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徐嗣诫道,“先生问过我,问我愿不愿意拜他为师学弹琴。我说愿意。他很高兴,摸了摸我的头,说,等他跟父亲商量了再说。”

是那种讲究传承的正式拜师吗?

十一娘有些好奇起来。

这位赵先生,看样子不仅博学,而且多艺。

正说着话,徐令宜回来了。

他脸色有些凝重,看见徐嗣诫依在十一娘怀里说话,神情缓和了很多。又见徐嗣诫手里拿着个笛子,以为他刚刚练习了只笛子的,叮咛了他几句“以后不要吹得这么晚”之类的话,然后让南勇媳妇带他下去歇了。

待徐令宜梳洗完毕,夫妻俩就靠在床头说话。

“侯爷去给娘问过安了?”

“去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知道秦姨娘的情况了。那有些话就不用多说了。

十一娘沉吟道:“谕哥儿怎么说?”

徐令宜沉默了片刻,低声道:“他开门见山地问我,秦氏是不是用巫蛊咒谆哥!”

这孩子,原来只是很聪明,现在却很锐利。

“那,侯爷怎么说?”

“他既然猜到了,我也没有瞒他。”徐令宜道,“他低头默默地坐了一会,然后问我,这件事对外是怎么说的。我见他头脑明晰,就摘了些要紧的告诉他。他听了就给我跪下磕了三个头,求我同意他去落叶山,服侍秦姨娘归山。”他说着,怅然地叹了口气,“说话,行事沉稳的像个大人似的。”

对于还像孩子似的徐嗣谆,徐令宜又怎能不怅然?

徐嗣谕觉得自己的衣襟已经全湿透了。

第一次,他主动和父亲说话。也是第一次,父亲看自己的目光中不再是欣慰,而是赞赏!

他仰面倒在床上。

文竹忙蹑手蹑脚地上前给徐嗣谕脱鞋,又见徐嗣谕闭着眼睛,满脸的疲倦,犹豫了一会,轻轻地帮徐嗣谕搭了薄被。

徐嗣谕突然道:“你去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我要去落叶山。”又道,“让莲娇和我一起去。”

莲娇知道了那么多,性命肯定不保了。与其再把谁扯进来,还不如就她好了。

文竹微愣,低声应“是”,然后关心地道:“二少爷,您吃过晚饭了吗?我昨天向厨房要了些新麦粉,要不,我给您做碗面饼吃…”

“不用了。”徐嗣谕打断了文竹的话,“我在外院和父亲吃的!”

他的话音刚落,沁香进来:“二少爷,大小姐来了!”

这个时候?

徐嗣谕惊讶地坐了起来,让沁香请贞姐儿到厅堂坐了,自己由文竹服侍着梳洗更衣,这才去见了贞姐儿。

几个月不见,贞姐儿更显白净。

“听说二哥回来了,”贞姐儿浅浅地笑道,“拿几个庞各庄的黑绷筋西瓜过来二哥解解署。”

徐嗣谕笑着道了谢,让文竹去打点井水来沁瓜:“大妹也别忙着走,我这里借花献佛,请你吃西瓜。”

“好啊!”贞姐儿爽快地应了,问起秦姨娘:“…还好吧?”

“还好!”除了这一句,徐嗣谕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好。

“那就好!”贞姐儿笑着点了点头,和徐嗣谕说起乐安的事来:“…见过姜家九小姐没有?她应该长高了些吧?有没有跟着姜先生读书?还是跟着姜家婶婶学女红?你平时和同窗都去哪里玩?”很多问题。

徐嗣谕和她应酬:“请教姜先生功课的时候,见过几次。因为没有仔细看,不知道长高了没有。她没有跟着姜先生读书,而是跟着师母读书。”说到这时,他想起一件事来,淡淡地笑了起来,“有一次,师母还特意把我叫去问母亲的女红是不是很好。还说,她在燕京的时候,常听人说起母亲的针黹,号称是燕京第一。”

“燕京第一?”贞姐儿笑起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徐嗣谕也觉得有些好笑,眼底就有了几份笑意,“还直说是夸大其词。师母却有些担心,请了乐安最有名的绣娘在家里告诉九小姐女红。”

文竹端了西瓜上来。

兄妹吃了两块西瓜,说了会徐嗣谕在乐安的趣事,贞姐儿看着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徐嗣谕送贞姐儿到门口。

贞姐儿始终没有提来此的目的,好像真的就是为了送两个西瓜似的。

他不由暗暗奇怪。

回到屋里,看见文竹正和沁香两个在收拾箱笼──好在他们刚回来,箱笼里的东西还没有全拿出来,略一整理就行了。

好像每次回来都这样。并不急着清理箱笼,总觉得过些日子还要回乐安,到时候东西又要重新装箱。

不知道为什么,徐嗣谕心情又好了不少。

然后他一怔。

为什么感觉“又”好了不少呢…

徐嗣谕想到刚才,自己总是说得很多,贞姐儿多半时间都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贞姐儿来,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安慰安慰他吗?

那贞姐儿又知道了多少呢?

徐嗣谕呆在那里。

第二天,徐嗣谕去了落叶山。

杨妈妈不禁道:“有儿子就是好。病了还有个侍疾的人!”

杨氏望着再绣两个孩童就可以完成的缎面,淡淡地笑了笑。

等到七月,这件绣品就可以送出去了吧!

乔莲房听了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她和绣橼商量:“要不,我再去求求白总管。杜妈妈不认识那些年轻的小厮,白总管不会不认识吧!”

人家哪里是不认识,是不想管这件事罢了!

绣橼委婉地道:“我听说,夫人金鱼巷的宅子就快要完工了,白总管正忙着。哪里空管这些。我看,还是算了吧”然后提前乔莲房,“您看,我们要不要送点什么贺礼过去?”

“又不是乔迁新居,送什么贺礼。”乔莲房立刻否决了,“她那里自有文姨娘凑热闹。我们就算了。”她说着,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去跟文姨娘说说吧!她们文家,很多管事。难道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她说着,去了文姨娘那里。

文姨娘正琢磨着秦姨娘的事。

这都有一个多月了,二少爷也回来了,秦姨娘估计也没有几天日子吧…

听说乔姨娘来见她,她收敛着思绪去了厅堂。

知道了乔莲房的来意,文姨娘有些为难。

如果是前几年,这算是个什么事?帮乔姨娘办了,也算是结交了个朋友。可这两年,文家恨她不帮忙,连她在济南府开的商行都受了不少影响…可如果直接拒绝了乔莲房,乔莲房肯定以为自己不愿意帮忙了。

她只好笑道:“我过两天去问个信吧!行与不行,就这两、三天就给乔姨娘回来。”

乔姨娘笑着道谢走了。

过了两天,落叶山有消息传过来,说秦姨娘病死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消息传来时,十一娘还是有些意外。

“这么快就没有了…”

“该见的人已经见着了。”宋妈妈低声道,“自然就安心去了。”

正说着,太夫人差了身边的玉版请她过去说话。

“…是病死的,又在那边停了床。我看,丧事就在那边办了吧!”

十一娘应喏,回去叫了宋妈妈商量怎么办丧事。

“…毕竟是上了族谱、生过儿子的妾室。别家不管,可这三亲六眷却是要去说一声的。”宋妈妈说着俗礼,“上头还有太夫人、侯爷。我看,八人的小抬起杠,请慈源寺的师傅来帮着念《往生咒》,头七过了就下葬,您看怎样?”

十一娘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