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上一章:第 56 章
  •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下一章:第 58 章

爷爷说:“秀秀,你好好睡一觉。”

我点点头,抱紧了老白——我连抱紧它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是我最后的记忆,爷爷,奶奶,小白,还有我心中,不断响着的铃声,那是清央在想我,我已经无法回应他了。

苏秀醒来的那天,是个大晴天,四月一号。

爷爷奶奶看上去又老了一点,但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变化。山也好,水也罢。

变了的是苏秀,她的头发全白了。

爷爷说,他用了《还真》中代人受劫一法,勉强为之,虽然成功,但也付出了点代价。

代人受劫,必须至亲至爱之人,心甘情愿。爷爷让老白代苏秀受劫,没有料到竟然真的成功了,唯一的代价是,苏秀失去了十三年的光阴,并且白发如霜。

苏秀的脸还和当年一样,停留在了二十三岁。

可是她已经三十六岁了,清央也三十三岁了。

十三年,苏秀心想,她让他等了十三年,他会不会已经忘记了她?

爷爷说,清央十年二前来过,在她坟前静静坐了七天,在第八个清晨走了。

苏秀一直在等,等心理那个铃声响来,只要他唤她,她就去。

她其实在害怕,怕他会嫌弃她的白发如霜,可是又觉得,清央不是那样的人。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一对年轻人来到村里,她听他们偶然间说起了清央。

说起他一直孤身一人,说他指引他们来蜀山。

苏秀心想,或许他还记得她。

去见他一面,偷偷看一眼,如果他过得很好,已经忘记了她,那她就再也不烦他了。

如果他还记得她,还念着她。。。

云都山很美,苏秀从后山翻了上去,她的轻功还是很好的,披着黑色的斗篷,在夜里寻觅着清央的气息。

最后在天权殿里看到了灯下的清央。

他成熟了许多,岁月给他的俊秀镀了层金,细长的眉眼里看到了隽永,沉静得如同一幅画。

苏秀偷偷看着他,远远地跟着,一跟就是七天。

她看到了不同的他,在弟子面前笑得出春风满面,处理教中事物时干练利落,独自一人时,却常常露出无所着落的怅然表情。

第八天夜里,他一个人沿着山路缓缓而上,在思过崖停了下来,说:“你跟了我这么久,就出来吧。”

出来吗?

苏秀缩了一下,犹豫间,他骤然出手,将她从黑暗中拉了出来,惊慌中,斗篷向后滑落,露出了年轻的容颜,还有苍苍白发。

苏秀手忙脚乱地底想要藏起自己,却听到他哑着声音说:“苏秀,我又梦到你了吗。。。

那一刻,苏秀终于哭了。

清央,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活得醉生梦死。

清央十三岁那年遇见苏秀,那年她十六岁,给了他一个铃铛,让他记得时时想她,这一想,就是七年。

清央二十岁那年又遇见了她,那年她二三,给了他一个承诺,让他在云都门等她,这一等,就是十三年。

清央常常在思过崖上眺望西南,想起那个人的时候,会笑,苦笑,笑过之后,是永久的沉默。

当她再次出现在他生命中时,他告诉她,等待若有终点,再久都是值得。

只是,你要把你欠我的二十年,通通还回来,利滚利,打折后三生三世。

那只白狐狸赖在他怀里,闷声说:“清央,你什么时候又学坏了。”

他笑着说:“等你的时候。”

|派派小说论坛~杯具女王~手打,转载请注明| .txt.

