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挑花的姑娘也有偷眼看他的,这会儿正热闹,门楼铺子正是待客的时候,黄昏下立着这么个买家,光看两眼也值得了。

可他这么细的挑花,说不得就是买回去给娘子的,各各看一回,叹口气儿,见他扔下钱便走,相约着出来的便扯着袖子念上两句。

纪舜英往纪家去了,绿竹却按着点儿来拿纱花,老头得了钱,回去做了半日,真个堆得满满一匣子茉莉:“娘子戴不得这许多,这个拿来挂在来插都成。”

一看那嫩面的官儿就是个老实的,买纱花买这许多,老头就怕他醒转过来退货,想着法儿做了好几种,素馨的也有,紫茉莉也有,白花不好上头,把这两种扎在一处,就能簪在发间了,光戴这个也能见人。

绿竹知道这付心思嘿嘿笑了两声:“咱们娘子不嫌多,这是补的钱。”拿了匣子就往颜家去,也不进门了,递给门房送进来,纪氏一看就知道是送给明沅的。

她今儿正穿着那一身绣茉莉花的衣裙,淡紫色的纱罗绣着白茉莉,底下的白绫裙儿挑线绣了紫茉莉,八宝往她这儿一送,看见就笑:“倒叫我送了个可巧。”

几个丫头一看掩了口笑起来,明沅再没猜着他会送这么些来,想了会子叫人拿出个花插来,扎成一捆插在瓶里,摆在桌上,余下的或戴或挂,采菽还道:“这要是冬日里也还罢了,夏日里谁戴假花。”

鲜花鲜果自来不缺,这些纱花,要么是冬天无花可戴的时候簪的,要么就是出客的时候,怕鲜花失了色泽才戴的,更不必说,这一簇簇小茉莉,宴席也戴不出去。

明沅却把这个挂在珍珠长链上边,绕上三圈挂在脖子里,比单戴珍珠多些活泼意味,又比独挂几朵茉莉要显得贵重许多。

余下的纱花,姐妹们中间分送了一圈儿,给明洛的那一份儿,把白的全挑了出来,单把紫的送过去,她有一段不穿红衣戴红花了,往上房去的时候换过鲜亮的纱罗衣裳,可是红衣,这一向都不曾见她穿过。

张姨娘也不是没劝过,连着纪氏那儿新发下来的秋天衣裳,给她裁的也全是她原来喜欢的色儿,大红的深红的正红的玫瑰红的胭脂红的,满目的红,快跟给明湘的一样了,可她还是少穿,少有的穿起了暗花的素纱衣裳来。

明沅想着就叹一口气,紫花倒合了明洛的眼,她院里生得两株花,开得正好,剪下些来送过来当回礼,明芃干脆回了一瓶香露,明湘替她画了一张茉莉花的扇面:“我看你衣裳首饰都有的,偏没扇子,拿了花样叫外头制了来正好用上。”

明沅细细做了两个扇套,想送东西的时候给纪舜英送过去,他也住了几日,送礼去的人说是个干干净净四四方方的小院,他在外头求学这些年,明沅倒不怕他住不习惯,只暗暗盼着他甚时候再过来,沣哥儿要进学读书了。

沣哥儿还不曾考童生,说进学,是纪氏寻了个馆,叫他往那头读书,执教的几位先生都颇有名头,还是托了人才能送进去的,怕他跟官哥儿两个学的呆了,想着纪舜英也是这点子年纪就出去的,多看多学有个比较总是好的。

沣哥儿这些日子很有些腻歪着明沅,纪氏是想叫他在学里住上几日,也不必天天都在,一旬总得有个六七天住在学馆里:“咱们家的孩子,不是含金含银,那也是在蜜里泡大的,叫他往外头多看看,往后才能立得起来。”

明沅总有些舍不得他,又想着放他出去看一看就当是长见识,总归就在金陵城里,来往方便的很,总有小厮长随跟着,若想回家坐个车就到了。

这才想问问纪舜英学里如何,接了这一匣子花,明沅就写了张笺谢他,叫绿竹带回了颜家,纪舜英细细回了一封,把学里如何孝敬先写了,再写的衣食住行,想一想有明沅这个姐姐在,还有姑母那样的嫡母,沣哥儿比他那儿可不妥当的多。

