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外,丫鬟赤心奉严氏命来请老爷和少爷,远远的,就听里面争吵不休。她不由得放轻脚步,悄悄走近,恰好听见方瀚海一番话。

因想道:“原来老爷一心要和郭家联姻,才故意和少爷演戏。”

正觉心惊时,忽听身后一声喊“赤心姐姐?”

赤心一回头,发现是圆儿。

圆儿道:“姐姐你来,我有事同你说。”

示意她到一旁,才问她来干什么。

赤心说是太太请老爷和大少爷去。

圆儿笑嘻嘻道:“这个待会我告诉大少爷。姐姐你回去吧。老爷和大少爷在商议事呢,不让人打搅。”

他的意思是你就别去偷听了。

赤心脸红了,瞪了他一眼,道:“我才到的。就你鬼!”

这才转身离开,心下还在回忆方瀚海的话。

再说王大人。退堂后便单独去见清哑。

清哑已经被带回织造衙门后院东厢房。

王大人进去,看见她坐在桌前,左手握着几张纸,右手拿了一张,正往烛火上点燃,当火舌迅速吞噬了整张纸,她才丢开手。桌面上满是纸张燃净的灰烬。

他一惊。问:“你这烧的是什么?”

清哑平静道:“图纸。”

王大人愣了,原来是销毁成果。

清哑手上还剩了两张,很快就烧完了。

她拍拍手。站起来上前施礼。

王大人命她起身,问:“你真的能织出毛巾了?”

清哑直起身,点点头。

王大人沉默一会,才道:“本官会将此事上奏给皇上。但是。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恐怕不交代清楚师承来历,此事绝无法了结。你若有苦衷。也可亲自写一份诉状,本官为你递交给皇上。”

他能为她做的,也只能这样了。

清哑摇头道:“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她的人生简单直白,事无不可对人言。唯有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她的本意,除了听天由命。她不知如何告诉人。

今日编造一个谎言,明日呢?

所以。她不肯编,怕哪一日漏了。

王大人看着她深深叹息。

这一刻,他反希望她能“妖孽”一点,编出一套完美的说辞,瞒天过海。可惜,她明显不善撒谎的。之前在堂上与李居士相认,据他看来,也是为李居士开脱罪名的用意,而不是为她自己证实身份。

他又站了一会,才转身离开。

出去后,他叫来身边亲卫头领吩咐:“从今日起,郭织女那里再加强守卫。绝不能有半点差池!”

那人道:“属下遵命!大人请放心。”

于是,清哑院内又多了些侍卫,连房顶上都有人。

她都不敢洗澡了,生怕哪里有双眼睛窥视。

东厢的守卫加强了,细腰和张恒几乎无法存身。

亏得张恒有主意,将对面西跨院的下水道挖空了一个坑,可藏在下面监视对面。但那坑只能容一个人蹲里面,多一个人就不成了。于是,两人便分一个白天一个晚上,轮流值守。

张恒值晚上,细腰值白天,因为必要时她可化身丫鬟。

这日傍晚,细腰百无聊奈地蹲在坑内。

通常,她是不敢探头出去的,只有在那些守卫换班时,侍女给清哑送饭时,是容易出事的时候,她才会全心监视对面。

又到了给清哑送饭的时候,两个熟悉的身影提着食盒走进清哑房中,细腰计算着时间,等她们出来。

今日,好像她们耽搁久了些。

细腰心里有些急,又牵挂张恒,怎么还不来接替她。今天她还想早些回去呢,沈寒秋昨晚说了,今日有事来和郭大全商议。她想象他的样子,想去向他禀告清哑近况,顺便听他有什么指示。

脑中影像和眼前情景交替,恍惚看见东厢廊下,那两个丫鬟出来了,互相挽着胳膊,头靠在一处,低声说悄悄话,好像怕被旁边的守卫听见一样。说到开心处,还偷笑。因此走路也拖拖拉拉的。

细腰想,出来了就好,她就能放心走了。

她也不等张恒了,也不等天黑了,冒险窜了出来。

郭家,自从那日堂审后,不断有商贾上门拜访:有些是真心探望郭家亲长,劝慰他们莫要为清哑之事焦心,说郭织女一定能“逢凶化吉”;有些则唯恐郭清哑大难不死,又重出人头地,若他们此时畏缩不敢上前,到时被看作没有人情味,再难挽回,所以预先留条退路。

