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打我”关珍喜愤怒叫道。

“两人都有错珍喜,你错在不该与姐姐争路,一人让一步有何难?两个姑娘竟然在下人面前打架,传出去成何体统?你们的脸面还要不要的?难道要外面的人以为关家的姑娘就是这么个泼辣不饶人的吗?”老夫人斥了起来。

“老夫人,二姑娘维护婢妾才打的大姑娘,都是婢妾的错,婢妾甘愿受罚。”郑淑君跪了下来,含泪哽声道。

“你又何错之有?”老夫人微眯起双眸,不悦地看着郑淑君。

“是婢妾的身份…让人瞧不起,婢妾…婢妾…”竟泣不成声说不出来了。

分明是关珍喜先拿身份出来压人,否则随喜又怎么会讽刺她是寡妇的身份,被她如此一说,倒将所有的不是都推到随喜身上了,好像就是随喜瞧不起她寡妇的身份才会打了关珍喜一样的。

“谁敢瞧不起你的身份”外面突然传来关大爷的声音。

众人讶异回头,就看到关大爷一脸怒火地走了进来,目光锋利地瞪着随喜,“是谁允许你羞辱郑姨娘的?你这个混账东西。”说着竟要抬脚踢了过去。

关娘子早在他进门的时候就提高警觉,所以未等他那一脚踢下去,已经抱住随喜的小身板,“你要是打女儿一下,我跟你拼了。”

老夫人大惊,“惠云,仔细你的身子。”

关大爷急急地收住脚,被关娘子吓了一跳,“你做什么,要是踢中你怎么办?”

“你不分是非黑白就要对随喜动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关娘子厉声回道。

“你…”关大爷气结,更加愤怒地瞪着随喜,“慈母多败儿她目无尊重羞辱郑姨娘,难道就没错了?打了自己的妹妹就没错了?”

今日是关大爷的沐休日,因为有同僚来找他喝酒,一直在外院的书房,是郑淑君的丫环春菊趁大家没注意去报信,刚刚他在门外已经听了个大概,听到随喜讽刺郑淑君是寡妇的身份时,气不打一处来,已经不知分辨对错了,更别说去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最是忌讳别人在他面前提起郑淑君是寡妇再嫁的事儿,会让他觉得自己的女人是被别人睡过的,随喜羞辱郑淑君,就等于在羞辱他的男性尊严。

“羞辱郑姨娘?”随喜抬起头,小脸都是倔强的冷笑,“如果不是她先以出身高贵压阿娘,我又怎会出言反驳,阿爹您是不是应该一视同仁,再来分辨是谁对谁错?”

“你还敢顶嘴?”关大爷眼睛一瞪,“就算两个人都有错,你为何要打珍喜两下,像你这种野蛮的性子要是不严加管教,传出去关家还有面子吗?”

“野蛮?”随喜失笑,挺直了腰板,“既然不是我错在先,我教训她口无遮掩,难道就是野蛮,她先动手打我,难道就是有教养?阿爹,你这话可真没道理。”

“你还敢说”关大爷扬手要打下去,关珍喜怎么说都是郑城主的外甥女,如果被郑城主知道她刚到关家没多久就被打,他要怎么解释?自己的女儿怎么教训都可以,别人的女儿怎么说也要顾忌三分。

随喜毫不畏惧地看着他的手。

关娘子紧紧将随喜护在怀里,眼睛含怨看着关大爷。

郑淑君母女眼底闪过一模一样的泄愤之色。

“住手”老夫人喝住关大爷,沉声道,“做错事好好计较给她听就是了,动手动脚像什么话,还只是个小姑娘呢。”

“她哪里有半点知道错的样子。”关大爷放下手,大声叫道。

“两个人都有错”老夫人冷声道,她虽然也不想教训那珍喜,但要亲孙女平白被冤屈,她自然是看不下的。

“珍喜,赶紧给夫人和大姑娘赔礼,是你不懂事,以后不许再乱说话冲撞夫人,进了关家的门,我们就是关家的人了,庶出就是庶出,尊卑之分切不可忘记。”郑淑君拉着关珍喜低声教训着。