明沅接了信,按着信上写的理起东西来,原想派人去看看屋子如何,又怕纪氏觉得沣哥儿娇气,沣哥儿倒不觉得什么,坐在房里抱了一团雪,看着明沅来来回回的理东西吩咐事儿还摆了手:“姐,你别忙,这些个我都知道。”

他看过好几回明沅怎么归置屋子的,心里有谱,明沅一指头戳在他额头上:“出去了可不许淘气,若是回来功课不成,看我告诉太太去。”

又叮嘱些夏日里的吃食,不要冰着不要热着,虽有书僮料理,若能自家动手的也不必事事都吩咐了下人做:“太太可说了,那先生收弟子是不以家境论的,你日子过的好了,仔细旁人瞧你不顺。”

除了对着沣哥儿耳提面命,还把两个书僮又都叫过来:“到了学里,少吃独食,哥儿有的,给旁人也预备着一份,可也不能日日请吃,若是平行端正有来有往的,才好叫他多来往,若是专等着伸手的三四回就远着些。”

沣哥儿听着不好意思了,往明沅身边一挨,把头枕在她肩上:“姐,我又不是三岁大,我知道呢。”说着又道:“你可记着给我送吃的来。”

明沅“扑哧”一笑,伸手就拍他一下:“吃货,给你预备着呢。”先着人把被褥席子帐子都送过去,书僮把屋子扫了一回,虽小倒还干净,只里头支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再没旁的落脚地儿了,便是打地铺,也只能睡一个人。

明沅叫两个书僮轮了班,叫他们有事自个儿交接了,不误了沣哥儿读书就成,各种事都料理好了,也到了七夕节前了。

往年城里要开乞巧市,今岁这许多事儿,外头的街市还没到宵禁就全关了铺子,街上一队队的过锦衣卫,城里的胭脂户都关了好几家,连着妓子暗娼都有抓进去拷问的,何人宴上说了甚话,一句句都翻了出来。

乞巧市开是开的,只不如往年热闹,一条街市楼面的铺位早早就该租出去的,如今饶了租子钱也放不出去。

纪舜英送了些七夕华胜过来,剪彩作的人形彩帛给明沅贴鬓,明沅也自做了乞巧果子跟七菜羹汤送回去,他还写了张笺,问明沅想不想去乞巧市。

去是自然想去的,可这会儿京里不太平,纪氏便没放人:“原带着人走一回也不是不成,小娘子们中秋也有走月亮的,只这会子事多,能避些便避些,到中秋,叫他带了你出去走月亮过三桥。”

明沅难得有些可惜,却规规矩矩回了信,又告诉纪舜英到中秋那天纪氏许了能叫她出去走三桥,这些日子来回的信件,比前头三年的都要多,纪舜英看了就笑,把信收进信匣里。

既是七夕节,女儿家都要供摩诃罗,彩泥捏的娃娃,描金饰玉的最佳,纪舜英买了两个江州出的,一个给了明沅一个给了纯馨,家里还设了乞巧楼,专供着这摩诃罗娃娃,还得设上果子香糖,乞美貌乞灵巧。

越是富贵的人家,摩诃罗就越是供的多,明沅姐妹还得着明蓁送来的,三层高的乞巧楼,里头供着的娃娃从头到脚穿的戴的都是真金打的,不必问也知道这必是成王给女儿做的。

几个姑娘在院子里头给这些摩诃罗供上香果,明芃还道:“你们可没瞧见姐夫那样儿,我再没瞧见过拿象牙雕的,一层层穿着衣裳,金镯金钗环佩都是真的,那个乞巧楼有七层这样高,比宫里头的怕也不差什么了。”

成王疼女儿,疼的人尽皆知,这么些年只这一个女儿,不是无人想着送女儿进去,若能生个儿子,可不就是世子了,这些年没儿子,明蓁也不是没担过恶名,元贵妃便再无好话,一句句刺的明蓁垂了头,听着她的教训,俨然已经把自个儿当作皇后了。

可成王就是一个也没收,那些明里暗里提起来的,叫他拿眼儿一看,都收了声,再看他宝贝女儿这模样,心里头也不是不嘀咕,一个女儿,再宝贝还能当世子不成?

