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摇头:“从她进宫我们再也没见过面,不知道她在何处当差。”

“你们既然奉了大长老的命令来到此地,她进宫岂不是影响完成任务?”

老妪看了姜似一眼,没有立刻回答。

姜似猛然醒悟过来。

那位长老进宫,恐怕就是大长老布置的一桩任务。

姜似心中疑窦丛生。

前世她当了数年乌苗圣女,没从大长老口中听到派人来大周执行任务的只言片语。

南疆是个统称,乌苗只是其中一个族群,与大周向来相安无事,前世到后来更是助大周一臂之力击败了南兰。

乌苗大长老为何十多年前就派人秘密来到大周京城?

姜似暂且把疑惑压下,问道:“你们十多年都没再见面,平时如何联系?”

老妪看向姜似的眼神带出诧异:“圣女为何问这个?”

姜似心头一凛,面上若无其事道:“随意问问。”

“不知圣女为何来到此处?”

姜似看了老妪一眼,似笑非笑道:“与长老一样,也有不能说的原因。”

老妪沉默了一下,道:“我在此地生活多年,看圣女是已婚妇人的打扮…”

姜似笑笑:“事关机密,不方便说。”

“是我多嘴了。”老妪赔罪。

姜似见再问下去有露馅的可能,识趣止住话题,与老妪闲聊几句乌苗风情便离开了小店。

少女恭恭敬敬把姜似送到店门外才返回,兴奋对老妪道:“花挝,圣女不但带了婢女,还带了一个护卫,一个老仆。”

老妪隐隐觉得不对劲。

“那护卫与老仆是大周人打扮?”

“是呀。”少女不明白老妪为何这么问。

圣女既然以大周人的身份活动,身边人自然是大周人打扮。

老妪紧锁眉头,突然起身往后边走去。

“花挝,您去哪儿?”少女追上去。

老妪停下来,道:“写一封信送回族中。”

路上,阿蛮好奇问:“主子,您与那小丫头说的什么话啊?”

姜似看阿蛮一眼,道:“乌苗语。”

“您还会说乌苗语?”

“嗯。”

“可没见您学过呀。”

“天生的。”

小丫鬟茫然挠头。

又不是杀人放火,这个也能无师自通吗?

不过主子这么说,那就一定是了。

阿蛮瞬间不再为难自己,对自家主子只剩下了崇拜。

姜似一路沉默着回到燕王府。

“给王妃请安。”

“给王妃请安。”

姜似在王府下人们的请安声中回到寝室,问阿巧:“今日王爷在家么?”

作为不用继承皇位的王爷,游手好闲就足够了。不过景明帝深恨太子平庸,为了激励这根朽木,这才让几个儿子在各个衙门历练。

“王爷先前派人来说出去了。”

姜似交代阿巧:“你去前边说一声,王爷回了请他过来。”

阿巧领命而去。

姜似在榻边坐下,随手拿过枕头抱在身前想着心事。

很多事情远比她想象中复杂,而这些是她前世时接触不到的。

窗边有响动传来。

姜似抬头看过去,就见敞开的窗外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

二牛两只前爪扒着窗沿,见姜似看过来,举起一只爪子晃了晃。

姜似顿时笑了,走出房去绕到窗外,冲二牛招招手。

二牛飞快跑过来,乖乖坐在姜似面前。

“吃饭的时候怎么跑过来了?”

二牛摇摇尾巴,喉咙中发出哼哼声,听起来有些苦恼。

“莫非肉骨头不够吃?”

“汪——”二牛叫一声,用尾巴拍打着地面。

姜似便明白了,不是肉骨头不够吃。

自从有了女主人,二牛就过上了肉骨头可以吃一盆扔一盆的幸福生活。

“那是今天的肉骨头不合口味?”姜似猜测。

二牛又用尾巴拍打了一下地面。

姜似眨眨眼,猜不出来了。

一道清越的声音传来:“这货想吃酱肘子了。”

二牛忙点点头,难得冲郁谨讨好叫了两声。

郁谨看着就气不打一处来。

以往这狗东西还有点用,能帮他给阿似传个信什么的,现在就知道争宠了。

二牛敏锐察觉男主人情绪的变化,狗脸立刻严肃起来,突然跑向狗窝。

姜似与郁谨面面相觑。

很快二牛就跑出来,叼着一朵菊花塞到姜似手中。

郁谨脸色顿时就黑了。

这货居然还知道给阿似送花!

姜似拿着二牛送的紫菊花,不由笑了:“阿蛮,你去厨房问问有没有酱肘子,有的话给二牛送来。”

阿蛮脆生生应了往外走,二牛忙屁颠屁颠跟上。

郁谨目光凶狠盯着二牛的背景,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想什么呢?”

“我在想,是不是该给二牛找个媳妇了?”

