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铜绿山出现在道路的尽头,阡陌的眼睛几乎无法移动。

密布的矿道,忙碌的人群,就像她上次在这里的时候一样。只不过,那时她背着竹筐,浑身邋遢,如今,她坐在这被自己日日诅咒的剥削阶级的马车上…想起过往种种,心里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新任的铜山工尹成崇,本来是郢都的左徒,处事比前任细致不少,楚王查看了些文牍,又问了些铜山的近况,成崇皆对答如流。

“运往秦国与巴国的铜,都送出去了么?”楚王问。

“皆已送出。”成崇答道,“不过依令尹之命,都是粗铜,只怕运过去,秦人与巴人不晓冶炼。”

“他们若会冶炼,寡人便不送了。”楚王低头看着一卷简册,淡淡道。

成崇哂然。

“还有那些扬越工隶,”楚王放下简册,“备好了么?”

成崇忙道:“备好了,马上便可登船。”

扬越工隶?

登船?

阡陌讶然。

待得楚王带她到矿区的时候,阡陌睁大眼睛。

只见扬越人足有两三千,聚在空地中,看上去似乎喜气洋洋。有些面孔她还是认识的,阡陌亲手治好了他们的疟疾。

见到阡陌,那些人也很高兴,纷纷围上来,有一个懂少许楚语的人告诉她,楚王要将他们送回扬越。

阡陌震惊不已,看向楚王,却见他并没有否认的意思。

“大王真的要将他们放回去?”她惊喜地问。

“不放回去不行。”楚王一脸正色,却语带揶揄,“自从尔等逃走,剩下的人也不安分,还总弄坏寡人的器具与矿道。”

阡陌哂然。

“那…他们走了,何人来开矿?”阡陌想了想,又问。

楚王瞥她,意味深长,“怎么?你为寡人着想了?”

阡陌忙讨好地说:“我为大王做事,自当为大王分忧。”

楚王收回目光,道,“国中的罪隶及征役者也不少,庸人冶炼之术高超,寡人将一些庸人也迁了来,落户此地,专事铜矿,比这些工隶做得好。”

原来是没有用处了啊…阡陌虽这么想着,却觉得楚王能够做到这一步,也算善莫大焉。

楚王却不多理会她,令士卒带领这些扬越工隶离开铜矿,上船去。

扬越工隶人数不少,整整载了上百条船。看到这么大的阵仗,阡陌十分惊诧,这必然是早有准备,楚王这个闷声不出的,若不是带她来看,她还不会知道。

巨大的船队几乎塞满了江面,浩浩荡荡往南而去。

楚王却没有离开,引着楚师押后。

船队穿过了云梦广阔的水泽,阡陌望向四周,只见云水茫茫,唯有大船驰骋,如同海里的巨鲸。

这一走,就是近半个月。阡陌没有来过,也从未体会过楚国的疆域有这般宽阔。而水流终于入江的时候,再走一段,据舟人说,这是湘水,再往前,就是扬越的地盘。

湘水。

阡陌望向两岸起伏的山峦,荆湘荆湘,她也曾经坐着轮船游长江,却没想到在这个时代,楚人的船竟可以直通湘江。

楚人在湘水的边上也建了城邑,闻知楚王到来,城中民人纷纷赶到江边,观望行礼。还有人喊着楚王的名字,抛果子上船来,阡陌的脑门被一只桃子砸中,楚王看着哈哈大笑。

到了扬越,早有人在岸边等候,大船靠岸,扬越人们迫不及待地跑下船去,与亲人相见。而看到扬越的酋首出现的时候,阡陌终于知道楚王为何而来。

楚王亦下船,与酋首宰牲歃血,互誓楚与扬越无相侵。

见阡陌不明白,寺人渠小声告诉她,先前庸国领头作乱时,扬越也在其中,被楚国教训得惨败。如今楚王不欲再与周边再兴战事,便亲自送还战俘,顺水推舟安抚扬越。

阡陌了然,再看向楚王,他锦袍高冠,腰佩长剑,在水边祭告,迎风而立,两袖扬起。那模样,极尽君子之美,却让人不得小觑。

阡陌曾经觉得,一个人的动机若不纯粹,做出来的善事亦是虚伪。可如今看着楚王,她却转变了一点看法。史册上有不少殉葬的记载,无用的奴隶,杀掉殉掉,无人会说上一句。但能作恶而不为恶,而是尽量做成善事,这至少是一种诚意。

