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不是算是树倒猢猴散呢?

她微微叹了口气,吩咐秋雨:“我这些日子在家里静养,三月初三的时候,周夫人、黄三奶奶、林大奶奶少不得要来看看我。你去跟季庭媳妇说一声,看暖房这些日子都有些什么好颜色的花,到时候搬几盆来,把我这边也点缀点缀。再让她派两个懂花事的妈妈明天跟着宋妈妈去趟忠勤伯府,看看甘太夫人院子里缺不缺花木,有没有哪里需要修整的地方!”

这几年,她一直派人照顾甘太夫人院子里的花草。

秋雨应声而去。

一旁服侍的竺香道:“夫人,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杨姨娘虽然一直说杨家的人待她如何如何不好,可出了这样的事,只怕还是会帮着出面求情。您看看文姨娘就知道了。夫人不如和侯爷商量商量,到时候也可以直接答了那杨姨娘,免得她又找到侯爷那里去!”

话虽然说的委婉,意思却在里面。

不过是怕徐令宜看着美人落难动了心,不如和徐令宜说好了到时候她去卖杨氏这个人情,也让杨氏知道她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十一娘却望着她笑了笑,道:“我不准备帮她这个忙。”

竺香有些惊讶。

她是五姨娘给自己的,又一向聪明伶俐,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十一娘低声道:“你听大保那话里透着的意思,就应该知道杨氏之父是什么人了他不想着怎样平息事端,一心只念着要让那些人好瞧。此时听着他好像受了很多的委屈,可你仔细再想想,平日只怕也是个横行乡里的。这种人,我又何必帮他!”

竺香听着微微点头,赧然道:“我是看夫人一心一意帮着文姨娘,文姨娘现在待夫人到有七、八分的诚意…”

“并不是所有的诚意都能要的。”十一娘喃喃地应了一句,笑着恢复了平常的声调,“文姨娘和杨姨娘不同,文太夫人是受儿子的拖累!”

竺香的脸已通红,低声道:“我,我知道了!”

十一娘不再多说,笑着转移了话题:“琥珀那边真的什么都不缺吗?”

竺香刚从琥珀那里来。

“真的不缺什么了!”竺香笑道,“琥珀姐姐说,她不在府里当差了,可还有您给的压箱钱,管姐夫也有工钱,衣裳首饰又不用添制,省着点花,三、五年内都过得宽裕。而且滨菊姐姐送了些长安穿过的旧衣裳去,她也跟着滨菊姐姐做些针线放到喜铺里去卖。让夫人别担心。等过些日子,您身体好一点了,她就来看您。”

嫁出去的几个丫鬟,管青能力最差,十一娘也就最担心琥珀。听竺香这么一说,她也想寻两件谨哥儿的衣裳让竺香给琥珀送去,后来一想,那些布料都十分名贵,真的赏了琥珀,只怕琥珀给孩子穿了也不自在,只好反复叮咛竺香:“你可不能帮琥珀打马虎眼。有什么事就直说!”

竺香笑着连声保证。

芳溪进来:“夫人,杨姨娘,去了半月泮!”

十一娘挑了挑眉。

竺香已凛然道:“她胆子可真大!”

两人的目光却不由望得十一娘,等着十一娘拿主意。

十一娘慢慢站了起来:“我们也去看看!”

半月泮的小径很窄,虽然提着灯笼,但空气中传来的破帛声还是让杨氏明白,她新做的这条豆绿色的百褶裙只怕已被划破了几道口子。

有人轻声喝斥:“谁!”

杨氏停了脚步,匀了匀呼吸,低声道:“妾身杨氏,请这位小哥帮着传禀一声,就说有要紧的事见侯爷。”

喊话的人滞了片刻,低声道:“请姨娘等等,我这就去禀了侯爷!”

杨氏说了声“多谢”,挺直了身姿站在原地。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却是二十四,下弦月,没有星星,风吹过树梢,影影绰绰,沙沙做响,如置身惊涛骇浪中,孤单而寂寥,却不敢有丝毫举动。

她曾听人说过,像徐令宜这样朝中重臣的书房内外通常都有武技高超的人把守,一个不小心,就被人当成图谋不轨之人被射杀掉…

从前,她是太后赏赐之人,现在,她只是罪臣的侄女。

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只怕记得她的人都没有!

