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楚略是陛下…身边的人,与吴常侍却又不同,陛下对他如此重视,他的话,也许陛下会听进一句半句,也说不一定…”

君正彦说到这里,面色已现疲惫,挥了挥手,显然不欲再多谈这个问题:“好了,你去吧,我再好好想想,总之,一定要小心。”

“是,老师,我明白。”

自己自然会谨慎行事,于公于私,这个天下都是乱不得的!

散值之后没有回家,径直去了丞相府邸。

孟仲卿与其妻洪氏在堂前逗弄孙儿,正乐得哈哈大笑,见她被管家领进来,显得十分意外,赶紧让座:“君大夫,真是稀客,怎么事先说上一声,玉堂陪云枫出门,还没回来…”

“孟丞相,我不是来做客的。”君浣溪朝那孩儿笑了笑,也不敢入座,只抱拳道,“丞相,是我有点事情,恳求丞相帮忙。”

孟仲卿身为一朝丞相,请他帮忙的人自然多不胜数,此时也不贸然答应,平声道:“君大夫,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若是老夫能帮的,自然不能推辞。”

君浣溪见他眉头微蹙,心知多半是想岔了,此时也不明说,只轻声道:“此事有些难办,还请丞相听我详尽道来…”

孟仲卿心领神会,待得丫鬟奉上茶来,便是眼神示意让洪氏抱着孩儿离开,再挥退左右关了房门,这才回头问道:“君大夫到底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君浣溪谨慎坐下,从袖中取出一本折子,恭敬递上,开门见山道:“这本奏疏,还请以丞相之名上呈于陛下。”

“奏疏?”孟仲卿愕然,奇道,“太医署的事情,应该是由太医令统管的,就算许医令被陛下停职,特殊情况下,你也可去求太常上奏…”

君浣溪摇头,执意道:“我仔细考虑过,别人不行,唯有丞相进谏,陛下才有可能听得进去。”

孟仲卿接过放在案几上,并不翻阅,却是笑道:“我管这太医署的事情,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我猜,是为了那新建的兰桂房,怕丹药一出,你们这一大帮人失了君心,是不是?”

“这不只是太医署的事情,这是攸关天宇江山社稷的大事,民间已经有诗云,服石求长生,反为药所误,不如沽美酒,被服纨与素。丞相不能不管,必须要管!”

孟仲卿听她说得异常严肃,犹在思忖,君浣溪却是将折本推到他面前,轻声道:“丞相,你先看看,可好?”

自己花了好几天时间来回忆,用了整整一日功夫来撰写,薄薄一册,全是蝇头小字,有理有据,详尽阑述科学治病养生之道,以及仙丹长寿不可信的道理。

虽然以上思想确与当前的炼丹热潮相悖,但是自己与老师定然不会看错,眼前这位刚正忠直的丞相一定会帮助自己。

那明澈沉静的眸光,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明明是尚未及冠的少年,却有着超乎年龄的睿智神情,令得孟仲卿微微一惊,不由自主拿起折本,逐字翻阅起来。

越看,越是心惊:“你说丹药不可服用,但是老夫也记得古书上说过,食金丹即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个怎么解释?”

君浣溪不慌不忙答道:“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经过分析,方能得到正确结论。若是丞相所说为真,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食用仙丹,又有几人成了神仙呢?丞相有见过吗?”

孟仲卿又问:“你不懂炼丹,怎知道丹药含毒?”

君浣溪胸有成竹道:“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炼取,所炼的丹药成分自然含有毒素,不信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拿所炼丹药给牲畜食用,便知一二。”

孟仲卿半信半疑道:“当日我也曾随陛下见过几名炼丹异人,我是亲眼看到他们将几块黑炭样的物事烧炼成银,宫中大司农派人检视过,确是十足白银,这等能力,你又作何解释?”

“黑炭?”君浣溪想了一下,记起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典故,即时哈哈大笑,“丞相你在天子面前不便动作言辞,却被他们骗了,这个所谓黑炭,一定是先前涂黑的银锭,这是典型的江湖术士骗人的把戏,下回让大司农连同那黑炭一起检视,便知其真假。”

“居然是这样作假,真是匪夷所思…”孟仲卿越听越有兴趣,索性将自己多年来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一并道出,“我年轻之时曾经到得东海之滨,亲眼见得蓬莱仙山,其中隐约可见仙影幢幢,可是听渔民说驾船出海,几日几夜都近不得仙山近前,这却是何道理?”

“这…”海市蜃楼的知识,已经不在今日进谏的范畴之中,不过瞥见面前之人既是向往又是深思的神情,头脑一热,便将自己所知的缘故起因简要解说一番。

孟仲卿听得频频点头,全然信服:“既然这炼丹之术装神弄鬼,着实害人,我明日便禀告陛下,将那一干术士全部下到诏狱中去,今后各地再有术士炼丹,一律严惩不贷!”

