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湘小时候戴的金银镯子,耳朵眼里扎的丁香,俱都给了安家人,大件的首饰上了册,安姨娘不敢动,这些个小东西,俱都叫安姨娘托安姑姑带出去,戚氏的女儿带着她小时候的镯子,明湘的女儿却是没有的。

她一样样翻看,都是这几年里新造的,一季三件,到了年节又再加,竟也攒下这许多东西来,除了首饰,还有衣裳料子,安姨娘的衣裳,无人能穿,明湘开了柜子,拿出来分给丫头们,她的丧事,纪氏交给了东寺去办,既不在家停灵,也不送灵,下葬这些事都到外头料理了。

张姨娘还特意送了东西来,她跟安姨娘这仇怨结了就没解开过,还当一辈子就这么对面不相见的的过了,哪知道安姨娘半截上没了,女儿过得好了,那点怨气也就散了,倒预备了些东西送给明湘,又叫和尚多烧一卷经,给安姨娘添了两亭纸扎去。

程骥也摸了银子出来,叫僧人多些供果,又扎了六抬纸扎,人马车物件件齐全,他是自来只认正统的,这会儿却为着明湘去上了一回香,明湘到底没能忍住,挨着程骥把原来那点旧事告诉他听。

程骥少听她说得这些,倒抚了她的背宽慰她:“人所知有限,自然就狭隘,也怪不得你姨娘,她心里这些自然是为着你好的。”

明湘同他连女儿都生了,要说亲近也算亲近,却没亲近到这个份上,搂了他的腰,把脸埋在他襟上,呜呜咽咽的苦,程骥一下下抚她的背,那之后就再没宿在书院里,反而日日回来,连程夫人都称奇,自家这个儿子,隔这些年倒开窍了。

七天之后下了葬,明湘还穿孝,张姨娘都出了力,她自然要去谢,又预备了回礼,再去拜纪氏,安姨娘的丧事是很体面的,人都走了,原来都不曾苛待过她,没都没了,更不必在丧事上头苛待她了。

明湘去谢纪氏,纪氏自家也还没回过神来:“好好的人,前儿还在我这儿说要裁什么样的衣裳过节,怎么就一觉睡过去了。”

好与不好,也相伴了这许多年,来的时候是她接的,走的时候是她送的,与颜连章没甚个情义,跟她倒总有这些年的相伴,既走了,就送她好走。

明湘垂了头,坐着拿帕子按一按眼角,纪氏便又劝她:“好歹没受苦楚,安安稳稳的没了,还是要强些的。”总比缠绵病榻好的多,活的时候少安乐,死了倒安乐了。

过得头七就下葬,除了她那个院里的丫头婆子替她戴一回孝,大院里也吃了三天素,纪氏还把调完了的安姑姑叫了来,怎么也要告诉安姨娘家里一回。

这些年下来,安家早就散了,指望着从做妾的女儿妹妹身上捞钱,又能有甚个出息,家里置下的屋跟田早就易了主,就跟街面上的混混也差不多,听说安姨娘没了,麻布一披还想上门来闹事。

还没上得门来,就叫人打了出去,叫巡城的兵丁捉住了,还当是用丧事来骗钱的,问明白了才知确是死了个姨娘。

姨娘的家人好的能上门走一回,不好的连门都进不了,安家连大门边都摸不进,可想要捞钱总有法子。

借了一身素服,买了一块豆腐,就拿叶子包着上了门,说要哭灵,纪氏在里头听见了,连眼皮儿都懒得抬,叫下人打出一贯钱去,让他们自个儿到东寺去烧香。

香自然没烧,心里还恨呢,过这样好的日子,竟不知道接济下老子娘,衣服还回去,这块豆腐就是一家子人晚上的菜,还摸了钱去切了点肉来,这一贯钱也够吃上荤了。

这样的事纪氏也没叫人告诉明湘去,明湘心里安家人就是一根刺,到底跟丫头婆子打听出来了,安姑姑还往她跟前哭,明湘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见着她哭宽慰一声,安姑姑又说这些年辛苦,叫明湘一句话堵了:“姑姑也到了年纪,该回家享享福了。”

