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似冲郁谨眨了眨眼。

太后身边的人去了乌苗祖孙开的小店,他们猜测那名女子应该就是名册上的阿朵,也就是现在慈宁宫里的朵嬷嬷。

然而猜测终究是猜测,这个人究竟是不是朵嬷嬷,朵嬷嬷长什么样子,这些只有亲眼确认了,才能再谈其他。

景明帝把他们叫到慈宁宫,反而给了二人难得的机会,省得他们还要想名目进宫给太后请安。

这是二人第一次进慈宁宫,于姜似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不过那是前世的事了。

进到里边,内侍示意二人停下来,进去禀报。

“皇上,燕王与燕王妃到了。”

“传。”

传唱声登时响起来。

郁谨带着姜似走进去,一眼就望见了伴在太后身边的荣阳长公主。

而姜似在往内走的过程中,注意力却落在一名中年女子身上。

那名女子立在太后屋中不起眼的角落,样子普普通通,可于姜似来说却大大不同。

对跟随乌苗大长老修习过异术并被大长老称赞天赋绝伦的姜似来说,她对修习异术之人有种微妙的感应。

这名嬷嬷,应当就是与乌苗族孙碰头的朵嬷嬷,也就是乌苗二代长老阿朵。

朵嬷嬷看着走进来的姜似,眼中闪过惊愕。

这抹惊讶很快被她遮掩过去,可眼角余光一直留意她的姜似却捕捉到了。

姜似扬唇,微微笑起来。

对方一定在惊讶她与圣女阿桑为何如此相似。

她鲜少见到慈宁宫的人,慈宁宫的人同样没什么机会见到她,这是朵嬷嬷与她第一次见面。

想一想也是有趣,刚刚与乌苗祖孙碰过头,从老妪那里知道圣女阿桑来到了京城,然后就发现圣女成了燕王妃。

此刻朵嬷嬷心中应该掀起了惊涛骇浪吧?

第497章 请父皇责罚

朵嬷嬷确实吃惊极了。

极度震惊之下,才使她哪怕在宫中多年都无法做到不动声色。

不久前她突然收到了宫外的信,这才借着太后出宫上香的机会与花长老碰了面。花长老说遇到了圣女,可又心有疑惑,于是写信回乌苗求证。然而送出去的信迟迟等不到回音,这才给她传了消息…

去过花长老小店一次就再也没出现过的圣女,为何摇身一变成了燕王妃?

花长老提到圣女是大周已婚妇人的打扮,问起来时圣女以秘密任务为由没有细讲,这原本不算出奇,可圣女是燕王妃就太奇怪了。

她先前没有见过燕王妃,却听说燕王妃是东平伯府的姑娘。

一位有家族有父兄的女子,圣女如何顶替对方的身份?

圣女的身份着实可疑…

朵嬷嬷进宫多年再没有回过乌苗,按理说不知道现任圣女的样貌。

但圣女在乌苗一族的地位非外人能理解,特别在圣女之位空悬多年之后,阿桑顺利成为圣女,她的画像便借由花长老的手传到了朵嬷嬷这里。

画像上的圣女与眼前的燕王妃如出一辙,她自信不会认错。

确定了要找的人,姜似心中有了底,神色坦然给景明帝几人见礼。

景明帝心中虽有气,想着儿媳妇怀着身孕还是缓了语气:“先起来吧。”

太后睨了景明帝一眼,暗暗摇头。

皇上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好得过头,有损帝王威严。

“知道朕叫你们夫妇进宫何事么?”景明帝视线落在郁谨面上,就严肃多了。

郁谨明知与查案的事无关,却故意道:“是不是先前父皇对儿子提的那事儿?恰好儿子有了些眉目,想跟父皇说呢。”

景明帝那颗心一下子被挑动了。

有线索了?

到底是跟着甄世成办了不少事,甄世成还亲口夸过老七不错,可见老甄说的是真心话…

“皇上?”见景明帝听郁谨说了一些云里雾里的话后眼睛都直了,太后看不过去出声提醒。

景明帝几乎坐不住了。

“母后,朕想——”

太后看了景明帝一眼,淡淡道:“皇上叫燕王夫妇进宫来不是有话问么?”

