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经营两代,这回陷人于谋反之罪才垄断了江西大半的官私茶场,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西南茶叶生意的厚利?”

因为梳妆衣薄时也不觉得冷,她惊喜发现屋子里笼了炭盆了。

楚州城冬日忽干忽湿的,季青辰并不习惯。

刚入冬就冷得她想拆屋子烧火,因为围城却一直忍着。

大街上多的是冻死的逃民。

“公子说,只要海船通了,岸上的金军近几日就要退。季娘子用着并不妨事。”

骏墨受了楼云之命,带着朗中到了堂屋门外,

“公子说。请季娘子诊诊脉,别落了病根。”

有季妈妈这样的巫、医双修的巫祝在,季青辰的身体向来是吃嘛嘛香。

她待要笑着摇头,却看到劳四娘一脸安心的喜色,全是对楼大人体贴细致的夸赞。

季青辰一偏头,近日来头一回看到了镜子里自己的容貌。

两三月的苦思折磨和疲倦,她两颊的肉已经快瘦尽了。

皮肤发黑。眼睛下两圈青紫。

她要是换了一身白衣半夜走出去。给军衙门后宅留下闹鬼传说是绝没有问题的。

季青辰没料着自己居然丑成了这样,对着镜子不禁呆了呆。

楼云前天含笑和她说话的时候,她一直以为自己即使不是贾贵妃、许淑卿那样的绝品美人。至少也有个拿得出手的漂亮脸蛋。

楼云看鬼脸也能看出个深情款款,劳四娘自然觉得是楼大人对大娘子用心,季青辰可不会这样被糊弄过去:

他一定是心虚。

季青辰马上就想到了东河道上的码头。

楼云是不是有事瞒着她?

等着郎中进来,诊了脉。说了些焦思抑郁之状后,还提醒她:

小时候身体不好吧姑娘?

千万要保重。

话说你又不缺钱缺钱不会找楼大人要么。你怎么不知道弄些培元的药材保养?。

“…季妈妈她们在唐坊时,我是日日都有进补的。”

季青辰暗中苦笑。

到了大宋后,五个大小巫祝分别跟了蕊娘、淑卿,还有一个留在明州城照顾不服水土的妇孺。她自己反而懈怠了。

那郎中虽然是城里药堂的大夫,如今也被衙召到了军中的后备营。

他简单先开了三四天的药,就要离去。

劳四娘再三谢着。送了出门。

骏墨一脸忧心仲仲地拿着药方,要去前衙给楼云看。

季青辰失笑了起来。

“药方拿过来我看。”

她身边五个大小巫祝。都是跟着坊里高价从明州城聘来的宋医学过医的。

她自己也懂一些。

“这药就是培元补气血的。我这两月确实是劳累了一些。吃好睡好就行了。抄一份,送到季府里去请季妈妈看看。请她费些神给我开一些补药。”

她十岁时上驻马寺,也是跟着空明大师吃好睡好才养回了元气。

如今她自然不愁这点东西。

“和淑卿说,她也七八个月了。生的时候楚州一定平安。”

季妈妈留在季府里的好处就是许淑卿一切切都好,她完全不用担心。

想着这一回她有了献路之功,二郎在宿州,三郎在义寨,船帮坊民们在楚州城都有了军功,唐坊在大宋总算是初步能扎根下来。

她觉得也应该能喘口气了。

“我也该休养几月了。妈妈们忙着,我这里另外物色几个人打理内务也不是不行。”

劳四娘在内,骏墨在外都同时赞同。

这都要成亲了,没几个管家婆子帮手,不论她是文安县夫人还是做楼节度使夫人,那都是不成体统的。

她吩咐了劳四娘在坊里坊外挑人后,问着门外的骏墨

“太仓那边的明州水师还没有出行,茶商韩家就求到了我这里来。向楼大人求饶。他们是不是在京城里找到新的靠山了?”

否则不至于消息如此灵通。

“季娘子,公子不让季娘子烦神,外头的事公子都担着呢…”

骏墨小心地劝说着,然而季青辰又道:

“好。咱们不说这个,那就说说楚扬东河道码头上的事?”

