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如今还是没学会分寸,再好的命也要被你糟蹋完了。”德王上前拿香,给先帝上了香,跪下给先帝磕了头,“哥哥,您没给他上完的课,召康已悉数授完。”

他起身后要走,眼睛腥红的燕帝拉住了他,“那不是我的本意,我没想逼死她!”

“可你给了我这个意思,”德王甩掉他的手,“那就是你的意思。”

他走到了门口,燕帝见他走得毫不犹豫,笑了起来,道:“王叔,你跟朕示威完就这样甩手就走?你就是这样代先帝跟朕授的课的?逼你侄媳妇杀死你侄孙子的亲母,带着宗室来跟朕耀武扬威?这就是你代父皇跟我授的业?”

“那你看明白了吗?”德王侧头,“谁都不要你。”

这次德王头也不回地走了,半路他碰到了迎面而来的皇后,皇后见到他跟他欠了欠身,退到一步等着他走。

德王本来往前走着,走了两步他停了下来,掉头走到了皇后面前,问她道:“你要去找他?”

易皇后朝福了福身,垂眼看着地上淡道:“正是。”

“周恭呢?”

“睡着了。”皇后听他提到儿子,抬起了眼,朝王叔一笑:“妾身正是为恭儿他们去寻圣上,他们是圣上的儿子,他们担忧着他们的父皇,妾身为他们去看看圣上。”

她曾经想过要皇帝有何用?最终护着自己的,护着儿子是她,但她也知道皇帝要是死了,流泪流得最凶的是他们的儿子,还有她。

她跟皇帝没有白首之情,但有结发之盟,皇后曾以为她能背后毫不眨眼把刀插向他绝不后悔,但事到如今她方明白她再如何,也成不了那不择手段之人。

她会提着刀砍向他,但会一边砍一边哭,虚伪恶心又不受自控。

“去罢。”德王点头,不再与她交谈,重提了脚。

“王叔?”皇后喊住了他。

“嗯?”

“你们不打进来?”

“不打。”

“不怕他秋后算帐?”

“不怕,”德王回头看着侄媳妇,目光柔和,“侄媳妇,你是我们老周家的好媳妇,我们不为难你,你也别让他为难了你,他不知你的好的话,你回来找我们,我们不认他,但认你跟你的孩子。”

皇后觉得这个小王叔可真傻,他都视皇宫如无人之境出入自如了,那个总想着要把欺负自己的人都踩到脚下的圣上又怎么可能不会报复?

皇后朝德王微笑,眼泪从眼眶中掉了出来,朝他欠身:“妾身知道了。”

原来她就是被皇帝抛弃也有栖身之地,如此就好,她就更知道要怎么做了,皇后转过身,抬起了脑袋,朝那个站在门口,喘着气脸色阴晴不定看着她的燕帝走去。

第163章

德王带宗室进宫之事第二天朝廷上有人问起是为何故,但这事燕帝要掩,德王不提,就此搁下。

陈相死后的朝廷众臣工的心思浮动,而户部尚书宋韧先于众人向皇帝提议内阁卿大夫符简为相,引来了燕帝的冷眼。

过了几天,符简果然为相,但宋尚书因越权插手刑部审理陈府之事被燕帝当廷训斥,被禁足在家以待查看。

燕帝开始反击,宋尚书乐得两手一摊,把公务交给下面的人回家陪他先生著书去了,他不恋权,倒是户部的人对他忠心耿耿,但凡被皇帝召去问话的公事上无不严谨,但触及到他们老师的话皆个个嘴巴紧闭,不接皇帝话中对他们恩师的不喜之意,就是户部最不会做人的榆木疙瘩,听到圣上嘴里对恩师的斥责也马上反应了过来,退下去了还因圣上对恩师的寡情抹泪不已,倒是显得燕帝小家子气又薄情寡义。