安姑姑一噎,拿眼儿打量明湘一回,看她面上再没有那怯弱神色,知道她心淡,更不敢开口,一把老骨头,早年的风光全没了,丈夫还先死了,她一个寡妇带着儿子,儿子又只识吃喝,全靠她一个力挣,再连差事都撸了,一家子吃喝个甚。

东边院子里统共没几个人,再少一个安姨娘,越发寂寞了,原来年轻的时候,纪氏并不喜欢张姨娘这张嘴,可苏姨娘一走,安姨娘再过了世,也就只有张姨娘能陪她说说话,还把明漪挪到她屋里来了。

张姨娘见着明漪就笑:“八姑娘真是越长越像六姑娘了。”气度养了出来,又跟着纪氏学着管家理事,这回安姨娘办丧事,竟也能帮手了。

明湘看着明漪,倒还真有一点明沅那时候的影子,纪氏半搂了她:“她还是孩子样呢,你姐姐那时候就是个小大人,没甚她不会的,样样都能拿起来。”

只余下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在身边,原来孩子多的时候烦恼,这会儿孩子少了,她又寂寞,身边只有明漪一个能跟进跟出,越发待她好起来,性子比原来教养明沅几个的时候更温和,明漪也叫她养成了淑女,一手活计鲜亮出彩,给明沅做两件小衣,上头是满绣的石榴图。

纪氏把她的活计拿出来给张姨娘跟明湘看:“看看,倒是这块料子,算算日子,你姐姐肚里也有六个月了,这会儿送过去,没多少日子就能穿了。”

“给五姐姐六姐姐都做了,只看她们喜欢哪个花样。”明漪笑眯眯的把那两件翻了出来,算算日子,送过去时差不多都要生了。

第391章 玉竹鸽子

明沅这一胎怀得极安稳,明洛到此时还是随吃随吐,她一次恶心没犯过就罢了,一天五顿的吃着,还只大一个肚皮,若是从背后看,半点儿也瞧不出她是个怀孕的妇人。

明洛才刚吃了,最末一口咽进喉咙,立时抱了痰盂,没一会儿就张嘴吐起来,几个丫头在她身边端蜜水的端蜜水,打扇子的打扇子,还有点香预备散味儿的。

明洛吐得习惯了,吐完了拿蜜水过一过口,含了个腌梅子,气恼的看着明沅:“偏我怀胎折腾人,虎子那时候也这样吐,只怕又是个小子了。”说着叹了口气,她实是想要个姑娘的。

虎子听见叫他,抱了布老虎过来,左右一看又不是跟他说话的样子,又回去玩自个儿的,嘴里还叽里咕噜的,明洛咯咯笑了,点着儿子:“傻小子。”

手上翻着做好的那些个小裙衫小袄子,看看又舍不得,还指望肚里这一个能是女儿:“要是你这胎是女儿,这些个你倒正好用上。”

明沅吃着冬枣,脆生生带汁,没一会就吃了一盘子,她怀了这胎能吃能睡,采菽还说她原来爱操心的,这会连事都少问,可劲想着怎么吃怎么睡,还笑说:“这里头的娃娃是个会享福的。”

明沅无所谓是男是女,男孩有男孩的好处,女孩自有女孩的,纪舜英倒希望是个女孩儿,见她裁小衣裳,女娃娃的都要拎起来评品两句,一时说绣个蝴蝶活泼一时说绣个兰草斯文。

总归不论男女他都想好了,就叫子悦,还对着肚皮里的娃儿读诗经,明沅歪躺着笑他:“别个都读孔孟,怎么你倒念起这个来。”

纪舜英笑一声,伸手摸了明沅的肚皮,觉得里头娃儿一踢一踢的,他念一句,里头就动一下:“我们姑娘有诗才,就该叫她多听这些才是。”

明沅的肚皮眼看着大起来,四个月的时候能动,再大些就感觉它在里头翻身,踢腿儿,虎子头一回当哥哥,下子就有两个要出生,还不知弟弟妹妹是个甚,就每日都念叨些大人听不懂的话,有时候还看着大起来的肚皮瞪眼儿。