明芃也很为着姐姐忧心,明蓁却只是笑,也不同妹妹分辨,一意把这恶名担了下来,原来说成王妃如何如何温柔贤惠,如今却再没人这么说了,提起来都说她是个妒妇。

宫里也不是没赐下人来,这些个进了成王府的门,就再没摸着过明蓁住的院子,有一回在阿霁跟前露了脸儿,阿霁既不曾见过,便问她是何人,那宫人竟娇滴滴的道是来侍候王爷的,叫阿霁一鞭子甩在脸上,擦出血珠子来破了相。

气的不肯跟成王说话,冲他跺脚使性子,成王知道了,把女儿拎起来弹她的脑门:“这就值得生气了?你不喜欢她打发了就是。”第二日这个宫人就不见了。

明蓁也不冲女儿发脾气,只晾着她不跟她说话,连着丈夫她也没个好脸色:“王爷宠爱她,才该为她计长远,这么个宠法,往后可怎么办?生气就使鞭子,便是公主也没这样的性子。”

成王懒洋洋的在后头搂了她,看着女儿小鹌鹑似的缩了脖子,大眼睛里含着泪,要哭不敢哭的样子,冲她眨眨眼儿,伸手去抚明蓁的背:“我的女儿就这个性子,我惯得起她。”这辈子必要活的长长久久,看哪一个敢嫌弃他女儿性子不好。

明蓁止不住的头疼,好容易走了这一年半,把女儿教的有些淑女相了,偏他一回来,把这一年多的功夫全抹了,又变成个小霸王,阿霁还凑过来,把脸埋在明蓁的裙子里头:“娘,我错了。”

明蓁看看她这付可怜相又心软:“你怎么错了?”

阿霁眯了眼儿一笑:“不该叫别人知道。”明蓁气的要拍她,叫成王抓了手:“她是大姐姐,往后一串弟妹,她护得住。”

造反那事儿,圣人不急着派他出去,他就不急着出去,前头那场仗有的好打,这时候玩心眼,后头有的好后悔,他闲了,明蓁却替他忧心起来,成王搂了她的肩:“不怕,没事儿。”明蓁靠在他身上,手摸着他的腰,眼睛往一扫床屉,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七夕这天,明蓁还把几个姐妹跟纪舜英沣哥儿官哥儿都请到府里来,连明琇都没漏,一处玩乐乞巧,做巧酥染指甲还问明沅要不要拜一拜魁星,七月七是魁星生日,别个不拜,到她却是免不了的,明沅红了脸谢过大姐姐,声儿细细的:“在家,已经拜过了。”惹得明湘笑起来,两人住一个院子,有点动静都瞒不过,可不是一大早就起来拜了。

明芃脆声一笑:“他们读书人该拜的,怎么叫你操心?”说着拿面往明沅鼻尖上一沾:“你就管着拜织女罢。”

她打趣的明沅,明沅也打趣她:“我可不是织女,哪个该拜哪个知道。”说着冲着明芃比了二,两年之期,可不就快到了。这下把明芃堵着没话说,跺了脚不饶她,两只沾了白面的手,捏上明沅的脸。

纪舜英遥遥听见,笑弯了嘴角,见她巴掌大的脸盘全沾着面粉,看一眼就是一眼的笑,沣哥儿唉唉两声:“完了,那巧酥也不能吃了。”

夜里把纪家姐妹兄弟送到家门口,这才告辞回去,手里拎着明沅做的巧酥,有捺香的有方胜的,撒得满满的芝麻,拎在手上都能闻到那热烘烘的香,明儿纪家也要吃宴,早就来请他,叫他今儿务必回去了,青松绿竹两个才一点灯,就见床上坐着个姑娘,穿是窄袖衣裳,白绫裙儿,乍看之下活脱就是个明沅。

纪舜英先是一惊,接着眉头一皱,嘴角紧紧抿起来:“谁叫你来的。”

第278章 七菜羹

纪舜英的院子在这一房里还是算偏的,纪舜华就离黄氏隔个百来步路,过了回廊就是他的屋子。纪舜英的却远远的挨着院墙,若不是原来那个院子实在拿不出手来,黄氏也不会再给他找地方。

连着曾氏那头的嬷嬷都来看过,还给纪舜英添了些东西,这屋子除了偏些,自然是不差的,里头虽没砌灶台没设小厨房,两间屋子都朝南,一间书房一间卧房四四方方齐齐整整,就怕叫人挑了理去。