不管什么人,郭家父子一律尽心接待。

这日,卫昭、高大少爷等四五个人来了。

郭大全先感谢一番他们关心郭家,又诚恳道:“卫兄弟,高兄弟,你们的心意我都知道。往后别来了吧,郭家眼下事多。妖孽不妖孽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都晓得怎么回事,这里面的水,深着呢。都是在外讨生活的人,都不容易,你们就算不来,我郭家也不会怪的。放心,等我小妹出来,再请你们。”

最后一句话,算是给他们一个保证。

就算是来应景的,听了这话,也不由感动。

高大少爷道:“郭大哥,不管怎么说,郭家有事,咱们不能看着不管。若有哪里需要帮忙的,尽管吩咐一声。”

卫昭也道:“正是。小弟近日忙着成婚,对郭家关照不周,总也没找到机会帮手,心中很是内疚。若郭家有差遣,一定要告诉小弟。”

郭大全笑道:“你们这么说,我还真有一事求你们。”

********

第五更会晚一点。为什么一定要赶在今天晚上发,不等到明早,因为第五更的内容你们看了肯定会开心的,今天要让你们爽到底,所以原野就赶一赶了。不过明天第一更会晚一些,可能要到中午。(*^__^*)

第466章 师傅

前面还有四章哦,大家别漏看了,会连不上的。

********

高大少爷忙问:“什么事?”

郭大全道:“就是我那个堂妹,不见了。找了这些日子,也没找到。你们传给下面人,若有消息,告诉郭家一声,就感激不尽了。”

一言未了,所有人都痛快答应,都说义不容辞。

原先,他们还当什么难事呢,谁知是这件事。这很容易:找到了就是个大人情,找不到也没人怪他们,谁不乐意答应!

另一边,曾家父子则有些不安。

他们现在还真怕郭清哑再度崛起。

曾家已然得罪了郭家,曾大少爷再不必掩藏,命人四下传播,列举凡是跟郭家有过节的张福田、李红枣、江家、谢家、夏家,没一个落得好下场,死人都是常见的。

流言传得多了,听的人根本不问始末缘由,一听得这样,顿起畏惧之心,引起一片恐慌,整日妖孽不离口。

借此机会,他又联合谢家,出高价挖郭家的织工。

然无论他们出多高的价,金氏作坊都给出同样的价。

并非金氏能拼得起,牛二子曾在端午节召集所有织工吃酒,在宴席上豪气地宣布:眼下谁出多高的价,他就能给多高的价。可是,要说对方一直都出这么高的价,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别上当,那些人可不是稀罕你们,是冲你们背后的郭织女来的。我告诉你们,只要郭织女还在,你们就别听那些人瞎说。郭织女涨价。你们跟着涨价;郭织女跌价,你们也跟着跌。你们说,你们跟谁?”

众织工被他鼓噪得热血沸腾,都说“郭织女!”

这一刻,似乎她们和郭织女成连体的了。

牛二子眉开眼笑道:“说得好!跟着郭织女,你们都是织女,是郭家牌坊的织女。说出去名声都响亮些。在别家干活。那就是个奴仆!”

又许诺,等七夕时,要为大家办一个乞巧会。“到时候,郭织女肯定回来了,我们请她为我们弹琴。”

顿时大姑娘小媳妇一阵欢呼。

年纪大些的,说要带闺女来。牛二子满口答应。

他领着这群织女,豪情万丈。要开创一个大好未来!

郭大全虽不知织工为何死心塌地等郭家解除查封,但还是非常感谢金氏,亲自去拜访金掌柜和牛二子。

得知曾家刘家谢家等商贾暗中兴风作浪,郭大全和沈寒秋商议。

沈寒秋森然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眼下且容他们猖狂,等这一劫过了,我便让他们知道背信弃义、落井下石的下场!”

因命手下不断调集人手和金银流水过来霞照。要出重拳。

在乌油镇,刘心的宅子里。刘心正对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他的师傅明阳子喋喋不休:“…她厨艺极佳,又擅长纺织,师傅要是收她做弟子,将来吃穿都不用愁了,弟子我也能跟着沾光…”

明阳子眼一翻道:“你就这点出息?”