家里有两个孕妇,隔得又这么近,照料起来倒方便,奶娘养娘都寻起来一道调教,明沅这里炖得野鸽子汤也给明洛送去一份,明洛那儿有大黑鱼,也跟明沅送去一份儿,两个闲了就一道走走,连衣裳也一并做的,此时做的再多,等孩子生下来也能用得了。

纪舜英在沣泽园里头育苗,这会儿还没下地,先只把园子盖起来,这笔钱款是发到布政使手里的,旁的地方多少有些苛扣,到了纪舜英这里还多贴补一些。

砖房砌的结实漂亮,里头还有供人休息的场所,搜罗些农事书,再请了几个积年搞农事的,划地拉土,一亩亩地前全插了木牌,写明白了何县何地出得何种稻穗。

纪舜英趁着六月里把成都底下的县全走了一回,看着有结早穗的,全拿纸包了,写上产地月份,这么走访下来,有三四个县里,收拢的早熟谷子多些。

把明潼寄来的那本书翻了又翻,嫁接二字还是云里雾里,倒是明沅一语惊醒:“若不是把桃枝接在李枝上?”

纪舜英把这法儿记下来,真叫人移了株苗过来,衙门也不去了,见天的往沣泽园里跑,知府大人出钱,金大人还隔一段叫人问一声,他这头给派的人倒都是能干得力的,上工的时候吃的也好,因在郊外总要有个做饭的,专配了一个婆子,炒的当地菜色,焖上饭煮上面,吃公家饭,可比别的地方要好的多。

纪舜英人在外头跑,倒清净许多,蜀王府那场官司,明沅不放在心上,却做了个交恶的模样出来,叫他寻常再不敢送帖子来,就连纪舜英怕老婆的名声也传了出去。

蜀王府还想请了金大人说合,都已经是亲家了,帮着说上两句也无可厚非,金夫人接了话茬就笑:“这可不敢,你是没见过那位娘子,这会儿是气平了,若不平,闹到上头去未可知的。”

半点面子也没给金玉留,到得八月十五金玉过门,明沅两个干脆连喜酒也不曾去吃,明洛是身子沉了,明沅也拿怀着身子不便当借口,礼倒是送到金家了,人却没去,这一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蜀王那个小儿子,在任的官也没几个就真心替他出力,不过在这个山头就唱这个山头的歌,三年一到任,调到哪儿去且不知,何苦往这里头搅和去。

蜀王府倒是四时节礼不断,明沅东西收了礼也回了,只那头来请是绝不去的,到身子沉重了,就更不必去了。

“这回又送什么来?”明洛一伸头,见着彩帛缎子,把这些翻一回又歪回枕头上:“送来送去就是这些个,半点儿没意思。”

明沅笑了分出一半来给她,明洛原来算帐就不在行,这会儿吐得昏天黑地的,越发不成了,帐本由她来对,对完了再跟明洛说一声。

明洛半点也不疑她,能脱手最乐意不过,两个搭伴做生意,又跟着金夫了做了茶叶生意,转手就在城外买了个田庄,这会儿也能吃上自家田庄送上的果鲜果子了。

纪舜英连连往外跑,每每回来都要黑上一圈,倒有人给他打伞,可一圈人都在农田里,偏他一个打了伞又成个什么样子,鞋子也废了好几双,衣裳裤子也不再穿罗的缎的,全叫明沅给他做的结实葛布的,头上也不软巾,远看过去,哪里知道他是个读书人呢。

明洛见着就笑:“了不得了,这哪里还像个读书人的样子,换了短打只当是个乡下农夫了,大姐夫这差事真挑人,怪道别个没人接。”

都知道是烫手的山芋,偏偏纪舜英还一头扎了进去,不是他也没旁人了,也就是他,这一州府里才能过上太平日子去,故此他要人要东西,就无有不给的。

到了秋分纪舜英更是一头扎进田里看人种麦,寻得时书上头多有农谚,这些个农谚,便有许多是颇知文字的人编的,传唱开来,便是小儿也知甚时种麦甚时种棉。

他还把这个理了个小册子出来,小儿对他唱一曲,就能摸两三个糖块吃,年长的若能说,一首一个铜板,这事儿交给了绿竹做,十村八乡总有不同的,总归所费不多,倒收了两三册子来。