看皇上这意思莫非不打算追究了?

太后又纳闷又气怒,十分想敲开景明帝的脑子看看他在想什么。

姜似只觉好笑,悄悄用手碰了碰郁谨胳膊。

阿谨太狡猾了,知道皇上最关心的就是那件事,开口就提起。这样的话即便他们有什么错处,皇上都无心追究。

景明帝确实没了追究的心思,或者说追究也不是现在。

一个远房亲戚借着燕王妃的名头生事,哪里比得上找出屡次三番在宫中兴风作浪的人重要。

有太后在,景明帝还要耐着性子先把眼前的事解决了再说,然而心情已经不同。

郁谨没开口前景明帝还生着气,打算好好敲打一下小两口,现在就连那点生气都带着敷衍。

“老七媳妇是不是有个表姑住在你们府上?”

景明帝这一问,二人颇意外。

前往皇宫的路上他们想过许多可能,从没想过会与窦表姑扯上联系。

景明帝是冲着郁谨问的,见他不语,略略皱眉:“怎么不说话?”

这混账小子,赶紧解决了这破事还有大事商量呢。

姜似在郁谨之前开口:“儿媳的表姑目前是住在王府里。”

荣阳长公主垂眸冷笑。

燕王妃承认就好办了。

果然就见景明帝眉头锁得更深,沉声道:“老七媳妇那位表姑是不是还有一位兄长?”

姜似一听心中隐约有了数,直接问道:“莫非是儿媳的表叔犯了事?”

姜似毫不拖泥带水的问法令景明帝颇欣赏。

他赶时间呢。

“你那位表叔,今日险些冲撞了太后。”

姜似不由看向太后。

太后淡淡道:“冲不冲撞哀家不打紧,燕王妃知不知晓你那位表叔今日在大街上逼死了人。”

听太后讲了路上遇到的事,姜似轻轻皱眉。

她先前就说过,一些赶到一块的事貌似巧合,可若深究,往往存在必然联系。

太后难得出一趟宫,恰好就撞见窦表叔逼死良家女子,这未免太巧合了些。

何况陪太后一同出宫的还有荣阳长公主…

姜似看向荣阳长公主。

荣阳长公主回望,嘴角噙着冷笑。

那日贤妃生辰,二人几乎扯破了脸说话,此刻她自然无须掩饰。

她就是要这贱人知道得罪她的下场,以后好夹起尾巴老实做人。

靠这件事扳倒姜似,荣阳长公主知道不可能,但借此敲打对方足够了。

对荣阳长公主的反应,姜似竟觉得十分理解。

倘若换她出手,或许也会这样吧。

报复了仇人而对方却不知道,好比锦衣夜行,总不够痛快。

姜似冲景明帝福了福:“父皇,窦表叔是儿媳祖母的外甥,去年来到京城,只在伯府住了一日就搬出去了,儿媳从此再没见过他。”

不等景明帝说话,太后便淡淡道:“这么说,此事与你毫无关系了?”

姜似摇摇头,神色郑重:“不,此事与我有关系。”

她这么一说,除了郁谨,其他人都面露惊讶。

燕王妃莫不是糊涂了?

“窦表叔确实与我有亲戚关系,这是抹不去的事实,窦表叔如此嚣张大概也是儿媳王妃的身份给了他底气。儿媳对窦表叔在外打着我的名义胡作非为丝毫不知,这是失察。儿媳向父皇请罪,请父皇责罚。”

姜似说完,默默跪了下去。

郁谨见状跟着跪下:“父皇,阿似王妃的身份是儿子带给的,有人仗着阿似的身份生事,说到底都是儿子的责任,请父皇责罚儿子就是了。”

景明帝嘴角微微一抽。

要是这么说,这个儿媳还是他不顾太后与贤妃反对定下来的,还给赐了玉如意,那今日这事他岂不也有责任?

“老七媳妇,你有孕在身,先起来。”

姜似没有动:“儿媳不能把有孕当成护身符,该是我的错绝不逃避,请父皇责罚。”

景明帝悻悻摸了摸鼻子。

道理都叫这丫头说了,他还说什么?