这个小院里头也配了洒扫的丫头开门的婆子,地方不大,样样都是齐全的,黄氏那里再添一个丫头,实是没甚好说的。

可这个丫头却大晚上的坐到床上去了,纪舜英沉着声道:“点灯。”屋子里是点了灯的,给少爷留门可不是就开一道门,还得留着光亮,屋里点得羊油蜡烛,莹莹一点灯火,照得这个丫头乍看之下同明沅极像。

等四下里灯都点起来了,再看她时,纪舜英就是一声冷笑,十三四岁的年纪,身上穿着一件大红绫子的比甲,底下一条白绫裙儿,头发也没梳成丫头模样,而是梳了个螺髻,打着薄薄的留海,头上月牙形的压发,两条小辫扎的一长一短垂在襟前。

才刚暗幽幽一点光,照得眉毛鼻子嘴巴俱像,这会儿亮了灯,便显出原形来,眉毛拿刀剃了重新画过,嘴巴拿粉盖了去,只留一张樱桃口,点得口脂,正了脸儿转过身来,便只余下五分相似了。

“谁叫你来的。”纪舜英阴着一张脸,青松绿竹两个暗暗咽了口唾沫,这么大剌剌的坐在床上了,还有什么好问的,不就是通房么,这事儿长福婶子都说过,说小夫人是个知道疼人的,可惜年纪还差着两岁,若能立时过门,往后就和和美美了。

这些年宅子里旁人不知道,跟着纪舜英的这四个却是知道的,明沅给送节礼来,连着他们也一齐沾光,青松绿竹都承了她的情,在颜家住的那些日子,有纪舜英的一口,也少不了他们吃的,这会儿见着这么个“李鬼”,心里可不替她捏把子汗。

少爷那事儿,也就他们最清楚不过了,到了年岁,裤子褥子上头不干净也是有的,长福叔吃了酒,也会念两句,说是年纪到了,想女人了。

纪舜英待明沅的这份心,有眼睛的也都看见了,若是不摆在心上,巴巴的买什么茉莉花,原来还当少爷没开窍,花儿粉儿一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那一个可还得等两年呢,眼前这个虽只有五分像,伸手就能捞得着,两个一时不知要怎么应对,这会儿长福利婶子又不在,讨不着主意,看着那个标志姑娘,倒似看着精怪。

那丫头听见他问,心里一抖,嬷嬷领她来的时候,是着意把好打扮过的,怎么站怎么坐苦学了许多时候,在嬷嬷跟前行走坐得着一句“像样了”,这才领到纪舜英房里头来。

还吩咐她坐着不许动,眼睛都不能抬起来,眉毛能描嘴巴能画,眼睛却是再怎么也掩不住的,嬷嬷好容易寻着这么个像的,这丫头生的好,人牙子看她急着要买,坐地起价,一说是在大户人家里受过调教的,一说原是要卖到花巷里去的,别个开的价,可比她家高得多。

最要紧的是这个丫头识字,是读会写的,若不然再怎么也开不到五十两银折高价去,杀了那许多谋反的人家,男的砍了头,女由着发卖,运气再次些的,就归了教坊司,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小姐,作了弹唱卖笑的妓子。

这丫头就是这么个来历,她也是受了牵连的,只于詹家不同,她家是真个赴逆,几房里头有正经娘家的全叫买了回去,总不至让自家女儿外孙女流落在外,余下的姨娘通房庶出女儿,还有谁来买?若不是黄氏买下她,她这会儿怕已经开了苞。

牢里也不是关了一日两日,出来的时候姨娘同她说了,自此荣辱看自身,原来再是金尊玉贵的,到了这地步也只得仰人鼻息。

黄氏买下她,调教她,她也知道是为着甚,那些个丫头也不是没有艳羡的看过她,她模样好识得字,是黄氏专买了当通房丫头的,不必做那洒扫理尘的活计,上来学的就是吹汤磨墨,在别个眼里,这就是天大的福气了。

她心里那点冤屈不平,早就在牢里磨平了,只剩下小意,立起来往下拜,舌头牙齿碰着颤个不住:“太太叫我来侍候少爷。”怎么个侍候法儿,那便不必说了,这句说完了,看着纪舜英脸色非但不曾变好,反而更差,心里先起了疑。

