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妻女把老人家供起来,好吃好喝地侍候着,家里的大问题不跟他说,只拿小问题让老人家知道,他是赞成且感激的。

他太忙,身上的事太多,连枕边人他都有所忽略,何况是有心不给他添麻烦的先生,要不是有妻女帮他照料关怀着老先生,他在老了还要背井离乡为他谋划的先生面前都要羞死了。

宋小五听完她小爹的话颇有几分讶异,“你最近走什么邪门歪道了?你跟符大人的死对头搭上线了?”

要不一个当长官的,能这般没气度?

“我哪有走什么邪门歪道?我这段时日被人捧得都找不着北了不是…”宋韧说到这,顿了下来,皱起了眉,“这当中我有做得不妥的地方?”

是结交了什么人,让符大人不快了?

不至于啊,他这段时日见的不是同僚,就是书院的那些学儒和他师兄那边的人,大家不过是一块吃吃酒,说说场面话,他也没跟谁交从甚密啊。

“暂时就不用多想了,”宋小五收回眼神,跟她爹道:“这次应该是把他得罪惨了,犯了他的大讳,要不然他不会这时候找你去说这话。”

她家那几个萝卜条正站在金銮殿上,符家拉好他们家还来不及,还来灭他们家威风?肯定是把人得罪惨了。

“是吧?爹也是这样想的。”宋韧苦笑连连。

“无碍。”宋小五拍了拍他的腿。

见小娘子跟没事人儿一样,宋韧更是苦笑了起来,他握住了小娘子要走的小手,捏了捏,道:“爹不怕自己出事,就怕苦了你们娘俩。”

“苦谁都苦不着我跟我娘还有家里的这几个老人家。”宋小五哼笑了一声,把手从宋大人手中抽了出来拍了拍,“以后别随随便便握我的手,我大了。”

宋韧这满腹心事,闻言顿时哭笑不得。

“你不要太担忧了,该小心的就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仔细点没错,至于别的,”宋小五看着端着饭菜从厨房里走出来的母亲,她站了起来,道:“像生死大事这等事,我会替咱家撑住的。”

说罢,她朝母亲迎了过去,留下若有所思的宋爹抬头往隔壁的宅子看去。

左右隔壁的宅子都换了主人这事,他早就知道了。

第二日宋韧早上没等到归家的儿郎,就赶去了衙门点卯,这刚进差房就听秦大人找他有事,宋韧跟着人去了,路上直想他是撞了什么大神,这一个个大人物连着两天都找他有事,他这是真得罪什么不得了的人了吗?

宋韧这提心吊胆的过去了,秦尚书这次比上次脸色和善多了,他不喜欢宋韧,但听圣上说这宋韧治县有功,而且于农术很有一手,秦家是农桑大家出身,秦尚书的祖父就是带着百姓开田辟土有功,被他们大燕的立国之帝提拔成了大司农,掌管天下农桑,秦尚书家学渊源,他也是个跟随了祖上喜好的人,就是在秦家自己的院落里,他自己都种着好几块地,他很喜欢这土地之事,这土地农术就是他的心头爱,遂传了宋韧过来,他就先问起了宋韧对农术的事来了。

说起这个,宋韧就有得说了。

他先前只专攻于南方田地水土之事,后来把北方的麦子引进南方那是下了好一番苦工,还不惜身份亲自提礼上门拜访从北方来的百姓,请教这种地之事,多年各方讨教下来,他对南北方的产食和种地还有气候差异那是知之甚详。

他这一说那就是滔滔不绝,秦尚书也不是个不懂的,这一说就说到了日当正午吃午饭的时候,秦尚书也没让他走,把他留下来用膳,边吃午饭边聊,等聊到深处又是一个下午过去了,眼见秦家来人请秦尚书归家,这老尚书才跟宋韧说了圣上这几天间会见他之事,并提点宋韧道:“圣上个惜才之人,你到时见了也不要害怕,就跟今日你跟我说话一般即可,还有…”

老尚书沉吟了一下,复杂地看了宋韧一眼,道:“不管你到底认不认识德王,但这次看来是德王在圣上面前为你说了好话,这事你还是好好想一想跟圣上怎么个说辞,圣上那人可是个…”

他两指叉开,点了点眼睛。

那可是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现在他开始动手要把三公六部的权收回去,宋韧可能就是他看上要用的人,秦尚书虽说是跟着丞相走的,但要是不得已,圣上那边非要把他秦家弄下去的话,他也得再想想了。

宋韧此人,看来先交下好也不为过,要是他背后要是站了德王,符家那边就不好说了,小德王那个人跟符家那可是只有点面子情,谁知道他什么时候犯浑连符家的门都砸,到时候他这边跟宋韧走近也不是没有好处可得…

老尚书心里想着,面上对宋韧依旧维持着先前一样的神情道:“谨言慎行就好。”

宋韧听了一脸肃容起身,整了整官袍,恭敬地朝尚书大人行了礼:“下官多谢大人指点!”

