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面临绝境,只好破釜沉舟。

他走下座位,朝上跪下,凄声道:“皇上,郭织女一呼百应,更引得文人士子为她歌功颂德,如此邀买人心,其心可诛,皇上万不可被这表面现象蒙蔽,要警惕啊——”

清哑霍然起身,黑眸中射出愤怒的光芒。

方初却一把攥住她胳膊,将她扯坐下,嘴唇微动道:“别做声!”一面紧紧盯着上方的皇帝,看他如何处置。

清哑虽不知他是何意,却十分相信他,便坐下不动了。

不但他们不动,大殿上所有人都保持沉默,都看着皇帝。

沉默,仿若殿内没有人般死寂。

顺昌帝目光沉沉地看着冯尚书,不用抬眼看他身后的朝臣和下面的商贾,也知道他们都在等着自己判决。

要如何处置冯尚书呢?

冯尚书紧张极了,没有人理会他,他快绷不住了。

他以为,清哑定会反击,那他就趁机撞死,以死明志。不求翻身,至少也要给清哑名声抹黑,而且在帝王心里种一根刺。有朝一日,这根刺会令皇帝寝食难安,拔之而后快。

谁知,清哑却一声不吭。

冯尚书便知道,是方初阻止了她。

冯尚书进退不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良久,顺昌帝漠然道:“老爱卿年纪大了,不宜再操劳,就此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去吧。”

冯尚书听着皇帝平静的声音,连个发作的理由都没有。

这时候,若是他闹着死谏,更像无理取闹。

他伏地哀声泣道:“皇上——”

崔嵋忽然开口道:“郭织女邀买人心,居心叵测;玄武王拥兵自重,可能造反;白虎王和靖国公外戚势大,也有可能造反;王家是太皇太后娘家,也是外戚势大;蒋大人外方内圆,最是狡诈…冯尚书,你何不都说出来,谁得重用就弹劾谁,等把这些人一个一个都除掉了,皇上就众叛亲离,这皇位也该易主了。冯大人为废太子可谓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是也不是?”

冯尚书瞪大眼睛,哆嗦道:“你…你…”

崔嵋冷笑道:“老大人不必激动,本官才疏学浅,还不够资格被老大人污蔑。皇上该亲贤臣远小人,似你这般为了争一口气污蔑忠臣良善的小人,早些告老,是朝廷的福分!社稷的福音!”

冯尚书呼呼喘气,就要动作。

崔嵋指着他喝道:“大人敢血溅此殿?你污蔑郭织女,不就是想激怒她,然后好撞柱自尽吗?要死回家去死,别弄得像有人羞辱你一样。我们大家看得很清楚,今天,是你自取其辱!”

蒋大人皱眉道:“郭织女还没让你道歉呢!”你就要死要活的?

冯尚书顿住,惶然无措。

顺昌帝道:“革去冯尚书一切职务俸禄,贬为庶民。来人,送他下去!”皇帝的声音冷漠威严,已经动了真气。

立即有两名龙禁卫上来,将冯尚书拖了下去。

冯尚书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更遑论拼死。

他,终于未能保住晚节,落了个凄凉下场!

众臣默默看着他被拖出去,没有人耻笑他。

朝堂,不是单纯讲理的地方,而是权势的较量和利益的平衡。今天,情势倾斜于郭织女,所以冯尚书倒了。不但今天,当年在江南,郭织女被诬为妖孽时看似凶险,然最终情势还是倾向于她,所以夏家倒了。再追远些,当年郭织女初出道,在锦绣堂将织锦技术转让给九大世家,也令情势倾斜于她,所以谢吟月败了。

冯尚书也不笨,对郭织女的污蔑手段很平常,但很管用。

今天皇上不相信,也许今后哪一天就信了。

自古帝王多疑,更忌讳有人颠覆江山社稷,为此“宁杀错不放过”。崔嵋对冯尚书的反击,也是利用这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很管用。史书上记载的此类事不知多少。