第498章 借力

景明帝本来想敲打姜似两句,比如身为皇家儿媳要谨言慎行,莫要仗着有身孕就放肆云云。

可人家先把话说了,还诚心诚意求责罚,他还能说什么?

不得不说,这个儿媳妇还挺明事理的。

景明帝不由想到了鲁王妃。

鲁王妃嫁给鲁王后不久有了身孕,鲁王便理直气壮睡了丫鬟,据闻鲁王妃把饭碗扣鲁王脸上了。

当然,有没有这事他不是很清楚,但鲁王妃挺着肚子进宫告状他就十分清楚了。

媳妇有身孕睡丫鬟,作为男人景明帝其实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但还是把老五骂了一顿,可从心眼里景明帝觉得鲁王妃不算懂事。

这样看来还是老七媳妇讲道理,至少老七要是憋不住睡个侍女之类的,应当不会干出往夫君脸上扣饭碗的事来。

景明帝少了个隐忧,淡淡道:“先起来。”

郁谨拉着姜似起身。

跪一下意思意思就得了,累着阿似与肚子里的孩子可不行。

景明帝看向郁谨:“这件事朕想听听你如何打算。”

太后一边眉毛动了动。

皇上竟没有大发雷霆的意思,这有些出乎她意料。

不过——太后眼角余光扫过姜似,重新有了认识。

与先前姜似给她留下的放肆印象不同,这丫头还算聪明。

这招以退为进用得甚妙。

郁谨毫不犹豫道:“即便是儿子惹了这样的事,都该接受惩罚,何况是阿似的远房亲戚。他当街调戏良家女子,逼人致死,该是什么罪名由官府审判就好了,之后该坐牢坐牢,该受罚受罚,儿子与阿似不会多说一个字。”

“就这样?”景明帝微微有些失望。

他在意的不只是让恶徒得到惩治,更在意老七媳妇的名声。

咳咳,老七是王爷,名声差点倒不要紧…

郁谨脸色一正,眼中闪过冷芒:“自然不能这么算了,儿子与阿似被败坏的名声总要挽回。”

景明帝登时来了兴趣:“如何挽回?”

太后听得嘴角直抽,轻轻咳嗽了一声。

皇上说好的敲打呢?不说敲打轻还是敲打重,至少你得敲一下啊!

景明帝清了清喉咙:“你知道不包庇恶徒还算明理,那朕就把挽回你们夫妇名声的任务交给你了。三日之内,朕要看到那些百姓转变对你们的看法,要是做不到——”

“做不到儿子提头来见。”郁谨干脆利落接话。

景明帝呆了呆:“用不着…”

提头来见是什么鬼玩意儿?

郁谨严肃道:“立军令状都是这样的。”

景明帝忍无可忍翻了个白眼:“这里又不是军营,立什么军令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坏名声一旦传播开来,想要挽回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要是完不成任务,主要是那几个处罚:挨骂,禁闭,罚款,蹲宗人府,降爵…提头来见真的用不上啊,总不能因为这么点事把儿子脑袋砍了吧?

景明帝来回扫量着二人,心道这两口子也是稀奇,争着抢着求罚。

先前因听说这事的火气已悄然散去。

被景明帝一声呵斥,郁谨露出憨笑:“儿子一时习惯了。”

景明帝怔了怔,看着那张笑脸,心蓦地一软。

与那些锦绣膏粱窝里长大的儿子们不同,这个儿子大半光景是在南边度过的。

到现在他还记得战报传来,上面提到七皇子宁死不退斩杀了南兰一员大将,最后埋在了死人堆里,被一条大狗拖了出来才保住性命…

想着这些,景明帝那颗心就更软了。

私心里,他对这个儿子确实有所亏欠。

郁谨因妨克景明帝自小被送出宫去,许多人以为景明帝心里对这个儿子一直膈应,而事实上,他们错估了景明帝的心性。

一个对臣子百姓尚且心存仁慈的帝王,对自己的儿子又岂会冷血心肠。

于公,这么多儿子中只有老七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且天赋出众,将来这偌大的江山少不得要他守护。

君主守社稷,王爷护国土,何愁大周江山永固。

景明帝深深看郁谨一眼,皱眉道:“以后那些浑话不要拿到朕面前来说。朕给你三日时间,倘若做不到自有重罚!”

