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上一章:第 85 章
  •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下一章:第 87 章

将璎珞头上的蝴蝶累丝衔宝簪子扶正了,王雪瑶突然靠近了她一些,道:“对了,有个事儿你不知晓不晓得。”

见璎珞目光清凌凌望过来,王雪瑶略咬了一下唇,觉得还是告诉璎珞的好,便又压着声音道:“就是皇后出的永乐公主,如今都已经芳龄十九了却还留在宫里头,你可是知道缘由?”

璎珞却一愣,她今日进宫,唐氏是让杜嬷嬷亲自到飞雪院中教导了她几日规矩礼仪的。

杜嬷嬷本就是宫中放出去的,对宫里头的主子们也算了解,也和璎珞说了不少宫里的事儿。

璎珞只知道皇后一向还算得宠,膝下有一子一女,皇子便是诚王,和秦严不怎么对付。而公主则受封永乐,平日很得皇帝的宠爱。

至于其它,杜嬷嬷也没告诉过她,她自然也无从得知了。

此刻听王雪瑶突然提起那位永乐公主来,璎珞拧了拧眉,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而王雪瑶见璎珞神情诧异,便知她什么都不知道,道:“反正这永乐公主性格和她那哥哥一向傲慢,目中无人,你见了她注意点,绕着走便是。”

璎珞直觉王雪瑶没说真话,但见她不愿明言,便也没再多问,恰此刻马车也缓缓停了下来,却是已经到了宫门外,马车只能行到此处,再往里却是要诸人步行进宫了。

------题外话------

二更大概晚上了,嘤嘤,妞们素素月票榜被挤掉一个名次,人家更四五千就能把素素挤下来,这不科学啊,求票票哦,么么哒

013 第一次亮相

外臣和各府的贵公子们进宫并不在这边的宫门,从这万安门进宫的皆是女眷们。

璎珞和王雪瑶下了马车,就见宫门前停靠了不少的各府马车,皆是华盖宝顶,尽显富贵。这会子正是外命妇们带着家中姑娘们进宫的时辰,宫门前人还真不少。

可四周却静悄悄的,在威仪的宫门前没有人敢大声喧嚣,互相间规规矩矩的见过礼,便是遇上相熟的人家也不过略点下头,没有人会在这里闲谈嬉笑。

姑娘们多都规规矩矩的跟在自家长辈的身后,那边太夫人和唐氏也分别下了车,璎珞和王雪瑶忙过去,各自扶住了祖母的手,然后也都挂着得体的微笑紧随在了太夫人和郡王妃的身后。

振威将军府和郡王府本就住在一起,又皆是武将,门第差不多,加上在子嗣上命运相近的奇异,最近祁阳王府接回了一双孙儿,振威将军府却也过继了子嗣,再加上璎珞姐弟又是通过楼太夫人牵线搭桥,故此两家如今走的愈发近了。

太夫人和唐氏带着璎珞二人一起往宫门去,不少贵夫人们都瞧了过来,因都听说了郡王府迎回一双孙儿的事情,故此这会子难免好奇的多注意一二。

望过来瞧见唐氏身后竟然站着一个窈窕高挑的身影,不觉便或探究或好奇或艳羡嫉妒的望过来。

璎珞还没走到宫门便感受到了自四面八方透过来的各异视线,好在她面皮子够厚,从来不怕被人看,不然这又是面临进宫的紧张,又是被人扫视,非要晕倒不可。

“姑婆,嫣姐姐!”

没走几步,就见前头的马车旁绕过来几个人,当头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率先瞧见了璎珞和唐氏,一双乌溜溜的眸子晶亮起来,欢声叫着。

璎珞望去不觉也笑了起来,这几人不是旁人,正是唐氏的娘家,荥国公府的女眷们。

现在的荥国公乃是唐氏的嫡亲胞弟,其夫人邹氏,带着两个已经有封诰的儿媳妇,并三个姑娘。

开口叫璎珞和唐氏的便是荥国公府的唐四姑娘唐纤夏,她说话间已经跑了过来,抱住了璎珞的胳膊,道:“嫣姐姐,昨儿郡王府送过来的糕点盒可是嫣姐姐准备的?那种晶亮亮,红彤彤一股子山楂味的糕点叫什么?还有吗?”

