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九小姐在家里也常遇到有人请教父亲功课,知道是做不得声的,连连的点头。

贞姐儿就让小鹂各捡了几样点心,让用大红描金的海棠花托了,牵着徐嗣诫的手去了竹林。

几个人在竹林的石桌石墩上坐下,吃点心喝茶,姜家九小姐说着自家的事,谆哥说着赵先生,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好不快活。

杜妈妈在一旁看着喜上眉梢。

最后姜家九小姐还是没有看见花露是怎么做的,却得了二夫人送的一瓶玫瑰百合香露,一瓶牡丹木犀香露。

坐着马车打道回府的姜太太闻着称赞:“真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做得出如此奇妙的香露。初闻是玫瑰香,再仔细一闻,是百合香。”

姜家九小姐听了连声喊“娘”,睁着黑玛瑙般眼睛道:“二伯母还跟谕哥哥讲《论语》。”

姜太太听了望着女儿微微地笑了起来,眼睛里满是慈爱:“瑟瑟喜欢谆哥哥家吗?”

闺名瑟瑟的姜家九小姐连连点头:“喜欢!”

坐在一旁的姜夫人听了望着弟妹笑起来:“这就叫做姻缘天注定!”

姜太太没有做声,摸了摸女儿乌黑的头发,动作轻柔的甚至带着了些许的怜惜。

那边五夫人有些疲惫地脱了水蓝色细葛衫,露出鹅黄色绣大红缠枝花的中腰。

“这天气越来越热了。”语气里带着几份抱怨。

石妈妈笑着接过她脱下的衣裳递给一旁的小丫鬟,拿起拧好的帕子帮五夫人擦试身体。

“今天晚上五爷在宫里值夜,让乳娘把歆姐儿抱到我屋里来歇息吧!”

石妈妈笑着应“是”,吩咐小丫鬟传话。

五夫人就想起一桩事来:“上次我回去的时候听爹说,要给维哥请旨封世子,也不知道到底进行的怎样了?”

“哪能这么快!”石妈妈笑道,“侯爷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要奏请皇上和礼部。最快也要到明年的春天。”然后给五夫人披了件白银条的纱衫。

五夫人却像想起什么似的,似笑非笑地撇了撇嘴。

石妈妈心里一跳,忙笑道:“侯爷当初也是看中了维大爷,还不是因为维大爷性子率直,和夫人合得来。何况维大爷这几年在侯爷面前尽孝…”

“我知道。”五夫人心不在焉地打断了石妈妈的话,“我是在想谆哥…看样子,侯爷要请旨封谆哥为世子了。不知道十一娘知道了,心里会怎么想?”说着,抿着嘴笑了笑。

第三百三十九章

这是徐家的事,石妈妈不好议论,只是笑着帮五夫人散了发。

五夫人拿着把梳子在手里把玩:“先是帮谕哥儿说一门看上去极好的亲事,然后鼓励谕哥去参加科举。小孩子家,看着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头脑一热,自然什么都应了。待他一走,再和姜家把婚事敲定,请旨封谆哥为世子。到时候,谕哥的师长、同窗、好友都是与姜家密切之人,他不动爵位的心思还好,姜家自然是最大的助力,可他要是动了这心思,只怕第一个不放过他的就是姜家。他如若因此而心生怨怼,可当初是他自己答应的,要怨,又怨谁去?我们四哥,可打得一手好算盘呢!”

说到这里,她想到项家的拒婚,无声地笑了笑。

而此刻的徐令宜正坐在垂纶水榭临窗的大炕上。

带着碧漪湖凉意的微风穿过糊着细葛布的窗棂吹进来,让他神清气爽。

“…孩子模样儿长得很好。”十一娘一边铺床,一边絮叨,“性子也活泼。姜太太一看就是个贤良淑德的。我看这门亲事结得实在是好。”说着,直起腰笑问徐令宜,“侯爷是先看会书?还是这就歇了?”

