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上一章:第 64 章
  •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下一章:第 66 章

“知道,知道……”吴广厦急忙点头。

“知道?”李群尾音拔高,“既然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上报朝廷,没有加强防备,没有提高警惕!”

“这这这……”吴广厦满头大汗,浑身打颤,“下官,下官……”

“从今天起,你听我号令,我叫你做什么,你就老实照办,要有一点差池,当心你的项上人头!”

“是是是,下官一定照办!”吴广厦听着逃过一劫,心里松了口气,差点软倒。

“加强对厦门湾的巡视防备,巡逻舰队分成三队,十二个时辰无间断防备,必须保证每一个时间点至少有两对执勤,不能让对方在交接之时有机可趁!”

若将巡逻队分成两队轮流执勤,那么交班之时便会产生漏洞,可能会被对方趁虚而入。若分成三班,则无论何时都至少有一队在紧密盯梢。

吴广厦连连称是。

李群又道:“暗中疏散厦门湾附件的村民,派兵保护,不能把事情泄露出去。”

“可是……这用什么理由好?”吴广厦为难道,“要保密,又要疏散……”

李群有些忍无可忍地看着他,“夏天有什么!”

吴广厦愣道:“什么?”

李群觉得跟愚蠢的人说话真的很辛苦。“台风!”

吴广厦眼睛一亮,叫道,“对哦,台风!”想了想,对哦,可以说有台风,让渔民后撤,退离厦门湾。

“另外,给我准备一百条火船,不可声张。”李群说了之后,又不太放心地看着吴广厦,这个人很有把简单的事情搞砸的能力,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好吗?可是他又分身乏术,他必须去其他省份集结战舰……

“这件事,你能办好吗?”李群厉声问道。

“可、可以……”吴广厦擦擦冷汗,急忙道。

李群心里叹了口气,直道一个饭桶,然后拂袖离去。

已经传递消息给郭雍了,但是这一来一回,估计他还要十几天才会到,以他的身份,要压住吴广厦不难,自己要南下调兵,要北上求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希望荷兰军徐徐而来,至少等郭雍到了再说。

其实既然知道对方会突袭,他也可以选择实而虚之的战术,荷兰人只怕早已探明了吴广厦是个草包,厦门湾防守松懈,他若继续维持这种“松懈”的表象,实际上全线防备,到时候请君入瓮也未尝不可。但是要福建水师装松懈容易,要再让他们振作起来才叫困难。只能从现在开始提升士气,加紧训练。荷兰军的耳目无处不在,要瞒过他们训练部现实,既然如此,只有真刀真枪硬碰硬了。

沈菊年抱着女儿送别了李群,嘱咐道:“一路顺风,快去快回。”

李群亲了亲她们母女的面颊。“好好照顾自己。”又对沈天宝道:“好好照顾你姑姑和妹妹,你是小男子汉了。”

天宝大叫道:“我才不是‘小’男子汉,我是‘大男子汉’!”

沈菊年一笑,转头对李群道:“快出发吧,不能耽误了时间。”

李群点点头,翻身上马,策马疾驰而去。

“姑姑,姑父去哪里啊,为什么不带我们去?”天宝问道。

沈菊年笑着揉揉他的脑袋。“姑父去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她也不愿意看他涉险,但是她相信他,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刚信他爱他,因为他有不得不胜的实力,和理由。

六月六日,朝廷新政,郭雍担任福建巡抚一职,省内所以士兵官员听起调令。

郭雍接到李群的信后,立刻就向泉州方向赶来,在达到泉州的同一时间,任命书也下来了。郭雍新官上任,巡视三军,眉头便皱了起来。

“这就是你带的兵?”郭雍转头看吴广厦,“有战斗力吗?”

难怪李群明知对方在备战自己却不敢先下手为强,福建水师五千人,他还要到澳门汕头,就靠着这样的五千人,根本没有把握大获全胜,即便是惨胜,也不能达到给对方绝对威慑的效果。

吴广厦陪着笑道:“大人说笑了,自然是能、能战斗的……”

一队士兵有没有战斗力,从他们的站姿、目光便能看出来,福建水师看起来便是懒散久了,完全不能做到站如松。要让这只病虎重新振作起来,而且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郭雍觉得自己任重道远。

李群这时候仍身在汕头,澳门守军的士兵和战舰已经向厦门湾靠近。李群之所以亲自出马,正是为了节省时间。若是先向朝廷请示,再等朝廷官员一番主战主和的论战,最后皇帝批示,即便是同意了,也要耽误上许多时间。因此这一趟,他需要手持皇帝御赐金牌,先斩后奏。

“这场仗,不能再厦门湾打。”郭雍看过地图后,如此断言。任何一场仗,都不能再自己的土地上打,纵然有地形优势,但是这样一来,己方必然也会受到极大损伤。“要把战场,建立在澎湖湾!”