以为宫门处本就安静,唐纤夏这般叽叽喳喳顿时便吸引了更多的目光,璎珞还没来得及说话,荥国公府的大夫人高氏便轻叱了一声,道:“夏姐儿!”

唐纤夏被母亲叱责,回头见祖母等人都是一脸的不认同,这才吐了吐舌头,忙忙松开璎珞的胳膊,板着小脸规规矩矩地给唐氏和一旁的楼太夫人都见了礼,也不待唐氏和楼氏喊起,便跳了起来,立马又拽住了璎珞的胳膊摇了摇,道:“嫣姐姐你快说啊。”

大家见她这般不觉一阵无奈好笑,璎珞揉了揉唐纤夏额前碎发,道:“那个就叫山楂糕啊,你若喜欢一会子回去我让人再送过去一些。”

年前,姻亲之家一般都会互相送些各自制的糕点等年货,互通有无,今年唐氏主持中馈,璎珞替唐氏分担了些事情,这送出去的年货糕点都是她列的单子准备的。

唐纤夏显然很喜欢郡王府送去的山楂糕,那边唐纤夏的两个姐姐,唐二姑娘唐纤秋和唐纤冬也走了过来,她们两个都已是大姑娘,自然不会像唐纤夏一样冒冒失失,姿态优雅地和唐氏等人见了礼,璎珞也忙冲荥国公夫人及其三个儿媳分别见礼问安。

荥国公夫人邹氏瞧着举止大方得体,从容优雅的璎珞目露赞许之色,冲唐氏道:“还是大姐会教养姑娘,瞧瞧嫣丫头,这才没几日不见,当真是出落的更水灵了。”

旁边二夫人李氏却是笑着接口道:“这人呢,龙生龙,凤生凤,咱们嫣丫头便没长在郡王府中,那也是天生的贵女做派,再经姑母教导两日自然更出挑了,真真是羡慕都羡慕不来呢。”

李氏这话却接的有些轻狂了,唐氏知道这个侄儿媳妇并非张扬跋扈之人,这样说显然是给有心人听的,便知道怕是方才这里有些什么流言蜚语,她只目光淡淡扫了下四周,便道:“可莫这样夸她了,这孩子脸皮子薄的很。”

“我就喜欢嫣丫头这般柔婉的性子,这么漂亮的玲珑人儿,姑母可不能总拘在郡王府里,正该像今日一样多带她出来走走,也好让咱们饱饱眼福。”唐三夫人闵氏也接了口。

璎珞适时地低着头只做羞涩样,那边唐纤秋却靠了过来,低声道:“方才永宁侯夫人瞧见郡王府的马车过来便在嚼舌根,说姑婆今日一定不会带嫣姐姐来呢。哼,这会子打脸了吧。”

璎珞闻言眸中闪过了然之色,笑着拍了拍唐乔秋的手。

事实上也确实有不少人像永安侯夫人一样等着看郡王府的热闹,大家都知道郡王府接回来的一对姐弟从小养在乡下地方,生母还是风尘出身,偏这样一对草芥姐弟被带回了郡王府后却得到了最大的重视。

当日皇帝竟然就下旨令那穷酸出身的少爷承袭了世袭武职,这简直就预示着将来祁阳王府便是那小子的了。这等运气,简直就是让人没有办法不眼红的,人一眼红便生妒,生妒自然希望看到那运气好到天嫉人怨的一对姐弟出丑。

今天祁阳郡王妃进宫,便有人猜想大抵她是不会带那个新认的孙女的,只因要调教一个贵女那是要从小就娇养,用金银浇灌出来的。祁阳王府这个孙女刚刚被接回来没两天,哪里能调教的出来?

