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奴看都不敢看旁边已经被蚂蚁啃食地只剩下一具骷髅包着皮的人,努力让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李未央清秀的面孔上,但这种效果实在是太过微弱,让他根本没办法说话。李未央挥了挥手,旁边的人立刻处理掉了惊蛰的尸体,她淡淡道:“现在开口说话吧,记得要诚实一点。”

看了刚才三个人的可怕下场,谁还敢不诚实呢?灰奴恐惧地点了点头,一旁行刑人的头都垂着,不敢往李未央的身上看,而赵月却是十分的满意,这些暗卫手上鲜血无数,他们并不只是为了执行任务,杀人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闲下来甚至还比较谁杀死的人更多,其中不少无辜的老弱妇孺,这种人,死有余辜。

灰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单独留下我,但不管你让我做什么,我都会照办的,只求你给我一个痛快。”

李未央微笑,道:“只要你服下这一颗药,我就让你知道你应当做什么。”

灰奴看了一眼赵月送到嘴边上的红色丹丸,狠一狠心,一仰脖子吞了下去。

李未央声音分外温柔:“你这样听话,我自然不会杀你了,用的着你的地方还多着呢。不过,这药丸吃下去,每十天就要服一次解药,否则的话,只怕你的痛苦要比惊蛰还要多个十倍百倍的。”

灰奴深深低下头去,咬牙道:“灰奴见过主人。”

用这种残忍的法子让暗卫折服,李未央本不屑的,但他们杀死了孙沿君,还用那么残酷的法子,从头到尾没有半点的人性,对付这种人,心慈手软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说到底,这些杀人如麻的杀手,骨子里都是犯贱的,你好好地说,用金钱收买,他们还看不起你。只有让他们认识到,你比他们还要残酷无情,他们才会向你低头。这就是强者,只有强者,才能让别人畏惧、佩服。当然,这种法子因人而异,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的。

从地牢出来,李未央却听闻拓跋玉到访。她走到凉亭里,却见到拓跋玉满面微笑地站起来,道:“你来了。我准备了一些糕点,带来给你品尝。”

这个时候?这种方式?李未央一怔。

“你在想什么?”拓跋玉轻声地追问道。

李未央原本看着一碟碟精致的点心,随即转头,和拓跋玉目光相接,她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心不在焉:“没什么。”

“这是我特地从景州请来的名厨,他做的乳卷最为地道,香甜可口不说,吃一个便停不下来。你试试看?”拓跋玉吩咐一旁的婢女为李未央布菜,然而她的表情却很寻常,连碰都没碰一下。

拓跋玉望着她,“没胃口?!”

李未央笑了笑,道:“多谢七殿下的美意,只是你三天两头往这里跑,却是不合时宜的。”

当然不合时宜,人人都知道她是安宁郡主,是太后的义女,这拓跋玉的辈分比她还要低一倍,经常跑李府说是来看望李萧然,谁不知道是来看她的呢?毕竟七皇子对她有意,实在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事情。最奇怪的是,拓跋玉明着要争夺皇位,既然如此就应该与她保持适当的距离,另外选一个名门淑女追求,总是追着她跑,算什么呢?

拓跋玉示意一旁的婢女为李未央舀上碗汤:“如果吃不下点心,喝点酒酿圆子也好,这是天山上的珍珠圆,有养颜美容的效果。”

李未央手里捧着碗,汤不沾唇,便放下碗:“你何必这样。”

“我心甘情愿的。”拓跋玉这样回答。

李未央长长地吐了口气,嘴角微漾:“那我还真是得多谢你的美意了。”

“你也需要我的帮忙,不是吗?”拓跋玉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双手握紧,指头压得泛白。“关于如何摆脱他——”他突然看向不远处,那里似乎遥遥站着一个人影。

李未央早已发现李敏德站在那里,只是不想拓跋玉也发现了。她垂下眼睛,语声淡淡道:“这是我自己的事,就不劳你费心了。”

拓跋玉脸色变得冰冷,眼神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很快,这痛苦被愤怒所取代,她明明应该是残忍无情的,若是她真的想要拒绝什么男人,多的是法子,可偏偏她却对李敏德没有办法,这到底说明了什么,李未央自己或许没有意识到,但一直看着她的拓跋玉却明白了过来。

他这样的喜欢她,为了她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可是她却已经调转视线,开始喜欢别人了,他自己就站在她面前,她却根本没有看到他。拓跋玉咬牙,等李未央注意到他的不对,却已经松开了眉头,微笑道:“你这是怎么了,既然把我当成朋友,又有什么话不能说呢?”

拓跋玉表现出特别关心,李未央的态度反而更加冷漠,道:“我说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殿下还是多关心你的大业才是。”

拓跋玉别过头,双手握紧,就怕当场被李未央气到不能自控,会当众失态。

那边的人越走越近,似乎有要过来的意思,李未央却突然靠近了拓跋玉,声音在他耳畔轻柔地吐着:“七殿下,既然你真心要帮忙,不介意我利用你一下吧。”拓跋玉一愣,李未央已经冲他微微一笑,亲自替他夹了一块乳卷,道:“确实很是美味,你尝尝看。”

她是为了做给那个人看,根本不是真心关怀他。拓跋玉恼恨到了极点,可是转念一想,若是能就此让情敌滚得远远的,对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对李敏德,他不敢随便动手,因为直觉对方在李未央心头的分量,他不得不一力隐忍。现在李未央主动要赶走那人,他求之不得。

“你开口,我没有不答应的。”他微笑着,竟然想要握住她的手。

李未央不露声色地错开了他的手,只以笑容示谢:“那么,就多谢了。”

她美目潋滟,波光流转,让拓跋玉心头震颤不已,可惜这样的温柔,这样的美丽,却只是为了另外一个男子,拓跋玉心里不由感觉插了一把刀那样痛苦,脸上却微笑道:“对了,安国公主那里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显然是相信了灰奴的说法,其实照我说,那些暗卫实在没有留下的必要,不如除掉以绝后患。”

李未央喝了一口茶,道:“我留着他自然有我的用处,你放心,不会耽误大事的。”

“他们敢来刺杀你,就不能留下活口——”拓跋玉想到若不是李未央早有准备,此刻早已不能坐在此处,不由眼底燃出火焰。

“我不是平安无事吗?”

