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明珠见哈密瓜情绪不高,没再打扰他。

她点开控制面板查看账户信息。

系统等级还是lv1,进度基本没有动。而“改变常岭一中风气”这个任务倒是变了,“认同人数”那一项变成了“88”,也不知是怎么算的。即使a班的人全认同了她,也只有四十人呀!另外四十八个人哪里来的?

霍明珠心里有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这说明这段时间不仅有八十八个人注意到她,甚至还认可了她某些做法!

想想有点小爽。

爽归爽,霍明珠没有放太多心思在上面。

她准备退出系统好好休息。

“不要走!不要抛弃我!”在霍明珠离开之际,一只小海豹从“远处”翻滚而至,用黑溜溜的眼睛乞求版看着她,“不要走!给我一点点时间!听!我!说!听!好!了!有间淘宝店有新货上架!新货!新货~\(≧▽≦)/~啦啦啦”

霍明珠:“…”

霍明珠好奇地戳进链接,果然见到有间淘宝店有个新商品:“全方位照相机,只需一秒就能将你看到的画面保存在系统里!每次新货上架均可申请试用!只要写出详尽真实的试用体验,即可拥有与你系统绑定的模拟照相机!”

霍明珠看不太懂。

她打开说明一看,原来是可以设定以某个手指为“启动键”,想“拍照”时轻轻捏一捏,就能轻松地将整个视野变成相机模式——这样一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取景、拍摄了!

好像挺好玩的!

霍明珠按下申请试用,按照它的指示一步步设置按键。为了防止自己误按,霍明珠把它设置在不常用的小指上,而且要按三下才能进入。

调试好之后,霍明珠的精力已经不太够了。她暗暗将试用报告的最后提交限期记在心里,麻利地退出系统。

第二天一早,霍明珠精神抖擞地起床。

这时霍彦还没醒,霍明珠先去简单地洗漱完毕,出门给自己和霍彦买早餐。

等她拿着早餐回来,叶景行已经到了。叶景行面色有些凝重,见到霍明珠和霍彦后却强作轻松:“医生过来了没有?有没有再检查一下?”

霍彦说:“刚才医生来过了,他说我今天就可以出院去上学。”

叶景行说:“实在不舒服的话最好多住几天,学习落后一点总能赶上去的,还是身体要紧。”

霍彦说:“没事,叶叔叔我没那么娇气。”

霍明珠将一小沓稿纸给了叶景行:“沃森教授的电话写在最后,您回去可以和他联系!”

叶景行感激不已,亲自开车送霍明珠兄妹俩去学校。

霍彦这是光荣负伤,叶景行亲自去向班主任说明情况,并大大地夸了常岭一中一通。

平时凶残无比的班主任脸上笑开了花:“好好好,霍彦同学平时就表现…优异,相当优异!”说着他还重重地拍了拍霍彦肩膀,以示嘉许。

霍彦脸皮微微抽动:“…老师,疼。”

这一掌好巧不巧,恰好拍在他肩膀旁的擦伤上!

班主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回手,改为赞许地颔首:“没事没事,伤了手吗?特许你这几天不做作业。”

霍彦一喜。

叶景行一眼看出师生俩之间的“默契配合”。他笑了起来:“霍彦是个好孩子,还请老师多关心关心他。”

班主任说:“应该的应该的。”

另一边,霍明珠回班里简单地和余可、高岩几人说明情况。

听到叶小海的事所有人都有点唏嘘。看来父母都很厉害也不一定是好事,这样的情况想想就很难过啊!

柯扬正坐在一旁倚着椅背看书,看起来一点都不关心他们的对话。霍明珠坐回他身边后主动搭话:“柯扬你今天来得真早!”

柯扬把书一合,瞟了霍明珠一眼:“又跑去管别人的闲事?你哥哥的事情解决了?”

第24章 到底为什么?