正神游间,那边祭告已毕,扬越的巫师执着一杯酒,一边送着楚王一边唱起歌来。

楚王谢过,未几,似乎回望。

目光远远相对,阡陌并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看自己,心中却似落入一滴水,唇边却泛起微微的笑意。

巫师继续唱着,歌声苍老而有力,四周的扬越人亦开口相和,旋律竟是十分悠扬而美好,回荡在山林和河流之间,引人遐思。

“唱的什么?”有人问寺人渠。

阡陌也听不懂,但是听着这歌声的时候,眼睛却一直落在楚王的身上,没有离开。

她想起了越人的另外一支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第40章

楚人的船队浩浩荡荡沿原路而回,天黑时,抵达了最近的一座城邑。这城邑是新起的,邑人都是楚人,随着戍师从楚国内地迁来,望乡心切。如今楚王驾临,邑人皆欢欣不已。许多人自动从家中拿出物品来献给楚王,各式各样都有,鲜果、腌鱼、织物…阡陌盯着几串模样古怪的肉干,听不懂那些人嘴里说的名称,猜测那是某种蜥蜴。

楚王并不嫌弃,统统收下,并让人赏赐米粮钱帛。他与邑公及官吏父老齐聚堂上,询问邑中诸事,阡陌则在堂后,与从人们分拣那些贡物。

她不敢碰那些奇了八怪的野味肉干,寺人渠等人却似如获至宝,拿在手里,啧啧称赞,讨论着这个怎么做好吃,那个多么稀罕,吃了可以怎样。阡陌收拾着几匹布料,拿起来,却是觉得有趣。

楚人生于青山绿水之间,爱好缤纷的色彩。这些织物,虽然用料似乎并不高档,却能看出费了一番心血,配色大胆而绚烂。有一匹是凤鸟图案,虽然比起宫中见过的各种凤鸟织物,粗糙得多,却自有一番拙朴的趣味。

“湘锦,喜欢么?”楚王进来时,见阡陌看得仔细,开口道。

阡陌忙将那湘锦放下,向楚王行礼。

楚王摆摆手,在榻上坐下来。

阡陌给他盛了水,放在案上,正要走开,楚王却道,“阡陌,你陪寡人说说话。”

阡陌僵了僵,只得在一旁坐下。

楚王看着她,奔波连日,眉间已经有了些疲惫之色,却似乎心情不错。

“你放了幼象,寡人放了工隶。”他说,“在你目中,寡人仍是那手握万千性命而不知体恤之人么?”

阡陌哂然,忙道,“我释幼象,不过怜悯,大王释工隶,则是仁德,岂可相提并论。”

“仁德?”楚王似乎咀嚼着这二字,目光玩味。

“林阡陌,”他缓缓道,“寡人记得你说过,是你祖父教你识字,是么?”

阡陌颔首:“正是。”

“这二字,也是他教你的?”