明沅看着里头录的这些哧哧直笑,纪舜英洗了一身泥汗过来抱她,手腕上头还是白的,一双手却跟泥里搓过似的,她把着烛台,对肚皮里的孩儿说:“你看你爹,黑成下里巴人。”

明沅大的不光是一个肚皮,他两只手揉了还不够,从后头抱了她坐着,赤了上身贴住她,嘴唇贴了嘴唇,来来回回的磨,明沅叫他揉得直喘,眼睛微微闭起来,眼底一片水光。

真的月份大了,也不能干些什么,只搂着她睡也舒服,夜里替她揉揉腿肚子,早上起来要上差了,她还沉沉睡着,皮儿白里透红,嫩生生看着就香,凑上去闻一下,这才走了,还是那一身葛布短打,门边不识得的,还当是家里的园丁。

纪舜英这个打扮,到有些村妇村姑看中他,等知道是城里的大老爷便不再敢了,倒是跟着的老农里头有个小姑娘常来送水送饭,见着他便面红,纪舜英心里明白,下回再去就穿了官服,绝不似田家农人打扮。

换了一身皮,小姑娘怔怔看过他一回,等再来见了他也不脸红了,绿竹青松两个背地里笑一回,纪舜英还瞪他们一眼,这两只哪敢告诉明沅,全闷在心里,只回去告诉了采菽采苓两个。

明沅头先还说这模样儿再不会招蜂引蝶来,哪知道还有这一出,采菽采苓到底在明沅跟前露了口风,明沅差点儿把石榴籽咽下去,一面笑一面喘气,夜里回来就捏了纪舜英的耳朵:“真是百样米养得百样人,你哪个样子还都讨人喜欢。”

纪舜英把她一搂:“我还怕我晒成这样,你不喜欢了。”明沅往他脸上啄一口:“你再晒黑些我也喜欢的,跟煤块一样我也喜欢。”

煤块在窗子外头听见了,拍了翅膀扑两下:“煤块,煤块,喜欢,喜欢。”逗得明沅捂了肚皮笑个不住,那头银苗过来报,说明洛那儿发动了。

明洛的肚皮本就大,眼看着就要生,可算日子还没足月,明沅赶紧起来披着衣裳就要去陆家,纪舜英一路送了明沅到陆家去,大夫还没来,产婆是早早就请好的。

半夜里发动了,整个陆家全点了灯,里里外外的忙着,连虎子都叫陆允武给闹醒了:“你看看,你娘是怎么生的你。”

虎子还揉眼睛呢,吃了一记打抽抽两下就要叫娘,还是纪舜英给抱过去了,他拿虎子练手,越抱越熟,颠他一下就哄住了,明沅已经吩咐起了厨房炖汤,又叫把酒酿拿出来,等明洛生完了好给她下恶露用。

明洛养得好,虽不足月,里头的孩子却大,产婆都道:“月份不足,孩子先长成了,不出来也不成。”

瓜熟了就要落蒂,明洛这是第二回,经得一回知道甚时候用力,稳婆一开口,她就使力气,里头的孩子也想往外来,不光她在动,里头也在动,稳婆按了按肚子,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看见了头。

陆允武在外头搓着手踱来踱去,明沅也守着不走,丫头来劝了好几回,她还等着,这时候经不得饿,厨房里炖的玉竹鸽子,她先吃了一只,一盅下肚,产房里一声婴儿哭,又脆又亮,陆允武喜的直拍腿,冲着门就喊:“是男是女?”

第392章 米酒汤

明洛这一胎又得了个儿子,生完了她还有有劲头,产婆笑眯眯的把孩子抱到她跟前,洗得干干净净的,裹了上身,露出下边给她看:“恭喜夫人,是个小少爷。”

哪知道明洛张嘴就哭了,外头的陆允武还当里边有甚事,推了门进去,把产婆唬了一跳,这么个人高马大的老爷满面凶相的看着她,她还没开口呢,明洛先抽抽道:“又是个儿子!”