皇宫这种地方便是从小教养的女儿,头一回进宫都难免要心怯害怕出些岔子的,更何况是祁阳王府从外头带回来的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这若是在宫中贵人面前失仪,那可不仅仅是丢人现眼的事儿,弄不好就要获罪!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故此不少人都猜想今日不会见到郡王妃带孙女前来。可如今却恰恰相反,那些等着看热闹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这边李氏等人的声音传过去,永安侯夫人和围在她身边的几个夫人明显面有尴尬之色。

她们刚刚瞧见祁阳王府的马车过来便说了那么几句闲话,哪里想到就刚好被荥国公府的人听到了。

荥国公府从夫人到儿媳都是将门出身,最是护短泼辣,不肯吃亏,如今可不就替郡王府讨起了公道来了。

这下子引得不少方才听到动静的夫人们都瞧向了永安侯夫人几个,目光有些讥嘲。

永安侯夫人脸色涨红,她倒是想替自己辩驳几句,可眼瞧着站在唐氏身边落落大方,进退有据的璎珞,却愣是什么话都说不出。

这姑娘并非什么乡巴佬,简直就是有目共睹,以至于违心的话她连说都没法说出口来。

见永安侯夫人紫涨着脸,不少夫人不觉便又看向了郡王妃身边的璎珞。只觉这女孩子和她们预想的当真是天差地别了些,竟是令人震惊的出色。

她很美丽,可以说是绝色,这一点倒是众人能预料到的,毕竟她的生母既然能迷惑的祁阳王世子不顾礼法,宁愿背负私德有亏的名声也要宠爱着准许其生下一对外室子,这便说明其定然是狐媚绝色的女人,这样的女人生下的闺女漂亮才是理所当然。

重要的是,她浑身的气质和风华,实在和大家想的差别太大了。

这么多人的目光盯视着,她始终举止从容优雅,笑容端方自然,气质清丽婉然,艳而不媚,反倒让人觉得风华灼人,贵气天成。

这太让人震惊奇怪了。

璎珞确实不紧张,她前世就习惯了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加上今日早有心理准备,更有她对皇宫根本就生不出像土著们那样严重的敬畏之情,故此这会子她虽然谨慎小心,可却也能做到进退有据。

郡王妃将众夫人姑娘们难以掩饰的神情瞧在眼中,愈发觉得今日没让璎珞换一身装扮是对的,自家这样出众的姑娘就该让大家好好看看。

她面上的笑容愈发自在舒心起来,冲邹氏道:“一起进去吧。”

说话间一行人才在众目睽睽下移步进了宫门。

这会子时辰尚早,还不到开宴的时候,外命妇们进了宫,品级高的,太后愿意给份体面的,便可以先到慈云宫去坐坐,陪着太后娘娘说说闲话,而那些品级略低的便只能到宴会的偏殿去先恭候着了。

太夫人,唐氏和荥国公夫人都属于前者,进了宫门便有三辆太监拉的青幔四轮小车行了过来,接她们往慈云宫去拜见太后。

因这种场合都要热闹,太后也喜欢瞧瞧各府花朵般的姑娘们,故此璎珞和王雪瑶并唐氏姐妹却是要随着长辈一起到慈云宫拜见的。而唐家的三位夫人便要前往宴会的庆华殿去。

璎珞扶着唐氏一起上了车,远远走了,宫门前等着往宴会殿去的几位夫人才不觉惊叹出声。

“想不到啊。”

“谁说不是呢,当真想不到。”

郡王府认回来的孙女就像是天生的贵女,不仅没出丑,反倒将要看热闹的人给齐齐镇住了,这谁又能想到呢?