关珍喜委屈地扁嘴。

随喜眼角扫了她们母女一眼,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也就只能讨好阿爹而已。

关大爷果然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在老夫人另一边的太师椅坐了下来,“珍喜是做妹妹的,做错事你这个姐姐不好言劝解计较便罢了,竟然还跟着动手打架,一点规矩都没有,要说两个人都有错,随喜也是错的最多。”

“她打我一巴掌,难道我还要让她再打一巴掌,告诉她这是错的?”随喜面无表情地问道。

“你还敢顶嘴”关大爷又被气得站了起来。

关娘子扶着肚子站了起来,冷冷地看着郑淑君,“郑姨娘这话客气了,我原本就是小家小户出身的,二姑娘也不是乱说话,没有什么冲撞不冲撞的。”

老夫人急忙对湖湘道,“还不扶夫人坐下。”

关大爷瞪着随喜,好不容易才平息了怒火,“随喜,你跟妹妹道个歉,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以后家里再有谁说郑姨娘是再嫁的,我绝不轻饶。”

要她跟关珍喜道歉?不可能随喜紧抿着唇,倔强地高昂着头。

关珍喜嘴角翘了起来,抬高下巴看着随喜。

郑淑君眼色一闪,与关娘子对上视线,两个人的目光都是平静的,看不出对方究竟在想什么。

真的…不该对他有抱什么希望的,关娘子在心里微弱地轻叹,随喜在他心目中,连一个继女都比不上,真是可笑,她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在关家立足?

“道什么歉,既然两个人都有错,就一起受罚,谁也没必要道歉”老夫人沉声开口,目光严厉地看着随喜和关珍喜。

“每人抄十遍《内训》,没抄好谁也不许踏出屋里半步”老夫人扫了关大爷一眼,对他如此袒护继女感到十分不悦,但不想在媳妇孙女面前拂他面子,只好将随喜和关珍喜一起惩罚了。

第三更,我趴了,好累~~~~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娘家(中)

第九十一章 娘家(中)

被罚抄十遍《内训》的事儿,随喜并不觉得意外,老夫人虽然有心偏袒她,但在她心目中,亲孙女永远比不上儿子的前程重要,所以老夫人不会让阿爹为难,更不会在郑淑君面前偏帮她,老谋深算地选择了个一碗水端平的方法。

幸好她早已经习惯抄写,抄书这种事情已经难不倒她,只是让阿娘为她担忧受怕,心里实在有些不好受。

“姑娘,该用午膳了。”门帘动了一下,平灵红肿着双眼端着托盘走了进来,走路还有些别扭的样子。

平灵和冬菊两人也因为她和关珍喜打架的事情被打了十大板,这还是看在如今家里丫环紧缺,怕打得重伤了,没人手来服侍两个姑娘,剩下十大板留着以后每天领一板。

随喜停下手中的羊毫,有些歉然地看着平灵,“我给你的药可有抹上?”好在这次从山上带回了不少之前她练手的药膏,正好能给平灵用上。

“抹上了,比起昨天要好了不少。”平灵将托盘放到桌子上,笑着回道。

“那就好。”随喜点了点头,走到铜盆去洗手,“可有跟湖湘说一声,让她去交代催妈妈给夫人再煮一碗虫草白及粥?”

平灵道,“姑娘放心,已经跟湖湘姐姐说了。”

随喜这才坐下来进食。

“郑姨娘早上有过来给老夫人请安吗?”她轻声问着。

“来了,听翠丝姐姐说,一大早还特意去正院服侍夫人起身。”平灵回道。

随喜淡淡地笑了笑,“看来…阿爹昨日还是宿在偏院了。”所以郑淑君才会那么一大早来给阿娘请安,不就是想让阿爹知道,她是个称职且懂规矩善解人意的小妾么?

平灵只是一个丫环,不好说什么。

自昨日她被老夫人罚抄《内训》之后,就一直被关在屋里,也没机会见阿娘一面,不知她如今究竟如何了,昨日阿爹那般行径,阿娘会如何作想?还会认为留在关家对她将来而言才是最好的吗?