也不能怪皇帝耳根子软,身为帝王,若不警惕迟早会丢了皇位;过于警惕则容易被人所趁,皇帝也是人,未必就能完美掌握这个分寸。

别说对臣子和百姓,便是对亲人也是如此。

先皇临去时曾告诫顺昌帝:对于白虎王靖国公一系,只要靖安大长公主还在世,便不用担心他们会谋反;一旦他皇姑母去世,便要防备白虎王靖国公一系,所以,顺昌帝极为尊重孝顺靖安大长公主。

靖安大长公主一直没出声,她在观察顺昌帝。

顺昌帝登基才几年,正年富力强,还算耳聪目明;等年纪再大些,时常被人挑拨,难免不会犯糊涂。

驱逐了冯尚书,顺昌帝笑道:“郭织女…”

忽听下面叫道:“皇上!”

原来是明阳子来了。

顺昌帝忙道:“皇叔来了,快请!”

********

谢谢各位支持,今天继续加更,你们不用太感激!读者齐齐翻白眼:谁感激你了?这是你欠账该还地!

第1016章 史无前例的威胁

明阳子上来拜见皇上和太皇太后后,便站在那大骂冯尚书等朝臣居心叵测,不要脸欺负他弟子云云,连皇帝都插不上嘴。

明阳子长期不在京城,回来后难免会有些俗务要处置,更要与徒子徒孙讨论医药医术等,所以这几天一直在西院忙得昏天黑地。今天一出来,便赶上清哑的会展开幕,又在募捐,十分高兴,忙赶过东边来。却在殿门外碰见禁军拖冯尚书出来,冯尚书嘴里还一个劲地说清哑邀买人心等等。明阳子狐疑,遂问究竟。

等问明白了,他气得跑上殿就开骂。

仁王道:“那冯尚书就是赌输了恼羞成怒。”

明阳子喝道:“你还说!这么窝囊,看着你师侄女给人欺负!这是瞧我仁王一脉没权没势是吗?你给我听着:待会儿就通告仁王一脉所有徒子徒孙,往后谁再敢欺负郭织女、往她身上泼脏水,除非他家人不生病,不然病死了也不许为他们诊治!”

仁王大声道:“弟弟谨遵长兄吩咐!”

众朝臣目瞪口呆——这威胁…史无前例!

不过还真难说,山不转水转,没准哪天自己就病得快死了,那时可要看人家脸色了。

清哑看着前方那个花白头发老者,嗓子眼热辣辣的。

这稀里糊涂认下来的师傅,一直都无条件地维护她。

有时她真奇怪,这仅仅是缘分可以解释的吗?

她不知道,明阳子自己有颗仁心,看中的也是她的仁心,如此而已,不然,他亲人弟子也不少,谁能得他如此维护?

顺昌帝赔笑道:“皇叔,朕已经将冯尚书轰出去了。”

太皇太后也叫明阳子上前去,命赐座,然后温言安慰,说她和皇上断不会信人污蔑郭织女,叫他放心;又说募捐还没结束呢,叫他好好瞧着,回头让慈善中心拨一笔款给青山医学院那边;又恭维说这次募捐郭织女功不可没,募捐了许多银两,很快把话题岔开了。

好容易安静下来,又一批一百万捐款送上来,因为银票面额小,看着许多,但金额却与之前不能比,这也够惊人的。

皇帝和朝臣们发现:截止到现在,捐款的人数丝毫不减,募捐数正以飞涨的速度奔向五千万。

这还得了?!

这个数目已超过大靖财税收入的三分之一。

大靖疆域广阔,自武皇帝(英武帝)统治的“英武盛世”以来,距今已有上百年,百姓安居乐业,内乱不起,边疆也无大战,可谓四海升平,所以人口急剧增长——顺昌帝登基初统计过一次人口:大靖二十个州,总计人口足有四万万——每年财税收入都过亿万之数。

这些财税收入中,商税收入比重超过农税。

财税收入虽然多,然家大业大,开支也同样巨大。

这次,奉州旱灾便令皇帝和朝臣们束手无策。

国库空虚,不止户部冯尚书盯着方家等商贾的钱袋子,王大人、蔡大人、吴大人、蒋大人等朝臣也同样关注。他们或许不赞成革新,但却起了重农抑商的念头。今天募捐,朝臣们更是不约而同达成一致,要让大靖这些商界顶端的富豪大出血,来拯救奉州百姓。