拓跋玉直勾勾地瞧着她:“可是我会很担心。”

凉亭里,李未央和拓跋玉坐在一起,郎才女貌,言笑晏晏,坐的又是那样近,一对璧人的模样,叫人看了心头火起,可李敏德却压抑住怒火,走上去,微笑道:“七殿下怎么会在此处?”

“七殿下——”李未央刚刚说出几个字,却慢慢改口,道,“权起带了点心过来,一起尝尝吗?”

权起是拓跋玉的字,而且,在大历一朝,只有彼此很亲近,才会叫一个人的字,更何况,眼前这个人,还是大历的七皇子,这世上敢这样叫他的人,还真是没几个。可现在他却露出欣然的神情,道:“三公子,一起品茶吧。”

李敏德面上带着笑容,目光却是冰冷。

“七殿下,听说朝阳王有意将聘婷郡主许给你,虽然因为皇后娘娘的丧事耽搁了,可聘婷郡主却放出风声,此生非你不嫁。你现在跑来向未央献殷勤,怕是不太好。”

拓跋玉的面色一沉,斩钉截铁道:“我不可能迎娶聘婷郡主。”

李敏德俊美的面容却是带着笑容,只是那笑容里含了嘲讽:“哦?不可能吗?朝阳王一月内连登三次七皇子府,总不会只是单纯拜访吧。”

事实上,李敏德早已探得消息,朝阳王已经和拓跋玉暗中勾结到了一起,能让朝阳王放弃中立站到拓跋玉一边,除非是皇后之位。既然拓跋玉已经决定迎娶娉婷郡主了,现在跑到李未央面前来献殷勤就实在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拓跋玉的脸色发生了一丝变化,他担心李未央会介意。她的身份如今是他的姑母,怎么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为了继承大统,他必须迎娶一个身份门第都与自己匹配的皇子妃。而聘婷郡主,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还是在犹豫。若是选择迎娶聘婷郡主,他就失去了赢得李未央心的机会。但反过来说,若是想要得到李未央,就要先一步得到皇位,而朝阳王是现阶段一个很有力的帮手。他表面上看是个闲散王爷,不管兵权,但却是皇帝的表弟,当年还是帮助皇帝夺位的关键人物,更是唯一一个活到今天的异姓王,想也知道朝阳王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了。他肯上折子请求皇帝册立太子,这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儿。可是朝阳王很难下手,权势名利地位美人他应有尽有,唯一的烦心事就是眼高于顶美貌过人的聘婷郡主的婚事,这也是拓跋玉最好的下手方法。

从前的拓跋玉,绝对不屑拿自己的婚事做交易,可是为了得到李未央,为了皇位,他如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当自己的举动被李敏德洞悉,他觉得异常的难堪。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隐秘的期待,他希望李未央说点什么,愤怒也好,嫉妒也好,一点点都好。

李未央却是慢慢地笑道:“哦?真有这种事?聘婷郡主倒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只是朝阳王不好相与。若是聘婷为正妃,你再想要娶其他的侧妃,就会有不小的麻烦。”

拓跋玉和李敏德都是一愣。李敏德努力压下心头涌动的戾气,道:“既然七皇子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该避嫌才是。”

就在这时候,李未央柔声道:“大局为重,我本来就不是在意名声的人,想必权起也不会介意,是不是?”

拓跋玉一愣,李未央这样说,分明是在告诉李敏德,她并不在意拓跋玉要娶妻的事情,甚至于,她不在乎名分。的确,如果拓跋玉登基,那他会拥有很多的妃子,李未央作为太后义女的身份,绝对不能明目张胆地嫁给他。但前朝也有公主终身不嫁却有情人的情况,拓跋玉不能给李未央名分,却可以给她实实在在的权力和地位,甚至于超过所有女人的荣宠。这一点,在座的三个人全都心里明白。

拓跋玉心中有一瞬间的狂喜,在李敏德戳穿他和朝阳王的暗中往来之后,李未央却说了一句类似于表白心迹的话,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也许李未央是在意他的,只不过她的感情过于内敛,没能表达出来而已——然而,等他看清楚,李未央的眼神是看着李敏德的时候,他的心头,一瞬间涌上无限的怒火。他突然明白过来,原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另外一个人。

“这是你真实的心意?”李敏德静静望着李未央,见她轻轻点头,他惨然一笑。“那,我无话可说了。”他悄然转身,背影直挺而孤寂,脚下一个踉跄,却险些从台阶上摔下去。

李未央面色微微一变,差点站起来,然而等她醒悟过来,却是依旧坐在那里。

“你真是狠心,这样对我,又这样对他。”拓跋玉突然笑了起来,却不知道是笑李敏德当局者迷看不出李未央的真实心意,还是在嘲笑自己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一心一意要得到李未央。

他今天已经彻底明白,李未央的心思在谁的身上。这个女人,冷血无情得很,若是不关心的人,哪怕你死在她脚底下也不会多看一眼,不管你多爱她,怎样哀求她,她都会毫无反应,可是今天为了李敏德,她竟然对自己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亲热,甚至给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暗示,若是他不知道真相,只怕要高兴得发狂,可是现在眼睁睁在这里坐着,却要看他们在对彼此演戏,对他拓跋玉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风声呼呼而过,听起来仿佛是谁呜呜的哭声。李未央站起身,道:“七殿下,请回吧。”说着,她便毫不留恋地转头离去,甚至没有意思要听拓跋玉说什么。

他低下头,捏紧了手中的茶杯,突然笑不可抑,一旁的婢女们看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高贵清冷的七殿下突然怎么疯魔了,一个人到底在笑什么,可就在此时,却看到他砰地一声捏碎了茶杯,手上变得血迹斑斑,他却浑然不觉,起身拂袖而去。

这到底——是怎么了?