她自家也有嫡母,也在嫡母跟前讨过生活,一看就知道事情不似说的那样,是儿子到了年纪专给预备的,她心里叫苦,这会儿也把纪舜英看清楚了,年少英俊,倒真认下是福气了。

年纪轻轻就入了翰林,她原还当定是丑的出奇,若不然,似她家里几个哥哥,早有丫头凑上去,怎么竟还要往外头买来,不意纪舜英竟生的这样正气,这会儿目光灼灼的看着她,嘴上半点儿不客气,可她却偏偏半个字儿也答不出来。

纪舜英知道黄氏用意歹毒,心里生出不尽的厌恶来,看看屋里也没甚东西要理的,干脆转身出去,青松绿竹两个紧跟其后,纪舜英大步流星出得门去,门上的看少爷回来了又走,急往黄氏跟前报。

黄氏急急把那丫头叫过来,先是一扫,觉得甚是想像,怎么偏偏纪舜英竟没看中?她跟嬷嬷两个交换个眼色,那嬷嬷也皱得眉头,抽了细竹条就要打她的手掌心:“可是你言语冲撞,把少爷气走了?”

丫头低了头,细伶伶的肩膀,看着就有一股可怜意味:“奴婢不敢。”说着眼圈就红了,眼看着眼前这么一条好出路,她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纪舜英连她的名字都不曾问过。

“你可是老老实实坐着的?”嬷嬷问得这一声,她含着眼泪点头,可不是坐着的动都不敢动一下,脖子身子都发木,好容易等着了人,见着她倒跟见着鬼似的。

原在家里,她也是姐妹里头出挑的,既认了命,想着当通房当妾也就罢了,哪知道竟连正眼也不看她。

黄氏皱了眉头:“你下去罢,这些日子先不必去了。”等人走了,她才道:“难不成,他不喜欢这个模样的?”才说得这一句,自个儿先笑起来,怎么会不喜欢,急巴巴的送东送西,真不喜欢哪里会上心,心头忽的一动,若不然就是做给纪氏看的。

说不得是知道自家得不着家里的助力了,有这么一门亲在,干脆借这份力!黄氏越想越是,他打小就一肚皮的坏水,装的竟这么像,一个毛丫头片子,哪里就值得上心,倒还为她守身如玉了。

黄氏越想越是,男人嘛,嘴上说出花来,也一个个都是负心的东西,这么个毛丫头片子,就能把人勾住了?这时候越高兴,等揭下这层皮来,有的她伤心难过的日子,黄氏原是病恹恹的,这会儿眼睛里冒光,越想越觉得痛快解气,好似她受的这快二十年的委屈能撒出气去了。

这头纪舜英一气儿往十方街去,这会儿天还不算晚,街上却少有行人,乞巧市开了半日又关了,实是没生意,才刚热闹起来,锦衣卫带着人十来个人从这头出城去,这下子铺子也不做生意了,卖杂货的倒还好,卖吃食差点儿哭出来,纪舜英是书生打扮,叫人查问了一回姓名,报了名报了官位,那人倒不再难为他了。

这时节出来办案,一个个都是一肚皮的火气,纪舜英问得一声:“这是怎么?倒不曾听见消息说又要抓人。”

那人看他是个文官儿,往馄饨人子上头一坐,要了碗七菜羹,原该是卖空的,这会儿还有一锅子,搅一搅吹得口气儿:“可不是,跑了一个,正找呢,找见了,不活剥他的皮。”

这人身上有公务,手上还拎着一串东西,有香包有百索,还有华胜,一看就是预备着送给心上人的,好好一个七夕节,叫人搅和了怎么不恼。

他这儿才吃了一口,那边就有人叫:“赶紧着,要出城!”端起碗来就往嘴里倒,吃完了摊子上扔得十个钱,挎着刀出城去了。

担主见着人走了才敢叹气:“往日里哪有这么神气。”收了碗勺,晓得生意也是做不成了干脆早些收摊儿,闷头睡个安稳觉。

纪舜英一路碰着三个问讯的,想来丢的那一个同他年岁差不多,好容易到了家,长福叔开了门还一惊:“少爷怎么回来了?要不要用饭?”