这次归家,宋韧脚步就轻快很快多了,等走到了没人的地方,他实在没忍住,拿袖子遮住了半张脸,躲在袖子背后狠狠地笑了好几声,这才舒坦了点,正了正神色往家里急步归去。

在家里他就不能这般大笑了,要不小娘子冷眼朝他看来,那眼里可是无尽的嘲讽。

这下午他归了家,大郎他们就回了,他们正补觉起来不久,见到爹回来了,忙跟他禀告了昨晚去宫中之事。

秦公坐在上首,也等着徒孙们再跟他说一次面圣之事,他还有好多细节没听清楚,打算这次跟弟子一道听清楚了,再为徒孙们答疑解惑。

宋小五已听过萝卜条们跟她说过一遍了,就没打算再听了,趁天色还早夕阳尚存,她打算回房去拿上茶具去喝杯茶。

母亲跟老叔老婶喘过气来了,萝卜条们进宫表现得尚可,至于小爹那边的问题于她来说不是问题,官场险恶,步步惊心,没有这个问题也会有那个问题存在,怕是不管用的,逃避更没用,问题来了,解决就是。

这日下午小鬼没出现在她的眼前,喝完茶宋小五打算回前院的时候,杨标出现了。

他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宋小五的身边,朝宋小五弯了弯腰,道:“见过小娘子。”

这态度,可远远胜过之前啊,宋小五挑了下眉,“杨公公?”

这是怎么了?

“多谢小娘子这段时间替我照顾了我家小主公一二。”

如此?宋小五瞄了眼旁边宅子,没出声。

她没照顾什么,不过如果他偷偷摸摸守着她不肯走算照顾的话,那算罢,她作为被偷觑之人,算起来是有点功劳。

“作为回礼,您家的几个孩子我已替您叫人看着一二了,”杨标眼皮虚虚抬着看着宋小五,“您父亲那,我已叫了人把他在地方所成之绩送到了圣上面前,不出意外,这几天间等圣上空点就会差人召见他。”

宋小五敛了眉。

杨标也不管她是不是不快,接道:“但有一事您心里要有个准备,之前梧树县所产的香木与玉璀石,是符先琥先于一步送到圣上跟前的,他这一越,符家那边你们家最好是心里有数,这一次面圣过后,您父亲要有所决择才好。”

宋小五冷冷看着他。

这次杨标垂了眼,道:“大礼我已送上,还请小娘子记得您的承诺。”

闻言,宋小五轻“呵”了一声。

杨标却是压根儿也没把她放在眼里,在她冷笑声后淡然接道:“您这样的人,与我家小主公那是有天壤之别,云泥之隔,与我这快要进土的人倒有几分相似,您说,是吗?”

一身的阴谋与死人味,还是个女流,更显阴险毒辣心思深沉,不管她有多聪明多会掌控人心,那也是配不上他家小主公的。

宋小五笑了起来,点了头。

尔后,她翘着嘴,朝杨标道了一字:“滚。”

既然知道,那就别到她面前来撒这个野。

杨标当没听到这个字一样,面不改色,朝她施了一礼,很快消失在了她的面前。

他走后,宋小五摇了摇头。

这老奴婢太把他家小主公看得太紧了,他不相信那个熊孩子有着比他更精准敏锐的直觉。

不过当大人的,都有这毛病,总以为自家孩子容易被人蒙蔽,她以前也有点这个毛病,后来发现让人去受挫更令人成长,她就任由她栽培的那几个年轻人去摸爬滚打,与人对阵厮杀了,结果也不负她所望,她培养出了几个锐意进取,杀气腾腾的干将来。

当一个人大到一定程度了,信任比管束更令他成长。

不过,宋小五确实与杨标不一样,她对那小鬼相信得很,那样一个能精准踩着她的底线的人,岂是心中没成算的人?

但杨标之意也正中她心怀,她看得出来,这人说是个奴婢,但对那小鬼太重要了,重要到他要是不赞同,小鬼也未必真会一意孤行娶她的程度。

有杨标拦着,她就不用太费脑子去想这事了。

**

过了两天,宋韧紧接着收到了面圣的时间,是在三天之后,九月初二这天。去之前,宋韧找小娘子谈心,请教她面圣之事,宋小五被他扰得烦不胜烦,瞪了他一眼,“我又没见过他,我怎么知道他是狗还是猫,要怎么对付?”