李未央走到花园,却突然被一个人拉住了手腕,一把拖入旁边的假山。赵月在一旁刚要动手,却被一把长剑抵住了脖子:“不要动。”

赵月一惊,跺脚道:“大哥,你疯了!”

“主子有话要对三小姐说,与你无关。”赵楠面色难得冰冷地道。

“任何违背小姐意愿的事情我都要阻止,你快走开!”赵月不以为意地要推开他的剑尖,然而却不意对方的长剑划破了她纤细的脖子:“大哥,你疯了?!你居然对我动手?!”

“赵月,你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你我到这里来,唯一的目的便是保护主子,你却整天只知道跟在三小姐的身边,你忘记谁才是你真正的主子了吗?”赵楠厉声呵斥道,端方的面孔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赵月一愣,随即道:“你和父亲都是一样的,总是告诉我,练武、练武、服从命令,可我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工具!你们让我来保护主子,我来了。主子让我保护小姐,我也一直尽心尽力。可是现在,我想要留在小姐的身边。因为这么久以来,她是第一个嘴上说我只是个奴婢,背过身去却会为我向燕王讨回公道的人,哪怕她自己身处逆境,她也要那六个护卫的人头为我出气。大哥,这一点你和父亲都不会为我做的!”

这一回,轮到赵楠完全怔住,不知道什么时候,眼前这个什么都听他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坚毅的少女,行事作风都很强硬,也许她自己还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模仿着李未央。她崇拜她,憧憬她内心的强大,所以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她,这种神奇的力量已经超越了赵月对于任务的归属感,成为她心中的精神支柱了——赵楠觉得这样的发展很糟糕,因为对于护卫来说,保护好主子是职责以内,可赵月对李未央这样崇拜,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任务了。他刚要说什么,赵月却一把挥开了他的长剑:“大哥,我之所以不跟你动手,是因为小姐没有让我这样做。下次你再敢用长剑指着我,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赵楠眼神一暗,这孩子竟然是认真的,如果他要伤害李未央,恐怕她会拔出长剑来拦在他的面前——李未央给她吃了什么药,竟然能让她这样死心塌地的,他难以理解。

李未央刚要挣脱,腕上却是一紧,被一只冰凉的手紧紧钳住。身子一时不稳,踉跄的被扯进了李敏德的怀中。她有片刻留恋那温暖,然而终于,悄悄隔开了他,两个人额头抵着额头,两双眼睛,不小心碰在了一起,却是李未央先移开了眼睛。

李敏德抚摸上李未央的脸,一个多月以来,他从未曾经历过如此销魂噬骨的相思,明明近在咫尺,她却总是对他视而不见,他的心,空空落落,不管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也没办法舒缓他心头的寥落寂寞。赵楠请求他立刻回国,可他却浑不在意。因为,他爱的人在这里,他不管去到哪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终于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没有勉强自己再做任何无意义的等待,他主动来找她,没有想到,她在他面前做出刚才的那一幕。

他是那样的了解她啊,她根本不是那种可以容忍男人三妻四妾的女子,若她真的喜欢拓跋玉,她早已可以嫁给他,为何要选择在他面前说那样的话,这一切都是为了逼走他!她这么做,必定是有所顾虑,让他怎么还能忍得住心头的躁动!

“你到底,还要躲多久!”如同一把钝刀子在心头来来回回的割,从不曾说过的话,就这样轻易的脱口而出,“你知不知道,你的戏演得很拙劣!”

李未央怔住了,原来她的举动,拓跋玉知道,他,竟然也知道。是啊,他们都是世上难得的聪明人,怎么会看不穿她的把戏呢?

看着她,李敏德心痛的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发誓要把她捧在手心里好好呵护,然而她却还是对他演戏,不肯放下包袱,是否,他真的做的太少,以致她如此不安,不敢相信他的感情。“未央,你真的能一辈子躲避吗?”

李未央看着他,他的面容映在她的眸光里,似乎有轻微的波动。

李敏德,不,元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就在刚才她以为自己已经骗过他了,现在才知道,他狡猾地如同诡诈的狐狸,轻易洞穿了她的心思。甚至于他还这样霸道,不允许她继续逃避。想到这里,李未央轻声地问道:“敏德,你可以给我什么呢?”

李敏德看着她,慢慢道:“你想要什么?”

李未央声音柔软的似涟漪的春水,却带着数不清的寒意:“我要天底下再也无人敢欺辱,我要实实在在的自由,我要至高无上的权力,我要天底下最高的地位,你——能给我吗?”

李敏德怔住,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半天不语,似要把她刻入自己的眼中,慢慢的,他的手抚摸上她的脸颊,滑过,拢入发间,忽然用力,唇几乎是恶狠狠的啃噬了过去。李未央呼吸一窒,不由张开嘴,唇齿相依时,他的吻隐隐的带上了一丝恶狠狠的味道。她一时的混乱,竟然忘记了拒绝。他长驱直入,毫不退缩,狂野地索求,迷乱地挑逗,充满了情意绵绵的纠缠。

良久,他突然松开了她,扬起唇畔,自信地道:“这有何难?只要你想,我就为你去夺、去抢,不惜一切代价,我也要送你想要的一切!”

------题外话------

编辑:擦,被你的蚂蚁虫子和老鼠吓到了!

小秦:你不是号称天不怕地不怕的吗——

编辑:太扭曲了,(⊙o⊙)!

PS:看到今天的月票,我深感欣慰,若是大家的热情都是这样的高涨,不再整天捂着票票威胁我,我就马上解决安国!月票票啊,我深爱之!

