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尚佛风气由来已久,慈明寺更有国寺之尊。慈明寺的圆慧大师,受人推崇,据说他能知过去未来,通晓天机。

也就是这位圆慧大师,在看了慕容远的面相之后,连连称奇,脸色沉峻。

“龙章凤姿,尊荣无双。”

他只留下这句话,便叹息着离开了。

这句话很快在黎都流传开来,最为广泛的一个版本是:慕容远的面相,乃帝王之相。

帝王之相。这句话,怎能不触到当权者的逆鳞?

母皇是个开明的人,她可以不在乎这谣言,但不代表别人也是。

尽管母皇已经下令,限制这样的谣言继续流传,但所谓谣言,自然越是压抑越是容易传播。

黎都的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圆慧大师,是姬虹的至交,也曾欠她一个天大的人情。

而谣言——这更是卿楼的拿手好戏。

这件事,我吩咐柳亲自去做,瞒过小芒,但他还是知道了。

“姐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脸上的怒气甚至掩饰不住。

“小芒,你不是说,我想要的你就会帮我得到?”我沉静地看着他。

他的眼里是不可置信。“那是因为,我以为你要的是——”

“不。”我握住他的手。“小芒,我要的不是权利。我只要一个人,慕容远。”

“姐姐——”他似乎受伤了。“那我呢?我在你的眼里,就一文不值么?”

“小芒。我一直把你当做弟弟看待。”别开眼,我不想看见他受伤的表情。

“弟弟…?”

“小芒,你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狠了狠心,索性将一切都说明白。“你为我做的一切,早已还了我救你的那份恩情。”

“恩情?姐姐,你认为我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报恩?”

“小芒,你还小。有的事情,你长大后就会明白。”

“我不小了!姐姐,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你应该有更好的前途。”我盯着他的眼。“以你的能力,难道只能做一个屈居别人身后的男人?”

“姐姐——”

“不必说了。”我站起身,背对着他。“我决心已定。小芒,姬丞相对你有很大的期望。别辜负了她。”

“祖母?”他似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姐姐,你休想这样摆脱我。”

慕容远是帝王之相,不管这究竟有多离谱,只要有人说了,便一定会成为人们心中的疙瘩。若他成了东宫君,便离预言又近了一步。

因为这样的可能在所有人心目中产生的影响,太女一边的辅僚们不约而同地极力劝谏,向她施压。

自然,这“不约而同”也是卿楼在背后做了些推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不欲为人知的秘密,偏偏卿楼掌握了她们中大部分人的秘密。

太女几乎处于被孤立的境地,再这样下去,怕是连太女之位也要保不住了。

终于,她收回了赐婚的请求。

在整件事里,还有一个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个人,就是慕容望。

慕容望参与到我们的计划中,也是我意外的收获。

若不是他,慕容远怎会去慈明寺,从而引发圆慧大师的那句谒语?

总而言之,我,姬虹和慕容望,因为同一个目的联合起来,导演了这场戏。很成功,我们得到了满意的结局。

“二殿下,之前真是小觑了你。”姬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可惜,你的心思只用在了一个男人身上。”

与此同时,我和慕容远的关系却变得微妙和复杂起来。

流言传出,皇姐撤回退婚的请求,对慕容远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至少表面是这样。

他依然像从前那样,对我温柔,包容我所有的别扭,努力改善我和皇姐之间的关系。他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我和皇姐到那样剑拔弩张的地步,大部分是因为他。

我想对他像从前一样依赖,全心地信任,可每次面对他时,却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夜,他和皇姐对视时彼此眼中的火花。

我对他渐渐疏远。

我不想这样,却完全无法控制自己。

我并不后悔用了这样的手段,因为我自始至终只是想让他看看,在面对皇位和爱情的时候,皇姐的选择永远只会是前者。

而我,对我而言,这世上再没有任何事物或是人物能和他相提并论。

我知道自己已经走进了一条不归路,而这条路也终将越来越狭窄,直到有一天将我困死。可是我已无路可退,只能继续走下去。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和皇姐二十岁生日的前一天晚上。

那一晚,我得知母皇决定在第二日正式退位,将皇位传给皇姐。

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一旦皇姐掌权,一切都将不同。流言蜚语也好,帝王的面相也好,谁能阻止一国之君想做的事?即使明面上不行,暗地里还有许多法子。她终会得到她想要的。

所以我连夜进宫,见了母皇。

那是我一生也不会忘记的回忆。

母皇她穿了白色的袍子,上面绣着白虎纹。那样高贵逼人,不可直视。

她看着我的时候,我几乎不敢与她对视。

“歌儿,这么晚了,你为何还要进宫?”她的语气很平静,像是早就知道问题的答案。

我终于找回了勇气。

“母皇,儿臣只想请求你一件事。”

她没有说话,却站起身来,一步步地走向我。

“歌儿,你这次,做的太过了。”

“儿臣不明白母皇的意思。”

母皇走到我身前。“看着我。”

我依言抬头。

“你以为你和姬虹做的那些事我会不知道么?”她的眼神里居然有些痛心。“歌儿,你用错了方式。阴谋会毁了一切。”

“是么?”我凄然地笑着。“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了。除了这样,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歌儿。”她定定地看着我。“放手罢。放了你自己。”

“不。我不会放手。”

她看了我许久,终于有些疲惫地转过身去。

“你要求的事,我不能答应。”

“为什么?”

“他是慕容家的人,朕和你父后一直把他当做亲生儿子一般看待。朕不愿勉强他,这件事关系到他的终生幸福。”

“我会让他幸福。”

“是么?”她笑了声。“歌儿,我的孩子。你还未学会如何爱一个人,又怎么谈得上给别人幸福?”