“丞相,不可!”君浣溪急得叫出声来,这神丹妙药固然不能使人羽化成仙,长生不老,但是外在效用还是不能否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里也提到水银来医治疮疥的妙处,更何况,这炼丹术还是古代化学的起源,怎么能严惩禁行,这势必是社会的倒退啊!

费了不少口舌,在不致引发怀疑自身身份的前提下,总算是说服了孟仲卿,肯定炼丹术的积极作用,又反对用金丹代替药物以求长生的思想,次日上奏,恳请天子坚持科学养生之道,继续接受正规药物与针灸治疗。

如此一来,绷紧的心思顿时轻松下来,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又谈论了半天,天色渐晚,对于孟仲卿命人摆上饭菜,邀约共用晚饭,根本没想过婉拒。

几杯下肚,正是神思飞扬之际,忽然听得孟仲卿一声叹息,声音虽低,却清晰可闻。

君浣溪定了定神,不解道:“孟丞相可有什么心事?”

孟仲卿叹道:“老夫方才与君大夫一番谈话,却觉后生可畏,我儿玉堂若是有君大夫一半的才华与见识,老夫都是心满意足,唉…”

君浣溪此前也听说过,这位孟丞相的独子孟玉堂,资质很是平常,勉强进得光禄勋做一名议郎,虽然也算是为天子谋事,但毕竟是一闲职,没太大发展前途,不过,能进得光禄勋这个既是天子的智囊班子,同时也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之所,也算十分不易了。

于是安慰道:“丞相莫要取笑,我哪有什么才华见识,平日只知看病问诊,除此之外,却是身无所长,哪里比得上令郎的前途似锦,一片光明?”

孟仲卿目光微闪,忽道:“玉堂近日潜心研习,终有小成,准备向天子进言,实行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那不是科举制的前身吗?

君浣溪不及深思,本能摇头:“不妥,丞相定要劝得令郎放弃这一进言才行。”

“为何不妥?”

当然不妥,历史上的科举制,那是隋唐之时的产物,与现在的社会进展情况并不相符。

君浣溪侧头想了下,直言道:“现时并无战乱,士族势力根深蒂固,是为国家中兴力量,若是摒弃现有推行极好的征辟荐举制度,贸然开科取士,寒门子弟虽然得到一定实惠,却极有可能造成国内豪门贵族怨恨频繁,反而对朝廷不利,引发内乱。”

见他沉默不语,又急急补充一句:“稳定,和谐,才是国富民强之根本。”

孟仲卿眉目舒展,哈哈大笑:“多谢君大夫一番指点,老夫明白了!”

走出丞相府,坐在马车上,夜风一吹,顿时有了几分清醒,心中隐隐不安,却也说不出来所为何事。

不过,能够说服丞相出马解决难题,自是奇功一件,满怀得意席卷而来,将那些许不安忘得一干二净。

正如她所愿,孟仲卿第二日即是觐见天子,上呈奏疏,所有的缘由道理与利害关系都是阑述得明明白白。

只不过,在劝得天子稍有心动之际,多加了那么一句——

臣认定太医署大夫君浣溪有惊世之才,当成为臣将来告老还乡之后的接班人。

卷二 欲揽天下 第二十八章 危机临近

没过两日,便有圣旨下来,太医令许逸从即日起官复原职,并赐下御酒压惊,兰桂房改址另建,并且,经过当今天子口授,诊治其病症专属大夫名册上,除许逸与君正彦之外,又加上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太医署最年轻的大夫君浣溪。

难怪自己觉得心头不安,这个孟丞相,果然是把自己给卖了!

回想起来,自己当日喝了点酒,头脑发热,孟仲卿又是在一旁不断提问,循循善诱,于是口无遮拦,回答了一大堆问题,似乎已经超出了那本折子的范畴,具体与他说了些什么,自己打死想不起来!

唉,好在自己又阻止了一次天下将乱的危机,也算是侥天之幸,与其相比,自己身上出点纰漏,实在不足为过,只希望,没将自己性别的秘密说出去就是…

在太医署闷闷坐了一会,就听得外间正堂有人在唤,应该在喊自己的名字。

走去外间一看,是一名平日从未见过的阿监,自称是从长青宫而来:“陛下今日感觉稍好,只召君大夫一人过去看诊。”

君浣溪一面应着,一面回去收拾药箱物事,瞥见那人还立在门前守候,转头让霓裳过去倒茶让座,季回春却是捧着一罐汤药过来,道:“这是吴常侍近日在服的汤药,这会两个童儿去了别处送药,就烦请阿监带去长青宫,可好?”

