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赵端宁登基,安丙就在“楼云迟早要完蛋”和“国夫人对新官家有旧恩”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要不是王世强要置他于死地,他还未必会重新投到她门下来求救。

“楼夫人是在埋怨朕前阵子冷落了楼大人?”

赵端宁觉得这位夫人挺不识好歹的。

楼云确实在西南、山东经营已久。这北伐的大事不能不重新起用他。

但他是陈王一系的旧臣。他赵端宁这会放了他去山东统军,也是压力山大好吗?

让她家娶个小妾怎么了?

并不只有御驾亲征才让人精神崩溃。

天天防着统军外臣转个头打回临安,这更让人睡不着。

“抬起头来。”

赵端宁睡不好。脾气就不好。

季青辰抬了头,她淡妆脂粉下的容貌清丽美艳,赵端宁却一眼看出她完全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他总算也笑了起来。

“你们家和皇后家来往得如何?”

季青辰听他主动提起了这茬。是挺想哭诉抱大腿来着,但看着赵端宁那幸灾乐祸的样子。她就觉得这根本没希望。

赵端宁自己压力大,绝看不了她高高兴兴过日子。

“臣妾在家中挑选院舍,新换门窗纬帐,备着等外子回家后再安排接亲的行礼。毕竟是皇后家中的族亲之女。臣妾并不敢怠慢了。”

她只能恭敬回答,力求让他看到楼云巴不得和全皇后家结亲。

他们夫妻从内心觉得这完全就是官家的恩典。

楼云在江北会更加奋勇厮战,绝没有二心。

“你能如此知分寸。甚好。”

赵端宁果然满意了。

虽然这楼夫人没有马上把人接进府去,但一则楼云在江北。二则他也知道是为难她了。

“王副相离京之前,可曾与你相见过?”

季青辰知道这句话是要害,一个不好就要满盘皆输。

楼云被放出去统军,那是因为另一路的统军大臣王世强是赵端宁的心腹。

王世强如果也起了二心,赵端宁只怕马上就要十二道金牌把楼云叫回来了。

但她也不能卖了王世强。

四明王家几百口都在明州,王世强是不可能真有二心的。

“怎么不出声?”

赵端宁皱了眉,

“安丙的事,王副相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他弹劾安丙贪墨军资,督战不力这是真是假?”

她压根就不想回答这朝政上的事,谁知道赵端宁手上拿了什么证据?

然而皇帝就在眼前盯着她回话。

她回想起在吴王宫里和赵端宁嘀嘀咕咕过的一些往事,咬牙露了丑。

她提裙跪了下来,轻声道:

“陛下,王副枢密相暗中使人传了话,与我在盐运河边的酒楼私下见了一面。”

她答得是淡定自若,赵端宁听得是目瞪口呆。

他当然能听说这其中的暧昧不清,

然而他毕竟是飞快镇定了下来。

“起来。”

他虚伸了手,让她站了起来,“他是和你说安丙的事?”

他本来只指望从她嘴里听到王夫人和她有什么暗示的话,或是王世强通过弟媳谢七娘子和谢皇后有什么暗中信件往来。

“…并不是。”

她答了一句,然后就闭嘴了。

赵端宁皱着眉,盯了她半晌。

“朕倒也记得,你当初在四川和朕说过,你要夺王卿的首功,是因为他当初悔婚负心的原因。”

季青辰没把握他还记得这件事。听到这里暗松了口气。

她当初给赵端宁天天送饭,因为赵端宁身份不同,起居住用都还是王孙的规格。

他虽然拒绝投降,但天生会交际没惹得吴曦故意虐待他。

她有时还能呆上大半个时辰陪他说话。

“郡夫人,王大人这一回斩杀吴贼,你觉得有几分把握?”

“一分都没有。”

她每天都要这样老实回答一句。

然后赵端宁就会在绝望中振奋起来,吃好穿好睡好,储备力量等着下辈子再投个好胎。

他那时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着季青辰计划怎么陷害王世强。

看着她明明觉得斩首计划没多少成功希望,却还是天天想着万一王世强立功怎么把他踩下去。

赵端宁觉得等死的日子也不太难熬。

他很欢乐地投入进来,为她出谋划策。

“楼夫人不是答应过朕,回京城后,不再和王大人暗中来往了?”