不料,郭织女凭空插手,上演了一出赈灾义演。

募捐的结果,狠狠震动朝臣们的心。

这些朝廷官员中有很多冯尚书那样迂腐不堪的,也有很多才能平庸的,还有许多精明投机的,也有王大人蒋大人等治世能臣。

现在,这些人纷纷针对募捐结果大发宏论。

他们思维敏捷起来,言谈间表示:

对此结果他早有预见,之前是静观其变,果然就如他所料,这是比较谦虚的人。还有更直接的人,直言他做了什么什么,言下之意能募捐这么多银子是他推动的。也有矜持含蓄的,就事论事分析,也显示他们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

清哑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朝廷还是有很多能人的。

这是她和这些人打交道少,不知他们是“事后诸葛亮”。

晚上她告诉方初,方初忍不住笑道:“都说无商不奸,但你记住:这世上最无耻的绝不是商人。”是政客!

且说眼前,也有人说到核心和关键点上。

就听王大人道:“皇上,微臣今日感触良多。微臣明白了:大靖的财富不在国库,在民间。藏富于民,这才是圣君明主治理的天下!若国富而民贫,则迟早要生内乱。”

众人愣了下,纷纷附和,赞他说的精辟,正是如此。

蒋大人精于刑律,沉声道:“皇上,微臣也有感慨:皇上以德治天下,故而天下归心,今日募捐,才会引得京城百姓纷纷出手。而以往江南每有水旱灾害,地方官府虽也号召百姓募捐,然地方官贪婪无度,强占挪用赈灾款,然后逼迫搜刮百姓,百姓被勒索怕了,自然不肯捐款。皇上,微臣恳请皇上下旨肃清吏治,整顿地方官府!”

这个也说在点子上,却没有引起响应。

因为这道旨一下,不知多少官员要落马。

当场就有人目光闪烁,心中惴惴不安。

顺昌帝威严道:“蒋爱卿所说有理。等将奉州事了,朕要好好整顿吏治,惩治一批贪官。”

接着,又有人说农工商要一并发展,重农抑商和禁止海外通商不可行云云,对冯尚书落井下石;还有人说起方初的赈灾计划,若奉州能迅速恢复经济,将来在其他州也可推行…

顺昌帝被鼓舞得激动不已,看着清哑又喜又忧。

他一点不糊涂,虽不信冯尚书的话,但清哑对百姓的影响力他是亲眼见识到了,对清哑他是放心的,就怕她被人利用。

郭织女是朝廷封的,只能为他这个皇帝所用!

因皇帝这番心思,谢吟月抢占市场的目的落空了。

接下来顺昌帝宣布:郭织女此次公开混纺布,贡献最大,所以由方家最先选择市场,谢家第二,马家第三。

谢吟月面含浅笑,毫不失态,心中却黯然:费了这么大的努力,终究还是没能改变结果——方家还是占据了汉中府。

********

晚上加更哟。

第1017章 不一样的结局

molly0707和氏璧加更

********

清哑听后转脸看向方初。

方初对她轻轻点头。

清哑便道:“皇上,我们捐的少,让谢家先选。”

顺昌帝奇道:“这是为何?”

刚才为这个捐多捐少的问题,她面对冯尚书可是毫不退让,方初更认为清哑捐的比谢家只多不少,如何这会子又谦让起来?