有关珍喜在,即使有好的亲事,也轮不到她的,昨日不是很明显让她们看清楚了这个事实吗?

用完午膳,随喜又开始坐到书案后面去抄写,只是刚执笔没多久,就听见外面传来翠丝的声音。

平灵打起帘子将翠丝迎了进来。

“大姑娘,老夫人让您到大厅一趟。”翠丝的脸色有些沉重,看着随喜的目光复杂而欣喜。

“怎么了?”随喜放下笔问道。

“是大姑娘的舅父来了,赶紧过去吧。”翠丝低声道。

随喜一怔,舅父?“罗家的?”

“自然是乌黎城的亲家,不然还能是哪里的。”翠丝好笑地打趣。

罗家的舅父…这辈子除了阿娘偶尔会提到她有两个兄弟,其他人从没说起罗家的舅父,她也是在上一世阿娘过身之后,罗家的人愤怒找阿爹算账,才知道原来她还有两个舅父。

大舅父是乌黎城书院的夫子,将来会继承外祖父的衣钵,成为书院的院长,二舅父是乌黎城的知县,再过两年也会因为政绩突出,到京城去当官。

可罗家和关家从来不相认亲戚,怎么今日舅父会找上门来?

突然就想起不久前阿娘让湖湘给范姨母送了信,罗家之所以来人,该不是因为阿娘的那封信吧?随喜顿时眼睛一亮,难道阿娘想通了?

可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被她忽略了。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大厅,老夫人坐在首位,右下手边是关娘子,关娘子对面坐着一位身穿靓青色长衣的男子,约莫有四十来岁,留着两撇八字胡,面容斯文儒雅,透着一股书生气。

这位就是随喜的大舅父,罗传瑞。

随喜低着头走进大厅,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乖巧柔顺的模样,“祖母。”

老夫人抬眼看着她,缓缓开口,“随喜,见过你大舅父,刚从乌黎城那边过来,说起来,你与你舅父还不曾见过面呢。”

语气有些严谨,似乎在提防着什么,随喜浅浅一笑,转身看向了那位中年男子,五官和阿娘真有几分的相似,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随喜见过大舅父。”

罗传瑞有些激动地看着随喜,又看向同样红着眼圈的妹妹,心里一时感到酸楚,自从二妹妹嫁到关家之后,他就不曾与她见过面,如今看到外甥女,竟仿佛看到二妹当时年幼天真的模样,他感慨万千地在心里叹息,对随喜柔声道,“快起来,快起来。”

随喜站了起来,对罗传瑞露出甜美的笑容。

命运的轨迹到底还是有些改变的,上一世罗家的人在阿娘过世前从来没踏进关家一步,今日大舅父会出现在这里,证明有些事情还是在轻悄悄地改变了,如果外祖母原谅了阿娘当年执意嫁给阿爹…那罗家就是她和阿娘的靠山了啊。

得好好讨好大舅父才是,如今能够为阿娘做主的只有他了。

“没想到随喜都成大姑娘了,当年收到你的信,只是刚出世的婴孩,时间如流水啊。”罗传瑞感慨着,从怀里摸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随喜,“这是大舅父给你的见面礼。”

随喜的眼睛看向了关娘子,见关娘子含笑点头,才笑着接了下来,“谢谢大舅父。”

“乖”罗传瑞点了点头,目光在随喜左边脸颊顿了一下,眉毛微挑。

老夫人笑着道,“大舅爷真是太客气了。”

“是自己的外甥女,许多年都没见,送点见面礼是应当的。”罗传瑞微笑说着,却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压迫的不悦。

“大舅爷这么多年都不曾到西里城来,这次怎么也没先来个信儿呢,如今真是有失远迎,太不好意思了。”老夫人深深看了随喜一眼,直到她走到关娘子旁边站定,才露出满意的浅笑。

罗传瑞看了关娘子一眼,脸色有些严肃,“事出突然,来不及送信,只能亲自来一趟,更是想知道我二妹在关家过得如何,这些年来,虽然一直疏于联系,我们罗家却不是真的不管不顾二妹。”

老夫人微微眯眼,语气含笑,“老身不是太明白大舅爷的话。”