云都卷 第二章 由俭入奢易

清明过后第二天,西南那边便又传来了消息,这两个月里李凌官司缠身,李真更被告杀人,左右斡旋,银两花费不计其数,却如泥牛入海无消息,仿佛有人在暗中施加压力,往好听了说,是秉公处理,而说白了,就是不给他们一点机会。

李凌一早或许还不明白,但自从李真哭着说出她对沈菊年做过的事之后,他心中大概也就猜到是李群授意的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李群未必是多善良心软才不跟他翻旧账,说白了,只不过是他天性凉薄,能少一事是一事,翻案之事,尤其是这种陈年旧案,本来便极其艰难,而且彻查之下,还可能会牵连开来,当年涉案受贿乱判的官员也会因此遭殃,失败了,是白费力气,成功了,李凌下狱,蓝绮伏法,他也不会因此而觉得大快人心,最多也就是淡淡一句“哦”。

但别人如若犯到头上,他便不会善罢甘休了,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并且不留下一点把柄,他要做的,就是干干净净。

用李群的话来说,放眼官场,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步步高升,若没有过犯过官员必犯几宗罪,那几乎是不可能。贪赃枉法,以权谋私,欺下瞒上。。。。。。

这几乎是官场的潜规则,人人都知道,这么做事错的,但每个人多会去做,认真查下去,凡做到四品以上的,几乎没一个是干净的。这样的污点,人人都有,皇帝喜欢这样的臣子,因为有污点即是有弱点,皇帝喜欢你需要你的时候,再大的污点他都可以视而不见,皇帝厌恶你除掉你的时候,再小的污点也足以致命。

对于李群想要达到的目的来说,李凌的污点已经足够了。

对于李群的母亲来说,李凌对她的伤害更大。作为一个男人,本来就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一场官司将李凌几十年的努力毁得一干二净,吵架撤职,他如今已经一无所有了。蓝绮对他,他对蓝绮,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各自分飞,还是相濡以沫,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李群也没有心思再了解了。

李真的杀人证据确凿,但因为死者是地位卑下的丫鬟,按律例只被判流刑。对她来说,或许斩立决会比流刑更好受一点。娇生惯养的少女,在长路漫漫的流放途中,会遭到什么样的事,其实很容易想象。

李凌一脉彻底从帝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成都太守之位悬空,刚好郭雍与玉宁公主二月完婚,李凌撤职之后,便由郭雍接替了他的职位,身兼多职,通关西南三省。

李群看完郭雍的来信,转头看向沈菊年,见她看着玉宁公主的来信若有所思,便问道:“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沈菊年回过神来,折起信纸,微笑道:“一些私房话罢了,她说的事,郭雍给你的信上定业说了吧。”

李群眉梢一挑,笑道:“你是指玉宁公主有孕之事?”

沈菊年含笑点头。

李群哼了一声:“炫耀。菊年别理会他们,我们慢慢来,不急。”

沈菊年失笑道:“谁说我急了?”说着便起了身朝屋内走去,刚走没几步便听到敲门声,于是又这回去开门。

“师母!”敲门的是林聪,沈菊年一眼看到他手中的盘子,便知道他所为何来了。“我阿母让我送盘子回来。”林聪咧着嘴笑。

沈菊年笑着引了他进来,进了门便考到院中,正在晒太阳的李群,林聪忙跟他问好。李群淡淡地堆他点了头。

沈菊年进厨房把昨天乘润饼菜的大海碗取出来交给林聪,林聪结果后不忘阿谀几句。

“师母你做的点心实在是太太太太好吃了!”林聪操着不怎么标准的官话说,“我阿母都说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点心!”这确实是林大娘原话。

沈菊年听习惯这样的话,因此也只是淡淡一笑说:“喜欢的话,以后常来便是。”天宝馋嘴,她又在家无聊,便常做了许多点心放着,三个人吃不完,天宝也会带着去学堂分给其他人,尝过的人都念念不忘,因此沈菊年虽然甚少出门,名声却早在学生间传了开来。

林聪听沈菊年这么说,也知道多半是客气话罢了,嘴上实在馋的紧,真恨不得跟天宝换个身份。

等林聪离开,李群才对沈菊年说道:“你平日里总爱做些点心,看看引来了多少馋猫。”

