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的目光在研华脸上停了一会儿,研华本就心里有鬼,看到容华这般更是心里一慌。

容华面沉如水,“御医说,如果三婶现在生产,母子都十分凶险。”

研华听着头上不由地冒汗,“那要怎么办才好?”

容华淡淡地道:“三婶刚喝了药睡下,不如六姐和我到侧室里说说话。”

容华定是知晓了她和廖氏说的那些话。研华心里慌跳个不停,想起孟家的情形却又平稳了一些,既然已经来廖氏跟前说了那些话,她就有了心里准备,以容华和廖氏的关系,廖氏定会知会容华…现在怕也是没用,研华心里想着咬咬牙跟着容华进了侧室。

两个人在侧室里坐下,容华将身边的下人遣出去,只留着锦秀伺候茶水。

不等容华说话,研华已经道:“我是来问三婶,三叔去恩科是不是侯爷帮了忙,”说着研华脸上露出讽刺的表情,“八妹妹不如可怜可怜我,就让侯爷帮帮忙,这样我才能在孟家呆下去。”

看来研华是认定了她通过薛明睿帮了陶正川,“谁跟你说侯爷帮了三叔父?”

“这哪里用得着别人说?”研华落寞地笑起来,“三婶和你关系向来是好的,你不帮三叔父谁也不会相信,大家都说这次恩科是朝廷早就安排好的,三叔父既然能应考自是有所持。听说这次恩科的主考还是由侯爷举荐,侯爷想要帮忙不过就是举手之劳。”陶容华若是没有帮陶正川,陶正川如何能站出来帮着容华休掉李氏,这些事就算她在笨也能看得出来。她不过是让三婶在容华面前替她说说话,谁知道三婶会一口否认,她不过是拿话来激三婶靠着容华这棵大树好乘凉,将来帮忙管陶家也指日可待,谁知道三婶竟然就动了胎气。

她说的话也没有错,当年让出三庙胡同给三叔父、三婶住的还不就是李氏,李氏再怎么样也算是收留了三叔父和三婶,如今三叔父、三婶反过来帮着容华折腾李氏,这里面没有利益谁又能相信?

容华沉下眼睛,“是谁给你出的主意让你来找三婶?”

听得这话,研华顿时愣了。

容华重新看向研华,“是瑶华?”

研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我只是不明白,都是亲姐妹怎么就不能帮忙。”

容华淡淡地道:“我也不明白…六姐怎么就对瑶华的话深信不疑?哪一次瑶华真的出面帮了你?你在三叔父家闹过,我就要求侯爷帮助孟家欺瞒朝廷,六姐,你觉得凭什么?”容华似笑非笑起来,“你不明白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李氏引得娘家变卖陶家财物你不闻不问,族里处置了李氏,你倒以为捏住了什么把柄来质问长辈。若是三婶出了事,你以为族里会怎么说你?你是孟家正经的大奶奶,做你大奶奶应该做的事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是想着要如何钻营换取旁人的好感。侯爷从不徇私,若是你听说谁打着侯爷的名号去拜恩师,就去衙门里举报,请朝廷查个水落石出。”

研华嘴唇嗡动。

“瑶华是任家的大奶奶,任家的富贵京畿哪个不知,倒是侯爷早就名声在外,六姐要走关系何必为难我,去任家登门求助就是,”说着容华站起身,“从前我是觉得姐妹之间能帮衬的自然要帮忙,六姐的那些高丽参我买了一车如今还丢在库里。难不成六姐觉得国家取士就和买参一样简单?若是六姐再这样妄想下去,早晚有一天也要回陶氏族里见见长辈,学学妇德。”

研华一下子瘫软在椅子里。

容华从侧室出来,正好迎上满面笑容的薛夫人。

薛夫人笑着看容华,“保住了,保住了。御医说从今往后就卧床静养,应该能足月生下孩子。”

容华顿时松了口气。

过年了心就散了,加上我生病咳嗽啊,嘿嘿,借口,不过总算赶上今天发了。

祝福大家新年开心幸福,给大家拜年啦。

第四百一十一章 跳城墙

薛夫人和容华去书房里,御医写了两副药方送上来,“一副是平日里吃的,另外一副若是身上不舒服就要熬了服用。”

薛夫人和容华传看了方子。

薛夫人道:“多亏了陈御医好脉息。”

陈御医不敢居功,“三太太身子弱,还好胎儿康健,这才能无虞,否则就算是再好的药也是徒劳无功。保胎的针灸法子,太医院里当首推荆御医,我这也只是皮毛功夫。”

薛夫人笑道:“御医过谦了。”

御医退了出去,薛夫人见时辰不早了就要让人准备车马,“你也累了一天,我们还要天黑之前回去。”

容华点点头,“我再去看看三婶。”

容华进内室瞧了一眼,廖氏喝过药睡的正香便退了出来,又吩咐冬婆子,“你在陶家住两日,三太太平稳了再回来。”

冬婆子正苦于没有机会在容华面前表现,而今得了差事自然欢欢喜喜地应下,“少夫人就放心吧,奴婢一定将陶三太太照顾妥当。”

廖氏情况平稳了,陶正川整颗心也放了下来,先去谢了薛夫人然后去侧室里和容华说话,“多亏了有你,否则你三婶还不知道要如何。”