霍彦根本静不下心上课。他熬到第四节课,终于有点坐不住。他谎称自己不太舒服,要去校医室看看,很快得到老师首肯。

霍彦没有去校医室,他一跳一跳地走出校门。他对看门的老头儿说要去换药,老头儿不仅大方放行,还热心地给他叫了个蹬着三轮送菜的人把他载去。霍彦心里有点罪恶感,却还是咬咬牙上了车。

他是想去找齐贺,不亲自找一次他怎么都不甘心。

一直以来对他那么好的齐贺,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

霍明珠本来正认真听课,突然被柯扬戳了戳。霍明珠一愣,满脸疑问地转向柯扬。

柯扬指了指窗外。

霍明珠比柯扬矮一点,努力望去,却一无所获。

柯扬说:“太迟了,已经坐上三轮车走了。”

霍明珠不解:“谁走了?”

柯扬说:“你哥哥。”

霍明珠跳了起来。

老师讶异地望着她。

霍明珠顾不了那么多,走上去说:“老师,我哥哥昨天受了伤,刚刚他好像自己出去了,我怕他出事儿,能不能让我出去找他?”

霍明珠一向乖巧,看着又不像在说谎,老师很快点头同意。霍明珠跑出教室,跑到门卫室问看门的老人:“您刚刚有没有看见我哥哥呀?我哥哥叫霍彦,比我高半个头的!”

看门人点点头:“你哥哥不是去医院换药吗?”

霍明珠说:“不是,药都拿回来了,回家才换的!”她有点着急,正要恳求看门人让自己出去找人,却听到了梁奎的声音,“小明珠,你怎么在这里?”

霍明珠说:“梁叔叔,我哥哥刚刚出去了,不知道他想偷偷去哪里。”她说出自己的猜测,“他可能去找齐贺老师了。我担心他出事儿!因为齐贺老师好像有点不正常…”

梁奎脸色凝重:“我来就是和这个有关,以前齐贺坐过牢,其他都只判了半年到一年,他判了三年,因为他意图袭警。正常情况下他们这些人遇到警察要么逃跑,要么乖乖被抓,袭警的绝对是少数,我担心你们自己去找他会有生命危险!”

霍明珠说:“那怎么办?哥哥应该是去找他了。”

梁奎说:“你指路,我和你一起去找他。”

霍明珠说:“好!”她简单地向看门人说明情况,成功走出校门。

唯一的问题是,霍明珠对路况不太熟,等他们绕了一个小弯走到齐贺家附近,霍彦已经一跳一跳地走了进去。霍明珠问梁奎:“梁叔叔,怎么办?我们跟进去吗?”

梁奎想了想,从车后拿出一个相机挂在霍明珠脖子上:“会用吗?”

霍明珠点点头。

梁奎指着一个窗口说:“到那边拍几张照片,主要是拍屋里的情况。他们谈话的话应该在那里的,假如齐贺真的对你哥哥动手,你拍的照片就是证据。我从正门那边过去,你哥哥有危险你要叫一声,我立刻破门而入阻止齐贺。希望不会真的闹出那样的事吧,你哥哥应该是真心喜欢齐贺的,要不然也不会偷偷来找他。”

霍明珠点头。

梁奎和霍明珠分头行动,一个悄然走向窗边,一个悄然走向正门。

霍明珠很快看到了屋里的情况。

齐贺见到霍彦时脸色依然沉郁。

听到霍彦说要告抄袭、诽谤他的白珊珊和造谣的记者,齐贺一脸惨白。

霍彦的神色没有好到哪里去。

虽然霍彦看起来面无表情,霍明珠却知道他心里比齐贺更难受。霍明珠顿了顿,拿起相机小心地拍了张照片。

在她抬手的一瞬间,屋里响起“扑通”一声。霍明珠愕然地看去,只见齐贺跪倒在地,口里说着什么,像在乞求霍彦,又像在喃喃自语。

霍彦比霍明珠更惊愕。

霍彦说:“老师,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齐贺说:“放过她吧,霍彦,你放过她,要我做什么都可以。看在这两年的份上…”

霍彦紧紧抿着唇。

齐贺闭上眼。

霍彦问:“她成名那首《仲夏夜的雪》,是老师你写的吗?”

齐贺微微握拳,并不言语。

“我听得出她的歌都是老师你写的!到底为什么?老师你不想重回乐坛吗?为什么你要把歌都给她?”霍彦怎么都想不明白,“老师你明明那么喜欢音乐…”

齐贺沉默地看了霍彦一会儿,说道:“我这样的人,还有谁会听我的歌。”

霍彦咬牙说:“老师你明明很好!你的歌明明很多人喜欢!白珊珊靠着你的歌成了名!这说明你明明能写出很多好歌!”