☆、165 喜堂之上

李未央吃惊地望着他,几乎说不出话来。

李敏德突然放开了她,眼波如丝,浅浅地笑:“你想要的一切,我一定亲手送到你面前。在那之前,等我。”

李未央怔怔的,她说这些话分明是要他知难而退,她要天底下最高的地位做什么,要至高无上的权位又有什么用,不过是……然而,他却是认真的,极为认真地回答她的话,让她几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敏德望着她,像是不甘心似的:“要是能带你一起走就好了。”话是这样说,他却知道,李未央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随他离开这里,最重要的是,越西的环境绝对要比大历还要险恶许多,在情势未明之前,他不能让她冒险。“我把赵楠和其他人全部留给你。”他轻声地说着,神情坚定。

李未央立刻道:“我不需要任何人。”

“不,你需要。如果你是要逼走我,那必定是如今的局势非常紧张,我不该在这时候离开你的,是不是?但你若是想要什么,我也一定要为你得到!所以,在我不在的时候,好好保护自己,不要急于求成,若是有任何的需要,传书给我,不管我在哪里,会立刻赶回来你的身边。”

李未央望着他,不知道说什么。然而他却只是微微一笑,道:“我又不是立刻走,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但这些话我只说一遍——”说完,嘴唇在她的耳边轻轻碰了碰,转身就快步离去。

这就算——说完了?李未央先是一愣,随后恼怒,这算什么意思?

从假山之后走出来,李未央的面色微微发红,赵月瞅着她,一时道:“小姐,你没事吧?”

冷风一吹,李未央面上的红晕散去了许多,她看了赵月一眼,转移话题道:“吩咐你办的事情都办好了吗?”

赵月一愣,这才想起来李未央问什么,连忙道:“都办好了,奴婢只向孙将军说小姐问不出什么,便不得已杀了那四个人,还给他看了四具尸体,因为其中三个人都已经面目全非,所以他也没有发现灰奴被奴才换掉了。可是奴婢不明白,小姐为什么要瞒着孙将军呢?”

李未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孙将军因为二嫂的死,恨透了那四个人,若是我告诉他我还放跑了一个人,他会怎么想?”

赵月点了点头,但还是有点疑虑:“万一到时候被孙将军认出来了呢?”

李未央笑了笑,道:“安国公主一连损失三个暗卫,便不会再轻举妄动了,她若不是蠢得太厉害,这最后一个暗卫便是用来保命,而不是带出来晃。”

赵月听到这里,便放心许多,想了想,道:“是奴婢多虑了,那安国公主如今正在幽禁之中,想必也不会碰上孙将军的。”

李未央叹了口气,道:“事情若是如此简单就好了,拓跋真怎么会是坐以待毙的人呢?他如今隐忍不发,不过是在找合适的机会罢了。”

赵月吃了一惊,道:“这——怕是不可能吧,他刚刚因为太子一事触怒了陛下,怎么会这么快能获得原谅呢?”

一丝冷笑拂过李未央的唇畔:“拓跋真这个人啊,你根本就不了解。”拓跋真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各种各样的机会来重新赢得皇帝的欢心。这一次虽然翻出太子一案,暂时让皇帝厌恶了此人。但皇帝是个很懂得取舍的人,他会把皇位交给最值得期待的儿子,不管是太子、拓跋玉还是拓跋真,在他的心里本质上都没有什么不同。太子毕竟是死了,他不会因为一个已经不可逆转的事实杀掉拓跋真的。

那么,现在拓跋真暗中在筹谋什么呢?李未央这样想着,能够重获欢心的机会可是不多啊,他究竟会怎样抉择呢?

三日后,宫内发出一道旨意,免去原禁军都统张放职务,着孙将军担任。这消息出来,李未央便明白,这是拓跋玉的手笔。如今,拓跋真被软禁在府内,原太子势力被清除殆尽,拓跋玉得到朝阳王的支持,眼看着便是太子的热门人选。七皇子府门前车水马龙,多少权臣趋之若鹜,一切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那样的顺利,可在李未央看来,事情却没那么简单。眼下分明到了紧要关头,拓跋真为什么没有行动?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李未央一直在等待着,可是三皇子府前一片安静,甚至于那些喜欢上蹿下跳说着这个于理不合那个实在不该的言臣们,都对皇帝无缘无故囚禁拓跋真的举动毫无表示。这太反常了——

李未央莫名觉得不安,特别的不安。

赵月见李未央手里的书捧了很久却没翻过一页,不由道:“小姐何必这样担心,现在不是很顺利吗?”

李未央握紧了书页,因为不知不觉用力过度,手指关节有些隐隐发白,道:“是啊,就是太顺利了,顺利的让我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赵月失笑,道:“七殿下手中握着二十万兵权,孙将军又掌握了禁军,罗国公也是他这一边儿的,眼看着三皇子就要倒了,小姐何必杞人忧天。”

李未央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可是听到赵月如此说,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道:“是吗?是我多虑了?”

赵月道:“是,一定是小姐多虑了。”

李未央失笑,放下了书页,端起了茶盏,轻轻将茶盖儿掀起,看着茶盏里头上下浮动的茶叶,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拓跋真此人极端狡猾,怎么会无缘无故束手待毙呢?他不动,不过是还没到最好的时机而已啊。可是我如今,实在想不出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这时候,一只浑身雪白的信鸽飞到了李未央的窗前,扑棱扑棱着翅膀,在窗台上跳来跳去,赵月快步走过去,解开了鸽子脚上的小竹筒,将里面的密信取了出来。李未央接过,看了看,低声道:“去取蜡烛来。”

赵月连忙照办,李未央便将那密信在点燃的蜡烛上熏过,很快,就见到十几行字显现了出来。她与李敏德的消息都是通过碧蛇来传递,喜欢用信鸽的——只有宫中那位莲妃娘娘。李未央看过信,便毫不犹豫地在烛火上烧了。两个人看着密信被火舌卷灭。赵月好奇道:“小姐,莲妃娘娘说了什么?”

李未央微微一笑,回答道:“太后娘娘病重,下了懿旨,要求七皇子即刻成婚。”

赵月吃惊道:“现在?这皇后娘娘走了才多久?”

李未央冷笑一声:“虽然废后不过就缺一道旨意,但皇后就是皇后,热孝期成婚,这只有穷苦人家的女儿才做得出来,还是那些年纪大了怕嫁不出去的——你说,这是因为太后想在临死前看一眼最心爱的孙子的婚礼呢,还是朝阳王过于焦虑等不及要嫁女儿呢?”