“儿子知道了。”郁谨低头应了,唇角飞扬。

景明帝侧头问太后:“母后,您看这样如何?”

太后抿了抿唇角。

细究起来,皇上今天对老七夫妇屁惩罚都没有!可皇上又给了期限,说三日之内完不成会有重罚,那她就不宜咄咄逼人了。

太后有些不甘心,有种好不容易决定出手却一拳打进棉花里的憋闷。

“那妇人无辜丧命,只留下一个幼弟,男人又不在家,哀家想着便心中难安…”

郁谨立刻道:“皇祖母,孙儿愿意收养那个男童,请先生交他读书习武,以后或可成为我大周栋梁之才。”

太后眯了眯眼。

这小子反应着实不慢。

荣阳长公主的脸色有些难看。

皇兄对燕王夫妇太宽容了!好在坏掉的名声想短时间内挽回就是痴人说梦,她倒要看看燕王会如何做。

正这般想着,郁谨突然看过来。

荣阳长公主心头一凛,面上不敢流露出异样。

“父皇,儿子其实有些纳闷。”

“纳闷什么?”景明帝有些不耐。

他急着问查案的事呢,不然也不会赶紧了结此事,老七怎么还节外生枝?

“儿子就是觉得皇祖母难得出一趟门就遇到阿似的表叔当街作恶,未免太凑巧。”

景明帝扬眉,听出几分意思来。

太后冷冷道:“这正说明那人作恶多端,干出这等事来不是一次两次了。”

景明帝微微点头,觉得太后的话有道理。

郁谨笑笑:“既然皇祖母与父皇都这么觉得,就让人好好查查吧,查出窦表叔做的其他恶事正好数罪一起罚。”

那人倘若屡次三番打着阿似的幌子作恶,他不可能没听说。如果他没猜错,这应当是那人第一次胡来,背后少不得有人引诱。

既然这样,干脆光明正大借用皇帝老子的锦鳞卫查一查,哪怕查不到荣阳长公主身上,勾起父皇的怀疑也不错。

第499章 剑指慈宁宫

与郁谨那双清澈的眸子对视,景明帝点了点头。

老七真是个实诚孩子,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查一查,这种会带累老七夫妇的亲戚确实不能姑息。

荣阳长公主暗暗咬了咬牙。

唆使那个浪荡子调戏良家女子公主府的人没有露面,可要是深查下去,被锦鳞卫查出来那人的行为不是自发,而是有人唆使,于她终究是个麻烦。

何况让皇上知道燕王妃不是受到亲戚牵连而是被人算计,对燕王夫妇别说责罚,恐怕同情还来不及。

燕王夫妇比她想象中难缠,她以后出手定要慎之又慎。

荣阳长公主心中懊恼,只能眼睁睁看着景明帝吩咐下去。

太后对此倒是不在意。

一个街头混混调戏良家女子,若不是扯上燕王夫妇,她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景明帝起身:“母后,您出宫上香也累了,儿子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太后笑道:“皇上自去忙吧,哀家不累,倒是想留燕王妃说说话。”

宫里规矩严,久留郁谨这样已经在外开府的皇子不合适,留下女眷就方便多了。

景明帝乐得如此,面上不动声色道:“那就让老七媳妇陪陪母后,正好儿子也问问老七的功课,看他这些日子有没有偷懒,这样他们小两口就能一道回去。”

郁谨给姜似递了个眼色,随景明帝走出慈宁宫。

慈宁宫外,是冰天雪地的冷。

从冬至起,今年的雪就一场接一场,似乎格外多。

景明帝呼口气,鼻息喷出袅袅白烟,远处的景色亦笼罩着薄雾。

郁谨走在景明帝身侧,一言不发。

那样的事,在外面自然一个字都不能提。

父子二人皆加快了脚步。

潘海打开御书房的门,扶景明帝进去。

景明帝坐下来,接过潘海奉上的热茶抿了一口,对郁谨道:“说说你查出了什么线索。”

潘海飞快看了郁谨一眼,又垂下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