陆允武松得一口气,拍了她的背安慰她:“还有下回呢,下回咱们生个女儿。”明洛早就累了,叫他一哄,人又觉得好受了些,上头两个哥哥,总能护着妹妹。

她睡过去了,产婆稳婆劝了陆允武出去,说是血房不吉利,陆允武哧一声:“我见的血还少了,胡说八道!”

丫头们也抱不起明洛来,还是由他抱着,把底下的褥子换了,又给她擦身,明洛迷迷糊糊的,还喝一盅儿蒸过的米酒。

米酒蒸得半点儿没酒味儿了,跟喝甜汤似的,她想着还觉得难受,又抽了两声,陆允武赶紧揉她两下:“不伤心,咱们再生,生到女儿为止。”

几个丫头都惯了,产婆稳婆却捂了嘴儿笑,这是第二回生产了,嘱咐了她几句,叫她做好月子,说了两句讨吉利的话:“太太将养好了身子,再生个姑娘。”

这话在别个家里要讨打,在明洛这儿却领了份好赏钱,人走的时候看见外头还等着一个大肚婆,那稳婆想着这个是头胎,必然想要个儿子的,说一句:“肚儿尖尖,里头是个小少爷。”

明沅非得着明洛生完,这会儿已经倦了,外头喊了轿子等着,纪舜英才要扶她上轿子,就听见这么一句,他也不挂脸,只问道:“那肚皮圆生什么?”

稳婆接了口:“肚皮圆开朵花,生女儿。”

纪舜英赶紧把明沅的肚子看一回,就差上手摸了,皱了眉头点点头:“是圆的,咱们生个姑娘。”

稳婆一口气儿没提上来,这古怪人家,儿子不要,非想着女儿,可她做了手上活计好,嘴上也得好,赶紧接一句:“有了花儿结果儿,儿女成双。”

果然得着一份赏,回去就告诉住在隔壁的洗三婆,这家子是想要女儿的,叫她添盆的时候多说些女儿话,响的盆多,到时可得切只鸡来下酒。

明沅回去就累睡了,纪舜英却看的听的都记下来,算着日子,明沅也快了,到她那会儿天得更冷,万一是夜里发动了,可不冻人,屋里的毡子毯子得先备好了,还有羊油蜡烛,花儿果儿,写了满满一张纸,给了采菽的时候,采菽便笑:“这些个太太早想着了,还有要用的炭火,要用的米酒,结冰之前还定了大黑鱼,都齐全了。”

纪舜英没想到这个明沅也自家料理了,越发想替她做什么,给她揉脚的时候灵机一动,倒想了个新鲜玩意儿来,她近来腿脚沉重,他便画了张凳子,一边是实心的可以踏脚,一边带着两根滚木,两头尖中间圆,叫工匠做了来,给她磨脚用。

这东西明沅就放在床边,转轮儿给脚活血,她用上了还给明洛带了一个,孩子洗三的时候带了去,拿金的玉的给添了盆,虎子还学会了叫弟弟。

洗三婆子一把包布掀开来,还没把水往孩子身上泼呢,他两只手举到胸前,张了嘴巴“哇哇”的大哭起来,把婆子说吉利话的声音都给盖住了,只能笑道:“真是个有劲的小少爷。”急赶着把这点吉利话全说完了,盆里头叮叮当当响个不住,婆子有心拖长几句,奈何怀里这个着她都抱不住。

还是陆允武接了抱过来,颠了儿子咧了嘴就笑:“小牛犊子似的,真有劲儿。”他这头说完了,那头虎子就学他的话,指着弟弟叫牛牛,把一屋子夫人都说笑了。

金夫人没来,派了金珠的嫡母来了,明沅不知道金家是个什么章程,怕是最后能知道的都知道了,金珠的事儿金夫人压下去没提,金珠的嫡母却深觉没脸,明沅分明能闹出来,把一家子姑娘的脸面都折腾掉,也不会有人说她半个“不”字儿来,可她却没说。’