璎珞一行到慈云宫时,太后已在暖阁中宽坐,已有几位早到的夫人带着自家的姑娘在太后身边凑趣说话。

在暖阁外的院子中下了车,璎珞上前搀扶住唐氏,心中难免有些紧张。她知道她这紧张并不来源于要见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故此害怕敬畏,而是因为太后是秦严最亲近最尊敬的长辈,璎珞有种丑媳妇见公婆的局促忐忑感。

她手心都浸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来,这种经历很陌生,前世今生她都不曾有过。

璎珞的僵硬唐氏岂会感觉不到?她顿住了脚步,不觉回头瞪了她一眼,道:“没出息!”

璎珞无辜的眨了眨眼睛,心里却也觉得自己这样有些没出息。

唐氏哼了一声,道:“那靖王世子名声不好,你出去问问,他那样儿可有姑娘愿意嫁过去?你可是郡王府的大小姐,品貌俱佳,咱们郡王府的姑娘可不愁嫁,还不给祖母硬气些!”

璎珞闻言冲唐氏嫣然一笑,道:“祖母说的太是了,还是祖母人情练达懂的多!”

她这一笑映着暖阁廊下已早早挂起的红灯笼,简直犹若繁花盛开,光彩灼人。

“呀,这位就是郡王府新来的唐家姐姐吧?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容色绝丽呢。”

璎珞笑颜还未落,就听一个脆生生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她回头正见一个穿紫红色褙子,十五六面容甜美的姑娘一脸笑意的瞧过来。

璎珞笑了笑,目光却淡淡地打量着这姑娘,觉得此女好似对自己有股莫名的仇视感。

她说的话虽然听着是赞赏的,可却极不对味,听着莫名刺耳。什么叫新来的?什么又叫像她想的一样容色绝丽?分明就是暗示璎珞的生母是风尘出身。

唐氏满色冷淡瞧了一眼那姑娘,那姑娘身前的老夫人也回头蹙眉瞪了一眼她,冲唐氏笑着道:“这孩子一向口没遮拦,笨嘴拙舌,不会说话,郡王妃莫怪才好。”

唐氏自然不会在这里和个晚辈计较,只点了下头,道:“勇毅侯夫人客气了,贵府的姑娘自然规矩都是极好的。”

勇毅侯府却是诚王妃的娘家,璎珞闻言诧了下,心里想了半天,也不明白勇毅侯府的姑娘干嘛对自己有敌意。或者是她的错觉?这姑娘当真是不大会说话?

这一耽搁,前头楼氏和邹氏已经带着王雪瑶几个进了暖阁,唐氏也不再耽搁,带着璎珞也往殿中去。而那勇毅侯夫人也带着孙女跟了上来。

“祁阳郡王妃,勇毅侯夫人到。”

行至暖阁前便有太监高声唱报,也不知是错觉,还是果然如此,璎珞总觉得殿中的欢笑声一下子小了很多,好似大家都因这声唱报关注着外面一般。

璎珞松开了唐氏的手,垂首跟在唐氏身后缓缓进了屋。

这暖阁显然就是平日里太后起居的地方,一共三间打通的设计,许是为了取暖方便,东边用二十四屏的四季花鸟屏风隔了下,西边则用多宝阁隔着了下。进了暖阁正中却是供奉着一尊足有半人高的白玉菩萨。

那菩萨安置在沉香木雕刻的佛龛中,在烛光下眉目慈祥,俯视着进殿的众生,异常显眼。

佛龛的前头是一张长桌,上头摆放着的白玉玲珑双龙吐珠四脚香炉里尚且还插着香烟缭绕的一束香,旁边摆放着錾花卉纹银托盘,供着些新鲜果子。

璎珞虽然有些诧异,怎么这暖阁里倒是如此摆设,可也不敢多瞧,忙垂眸跟在唐氏的身后往东边的偏厅走。

此刻太后和诸命妇们都在东边的偏厅中说话,她正低着头往里头走,却突然觉得背后有一道力量从后侧方猛然撞了过来。

璎珞完全没有防备,她做梦都想不到有人敢在这里闹事儿,明目张胆的害人,顿时便被撞地一个踉跄,身子倾斜往那供桌的方向倒了过去。

璎珞心中一惊,她脑中电光火石地闪过许多想法,这佛龛中供奉着的白玉观音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来历,可这东西既然能够摆放在太后日常起居的地方,且还如此显眼,那一定便是有什么来历的。

说什么都不能撞上去,毁了佛龛便是冲撞了神明,这尊菩萨定然是请回来保佑太后的,若是菩萨毁了,太后再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那还不都要怪在她的头上?