阡陌愣一下,忽然想起来,“仁”是孔子的招牌,若没记错,这个时代他还没有出世,兴许还没有“仁”与“德”并提的用法。

“嗯…是。”她只好厚着脸皮说。

楚王的神色意味深长。

“寡人并非仁德之人。”他淡淡道,“仁德之名,未必是好事。”

停了停,他忽而又道,“阡陌,此言,寡人只与你说。”

阡陌的心动了动,看着他,只觉那目光又变得灼人,自己的脸亦似在隐隐发热…

“大王。”这时,寺人进来禀报,“晚膳已备好,请大王到堂上用膳。”

阡陌如获大赦,忙低头退到一旁,请楚王更衣。

楚王看着她,神色无波,起身随她。

邑中物产,多是山珍河鲜,虽然在阡陌眼里没有后世的鱼头火锅带劲,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楚人本豪放,湘女则更是多情。楚王年轻英俊,引得好些女子跑来围观,面带春风地对他笑,给他送东西,还像男子追求女子一样对他唱歌。

歌声在楚王的寝宫外响了几乎一夜,寺人渠等人都挂着暧昧地笑,羡慕不已。阡陌却没什么心思听,第二天醒来,她觉得头晕晕的,明显是被歌声扰了,一夜没睡好。

楚王一早就去官署中议事了,按照他的计划,今日便要启程。阡陌和寺人们忙忙碌碌收拾着东西,收拾的时候,有人忽而匆匆前来,问谁人是司衣陌。

阡陌讶然,回答说她就是。

那人已经一亮,看着她,“我等听闻,子可治瘴疫?”

阡陌点头。

那人欣喜不已。

询问之下,那人原来是驻守此地的邑司马,去年瘴疫横行,几乎造成大患。邑司马来见她,就是要请她传授治瘴疫的方法,以防再出祸事。

寺人渠有些不乐意,说这要等楚王回来再说。但阡陌知道,楚王回来就要启程,没有多少时间,传授治疫之法是好事,何乐不为。一再坚持之下,寺人渠只得让步。

阡陌随着邑司马到了驻军之所,细问了那疫病爆发时的症状,确认是疟疾无疑,便让人取笔墨来,亲自将药方写下。听说来了会治瘴疫的人,许多士卒都走了来。他们看着阡陌,既又期待又好奇,期待的是这药方真的能治病救人,好奇的是,这样一个年轻女子,竟然会这等奇术。

阡陌写完了几句,提笔添墨,发现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围了好些人,都是些年轻的士卒,看着她,脸上带着笑,目光羞涩而热烈。

她也抿唇笑笑,正要继续写,忽然外面传来声音,说楚王驾到。

众人皆是诧异,连忙让开,跪拜行礼。

只见楚王匆匆地走来,第一眼落在了阡陌的身上。

“拜见大王。”邑司马亦是诧异,忙行礼。

楚王看他一眼,未几,却看看四周。

“不是说求药方么?怎来了这么许多人?”他神色平静,瞥了瞥邑司马。

邑司马身上莫名打了个寒战,不明就里,正待答话,却听阡陌道,“我要问疫病症状,方可定论是否瘴疫。这些士卒,都是经历了疫病,来问话的。”

楚王微微抬眉,脸色缓下些。

“寡人要即刻返程,写完了么?”他走过去问。

阡陌道,“还余二句。”说罢,提着笔将药方补充完,交给邑司马,又叮嘱了一些事项。

话音才落,楚王就说还有要事要办,让邑司马好生保管药方,说罢,拉着她走了出去,留□后一群面面相觑的人。

楚王近来喜欢毫无遮掩地跟阡陌拉拉扯扯,阡陌已经习惯众人暧昧的目光,叫了几声“大王”之后,发现没效果,便也由他。

楚王所谓的要事,不过是启程前的祭神。

他们要经过湘水,水边有湘君祠。各色果品皆不马虎,将神主前的石案摆得满满的,楚王亲自到祠中向湘君祭拜,祈祷来往平安。

湘君,阡陌并不陌生,屈原的名篇里提到过。湘君是舜死在九嶷山后所化身的神,与舜的妻子女匽所化身的湘夫人是一对夫妻。湘君与湘夫人,一为山神一为水神,因地所隔,难得相聚,而相聚之时,又总是因为天气变化等原因而错过,关系充满戏剧性。

阡陌望着祠堂中的壁画,彩色的颜料绘制出蛇、凤、云彩,以及各种叫不上具体名字的神兽和神物,中间一位靠山而立的男子,不用猜,便是湘君。而另一边墙上,一个女子模样的神仙立于水上,大约就是湘夫人。两面壁画遥相呼应,别有意蕴。

阡陌越看越觉得有趣,离开时,忍不住问楚王,“我等乘船,行于湘水之上,为何只有湘君祠,却无湘夫人祠?”