如此几次,燕帝恨不得把户部拆了,怒不可遏的他气得脑袋生疼,夜不能寐,皆靠太医院的大夫施针缓解头疼。

朝廷大换血,青年才俊颇多,敢于直言耿进,宋大人这个人喜拉党结派,但他见才就喜,哪怕是与他政见不一的后辈他也提拔过不少,更别论对在他手下受过调教后来另投他门的宽宏大量。宋大人惜才,才也惜他,在朝廷上为他说话的人一日比一日多,于是没几天,宋大人又回了户部主持大局。

宋大人一被勒令在家,宋张氏就回去了,他上朝宋小五就往宋府里送了消息,让母亲不必过来了。

德王府这一暗中发力,朝廷知情人不少,但德王府不怕,皇帝都只能把这个哑巴亏咽下,没人敢把这事摆到明面上来收拾德王——这一摆出来,大燕就要有个遭宗室厌弃的皇帝了,后尾之事更是不好收拾。

朝臣心照不宣,但对德王的跋扈嚣张也是有所厌恶的,但德王命好,是当朝皇叔不说,还是宋家结亲,也就只能忍了他了。

好在德王不插手政事,一月上一次大朝,还不次次都上,他不来也就当没他这个人,但他一来,众人就想起了他的手笔,对他忌惮不已,于是除了宗室中人围绕他左右,没人上前与这位德王爷攀话。

就是宋家,也是离他离得远远的,两派人马不碰头。

德王被人视如蛇蝎避之不急,如此的好处就是没人敢触及德王的事,生怕他们就是下一个陈相。

连皇帝都只能忍下的人,他们拿什么去得罪?

德王府一下子就清静了下来,连府中的探子都悄不作声地消失了好几批,不干回老家了。

德王妃自怀孕以来就有点闲了,这次出手把皇帝气了个半死,觉更是睡得安稳,德王见她悠闲自在他也就自在,但他倒是没有因此闲下来,而是把以前没有拿出来做的事提了出来开始规划。

他要扩张晏城。

他跟易皇后说的话不假,他是不怕他侄子秋后算帐,因为大不了就是一个打字。而现今国势不稳的大侄子不可能跟他打,尤其大侄子手中的军权还不稳,之前侄儿手中的军权是由他在帮着平定,那些还认他的旧将还没有个个都走,另一半旧将已在他帐下,再则晏城的马肥民强,这条条都被他侄儿忌惮,而他侄儿长于其母之手,哪怕这些年手上有了权学会了果断,但他瞻前顾后的本性难移,没有万全之策,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

这暴风雨前的平静容不得人松懈,晏城那边的人还未进燕都德王就自己思虑排布了起来,很不得闲。

宋小五接手了周承的带养,让他读书之余就呆在她身边,周承在她身边呆不住,但德王妃手上也有公务,不是后宅掌家的小事,而是封地宗室的要务,那些都是他爱听之事,由此也就坐了下来。

等宋大人再次上朝,燕帝病倒了,高烧了数日险些致命。

宋小五在德王府里听闻皇帝又活了过来,对此笑了一下。

之前五皇子是个身子不好的,时常发烧,宋小五跟皇后示好,送过药膳方子,也送过退烧办法,皇帝病发当中皇后派了人来德王府要药,宋小五也给了。

这几日皇后日夜守在皇帝身边,人是守过来了,不知日后这夫妻俩会如何。

皇室不是没有真情,但真情这种东西,只要两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看轻了份量,那情就会反成仇,因爱生恨之事比比皆是。