说笑过后,二人进了屋。

郁谨定定看着姜似,道:“阿似,你今天好像不开心…”

他就说宜宁侯府去不得,每次去了阿似都不开心。

听了郁谨的话,姜似眼圈一红,险些落泪。

那些积压在心底的痛苦与委屈排山倒海袭来。

人在最在乎的人面前总会轻而易举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怎么了?”郁谨把姜似拉入怀中,“现在宜宁侯府的人莫非还敢给你委屈受?”

姜似埋在郁谨胸膛前,在他衣襟上蹭了蹭眼泪,咬唇道:“阿谨,我娘是被尤氏害死的。”

男人坚实的胸膛绷紧了一瞬,抬手落在她发上:“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似拉着郁谨坐下,讲起来龙去脉。

“也就是说,岳母是被荣阳长公主害死的?”

姜似点头。

“你打算如何?要不咱们送她去见她女儿吧。”郁谨以商量的口吻道。

姜似弯唇一笑:“我也是这么想的。”

不出几日,宜宁侯府派人来报丧,大太太尤氏病逝了。

郁谨拿起丧帖看了看,笑道:“宜宁侯府动作还真快。”

第452章 坐享齐人之福的梦想

对大周人来说,众多亲戚中舅舅的地位非常高。哪怕姜似是王妃,舅母过世一定要去吊唁。

姜似当然不会去。

对于害死自己母亲的人,她绝不会为了所谓的名声脸面去给那人磕头。

她未出阁时不会,如今成了王妃,就更不会委屈自己了。

郁谨把丧帖随便一扔,更是多一个字都懒得说。

二人谈起西市街开店的那对乌苗祖孙。

“目前已经派人暗暗盯着了,那对祖孙倒是没什么异常,整日守着小店不出门。”郁谨道。

姜似敛眉:“猜不透她们来京城的目的,派个人长久盯着吧。”

“嗯,左右费不了什么事。”郁谨说着从袖口抽出一封信笺递过去。

姜似伸手接过,打开来看。

是用乌苗文书写的一封信。

郁谨凑过来,笑着问:“看得懂吗?要不要我告诉你内容?”

姜似横他一眼:“你懂乌苗语?”

她当初为了假冒圣女可是下了大工夫,就差睡觉时用乌苗语说梦话了。

乌苗族几乎人人会说大周话,从郁七与她来往就没说过乌苗语。

“我毕竟去了南疆那么多年,多少会点。”郁谨得意道。

过目不忘谈不上,他的记性确实极好,不然也不会隔了两三年还能凭着想象把阿似画得惟妙惟肖。

姜似沉默了一下,道:“我看得懂。”

重生的秘密虽然不能说,但夫妻二人要长久生活在一起,不可能对另一半处处隐瞒。

郁谨微微错愕:“你看得懂乌苗文字?”

先前阿似对他说凭着与乌苗圣女酷似的容貌忽悠那祖孙二人,他以为双方是用大周话交流,想都没想过阿似不但会说乌苗语,还看得懂乌苗文字…

曾经出现的古怪感觉越发强烈了。

阿似对乌苗族的事似乎很熟悉,好像在那里生活过多年…

郁谨双手扶住姜似脸颊,揉了揉。

姜似吹弹可破的脸颊很快被揉红了。

“干什么?”姜似哭笑不得问。

郁谨凑过来,紧张兮兮:“我瞧瞧你莫不是被乌苗圣女假冒了吧。”

一句玩笑话令姜似愣了愣。

前世只有她假冒圣女的份,现在从郁七口中听到这句话,心情颇为微妙。

“真要是假冒的怎么办,退货吗?”姜似笑着反问。

见姜似的心情没因尤氏的死受半点影响,郁谨暗暗松口气,笑吟吟道:“干嘛退货,我就再把真的阿似找到,坐享齐人之福不行么?”

“你稍微等一下。”姜似说罢,快步往里室走去。

留下郁谨默默琢磨:他就是逗逗她,该不会生气了吧…

郁谨做好了媳妇一出来就赶紧赔不是的准备。

姜似很快转回。

“阿似,你生气了?”

“没生气。”姜似把一柄剪刀拍在郁谨面前,笑盈盈道,“对了,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郁谨干笑:“什么话?”

姜似把玩着剪刀,提醒道:“就是什么坐享齐人之福来着。”

“呵呵,你一定是听错了。”郁谨伸手按住姜似的手,顺便按住了媳妇手下寒光闪闪的剪刀,由衷劝道,“阿似,当心剪刀伤了手…

姜似唇畔含笑,温婉娇柔的模样:“无妨,我玩得熟。”

“女人玩剪刀干嘛…阿似,你喜欢弹琴不?要不下棋也行啊,来,来,咱们手谈一局。”

姜似一本正经道:“自然是因为玩剪刀比弹琴下棋实在。比如夫婿准备坐享齐人之福了,会弹琴的女人只能弹奏几曲寥表伤春悲秋,会玩剪刀的女人就能把烦恼根直接剪掉了。”

郁谨顿觉下边凉飕飕,一时忘了追问姜似为何看得懂乌苗文字。

玩笑过后,姜似垂眸看信上的内容。

看罢,姜似笑笑:“一代长老到底不好糊弄,这么快就写信回去了…对了,这信如何得来的?”