君浣溪背上药箱,随意一问:“吴常侍的咳嗽还没痊愈吗?”这长青宫中常侍吴寿近日费心尽力服侍天子,晚上值夜也是不假于人,据说夜里吹了凉风,身体不适,已经咳嗽好几天了。

那太监却是摇头:“吴常侍奉了天子之命出公差去了,现在并不在宫中。”

君浣溪闻言微惊,这吴寿作为天家近臣,从自己认识的那一日开始,就是从来不离天子宇文敬左右,这一回居然在天子染病未愈之时离宫办事,倒是有些奇怪了…

不过,这些并不是自己该过问的事情,此时也不及多想,准备妥当之后,即是随那太监去往长青宫。

天子宇文敬倚在绣有五爪金龙腾云驾雾的锦靠软榻上,身上搭着薄被,正在翻阅近前案几上的奏疏,一见她随太监立在门前,招手道:“你进来吧。”

“是,陛下。”

君浣溪应了一声,缓步走到榻前,行礼叩拜。

“免了,你坐吧。”

随那声音,屋中太监抬来锦凳,君浣溪道谢之后,依言坐下,看着榻上头发花白之人,见得那瘦削苍白的面颊,心底有一丝恍惚。

当年,在镇上的普济药行,他受伤待治,也是这般颓然虚弱,而现在,除了衰败之外,更加显老几分,那一双狭长眼眸,也是远不如当日的凌厉有神。

身为一朝天子,想必也有着常人所不能体会的艰辛与苦楚吧?

“君浣溪,朕今日气色可好?”

宇文敬低沉一声,将她从微微失神中唤醒过来,当即欠身答道:“还好,陛下感觉如何?”

“还偶有头痛,时断时续,以早晨为最,白天则要舒缓一些。”

君浣溪点头,卷袖伸手,搭上他的手腕,号脉之后,方道:“只要陛下定时定量服下汤药,再辅以针灸治疗,自会慢慢痊愈,老师与臣都有信心。”

自己在前世一直学习西医,直到穿越过来以后,才跟着老师学习中医理论,明白很多西医无法治愈的病症,中医却有着神奇的疗效。

宇文敬颅中虽然长有肿瘤,而且被那炼丹求药的思想给耽误了不少时日,但照目前的号脉情况来看,只是初期症状,应该只是良性肿块,还没有发生剧烈病变,只要循序渐进治疗,就有治愈的希望。

宇文敬听得一喜,哈哈笑道:“有你这句话,朕也放心了,朕可是听了丞相的保证,将这性命托付给你了,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君浣溪轻轻点头:“陛下放心,臣会尽力。”

自己性情如此,一向不爱信口承诺病患,乱开空头支票,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实属不易了。

宇文敬却是摇头,目光灼灼过来:“不能只是尽力,朕要更切实的保证——”

“陛下?”

君浣溪错愕抬眼,却见他目光逐渐凝聚成一点,似乎又复回到当年所见的凌厉锋锐,声音低沉,一字一顿吐出,震动人心。

“朕,现在还不能死。”

君浣溪垂下眼睑,心头一涩,是啊,太子宇文明瑞温软和蔼,良善待人,虽有成为明主的资质,却不足以震慑诸侯,威压群臣,尤其,在二皇子宇文明泽怀有异心,不断扩充势力的情况下,必须有天子坐镇朝堂,方才不至引起新的变故。

在这一点上,他与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他考虑的是江山社稷,皇室传承;自己担心的却是家人朋友,还有那难得的安定生活。

可是,她又不是神仙,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怎么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左右环顾,正要想法应对过去,忽然瞥见门前一角墨色闪过,那一瞬间,心思微动,仿佛看见那人面色焦虑,目光深沉,一双大掌紧紧握住自己的小手。

——请你,一定要治好他!

心底极软的一根弦丝被轻轻拨动,不由自主俯身下去,语气是从未有过的心甘情愿,许下承诺:“臣,自当全力以赴,治好陛下病症!”

宇文敬应了一声,面上带着难得一见的笑意,挥手道:“起来吧,朕…信你。”

尽力而为,与全力以赴,却是多么大的不同。

君浣溪神情肃然,起身之后,也不再多言,径直去药箱里取了银针,示意让太监为他宽衣解带,找准穴位开始实施针灸。

“臣全力治疗,陛下也要全力配合才是,臣听说陛下几次用膳时都要了渌酒,这可不行,酒水性酸,对陛下的病症有害无益;另外陛下批阅奏疏,操劳政事,时间不宜太久,阳光不太烈的时候,可以适当去庭外走走;还有,臣给了御膳房一张养生食谱,是针对陛下的病症,陛下有些饮食习惯,是必须要改了…”