陶正川的性子一直都是软绵绵的,研华总是晚辈,若是做事过分了,他大可站出来将研华赶出家门。

不过研华那些话也是说进了陶正安和三婶心里,三庙胡同总是陶正安的院子,他们夫妻算是寄人篱下,怪不得廖氏会生气。

可是这些话就算研华不说,还是会有流言蜚语。

开解陶正川的话,她不好多说,经过了这件事,廖氏心里必然会有一番计算,可是有些话她是一定要提醒陶正川,容华仔细思量才开口道:“三婶这次度过了难关,日后就要更加在意,更何况恩科要开了,三叔父又要在家里读书,若是有不想见的人就闭门谢客也不失是个好法子。”

陶正川皱起了眉头,脸上有了怒气,“刚才我已经和研华说了,让她日后不必再上门来。若是谁再来我面前说闲话,我自然也是同样对待。”

陶正川这样的表情有些像发怒的陶正安,容华还是第一次见,不过这样倒是让容华安心下来。

薛家的马车车厢暖了炭,又请了汤婆子,众人簇着薛夫人和容华出了垂花门。

回到薛家,容华向薛老夫人回了话。

薛老夫人听了也是松口气,“还好是虚惊一场,女人生孩子最是凶险,那是要摸阎王爷的鼻子,更别提没到月份就生产了。”

容华点点头。今天看到廖氏的模样她也吓了一跳,她肚子里也怀着孩子,早晚也要经过这一关。

老夫人看着容华笑道:“不过你也别担心,俗话说的好,瓜熟蒂落是再自然不过的,没生的时候想想害怕,生的时候就顺理成章了,女人都是要过这一关。”

这时候她就不知道说什么好。特别是老夫人和薛夫人都瞧着她,她也是免不了羞臊,在这方面她总是面子薄一些。

说完话,老夫人说到正题上,“今天静妃娘娘早产诞下了皇子。”

容华惊讶地抬起头,连薛夫人也惊呼起来,“怎么会这样凑巧,静妃娘娘也早产了。”

容华目光闪烁,从前听陶家的下人说过陶敬安也是没足月份就出生了,在此之前陶大太太一直让郎中保胎,不管是不是陶大太太那个助孕的秘方有问题,这样凑巧的事发生,静妃这下该害怕生下的皇子会不会先天不足,“怪不得请来的陈御医说,太医院的李御医和荆御医都有差事不能来,原来是静妃娘娘早产了。”

老夫人道:“朝廷已经传了喜报,可见皇上对皇子的喜爱。”

一般是要等到皇子、皇女满月之后朝廷才会正式传喜报的,百岁宴后皇上才会赐名。

容华微微一笑道:“是因为宫中好久没有皇子出生了。”皇上的宠爱虽然是因为皇子,可是大家还是会高看皇子的生母。

静妃这一早产,母凭子贵,从前的责罚也就没有了。

薛夫人和容华说完话正要起身离开,李妈妈撩开帘子进了屋,走到老夫人跟前低声说了几句话,老夫人皱起眉头脸色顿时难看,“是谁传的消息?”

李妈妈道:“跟着三爷的小厮回来说的。”

老夫人一手拍在桌子上,“都是平日里纵他太过了,才有今天的局面,”说着目光凌厉地看向李妈妈,“去将二太太给我叫过来。”

李妈妈躬身应了。

薛夫人和容华对视一眼,容华站起身去给老夫人倒了热茶,薛夫人这边小心翼翼地开口,“娘,到底为什么事动了气?”

薛老夫人抬眼看了薛夫人一眼,目光冰冷地让人寒颤,“明霭跟人打什么赌,现在赌输了要从前朝废弃的城墙上跳下来。”

薛夫人顿时惊呼一声。

同容华的脸色也变了。薛明霭经过夏家的事明明已经收敛很多了,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会做出这等事来。

容华道:“要不然先告诉了二叔父和侯爷,无论如何也要将三爷劝下来。”

老夫人冷笑道:“这种事用不着费力去告诉他们,只怕全京城都知晓了薛家三爷的壮举。”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何况站在城墙上那么显著的地方,不想让人知道都难。

“那可怎么办才好?总不能就眼看着明霭…”

老夫人脸上顿时有了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好不容易家里太平几日,明霭又惹出这样大的事,光是丢了脸面也就罢了,万一明霭真的面矮就从城墙上跳下来,那可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老夫人,”容华伸出书来给老夫人顺胸口,“还是问问三爷身边的小厮,三爷在外面和谁打了赌,打了什么赌,这样也好心里有个计较。”

知晓了来龙去脉也好处理,毕竟人命关天。

光这样还不够,人就怕一时激进,什么后果都不去考虑,“再让家人拿着府里的腰牌去通融一下,别让官府的人到场。”官府的人一逼,薛明霭想不跳都难,“时间紧迫,其他的就只能靠二老爷和侯爷了。”

没有过多的时间准备,她们能做的实在不多,只能求着二老爷和薛明睿想办法拖住薛明霭,她们再找解决的法子。

老夫人长吸一口气,“就这么办。”

一会儿的功夫,院子里传来薛二太太的哭声。二太太抹着眼泪带着小厮进屋,“老夫人,您可得想想法子,明霭真是有个三长两短,媳妇也不能活了啊。”

不等老夫人责问,二太太就哭成了个泪人,谁也不忍心再责骂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

老夫人早就看够了二太太的伎俩,厉声责骂,“闭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教的好儿子…”

二太太看到老夫人怒不可遏的表情,哭声顿时中断了。

老夫人不再去看二太太,皱起眉头问那小厮,“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三爷出了事,第一个就扒了你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