德王在此当中只派了府里人去宫里问候,他没去。

这日,刘天师给德王府上了请帖,欲要拜见。

这几日刘天师被召进宫中未出,这一出来就亲自来德王府拜见了,这厢德王正在书房里跟师爷们说话,宋小五便叫人把这位天师请了进来。

这位天师可是她大动干戈的原因,如若不是皇帝的手伸得太长,她还不想跟皇帝闹得如此地步。

现在事情一切捅到明面上来了,以后遭到打压的晏城的发展就难了,光是人就引不进来,皇帝就要死守各地不放人去晏城,晏城只能靠自身发展,无法借助外力。

皇帝现已开始暗中下令各地不许跟晏城通商了,等不认晏城的官令之时,晏城的麻烦更多。

她是希望皇帝死的,但她吓吓皇帝的本事有,但弄死皇帝却由不得她,她先前还有点寄望于皇后,但目前看来,天下还是燕帝的。

宋小五一听刘天师本人来了,就让人带去中院的秋水亭,她则穿戴了一番才过来,到的时候刘天师已到,正在吃着冰瓜喝着凉水。

周朝一般贵族府邸有前院后宅之前,成年的儿子们皆住在前院,后宅住着妻妾女眷,前后中间往往只有一道可供男主人通行的门,但德王府由德王妃说了算,德王妃嫁进来有了身子不久,闲得无聊就把中间的门打通了,中院的秋水亭就建在了此前后院供后宅女眷游玩的秋水湖上。

德王府本身就是前朝太子府,又平了后山半座石山当主殿扩建而来,府中百年老树数百棵,这偌大的秋水湖边就占了近百棵,这夏日的绿荫湖色带来了丝丝凉气,刘天师等了一会儿就尝试着吃了好几块点心,等德王妃一到,这吃饱了的心情有点好,跟德王妃请安的时候带了点笑,比之前见德王妃时那见妖女的表情要和善了不少。

“王妃娘娘。”

“天师大人,请。”

宋小五请了人入座,先行坐下,杨柳在她背后塞了一个软垫,宋小五朝她偏了下头,“你到一旁侯着。”

“是。”

杨柳已有孕,她夫郎是铁卫中人,已被调在了府中行事,她身子康健,还在主母面前近身侍候,但主母体恤,不会让她时时站着,多数时候都会让她在旁坐着等着召唤侍候。

“久等了。”下人已放下了茶水点心退下,宋小五喜欢亲自动手,给自己倒了杯水与刘天师道了一句。

“您客气。”

“请问,所来何事?”

德王妃开门见山,刘天师抬头,看着她如少女一样光洁美丽的脸,她神情从容平静,只看脸蛋,就像谙世事未染过红尘,从她身上就足可见皮相欺人之深了。

刘天师动了动嘴皮,没有出言,德王妃掀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见他不说话,便又垂眼抿了口水。

她静待了片刻,看着湖面的水光时方听刘天师道:“老朽出山之时,还道末代之相是出自王妃娘娘您之身上。”

是吗?

宋小五转头,看着银发童颜的刘天师:“那现在呢?”

刘天师苦笑,“前几日老朽见那颗帝王星又往下坠,在观相台与钦天监处的大人议论了您几番…”

宋小五礼貌地半偏了头,等他下文。

“老朽听他们说老朽指的那颗帝王星这些年起起伏伏了几回,这一次并不是它的最低处,曾有一度,它就像消失在了星空当中,是您嫁给德王后方才重又现世。”

“嗯,还有这种说法。”宋小五生得离奇,但她连寺庙都很少去,就是去了也不会多想,她没有敬鬼神的心,还大有鬼神来了就一战,是输是赢无所谓的心,于是就是突然乍见刘天师这种人才,她也没有被收之感。

说来,真正能伤她的,也就父母小鬼了。

她的话让刘天师顿了一下,接又道:“这些话老朽未瞒圣上,皆一五一十跟他说了。”

“他信?”

“圣上半信半疑,没有信,也没有不信,”刘天师看向了宋小五:“老朽前来见您,是想跟您说另一事。”

“请。”

德王妃不赘言,刘天师对她的待人之风也详知过,这时也不与她兜圈子,直言道:“老朽前几日不止见帝王星低落,围绕帝王星的辅星与七星皆往下沉落,后出世遥遥挂在辅星上面的两颗主星也亦是如此,王妃娘娘可知这是何意?”