事实上,大历的规矩是,父母死后四十九天内,可以快速安排婚礼,这叫红白喜,但是过了四十九天后,儿女们便要守孝,而且必须守满三年。但这情况是有,却极少有人这样做,更遑论是重视体统的皇家。然而三年对于朝阳王来说变数太大,若是让七皇子再拖延三年,等他做了皇帝,天底下的名门淑女任由他挑选,到时候娉婷郡主都有二十岁了,想要艳压群芳夺得皇后宝座不可能,想要另觅到这样的乘龙快婿怕是更加没有希望了,所以对方希望速战速决,不肯再拖延时间,这一点,李未央倒是理解的。

“那——七殿下怎么个反应?”赵月想到拓跋玉分明是喜欢李未央的,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已经做得那么明显了,怕是半个京都的达官贵人都晓得这件事——

李未央淡淡笑了一下,道:“莲妃说了,拓跋玉以热孝在身为理由,跪在乾清宫门口,拒绝成婚。”赵月凝起眉头,李未央却继续道:“太后懿旨一下,便是拓跋玉不肯遵从,也是非遵从不可的,不过做戏而已。”

赵月的脸上便露出疑惑的神情,在她心中,觉得拓跋玉对李未央一往情深,想必不会这样快就变了,但李未央的神情又是如此笃定,倒叫她心中越发不解。

事实证明,李未央说的没有错,拓跋玉在乾清宫门口跪了三天,娉婷郡主居然也跑到宫门口跪着,说是请陛下和太后收回成命。又有无数人传出消息,说当初皇后娘娘是如何迫害德妃和七皇子,七皇子又是如何大度仁爱不计前嫌的,闹了这么一出戏,天底下的人都说七皇子识大体,为了个不是亲娘的皇后也这么真心实意。这下言官们纷纷坐不住了,开始上折子,引经据典地说明这开国以来有多少热孝之中成婚的例子,并且表示事急从权,既然太后娘娘凤体违和,想要看到七皇子成家立室,这也是人之常情,更是孝之根本,请七皇子顺应天意、即刻成婚。最后,娉婷郡主因为过度劳累,居然在宫门口晕厥过去,七皇子不顾男女大防,亲自抱起娉婷郡主送回朝阳王府,便算是点了头。

李未央听到从外头打探消息回来的白芷义愤填膺地说着七皇子背弃盟约什么的,不由笑道:“他和我又有什么盟约了?”

赵月也在一旁担忧地看着,白芷哑然,随后道:“他难道不是喜欢小姐吗?怎么这么轻易就要迎娶娉婷郡主呢?”

李未央有点意外,道:“他喜欢谁都是他的自由,难道就因为他喜欢过我,便不许人家想开之后,另外娶亲吗?”

“可是外头人说的多难听啊,他们说七皇子原本很喜欢安宁郡主,偏偏郡主变成了姑姑,七皇子成了个千古伤心人,好在太后心疼这个孙子,特意赐给他一个如花似玉的娉婷郡主,他刚开始还不愿意,谁知在宫门口与这娉婷郡主一见钟情,立刻就把安宁郡主忘到脑后了——他们还说娉婷郡主不论容貌还是气度,都和你……和你这个假郡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白芷分明是气得眼睛通红,险些要落泪,在她看来,拓跋玉要娶天上的仙女也不干他们的事,为什么那些人非要把他们家小姐拖下水呢?!

李未央的唇角微微牵动,引出一丝浅淡而和煦的笑意:“傻丫头,别人要说什么,你能管得着吗?”

白芷恼怒,不由眼圈都红了,眼泪汪汪地道:“小姐,人言可畏!”

李未央淡淡一笑,道:“是啊,我都不在意,你管他们怎么说呢!”这些话,她这些年听的少吗?接连两次和亲,最后的人选都不是她,大家都认为,皇家明面上抬着她,实际上却故意拖着她的婚事,将她踩到了底!所有人都在背后议论她到了十八岁还没有出嫁究竟是为了什么,期间不知道有多少难听的猜测,可是她从来不曾放在心上。

她李未央,从来不靠九天神佛,不惧阴谋鬼祟,更遑论是那些可笑的流言蜚语,那些人再在背后放冷箭,到了她跟前都得满脸讨好、叩首行礼!这就是他们的命!一群可笑又卑微的蝼蚁!她站起身来,看了白芷一眼,道:“傻姑娘,把眼泪擦了,好好替我准备一份礼物。”

白芷疑惑地看着她:“小姐要给人送礼?”

李未央摇了摇头,真是个傻丫头:“既然要在热孝里头成婚,好日子也就这一两日了。”

白芷吃惊:“这么快!”

李未央笑了,道:“不必惊讶,快去准备吧。”

十日后,七皇子迎娶娉婷郡主,因为聘婷郡主身份贵重,宫中太后下了懿旨,特赐一副鸾驾前往迎接。不只如此,皇帝还亲自出宫观礼,这可是从未有过的荣耀,一路更是吹吹打打,红绸遍地,全城轰动,贵不可言。

到了七皇子府门前,喜娘引导着那一身喜服、满身香气的娉婷郡主下了轿,拓跋玉轻轻握住喜娘递过来的红绸子,转过头来却不自觉地开始搜寻堂上那个人的身影——但冠盖云聚,却见不到李未央的人影。现在这里观礼的人太多,她最不喜欢这种人满为患的场合,必定是找了静谧的地方独自坐着,拓跋玉心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因为皇帝出宫观礼,所以他们无需进宫去参拜,直接在礼堂上就拜见皇帝,随后是夫妻交拜。在堂上观礼者的欢声雷动中,礼成。接下来,大宴宾客,拓跋玉神色飞扬间顾盼夺人,微笑着与众人周旋,他今日迎娶娉婷郡主,笼络的何止是朝阳王,还有无数官员,他的婚姻是在告诉他们,朝中谁才是最有实力继承皇位的人。