齐贺说:“我和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我家境不好,父母早逝,她父母对我有养育之恩…霍彦,你放过她这一次吧,她只是被惯坏了。”他面带痛苦,“她根本不知道歌是你的,是我鬼迷心窍把你的歌说成是自己写的…霍彦,从去年开始,我已经写不出歌了。后来你经常把曲子拿给我,我开始起了占掉你曲子的念头…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我爱她,我太爱她了,所以我才会做出这种事…”

霍彦看着齐贺布满绝望的表情,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是所谓的爱情吗?爱情不是应该甜蜜得让人满心欢喜吗?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爱”也是爱情吗?

霍彦退开两步,对齐贺说:“你有必须维护的人,我也有——我不能担下抄袭的罪名。而且,齐老师你这样做只会让她走上绝路,借用别人的才华来伪装自己有什么用?一旦被戳穿了,她会一无所有!”

齐贺说:“只要你们不要追究——”

霍彦打断:“是她不肯放过我们!”他拿出带来的报纸:“是她咬着不放!如果只是那张专辑,那当然可以算了!但她在往我身上泼脏水——老师你帮她伪造了信件来诬陷我——老师你要一直这样帮她吗?不管是非黑白就这样一直帮她!”

齐贺一阵心颤,蓦然想起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

霍彦没出现前他在一中当着音乐老师,薪资不高,学生又不服管,每天他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每年都给白珊珊送了很多曲子,让她在众多曲子里面挑看得上眼的,署上她的名字发行唱片。一眨眼好几年过去,白珊珊红了,他却永远远离了自己的梦想。

霍彦出现后,他的日子才渐渐充实起来。

霍彦是个热情四溢又充满活力的人,不时会拉着他去“采风”。

可越是感受到霍彦对音乐纯挚的热爱,他越是深陷泥沼。

他技巧已经磨练到最好,却再也写不出半首歌。看着霍彦源源不断地写出新曲子,他心里的痛苦就越深。

感觉出白珊珊对他越来越失望,齐贺终于忍不住把霍彦的曲子留了一份,稍作修改后把它“据为己有”寄给白珊珊。

白珊珊很高兴,对他说了许多亲热话。这一次成功的“伸手”打开了他心里那个装着恶魔的匣子,放出了里面的贪婪与恶意。

这有什么?这有什么!霍彦还这么小,霍彦还一点名气都没有,这些歌放着也是白瞎,还不如给他——还不如给他!

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他只有白珊珊,他只想满足白珊珊小小的要求,让白珊珊在乐坛走得更远。这也许是为了爱情、也许是为了恩情——也许是为了抓住唯一的浮木,不让自己彻底堕入深渊。

他不想的,他不想堕落谷底。他总是把钢琴擦得干干净净,穿上正正经经的衬衫和西装,想象着自己也堂堂正正地以自己的音乐赢得赞美和掌声。

霍彦曾经对他说:“将来我想让很多人听到我的歌,很多很多人!高兴的感觉开心的感觉,喜悦的感觉欢乐的感觉,我都想写出来,让更多人听到。”

他想啊,他也想啊。

可是他没有机会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有人能为自己实现这个梦想,他为什么不帮她?他怎么能不帮她?更何况,他从小到大都拒绝不了她…

齐贺用手捂着脸,眼泪慢慢滑落。

霍彦静静地看了半跪在自己面前哭泣的齐贺好一会儿,咬牙说:“老师您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会一直感激您。如果是别的事情,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答应您。”他狠狠心转身,说出最后一句话,“但是这件事不行,我不能让家里人为这件事蒙羞。”

霍彦大步走向门边,手刚要碰到把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警告:“哥哥小心!”

霍彦一愣,身体先反应过来,敏捷地往旁边一滚。在他闪避之际,雪白的刀光在他眼前晃过。一个警察破门而入,轻而易举地夺下了齐贺手里的刀。

霍彦和齐贺都错愕不已。

齐贺脸色难看至极:“你是来套我话的?”