郭雍凝神沉思片刻,抬头问吴广厦,“有没有澎湖域的详细地形图?”

这是他第一次打海战,一切都需谨慎思量。

吴广厦立刻让人把澎湖域的地图拿了出来,上面连暗礁都标示得清清楚楚。

“这里,这里。”吴广厦指给郭雍看,“这就是荷兰人建立的澎湖要塞。”

“澎湖是不是天朝的海域?”

“当然是,当然是。”吴广厦连声道。

“那对方在我们海域内建要塞,就在你眼皮底下,你这个守军是怎么当的!”郭雍的声音沉了下来。

吴广厦心里打颤,心道这人看上去挺憨实的,怎么说话这么碜人,跟那个李克星一样……

“对方的兵力如何?”郭雍又问。

“有二十条战舰,两千多名士兵。”这个吴广厦清楚了,虽然是连取给的消息,又道:“我们又三千条战舰,五千名士兵。”

郭雍随意嗯了一声,那五千士兵目前还不如人家的两千名吧。荷兰军这几年来一直在澎湖海域兴风作浪,干的都是海盗行径,冲杀之力甚强,几乎没有吃过败仗,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缺点——太自信,甚至自负。

“按照我的方法,操练福建水师,这件事交由你去监督,另外一百条火船准备得如何了?”郭雍问道。

“已经完成三分一了。”吴广厦低头答道。

这场仗其实早已开始了,跟荷兰军比的饿,是备战速度。

六月八日,澳门军抵达厦门湾。

六月十日,汕头援军抵达厦门湾。

这两路援军共计两千五百人,十艘战舰,郭雍一看便知道,战斗力在福建水师之上,难怪之前荷兰八百人抢滩登陆澳门,却战死一百五十个,两百人手上,四十人被俘,这才从澳门退出,驻守澎湖。

在郭雍看来,要打胜这场仗并不是很困难,难的是要如何打得对方溃不成军。

李群北上调粮,但解不了燃眉之急,郭雍很快发现,现有的存粮根本不够,只能紧急从省内调粮,但是军饷有不够。

这场仗,在开战前就已经处处艰难了。

“七千五百个人的口粮吗?”萧锦琪听了沈菊年的话,沉思着。

“是啊。”沈菊年帮他倒了杯茶,“郭雍说,省内一时调不来这么多粮食。

你也知道,福建山多地少,多数人都是渔猎为生,根本没有那么多存粮。”

“那这能从省外调了。”萧锦琪摩挲着茶杯,沉吟道:“浙江有三大粮仓,离这里也不算远。”

“目前的粮食只够七千五百人半月之用。”

“半个月,足够了。”萧锦琪微笑道,“从浙江运粮,半个月之内一定能到。”

“可是饷银未到。”沈菊年眉心一蹙,随即又舒展开。“审言在钱庄里存有几十万两,这笔钱足够吧。”

萧锦琪笑道:“你这么说就见外了。这场仗,李群出智,郭雍出力,总不能连财都要让你们出了,也给我点表现的余地吧。”

“啊?”沈菊年怔了一下,“你?”

“买卖调运,这正是我的长处,不是吗?”萧锦琪一笑。

|派派小说论坛竹伊哝哝手打,转载请注明| .txt.

泉州府 第二十章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

六月三十日,天气晴。

郭雍在中军账坐两个时辰后,一支令旗插下:今夜子时,抢滩登陆!

四十艘战舰载着两千多名士兵,一夜之间出现在了澎湖要塞之前。冲天而起的喊杀声和炮火声震撼着澎湖,荷兰人忙乱过后,借着据点要塞顽抗,在天朝水师猛烈的攻坚战中反击。

“报——荷兰军出动战舰,夹击我第一水师!”