皇帝面色无比的欣慰,莲妃也陪伴在他的身侧。尽管如此,莲妃还是发现皇帝的笑容之中仿佛带了一丝勉强。这勉强并不是因为他不满意如今的婚事,而是有两件事情让他心头忧虑。一是太后病重,二是西南边陲的叛乱,这两件都不是小事,已经让他烦恼已久。但是在这大宴宾客的现场,皇帝不能让任何人看出他的心绪不宁,所以他一直面带笑容,接受臣子们向他的恭贺。在一片热闹之中,皇帝突然开了口:“今天是七皇子大喜之日,朕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他。”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随后不少七皇子的追随者露出欣喜的神情。所谓礼物,难道是太子之位?在这种大喜日子册立太子,的确是在再合适不过了啊!然而,太监宣旨后,有些人的脸上露出略微的失望,圣旨说的是:敕封拓跋玉进荣亲王。

是亲王,不是太子啊。可是所有人转念一想,拓跋玉可是目前为止第一个被进亲王的,这可是其他皇子们从未有过的恩典,若说原先他距离太子还有一步之遥,现在却已经又走出半步了。这下,朝阳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拓跋玉只是平静地谢了恩,表情带着恰到好处的喜悦,却不过分。皇帝看着他的神情,点了点头,不骄不躁,此子当成大器。

所有人又一次涌过来,向拓跋玉敬酒,而他一边喝酒,面上的笑容却是很冷淡,仿佛一个陌生人在看着眼前的这场戏,自己却完全超脱在外。整个婚礼,他仿佛是一个外人,被人牵引着完成这桩婚事。

此时,九公主拉着李未央已经进了新房,新房里坐了几位与皇室较为亲近的贵夫人,此刻见到九公主和李未央,连忙站起来行礼。九公主挥了挥手,兴高采烈地走过去,对着新娘子道:“你就是我的七嫂吗?”

新娘子刚刚揭开了盖头,她有一张美得令人窒息的面孔。脸上浅浅地抹了一层胭脂,陪衬着雪白的肤色,就像早晨初升的云霞,娇嫩美艳,让人怀疑它一吹就会破,再配上高挑的娥眉和那大而清亮的凤眼,更叫人觉得美不胜收。

九公主赞叹道:“人家都说娉婷郡主漂亮,我却一直没机会见到你,一直好奇你长的究竟是什么样子,今天见到了才知道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你比传说中的更加漂亮啊!”

娉婷闻言,立刻笑了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那双美丽的凤眼流露出友善的光芒,道:“你是九妹吗?”

九公主点点头,她原本马上就要出嫁了,可惜因为皇后突然没了,也必须等上三年,好在她的年纪还小,柔妃娘娘倒是很高兴可以多留她两年,便向皇帝请求先将婚事放一放,罗国公府见反正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也跑不了,所以便同意了。这样一来,九公主一下子如同脱缰的野马,觉得自由多了。

娉婷一眼看到李未央,漂亮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好奇:“这位是?”

九公主赶紧道:“你从前不在京中所以不认识,这是安宁郡主,是太后的义女。”

李未央名义上的确是太后义女,没有过门不来看看新娘子的道理,再加上拗不过九公主,所以便一起过来了,想着见一见便走,算是尽到了礼数,免得新娘子听到京都的流言蜚语而心头不快。可是娉婷却心无芥蒂地笑了起来,主动地站起来,给李未央行礼道:“见过姑姑。”

这一下,把李未央吃了一惊。娉婷郡主抬起头,道:“既然是太后的义女,就是我和七皇子的姑姑了,这礼是如何都不能废的。”她此刻的笑容里,没有一丝的杂质,是那种纯然的开心。

不知道为什么,李未央突然觉得娉婷郡主很像一个人,一个她很熟悉的朋友,不由自主的,她的眼眶有点发红。娉婷看着她,先是困惑,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刻露出愧疚的神情,突然不笑了,转头对周围的人道:“你们都先出去吧。这里留着她们陪我就好了。”旁边的人面面相觑,九公主连忙道:“没听见七嫂的话吗?都出去吧。”

众人闻言立刻站了起来,纷纷告退,在场的只留下娉婷郡主的心腹。

娉婷看了李未央一眼,脸上就流露出很不安的神情,这种神情,完全不是装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忐忑,她上去抓住李未央的手,道:“我抢了你的婚事,是不是?我都跟父王说过的,我不想这样的!可他偏偏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未央,我不是故意的——”

李未央完全愣住,她没想到娉婷郡主会说出这一番话来,等她醒悟过来,便立刻解释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娉婷郡主,你很像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有这种感觉。”

九公主是见过孙沿君的,立刻便明白过来,道:“是啊,我也觉得娉婷郡主跟……你家二少夫人笑起来很像。”与其说是五官相似,倒不如说那种明媚的笑容,同样都有感染别人的力量。

娉婷就露出不解的神情,带了一些茫然地看着眼前两个人。李未央先笑了起来,道:“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我不该说这些话的。”

娉婷反而不好意思地笑:“那天在宫门口,我就跪着求太后收回成命,可他们谁都不听我的!后来我自己反而晕倒了!要是我能多坚持一会儿就好了!”

九公主和李未央听了这话,完全就愣住了,难道娉婷郡主并不是一心要嫁给拓跋玉吗?她去宫门口是诚心诚意地阻止婚礼?李未央想到这里,突然就有了点惋惜,这位郡主恐怕还不知道在宫门口的那场戏,是她的父王和夫君一手导演出来的。

娉婷却不想再说下去,转而拉住李未央道:“你知不知道,我很喜欢你的!你反抗嫡母和蒋家的事情,我全部都知道,不光如此,我还让那些人给我讲了一遍又一遍,我对你真是很佩服!”

李未央根本想不到,娉婷郡主的性情是如此的跳脱和——天真。娉婷还在继续说:“我就没你那么勇敢,我父王娶了侧王妃不说,还说要让她的儿子继承爵位,就因为我是个女儿!他们整日里在我母妃跟前耀武扬威,活生生把她气死了!我当时年纪小,只敢在那女人的裙子里放青蛙跳蚤什么的,其他的就没办法了,还因为这样总是被父王骂!若是我有你这么厉害,早就把那个女人赶出王府了!”

