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传来顺国公府时,被禁足的纪氏气的头疼。

京城的谣言都是她让身边嬷嬷传出去的,就是恨姝姝跟崔氏作弄她,实在气不过,就喊嬷嬷对外乱传。

哪里知道就这样被化解,宋三还被册封县君。

“夫人,这下可怎么办?”纪氏身边的嬷嬷小心翼翼道:“可要继续让人传些别的话。”

纪氏喝斥,“还传什么传,连皇帝都册封她做县君了,这样大的福气,若继续传言下去谁能信,反而会惊动皇上,若被查,我就拿你狗命顶上去!”如今还能怎么办,肯定是算了,往后不跟定国公府来往就是了!

纪氏也算是彻底熄了跟崔氏和姝姝作对的心思。

她躺在临窗的贵妃榻上,脑门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最后忍不住低声叹了口气。

罢了,就这样吧,也让禹儿熄了娶那丫头的心思吧。

……

崔氏送走客人后被老国公爷叫去院子里说了番话。

老国公爷对崔氏说姝姝是个好姑娘,先莫要急着给姝姝定亲,姝姝能配的上更好的。

崔氏心中一颤,望着公爹欲言又止。

老国公爷叹口气,“就是你猜的那么回事,晌午我送陈公公离开时,陈公公提点了下,说是姝姝的亲事晚两年再说,皇上有别的打算,一切等蜀王回京再说。”这话的意思就有些明显,皇上应该是给姝姝和蜀王赐婚,只是这事儿还做不得准,让近一两年莫要给姝姝定亲。

崔氏听完后,脸色发白。

姝姝平生愿望不是过行医救人,嫁个普通些的人家,若真被赐婚,姝姝嫁给蜀王只能被拘在王府。

指不定蜀王以后还会有其他妃子,天潢贵胄的家室又其实那么好做的。

老国公爷道:“你也别多想,姝姝现在年纪还小,况且不一定的事儿。”

他大约也是知晓孙女的一些想法,按理说不该管二房的事儿,可陈公公都这样说了,总要给姝姝她娘提个醒儿。

晚上用膳时,崔氏看着娇嫩的女儿,心底叹口气,这事儿先不同姝姝说了吧。

最多这一两年先不给姝姝定亲就是,等她无忧无虑的过完今年。

所以姝姝并不清楚帝王的打算。

晚上姝姝回房洗澡时,又瞧见手腕上的手环和那个奇怪的小玉牌,她扯了扯,纹丝不动的。

姝姝靠在浴桶中咬着嫩生生的唇,这东西怎么都取不下来,该怎么办呀?

距离蜀王闯她闺房已经过去两月,这期间远在边疆的蜀王连封信都未曾来过,姝姝松口气同时也很忧愁,她手腕上这个东西到底要怎么取下来?总不能等到蜀王回京再去寻他帮忙吧?

她真是一丁点都不想见到他。

……

转眼过去小半月,到了六月中旬,天气越发炎热,姝姝整日要跑德善堂,剩余时间还要配药,每日都忙碌不已。

顺和帝赏赐的那些人参都被她拿来配续命的参丸,姝姝还要配止血散,另外还有养生丸,这东西三月一个疗程,基本需要服用两到三个疗程才能彻底调好身体的一些小毛病。

之前的配置的一批大家都差不多服用完,姝姝就要开始配第二个疗程的药,忙得是脚不沾地。

宋钰柏的家书也在此时被送到家。

家书被送到老国公爷那里去了,宋昌德这两个多月提心吊胆的,就怕战场无情,嫡长孙出事。

看到家书那一刻,老爷子可算松口气,喊人去跟大房说声,老爷子就把家书拆开看了起来。

家书很短,宋钰柏说他没事儿,打了胜仗,也融入军营的生活。

下半截是跟姝姝写的,说她配的药很有效,救了不少人,还说军医院使大人想知道药方。

这事儿就得姝姝同意了,老国公爷喊了人去叫姝姝。

另外还有封信笺,写的妻昭昭亲启。

老国公爷当然没那么厚脸皮去看孙子给孙媳的信了,让人把这封信交给梁昭昭。

这会儿正好酉时,各房都吃过晚膳,姝姝知道大兄来了家书,还有提到她,就过去了趟。

过去时大伯母正捧着大兄的家书哭的眼泪汪汪的,伯父看着双目通红,但表情明显带着欣慰。

姝姝过来,看过家书,就道:“药方不是什么大事儿,等我写好连同这些日子配的药一块送到边城去。”

