯拿了来,明沅接过去就递到采薇手里,黄氏点点头:“到底是咱们姑奶奶教养出来的,规矩真是不错。”

她说这话,拍的是老太太的马屁,纪氏可不是老太太跟前长大的,纪老太太听着果然高兴,特特抱了明沅到罗汉床上,搂在怀里磨搓一回,点了身边的丫头,开了匣子拿出一付赤金打的万事如意锁来。

纪氏接过手,摘了明沅原来戴的那一付,把老太太给的亲自给她戴上,一屋子和和乐乐笑成一团,老太太晓得孙女儿回来还有要紧事,伸手握了她的手:“今儿到不巧了,永年堂的孙圣手来给我把脉,便不留你们,阿季陪陪我,叫他们往前玩乐去。”

纪氏心头一暖,知道祖母这是特意请了大夫来的,捏了帕子指派琼珠采薇两个带着澄哥儿明沅出去:“你看着你六妹妹,可不许跟哥哥们混闹。”

澄哥儿高声应了,昂着头伸出一只手来,牵住了明沅跟着黄氏往前边院里去玩,黄氏自家养了个哥儿,瞧见别家的姑娘自来多几分喜爱,叫拿了彩画皮球出来,又让丫头去学里看看两个哥儿歇晌午了没有。

明沅跟澄哥儿两个到花园子里玩耍,澄哥儿抽陀螺,她就在花荫下边拍皮球,一抬头正瞧见个长须老者被丫头引着往太夫人院里去,身后还跟着个拿医药箱子的童子。

明沅一怔,皮球没弹起来,就地滚了出去,骨碌碌滚到石台子边上,明沅走过去拾起来,才蹲了身,手还没抻出去,就见一只手捏了皮球。

抬头一个是个跟澄哥儿一般大的男孩儿,穿了身靛蓝绉绸小褂子,胸口也挂了一模一样的四季如意金项圈儿,笑眯眯的看着她,伸手把球递过来:“你是五姑姑家的妹妹罢。”

第31章 一品玉带糕

明沅一手接过皮球,退了两步仰脸看过去,还不及答应,澄哥儿甩了手里的皮鞭子,也顾不得地上打旋的陀螺了,奔过来大喊一声:“表哥!”

这是黄氏的儿子纪舜华,长房嫡长子,他看见澄哥儿一把搂了他,伸手撸了袖子:“我老远就瞧见了,你那个不对,我来!”说着拿了皮鞭子,对着地下慢下来的陀螺就是一鞭,陀螺忽的立起来,转的飞快。

澄哥儿拍了巴掌,小跟屁虫似的跟在后边转,还不住口的问:“英表哥呢?”纪舜华连头都不抬:“他叫师傅罚堂了。”

明沅正在想英表哥是谁,后边一管柔柔的声音响起来:“你叫什么名儿?”廊道里一对姐妹携手并立,穿着打扮一模一样,只一个身量长些,一个身量短些,笑起来也是一模一样,弯着眼睛问她话。

明沅抱了皮球:“我叫明沅。”

“我是纯馨,她是纯宁。”那个大些的已经留了头发,两束小辫儿垂在耳边,伸手拉了明沅,掉了一句书袋:“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明沅半句也听不懂,纯馨翘翘嘴角:“他们玩他们的,我们去屋子吃茶用点心罢。”说着伸手牵了明沅,一路问她几岁上学了没有。

明沅从来了这里,还没跟古代小闺秀玩耍过,明湘明洛两个虽也一处用饭,天天都见面,可明湘是个闷葫芦,明洛又存了攀比的心思,倒不曾一同坐着玩乐,被人请着扮家家酒喝茶,更是头一回。

明沅心里猜测着纪氏怕是来纪家招的大夫,她这般小心,心里还是怕没有,叫了大夫贻人口实。

这事儿早一天定下来,明沅就早一点放心,只要纪氏有了身子,睐姨娘也就不蹦达了,她不蹦了,不光是明沅,沣哥儿也才能过安生日子。

采菽抱着皮球跟明沅身后,到花厅里坐下,自有小丫头倒水来,攒盒里头取出四五样点心果子,大些的纯馨还招呼明沅:“妹妹不必客气。”

翘着手指头,学着大人的模样告诉她哪一样是府里厨子拿手的:“这是一品玉带糕,最是养人的,妹妹且尝一尝。”

小人说着大人话,明沅忍着不笑,拿一块在手里,学着她们的样子,把这一品玉带糕,一层一层的撕下来吃,又听纯馨说些里头用的桃仁莲子桂花红青梅,说的她都知道怎么做了,这才拿帕子按着唇角:“给妹妹添些茶。”