“其实是家母听到一些谣言,一时气血攻心病倒了,在下才不得不来问个清楚明白。”罗传瑞淡淡地开口,对老夫人态度已经尊敬,语气却多了几分强硬。

“娘怎么了?”关娘子脸色微变,急忙问道。

罗传瑞眼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大夫说是中了风邪。”

关娘子脸色发白,泪水簌簌掉了下来,一时既懊悔又伤心,恨自己这么些年来竟然没去看望过母亲不说,甚至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倔强地连一封信也没有,最后还让母亲因为她的事儿中了风邪,她是如此不孝…

随喜在旁边听着也是脸色顿变,她记起来了

上一世这个时候…罗家是有信送来给阿娘的,因为外祖母从范姨母那里听说了阿娘在关家的情况,得知阿爹宠妾灭妻后激动得晕眩过去,一病不起,大舅父来信要阿娘回罗家一趟,可是老夫人和阿爹却以阿娘怀有身孕且就快分娩为由,不允许阿娘前往乌黎城见外祖母,半个月后,外祖母离开人世,阿娘也因此伤心欲绝,惊动了胎儿引致小产,虽然有八个月的身子,但孩子到底没有保住,之后几年,也一直都是郁郁寡欢,才会被那郭静君在家里嚣张霸道,会难产也与这件事脱不了关系的。

没想到这一次大舅父会亲自到关家来而且听大舅父话里的意思,外祖母也不是从范姨母那里得知阿娘的情况。

老夫人也感到错愕,“亲家母如今可好?”却不问到底听到什么谣言。

“不太好”罗传瑞低声道,“老夫人,当年关大爷是如何跟罗家保证,说什么与我二妹成亲之后定不负她,如今却传他宠妾灭妻,难道关家真以为我们罗家好欺负的不成?”

关娘子早已经泣不成声,根本听不进罗传瑞到底在和老夫人说什么,她心心念念的只有如今病重的母亲了。

“这都是外面胡言乱语,怎可当真。”老夫人脸色沉了下来,皱眉道。

“不可当真?之前律法未改之前,关大爷惹得满城风雨的宠妾灭妻难道也是假的?”罗传瑞冷笑地问,其实郭静君那件事他早些时候有耳闻,只是当时罗家不允许提起二妹的事儿,便没让母亲知晓,他也找了同在西里城的四妹打听过,却已经听说那妾室被送到庄子里去了,他也就没再多问。

没想事有巧合,母亲前几日到道观去上香,从一位道士嘴里得知二妹有个聪慧乖巧的女儿,便心血来潮去打听二妹的消息,这么一打听就不得了,知道关大爷那些谣言,被气得病下了…好不容于好转一些,却一直嚷着要见二妹,他本想来信让二妹回罗家,仔细一想,还是得亲自来一趟。

老夫人沉着脸看向关娘子,以为是她偷偷去信罗家告了儿子一状。

关娘子伤心之余听到罗传瑞的话,也有些愕然,正诧异地看着他。

刚刚一直登陆不上,不晓得你们有没这情况。

求粉红票~

正文 第九十二章 娘家(下)

第九十二章 娘家(下)

老夫人很快镇定下来,并未被罗传瑞含怒的质问吓住,沉声道,“这件事只怕是误会,亲家母实在不该误听他人胡言乱语,我们关家好歹也是的,怎会容许让小妾越过主母一头。”

罗传瑞挑了挑眉,“空穴不来风,如今关炎波不也纳了个寡妇做妾吗?”

“大舅爷,男人三妻四妾实属平常,何况如今律法已改,这怎能算是宠妾灭妻之举?”老夫人压着心中的怒火,真觉得罗家的人突然出现有些不合情理。

“别人三妻四妾是平常,可他关炎波就是不行”罗传瑞冷声道,“当年他是如何跟我父亲保证的,这才多少年,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

老夫人气结,她怎么知道儿子到底跟罗家保证什么,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时候处下风,立刻就出声反驳,“大舅爷这话简直就是强人所难惠云嫁入关家这么多年,也没为大爷生下子嗣,难道罗家要大爷绝后也不能纳妾不成?”