楚王看了看她,道,“祭祀湘君足矣。”

“为何?”阡陌好奇地问。

“湘君居九嶷山上,掌握湘地所有,湘夫人亦听命于湘君。”

阡陌想了想,却觉得这仍然解释不全,正要开口,却听楚王道,“寡人方才祝愿之时,亦提到了湘夫人。”

“哦?”

楚王看着她,似开玩笑似认真,“寡人祝愿湘君早日追到湘夫人,让她安心度日,莫兴风浪。”

阡陌脸一热,哂然,这算什么祝愿啊…

楚王领着从人上了船,号角低低鸣起,舟人喊起号子,将大船开动。

两岸青山延绵,林木秀美,在长桨划水的声音中,缓缓后移。好些邑中的楚人乘着小船和竹筏,沿途相送。阡陌望着他们,又看看那座城邑,忽然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它的名字,不禁问楚王,“这是何邑?”

“潭邑。”楚王道,未几,却皱皱眉,“此名不好,无振奋之气。”

谭邑也不错啊…阡陌心里想着,问:“大王欲改名?新名为何?”

“未定。”楚王道,忽而指指那城邑挨着的一块沙洲,“你觉得那沙洲如何,长么?”

阡陌点头。

楚王神色似在思考:“以此为名,倒是不错。长沙,如何?”

阡陌哑然,心中大震,睁大了眼睛。

她再望向那城邑,只见民人立在水边,朝这里挥着衣袂。不过身后,树木茂盛,江渚空旷,并无一丝高楼广厦林立的迹象。

阡陌啼笑皆非,正待说话,忽然,她看到近处一艘小船上,掠过两人的面孔,有几分眼熟。她愣了愣,再看,旁边的船却已经将他们挡住,找不见了。

“怎么了?”楚王察觉,问道。

阡陌回神,摇摇头,“无事。”

说罢,她再张望了一会,仍然什么也没有看到,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错觉么?阡陌心里道,收回目光。

第41章

没有了运送扬越人的负累,楚人回程轻松许多。

楚王并不着急,顺便巡视沿江各地的城邑和民情,每到一处,必定靠岸。楚国虽掌握了大片地区,但这个时代的人口并不算稠密,无人居住的荒原随处可见。所以大多数时间,他们是在船上度过的。

事实上,这几天,阡陌都没有睡好。并不是别人太吵,或者船上睡觉不习惯,其中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

上次这样的时候,是在前任的那场游泳比赛之后。

恋爱这个东西,在阡陌眼里一向十分奇怪。她是个敏锐的人,能从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上知道,谁可能对自己有意思;但与此同时,她不太自信,也一向不太主动。

就拿前任来说,他放电、示好、借故跟她在一起,足足持续了两三个月。但阡陌从来没有表示过,最后,他终于忍不住,在一次考试完了之后,把她堵在角落里说,林阡陌,你到底知不知道我喜欢你?

阡陌至今仍然能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回答。

她满脸通红,却装傻道,是吗,可你没有说过啊。

但是他说过之后,二人的关系也没有再进一步。因为阡陌觉得自己对他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大,那场游泳比赛,也是因为他各种卖萌威逼,阡陌才勉强答应去看的。她看着他起跳入水,在泳道里甩掉一个又一个,跟第一名几乎同时到终点,喊加油都快把嗓子喊哑了。当她看到他上岸来,第一件事是来找她,心里头这才觉得,跟他在一起,好像还真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