赵端宁隐约知道,季青辰那时候和王世强挺暧昧。

她根本都不愿意提起楼云。

他稍稍一打听,她就横眉冷眼,冷笑着说楼云一点也不寂寞,他多的是老相好。

“我要和楼相公和离!”

她当初是这样咬牙切齿地说过的。

他看得出她和他一样,都是在苦中作乐。(未完待续)

323 皇后赠妾

“那日在皇城门外,朕看着,要不是看到国夫人你在皇城门外站着,楼学士岂有那样快地开城门投降?”

赵端宁再次觉得这楼夫人太不知好歹了。

楼云和她夫妻感情不是挺好的?

他很清楚,楼云后来飞快赶到了成都府来,可不是为了替赵扩查除逆首功是谁,楼云是为了来接老婆。

“官家。”

季青辰觉得自己顺利转称了话题,但并不觉得安全了。

赵端宁就是清楚楼云和她的夫妻感情好,才冷眼看着全皇后家送妾过来。

他想看看楼云是什么反应。

“官家,臣妾实在不知西南私设工坊的事,但臣妾以为王副相若是要在西南设工坊,必定就是为了北伐时的军械接应。他根本不需要隐瞒陛下。”

她拖延了时间,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这就和她心里想的一样,王世强私设工坊,当然是为了留一手。

西南那一带远在长江上游,向来就容易割剧一地。

王世强未必要反,但他十四岁出海经商,二十多岁趟入官场,他辛苦打拼求上进,九死一生除吴逆打西夏,才熬到了如今的枢密副相,兵权在握。

朝廷想一纸调令召他回去闲置,他是绝不会答应的。

“臣妾以为,王副相如果要设工坊必定会奏明陛下。臣妾实不知道西南之事。”

赵端宁听到这一句话,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

季青辰便也知道她赌对了。

她拖延了时间,终于明白了一件事,王世强知道安丙写信给她的消息,他难道就这样干等着?

她要是王世强。马上就会在官家面前透个风打个底子,否则他怎么能如此放心就去西南?

官家根本没怀疑王世强。

“国夫人辛苦了。难得进宫一回,去北苑里和皇嫂说说话吧。”

赵端宁挥了挥手,让她退下了。

她一头冷汗地踏上锦胭郎,到了谢皇后居住的的翠寨堂,这位皇嫂在宫中颇受礼遇,不需要季青辰担心。

听她说了陛见的情形。谢皇后笑了起来。道:

“官家疑的只有楼相公。他这是想试探你是不是和西南的地方官有勾连呢。”

谢皇后啜着茶,微微笑着,

“上回王副使在大散关外受了箭伤。一直都有传言说是有内贼。”

季青辰就知道,楼云当初来了这一出,教训了王世强他自己是痛快了。

却必定叫人怀疑。

官家是怀疑西南的地方官里有人和楼云暗通消息,把王世强的行踪卖给了金人。

王世强那可是赵端宁谋反登基的谋主。

“全皇后那边。你要是不愿意让她家的族女进府,你就拖着吧。但你要时常去皇后跟前问安才好。官家不及先皇那样喜爱在后宫游连。秀王府以往忌着先皇向来安分处事。全皇后的心思倒也不算太深。你敬着她就好了。”

经了谢皇后的指点,季青辰一路反省着最近去坤宁宫太少了,对皇后不够恭敬。

问题是,她以前天天向皇后殿跑。那是因为官家宠信楼云,而她帮着谢皇后夺了凤印。

现在她去干什么?