沈菊年看着他心想,你不也没意识到自己引来了多少芳心乱跳吗。

其他人家的姑娘就不说了,但是林大娘家的林秀珠就分明对李群抱有别样心思,偏偏他不知是迟钝还是故意忽略了,毫无察觉的自来自往,也不在意多少人为碎了一地芳心。

沈菊年扫庭前的时候,远远听到林大娘扯着大嗓门跟林聪说着什么,因为说的是闽南话,语速又快,她听得见也听不明白,便停下了手头事,抬头对来人微笑。

林大娘的丈夫原先是个渔夫,这两年海上不太平,便开始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悠闲日子,可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少了收入,日子一下子拮据许多,林大娘便在文庙外开了间小食铺,卖油条,面线糊之类的小吃,价廉味美,倒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进项。

沈菊年见林大娘走来,便笑着对她点点头,心里想着该怎么用闽南话跟她打招呼,不等她开口,林大娘便笑这开口了。“你呵你呵,阿嘞忙哦?我头前(刚刚)叫阿聪来跟你说些事,也是我么得闲,这种事还是要我们大人自己讲才清楚。”

林大娘说得比较慢,沈菊年大概就能听懂了,微笑说:“有什么要紧事吗?进屋里说吧。”说着先转身进去了,林大娘叹气心道,大地方来的女人就是不一样,讲话走路都这么斯文秀气。

跟着进去了,不忙说话,沈菊年先泡了茶,做了个请的手势。福建安溪这一代得力于地形气候,多产茶叶,最多见的便是安溪铁观音。安溪人无事便爱闲嗑讲古,讲多了便口干舌燥,因为家中多备着茶叶,也未必是多名贵的好茶,总归是清香微苦,让人舌底生津的味道。

李群爱茶又挑剔,家中用的茶叶便又与别人家的不同,只拿气味一散开,便让人为之一振。

林大娘对茶没什么研究,但闻着也知道不是凡品,抿了一口,啧啧叹道:”这茶好着,一斤只怕要一钱银子吧!“

沈菊年笑而不语,其实这茶纵然再贵,也不及这套木鱼石茶具。一般的茶叶,闽南卖一钱银子,到了金陵可能卖到七钱。而李群所饮的茶叶,便是在产地也要卖到三两银子以上,不过茶叶再贵到底有限,茶具的价格却更是高的离谱,尤其是因茶择具,喝不同的茶便要用不同的茶具与之匹配。几套紫砂茶具价格都在数十金之上,一套木鱼石茶具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搜刮来的前朝贡品,便是有钱也难买到。李家里里外外看着干净朴素,仿佛也只是普通的小康之家,乡里人不认风雅,也仅觉得李先生不是个俗人,但若让真正的内行人见了,必要大叫一声败家。

沈菊年和林大娘就着茶点闲聊了起来,不到两居便进入了正题。

林大娘咬了一口绿豆糕,饮了一口极品观音王,只觉得仿佛身在人间仙境,慨叹了一番,这才开口道:“菊年啊,你家里够开销吗?”

沈菊年听明白了,点头道:“那还是够的。”

林大娘显然不怎么相信,叹气道:“你家李先生是个大好人,不过这日子也是要过的,没有进项怎么行呢?你看我那个林记小食铺,一般一般做着,一个月也能挣个三四两银子。”

沈菊年听着连连点头称是。林大娘自我感觉也挺好,笑容深了几分,又道:“我看你们一家要吃要穿,就算再有钱,也是坐吃山空,阿你唆丢不丢?(对不对)”

沈菊年脑中翻译了一下,才笑着说:“丢,丢。”心里想,那几十万两银子要什么时候才会坐吃山空?

林大娘满意笑道:“所以啊,我就想,你这做点心的手艺一万个人都挑不出来一个,不然你到我店里做事,我们把小食铺做大了,就是买卖糕点,我算过了,一个月估计都恩能够有这个数的进账。”林大娘说着,压低了声音,比了十根手指。

沈菊年讶异地挑了下眉。

“十两?”