宋小五抬目:“天师大人直说无妨。”

她不懂这个,就不妄猜了。

“帝王星殒落,我朝气数已尽,就是周家气数已尽,帝王星不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到时候德王焉能…”

宋小五最不喜欢听有人说小鬼短命,哪怕是说的含蓄她也不喜欢,便打断了他:“不是没落?”

关于她的出现她的干扰,宋小五想过后果,就是想得太明白了,才有以身祭道这一出主意。纵观历史数千年,从来没有不报的因果,就是当时没报在自己身上,也会报在后代子孙身上,她不怕死,如果死了能让这父子俩活下去,她能把罪过都担在一身。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而往往活要比死艰难,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那需要的耐心就多了,宋小五按捺下了突起的怒气,摸了摸肚子,接道:“天师大人不妨接着说。”

“是,”刘天师笑了笑,接着淡道:“想必王妃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罢?”

“你当我不懂?”宋小五反问,她直视着人道:“你当一个气数已尽的末落王朝有那么好扶?”

燕帝这人本身不堪担当大任,他没有帝王的气魄没有帝王的手段,而周家宗室本就难以为继,再加上天灾这一推手,周家的皇朝不灭都难,而小鬼的存活和她逼得皇帝不得不调整自己去应对这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见之明的她的小鬼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才让他好好地坐在帝王的宝座上。

哪怕到现在,有着小鬼和一干冉冉而起的新臣子的大燕一不小心还是会被人捡了便宜,只要燕帝还是那么蠢,周家还是会断在他手里。

“让他消停点,”有了天师出现,宋小五也不怕当妖女,给刘天师的空杯里倒了杯水,“不要把好不容易挽回的气数败尽了,到时候他哭啊喊啊悔啊都没用,连个安身的坟墓都得不了就不美了。”

“呵。”刘天师被她说得一愣,抽了口气笑了一声。

“好好消停几年罢,多生几个儿子,请几个名师好好教着,他少插手点,等世道太平了,马肥兵壮,国库充盈,到时候他不服再跟我们好好打一仗,打输了我们认,跟他跪下好好喊陛下万岁。”宋小五说到这,看着垂眼盯着桌子不语的刘天师,自觉说话是太难听了点,顿了顿道:“我说话难听,但既然开了口,有句更难听的还望天师大人帮我转达,你替我跟皇帝说一句,没必要心心念念跟我这妖女斗个好歹,我再妖也会死,但斗死了我这个替周家补城墙的儿媳妇对他没有多大用,我一直因他王叔对他束手束脚,如今得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给他几个脸色看,他何曾见过我在外走动发动他眼中所谓的妖术?他有本事就不要老打着榨干自己王叔王婶的主意,自己立起来,不要我们扶他扶到死,他还在那哀哀凄凄地当是我们对不住他,要如此,他跟他那娘又有何区别?”

第164章

不破不立,但世道没那么容易改变,而最难改变的就是人本身,身在周家这一摊烂泥当中,宋小五四面挥刀,大刀阔斧把自己都赌上才赢得了现今的局面,并且这局面还说不上好。

但往前能进一步就是进步了一点,宋小五也不怕要跟燕帝斗一辈子不得善终,等整个皇朝稳定了,后继有人,他们这些老的斗死了有何惜?她要的是一个好的局面,和能改变培养下一代的时间。

“呵。”刘天师被德王妃说得连笑了好几声。

宋小五没在意,转头看向了湖面,“大局不是一己之力能推动的,天师大人来见我,想来心里已有了定笃。”

她又道:“多谢对小儿的看重。”

德王妃不好说话,她就像一块难以撼动的顽石,活得跟谁都不像,刘天师一直琢磨不透她,此时也难以跟上她的话,坐着想了一阵,在她转头回来时开口:“您的意思,您这几年不会有所发动?”