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到了皇后殿来报到。打算在全皇后面前拍拍马屁才出宫。

进了殿她就明白了,难怪她应该经常来。

官家也在。

她在殿外就看到了官家身边的宦官大档。早就调整好了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赵端宁见她进来果然面露微笑。

她马上就表白了不经常来的原因,陪笑道:

“臣妾早就听说官家与皇后杭俪情深,时常会来皇后殿用御膳,所以臣妾不敢和往常一样失礼擅闯。今日却又打扰官家与娘娘了。”

赵端宁大笑了起来,全皇后也脸露欢喜,对这微妙的马屁照单全收。

先皇赵扩刚立皇后时就喜欢贾贵妃,后来又宠爱阎嫔。

他虽然信任谢皇后,驾崩前还和她说过让她时常进宫陪皇后,但他在世时十天里只有三四天会在皇后殿。

而赵端宁宫里没有宠妃,基本上和在秀王府一样天天到正妻这里来报到。

要说女色上的节制,赵端宁是在先皇之上的。

“皇嫂爱重国夫人,夫人与官家也是患难之谊,夫人就当这坤宁宫和以往一样,经常来和本宫说话吧。”

季青辰被赐了坐,她连忙就把楼府里拨出了哪个院子用来迎亲,院子里现在打算怎么装修,新房里用的是什么规格的瓦顶、檐悬、柱彩、还有屋里的各类器物用具。

她说得一清二楚,外加口干舌燥。

全皇后没经历过什么争宠的恶战,但出身不高就很自然地处处为夫君打算。

她深知楼云是陈王一系的旧臣,经常让赵端宁睡不好觉,她才对远亲想附攀楼学士府暗中鼓励的。

“那孩子本宫亲眼见过了。今年才十五岁。”

她柔声说着,尽力安抚着这位还算是识趣的国夫人,

“本也是小家出身,没有什么诗书的才华。姿色也就是三四分。想来楼相公朝事繁忙,对她也不会有空多看几眼。依本宫看,她也只有个知进退懂分寸的好处。能帮着国夫人做些杂事。还请国夫人看在本宫的面上,教导着这孩子。

赵端宁都在一边听着呢,季青辰岂能不恭敬应是。

“臣妾不敢,全娘子进了府,臣妾当以姐妹之礼相待。府中事务繁多,臣妾也正要有个帮手打理家事,侍候相公。再者,外子也是想和与娘娘家中多多亲近的。”

全皇后满意转头,又向丈夫笑道:

“官家,前日里王副相的夫人在本宫这里留了饭,那天禀告了官家,请官家避开了。国夫人与咱们家的旧谊本不一样,今日就留她在此用饭吧。”

赵端宁见过她吃醋闹着要和离的样子,难免觉着她可怜,听着便点了点头。

季青辰以前得宠时,还没有对着赵扩夫妻用过饭,觉得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全皇后又道:

“去问问太子那边,可用了膳没有?”

五岁的小太子也跑来吃饭,季青辰就放松了下来。

不用光对着皇帝夫妻,她在皇后殿吃饭吃多了没办法再紧张起来。

她坐在长桌的下首,看着小太子坐在左首上方。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完全习惯宫里的生活,这孩子还经常会嫌养娘没眼色,自己伸筷子到皇帝碗里去。

赵端宁虽然责备两句,却也是笑着。

全皇后虽然不及谢皇后大气,却也有自己的玲珑心思。

“郡夫人!”

太子吃完了饭总算认出了季青辰。

他记得,当初母亲抱着他,和他说过父亲能回来多亏郡夫人的话。

赵端宁很喜欢这个独子,没让宫里养娘们开口,亲自教着道:

“应该称国夫人了。

他又向全皇后笑道:

“家里那边的女子,暂且不忙着,等楼学士回来后朕亲自和他说。”

季青辰在下面听着,知道这就是赵端宁放了她一马了。

她好不容易回了家,劳四娘听了她说起这些事,不由疑惑道:

“夫人既然没和官家央求妾室的事,怎么不提御驾亲征的事?听说如今提这事的不仅只有陈山长了。夫人也去劝一句的话…”

“我怎么能劝?”

她揉着额角,摇着头叹语,

“陈山长可以和官家说,他跟着去亲征就好了。我难道还能也跟着官家去?我前日里去太仓,已经是有些风险,所以当日就回来了。皇城司的船一直跟着。你不是也知道?”

劳四娘不禁沉默。

楼云在外统军,她这个妻室当然就不能离开京城了。

皇城司一直都在监视楼府。防止她逃出京城。(未完待续)

324 和离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