骏墨可不敢让楼云打包票却难办成的事情败露出来。

而且季青辰那黑漆漆的眼配上青紫色的眼圈,鬼气森森地毕竟是吓住了他。

他当机立断,赔笑道:

“季娘子,楼叶从京城里传了消息过来。江西韩家二爷在京城里好不要脸,他一心想要攀上大小韩。送了厚礼结交他们府里的师爷幕客。说是愿意花上四十万贯求到韩宰相府联宗拜义父,或是自居为孙儿都愿意。”

季青辰听了这话,反倒是歪了头,起了心思,道:

“他们茶商的身家倒是厚实。总不能白送给大小韩。”

骏墨到了前衙,送了药方给楼云。

经了他的嘴,季娘子在后宅召了茶商女管事相见的事也叫楼云知道了。

公事房里,张学礼点头道:

“大人,季娘子处置得妥当。如今战事未竟,咱们就要小心韩宰相与大人争功。江西茶商那边肯使钱,总会叫他们在京城找上几个宗室、或是六部里的相公做靠山,与其让宰相府拉拢了过去,不如让季娘子出面安抚下来。”(未完待续)

249 同行回京

“不过就是罢废了淮东节度使的官位,调我回京城而已。官家也会怕我权重难制。但我毕竟是文臣出身,不是岳王爷那样的武将——她何必这样辛苦。大韩难道不是更招官家的忌?”

楼云叹了口气,又开始心虚码头的事没办成,张学礼只笑道:

“这是大人当年弃武从文的先见之明——季娘子只怕是想多攒些嫁妆罢了。”

季青辰梳洗打扮,换了一身显福态的银灰色出毛锦裙坐在后堂上。

也许是她头上珠光宝器的钗环晃瞎了韩娘子的眼,她看着季青辰瘦成鬼的脸半点也没有吃惊。

谨慎小心地请了安之后,她就恭敬站在一边。

季青辰好奇地看着茶商府的另一位陈娘子上场表演点茶。

她在长案前挽了衣袖,取了沙壶。案边银红炭火上烹着滚水。

她的动作精致好看,分、点、抹、定一处不错,茶香四溢间,季青辰便也伸手接过了她奉上来的一盏香茶。

“不愧是茶中行首。”

不用韩娘子在一边轻声禀告,骏墨也有打听来的消息暗中告诉了她。

这陈娘子的茶道手艺在韩府仍是一绝。

陈娘子不管家。

她只需跟着家中老少夫人们在女眷中应酬。

江西茶商多,饮茶成风。

女眷们时不时就要办一次茶社,来一次斗茶。

她的斗茶就从没有输过,如此让韩府赚足了脸面。

季青辰端详着手上的茶。

这是一盏上品汝窑黑瓷所盛的白毛叶茶。

叶白盏黑,冷色透出碧红色茶汁的浓艳,可谓是色香双绝。

“这一盏,我们江西唤作是陌上香。”

韩娘子在季青辰面前已经不敢侧坐。恭立一边,亲手上前接了茶盖。

“还请季娘子赏茶,不知与宫中相比如何?”

季青辰笑了起来,道:

“皇后娘娘和各宫娘娘们不时也有斗茶之会,想来你们也是听说了。只不过,我身为外命妇,又是外夷出身。在这样的茶会里只能敬陪末座。讨得一盏残茶入口罢了。”

“文安县夫人真是太谦了。”

韩娘子过来抱大腿的渴望很明显,“官家如今独宠皇后,谁不知道夫人是皇后殿上的常客。坤宁宫里的谋主?”

季青辰表示,不用把谢尚宫运筹帷幄的功劳算在她的头上。

她和官家真的不熟,争宠什么的她只能干看着。

至于现在官家只在皇后殿歇息,那不是因为谢宰相的朋党楼云在守着楚州吗?

楼云说过。这就是官家用行动在向他表示:

我看好你,一定要守住!

守不住也不许投降!