就为她能瞒着这个,金珠的嫡母就得谢她,这回添盆的东西,她给的最多,还拉了明沅万分亲热:“才生的孩儿有灵气,你赶紧多抱抱,保管生个男孩儿。”

明沅掩了口笑:“我们家那一个,倒想要女儿的。”她说得这一句,金大夫人面色古怪,点了头道:“那也好,女儿乖巧,少操心。”说着冲明沅笑一笑,明沅知道她的意思,点头夸了一句:“可不是。”

两个就此揭过并不再提,金大夫人又道:“我们家的姑娘也怀了胎,按着我说是得过来沾沾喜气的。”

明沅笑一回:“等五姐姐出了月子来吃满月酒就是了,抱一抱孩子,好生个男孩儿嘛。”当真是半点儿也不计较了,金大夫人一笑,怪道能出一个皇后,这样的气度心性,上头那一位虽没见过,也必是百般好了。

明沅抱了孩子,皮子皱巴巴红通通的,两个孩子都更像陆允武,倒不像明洛,怪道她想要个丫头呢,小子哭累了就睡,嘴巴一吮一吮的,才落地就晓得要吃的,哼哼两声,自有奶娘抱了他下去喂。

不亲近的也不能往后头去看产妇,明洛还伤心呢,见着明沅就扁了嘴儿:“又是个小子。”光头男娃有甚个好玩,她赌气指了箱子:“得了,全给你,你赶紧给我生个粉嫩嫩的小侄女出来。”

若不是知道纪舜英喜欢女儿,明洛也说不出这话来,明沅叫她逗笑了,抱了孩子给她看:“儿子哪儿不好了,先生足了哥哥,往后才好护着妹妹的。”

明洛皱皱鼻子:“光她老子一个还不够足?”她吃着米酒,如今就把这个当水喝,倒觉得底下清得快,还拿这个卧糖心蛋吃,吃起来带点儿酒味,也算解了馋,总归儿子不吃她的奶,要不是做月子,连辣也吃起来了。

明洛动不得笔,陆允武又是个粗人,还是明沅写信把这事儿告诉了纪氏,张姨娘喜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嘴里哎哟哎哟的直叫:“必是我这些年茹素,菩萨见着我心诚,这才有这样的好事。”

她这些年来确是吃素,酒肉都给戒了,可这一样叫她见天儿的拿出来说,仿佛不说就没了力气坚持,纪氏听了便笑:“可不是,菩萨哪样瞧不见,你既是心诚的,定然赐福,咱们这个年纪了,给儿女比给自身还更好些。”

张姨娘又凑了银子,明明知道明洛手里怎么也不会缺钱,可还是要给,连带着纪氏也拿了银子出来:“再没两月六丫头也要生了,干脆一道寄过去。”

这两个女儿跟明潼一起做生意,她自来是知道的,可娘家也该意思意思,红蛋红糖这些隔着山长水远不能齐备,银子红包总不能少,连带着山货一道寄过去,明漪还做对几对小鞋子,那虎眼虎须,绣的活灵活现。

纪氏还把明漪的事儿写了告诉明沅,明漪自去岁就相看起来了,颜家不比过去,能走动的人家多起来,明蓁也叫了明漪进宫去说过话,只怕她的婚事,是再差不了的。

如今有意的人家就有好几家,圣人既是有意叫颜家第二代里都往清流那一条路上走,合意的人就少了,几家阁老不能够,一二品有实权的也不成,往闲职里想,也只有宗室跟侯爵人家了。

明沅隔得远,苏姨娘又不在身边,她倒有些忧心明漪,还特意给她写信,明漪送来的信却是四平八稳的,略提上两句往谁家去吃过茶,赏过花,旁的便不再多写,明沅把这信看一回,倒笑起来:“她竟长大了。”