宋韧是来讨教的,末了被小娘子的话吓得握住了她的嘴,完了苦笑而去,心道以后有关圣上的事是真不能来讨教他家小娘子了,要不他就是再多几条命也不够他家小娘子吓的。

宋小五发现这段时日宋家事多,她出面的次数太多,有点惯着宋家的这几个大小熊孩子了,遂一早一家人用早膳,趁师祖还在睡觉不在,她当着她娘的面就跟家里的这几根大萝卜小萝卜道:“我跟你们多说几句话,就是为的你们能长进些,顶起家里的这块天,以后万事莫要来烦我,我才跟你们废话的,要是什么事都要来问我,你们也不用问了,劳烦拿刀抹下我脖子让我趁早歇了好。”

家里人被她吓得,喝在嘴里的粥都不敢咽,宋张氏被她吓得眼泪都出来了,回过神就伸手捶丈夫,“她一个小孩子懂什么,你们成天烦她作甚啊?她还不够累的啊?你看这段日子把她累得瘦得有多惨…”

脸上因婴儿肥有点肉嘟嘟,因气色太好脸还有点红彤彤的宋小五闻言一默,低下头安静地喝起了粥。

算了,这飙没法发了。

第60章

宋张氏也不是没脾气的人,她在青州跟族里妯娌斗起来的时候,那也是一条响当当的母老虎,这厢小娘子说要抹脖子,这下她又惊又惧,对丈夫一通打骂之后连儿子们都没放过,骂到最后她双手捶打着胸哭喊道:“你们要是把她折磨没了,我也不活了。”

闻言,宋家男人们默然,宋小五也默。

她都忘了,把她娘惹毛了,张牙舞爪起来,也是挺厉害的。

这下别说宋家几个男人不敢惹她,她也不敢,吃完早膳默默地退了下去,把地方留给了宋家的大小萝卜条们消受。

宋爹哀怨地瞥了小娘子离开的身影,嘴里狼狈地道,“是是是,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不会再烦她了,你只管放心。”

“都告诉你多少次了,你哪次听进去过?”宋张氏不依不饶,说过丈夫,又对着儿郎们哭道了起来,“尤其是你们,在青州的时候,妹妹节衣缩食,就为的把银钱省下来给你们念书,给你们以后成家用,可你们是怎么对她的?你们太没良心了,老天爷啊,我生的究竟是什么儿子啊…”

说着又是拍胸不止,一脸快要气得昏过去了的样子。

宋张氏这一手是从宋家族里最会哭喊骂人的一个婶娘手里学到的,她以前还没在自家家里人面前施展过,这是头一次,宋家人目瞪口呆之后更是心有余悸,就是受母亲宠爱的小四郎也是缩着脑袋,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绝不惹他娘,还有妹妹。

之后宋韧规规矩矩去衙门了,临走之前还有礼地朝娘子施了一礼,道了一别,受到了他娘子的两个白眼,宋家的儿郎们则是老老实实地帮着母亲打扫院子,清理厨房,劈柴打水更是不在话下,勤快老实得不像是刚刚见过当朝天子的秀才爷。

宋张氏这才满意了一点。

等去了小娘子屋里,她抱着心肝儿道:“娘帮你收拾过他们了,你不要管他们,他们以后要是再烦你,我下次绝不放过他们。”

这次还是手下留情了?宋小五推开她娘,清了清喉咙,点了点头。

为表谢意,她握了握母亲的手,朝她笑了一下。

宋张氏看着女儿那张嫣然一笑就跟天放了奇彩一样的脸,一下就又把女儿抱到了怀里,抱着她的头道:“儿啊,你别长大了好不好?”

宋小五一时没听明白。

“你要是大了,嫁出去了,叫娘在这个家怎么活啊?”

宋小五哭笑不得,用力把自己的头从她娘怀里拔了出来,抬头跟她道:“我不嫁。”

“啊?”张氏愣了。

“我不嫁,”宋小五抄起了桌上的帐本,牵着她的手出门往堂屋走,道:“我因你留在这个家里,我陪你一辈子。”

宋张氏被她一说,眼泪又冲出了眼眶,走了好几步后她擦着泪道:“娘知道你的心意,娘知道…”

说着又是眼泪滚滚而下,过了好一会儿,快走到堂屋了,她才忍着泪道:“可娘也希望你有自己的丈夫,疼你宠爱你,有自己的骨肉,能把他们亲手抱到怀里,就跟娘当初亲手抱着你舍不得撒手,一刻都不愿意分离一样。”

宋小五摇摇头,没再说话。

她知道母亲的心意。

但她留在宋家就足够了,她上辈子已经过够足够惊心动魄、波云诡谲的日子,这辈子,她只想过一点相对平静点的生活,给生她爱她护她的母亲养老送终,当是了偿她这一世与她的缘份。

宋小五牵着哭泣的母亲进了堂屋,不远处的厨房门外,正在做着事的四郎苦着脸跟身边的三郎道:“娘都哭了。”

三郎冷脸看着他:“知道厉害了吧?这还是只是把妹妹烦死了,你以后在外头出了事,给家里惹了祸,让人知道了妹妹,那就不是娘哭的事了,到时候家破了散了,那就都是你的错!”