劳四娘站在季青辰身后。忍不住就从鼻孔里喷了一口气。

季家的背景没调查清楚就敢上门,还敢想出招揽兴盛船帮的主意来向大娘子开口,韩家也不怕被笑掉了大牙。

江西韩家果然是没见识的土财主。

拼不过季家这样撞大运的暴发户。

季青辰捧茶轻啜一缕,毕竟也吃了一惊。唇齿生芬倒也罢了。

这茶苦后生甘,余味无穷也不算是出奇。。

但能在舌尖上品出前、中、后三层茶味,却是真功夫了。

看在陈娘子的真功夫份上。她扯了扯唇,淡淡笑着。道:

“听说,你们韩二老爷在绍兴府买了一处宅子,送给了王大人的外室父母?”

她嘴里的王大人当然就是王世强,茶商在攀附大小韩居然找上了他这个门路,

“王大人的外室姓沈,所以那宅子就唤了沈园?”

她的消息如此灵通,让茶几边的陈娘子脸色微变。

韩娘子以为她不满意韩二老爷四处押宝找靠山,连忙要开口,季青辰却摆手笑了起来,道:

“你们倒是会押宝。”

这次总算是押对了。

天气入冬,战事果然如楼云所料。

金军匆忙撤军,首先就牵动了山东青州的战局。

季辰虎率十八连环寨的留守兵马作为前锋,李全一路收拢各州县义军、民团、汉人土豪的民勇为前军,楼云为中军。王世强监军的明州水师登岸为后军。

一举拿下山东沿海、运河沿线的五个州城。

宋军向西直逼汴梁。

捷报传到临安城,举朝轰动,金国遣使议和。

官家得意地向金国使者表示,从此以后他不打算叫完颜景为叔叔了。

身为平章军国事的大韩居然暗中上奏,请官家忍一时之气,免得金国国主整军待战,大韩觉得暂时麻痹金国,等北伐以竟全功后再把金国国主献到太庙。

这岂不是更风光?

听到这个小道消息之后,受封为山阴郡夫人的季青辰都觉得:

大韩你是不是脑抽了。

你逼着官家认叔叔,你以为你会有好下场吗?

“他其实也是老成之言,金国实力还在,彻底翻脸还不是时候。但他想继续北伐揽权自重的心思谁都明白。”

淮东节度使这个官职彻底被废了。

楼云回到了京城,山阳城里设了制置使,节制寿威、武宁两军。

但想要和节度使一样军政、民政一把抓当然是不可能了。

另外,朝廷还在议着要派一个文臣过去做监军。

听说王世强的呼声很大。

楼云很淡定地没在意这些,他和季青辰各自在东城的涌金门下了船。

楼、季两府的主人虽然订了亲却都很讲礼数,他们各自隔得远远的上马坐车。

京城可不是山阳城。

楼云身边的家将、随从、文书一行人也有近百位,季府是暴发户那就更不用提。许淑卿生下一个女儿后,非要回京城里来养着。

反正季辰龙过几日也要进京,季青辰也就答应了。

她正需要季妈妈帮她调养身体。

通向涌金门的官道只有一条,楼府与季府并行时,两府的人难免混在一起。

楼云才能策马过去和她说两句话。

护车的姬墨当然不会赶他走。

楼云悄声说着,道:

“大韩府里有人出了主意,马上就要整军固守济州,我看他是想收复汴梁。到时候平章军国事还是小事,韩家要谋一个生前郡王的封爵。我看着,官家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是封无可封了吧?”

季青辰想着,“听说吴太后已经病重了?难怪大韩这样着急。”(未完待续)

250 受宠若惊

回京时正是年后的春日,临安城河边路畔都是春光烂漫

四月踏青的时光马上就要开始。

城外水边三三两两都是仆从管家来踏址,准备游春的地方、船只。

码头上只有楼、季两府的家人来迎接,离城三里的地方,季青辰在马车帘后却已经看到涌金门方面骑影飞纵。

想来是城门前有迎接的官员,安排了这些飞骑沿途报信。

听说谢宰相亲自来迎接了。

“你忙你的吧,反正我也升了郡夫人,你要在官家面前辞谢升官发财的机会,不用多考虑我这边。”

季青辰郑重地表示,只要东河道码头一半到手她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