信里要么就是谁家夫人很和气,要么就是哪家的姑娘很斯文,这哪里是吃茶赏花,分明是在看婆母小姑了,她想着走的时候托过喜姑姑,喜姑姑也必会提点一二,倒安下一半的心来。

明洛知道她忧心,悄悄吃着辣子还嗔她一句:“可真是的,咱们这些人,哪一个的亲事不是太太定下来的,你且看哪一个过得差了,太太再不是那样的人。”她咬了一口辣子尖尖,嚼了两口叹一声:“也只有三姐姐,这真是…”

明沅到得此时方才吐露了:“你呀,白呆了这许多年,三姐姐不挑他,就该进宫了。”隔得许多年终于把这话说出来。

明洛叫辣椒一呛,咳得满面通红,抚了胸口瞪大眼仁儿:“当真?”见明沅微微点头,她再钝也想起过去那些事来,嘴唇嚅嚅:“怪道呢。”

怪道竟挑了郑衍,张姨娘背地里也曾说过郑衍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郑家只有一个壳子了,还上赶着嫁进门去,这下子全明白了,原来是不嫁不成。

若真是进了宫去,这会儿又在哪儿?废太子的正妻,还算是荣王的嫡母,余下那些个妾,又往哪儿去了?她忽的就掉泪:“三姐姐也太苦了。”

明潼可没觉得苦,泡在黄连汁里,也还是那付模样,明洛掉了两滴泪又收了去,拿帕子按了眼角,叹出一声来:“我说她怎么这样强,丝坊开了酒厂开了,连着马场也是她的,这样能干,半点不输男儿了。”

她嘴里嚅嚅的,叹一回,回头就把节礼又加厚了两成给纪氏送去,明沅还给慧哥儿做了一身小衣裳,知道他开蒙了,笔墨纸砚一套,又缝了个小书包,青布上头绣了墨竹图,慧哥儿收着拿小手摩挲了许久。

他也知道自个儿要进宫,把这些都看一回,拿出来再放进去,颠来倒去许多回,这才全装进去了,拍了布口袋:“我上学去。”

第393章 野鸭桃仁丁

明潼为着慧哥儿入宫读书的事往皇后那儿呈了表,明蓁倒是即刻就回了,宫人们也知颜家几个姐妹皇后娘娘是很看重的,有东西送上来,必先挑出来递到皇后跟前。

明潼要进宫去自然带着慧哥儿,郑夫人倒是想一并跟上,明潼也只笑一笑:“倒没把母亲的名字报上去,便到了宫门口,也进不去的。”

郑夫人又是一场气,可她再气也无用,这会儿宫里半个妃子也无,不论在不在册的,连幸过的宫人也数不出来,没有妃子跟皇后行大礼,命妇也得入宫的,只明蓁怀了胎,这些先都免了,无事也没人去扰着她,除非上表,还得看皇后见不见。

她脸上的事儿藏不住,杨惜惜见她面上不好看,端了汤盅儿亲自送过去:“老夫人喝汤罢,秋梨炖的汤水,润燥的。”

郑夫人上下扫她一眼,见着她全没好声气:“搁着罢,说了这些个再不必你动手,要是伤着肚里的孩子可怎办?”

杨惜惜在上笑意不变,垂了头绞着衣带子:“总是我的一点心意。”对着郑夫人,她抱的就是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主意,凭她怎么作践,只端了一张笑脸,天长日久总有那的那一天。

郑夫人却看不得她这个模样,她的性子自来欺人软怕人硬,明潼她越发不敢惹,当场叫她没脸了,她只得咬牙认下来,可待杨惜惜她却没甚好怕的,掸了衣裳:“你赶紧回屋里去,身子就要沉了,还干这些下人的事作甚,保重着孩子要紧。”

转了脸儿又吩咐厨房给她炖汤,让丫头盯着她,把那一只白花花的蹄子吃下去,连汤里的黄豆都让她吃尽了。

杨惜惜哪里吃得下去,倒是想叫丫头替她吃,可这儿的人都是郑夫人派给她的,为着怕明潼伸手害了她的胎,俱是郑夫人用得上的,哪一个敢替她吃,直通通盯住她,她一让就赶紧推:“这是给姑娘吃的,哪里是我们能碰的东西。”