刘心忙赔笑道:“师傅,吃穿是小事,救人是大事!”

明阳子道:“我不认得她,怎能胡乱认弟子!”

方初在旁看着这对活宝师徒,一直未插话,这时插嘴道:“老师,根据时间推算,郭织女的哑疾应该就是老师治好的。那一年,老师正好在乌油镇,还指点了弟子几天琴艺呢。”

明阳子不耐烦道:“我一生走过大江南北、塞外雪原、南疆雨林,不知救过多少人,我哪记得你们说的什么郭家的姑娘。要不是你和心儿来往,我连你也不记得了。你别老师老师地叫这么亲热!”

方初道:“老师不记得,弟子记得就行了。”

刘心道:“她不是一般的病人,她是哑巴!”

明阳子道:“我治好的哑巴也多得很!”

方初为老道倒了杯茶,端过去放在他面前,又抽出腰间折扇,展开,为他在背后轻轻扇着,一面道:“老师治好的哑巴虽多,但不可能都相同。老师想想,可治愈过一个四岁的小女孩?”

明阳子先端起茶来喝,一气喝光了,放下杯子。

忽一眼看见方初的断掌,又气不打一处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随便就把手给剁了,我白教了你一场——”顿一下又无不惋惜地说道——“你就要剁,也该等我在的时候剁,让我试试能否接回去,也算是给我一个尝试疑难杂症的机会。唉,白砍了!一点作用都没起!”

方初扇扇的手停住,神情僵硬,无法回应。

刘心掩嘴偷笑。

明阳子转脸看见,骂道:“还笑!师傅不在,你不知道试试接接看?你要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也是高兴的,绝不会嫉妒你。”

刘心苦着脸道:“师傅,徒弟哪有你那本事!”

方初咳嗽一声,打断他们的话,把飘到不知哪里的话题扯回来,问道:“老师,可曾治过一个四岁的小女孩?”

明阳子虽然在插科打诨,脑子没闲着,早想起来了,道:“确实治过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嗯,我还帮她起了个名字。因她安静乖巧,长得眉清目秀,我便为她取名‘清哑’,是‘清雅’的谐音。之所以叫清哑,为的是以毒攻毒,盼她哑疾治好后,从此一生顺遂。”

方初和刘心没想到费尽唇舌无果,忽然间就得了,呆住。

方初先反应过来,颤声道:“她可不顺遂了!”

刘心更是跳起来,道:“师傅,你费心费力治好了她,现在人家要害死她了。都是你的过错!”

明阳子瞪眼道:“你说清楚,怎么就成了我的过错了?”

又问方初:“她怎么不顺遂了?我当日观她面相是极好的。”

方初深吸一口气。从头说起,把清哑的事都说了。

这一次,老道耐心听着,没像先前一样不耐烦老打岔。

等听完,神情严肃之极。

他问:“慈恩大师现在何处?”

方初道:“慈恩大师已经回五桥观音庙去了。”

明阳子道:“走,去五桥观音庙!”

方初急忙命圆儿安排船只。

一行人匆匆赶往五桥观音庙,到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明阳子和慈恩是旧相识。见面也无需客套。就说起来意。

慈恩命住持接待方初等人,他自带着明阳子去净室谈话。

净室内,一灯如豆。一僧一道相对。窗外,夏虫叽叽声传进来,为古寂的净室平添了些生机,慈恩的老眼亮闪闪的…

明阳子先开口。道:“说吧。别装神弄鬼的!”

慈恩道:“她叫郭清哑,你给她取的名字…”

明阳子:“…”

两人在净室待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出来。

早饭后,明阳子对方初道:“我想起来了,我是收过一个女娃娃做弟子,年年来江南都教她认字、弹琴作画。哼。听说有人指她来历不明,是妖孽,真真岂有此理!走。找那狗官去!”

方初大喜,激动道:“弟子这就去准备启程。”

正在这时。他接到清园传来的信:周庄有异动。

他急忙吩咐圆儿,给牛二子传书,将这消息连同之前收集的证据,派妥当人给钦差大人送去,一面命黑风带两个人去周庄守着。

急速安排完,明阳子师徒已来了。

慈恩送他们到渡口,看着船扬帆远去,才转头。

方初到霞照,立即命圆儿往喇叭巷给林世子的人送了一封信,告诉他决定郭织女转机的关键人出现了,请求援手。

再说织造衙门内,杨大人发现王大人仿佛闲了下来,也不审讯夏织造,也不审讯郭清哑,每日只在城内视察灾民。可灾民都被安置妥妥的,无可插手。因不知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有些不安。

这日,杨大人问王大人道:“大人,这些天过去了,郭织女的老师始终没有来。大人准备如何处置?”