皇帝嘴上问清哑,眼睛却望着方初。

他看出来了,是方初在背后指点清哑。

方初也不回避,起身回道:“回皇上,拙荆公开混纺布,是在这次募捐之前就决定的,甚至在奉州未受灾之前就决定了。我们认为:这选择权,只能以这次捐银多少来衡量。”

清哑组织了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若最后为自己争利,必定会被人诟病,被有心人攻击,他绝不容这样的事发生;再者,谢家将祖产捐了,正没个营生,属弱者,人心难免偏向那边;最后就是,他看中的地方无需争抢,何必落这个话柄给人。

顺昌帝劝了几句,便随他了。

谢家取得了最先选择权。

谢吟月不料峰回路转,心思复杂之极。

她瞥一眼轻声和方初说话的郭清哑,有些恍惚:郭清哑越走越高,甚至被封一品国夫人,却很肯听方初的意见;而方初也未阻止她出头,不是管不住,更像纵容呵护,而不是夫纲不振的惧内。

谢吟月想到自己以前和方初的相处,不由失神。

再想现在她和韩希夷的相处,更失神…

谢天护得了先选的机会,却迟疑起来:他对方初始终有份情义在,对清哑也没有仇恨心,如今他们让谢家先,他反不好意思抢。

前方墙壁上挂着西北地图,十几个府界限分明。

他目光来回打转,除了汉中府,选哪里好呢?

谢吟月暗自皱眉,觉得弟弟太过天真,这是谦让的时候吗?而且他谦让了方家未必承情——人家已经让你先了,是你自己不选!

结果,事情发展又一次出乎她预料。

就听方初低声对清哑道:“奉北这地方荒地多,种棉花…”声音不大,附近座上人都听见了。

谢天护一怔,脱口问:“方大哥看中奉北府?”

方初点点头,诧异问:“莫非你也看中了?”

谢天护大喜道:“没有,小弟看中汉中府。”

方初笑道:“还好,咱们各取所需。”

谢天护激动道:“对,各取所需!”

转念又狐疑地问:“这奉北多荒野,方大哥选这里…”说到这,忽想起他刚说的种棉花,又咽了回去,只是困惑:若是这地方真好,怎会一直没有人去呢,人烟稀少的很?

眼下也顾不得这些,他便点了汉中府。

然后,方初果然选了多荒野的奉北,惊掉一地眼珠。人们当然不会觉得方初没脑子,都猜他有什么密招。

谢吟月更是糊涂极了——今日结果,完全和前世不一样。

等结束,顺昌帝迫不及待率领众人出来观看。

外面,百姓募捐热情持续高涨。

先前清哑弹琴时,大家默不作声地捐助,现在则是热火朝天地说笑进行。最冲击人心的是门房穿堂那里,那里只接受零散捐献,开始人们还有耐心等候登记,后来便不耐烦了,有人说“捐一两银子也要记名,莫非还指望人家还不成?”于是也不记名了,一齐将银子铜钱往里扔,很快便堆起一座银山。

真的堆起一座银山,把穿堂都堵住了!

胡近急忙命人用铁锹将银子铲了抬去院子里堆放,又命在穿堂放了数个大篓子,让捐助人把银子扔篓子里,扔满一篓就抬进去。

顺昌帝等人看得目瞪口呆。

蒋大人急忙奏道:“请皇上即刻命人清点银子入库,并多加派人监管。这样不计数、不记名,恐被人钻了空子,若是中饱私囊,将无据可查,那时伤了百姓的一片善心,下次就没人肯捐了。”

顺昌帝急忙道:“说的是!这事就交给爱卿去办理。”

蒋大人道:“微臣只能派人监管,清点计数还需户部和慈善中心共同执行。”

顺昌帝即命吴大人接管户部尚书一职,然后协助慈善中心安排此事。吴大人精神抖擞地走马上任,毫无压力。——压力都被冯尚书给背了,如今事情都解决了。所以说,时也,命也,运也!

太皇太后和靖安大长公主静静地看着汹涌的捐助人潮。

太皇太后喃喃道:“这样盛况,武皇帝时期也有过一次。”

她说的是英武元年的事。

史书记载:武皇帝刚登基就宣布数项新政,强势拉开“英武盛世”的序幕。英武元年,京城扩建,整个大靖富商云集京城,没人要他们捐款,可是他们自己主动捐了几千万。

顺昌帝听了一阵激动——他,可以与圣武皇帝比吗?

