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见状,和那雷公公寒暄了几句,由着五夫人代自己去送客。

待雷公公走远了,一群人簇拥着太夫人回了屋。

刚进门,就有小丫鬟禀道:“二夫人来了!”

大家转过身去,就看见二夫人穿着一身漂色衣裙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娘,四弟妹还好吧!”她眼睛红肿,像是哭过了似的,“我刚才得了信…”

太夫人擦了擦眼角:“本不想惊动你…”

二夫人听了忙道:“我知道娘担心我伤心,可我也担心着四弟妹,怕您伤心…您还好吧?”

“好孩子。”太夫人就携了二夫人的手,“我还好,我还好。”

二夫人就扶着太夫人进了屋。

大家往内室去,就看见谆哥伏在元娘的怀里,元娘瘦骨嶙峋的手吃力地搭在儿子头上,正喃喃地和谆哥说着什么。

众人看着伤心。

“四弟妹。”二夫人有些哽咽着上前和元娘打了声招呼。

“二嫂来了!”元娘目光微转,却没有目标,就露出了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

二夫人的眼泪止不住地落下。

丫鬟们就端了锦杌过来。

太夫人、大太太、二夫人、三夫人几个就围着元娘坐了,其他人则围立在一旁。

元娘就轻声地吩咐谆哥:“去,跟贞姐儿玩…娘和祖母、外祖母说话。”

谆哥见母亲和以前一样,就乖顺的跟乳娘走了。

元娘就很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太夫人吓了一跳,二夫人忙上前给元娘把脉。

元娘却突然睁了眼睛:“我累了,想睡一会。”

大家听她这么说,不好再问什么,三三两两地出了内室,只留大太太和太夫人在屋里守着。

二夫人就有些担心地问姚黄:“太夫人今都吃了些什么?家里还有没有羊奶,给太夫人和大太太端一碗去,养养精神。”

姚黄正要答话,就有小厮进来禀道:“侯爷来了!”

太夫人刚说了一声“快请进来”,就看见徐令宜一身三品的大红官服急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三夫人、五夫人等人。

他表情凝重:“元娘怎样了?”说着,已大步朝元娘床边去。

只看一眼,徐令宜脸色大变。

他在战场上不知道看过多少濒临死亡之人…

默默地站在床前,过了好一会,徐令宜才轻轻地问太夫人:“她有什么交待?”

他的话音一落,屋子里已是鸦雀无声。

太夫人轻轻叹口气,道:“元娘想让自己的十一妹帮着她照顾谆哥。”

徐令宜扭头望着满屋的人,神色肃穆,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大太太就看见乔姨娘身子颤了颤。

她不由心里一阵痛快。

那天晚上,大太太留宿在徐家。第二天天没有亮,徐家有管事来拍罗家的大门。

“夫人已经去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当这句话实实在在地在大奶奶耳边响起的时候,她还是感觉到了愕然。

丈夫在考场还没有回来,四叔罗振声又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再看大老爷,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似的,呆呆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没有一个当家作主的人。

大奶奶只好上前问那管事:“夫人是什么时候去的?走得可还安祥?”

管事忙道:“是早上寅时去的。侯爷、二少爷、四少爷还有大小姐都在旁边守着,走得安祥。”

大老爷听着,眼角有水光闪现。

大奶奶叹一口气,喊了吴孝全陪那管事去吃早饭:“…家里的事我交待交待就随您去。”

管事应声随吴孝全去了。

大老爷就捂着脸哭了起来。

大奶奶吓一跳。可毕竟是媳妇,有些话不好说,忙让人叫了六姨娘来:“…大姑奶奶去了。你在家里好好照顾爹,我和四爷、三位小姐去吊丧。”

六姨娘听着落了几滴泪,然后过去搀了大老爷:“您可要节哀顺变…大太太已经够伤心的了,您要是还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这家可怎么办啊!”

她一边劝着大老爷,一边和大老爷回了屋。

大奶奶回屋换了件月白色的褙子,吩咐杭妈妈快去报了三位小姐,然后又派人给二老爷和三老爷那边报丧。

五娘听了就拉着来报信的杏林问:“大姐可有什么话留下来?”

杏林哪里知道,答非所问地道:“听说大姑奶奶死的时候侯爷和几位少爷小姐都在。”

五娘不免有些失望。又有些担心。

万一罗家没有人坐元娘的位置,那以后钱公子的仕途就少了个得力的人…

而十娘听说元娘死了,当着去给她报信的丫鬟就冷冷地笑了一声:“她还走得挺快!”

那丫鬟唯唯喏喏,不知道答什么好。

十一娘听了却怔了半天。

她想到了初见元娘时元娘那温柔的笑容,还有小院里元娘自嘲的语气…好像很熟悉,却又那样陌生…

不知道为什么,十一娘泪盈于睫。

她不知道是为自己悲伤,还是为元娘悲伤…或者,为她们悲伤!

待十一娘和五娘、十娘一块去了大奶奶那里时,杭妈妈的纸钱、蜡烛、刚买来,大奶奶还在等二房和三房。看见她们来,忙问:“吃了早饭没有。”

大家摇头。

大奶奶忙吩咐厨房的人做些馒头饼子:“…二婶和三婶一到我们就走,吃完就罢了,吃不完,你们带着马车上去吃。”

十一娘见大奶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行事却有条不紊,心里十分的佩服。

大家吃了一半,有小丫鬟跑进来:“二太太和三太太来了!”

二房来的是二太太和三奶奶、七娘,三房只来的是三太太。大家见面,少不少嘘唏感叹,潸然泪下一番。

二太太就催:“时辰不早了,大家还是快点过去吧!迟了让人说闲话,总是不好。”

大家各自上了各自的马车,浩浩荡荡往荷花里去。

路上,十一娘透过十娘撩开的帘子看到有两、三拔人始终不紧不慢地跟在自己的马车后面。刚开始她还有点奇怪,片刻后才醒悟过来。

原来大家都是往一个方向去…

待马车过了太池,已是白茫茫一片。

待到了永平侯府,只见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孝棚、牌楼早已竖起,管事小厮都穿起了白直裰,或站在一旁临时搭起的帐房处侯着,或进进出出地忙着事。

见了罗家的马车,立刻有管事迎了上来,叫了引客的媳妇子带她们去了内院。

还没有进院子,十一娘就听到了谆哥的哭声。

待进了院子,谆哥的哭声越发的大了,其中还夹着妇人们的低泣。

“你们来了!”迎接她们的是憔悴的三夫人。

大奶奶点了点头,向二房和二房介绍三夫人。

大家行了礼,三夫人眼睛里已噙满泪水:“快进去看看吧!”

大奶奶应了一声,和三夫人进了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