话说着唠叨,教养却是好的,两个女孩儿年纪看着比明湘还大些,举止动作却更温柔,又不像明湘似的枯坐半日不开口,跟明沅搭了话,便又说些学里的趣事,绣花写字之类闺阁小事,知道明沅不曾进学,还说要送一本字帖给她。

隔得三岁好像面前隔了三条沟似的,虽不至冷落了她,可这姐妹两个也只把她当客人,还是她们两个更说的来,不一时又扯到花帕子上了。

明沅耐着性子,后来看见外边放起竹风筝来,便装着坐不住的样子,伸了头要去看风筝,两个小姑娘才这点子大,就知道不能跑动,还想拦她,明沅却仗着年纪还小,一溜往前跑去,再听女经,她就快“闷”熟了。

风筝还没飞上天,那边大夫又还绕了廊道出来了,送他出来的丫头一脸喜色,想是喜信,明沅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担忧,她已经不担心纪氏把她送回去了,若真要把她送回去,就不会带她来纪家。

可能一个庶女,纪氏还真没把她当一回事。澄哥儿兀自不觉,跟纪舜英玩得满头是汗,里衣湿了,还撒腿跑着不肯让丫头给他换衫子,满院子都是他的笑声。

纪氏这一脉,果然是喜信。

老太太这里一清净,就握了纪氏的手掌拍抚她:“咱们不急,在祖母这儿喝一盅汤,昨儿就给你炖上了,乌鸡骨头都炖酥了。”

纪氏眼里含了泪,挨着老太太,把一盅儿汤全喝尽了,老太太伸手抚她的额头,拍着她的背:“你这个孩子,自来有事儿都自个扛着,便是你母亲那里不好说,同我有什么不能说,担了几天心,可没吃用好吧。”

纪氏的母亲是纪二老爷的原配,现如今的二太太却是继母,后进门的填房。纪家上一辈儿两个儿子,纪氏是纪二老爷的头生女,生下来长到五岁没了娘,如今这位太太是后来抬进门的,纪氏这才由着祖母抱了去教养。

她打小跟着祖母,自然只跟祖母亲近,那一个不过是面子情,老太太年轻时候想着自个儿硬朗,不曾叫她们亲近,如今年岁大了,就怕等她去了,纪氏没个后靠,这才每到年节就念叨着,这么长来长往走动着,等她过去了,娘家也断不了。

纪氏也晓得祖母这片心,出了嫁,倒比在家时跟大房的关系更亲近,她吃了一盅汤,又叫厨房给她下一碗鸡汤裙带面,老太太喜的合不拢嘴,竟也跟着用了一小碗。

这才请大夫进来把脉,孙圣手是妇科圣手,隔了帘子一摸脉,捋了胡须道:“恭喜这位夫人,圆而如珠,滑脉。”

纪氏先听着恭喜,再听见他说是滑脉,眼眶一湿就要淌下泪来,却又听大夫说道:“夫人只须好好将养,那补血的药方倒不必再用了。”

她一颗心这才落进肚里,示意琼珠取了两封银子,老太太却更高兴,拿了个小匣子赏出去:“她上回生产亏了气血,圣手给瞧瞧,得吃用些甚?”

孙大夫连连摆手:“多食温补,少沾寒凉,若不放心便配些保胎丸吃着便是。”他接了巾子擦擦手:“夫人这些人调养得当,这才又怀上这一胎,若这胎安稳,往后坐胎也更容易。”

纪氏喜不自胜,老太太将她搂在怀里,摸了她的鬓角念佛,等屋子里人都退出去,她长叹一声:“这就好了,定海神针才镇得住龙宫。”这一胎坐定,还有哪个敢爬上来乱了家业。

纪氏鼻头一酸,趴在老太太胸口,她的苦楚,也只有祖母知道了,盼了八年才盼来这一胎,从此再不必顾及那些个出尽百宝的姨娘妾室,她可算有了立身的根本。

“我看你屋里那两个倒是好的,别学着你大嫂,不嫡不庶,那才是乱家的源头,若跟你一心,你便当他亲生,若跟你生分了,也不必留情,女人得镇得宅保得身。”老太太一头银发,越说到后头,越是精神不济,半眯了眼儿打起盹来,却还死拉着纪氏不放,等她响亮应一声,这才松开手,脸上还带着笑,竟坐着就睡过去了。

纪氏知道她也跟着挂心,扶着她卧到罗汉床上,给盖上哆啰呢的毯子,指了丫头看着,眼见得天色不早,便带了丫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