一碗好好的汤水,看犯人似的看着她吃,连汤带肉全要吃个干净,才吃进去肚皮还涨着,就又有新的送了来。

吃完了又不叫她动,连院子里头串门的都不成,她是单门独院,听见外头热闹,却出不去,嬷嬷丫头看牢了她,明里虽不说,暗里却悄摸告诉她,老夫人是为着她好,她肚里这孩子保不保得住还是另说呢。

杨惜惜只得在屋里头关着,见天的吃,胖起来还有甚个身段,连郑衍都少往她这里来,看着她跟个发面馒头似的胖起来,还不如竹桃儿。

郑衍先还敷衍她一回,等她胖了这么一大圈,越发不往小院里头来,郑夫人这回知道儿子是见一个丢一个的,干脆替他把黄莺巷子里的小百灵买进家来,郑衍还不十分乐意,他根本不愿意回家,想的就是在外头怎么逍遥。

杨惜惜回了屋子还没坐定就又送了汤来,她吃了一口就干呕起来,嬷嬷见她吐,笑一声:“这是害口了,不妨事的,吐了再吃就是。”

杨惜惜是有苦说不出,连郑衍的面都见不着了,还跟谁诉辛苦去,又想请她母亲进来,郑夫人怎么会肯,她进得郑家还没一个月就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在外头自在。

明潼坐在车上,含了个枇杷糖,喉咙口直发毛,痒的想咳嗽又给忍住了,这番进宫,得赶紧把慧哥儿读书的事情定下,她一手撑了头,歪在枕头上,小篆见了就问:“太太可是乏了?”

伸手替她揉了揉肩,明潼冲她点点头,心里又想起吴盟来,等旨意下来,他若还来,这一回必得同他说明白了,叫他自哪儿来的,还回哪儿去。

进得宫墙,前头迎的太监宫人一个个都弯了腰,明潼按品妆扮,一路牵了慧哥儿行到坤宁宫,摸了个红封给前头引路的小禄子,如今已经是秦公公的。

“怎么敢收夫人的,这都是该当的。”秦公公客客气气,明潼自然不能真跟他客气,伸手推给他:“公公说的哪里话,往后常来常往,还要劳公公费心。”

秦公公这才收了,送到了宫室门口,告诉她太子正在前头读书,明潼提了裙子进去,明蓁正等着她,身上换了宽松宫装,头上也简单的挽了头发,只斜插了一枝金牡丹,当中的花心是火烧红宝嵌的,裙子后摆长长拖到地上,她侧了头转过来冲着明潼笑,自有一番雍容。

明潼带着慧哥儿全了礼,隔得远远的坐了,明蓁奇一声,还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跟我还生份起来,赶紧到我边上来坐。”

明潼便笑:“不是同大姐姐生份,实是我这两日犯秋咳,不好往你跟前坐的。”明蓁听了赶紧叫左右往厨房要梨水去,又吩咐了太医院,叫院正去替她看一回。

招手叫了慧哥儿:“到我这儿来,看看,又高了些。”慧哥儿同她常见,倒不怵,明蓁一叫就迈了腿过去,明蓁伸手要抱他,慧哥儿去看着明蓁的肚皮,瞪大了眼睛伸手碰上去。

两个还没说上几句话,阿霁进来了,她头上戴得金玉冠儿,身上披了一身销金红罗衣,鞋子的响铃儿半点不动,连金玉冠上的缀的花叶片都不发声响,仪态学了个十足。

进来先跟明蓁行礼,明潼立起来等在一边,到要同阿霁行礼的时候,她这才赶过来扶了她一把:“姨母真是,可不能多礼。”

这就是原先常来往的好处,阿霁看颜家些人都很亲近,跟明漪尤其如此,两个年岁本就相仿,在一处玩耍也不分什么尊卑,还只当是在家中,圣人又极宠爱她,她在宫里样样高兴,到了要挑驸马的年纪了,也还这么无忧无虑,看着倒比明漪还小些。

明蓁招手叫她过去,阿霁蹦跳着上去,伸手先摸了母亲的肚皮,肚里这个已然会动了,阿霁一伸手,就在里头踢她一下,阿霁欢喜的不得了:“又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