林大娘呵呵一笑,“吓到了吧。”

一般来说,十两银子就够普通人家一年的用度了,一个月挣十两,那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很多了,简直是暴富。沈菊年本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近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把李群的身价计算了一边,看惯了五百两以上的数目,一时之间对十两银子的价值有些换算不过来。

一包茶叶?

|派派小说论坛~杯具女王~手打,转载请注明| .txt.

云都卷 第三章 面线糊

林大娘见沈菊年沉默凝思,以为她是被震住了、心动了,于是满意地笑笑,拍拍她的手说:“你也不用出什么本钱,东西店里都有,人过来就可以了。刚好我那点就在文庙旁边,跟你家先生离得也近,方便就近照顾,你说丢不丢?”

沈菊年依旧是笑着点头,心里悄悄盘算着,也是有些心动,能赚多少钱倒是无所谓,但有个寄托总是好的,她也确实热衷此道,现在最多的就是时间和金钱,既然开间糕点屋能够打发时间,那何乐不为?

林大娘走后,沈菊年回头便和李群商量,李群半躺在窗边的躺椅上,左手一把紫砂壶,右手一本《晋江新志》,一心二用,沈菊年说一句他便点个头嗯一声,等沈菊年说完了,他还是嗯地一声。

沈菊年眯了眯眼,从桌边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躺椅边上坐下,一把夺了他的书,皱着眉问道:“审言,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

李群这才目光挪到她脸上,见她神色不悦,勾了勾唇笑道:“听到了,不就是开间糕点屋吗?你喜欢就去吧,只是别累着自己。”

白天他和天宝多数时间在学堂,沈菊年一人在家中难免闲得发慌,闽南话人家说得慢些她还能听懂,说得快了,便云里雾里,就语言天赋上来说,她是显然不及李群,他虽然不说闽南话,但是听懂是毫无问题了。

“我原以为你纵然不反对也不太会赞成。”沈菊年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又有些疑问:“这里似乎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金陵女子就不会出来抛头露面。”

李群从她手中抽出《晋江新志》道:“闽越多丘陵山区阻隔,于中原文化沟通困难,更多地保留了地方特色。而且这里近海,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渔民,渔民是与大海搏斗的人,自然是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更有拼劲一些。虽说朝廷一直重农抑商,但闽南这地方的人显然比较目无法纪,茶商盐商甚至走私商人,多不胜数,更何况是坊间小买小卖”

“你知道得倒挺多。”沈菊年想了想,又问道:“那你说我还要准备些什么?我从没有开过店。”

李群一笑,默默她的脸,“真当我无所不知了。林大娘看重的是你的手艺,人过去就可以了。不过若真要听我的建议,不如找几个学徒吧手艺教了,毕竟在厨房里做事太累了,你的身体还没好。”

这几个悦来悉心调养,渐渐看到了成效,但李群仍是这担心那担心,说她身子不好,要多休息,凡是重活都抢着做,后来又说应该所锻炼,天不亮拉着她爬清源山,牵着手爬山感觉确实不错--沈菊年心想,现代人谈恋爱大概也就这样吧--尤其是在山顶看日出,沏一壶好茶,盘坐山巅,看旭日东升,晨雾渐散,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沈菊年则觉得,日子过得悠闲快意,天天好吃好喝,她能犯什么病,李群是太小题大做了。

“如果找到生意好的话,我会考虑你的意见的。”沈菊年如是说。

林记小食铺开在文庙外十来步的地方,再过去便是东莱市,是一天最开始热闹起来的地方。林记小食铺也差不多在同个时间开门,卖的是热乎乎的面线糊,用大锅煮,勺子一搅,香味便远远散了开去,只要不是吃的撑了,总会忍不住过来吃上一碗。本来面线糊只是充饥解饿之用,结果反而勾起人的馋虫,让人越吃越饿。

林秀珠在一旁炸油条,林大娘煮着面线糊对沈菊年说道:“你别小看着面线糊,这里面有学问着。为什么卖面线糊的人这么多,就我们林记卖得最好?最重要的,就是这汤底。”说着舀了一勺放碗里,轻轻晃了几下,递给沈菊年。“汤最重要的就是要鲜美,我们这汤底都是用虾壳小伙煨炖,最鲜的都在这一部分。而且你别以为只有虾壳哦,有时候还要加些干贝,碎蟹肉,这样尝起来更甘甜。吧味道都煨出来了,再加进大骨汤里,那个味道才叫做香美。来,你尝尝看。”