王大人问:“你可有想法?”

杨大人道:“外面谣言传得厉害,恐民心不稳。大人,郭织女虽然有才,但来历不明,下官始终忐忑,只怕会出大事。”

王大人道:“哦,杨大人一直忐忑?”

杨大人滞了下,道:“下官是怕郭织女妖言惑众。大人也亲眼见了,她无论弹琴,还是说话,都极能煽动人心…”

王大人沉下脸来,正要说话,有亲随来报:郭织女老师来了!

王大人一怔,问:“是何方人?”

亲随回道:“大人也认得他。”

王大人更加迷惑,道:“本官认得?”

杨大人急忙道:“这定是想托大人的人情…”

一语未了,就听外面接道:“放你娘的狗屁!”

杨大人呆滞,不敢置信地看向堂外。

王大人一见那仙风道骨、略邋遢的老道,忙站起道:“原来是明阳子先生,下官有失远迎!”

“下官”“有失远迎”?

杨大人满腹狐疑,压住了满腔怒气,且看是谁。

明阳子大大咧咧地走进来,还没坐下,就板着脸问:“听说,你们要把我弟子给烧死,还说她是妖孽?可有此事?”

王大人急忙道:“这个…此案正在审理,尚未判决。”

明阳子瞪眼道:“那还不把她放出来!我走遍天下,还没听说这等怪事:一身本领要交代清楚,不然就是妖孽。你们这些人,就是这样为皇上当差的?”

杨大人道:“先生,是这么回事…”

明阳子怒喝道:“你给我住口!”

竟不让他说话。

第467章 强硬

杨大人憋屈地看着王大人,迫切想知道这是何方神圣。

王大人一面亲扶明阳子落上座,一面向杨大人引见道:“这是明阳子先生,乃仁王一脉嫡系传人。”

杨大人便明白了。

这仁王是皇族亲王,但他们从不涉朝政,他们家世代行医,尤喜在外游历行医。从第一代仁王秦枫开始,此后每一代都高手辈出,在杏林中享有极高声望。坐落在湖州清辉县小青山的青山医学院便由仁王一系掌管,等于朝廷的太医学院,朝廷的太医都从那里出来。

杨大人知道,这下麻烦了!

王大人尚未坐下问详情,就有他的亲随在外探头。

他本不敢丢下明阳子,但那亲随神色非常,定有大事,他便向明阳子告罪一声,且出去查看。

堂间只剩了两人,明阳子瞪着杨大人。

杨大人受不住他的目光,亲自站起来,为他斟茶。

明阳子哼了一声,也不理会他。

杨大人尴尬,王大人不在,他想走开都找不到借口,也不敢丢下明阳子一人离开,那太失礼了,只得硬撑着。

似乎过了许久,王大人才转来。

来后,连连向明阳子致歉,说他已经安排人去传相关人等,立马升堂,确认他师徒名分后,也好释放郭织女。

明阳子空坐半天,本来很生气的,闻言才满意了。

杨大人却一惊,阻拦说:“大人,今日怕来不及了…”

王大人胸有成竹道:“来得及。本官已经吩咐下去了,即刻就能传来人。你与高巡抚陪审,也好作证。”

杨大人见状只好答应。因主动提出去安排。

王大人抬手道:“不必。本官已经安排妥了。”

不让他出去。

杨大人只得又坐下,然神色总不安宁。

这下,连明阳子也看出来了,直言不讳地问道:“杨大人,你好像不想让我认弟子。你怕什么?”

杨大人心下气极,正色道:“下官万万不敢!”

慌忙坐正了,表示他一点不急。

王大人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和明阳子说起话来。

半个时辰后。各方人都传齐,王大人再次升堂。

来人除了郭家、李红枣等一干证人外,各锦商也都闻风而来。连李居士也跟着韩希夷来了,她看不到清哑的结果不肯离开霞照。

郭守业父子接到消息激动万分,吴氏更是直抹眼泪。

郭大全对吴氏道:“娘,我都说了别急别急。咱小妹没事的,你总沉不住气。怎么样?这不。该来的就来了!”

