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令宜看着她神色慌张,脑海里浮现她态度端庄,笑容大方的模样,压在心底的不安突然就烟消云散了。

他的手臂健壮有力,轻而易举地将她从被褥里抱出来,搂在了自己的怀里。

虽然有思想准备,但身体突然落到一个滚烫的怀抱里,她还是小小地惊呼了一声。

“后来金华府缺个知府,”他的声音一路沉下去,如抚在肩头的灸人的手,一路滑下去…“就让礼部的那个万春去了。”

她感觉自己像落在热锅里,碰到哪里都是烫的,只好继续絮叨:“…知府换县令,比,比原来还好…”

“是啊!”徐令宜看着她一副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无措模样,感觉到手下虽然细腻的不可思议却又有几分僵硬的纤细身子,有些拿不定主意,心不在焉地应着十一娘的话,“而且到了金华知府的位置上还算勤勉,连续三年的考核都得了个‘优’。”

手掌宽大温暖,细细地抚摸磨挲着她,带着无限的耐心…她觉得自己全身都热起来,只好把注意力放在两人的对话上。

“那,那不错啊!”

“嗯!”徐令宜感觉怀里的人慢慢柔软起来,轻轻地啜了她的耳垂,含含糊糊地道,“到高县的那个也不错。平了一次苗乱,升了锦州知府,又三年,升了参议…”

热气扑在脖子上,十一娘不由小小地颤栗了一下。

徐令宜立刻感觉到了变化,眼底就有了几份笑意:“过了两年,他督粮有功,升了甘肃布政使…”

怀里的人轻轻颤抖着,贴着他的脸烫人。

他微微地笑,动作轻柔地翻身,把人覆在了自己的身下。

徐令宜抱着十一娘,带着爱惜抚着她湿漉漉的鬓角。

还好,没有像上次一样拒绝他。

想到这里,徐令宜不禁在心底叹了口气。

到底年纪小了些,到了最后又成了忍耐…

“我叫丫鬟来服侍你。”徐令宜小声地问她。

“嗯!”十一娘静静地由他抱着,觉得动一下手指都累。

徐令宜起身叫了丫鬟,自己去了净房。

冬青扶了十一娘起来,衣襟微敞,就看见初雪般的肩头有紫红色的痕迹。

她不由脸色一红,忙眼观鼻,鼻观心,低下头去。

十一娘感觉刚刚入眠就被身边的徐令宜给吵醒了。

“到了丑时?”她声音惺忪,带着慵懒的妩媚。

徐令宜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在她耳边低声道:“再睡会,等会还要去给娘请安。”

十一娘实在是累了,怕自己等会在太夫人那里支持不下去,“嗯”了一声,自顾自地去睡了。

徐令宜叫了夏依进来服侍他更衣。

冬青不由大急,拉了拉十一娘的衣袖。

十一娘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徐令宜吃了早饭,照影带着几个提了灯笼的小厮来接他。

他犹豫片刻,去看了十一娘。

她拥被而眠,长长的睫毛静静地垂落在白玉般雪肌上,静谧中透着几分安祥。

没事就好!

他很少失控,这一次,是自己太孟浪。

徐令宜不由长长地吁了口气!

早上,秦姨娘和文姨娘来给她请安,却没有看见乔姨娘。

文姨娘立刻笑道:“说是一早起来吹了风,有些不舒服。”

十一娘吩咐琥珀去给她请个大夫来:“…免得拖成了大病!”

“姐姐真是菩萨心肠。”文姨娘奉承着十一娘。

十一娘表情淡淡的,和两人寒暄了几句,就去了太夫人那里。

三夫人在她之前到的,正在厅堂里喝茶,看见她,立刻迎了上来:“四弟妹才来!”

十一娘笑着和她曲膝行礼。

三夫人就拿了菜单子给她:“这是你们房里的,弟妹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改的。”

难道她和自己一样也差钱。要不然,怎么会这么急。

十一娘笑接过菜单。

早餐很丰富,仅粥品就有五种,面点有八种,小菜十来种。午餐却很简单,她的是五菜一汤,三位姨娘的是三菜一汤,晚餐也很丰富,她的是八菜一汤,三位姨娘是四菜一汤。三十天的菜单全拟了出来,每天不重样,荤素搭配,还有点心、水果。

徐令宜会在家里吃早餐和晚餐…真是动了很大一番的脑筋啊!

十一娘笑着将菜单递给了三夫人:“三嫂费心了。就是我自己点菜,也没有这样的周到。”

说得三夫人笑容满面。就和她说起另一桩事来:“太夫人正在催各房属牛的都快些出府呢!”

不是她不想早点送冬青出府,而是派了人去金鱼巷,结果发现那里的宅子有些陈旧,不仅要重新粉壁,家具也要置办,一来二去就耽搁下来。

“明天就出府。”十一娘笑道,“三嫂也知道,我这边来了些小丫鬟,想让她帮着调教几日,就留了她几日。”

她当然不会对三夫人说自己陪嫁的房子有问题。

三夫人见她同意了,不由松了口气,和她寒暄几句,五夫人由一大堆丫鬟婆子簇拥着走了进来。

她又上前把五夫人屋里的菜单给五夫人看。

第一百零八章

五夫人接过菜单看也没有看,笑道:“就照三嫂的意思就是!”

三夫人笑颜遂开。

五夫人就过来携了十一娘的手:“四嫂有空给侄儿做几件针线吧!”

十一娘笑着望了望她的腹部:“只要你不嫌弃我手艺差。”

五夫人笑盈盈地:“连娘那样见多识广的都觉得四嫂针线好,更何况是我。”

三夫人就笑着问道:“四弟妹又做了什么东西给娘了?怎么不拿给我开开眼界!”

太夫人的亵衣,别说没做好,就是做好了,也不可能拿出来显摆。

十一娘笑道:“一些小东西,不值一提。”

三夫人还要追问,魏紫撩帘从内室出来。笑着给三人曲膝行礼:“太夫人请诸位夫人进去!”

三人不再说笑,鱼贯着跟着进去给太夫人问安。

太夫人就问起三夫人十月初一的祭祀来。

“娘放心。”三夫人笑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初六就把丫鬟们的冬衣都发了。”又歉意地对十一娘道:“府上的人多,七月份就开始做冬衣了。之前四弟妹那边有多少人陪嫁过来还不知道。所以没做你们那一房的冬衣。不过,我会把钱两补给你们的。”

她要银子做什么?难道能拿了银子不给屋里那些丫鬟婆子们衣裳穿?何况她看徐府那些丫鬟婆子穿衣,除了各房一等的大丫鬟和像杜妈妈这样有体面的妈妈,都穿着统一的衣衫,她屋里的丫鬟婆子怎么能例外?

十一娘笑着:“她们总是要穿衣的。三嫂就不用补银子给我了,让针线房的给她们补做衣裳就是了。”

太夫人听了微微点头:“赶在过年之前做出来就行了。”

“是。”三夫人听了忙点头。

回到自己屋里,十一娘喊了陶妈妈来问:“我原来在娘家的时候,大丫鬟和体面些的妈妈每年四套衣裳,其他是每年两套衣裳。徐府是怎样个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