到时候不光是她,连整个郡王府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个时候的人都是信佛的,说不定到那时连秦严也会怪责自己,为什么去冲撞神佛,害的他的祖母受苦。

璎珞想着,咬紧了牙关,硬生生腰肢施力改变了跌倒的轨迹,摔倒时她顺势便一把抓住了那后侧方冲撞过来的人,看也没看便用力将人狠狠甩了出去。

只听一声尖叫,接着是两声闷响,于此同时,砰的一声,挡在东偏厅前的那一架二十四扇的屏风也重重砸落在了地上。

------题外话------

这两天不知怎么了,码字速度空前的慢,脑子跟不会转一样,汗,更晚了实在非我所愿啊,见谅见谅

014 殿前应对

其实璎珞进殿前的直觉并不差,暖阁中的夫人姑娘们确实在听到太监的唱报声后便有些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殿门处。

毕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祁阳王府高调认回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且当日孙子便承袭了世袭军职。

祁阳王府认回个孙子这样的事儿还是惊动不了天玺帝的,而天玺帝也是不可能在祁阳王什么都没表示的情况下便下旨给那新认的孙儿世袭武职的,所以各府都看的明白,祁阳王属意越过庶子直接让这个新认的孙儿承继郡王府。

便并非那等无聊庸碌,眼红心嫉之人,也都好奇祁阳王府这一对新认的姐弟究竟是怎么样儿的,居然可以让祁阳王越过儿子做此决定。

而因子嗣凋零,眼看就要落败的郡王府,可会因多了这一对姐弟而有所改变?毕竟祁阳王府如今在京城还算握有实权的勋贵,不容人忽视。

所以她们都关注着殿门,也想看看郡王妃会不会新认的孙女,那姑娘又是何等样子的。

谁也没想到郡王妃一行还没有进来,立在殿中的那一架沉重结实又华丽的二十四扇双面绣屏风会突然倾倒砸了下来,因为殿中太安静肃穆,那屏风砰地一声被砸倒在地,以至于好些心性不够镇定,不够沉稳的夫人和姑娘都吓了一跳,甚至有人还发出了急促而尖利的叫声。

殿中一时微乱,便连单独坐在上首罗汉床上的太后也禁不住蹙起了眉,听闻殿中的动静,殿外守着的太监宫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也拥进来不少准备护驾。

殿中混乱一瞬,大家才发现不过是有人撞在了屏风,直接砸倒了屏风罢了,蹙眉不悦地望去,就见那倒在屏风上的是一位姑娘,身上穿着藕荷色缠枝梅花的长褙子,此刻整个人都四仰八叉地趴在地上,压得她身下屏风架子支离破碎。

也不知那姑娘是摔坏了,还是太过害怕羞惭,倒在地上竟是连头也不敢抬。

瞧见一旁郡王妃唐氏目瞪口呆的站着,众人便纷纷猜想那跌趴在屏风的姑娘定然是祁阳王府的孙女,于是便有窃窃私语响了起来。

“年轻小姑娘家家的,想必太紧张了。”

“是呢,我头一回进宫拜见太后娘娘,也是紧张的满手汗呢。”

“谁不是呢,我八岁那年缠着母亲非要进宫,母亲便说,规矩没学好,万不能带我来,殿前失仪惊吓了贵人主子,那可都是大罪呢。”

这样的窃窃私语声音虽小,且听着都是寻常话,却满是讥讽之意。

殿中的人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唐氏和那勇毅侯夫人也没料想到会突生变故,甚至她们更为震惊,待这会子殿中响起了私语声,唐氏才骤然惊醒,四目一望,忙去扶同样跌倒在墙边的璎珞,道:“嫣姐儿!”