青松冲他摆摆手,纪舜英一路上都沉着脸,还没缓过气来,这事要说恶心,办的确实恶心,不独恶心了少爷,往后少夫人进门,见着了又怎么论,眼看着纪舜英往桌前一坐,他这么个脾气,高兴了也看书,不高兴也看书,不高兴的时候看的还更狠些。

绿竹却机灵,拿了小碟子,把明沅做的巧酥叠起来,舀了一碗七菜羹,一齐送到纪舜英面前,纪舜英见着这碟子巧酥,又想起她粘着面粉的模样,抿嘴露出点笑意来。

等吃完了巧酥,纪舜英特意找了长福婶,他身边能去套话的也只有她一个,家里甚时候买的人,找的哪一个人牙子,总能打听的出来,再问问那丫头是个什么来历。

才刚叫气昏了头,很该忍住了问一声,他这么想着,摸摸腰上明沅给他做的扇套,必得把这事料理好了,万不能叫她受这份委屈。

第二日到七夕正日子了,纪舜英着长福婶回家走亲戚,一家子人都在纪家当差,还有什么打听不着,他这头慢慢悠悠出门去,才刚出得门,就听见外头说那逃犯抓着了,不独抓着了,拒捕当场就要革杀了,说是景川侯曹家的小儿子,曹震。

第279章 肉包子

曹震被抓的事,郑家自然脱不得干系,这事儿也不是明潼一个拿的主意,郑衍既办了这么件要命的事儿,光她一个瞒不下来,原是叫他自个儿跟郑侯爷去说的,可他叫郑侯爷那一回给打怕了,畏畏缩缩拖了一日。

明潼忍不得,挺着肚皮却见了郑侯爷,饶过了郑夫人,直接去了书房,郑夫人如何应对,她不必想也能知道,这当口要是再想着保下他瞒一瞒,事情捅出去,郑家的铁书铁券怕也保不住他们。

郑侯爷气的差点晕过去,他若不是个老实的,这会儿锦衣卫早就上了门,自开始抓人,折进去多少勋贵人家了,郑家一点事儿没有,一是他没用,一是他老实,好容易安安稳稳混到这份上,眼看就要平安把爵位让给儿子了,竟出了这一桩事。

郑侯爷跟郑衍郑辰一样,打小就是听着郑家如何显赫长大的,等他领了差事,这才知道隔得百来年什么都是假的,祖上显赫有甚用,那些个马场船厂酒厂,哪一个留了下来,如今的人吃酒知道要吃郑家老曲,可郑家的早就不握着酒厂了。

人总得讨生活,他年轻的时候也轻狂过几日,可他的这份轻狂,别人看在眼里却是笑话,一天比一天安分,安分到了无用的地步。

郑侯爷扶着椅子坐稳了,哑着声儿把郑夫人跟郑辰两个都叫过来,郑衍一进门,看着明潼在,知道事情瞒不住了,腿肚子一抖,差点儿跪在地上。

郑侯爷叫人取了竹条来:“你给我跪下!”

郑夫人正迈过门,眼见得丈夫要发落儿子,扑上去就拦了,一把抓住了竹条不让往郑衍身上落,转脸瞪了明潼一眼:“你是死的,眼睁睁这么看着。”

明潼一语不发,抱着肚子退到身后,郑辰却扁了嘴儿:“嫂嫂怀着身子呢。”走上去一把挽了明潼的手臂,挑眉看看郑衍,小声的问明潼:“哥哥又作甚?”

明潼一手抓着她的胳膊,轻轻摇摇头,郑辰正疑惑,郑侯爷已经骂了起来,一把抽过竹条,往郑衍身上打了一下:“你这个逆子,你竟敢窝藏逃犯,那可是谋反!”

郑夫人一个踉跄往后退了一步,听见这句吓得一抖,接着又道:“侯爷是听了谁的挑唆,咱们家广泽,怎么会干这样的事。”一面说一面拿眼睛斜了明潼一眼。

郑衍原就跪着,这会儿抖个不住,他怎么不怕,傅家全叫拉出砍了,下一个轮到的就是曹家,曹家的屋子又叫查抄一回,他远远看见了,连茶水铺子的人都道曹家这回是真完了。

曹震成了个烫手的山芋,要扔怕牵连上自己,要保又拿什么保他,在郑侯爷面前抖的话都说不出来:“爹,爹救我!”