徐令宜没有回答,望着她笑。眉眼间有朗月般的清明。

“来,到我身边来!”他朝着十一娘招手,声音低沉却醇厚。

好像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难道是因为谆哥的婚事进行的很顺利?

十一娘思忖着,坐到了徐令宜的身边。

徐令宜却把她抱在了怀里:“陪我坐一会!”把脸贴在了她的鬓角。

夜正凉,他的气息却是温暖。

十一娘搂着徐令宜的腰,静静地依偎在他的怀里。

月光一点点的洒进来,屋子里偶尔响起烛花爆开的“噼啪”,让气氛更加静谧。

“今天是十六吧?”徐令宜抬起头来,手轻轻抚挲着她的面颊。

月色打在他宽阔的背上,他明亮的眸子像宝石一样光芒闪烁。

“嗯!”十一娘点头,不知道徐令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徐令宜的表情顿了顿,半晌才道:“谆哥有不足之症。长春道长又说他有‘三灾’。我和你姐姐怕他命格浅,受不了多的福禄。”他的声音舒缓,沉凝,“曾经商量等他过了十二岁再请旨封世子…”

如果徐、姜两家要定亲,谆哥有世子之位在身,那意义又不一样。

她徐徐坐直了身子:“侯爷的意思是,想提前立世子?”

徐令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默了好一会才道:“你觉得如何?”

“如果这样,自然最好。”十一娘沉吟道,“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徐令宜微微点头,拉了她的手:“以后的事你也别太担心。我心里有数。会安排好的!”

十一娘心念转了转才明白他所谓“以后的事”是指如果他们有了儿子的话…

她不由呆了呆,想起及笄礼后频繁的房事。

他们可没有做任何的防范措施。

如果万一…

十一娘突然很矛盾。

生个孩子当然好。自己也有个伴。但真的有了孩子,以现在情况,局面只会更复杂。

想到这些,她不由抿了抿嘴,温声道:“侯爷,既然如此,您不如早点进宫请旨吧!等我们和姜家说亲的时候,也体面些。”

这样一来,就算是自己生了儿子,世子之位已定,冲突也少些了!

徐令宜没有做声,攥了拳头,把她的手紧紧地包裹在自己的掌心。

心里想得很明白,可念头一转到有可能怀孕上面去,十一娘心里就觉得赌得慌。

她不安了两天,甘夫人来了。

“有个姓韩的大夫,住在城西的井二胡同。”她和十一娘并肩坐在炕上低语,“是我嫂嫂介绍的。十分有名。据说翰林院金大人家的媳妇也曾去问诊,去年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为这件事,甘夫人竟然亲自走一趟。

十一娘十分感激:“七姐今天和姐夫去了庙里,等他们一回我就告诉他们。”

甘夫人就问:“要不要我陪着去一趟?那地方我熟?”

甘夫人主持府中的中馈,出来一趟并不容易。

十一娘忙道:“要是他们找不到地方,再请甘姐姐陪着去吧!”

甘夫人听着欲言又止。

十一娘忙道:“姐姐把我当妹妹,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甘夫人想了想才悄声道:“你要不要也一起去瞧一瞧?”

十一娘听着脸色飞红。

甘夫人忙道:“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上次听说你一直用着药…多看几个大夫,把握也大一些。”

这是掏心的话。

十一娘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轻声道:“我一直没有好好医。怕年纪小怀了孩子保不住,大人孩子一起丢了性命,又怕耽搁了医诊的时间,到时候想生没生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有些日子了!”

这也是掏心的话。

“你可别本末倒置了。”甘夫人十分真诚,“像你自己说的,现在不把身体养好了,到时候想要也没有了。你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这不是你能算计好的…何况不想生,又不是没法子的事。”

十一娘心情激动。

自从嫁人,这些全凭以前的一些道听途说,根本不敢肯定自己做的是否完全正确。常常觉得战战兢兢,想着要是能有个有经验的人指导自己一下就好了。可自己真正的心意又不能跟别人说…没想到,今天却突然有了这样一个契机。

“甘姐姐…”她抿了嘴,眼角有水光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