沈菊年看在唇边轻轻吹了几口,等不那么烫嘴之后才尝了一口。

“这汤底少少的,全是精华,要舍得下料,才会有回头客”

只是一点汤,便让人觉得齿颊生香,舌底生津,胃里的馋虫都被勾了起来。

林大娘又道:“汤底、面线,这两样最重要。面线也一定要用好,要用我们泉州最上乘的面线糊、,那样煮起来才不会烂,你过来看看。”林大娘掌着大勺子在汤中搅拌,沈菊年仔细看了,发现那面线糊果然是糊而不烂,清而不浊,看着便觉得食指大动。

面线糊的味道之好,便在于入口即溶,且鲜美可口,无需在、咀嚼,那香味便勾引着人大口大口吞咽,一碗不够再来一碗,这稀稀淡淡的面线糊也能让人吃撑着,往来过客,大概是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的。

面线糊一般还要加上其他配料,多半是卤料,像是卤大肠、脆肠、卤猪肺、卤猪肝、卤鸭珍、炒猪心、炒猪腰,这些卤料本身便已极香,早先做好了,客人点选的时候便直接剪碎在碗里,倒上满满一勺面线糊,卤料便也烫熟了。小孩子更加喜欢加上炸醋肉、煸香菇丝、白灼鱿鱼卷,这样一碗下来,可以说是山珍海味俱全,精华尽在其中,再添上一两根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所谓人间美味,大概也不过如此了。早上寒意微微,喝上这么一碗鲜美至极的面线糊,是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真正的美食,不是深宫内院之中,只有皇亲国戚能够享用的燕窝鲍翅,而是这普普通通的民间小吃,蕴藉着百姓的智慧,用最普通的食材煮出最地道最精华的美味,人人都能享用,而且不贵,加了三种卤料,一碗也不会超过十文钱。

沈菊年心想,这就是薄利多销了。林记小食铺虽然小,但也是远近闻名了。东莱市一大早便有许多阿嫲大婶来买菜,走过路过,吃得再饱也忍不住过来吃一碗。沈菊年道,以后家里也不用天天煮稀饭了,直接过来这边吃得了。

林记小食铺的店面不大不小,分前后区间,若只是买面线糊油条的话,是足够的,但要再卖些糕点的话,便有些拥挤了。

原先店内摆了两张桌子,外面摆上两张,外带的都是自己带锅碗来,四张桌子倒也够用了。若摆个糕点的柜台,两张桌子便要撤掉了。

沈菊年一整个早上都跟着林大娘商量着要怎么重新整修店面,结论是把隔壁的店铺也盘下来,两边打通了,一起卖!

林大娘算了一下,咂舌道:“隔壁那店铺,一个月租金只怕得三四两。”

这地方是临街旺铺,自然是相对较贵,隔壁的店铺是个姓庄的财主所有,或者说是个曾经的财主,因为富不过三代,祖上是打茶商,这一代沦落到要卖店买房过日子。只是他这店铺出得价格太高,竟要六十多两,租金也不肯降,因此一直空着,三四两一个月,那确实是高的有些离谱了。

沈菊年心里一盘算,发现明朝的房价到底还是比现代低了许多,至少大多数人攒几年还都是住得起宅子,在这地方,买下个“门面二间二层,大小四间”的平房也不过三十两。普通人家积蓄个三五年也就足够了。

“盘下来吧。”沈菊年说,“以后会有用的。”

这么说出口,她九觉得自己有点不像话了,简直像个财大气粗的暴发户,果然金钱使人堕落,而她堕落的速度也忒快了些。

林大娘瞪着她看了半晌,然后苦口婆心道:“菊年,有钱要计划着花,不然再多钱也坐吃山空。六十两不是笔小数目,你得回去跟你家先生商量一下,我也得计划计划,不如先租几个月看看?”