郑夫人一听这话,倒的一口冷气,再顾不上明潼,扑上去捶了儿子两下:“你真,你真藏了逃犯?”

郑辰也跟着白了脸儿,她差点儿定亲的人家,也受了牵累,全都下了狱,郑夫人跟她往菩萨跟前烧了好几回的香,若是过了八字,总归有了牵扯,往后还怎么嫁人。

郑侯爷问他是怎么保下曹震的,郑衍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身上又挨得一下这才道:“曹家出事那一日,儿子正跟他一道往城外的…痷堂里上香,我先回来,知道出了事,赶紧告诉他去,他说他家里绝无谋反一事,必会还个清白,我这才…”

这番话就连郑辰都骗不过,哪个男人上香往痷堂里跑,她也已经到了年纪,早就懂些事了,听见是往痷堂去,立时知道郑衍是行下那下贱事,比去妓馆还更恶心人,一把握住了明潼的手。

曹震她是早就放下了,听见曹家下狱还松得一口气儿,当日若真露出那个意思来,没有杨惜惜的事儿,说不得就成了,连郑夫人都露过口风,确是想把她说给曹家的,万幸出了这事,可真是菩萨保佑。

“哥哥还要不要脸!”若是明潼说得这话,郑夫人只怕要跳将起来,宝贝女儿说了这话,郑夫人也是轻轻一拍,扇了儿子一巴掌。

郑衍连眼睛都不敢抬,更不敢看明潼:“爹,如今怎么办好?”一杀起来就算是定了罪,谋反的罪名,也确有平反的,可平反也是等上十几二十年,甚至换一任皇帝,那时候要牵连早就全家一起陪葬了。

他这会儿差点悔青了肠子,早知道那天就该早早起为去当差,不知道曹家的事,由着曹震自个儿回家,自投罗网总也怪不到他头上来,可他偏偏报了信,郑衍恨不得自掌嘴巴,也果然抬手打了自己两下。

郑夫人一把拉了儿子的手,伸手就给他揉脸,她心里自然也是害怕的,可又没杀到眼前来,还是儿子更要紧,郑侯爷见着这母子两个的样子,喘着气站立不住,明潼看看身边的郑辰,捏了她一把,往郑侯爷身上使个眼色。

郑辰赶紧过去扶住了:“爹,这时候再打哥哥也是无用,咱们…咱们可怎么办呀?”怎么办,若是郑侯爷能想到怎么办,也不会拿着竹条撒气了人是绝不能留的,曹家也不是铁板一块,那许多个小妾庶子,就无人告发?人都要死了,拉个垫背的也好,曹家可不是太平人家,郑夫人说要把女儿许给曹家的时候,叫他一句话给回绝了。

“咱们,咱们报信叫人去抓。”郑衍这时候也不念旧情了,更想不到曹震同他好了一场,只想着曹家男人已经叫拖出去砍起来了。

明潼眼看着一家子一个拿主意的也没有,眉心一拧,就算报信叫人去抓,曹震难道想不着是郑家报的信,若是把这一家子咬进去,便是能说他挟私报复,总也得脱得一层皮。

郑侯爷也不定就真个干净,进去了叫人咬住,那就再脱不得身了,明潼眼看一家子不出声,开了口:“若是他把你咬出来,家里的丹书铁券也不保大逆罪人。”

她这话说的半点没有烟火气,一屋子人却全都看着她,没人搭话,只郑辰,才刚就忍着泪,屋子里静下来,她便抽泣起来,哭声止不住,这会儿明潼说话了,她好似抓着了救命稻草,奔过去贴着她:“嫂嫂,你可有法子?”

“爹跟你哥哥都没法子,我有什么法子。”明潼回了这一句,郑辰又哭起来,明潼看了郑侯爷一眼,便不再说话了,哪一个都想当干净人,想让她把话说了,郑夫人郑辰想不到,郑衍想不到,郑侯爷还能想不到?