这两个半月,她配置出来不少止血药,止血药所需的药材并不贵,甚至还挺便宜的,主要是甘露的功效,激发药材所有药性。她的确愿意把配方贡出来,但她肯定不会道出甘露的事情,哪怕对着家人,这个秘密她也会藏在心底。

绝不会透露半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的东西,是个人就会觊觎。

她能做的就是发挥甘露最大的作用,利用甘露去救人,而不是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中。

配药的事情,每个人手法不同,药效就会不相同。

她给出药方,能不能配出来就不是她的事儿了。

宋昌德拈须点头,“这样也好,你们有什么想说的都赶紧写下来,到时派人一并给钰柏送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啦!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75 章

第75章

宋钰柏在信中还说惦记三妹去年给他做的酱肉饼。

这话把高氏给生疼的哟, 国公府的嫡长子馋肉吃,边疆的日子该有多辛苦,高氏就操心着想给儿子准备点吃食。

宋金丰训斥道:“你就惯着他吧。”

高氏嘀咕, “这哪里算惯着钰柏,他在边关多辛苦,给他送点吃食又怎么样?”

还是姝姝笑着说:“伯母,我来个大兄准备吧,就准备些酱肉,烘干后容易储存。”

“那多谢姝姝了。”高氏笑眯眯的, “钰柏就馋你做的酱肉饼,不过现在天热面饼容易坏,煮些酱肉就好。”

姝姝都开了口,宋金丰也不好多说。

回到沁华院,姝姝亲自煮了一大锅的酱肉,她厨艺还是不错,这些农家吃食她都会做。

酱肉她也会做, 用好几种香料熬成的, 姝姝干脆做了一大锅,里面加了甘露, 满院子的肉香, 都飘到大房跟三房那边去了。

酱肉用的都是后腿五花肉做的,熬了一个时辰,把油脂都熬了出来,入口即化, 肥而不腻。

姝姝让丫鬟们给各房都送了两块过去,剩余的全部在用灶火烘干,这样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能存储三四日。

酱肉送到各房去,只需让厨房切好块,就这么吃。

入口肥而不腻,香味四溢,盛氏跟老国公爷都吃了好几块,还是嬷嬷们担心他们吃太多不克化,剩余的都给端走了。

次日,姝姝把止血药同参丸的配方写下,连同烘干的酱肉还有前些日子配的药全都交给祖父。

高氏也叨叨絮絮给儿子写了很长一封信,宋金丰只是信中嘱咐两句,让长子小心些,战场无情,等待他凯旋那日。

梁昭昭也给夫君写了封信。

宋昌德托人把这些东西送去边城。

他托的是以前的老部下,快马加鞭不过三日就把东西都送到宋钰柏手中,

宋钰柏收到东西,将三妹给的药方连同这次的药都交给军医院使大人,王彦林很激动的跟宋钰柏道谢。

宋钰柏挑眉道:“信中我三妹言,这药方给你们,但是怕你们配出来的药性不同,这可就不能怪我三妹了。”

王彦林当即道:“宋将士还请放心,各人配药手法不同,药性不同,老夫还是知道的,宋将士三妹能把药方献出,老夫已是感激不尽。”