我怔怔地看着她,跪了下来。

她的眼微微张大,似惊愕。

“母皇,我没有学会爱一个人,是为什么?我不幸福,是为什么?连慕容远,他的幸福你们都这样在意,那我呢?我是你们的亲生女儿!”

“从小到大,我未曾求过您什么。从小到大,当你们抱着皇姐,给她爱护和教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个我,孤零零地守在皇宫的某个角落?只有慕容远,是他陪着我,才让我有勇气面对可怕的孤单。我只要他,其它的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母皇,这一件事,唯一的一件事,你也不能答应我么?”

我流了泪。

她沉默了许久。

“好。朕答应你。”

我猛地抬头,只来得及看到她眼角的那抹伤痛。

“不过,你也要答应朕两件事。”

“只要我能做到。”

第二天,如我所料,母皇在早朝上宣布退位于太女,并赐婚给我和慕容远。同时,她也做了一个我完全没有料到的决定:将慕容家的三子慕容朝赐婚给太女,择日完婚。

皇姐当时看我的眼神,比寒冰还要刺骨。

我垂下眼,没有看她。

三日之后,皇姐正式继位,号嘉佑。而我,被封为静王。

皇姐的登基大典上,我完成了对母皇的承诺之一。我宣布不参与政事,愿只得闲王之名。

我答应母皇的第二件事,是在一年之内让卿楼在三国渐渐消失,再不为人所知。

这件事却没有那么容易做到,因为现在的卿楼并不只属于我。

卿楼灌注了小芒不少的心血,若要让他知道这件事,怕是无法接受罢。

我对他已亏欠太多,所以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找机会再向他说明。

得知赐婚的消息之后,小芒消失了几天。再回来的时候,他又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我以为他已经想通,决定不再在我身上浪费时间。

谁知道他却对我说:“姐姐,你得到了你想要的,而我也会得到我想要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变得有些冷酷。

我的心寒了寒,却没有细究,因为我的脑子里更多的是慕容远。

第二十六章 那些曾被失落的记忆

我以为我会快乐,谁知道我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我把自己关在府里,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就那样坐了好几天。

我甚至没有去见慕容远,没有去试探他究竟作何反应。我害怕看到他的反应。

这个时候,慕容望却找上了我。

他爱皇姐。若不是这样,他当时也不会和我们合作。如今赐婚给皇姐的却是慕容朝,他自然坐不住了。

我跟他做了笔交易。

我帮他成为皇姐的帝君,而他将变成我在皇姐身边的眼线,替我盯着皇姐的一举一动。

对那时的我而言,这是笔划算的买卖。我夺去她心爱的人,她一定会想办法对付我。没有兵权,没有了卿楼,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放一个这样的人到皇姐身边,总会有些用处。

姬虹也赞成这件事,因为总有一个慕容家的人要嫁入后宫,而相比较而言,自然是曾和我们站在一条船上的慕容望更好。

当然,她肚里还有个自己的小小算盘。姬流光对慕容朝仰慕已久,听说慕容朝被赐婚给太女,还大醉了好几场。这么做,也算是为自己这位孙女打算打算。

只是,时间非常紧迫。两个月之后,我和皇姐的大婚便会同时举行。

想要阻止慕容朝嫁给女帝,除非能证明慕容朝的德行不足以成为帝君。

原本我并不想把姬流光拉进来,一则她是姬虹的孙女,二则她虽没心没肺,却是真的把我当做朋友。

可是小芒却坚持这么做。

“虽然是受人算计,却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人。若二姐她知道,也该是愿意的。”

于是三日之后的某个夜晚,姬流光在翻入慕容朝后院的时候被人发现。

慕容朝的贴身小侍战战兢兢承认了这一事件。

虽然姬流光极力否认,且辩解说自己的确不知道那是慕容朝的后院,且当时喝多了,什么都不知道,但这件事还是如火如荼般地流传开来。

黎国民风向来开放豁达,若慕容朝不是未来的帝君,这件事不过只是桩无伤大雅的风流韵事罢了。但由于慕容朝的身份,使之变成姬家,慕容家和皇室的一桩尴尬丑闻。

涉及到了皇室,这件事可大可小。

但很显然,女帝并不想把这件事搞大。

所以不久之后,慕容澈上书称三子慕容朝体弱多病,难当帝君之位。

女帝体恤,嫁入后宫的人变成了慕容家的二子慕容望。

其实对于皇姐而言,嫁给她的人是慕容朝还是慕容望,并没有多大区别。

而我也料到皇姐不会因为这件事和慕容家,姬家闹翻。充其量只是换个人而已。

慕容望得偿所愿,姬虹却怒气冲冲地找到我,责问我为何要算计流光。

我只说了一句话。“姬丞相,难道你愿意让流光未来的夫君被人传跟人有染?”

看得出来,她有些憋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整件事里,最无辜的是两个当事人:慕容朝和姬流光。

慕容家考虑到这样的传闻,再加上姬流光的确对慕容朝爱慕已久,也承诺将只娶他一人,这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慕容朝一开始很是抗拒,无奈原本就是温和顺从的性子,最终还是点头答应。

至此,我们的计谋相当圆满。

我沉浸在整日的计算谋划中,等到有天红叶提醒我的时候,才蓦然惊觉婚期已近,而我自赐婚之后甚至没有去看过慕容远一眼。

再或者,我是有意要让自己忙到忘记这一切也说不定。

大婚前三日,需沐浴斋戒,留守宅中诚心祈福。

我却偷偷溜到了慕容家。

当时慕容远正在窗前看书,蜀纱灯笼下,一张让人魂牵梦萦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