郑侯爷阴沉着脸,这辈子老实到头,偏叫儿子惹出祸事来,吸了几口气:“曹震不能留,最好是死得干干净净,同咱们家万不能扯上干系。”

郑辰还拉着明潼的手,她听见这话手上一抖,一家子一个都逃不脱,关严了门,商量着怎么叫曹震死的无声无息。

这自然是最省力气的办法了,左右他就在痷中,吃食用具都是郑衍送去,那地方又最是清净,寻常少有人去,弄死他往山上一抛,尸首都寻不着了,叫锦衣卫发海捕文书,翻地三尺也找不到这个人。

那两个尼姑也好办,窝藏逃犯,抓起来还能有个好,这事儿她们只怕更想了结,弄死一个曹震,全家都平安,他看看儿子:“你明儿就去上差,等轮休的时候,带东西去看一看他。”

郑衍还不明白:“看他?看他作甚?躲都来不及了。”

郑侯爷但凡有第二个儿子,也不会叫郑衍当世子,他吸一口气:“他活不得,死了才好,报信抓人风险太大,厨房里做些肉包子,叫他死之前,吃一顿好的。”

郑衍忽的明白过来,这是叫他下毒杀人,他哪里敢做这些,杀兔子射羊还成,杀人,他光想一想,就不住淌冷汗。

“不去也得去,事儿是你惹出来的,家里保不住你,我便是断了这个香火,也不能拖着全家去死。”这时候倒不心软了,扔了这么一句狠话,郑衍是不办也得办,越少人知道越好。

明潼偏在此刻想起了太子妃来,不告诉他实情,只说要去报信,报信之前觉得对不住曹震,给他置办些好酒好肉,这番告诉了郑衍,他再不能成事。

郑衍也不回书房了,跟着明潼一步步回了院子,半天也不说一句话,明潼折腾得这许久,早就累了,小腿肿涨起来,竹桃儿跪着替她揉腿,郑衍先是发怔,等回过神来,扭头看了明潼:“你好狠的心。”

这话说的轻飘飘的,却是一字一句落到明潼耳朵里,她只作没听见,头也不抬,松墨送上鸡肉粥,她舀起来吃了一口,才刚说要报信的是他,这会儿倒成了她的心肠狠毒,带着全家人去死,就是忠孝两全了?

郑衍到底没有反抗,第二日去上了差,夜里醉熏熏的回来,这时节谁还往外头吃酒,人人自危,就怕一不小心说点什么出来,偏他嘴里还嚷嚷个不住,抬进明潼房里,明潼一碗冷茶泼到他脸上。

等酒醒了,他依旧穿戴起来,厨房里的馒是郑夫人看着做的,耗子药带着点甜味,拌进馅里,加上大葱调的全肉的馅儿,里头还加了香菇碎,便有没拌开的,也不显眼了,蒸得一笼馒头,拎上一壶酒,再切些肥鸡鸭子,一样样装进食盒,交到郑衍手上。

他手抖的几乎拎不住,一家子看着他,郑辰干脆没有出来,明潼挺着肚皮扶住腰,郑侯爷正要说话,外头来报:“锦衣卫,锦衣卫上门了!”

第280章 甜酒酿

郑衍手上拎的东西落到地上,蒸得又圆又大的包子滚了出去,一路滚到门坎,叫那个进来的锦衣卫一脚踢远了。

他看着这滚远了大包子,再拿目光扫一回郑家这几个人,郑辰唬得往明潼身后一藏,郑侯爷面上涨的猪肺色,恨不得踢儿子几下,还不等他说话,那人便道:“侯爷好大的礼啊,这是,要打发叫花子?”

若放在原来,郑侯爷还真不怕锦衣卫,他自个儿知道,装傻充愣的功夫,没有十分也有七八分了,知道自个儿没那个本事,自来也不逞口舌之利,外头抓那许多人,他心里还很笃定,总归是抓不到他头上来的。

眼看着来人连飞鱼服都没上身,知道是没入品的,可吊着的心却没放下来,无端端的上门来,是不是有人走漏了消息,郑侯爷使了个眼色给郑夫人,郑夫人还愣着,明潼两只手扶住她的胳膊:“娘,咱们后头去罢。”

郑辰也跟着回过神来,跟着明潼把手一扶,明潼又去看郑衍,见他脸上青白变色,指了丫头:“还不赶紧收拾了,叫厨房再给世子预备一份。”

又是上茶又是上点心,料理好了,搭着松墨的手往后头去,那锦衣卫轻声一笑:“世子今儿不当差,这会是往哪里去?”眼睛往明潼身上一扫,一家子人偏是个怀孩子的妇人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