她要跟李群商量的话,只要不高于十万两他大概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有个能让女人败家的男人是女人的运气,做个能让女人败家的男人同样是男人的福气。

沈菊年心想,月租如果在三两以上,那还不如直接买下了,你、毕竟装修之类所需的费用也不少。沈菊年支道林大娘家里可能并不宽裕,如果自己说愿意出六十两银子盘下,也怕伤到她的自尊。细细一想。沈菊年便道:“林婶,不如我入股林记小食铺?”

“入股?”林大娘怔了一下,“啥米东西?”

对于股份制,沈菊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原先听萧锦琪提起过一些,还有现代的一些基础的理解,一时也难以想林大娘说明白,便道:“等我回去拟好了合约再同你细说吧。”

她只是有些模模糊糊的想法,回去问问审言好了,他好像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当然,如果萧锦琪在就更好了,毕竟他最内行。

似乎要开间糕点屋也不是那么容易呢。

|派派小说论坛凉卡就木手打,转载请注明|://.txt.

云都卷 第四章 杀价是门技术活

晚上李群回了家,吃过晚饭沈菊年便将入股的事同他一说,天宝柃着小凳子,说要听说书便跟着小伙伴出去了,这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地方,有熟识之人照应,沈菊年倒也不担心,收拾了碗筷,便和李群回了屋。

李群听了沈菊年的描述,觉得有些麻烦。“你既想开个糕点屋,不如吧整个临街两间门面都买下,连林记小食铺一同买下,何必这么麻烦呢?”

沈菊年无力地在心里叹了口气,心想审言果然是富家子弟在体验农家乐,并且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林记小食铺是林神的心血,我即便愿意买,她也未必肯卖。”

李群笑着摇摇头:“这世间万物都是有家的,只是看你出不出得起。对这店铺若没有感情,以市论价,你可以二十两银子买下她的招牌,但如果有感情,二十两,三十两她未必肯卖,但一百两,二百两,她便不可能不卖。所以所谓的感情,只是比实物更难估价而已。”

“我不是听你说教的!”沈菊年皱皱眉,坐到他面前,“即便买下来了又如何,日后见面难免尴尬。林婶是个好人,审言,我还是觉得入股是比较好的方法。”

沈菊年掰着手指头想了一下,抬头道:“我得仔细列张单子,不然明日又说不清楚。”说着便要起身回桌前,李群伸手拉住她,手上一用力,把她拉得踉跄了一下跌进他怀里,附在她耳边暧昧地吹了口气,低声说:“明日我陪你去,今天晚上你陪我。”

沈菊年心中一荡,扭过头看了他片刻,看得李群心神俱醉地抱住她上下其手,又吻又咬,才气喘吁吁道:“别闹,我不方便...”

李群怔了一下,僵硬地看着沈菊年翩翩然褪了衣服,自顾自到床上另一边躺下。

“明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你出来找我们吧。”沈菊年如是说。

李群躺了一会儿,有翻过身去抱沈菊年柔声说:“菊年,你睡了吗?”

“睡了。”沈菊年淡淡道。

李群看这她的后颈,默默无言了半晌,终于听到外面传来天宝的叫门声。

“去开门吧。”“睡了”的沈菊年说。

认命的李群披了外衣出去开门,心里想,原来所谓的“人间烟火”就是这样,自己的理解还是有些片面了。

天宝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李群关上门,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佯装怒道:“怎么玩得这么晚?”

“去邻村看戏了。”天宝摸摸脑袋,嘻嘻笑道。

“下次不能这么晚回来了,不然你姑姑会担心。”李群说。

天宝哼哼笑道:“姑姑才不担心,不然就不会让姑父出来开门了。”

“古灵精怪。”李群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孩子到底像谁呢?说是菊年的外甥,一点也没有据年的样子,菊年的兄嫂又都是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