唐氏本能的动作终于让殿中的人诧异地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人也跌倒了。

只不过她因跌倒在了靠墙的窗户边儿,被朱红大柱挡了下,不甚现眼,再加上那倒在屏风上的姑娘实在太不雅现眼了点,她们先时竟然没有发现那倒在柱子边儿的姑娘。

怎么?瞧郡王妃这反应,这位才是郡王府新认下的孙女?

众人诧异的很,就见那柱子边儿的姑娘虽然也是跌倒在地,可样子却瞧着并不是很狼狈。她侧倒在地上,前半个身子被柱子挡住了,只露出被折弯的一截纤细腰肢,脆弱的似一掐即断,下头是峰线凸起的臀部线条,接着一双修长的腿。

因跌倒的姿态,少女的身段倒是暴露无疑,身条极好,赏心悦目,瞧去不叫人觉得狼狈不堪,反倒有了种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想尽快瞧见她姿容如何的急切和期待感。

“祖母,孙女无碍的。”

尚未瞧见容貌,倒是有清洌洌的声音响起,如珠玉落盆,本是甜糯娇软的嗓音因带着些清冷之意,便显得更加清脆悦耳了。

那声音从容镇定,不带半点颤抖,能让人轻易听出说话人的心绪。

甚至声音像一股能抚动人心的清风,顿时自方才起便有些杂乱无章的殿中安静了下来。

尚未瞧见人,只这一管声音,便有一股无形的气势,先声夺人,让众人明白,这位祁阳王府的姑娘不简单啊。

璎珞跌倒在地上,她是想爬起来的,只可惜她的腰不出意外的扭伤了,阿她动了下又跌了回去。

接着唐氏便过来了,璎珞回了唐氏一句,感受到殿中射过来的目光,璎珞知道再躺着就不像话了,扶着唐氏的手,忍着剧痛,站了起来,垂着头向前走了几步,跪在了大殿中,声音平稳而缓慢地磕头见礼道:“臣女拜见太后娘娘,臣女殿前失仪,惊吓到了太后,请太后赎罪。”

她虽然是在请罪,可她方才一串动作却给人一种从容镇定,舒缓优雅,行云流水的感觉。

能在众目睽睽下跌倒而不露怯,不慌不忙,镇定自若,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地到的。

在没出意外的情况下,这里的闺秀夫人们大抵多数人都能做到动作优雅,仪态端方,举止从容,可出了这样的大丑后,还能做到如此的,她们扪心自问,谁也不敢肯定自己可以。

这姑娘有大家气度,风仪不凡啊。

璎珞跪下请了罪,唐氏才反应过来,也上前见礼道:“是臣妇不曾教导好孙女,请太后责罚。”

祖孙二人都跪了下来,那边勇毅侯夫人才猛然回过神来,忙也跟着上前跪下请罪,她脸色难看的很,因为那边她的女儿张知雅还形状狼狈的趴在屏风上,甚至无措的哭了起来。

没对比还好,有了璎珞珠玉在前,勇毅侯府姑娘的反应简直不堪入目。

勇毅侯夫人不是木头人,自然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对比,甚至能感受到殿中人鄙夷的目光。

她见张知雅还躺在地上似没反应过来一样,忙喝斥了一声,道:“逆女,还不快跪下向太后娘娘请罪!”