刑部天牢,牢头张海带着两个狱卒进入地下巡查。

他经过镇南侯世子石寒天的牢房时,多看了两眼。男人都崇敬英雄,对石寒天他是很钦佩的。这一看,却愣住了。

他不相信似的凑近铁栅栏门,仔细朝里打量。

片刻后,他惊慌道:“死囚跑了!快去回禀大人…”

一狱卒吃惊道:“这不可能!张头怕是眼花了吧?”

另一个也道:“是啊,这锁都好好的。”

张海叱喝道:“我怎么会看错!快去回禀大人。”

牢内,那黑色身影转过脸来,对张海一笑,张海觉得很诡异,情形有些不对,正要问,忽然身子一震,不可置信地低下头,看着从胸前穿透的刀尖,顿时明白,什么也不用问了。

他扭转脖子,看着两个手下:“是你们?”

一狱卒道:“是我们做的。对不住了张头。”

一面用力将手中刀往前送,张海扑到铁栅栏上,两手攀住铁条,却无力支撑,身子往下滑,另一人托住他,迅速拖入牢内。

藏好尸体,两人又出来清理现场。

然后,无事人一样出了天牢。

皇家慈善中心,募捐依然如火如荼。

今日,人们的善念被最大激发出来。

顺昌帝命人宣告:三日后,各展厅都会对外开放,只需花几文钱,任何人都可以进去观看所有服饰,并有专人讲解布料的织法、衣服的裁剪之法,真正做到惠及天下百姓。

百姓们感激跪拜,高呼“万岁!”

********

加更来得早,看完早些睡觉觉!(*^__^*)

第1018章 约见吴青梅

顺昌帝心怀大畅,命大总管胡近继续现场主持,清哑等人协助,万不可强逼百姓捐款,然后才和太皇太后去仁王府宗祠祭拜。

皇家慈善中心不奉佛、道,只供奉皇家祖先。

英武年间,英武帝命仁王府在太庙之外建立皇家分祠,供奉历代先皇,凡慈善中心有重大活动,都要在这边祭拜。

顺昌帝走后,方初对胡近说,要和清哑去展厅查看。

胡近瞧他似笑非笑的模样,心想他知道了自己欺瞒利用清哑一事,忙赔笑道:“方大爷和织女只管去,本官在这里照看就行。”

姿态放的很低。

方初清哑便和严未央等人进了东角门。

某间展厅内,巧儿、盼弟带着适哥儿和婉儿,以及细腰细妹挨个观看、评论,大多是巧儿对盼弟介绍,因为盼弟没参与设计。

很快她们就被人围住了,因为巧儿遇见了熟人。

蔡家的、王家的、玄武王府的,还有吴夫人带着吴青梅姐妹…还有些不认识的新面孔,蔡铃忙为巧儿引见,巧儿也为她们引见盼弟。

吴夫人今天带吴青梅来是有用意的,因吴家想和郭家结亲,又做不出上门求亲的举动,她便带吴青梅来参加会展,等碰见清哑好主动亲近,算是放低姿态,跟主动求亲没区别了,不过含蓄些。

高门大户行事讲究的便是含蓄,不好太直白。

因清哑没来,吴夫人只和盼弟巧儿招呼一声,便带着两个女儿先走开了,这是她有分寸,怕太热乎了会惹巧儿厌。

盼弟也碰见一位熟人,是当年在湖州城伊人坊的老顾客,当时湖州布政使的女儿,如今嫁于鸿胪寺卿裘大人为继妻。裘夫人对盼弟印象不错,如今看在方家和郭织女份上,更愿与她交结。

彼此熟悉后,众人都高兴起来。

她们围着巧儿和盼弟问长问短,话题总不离展厅内展示的各种衣服,巧儿是全程参与设计的,自然尽力回答。

这一来,走的就慢了,半天才换一个展位。

适哥儿和婉儿年小,时间一长便不耐烦了。

他们要自行观看,不与众人一道。

巧儿哪敢放他们单独去,便是细腰陪着也不放心,只得向众人告罪一声,委托盼弟为众人讲解,她自己带着两小去了。

因盼弟带了侍女,细妹细妹也都跟巧儿去了。

适哥儿和婉儿走马观花一样把各展厅转了一圈,便往后面跑去,适哥儿还道:“这些衣裳又不是没见过,没意思。”

巧儿没好气道:“那你要去哪里玩?”

