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莫淮安在家里常叫她,没想到孩子听到了也学会了,这会儿卖弄起来,真是叫人好气又好笑。

晚上她把这事儿跟莫淮安当笑话说了,后者觉得有趣也去逗儿子:“爸爸叫什么名字?”

汤包大概心想怎么又来这个问题,于是不屑看父亲一眼,回了句:“亲爱的。”

饶是莫淮安性格冷傲,也当众大笑起来。

沈乔听了更是脸红到脖子根。那是她跟莫淮安撒娇时叫的,这孩子怎么都学会了。

于是她终于明白,以后在家里说话得格外小心才是。万一说了什么少儿不宜的,回头汤包一五一十全学给亲戚朋友听,她还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啊。

说归说,孩子的教育问题依旧不能放松。汤包的语言有了飞速进步后,沈乔开始得寸进尺,居然异想天开教起孩子绕口令来了。

刚开始自然是最简单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这话对成年人来说当然没问题,但对一个才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就有点难度了。

汤包一开始还是很认真跟着学的,只是这话字太多又太绕,实在有些不好说。他努力伸直自己的小舌头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沈乔有点没耐心了,下意识来了句:“怎么学不会啊,笨宝宝。”

汤包十分不服气,叉腰对着沈乔“哼”了一声,回敬她一句:“坏妈妈!”

光说这一句似乎还不解恨,那天他就跟台复读机似的,不停地重复着“坏妈妈”三个字射雕黄茹传。吃饭说睡觉说,连洗澡的时候也在嘀咕,听得沈乔头大不已,连连求饶。

“算了算了,是妈妈错了,你饶了我吧。”

汤包很不领情,一副不想原谅她的样子。

沈乔就跟他讲条件:“你原谅妈妈,妈妈给你买好吃的。”

于是小东西开始狮子大开口:“我要饮料、薯条、冰淇淋、包子、面条、糖果…”

“行行,就买这些。”

为免他单子越开越长,沈乔赶紧截住他的话头。

好不容易瘦下去的那几斤,眼看又要打水漂了。

吃货莫汤包同学在与父母的斗志斗勇中,积累了丰富的对敌经验,到了三岁的时候,俨然已成长为新一代“小魔王”。

沈乔在他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他太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夺取胜利。

如果沈乔对他热情,他就玩高冷,好叫对方更为讨好他。如果沈乔对他发脾气,他就趁势卖萌,那张脸配上或哭或笑的表情,再铁石心肠的人看了都要举手投降。

于是沈乔顺理成章被莫淮安归类到“慈母”的类别里,并且觉得她以后一定会“多败儿”。

老婆在儿子这里没辙,莫淮安就亲自出马。

汤包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沈乔陪,一陪就是一个多小时。莫淮安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并且妨碍他和老婆过二人世界。

于是他接过这个哄孩子的大旗,和儿子拼起了智慧。

他第一晚陪汤包睡觉,汤包十分不乐意。莫淮安也不跟他硬碰硬,一上来先撒糖衣炮弹,说要和他玩游戏。

汤包一听这话就来了劲儿,睁大两只眼睛盯着莫淮安看。

莫淮安冲他笑笑:“今天我们来玩加法游戏。汤包,一加一等于多少?”

汤包傻眼,不知所措。他虽然会数数,但加法对于他来说还是太难了。

莫淮安就开始教他用手指头数数,从一加一到二加二,一路往上数,汤包对此很感兴趣。原本还想卖萌把妈妈叫来,一转眼的功夫就把妈妈扔到了脑后。

莫淮安教得也很用心,完全不管孩子的年龄大小,充分利用他那两只肉乎乎的小手,准备大干一场。

结果汤包却不“争气”,很快偃旗息鼓。在莫淮安尝试着问他五加五等于多少时,他突然看了自己两手一眼,嘴巴一噘:“不算了,我困了,我要睡觉了。”

说完立马拉起被子盖住脑袋,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顷刻就进入了梦乡。

莫淮安不费吹灰之力打败儿子,不到半个小时就搞定一切。

走出房间的时候他回头看一眼睡得正香的儿子,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老话来:姜还是老的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