张知雅其实并没有跌伤,她砸在屏风上,跌倒的姿势太难看了,且还一下子就摔倒在了大殿最敞亮最光明的所在,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

这太让人难堪羞窘了,她毕竟是十四五的小姑娘,最是爱美的年纪,平日再是伶俐,这会子也无法接受如此难堪的场面。

更何况,这还是在太后面前,砸坏了太后宫中的物件,众目睽睽,她就这么惊扰了贵人,成了笑柄,以后那个府邸还敢聘娶她,她还没定亲呢啊。

张知雅一瞬间又羞又怕,又绝望又无措,以至于她脑子一片空白,本能地埋着头,一直都不知该怎么反应。

岂不知这样的表现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狼狈不堪,丑陋无礼。

这会子听到母亲的喝斥声,张知雅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忙哭着爬了起来,也跪在地上告了罪。

勇毅侯夫人面上火辣辣的,心里却转起了主意。

方才进门时,唐氏走在最前头,她的身后跟着璎珞,而勇毅侯夫人则带着女儿走在后头。

所以旁人看不见,勇毅侯夫人却瞧见了,是一直走在自己侧后方的女儿突然跄踉了一下,撞向了前头的璎珞,这才出了后头的事。

勇毅侯夫人此刻心急如焚,本来她的女儿已经够丢脸了,若是再让太后和众人知道这一出闹剧都是自家女儿的过错,女儿岂不是全被毁了?

勇毅侯夫人正想着,上头太后已经出了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璎珞跪在地上,微垂着头,她进殿后并不曾抬起过头,自然从无瞧到太后的长相,不过听着声音却觉得有些耳熟的很。这会子会出声的定然是太后了,可璎珞怎么回想都没记起在哪儿听过这声音了。

她因这声音略愣了下神,那边勇毅侯夫人便找到了机会,突然就福灵心至地道:“回太后的话,许是郡王府的萧姑娘头一回进宫心中紧张,方才不下心绊了下。”

她说着看了眼旁边的张知雅,又道:“这孩子莽撞,热心地上去搀扶,没能扶住倒是害的两人都摔倒了,知雅,还不快请罪!”

勇毅侯夫人一言,张知雅也反应了过来,像是看到了希望一样,忙忙抬头道:“对,对,回太后的话,臣女不是有意冲撞太后的,臣女一片好心去扶萧家姐姐,没想到慌乱之下,就踩到了裙摆,非但没能扶住人,还害的自己也跟着跌倒了。太后赎罪。”

刚才的事儿又没有人瞧见,她便这样说,也没人能证明是她在说谎。

就算萧涵嫣说是自己推了她,无凭无证的谁又相信她?

这样子,她便成了帮人的,即便是出了丑,也无关紧要了,反倒是萧涵嫣殿前失仪,引出这等动静来惊扰了太后。

璎珞闻言却是眯了眯眼,冷笑一下。她其实被撞出去时,并不知是谁要害她,虽然她知道勇毅侯府的夫人和姑娘走在后头,可她觉得自己和张家的姑娘无冤无仇的,张知雅没道理害她才对。

虽不知是谁撞的,可璎珞在电光火石间还是果决地抓住了那撞过来的人,借着摔倒的去势,将那人狠狠甩了出去。

既然被摔出去的是张知雅,自然撞自己的便也是张知雅了!

璎珞可非什么宽厚之人,张知雅先是要害自己,现在居然还敢倒打一耙,尤其两人还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璎珞心中早便烧起了一团火。

她不疾不徐,待张知雅说罢,才突然直起身子来,抬眸瞧向张知雅,道:“敢问这位妹妹,妹妹当时去扶我,想必一定是瞧见了我要跌倒的情景吧?”

张知雅不知道璎珞为何会这样问,而且璎珞整个人的反应都让她摸不着头脑,这会子她难道不应该哭着叫着喊冤吗?