想到这里,就更觉得时间难熬。

第四百九十五章

穿过小径,杨氏脚步一滞。

她以为会看到一个戒备森严、侍卫林立的院落,却没想到月光下的半月泮,清溪、篱笆、土墙,像个安宁而静谧的农舍。

“杨姨娘,请这边来!”带路的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厮,高挑清瘦,夜色中,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几分精明。

杨氏忙收敛了心绪,轻手轻脚地跟在小厮身后。

风吹过,树叶婆娑起舞,树林里好像有无数的人影浮动。

她忙眼观鼻,鼻观心,跟着小厮进了农舍的堂屋。

堂屋静悄悄的,长案、幔帐、花几安静地伫立在黑暗中,只有四方桌上点了盏瓜型羊角宫灯,莹莹如月,发出一团柔和的光芒。

徐令宜就坐在羊角宫灯旁的太师椅上。皎洁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的俊朗的五官平添了几份柔和。

杨氏心中一松,轻轻地跪在了地上。

“妾身杨氏,给侯爷请安!”

膝盖上有凉意一点点的漫延,却不硌人。

地上应该铺的是水磨石青砖吧!

她突然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建宁侯,也是这样一个晚上,跪在水磨石的青砖上。那时家里穷,裙子里只有条裤子,瑟瑟发抖,却感觉不到冷,只有望见龙门的兴奋与不安。不象现在,裤子外面虽然穿了绣梅兰竹的膝裤,心里却空荡荡,没有着落…

“起来说话吧!”徐令宜的声音平淡中透着几分温和。

杨氏心中略定。

她没有顺从地站起来,而是继续跪在那里,微垂的头颅更低了几分。

“侯爷,妾身不敢。”她静心屏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脆干净,“妾身厚颜求见,实在是…实在是惶恐无助之举…”语气里就透出了些许的泣意。

芳溪提了灯笼蹑手蹑脚地走在前面,不时用眼角瞥一瞥身后的十一娘。

十一娘体态轻盈,又是不紧不慢的性子,行走间颇有春风拂柳的婉妙。

芳溪是从小丫鬟做起来的,提灯笼最娴熟不过。

每次给夫人照路,只要她把步子略略放缓一拍,就可以昂首挺胸在前面带路。

可这一次…

她放缓也不行,急走也不行,不是太近,就是离得远了些,怎么都觉得别扭。

芳溪心中一急,再回头的时候,目光就朝竺香投去。

竺香见她看自己,轻轻地摇了摇头。

出了门,夫人的脚步虽如行云流水,可上了芳溪亭,脚步却是一滞,渐渐缓了下来,待上了甬道,又有了平常的从容…如今抬眼就可以望见春妍亭,夫人的脚步又慢了下来。

竺香想了想,轻声道:“夫人,如果您走累了,我们不如去春妍亭歇歇脚吧!”

又不是来游园,锦垫佛尘一律未带。而且春妍亭建在一个小山丘上,虽然不高,到亭子的路却长。既然走累了,何不就在甬道旁的石凳上歇歇,何必舍近求远,爬到春妍亭去。

芳溪不禁停足转身,脸上已露出一个笑容,嘴角微翕,正欲建议,耳边却传来十一娘略带犹豫的声音:“好啊!就到春妍亭坐坐吧!”

黑暗中,竺香神色一缓。

杨姨娘是侯爷的妾室,有事求见,自有侯爷说见与不见。夫人这样急急地跟过去,哪里有一点点大妇的风度胸襟。就算是那杨氏得了手,也不过是“不合时宜”罢了。如若真有急事求见侯爷,夫人岂不成为阖府的笑柄从前的贤良淑德岂不都是假的!

可这话,她却说不得。

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夫人是个明白人,一时情急而已。

她拖着时间让夫人想清楚。

想清楚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竺香笑着喊了声“芳溪”,示意她在前面带路,扶着十一娘往春妍亭去。

“…即入了徐府,生生死死都是徐府的人。”杨氏抬头,灯光下,眼角的水珠如露珠,“这个时候,妾身本应不闻不问。可为人子女的,知道父母受难,又怎能坐视不管。侯爷…”她跪着向前挪行几步,直到膝盖离徐令宜的脚还有一步的距离,“妾身无德无能,不敢求侯爷的青眼,您就当是可怜妾身孤苦伶仃,如走在路上遇到那行乞之人随后丢了两个铜子,让那行乞之人得以活命般,赏妾身一句话,助妾身渡过破家灭门的难关…”说着,垂了头,眼泪就落在了徐令宜的膝头,“侯爷,侯爷…妾身惶恐不安,除了侯爷,没人可求…”

从春妍亭往北眺望,可以看见半月泮粼粼的湖水,模型般小巧的房屋,还有堂屋如豆的灯光。

二月的夜风吹在身上,还是有点凉。

明明知道徐令宜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荒唐事,明明知道自己应该象从前一样一笑了之,为什么又忍不住心中的烦燥,就这样什么也不想地跑到了春妍亭呢!

十一娘双臂抱胸,安静地站在那里,沉默地望着半月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