李未央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光辉事迹已经传遍了大历,此刻多少有点意外。九公主却听得津津有味:“原来你也知道未央姐姐的事情啊!”不知道多少次她想要改口叫姑姑,一到了关键时刻她就掉链子,完全想不起这一茬了。

李未央看得出来,娉婷说的话并非虚假,而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因为娉婷特殊的经历,造成她对李未央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这真是天底下最奇怪的一件事。她还以为娉婷会听信外面的流言蜚语,对她报有敌意……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啊。

九公主显然也很喜欢天真的娉婷郡主,几乎是一见如故,开始交流起两人曾经做过的恶作剧……大概对于父亲的女人都没有什么好感,竟然越说越投机,两人说着说着,竟然把李未央忘在了一边,旁边娉婷郡主的丫头连着向娉婷使眼色,娉婷却道:“你这丫头怎么了,眼睛抽筋儿了吗?”再一瞧,却发现李未央已经走了。

丫头道:“郡主哟,您和公主只顾着聊天,连安宁郡主走了都不知道!”

娉婷赶紧站起来:“我怎么总这么糊涂,不行,我得赶紧派人出去找找!”

九公主笑道:“你别介意,安宁郡主不喜欢过于热闹的场合,刚才若非我硬拉着她来,她还不来呢!她或许是有什么事才会提前离开的,改天我带着你一块去专程拜访!”

“真的?!”娉婷心思单纯,听了这句话便又重新高兴起来了。

李未央走出了新房,然而她此刻的心情却很复杂,她好像对这位娉婷郡主,有这一点嫉妒?!但这嫉妒,并不是因为拓跋玉,而是因为娉婷的天真烂漫。她看得出来,娉婷心中对朝阳王有怨恨,可是朝阳王虽然宠爱侧妃,却从来没有忘记过娉婷郡主。就算是娉婷郡主做了很多对侧王妃不敬的事,朝阳王不过是骂她两句,可见心里实际上是护着她的。

不仅如此,朝阳王还千方百计求来了这门婚事——虽然娉婷天真烂漫了些,但却是很聪明伶俐,有朝阳王的保驾护航,她的七皇子妃会做的很稳当。将来,哪怕是拓跋玉登基做了皇帝,也会看在朝阳王的面子上,对这个妻子多多爱护。人说后宫狡诈,可若是娉婷郡主得到拓跋玉的保护,谁也伤害不了她了。这一点,老谋深算的朝阳王比谁都要清楚。

李未央轻轻笑了笑,虽然母亲早逝,但却一直得到父亲的疼爱,甚至不惜破坏原本的中立立场也要为她求一个最高贵最好的前程,有这样的父亲,娉婷郡主终究是很幸福的。

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有人疼,有人宠,不管是孙沿君还是娉婷郡主,能够养成这样天真的个性,全都是被宠爱着长大的。这才是李未央羡慕,却始终没办法真正拥有的东西。

赵月看着李未央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由担心道:“小姐——”话说了一半儿,突然有人来了,赵月住了口,警惕地看着来人。可是对方恭敬地跪在地上,道:“安宁郡主,七殿下有请。”

书房

李未央笑着道:“我去看了娉婷郡主,真真是个美人,先要恭喜七殿下,哦,不,应该是荣亲王了。”

拓跋玉看着李未央,声音不由自主变得低沉:“你刚刚见过她?”

李未央微笑,完全没有一丝芥蒂:“她是个非常热情,非常坦率的人,虽然出身高贵,却没有骄矜之气,我相信,她会是一个很好的王妃。”

拓跋玉看着她,突然冷笑了一声:“你还真是伪善。”

李未央皱起眉头,她不明白,拓跋玉这是在说什么?!她伪善?!这是什么意思?

拓跋玉冷冷地道:“你明知道我喜欢的人是你,根本不喜欢娉婷,却还要对我说这种话。”

李未央的笑容逐渐在脸上消失:“七皇子,我从未干涉过你的决定,娶妻、巩固权势,全部都是你自己的决定,可是你现在却说这样的话,还用这种态度,你是在怪责我吗?还是迁怒无辜的娉婷郡主?”

的确,一切都是拓跋玉自己的决定,李未央虽然一直帮助他,却从未对他的婚事指手画脚过——全都是他自己所为,但他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得到她!然而她却在他面前笑着说娉婷郡主会是个好王妃,这样的话仿佛毒蛇一般盘旋噬咬着他所有的理智——

拓跋玉的脑海中不由自主涌现出一个声音。拓跋玉,你以为自己能够得到她吗?——你真的这样以为?实在是太愚蠢了!李未央是天底下最会谋算人心的女子,她不想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勉强她!就算你做了皇帝,她若是一句不愿意嫁给你,你又能如何,用皇帝的权势逼迫她吗?

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娶了娉婷,追逐了帝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再说一次,你的婚事和我无关,不要再把你的感情强加于我。娉婷郡主是你的妻子,如何对待她是你的自由,也与我无关。不过我相信,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好好地走下去,所以,别再说这种阴阳怪气的话,更别牵连到我的身上,否则,我会认为你是故意想要放弃你我的盟约。”李未央的神情十分冷淡,声音更仿佛坚冰一样冷酷。

拓跋玉看着李未央古井一般幽然的眸子,瞳仁剧烈收缩了一下。

多么冷酷啊,她没有半点留情地回绝他,一丝一毫的希望都不肯给。是的,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对待李敏德的时候,她的态度根本不是这样的,她会考虑到对方的心意,想方设法减少让对方受伤的可能。那他拓跋玉呢?就该死吗?不错,有李未央的帮助,能遂他登基,可他登基,最想要的人却是她啊!嫉妒带来的苦涩,一直涩入脏腑,变成翻江倒海般的怨恨。

他阴沉着脸,砰地一砸桌子,一旁的茶杯一下子滚落在地,茶水一直溅到了李未央的裙摆之上,然而她却只是一脸漠然地看着他,毫不动容。在李未央看来,拓跋玉是想要做皇帝的,他明知道她不会与人共事一夫,从他决心迎娶娉婷郡主开始,根本早已做出了决定,只不过,男人总是贪心地以为可以两者皆得。

拓跋玉实际上已经冰封了自己的七情六欲,他懂得审时度势,也会看脸色,他当然知道现在不能和李未央翻脸,所以他在发现自己失控的瞬间,适时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扯动了嘴唇,居然笑了:“你说得对,我能够娶到娉婷郡主,当然会好好对待她的,毕竟她对我的大业很有帮助,是不是?”