众目睽睽,张知雅虽然不知道璎珞要干什么,可也不能不回答,道:“自然是瞧见了才赶忙上前扶的,不然我也不会惊慌之下踩了裙摆跌出去。”

璎珞蹙了蹙眉,面色有些迷惑地道:“是这样吗?可我怎么觉得是有人撞到了我后腰处,我才跌倒了呢。”

张知雅见璎珞一副温温软软的样子,顿时心头大定,为了让自己的言辞更具有说服力,她大声道:“当然是这样,当时姐姐不知怎么就踩到了裙摆往前跌,我走在姐姐身后,瞧见了自然是要上前相扶的,谁知道我慌乱之下也踩到了裙摆,这才跌倒在了屏风上,许是我跌倒时不小心撞了姐姐一下吧。”

璎珞闻言便笑了,见众人明显没明白自己问这些话的用意,当下回头道:“禀报太后娘娘,按照张家姑娘的说法,臣女是踩到了裙摆往前跌倒时,又被张姑娘从后头撞了下才跌倒的,这样的话,臣女应该和张姑娘跌倒在一起才对啊,为何会张姑娘往前跌倒在了屏风上,而臣女却摔倒在了墙边呢?太后可使宫女照张姑娘的说法还原一下情景,按张姑娘的说法,臣女和她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状态。”

璎珞言罢,张知雅面色大变。众人也都明悟了过来,其实不用叫宫女来表演也想的明白,确实不可能出现两人不跌在一起这种情况。

这很显然,是张知雅在说谎!

张知雅感受到众人看过来的目光,顿时一慌,又道:“不对,不对,当时是萧家姐姐你扭了脚,往旁边倒的,我上前搀扶又不小心撞了下你,你才跌向了柱子那边。对,是这样的。”

璎珞怜悯地瞧了眼张知雅,觉得这姑娘长了一张聪明相,可实在不怎么聪明,正常人都知道,说谎时不能描述细节,不然很可能越描述漏洞越多,除非你对自己的大脑有绝对的自信。

而眼前这姑娘慌乱不已,自己一诱,她便上钩,使劲的说着细节企图说服大家,这不是找死吗?

璎珞收回目光,道:“启禀太后,当时臣女跟在祖母的侧后方,按照张姑娘的说法,臣女扭了脚往柱子这边倒,又不小心被要来抚臣女的张姑娘撞了一下,那么按道理,臣女便该往前侧方跌倒才对,而当时祖母便行在臣女的前侧方,臣女该将祖母一起撞到才对,为何祖母却好端端站着呢?”

张知雅顿时有些不知该如何反驳起来,璎珞却不给她再出声的机会,磕了个头,道:“禀太后,当时臣女好端端的在前走,是有人撞在了臣女的侧后腰,将臣女狠狠往佛龛的方向推去,臣女这才失了平衡,臣女不敢冲撞神明,眼见要跌上去便拽住了从后头撞过来的人,借了把力硬生生扭转了要跌倒的方向,这才从祖母身前滚了两下跌倒到了墙边,而从后头撞过来的张家妹妹也被臣女的力道带地摔了出去。这才是事实的真相,还请太后娘娘明察。”

张知雅闻声面色陡变,而殿中众人却大都相信了璎珞的话。

只因这姑娘如今都不见半点惊慌之态,又怎么可能进了殿因为紧张差点跌倒呢?

且张知雅的神情和她漏洞重重的话,也实在不足以取信。

殿中一时间安静的很,突然一声轻笑响起,道:“萧姑娘的话,本公主怎么听着更难取信呢,哪里有人跌倒时还能改变自己的方向,选择往哪里跌呢?又不是演杂耍。”

说着嗤嗤笑了两声,语气有些天真娇憨,好似她出口并没有恶意,只是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而已。

璎珞闻言并不曾抬头,只是恭敬地又欠了欠身子,道:“禀太后,平日里摔倒自然不能做到这些,可人紧急之中是会激发身体的潜能的,臣女因强行扭腰改变摔势,怕是挫伤了腰部筋骨,太后可让人为臣女检查一二,臣女若只是寻常的摔倒,只会脚踝有伤,万不会伤在腰肢。”

方才还没人注意到,此刻璎珞一言,大家才瞧见,璎珞虽然一直垂着头,瞧不清楚面容,可她露出的额头上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冷汗,瞧着脸色也惨白的骇人。

这次太后接话很快,道:“医女何在,扶萧姑娘起来到后头检查一番!”

------题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