“那成,我就是跟你说声。”宋钰柏急着回军营。

回到军营,他先把妻子写给他的信反反复复看过几遍,昭昭在信中说,她和孩子都安好,三妹经常帮她诊脉,诉说她的思念之情,最后嘱咐宋钰柏一定要注意安全,她等他回去。

宋钰柏看了好几遍,最后小心翼翼把妻子写给她的家书贴身收好。

然后是母亲的信,也是叨叨絮絮说家里的事儿,最后同样嘱咐他战场上小心些。

剩下一大包密封的东西,宋钰柏打开一看,全是烘干的酱肉,打开后闻见浓郁的肉香味,给宋钰柏馋的,抱着啃了口。

酱肉很有嚼劲,满嘴生香,宋钰柏很快啃完一块,心满意足,剩余的他打算留着晚上跟军营的将士们一块吃,不过先给蜀王送了块过去,他还一直记着蜀王的救命之恩。

当初第一场仗,要不是蜀王,他都被敌军刺穿胸膛了。

所以家里寄了什么好东西,他都想着蜀王。

蜀王是军营主帅,不是将士可以随意见的,那块酱肉被送到蜀王身边的副将手中。

两名副将也有些馋肉人,边关的日子是真的辛苦,虽后续军饷送到,但只是粮食,顿顿吃粮食,或者一些干菜,好些日子没尝到肉味。

等蜀王回到军帐中,副将道:“殿下,这是定国公府那小子送来的,说是他家三妹给做的,惦记着殿下您的救命之恩,特意送了块给殿下你尝尝。”

蜀王目光落在盘中那块酱肉上,酱肉不算大,约莫两个拳头大小,整个帐中都能闻见肉香。

是姝姝送来的吗?蜀王眸子轻垂,慢慢道:“晚上让厨子炒了吧,大家一起吃。”

“好嘞,属下这就去吩咐厨子。”

晚上这块酱肉被厨子掺着几个芥菜头炖了,炖的时候就满屋子香味。

一块酱肉掺芥菜头炖了一大锅,味道香的很,菜头吸收了酱肉的汤汁,入口即化。

几位副将吃的满头大汗,口中还赞道:“这定国公府的三姑娘到底是个什么神仙人物,会配药还会做饭,这酱肉简直一绝。”

蜀王也随着大家一块吃了不少。

与王府精致的美食不同,却是他此生觉得最美味的一顿。

……

姝姝不知她做的酱肉,连着蜀王都分到一些。

翌日起床,崔氏给姝姝找的工匠来到沁华院,姝姝怕他们惊动白狮,就领着猞猁和白狮过去偏园,这几日先让两只住在园子里。

姝姝书房隔壁是个暖阁,她早就打算把书房跟暖阁打通,暖阁做成药堂,特意找来的木匠。

书房几个药柜已经不够放姝姝的药材,暖阁打通后便差不多了。

断断续续花费了五六日,工匠把房间打通,暖阁里面打上一排排的药柜。

姝姝看着新打的药柜,心里面也高兴的很,等到六月底休沐的时,她趁着上午出门一趟,置办些药草。

六月底,最闷热的时候总算过去,白日里还有些热,不过晚上凉爽许多,入睡时不必摆着冰盆。

翌日早起,姝姝先起床锻炼,说起来,她练这套掌法也有四五个月,好像的确有些不同,说不上来什么感受,就是她去看府卫练武时,总觉他们的动作很慢,破绽很多,只是姝姝没把太当一回事,她练掌法也只是想着锻炼身体。

锻炼后吃过早膳,姝姝领着玲珑和杏儿出门。

姝姝直接过去百草堂,这里是京城最大的供药商,抓药比药堂里面便宜许多,就是不零卖。

京城里头大多数药堂也是从这里拿货的,姝姝经常从这儿买,跟百草堂的老板都挺熟的。

姝姝进到百草堂,这是个大宅子,都是自个进去挑选需要的草药,

进到宅子里,姝姝挑起院子里一袋袋的草药闻了闻,草药会因为炮制过程不同,炮制好的中药材药性也各不相同。

说白了,就是连药材也分上品和下品。

姝姝每次挑选的都是最好的,她摸摸闻闻就能够分辨出这味药材炮制的如何。

姝姝耗费了两个时辰选了一百来种草药,让百草堂的活计帮她把药材都送到定国公府去。

百草堂的伙计们都认识做少年郎打扮的姝姝了。

知道眼前这位可是被圣上封为宝福县君的定国公府三姑娘。

伙计们急忙应承下来,“三姑娘放心,我们一会儿就帮您把药都送过去。”

姝姝点头道谢。

正想离开,宅子门口忽然冲进来一三十来岁的汉子,穿着麻布衣,满脸焦急,满头大汗,他冲进来直接扯住其中一位卖药的伙计哀求起来,“这儿可有郎中?没有郎中有没有药材,可以止血的药,求求你们帮帮我,求求你们帮帮我啊。”

姝姝本差不多走到宅子正门口,听见那汉子的话,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卖药伙计道:“大兄弟,我们这没郎中,我们这里不是药堂,是百草堂,专门卖药材的,我们老板倒是懂医术,但老板现在人不在,你先慢慢说,要止什么血?”