霍彦看着齐贺手里的刀,握紧了拳头:“老师…你想杀我…?”他的心微微发颤。出生十七年,他还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危险,而这个危险却是他最信任、最敬慕的齐贺带给他的。齐贺要杀他、齐贺要杀了他…为什么会这样?拿了他的歌,还想拿了他的命?到底为了什么?为了爱情?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齐贺见机会已失,颓然地跌坐在地,任由警察把自己铐起来,嘴里翻来覆去地说着一句话:“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

梁奎上前一步,对年轻警察说:“看吧,我也是为了这小孩的安危才跟进来的,绝对不是小偷来踩点。”

年轻警察秉公办事:“回局里做笔录时再说。”

霍彦浑浑噩噩地去了警察局。

霍彦一语不发,霍明珠和梁奎只能代为叙说事情经过。警察局的人听完都震惊不已,发现霍彦和霍明珠都没成年,年轻警察问:“你们监护人在家吗?让他们过来一趟。”他们说的东西太匪夷所思,还是得让他们家里人来一趟才行。

霍明珠说:“爸爸他们应该到了,我能打个电话回去吗?”

年轻警察把霍明珠带到电话前。

霍定国和许如梅刚到,听到电话后立刻赶到警察局。

霍定国和许如梅才从车上下来,看起来风尘仆仆。霍定国身材挺拔,五官刚毅,站姿直挺挺如同军人。霍彦本来只是有点难过,看到自己父亲赶来后鼻头却蓦然泛酸,十六七岁的人了,还是忍不住扑进霍定国怀里哭了出来。

霍定国没有骂他,伸手轻轻地拍抚他的背脊。等霍彦哭完后,霍定国拍拍他的肩膀,转身给警察问好、向梁奎道谢。

霍定国正要进一步了解情况,突然瞧见一个中年警察叼着根烟走进来。对方见到霍定国后目光一凝,抬手扯了扯衣领,捋了捋袖子,张口把烟头往垃圾桶一吐。然后——

扬拳揍向霍定国!

霍定国反应很快,轻松无比地把中年警察打翻在地——霍明珠和霍彦都没看出是怎么办到的!

中年警察也不觉得丢脸,爬起来照样一脸横相,朝霍定国骂骂咧咧地警告:“你这是袭警!袭警!”他看向热热闹闹的办公处,大声斥骂,“当这是澡堂子呢,这么多人杵着做什么?”

看热闹的警员们作鸟兽散。

霍明珠好奇地看着那中年警察。

中年警察看到霍明珠,说道:“这两个就是你家娃儿?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亲自拿过笔录,一一看完,目瞪口呆地瞪了霍定国和霍彦几眼。他朝着霍定国直骂,“我的娘勒,我家那瓜娃子最近特别喜欢的那几首歌居然是你家娃儿写的?太假了吧?你儿子几岁?”

霍明珠不服气:“这些都是有证据的!”

中年警察说:“哟,心疼哥哥啊。放心,我会秉公办案,不会因为和你爸爸有点仇怨就偏袒谁。说起来这齐贺还有点耳熟,八几年时进来过吧?我调回来时他正好快出狱,我一个呆在监狱的哥儿们还提起过他呢。”他给霍定国吃了颗定心丸,“放心好了,这种有案底的人一般都会从严处理。”

霍彦动了动唇,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霍定国说:“老杨你按正常程序办就好,我相信你。”

老杨说:“屁,相信我做什么?我才不会插手,和你沾边都没好事儿。”他朝那个发现这桩案子的年轻警察招招手,“交给你了,好好办。”

梁奎录完笔录就恢复自由。

霍定国说:“可能要麻烦梁先生多留几天。”

梁奎来到常岭的这两天真可谓跌宕起伏,这戏还没看完呢,他哪里舍得走?赶他他都不走!

梁奎坦白地说道:“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小霍遇到这样的事谁看了都会觉得不平。我还想多跟进跟进——当然,如果方便的话,事情水落石出之后我希望能由我来把这些事刊登出去,还原事实真相。”

霍定国稍一考虑,点头说:“没问题。”

第25章 他很厉害的

齐贺接受审讯、供认不讳的当天,首都闹出了另一件事:白珊珊再次作死。

这次白珊珊公开表示“乐坛有这种宵小之辈,我以后不会再写歌,更不会再唱歌”。绑着亚运会主题曲征集上头条当然只能上那么一两次,所以这次她只占了一小块版面。但这一小小的版面在米分丝看来就是白珊珊受“压迫”的证据啊!瞧瞧,居然委屈到只能挤在这么个小角落!