“我二妹如今不是有了身孕?怎么知道就不能生下子嗣?”罗传瑞冷笑道。

老夫人气得脸色都发青了,正欲动怒,关娘子及时开口,“娘,这事可能是有些误会,能不能让我先跟我大哥谈谈。”

“那你就跟大舅爷好好解释解释”老夫人寒着脸道。

关娘子哀求的目光看向罗传瑞,实在不宜这个时候和老夫人翻脸,希望大哥他明白她的难处。

罗传瑞轻哼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老夫人让翠丝搀扶着进了内屋,关娘子轻声对罗传瑞道,“大哥,到正院说话吧。”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对着自己的二妹,罗传瑞的脸色柔和了许多,只是轻轻地点头,然后看向随喜,“你也一起来吧,大舅父有话问你。”

这正合随喜的意,她也想知道大舅父这次来关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命运的微妙改变实在不可思议,难道又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在悄然变化吗?

来到正院的屋里,关娘子立刻就让湖湘去外面守着,想到老夫人可能会不放心她和大哥的谈话,便把在附近干活的小丫环都打发到别处去了。

“大哥,娘她…她真的因为我的事儿病倒了吗?”未等罗传瑞坐下,关娘子已经忧心忡忡地开口,泪盈于睫,心里是真的担心罗老夫人。

罗传瑞看了她一眼,叹息道,“你也知娘她向来最是疼你,这些年来狠下心对你不闻不顾,她心里难道好受?娘的性子你不是不清楚,是极容易动怒的,知道你被关炎波如此辜负,一时气血攻心病倒了,你若是能回去见她一见…”

“我立刻跟你回去。”关娘子哭着道。

“关老夫人会答应吗?关炎波他肯让你回娘家吗?”罗传瑞哼声问道。

“就是不答应,我也必须回去。”关娘子咬了咬唇,声音透着坚决。

罗传瑞沉默了片刻,叹道,“你能如此想事最好了。”

关娘子拭去脸上的泪痕,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她还有许多事情要问大哥的,“大哥,娘是怎么知道我在关家的事情?我托四妹送去给你的信,似乎也没多提…”

她的确动了想要和关炎波和离的念头,但考虑到随喜和肚子里的孩子,她又有些踌躇不定,所以才想求大哥拿主意,如果能将孩子带离关家…就好了,可是又怕自己使人送信去给罗家会引起大爷和老夫人的怀疑,才让四妹代为转送,却不知怎么事情会弄成今日这般地步。

罗传瑞的目光转向随喜,“娘在道观里遇到一个叫悟悔的道长,无意中听说了随喜的事儿,回家之后就使人到西里城来打听了,本来是气愤关炎波纳妾,但总归是谣言,得知你有了身孕,便没怎么放在心上,…是昨日早上,娘到我书房里,看到四妹的信,才气得病下了,四妹将你在关家的点点滴滴都写在信上,可想而知,娘当时有多痛心。”

关娘子听着不禁泪流满面,心里自责不已,“是我…是我不孝。”

随喜却十分惊讶,也感到有些好笑,原来是二师兄…以二师兄那话唠的性格,确实有可能和外祖母说起她来的。

没想到会因二师兄这无意之举,让罗家和关家也改变了原来的命运轨迹。

原来只要改变了开头,许多过程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你一向好强,这么多年来在关家吃了苦也不曾去信抱怨,这一次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四妹信中所说的难免不真实,我要亲耳听你说,关炎波究竟做了什么?还有,随喜脸上怎么还有个巴掌印,是谁打了她?”罗传瑞挺直了腰板,姿态严肃起来。

关娘子低下头,如果要将这些年来的委屈一一说来,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可真要说出来,大哥只怕会更加痛恨关炎波…她犹豫着看向随喜,想起昨日丈夫的偏袒行为,心里一冷,如果没有说出实情,让大哥将来能袒护随喜一二,那她又何必让四妹替她送信,不是早就决定了吗?