宋小五看着他,深觉跟这些人说话,必须说得再明白一点,“不会,我等他,等他坐拥百万雄师,他说何时开战就何时开战,我这不是折辱,他可当是长者所赐。”

燕帝的敏感和反复无常,一介帝王的心性还不如一个坚强的女子坚定,宋小五算是领教过他的厉害了。

燕帝并不是没有长处,但他的短处恰恰最不适合当一个领导者。

她说得漠然,刘天师瞥了她一眼起身躬身,“那有扰王妃娘娘,老朽告退。”

宋小五朝他点下了头,没有留客。

王府景致不错,跟一般豪门大宅的格局很不一样,风景开阔精致,就像仙境当中的才有的田园景象,人间难得一见,刘天师一路想着心事还张眼各处探望了一番,等走到大门颇费了一点时间。

等走到门口,忽听有马蹄声急奔而来,他回头,看到了骑在小马驹而来的周承世子。

“你来我家?”周承勒住马绳就从马匹上跳了下来,门人奔过来替他牵住了马,他则背手大步朝刘天师走来。

“见过世子。”刘天师朝他弯低下了头,看向了他的脸。

“用过饭再走?”周承在他面前站定,扬起小手朝他一揖,留客。

他母妃说教训人之前最好是跟人多说几遍道理,说不过再算帐,他找过刘天师数回,刘天师以礼待之,周承没跟刘天师对峙明白,但待客之礼是势必要还回去的。

“谢过世子,老朽还有事要回去。”看着小友,刘天师那见过德王妃沉浮不定的心思定了些下来。

德王世子不像他见过的任何一个王公之后,他身上有稚子的稚气,但无天真骄气,他不像是王公之子,但又像是他父王母妃教出来的孩子。

他其实很像德王妃,但德王妃的作派在他身上做来却一点也不遭人心忌。

刘天师心道世子母妃不像是大燕中人,世子却是。

“那我不留你,改日有空上门来,我叫厨房备着菜招待。”周承下课后知道他来了,就骑马过来了,听到他的话就提步往大门而去,送了刘天师上了马,拱手相送。

刘天师见他有礼有节,身边跟随的随从站在一旁不言不语,像是对小主人的举止习以为常,心道德王妃养个孩子养得不一般。

太不一般了,刘天师都有点想留在燕都,看着这孩子长大会成什么样子。

这厢刘天师一去,周承回了安福殿,先行去洗漱换了衣裳,听随从道母妃在常坐务公之处,父王则在书房,他提脚便去了母妃处。

宋小五正好在看大管事送上来的材料记录,她现在身子不便,两三天才会去家中的田地走走,但每块田地的长势实据都会当天经由下人报上来过眼,看到世子来了,她抬眼看着他走过来在身边坐下,与他道:“可饿?”

“与云鹤先生一道用了汤水才回。”教周承算经之课的先生是个病弱夫子,每顿进食不多,德王府给他专门配了调养身子的医郎随时跟随,他每日少食多餐,一日五顿,周承上他的课都是按着这位先生的规律走,时常陪他这先生进食。

“那等你父王出来我们再用。”世子的老师宋小五过年那段时日做了调整,戚云鹤之前在晏城王府,身体不宜长途跋涉,但宋小五派了人马大费周折把人安全带到了燕都,目前世子有两位大师教管,武习老师则由铁卫将军们担当,但宋小五想着他的两位文师皆是他们夫妻俩在民间寻的隐世之才,还需寻一个燕都的大儒教着他点,便与他道:“可能与你商议一事?”

“可。”他母妃把记录册翻到最前面一页,为跟上她的速度,周承飞快看了起来,嘴里则回道。

“我想在燕都为你物色一名有学之士教你时政,你看如何?”

周承抬头:“东先生很好。”

他的大夫子东文先生是父王的师爷之一,以前还是吏部官员,周承不觉得他还需要另一位教他政学的夫子。

“他是很好,但我想从秀林院找一个跟东先生不一样的,东先生通史明史,但时政着重眼下,秀林院的小书生能教你当天所发生的事情,无需府中探子告知你就能知道燕都众多读书人的想法,你看如何?”

周承侧头,若有所思,“大舅舅没空吗?”

他抬头看母亲,“他好久没来了。”

大舅舅教他的不正是如此?

“他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