“截下来的,所以迟了两天。”

气氛恢复了严肃。

郁谨道:“阿似,你似乎对乌苗族很熟悉…”

姜似沉默片刻,凝视着郁谨的眼睛。

男人的眼睛黑而亮,如上好的黑宝石熠熠生辉,闪烁着好奇光芒。

姜似叹息一声,挽住郁谨手臂:“阿谨,我仿佛在梦中去过乌苗族,在那里经历了许多事…所以会说乌苗语,认识乌苗字。让我解释,却又说不清…”

“说不定你前生真的是乌苗人。”郁谨笑着揉了揉她的发,宽慰道,“别为这些烦恼,生而知之多好,省去了学习的麻烦。”

怕姜似钻牛角尖,郁谨指着信问:“阿似,你打算如何处理?”

姜似把信折好塞回信封,道:“反正信已经拦下来了,消息一时半会儿传不到乌苗那边去,那就静观其变吧。时间久了老妪迟迟等不到乌苗那边的信,说不定就要想办法与宫里那人联系。”

混入宫中十几年的另一名乌苗女是姜似决心要找出来的人。

当年荣阳长公主用来害母亲的印心蛊究竟是不是得自那名乌苗女?即便不是,一个潜伏在宫中很可能是害福清公主真凶的人,姜似不得不防。

那是一条隐在暗处的毒蛇,就算一时没有咬到自己,知道毒蛇藏在何处至少能避开危险。

郁谨点头:“嗯,我会交代下去留意这些动静。有些事不能急,咱们一步一步来。”

就如他刚到南疆的那些日子,少数将领知道他的皇子身份,表面敷衍恭敬,实则不屑于顾,认为他来南边就是添乱。

那些不动声色的隐忍不值一提,直到有一次他把被困瘴气林的一群将士带出来,才算站稳了脚…

在京城,杀人不能用刀,那就更要多些耐心。比如荣阳长公主,他已经设想了十来种死法,就看哪个更好实施了。

王妃的舅母过世算是件大事,需要长史安排相关事宜。

老长史等了半天,迟迟等不来王爷、王妃吱声,只得来到郁谨书房。

“长史来啦。”小厮笑眯眯打声招呼。

“王爷可在里面?”

“不在。”

长史瞪小厮一眼:“王爷明明回来了。”

小厮:“…”

刚刚那话不是他说的啊!

第453章 迟

“请长史进来吧。”书房内传来郁谨懒洋洋的声音。

长史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方才那话居然是王爷说的。

王爷怎么能拿他开涮的呢,太过分了!

小厮打开门,长史沉着脸走了进去。

郁谨见长史进来,把书卷放在一旁,含笑道:“长史来找本王什么事?”

长史先瞄了郁谨放在手边的书卷一眼,咳嗽一声问:“王爷在读书啊。”

身为长史,最重要的任务有三,一是辅导规劝,以匡王失;二是处理礼乐事务;第三个便是担任王爷的教育。

燕王虽然不小了,可因为自幼养在宫外,长史总觉得文化素养不高,需要多读书才行。

见燕王窝在书房读书而不是窝在王妃房中软玉温香,老头儿表示很欣慰。

“嗯,本王挺喜欢读书的。”郁谨把包了封皮的书往一边推了推。

长史笑着道:“王爷能这么想就对了——”

话还没说完,书啪嗒摔到了地上,正好露出内页里的书名:哄娘子三十六计。

长史眼眶都要瞪裂了。

“这是什么?”老头儿抖着胡子,指着地上的书问。

郁谨淡定把书捡起来,合上书皮,一脸若无其事:“兵书。”

长史音调都尖了:“兵书?”

“嗯。”

“王爷,臣还没有老眼昏花,那明明,明明就是——”

明明就是**!

羞耻心使长史没有说下去。

郁谨掸了掸书皮上的灰尘,一脸担忧:“本王自幼长在宫外,很多事不大清楚,莫非看兵书不合适?”

“看兵书当然合适——”

郁谨立刻截断长史的话,笑吟吟道:“既然这样,长史就别担心了,说说来找本王什么事吧。”

“臣来找王爷——”长史顿了一下,反应过来险些被忽悠过去。

“王爷,臣现在认为您的看书问题更重要!”

郁谨冷厉的眉锋微扬:“看书有什么问题?”

“请王爷说说,哄娘子三十六计是什么玩意儿?”

这种书名他都说不出口!

正经了大半辈子的长史此时满心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