就算是在医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脑部的肿瘤都是不易开刀动手术的,因为人的头部血管与神经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个朝代并没有先进的检测仪器,自己想要通过血检、CT、切片、磁疗共振等等手段看清位置,进行确诊,都是不行的,所以也认同太医令许逸与老师的定案,以汤石和针灸为主,食疗为辅,实施保守治疗。

君浣溪一边动作,一边轻言细语向他灌输养生之道,宇文敬开始还点头应允,偶尔发声,到了后来,逐渐沉默,良久未有声响。

低头一看,榻上之人双目闭合,却是斜着身子睡着了。

这就是当今天子,自己以前从来想都不敢想的皇帝陛下,在自己眼前疲惫入睡,睡着了,眉头都是微微蹙起的。

谁说当皇帝就好,皇帝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而且,就算是生了重病,还不能告知人前,尽情述说。

收了银针还囊入箱,轻叹一声,唤了那太监过来,两人一起将宇文敬身子放平,盖上薄被,让他安然休息。

走出帝寝房门,不出她所料,那墨袍男子果然站在门外不远,挺直伫立,见她出门而来,便是大步迎上:“浣溪,陛下…他怎样?”

“睡着了,我在房中放了一点安神的熏香,看这情形,至少要睡两个时辰才会醒。”

楚略轻轻点头:“真是辛苦你了。”

君浣溪扁了扁嘴,朝他笑道:“这么客气做什么?要知道,他不仅是你的陛下,也是我的陛下,不用你说,我自然会好好医治。”

楚略目光闪动,跟上她的脚步,轻声道:“我方才在屋外,听到你先说尽力,后来又改口为全力,我有些不明白,一个字的差别,为何陛下的反应会那么大…”

君浣溪看他一眼,正色道:“那是我一时糊涂了,身为医者,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这被动与主动的承诺,对于病患的精神启发与鼓舞,却是截然不同的效应。”

楚略闻言舒展眉头,唇角勾起,朝她微微一笑:“浣溪,你是这世上最好的大夫,听你这么一说,我着实安心。”

顶上艳阳如炙,点点金芒射进他闪烁不定的眼眸之中,那舒心的笑容也在其间柔和荡漾,一眼瞧见,不禁心头一突,猛跳几下。

怎么回事,她可是看错了么?

他在笑,他一直对着自己在笑!

这样沉默内敛的男子,居然也有如此明澈的笑容,使得人心温温润润,好不舒服,一愣之下,却是怔然停步,不舍移眼。

“楚略,君大夫,你们两人都在,真是太好了——”背后,忽然响起娇柔女声,“我过来看看父皇,现在可以进去么?”

听那声音,是六公主,宇文子婴。

“不行,陛下已经睡下了。”

君浣溪与楚略异口同声,低叫出来,只不过她的声音略微急躁,他的声音却是泛起温柔。

是的,没有听错,那一丝温柔情绪,不容错认。

就连方才那一抹难见的笑容,并非是对自己,实是对着自己身后所来之人。

看着宇文子婴朝他疾步走去,君浣溪背着药箱轻轻退后,那曾经的悸动心醉,如一湖被风吹过的碧水,余波荡去,终而宁静。

心头微疼,却也一阵轻松,忘却,原来也是一种圆满…

卷二 欲揽天下 第二十九章 再验真心

大半月时间很快过去,天子宇文敬也算配合医嘱,气色一日好过一日。

在此期间,许逸与君正彦前往帝寝看诊的次数屈指可数,而君浣溪,则是三天两头被天子传召,除了看诊针灸之外,还负责监督天子的饮食起居,弄得那主管君王膳食的太官令天天来署中请教事宜,生怕这位当红太医一个不满意,在天子面前随意说上几句,自己就是处境堪忧了。

一时间,众人都是竞相巴结,阿谀奉承,署中府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真是六根不得清净,这散值之后故意落在后面,并不愿回家,拉着黄芩在街上闲逛。

这云台街上道路宽敞,车水马龙,显得十分热闹,两人一路贪看街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拐到了一处转角,进得一条稍显狭窄的街巷,见得前方红红艳艳的街灯,没走几步,黄芩便是停了下来,直扯她的衣袖。

“先生,不能走这边,我们改道吧…”

君浣溪朝前方看了一眼,好笑道:“这宛都城四通八达,走哪里不是一样,再说,这条街我似乎还没来过,今日反正不想回家,索性进去转转,认认路也好。”

黄芩面色微红,低声道:“先生有所不知,这便是醉花街,老先生若是知道我们去了这里,回去铁定骂死我不可!”

醉花街?

不是上回沈奕安与卫临风开玩笑所提到的,那处青楼妓院聚集的街巷吗?

卫临风,近日在宫中还偶然见面,而沈奕安,却是好些日子没看见人影了,这个家伙,最近在忙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