是不是都跟我没有关系。李未央淡淡道:“如此,便是最好。”

拓跋玉看着她,她唇的弧度极为美好,唇角微微上翘,十分适合微笑,事实上,她也一直在笑,可是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里是没有他的,一点都没有。

“你放心吧。”拓跋玉慢慢地盯着她,声音变得淡漠下来,“我既然已经决定了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

不管到底要付出什么代价,都是一样。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有了一点动静,拓跋玉扬眉,道:“什么事?”

外头禀报道:“三皇子刚才闯入了礼堂,闹着要见到陛下。”

拓跋玉和李未央的神情都发生了变化,两人对视一眼,李未央突然道:“他终于有所行动了。”

她一直不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但今天拓跋真无缘无故闯入礼堂,却是一定会暴露他的意图,如此,才是最好的。他不动,李未央便无法洞察他的心意,但他一旦有所行动,李未央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出蛛丝马迹。

她微笑道:“七殿下,看来咱们应该回到礼堂去才是。”

拓跋玉慢慢站起来,道:“是啊,我也很想看看,三哥到底想要干什么?”

礼堂之上,人人都在窃窃私语,不知道拓跋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不是应当正在幽禁之中吗?然而,所有人中面色最不好看的是皇帝,他几乎是恼怒到了极点:“朕的圣旨是儿戏吗?难道随便什么人都能从三皇子府里头闯出来?”

一旁追过来的禁军只能跪地道:“陛下,三殿下以命相逼,奴才等人不敢——”

李未央走进大堂,不着痕迹地混入女眷之中,正巧听到了这一句,不由皱起眉头。的确,一个皇子拿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逼迫着护卫放行,这种事情旁人觉得掉面子做不出来,可拓跋真却不会,他是真正的那种心黑手狠脸皮厚的人,根本不会把这等小事放在心里。可是,什么事情值得他这样冒险,甚至不惜被皇帝重责的可能出现在这里呢?

却听到拓跋真满面郑重地道:“父皇,儿臣知道想要入宫见您一面是不可能的,不得已才会出此下策,儿臣知道今日是七弟的大婚之喜,只是国难当头,百姓正在苦难之中,儿臣实在是没办法安心坐下说一句恭喜!”

这话一出口,李未央的眼神疏忽变得凌厉起来,拓跋真究竟想要干什么!

穿过重重的人群,拓跋真的眼神望见了李未央,重重脂粉之中,她就那样静静站着,眼眸漆黑,深不见底。在那一瞬间,他突然笑了起来,李未央,你永远不会成为赢家的。随后,他大声道:“父皇,儿臣虽然一直被困府中,却知道西南告急的战报已经传到京都,叛乱已达月余,父皇虽然已调兵遣将扑灭叛乱,然而到目前为止,那些叛军无比凶悍,西南又是瘴气弥漫,被派去的三位将领接连阵亡前线,如今这战事已经弥漫到了君州,父皇,请您下旨,任命儿臣为统帅,诛杀叛军首领,解救受到战火荼毒的百姓于水火!”

西南叛军——拓跋真竟然在打这个主意!李未央的眸光慢慢变得冰冷。西南边境上其实一直都不安稳,那些苗人一直都受到大历的盘剥,据说此次因为有严苛的官员杜敬再一次提高了他们的赋税,一时之间苗人大规模地反抗,但杜敬生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便一边拼命平息叛乱一边想方设法瞒着消息。因为西南位置偏远,又多崇山峻岭,若是地方官员不上折子,很难得上天听。

杜敬原本以为可以很快扑灭这场叛乱,谁知却有大历叛军首领勾结了苗人,叛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快到了他没办法收拾的地步。杜敬一时恐惧,竟然一夜之间骑着快马奔逃三百里,到了一个安全的城池后才敢停下,当地的官员听了他的话,并未提供庇护,而是第一时间扣押了他,并随即向皇帝上书。皇帝得知这件事情,立刻派人斩了杜敬的头颅,提去安抚叛军,并与他们开展谈判,意图平息事态,然而为时已晚,叛军首领郭成在占据了整个西南边境之后,开始野心勃勃地妄图开辟一个自己的国家。

这样一来,皇帝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他,便派了一员猛将华城远赴西南边境,谁知人才到了西南地界,便因为西南特有的瘴气而病死了,皇帝不得不另外派了两名将领,可是结果都是一样,不是被瘴气毒死,就是被西南叛军耍的团团转。郭成见大历将领拿他没有办法,越发得意,不再只盘踞西南地区,开始不断派人滋扰大历的中部城池,无数百姓不得不流离失所,到处逃难,偏偏国库因为之前的地震而空虚,并没有足够的粮饷可以开展大规模的战争彻底平息事态,南边的蒋国公和东边的罗国公,两方部队彼此虎视眈眈,谁都轻易动不得,皇帝最近正为此事焦头烂额……

蒋国公只是强弩之末,却是死而不僵,总会在关键时刻出来闹腾,拓跋真又突然提出这个建议,呵,李未央冷冷地一笑,拓跋真啊拓跋真,你还真是懂得把握最有利的时机……

------题外话------

小秦:这章是铺垫,大战在即,大家是希望拓跋真和安国一块儿死呢,还是分开死呢……嗯,这是个好问题,哈哈哈

编辑:别废话,快点解决掉安国!

小秦:(⊙o⊙)…这是让渣男渣女生死同穴的意思吗?看到月票成绩,小秦厚颜无耻的说,希望大家继续不吝惜月票,继续支持我!哈哈哈!怎么有一种参加选美的敢脚……

编辑:滚!

小秦:你越来越暴力了——

编辑:我貌美如虎温柔吓人,都是你害的!

☆、166 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