白珊珊的歌迷们彻底沸腾了。

这年头家里电视都不算普及,找点娱乐容易吗?白珊珊的歌就是他们的精神粮食!现在要断粮了!首都歌迷们立刻气愤得嗷嗷叫。

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常岭,经白珊珊这么一提醒,最近挺闲的狂热米分丝、记者都决定跑常岭一趟。

当然,这也是白珊珊才有的待遇。首都有钱有闲的人够多,娱乐圈才在这儿率先形成了“圈”。

可以说白珊珊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机。

而这时霍明珠已经联系上上次遇到的省报主编。

主编叫荣涛,主持省报工作已久,什么事都见过。听霍明珠把时间线一捋,马上知道谁是谁非。

荣涛严肃地说:“颠倒黑白,实在可恨!”

霍定国接过电话和荣涛商量具体的布署。既然要反击,那自然得一击毙命,霍定国没兴趣和这种败类纠缠太久,那太掉价。霍明珠本来要联系以前认识的律师,霍定国却阻止了她。他拍拍霍明珠的脑袋:“放宽心,看爸爸的。”

霍定国找了个老朋友,叫何其辉。

何其辉五年前从美国留学归来,当年就受聘于母校,他在美国学的是知识产权法。回国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开放知识产权这一学科的“第二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和双学位不同,国家规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而且招收对象不局限于本校学生。

何其辉壮志酬筹。

他的目的就是不择手段网罗人才。

霍定国和何其辉认识时,两个人都还又矮又挫,那会儿何其辉连二十四个字母发音都不太准,还是霍定国拉着他一个一个音纠正过去的。谁能想到后来走出国门、领略世界之大的是何其辉,霍定国却早早结婚生子,从此湮灭无闻。

何其辉听到霍定国的声音先是一呆,然后感慨:“温柔乡是英雄冢啊。”

与昔日好友说话,霍定国的语气也活了许多,竟说起了趣话:“我这不是没死吗?”

何其辉沉痛地说:“在我们心里,你已经死了。”

霍定国没再和他闲叨,简单地把霍彦遭遇的事告诉何其辉。

何其辉听后笑了:“这件事我一直在跟进,看到那娃儿的名字我就想到了你。正猜着你会不会找我呢,电话立刻打了进来。你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儿才想到我们这些人啊。”

霍定国毫不惭愧:“要不然朋友是用来做什么的?”

何其辉听着霍定国理直气壮的话,不仅没生气,还特别乐呵。何其辉仔细追问霍定国手里什么样证据。一听“主犯”之一已经暴露并认罪,人证物证又都一应俱全,何其辉彻底无语了:“那你找我干啥?杀鸡焉用牛刀…”

霍定国言简意赅:“国内还没有判定音乐抄袭的标准。”

何其辉立刻明白霍定国的意思。

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不管是商标、专利还是文艺作品都一样,拥有它的人没有捍卫自身权益的意识,侵权的人也没有自己正在违法的意识。正是因为双方都不看重,所以这一块的法律也很不完善。

他回国,不就是因为这个领域有自己一展手脚的天地吗?

乐坛是版权纠纷最多的地方。一首曲子怎么能判断是否抄袭?理论上来说“8小节雷同”可以判定为抄袭,但具体操作起来不太容易实现,总的来说,得看法官的个人理解。

这个“个人理解”就是很多纠纷不了了之的原因。

法律当然不可能做到让任何人没有空子可钻,可这网眼实在太大了,网住再大的鱼都能跑掉,谁会想白费功夫?

何其辉的野心不大,但也不小。不大是说他的目光只放在知识产权这一领域,别的他都不去想、不去碰;不小是指他想教出的不是会钻空子的人,而是会补空子的人。没有标准,那就用实际案例还一步步规范标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他就亲自培养一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何其辉说:“好,这桩案子交给我。”

霍明珠一直在一边巴巴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