四郎被吓得直挠头,说话都急了,“我不是说了我会改吗?三郎你怎么老吓我?”

三郎毫不退却,打了下他的头冷哼了一声:“吃了亏都不长记性的东西,你叫我怎么信你?”

说着他就抬着择好了的青菜往水井那边走。

四郎抬着他那簸箕跟了过去,“我真的长记性了,你没看那天秀林宴上我谁都没多看吗?一步都没有离你们,也没有跟那些人说话吗?”

“你那是不认识他们,认识了你会不说?”最了解四郎的莫过于与他一胎落地,同出同进同一张床睡着长大的三郎,“你会不粘上去?”

四郎又挠起了头,过了一会等到了井边,他先于三郎一步拉了水桶打水,扭头跟三郎道:“三郎哥,你看着我一点,我有时候是挺傻的,有些事我就闹不明白,没你们那么聪明。”

三郎也知道他就是个只会念书的,人情世故教一百遍,他也只会按着他自己的心意来,看不明白别人,他也早死心了,闻言点头道:“那还能怎么办?怎不能教你害了这个家吧?”

好在四郎还知道怕。

妹妹说过些年等四郎长大了成亲了当父亲了那根筋会长起来,可能会好点,但现在就只能这样了,让他边吃教训边长大,但家里人必须盯着点,不能让他犯那种把全家都搭上去的大错。

他身为四郎的同胎兄弟,责无旁贷,只能由他来管这个弟弟了。

**

这厢堂屋内,宋小五跟她娘在说事。

大郎的亲事,得开始提了。

他们秀林宴回来,那上面的意思是等着这段时日里都呆在家里听旨,圣上对他们有所安排。

这段日子不知道是多久,但大郎那边得去跟应家交手了。

但谈到亲事的话,宋家现在的底气就不足了,他们家现在所有的钱财加一块都只够大郎娶个差不多门当户对的女儿,娶应家那家世家大族的,那可是远远不够了。

大郎娶人家,可谓是应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句话,且这天鹅肉还让他吃到嘴里了,得娶回来。

宋家家底哪够?

就是替他们打点官途都不够。

现在还不知道这四个会不会都被授命,但至少小四郎为官是跑不脱的,要是只有他一人,兴全家之力还能把他撑起来,要是四个一起来,宋小五觉得宋爹可能得愁得拔光身上的头发胡须。

这就是穷人为官的难处了,没有家族家底支撑,往往很难升上去的主要原因,这四处打点要钱,跟同僚交际讨好上官要钱,跟同等地位之人攀比要钱,命不好的底下还有一堆看他升官发财了等着要好处的亲戚,四处都是要他的钱要他的命,这官怎么升?

这要升的话,命好的娶个来头大的娘子靠岳父提携,把自己卖给岳父家;要么利用职权拼命地贪,贪到出事或者高升的那一天。

当官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方方面面层层次次都是问题。

宋家现在的问题,那也是大着呢。

他们家大郎要是不把自己卖给岳父家的话,那他们家得拿出诚意来,至少聘礼这一块,不能让大郎在应家失了底气。

聘礼是大头,成亲做酒这些就不算了,还有一个大头就是紧接着可能被授官后需要用到的银钱。

这要是被派到地方上去了,家里少不得要拿出个几百两,现在家里头拢共就一千出头一点的银子。

宋小五这次就提了这两点,宋张氏听完,整个人都呆了。

她呆呆地看着外面正满身大汗,打着赤膊跟二郎劈柴的大儿子,看了好一会儿她回过头,抹了把眼睛,道:“娘现在写信回青州去借,来得及吗?你师祖那边不是有相熟的走镖的镖局?托他们带个信,我现在就去写。”

“你要找大姨二姨借?”

宋张氏点头,站起来就要去拿搁在堂屋案板上的笔墨纸砚。

“来不及。”而且大姨二姨也就是小门小户,就是借也顶多只借出个一两百两银来。

“啊?”张氏回头看女儿,眼睛红得满是血丝。

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回来坐。”

张氏坐了回去。

宋小五跟她娘道:“借是要借的…”

“小五,你说把宅子卖了够不?”在想着办法的宋张氏打断了她,眼睛看向了家中各处。

宋小五着实被她娘这句话狠狠憋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道:“不能,这处宅子是要拿给大郎他们娶亲的。”

这也是条件之一,要不媳妇娶回来了,让她住哪?跟他们挤在一幢四五间屋的小房子里?这能不能装得下她带来的陪嫁嫁妆和下人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