于是,她到底还是轻声开口,“…郭静君送去庄子里之后,他到南溪城任职,没多久就纳了南溪城郑家的女儿为妾,我和他早已经不若当初,只是如今怀有孩子,他断不会答应和离,所以才希望大哥你能帮我,就算不能和离,也要让他知道,我的孩子并不是无所依靠的。”

关娘子从郭静君的事情开始说起,原本以为她想起那些往事会伤心痛苦,没想到竟能如此平静,只觉得有种麻木的绝望。

而写信到罗家,只是想让关炎波知道,她也是有娘家的

罗传瑞一边听着,脸色就越沉下一分,等关娘子说完之后,额头青筋暴突,气得霍一声站了起来,大吼一声,“关炎波这个畜生”

随喜被他吓了一跳,没想到斯文儒雅的大舅父会突然大怒,看起来着实有些可怕。

“郑姨娘虽是贵妾,但身份到底摆在那里,就怕将来随喜和我肚子里的孩儿在这个家里不能有安身之处,所以我也不敢想和离,大哥,你向来最有主意的,你教教我,到底该如何是好?”

“阿娘,我们离开这里,反正阿爹本来就没将我当女儿,何必继续留在这里看他眼色。”随喜一听阿娘有了和离的想法,心中马上一喜,顾不上还有大舅父在场,马上就开口劝道。

“要和离不难,只是关家愿意让你带走随喜和肚子里的孩子吗?你真忍心舍得?再说了,和离之后该怎么办,你都安排好了?除非你愿意回罗家。”罗传瑞看了随喜一眼,沉声说着,罗家虽不是名门世家,但在乌黎城也是有些声望,罗老爷的学生更是遍布天下,如果二妹真要和离,或许会让罗家失了脸面,可对比起二妹的下半辈子,面子算什么。

关娘子摇了摇头,“我怎能再回罗家。”

“不回罗家,你一个女子该怎么办?”罗传瑞皱眉问道。

随喜听着大舅父的话,心里也是一顿,她虽然两世为人,但其实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更不知外面生活的险恶,如今听大舅父问起,才知原来自己如此天真,以为只要走出关家,她和阿娘就解脱了,却没想过脱离了关家,她和阿娘的生计该怎么办?

原本是打算请师父帮忙的…如今想来,也是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关娘子面色凝重地看着隆起的肚子,“且不谈和离,孩子一日未生下来,关家都不会放了我,如今最重要的是先让大爷答应让我回娘家一趟吧。”

到底有些逃避的心态,不愿去面对太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罗传瑞点了点头,他也想见一见关炎波,试探一下他如今对二妹到底是什么个意思,一定要让他清楚,罗家是不会允许他们关家随便欺负的。

随喜蹙眉沉思,她以为劝服阿娘有了离开关家的念头就可以了,可仔细想起来,也不那么容易,阿娘顺利生产的话,必然是个儿子,别说老夫人不会答应和离一事,就是阿娘到时候也离不开孩子。

难道就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随喜是怎么认识悟悔道长的,听起来似乎还听熟稔的。”罗传瑞并不知随喜在想什么,问起了关于罗老夫人遇见的那个道长来。

“那是随喜的二师兄。”关娘子替女儿回答,这些天随喜将山上的趣事讲给她听的时候,经常提到那位悟悔道长,想着让大哥知道随喜是青居真人的徒弟也没关系,才没有隐瞒地说出来。

罗传瑞一怔,“什么意思?”

关娘子将青居真人收随喜为徒的原因简单说了一遍,不过并没有说出随喜命中带劫的事儿,只说是青居觉得和随喜有缘,所以想收她这个关门弟子,却不是让随喜入道,只是学一些学术。

“能够成为青居真人的关门弟子…实在非同凡响。”罗传瑞愕然了许久,须臾才轻叹,以随喜是青居的关门弟子的身份,还能低了那什么郑家吗?“难道关炎波不知道此事?”

“随喜还小,不好让太多人知道。”关娘子苦笑,含糊回道,如果被丈夫知道了,随喜的身份肯定要被他利用成为他前程道路的棋子,她怎么忍心让女儿被他利用。

罗传瑞却是明白她的意思了,本来欢喜的脸色有些沉下来。

湖湘的声音恰好在这个时候响起,“大爷,您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