适哥儿道:“这里,这后面有花园。”

他扯着婉儿带头跑。

他听方制说过,慈善中心后面有花园,花园里有个湖,湖周围种了一圈红梅,冬天湖水结冰,四周梅花盛开,在冰面上溜冰,暗香浮动,这湖就叫做“冰魄寒香”湖。

巧儿笑道:“你想溜冰?那不行。”

适哥儿兴奋道:“去看看嘛。”

几人刚穿过一道月洞门,进入后园子,便看见前边吴青梅姐妹带两个丫头慢慢逛,巧儿眼珠一转,对细腰道:“细腰姑姑,我有几句话和吴姑娘说。你们先带适哥儿和婉儿走,我待会去找你们。”

细腰警惕道:“你想做什么?今天别惹事。”

巧儿道:“瞧姑姑说的,我像那惹事的人吗?”

细腰点头道:“像!”

适哥儿和婉儿吃吃笑起来。

巧儿郁闷道:“姑姑,我真有事。”

细腰道:“那你一个人去也不行。”

巧儿道:“她们还吃了我不成!”

她可是会武艺的。

细腰道:“不怕她们吃了你,是怕有别的事。今天来的人多,你独自一个人多有不便。这样,我跟你去,细妹你带他们两个小的逛。别走远了,我们很快就来。”

巧儿无法,只得答应。

适哥儿道:“巧儿姐姐,我也去。”

吴青梅和郭勤的事他也大约知道,因此想插一脚。

巧儿不许他去,说去人多了就不好说了。

于是细妹带着两小往另一边逛,巧儿和细腰则追着吴青梅去了。

“吴姑娘,请等等。”巧儿叫道。

“郭姑娘?!”吴青梅转头见是巧儿,既惊又喜。

“想请姑娘借一步说话,可以吗?”巧儿很有礼地问道。

“当然可以。”吴青梅正找不到机会接近她呢,听见这样说哪有不应的,不管巧儿有什么目的,愿意谈就好。

吴青荷却有些担忧,又不知如何阻止。

巧儿四下一望,指向梅花盛开的地方,道:“那边吧。”

在梅林中说话,人家见了只当她们在赏花,再隐蔽不过。

吴青梅欣然答应,于是几人就往梅林那边去了。

到近前一看,梅花并不成林,中间是十来亩大的一个湖,环绕湖边种了一圈红梅,远远望过来好像是一片林子。

这就是冰魄寒香湖了。

巧儿见湖边有一假山,山前有株梅花,便走过去。

吴青梅嘱咐妹妹吴青荷在原地等待,然后也走过去。这是她细心,一来妹妹带着丫鬟留在附近能看着别处来人,二来妹妹不过去,细腰自然也不好过去,她和巧儿的谈话便不会被外人听见了。

巧儿也有此意,故而也让细腰留在原地。

二人到梅树下站定,先互相打量审视对方,仿佛才认识一般,又或者是为了缓和气氛斟酌言辞。

巧儿眼里,吴青梅形象更丰富了些:杏核眼,小翘鼻子,轮廓分明的嘴唇,举止从容大方,但不失优雅俏皮,这才是她的本色。

吴青梅见巧儿穿一身石榴红的锦袄和裙子,红底织就黑黄二色穿花蝴蝶,纤腰紧扣一条黑金色花纹腰带,竟看不出什么做的,显得她蜂腰猿臂;外面披一领黑色羽缎面红狐里连风帽的披风,下摆绣大朵金红二色富贵牡丹;脚下是暗红羊皮靴,色彩搭配反差强烈。吴青梅从未见女孩子穿黑色披风和斗篷,还穿得这样精神,暗想不愧是织锦世家的女儿,这花色、这搭配,独一无二。

她评价巧儿就四个字:“古怪精灵”!

因觉得这未来小姑子不好应付,遂打点起十分精神来。

巧儿先开口,问:“听说吴家想和郭家结亲,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