汉子急的眼泪都出来了,跪在地上道:“是我婆娘,她生孩子,现在下面出了好多血,我没法子,要怎么办,求求你们帮帮我吧,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他已经有些语无伦次起来。

姝姝一听,当即转身回到汉子身边,“你先别慌,你妻子生孩子难产了吗?”

“是,是的,小公子,你是郎中吗?”汉子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不对,是位姑娘,小姑娘,是我妻子难产,求求姑娘帮帮忙。”

“你家可是住在这附近?”姝姝问道。

汉子点头,双目通红,眼泪直流。

姝姝当机立断回头在满院子的药材中挑了十来种药材,最后取了根药效十年左右的人参,她跟百草堂活计道:“这些待会儿再给你们结账,敢问小哥儿,你们老板的医药箱可在?”

伙计知道这是救人命的事儿,不管耽误,点头道:“三姑娘稍等,我立刻进去拿。”

药箱里面装的都是郎中们救人命的工具,一些药材还有针灸的银针等等,姝姝今日出来来置办东西的就没带药箱,她有些后悔,往后不管出门干什么,都要把药箱带着才好,否则遇见这种急事,怕是要耽误救人的。

等活计把他们老板的药箱取出来,姝姝立刻背着药箱抱着药材跟那汉子道:“赶紧回去瞧瞧你妻子。”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汉子喜极而泣,从地上起来,领着姝姝离开百草堂。

“你妻子怀孕多久了?怎么难产的?平日可有瞧过郎中,怀相如何?”

汉子摸了把眼泪道:“我婆娘怀孕七个多月,这是头胎,怀孕期间是请郎中看过的,我早上离家时她还是好好的。”

百草堂比较偏僻,附近药堂都没有,若是生病想找人看诊还要穿过两三条巷子才能寻到药堂。

这汉子叫李棚生,他与妻子苏三娘才搬来京城没多久,妻子怀孕,他就在码头做搬运工赚钱照顾妻子。

妻子怀孕才七个多月,他早上去码头帮工,晌午回到家就看见妻子倒在地上,下半身的裙已被鲜血浸透。

他吓得脸色大变,赶紧把人抱上床榻,苏三娘却昏迷不醒。

他只能出来喊人帮忙,就记得家附近这个百草堂是最近的。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要很晚哦!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76 章 76

第76章

姝姝从这人话中听出, 他妻子应该是待在家中发生意外,导致早产难产,现在孕妇还是昏迷不醒的。

“再走快些。”姝姝道。

李棚生应承声, 领着姝姝加快脚步朝家中赶去,他发现自己不管走多快,这位做少年郎打扮的姑娘都能跟上,甚至背着药箱抱着药材都走的很快。

李棚生顾不得多想,他满心都被三娘占据,那么多的血, 这么年轻的姑娘,真的能救活三娘吗?

他心中忽然生出一股子绝望,若是救不回三娘怎么办,他劝三娘隐退给三娘好日子,可现在算怎么回事?

姝姝并不清楚这汉子心中所想,她一路也在想关于女子难产的治疗法子和药方。

说实话,她看多许多医术很多药方, 但真正救治这种疑难杂症, 没有师父跟在身边还是第一次。

姝姝还是有些紧张的,她吩咐杏儿赶紧过去德善堂一趟, 把师父请过来。

人命关天, 她能帮着救人,但不能赌,还是请来师父稳妥些。

杏儿坐在马车去德善堂喊人,玲珑留在姝姝身边帮忙。

很快到这人的住处, 普通的小院子,进到院子里姝姝就闻见浓郁的血腥味,她匆匆进到屋子里,屋中一滩血迹,床榻上躺着个昏迷不醒的女子,女子生的瘦弱,脸色惨白,肚子却很大,姝姝来到床榻前,女子还是昏迷状态,姝姝坐在床榻边,伸手给女子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