吴氏哭道:“我就是担心清哑。这么热的天,她可睡得惯!”

郭大全兄弟相视苦笑,道:“娘,没住牢房。算好了,哪还能挑那些。慈恩大师不是帮小妹算了命,说等这一遭过了。咱小妹从此就顺了。”

互相劝慰一番,匆匆赶来锦绣堂。

一进官厅。郭守业就惊叫起来:“老爷子!”

吴氏等人顺着他的目光往上一看,也都瞪大了眼睛。

大堂上方,除了三位大人、几位属官亲卫、负责记录的书吏,右手第一位便是明阳子,正是他引起郭家人惊叫的。

正如他所说,他不记得别人,但是别人可都记得他。

绿湾村来的证人都认得他,连李红枣也认得,因此心直往下沉,想,难道真是他教的清哑?

就听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

“哎呀,我记得这老爷子,是他治好了清哑。”

“狗子也是他治好的,就扎了几针就好了。”

“我侄儿也是他治好的,吃了两副药,没花几个钱。”

“他还在我家吃了一顿饭呢。”

“他晚上睡船上。”

“他那时候穿一件破衣裳,瞧着比现在还老,怎么越活越年轻了呢?”

不但绿湾村的人认得,方瀚海也认得明阳子,和他招呼。

可惜,明阳子是不会记得他的。

见此情形,王大人微微颔首,杨大人却如坐针毡。

韩希夷欣喜不已,和李居士相视一笑。

一转脸,他看见方初和刘心站一块,正盯着明阳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慢慢敛去笑容,沉思起来。

方初曾告诉他:那一年,在乌油镇方家老宅,他曾下棋赢了一个老道,那老道便指点了他三天琴艺。后来他才知道,那老道就是刘心的师傅。看样子就是眼前的明阳子。

这么说,明阳子是方初找来的?

他心情有些复杂,有喜有叹。

待人到的差不多后,杨大人催王大人道:“大人,可否开始了?”

王大人点头,一拍惊堂木,待肃静后,开始审讯。

因问道:“明阳子先生,这些人都认识你,说你治好了郭织女的哑疾。也是你教导她学问的吗?”

明阳子点头道:“当然。”

杨大人抢着问:“你在何时何地教导的她?如何教导的,教了多长时候?为何要暗地里教导?为何…”

明阳子翻眼道:“关你屁事!”

堂上一静,所有人都同情地看着杨大人。

杨大人忍气道:“先生,这里是公堂!”

明阳子站起身,走到公堂中央,大声道:“公堂又怎样?你们无缘无故把我弟子关押起来,说她无师承来历。现在我来了,证明我就是她老师。你们还不放人,还想怎样?”

杨大人见王大人不吭声,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先生须得告之如何教导郭织女的…”

明阳子大怒道:“我如何教导弟子怎能告诉你?你不知行规还是怎地?等我犯了罪你再来审问,我定当交代;你问我如何教徒弟,请恕我无可奉告!你只管上奏皇上,看大靖哪条律法规定,不说出如何教弟子的,就要入罪!”

杨大人张口结舌,先前一直的担心终于被证实了。

他又不甘心就此认输,强撑着道:“下官是要弄明白:先生一直悬壶济世,那有空闲教导郭织女?且又没有人看见。人传郭织女是一夜间本领上身,这些事不说清楚,本案无法结案,钦差大人也无法向皇上交代。”

明阳子冷笑着指方初道:“我还教了他三天呢,你知道怎么回事?”

杨大人不由得顺着他话问:“怎么回事?”

********

更新来了朋友们(*^__^*)

第468章 偷梁

明阳子道:“那年我下棋输了才十岁的他,所以教了他三天琴。”

杨大人心想,那是你棋艺太烂。

明阳子看出他心思一般,道:“你是不是想说,我的棋艺太烂所以才输给一个小孩?要不我跟你下一盘,你若输了,就别纠缠这事了。就你那资质,告诉你了你也想不明白。”

杨大人气得脸紫涨,想发火又发不出来。

他忍不住问王大人:“大人,这如何使得?”

王大人看着明阳子,仿佛在沉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