“报——第二水师被不明战舰牵制!”

“报——牵制第二水师的战舰似为海盗刘向集团!”

郭雍立在船头,看着远方火光冲天,片刻深思之后,一挥手,道:“收兵!”

吴广厦一怔,疑惑问道:“大人,这……”

“我说收兵!”

这只是第一次试探,攻不不克不要紧,但对方的实力已经暴露无遗了。

“下令下去,从明天开始,在澎湖筑池城!”郭雍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线,在澎湖湾东南角,与荷兰军的澎湖要塞紧紧相逼。

这一次,该借着东风,把战火烧过去了!

“郭雍。”李群敲门入内,“战况如何?”

“预料之中。一艘战船受损,十几名士兵伤亡,但是已经抢占了有力地形。”

抢滩登陆,只是个幌子,如此正面攻坚,即使成功自身也会受重钊,但是如此虚晃一招,对方已经露了底了。海盗刘向的造船素来飘忽不定,真正实力仍是个谜,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对方的战船只怕不下三十艘,不过战斗力比不上正规水师。

“刘向……”李群眼中闪过厉色,“天朝从来不乏汉奸。”

“人为财死。”郭雍叹了口气。

“从明日起,一边修筑池城,一边继续打压荷兰军队。”李群说道:“这样算来,荷兰军连同刘向,一共有五十艘战船,三千名以上士兵。福建水师也该出动了,你训练得怎么样了?”

“可以一战。”郭雍点头道:“粮草、士气、军备都已充足,这一仗,我们没有失败的理由。”

“不。”李群摇了摇头,“我们要的不是胜仗而已,我们要的,是大胜!蛮夷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有打得对方溃不成军,挫骨扬灰,让他们从此闻风色变,东南沿海才会有长久的安宁。”

“对,这一仗即使不能保证永久安宁,至少三十年内,要让蛮夷不敢再犯!”

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

七月一日开战,由一场攻坚战开始,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李群亲自出马,借着炮火掩护,驾一叶扁舟,夜渡重重防线,深入敌军重地,虏获了刘向集团中的负责与荷兰军沟通的一人——张旭。

张旭的传声传遍东南海域,此人以阴险刁钻、狡猾残忍出名,被称为刘向帐下第一智囊,被李群擒获时,他正在船头指挥战船包抄天朝水师。

和传言不同,张旭是个看起来憨态可掬的胖子,这就是所谓的人不可貌相了,若非亲眼所见他调度战船,李群甚至会怀疑这人只是个替身。

“你若肯弃暗投明,将功赎罪,战争结束后上表朝廷,记你一功,当官总好过当寇,你说呢?”李群徐徐劝降。

张旭一笑,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下摆,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官和寇又有什么不同?还不如当寇来得自在。”

“自然不同。”李群正色道,“当官,可以合法违法。”

张旭怔了一下,第一次正眼年李群,胖脸上眼睛眯成一条线,好像要把李群看透似的。“你是什么人?”

看样子,自己的保密工作做得还算好,连张旭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李群心想。

“在下不过是个教书先生。”李群微笑道。

张旭嗤笑一声。“如此说来,在下也不过是个渔民。”

若是天朝一个教书先生都有如此本事,那只怕早已称霸寰宇了。

“在下确实只是个教书先生。”李群实话实说,“信不信由你。你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当官和当寇的区别。这一次朝廷集结兵力出战,无论是荷兰人还是刘向集团,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败,时间上只是个早晚问题。刘向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势力,很大程度上利益于你的出席献策,如今你被我扣在这里,你说,他还有胜利的机会吗?”

张旭阴沉着脸,沉默不语。

“所以你也该明白,不只是当官当寇的问题了,是生和死的问题。刘向必死,难道你还要给他陪葬?”李群微笑着继续规劝,“一边是必死无疑,一边是宝贵荣华,你张旭是个聪明人,还需要我说得更透吗?”

张旭沉默片刻,大笑道:“张某不敢自称聪明人,但徐海的前车之鉴犹在,张某心有戚戚然,所谓宝贵荣华,不过是涂了毒药的蜜糖罢了!”

当年倭患,胡宗宪劝降徐海,许以高官厚实实禄,徐海心动,自剪羽翼归附,事后却被胡宪宗派兵包围,围歼自杀而死。前车之鉴犹在,张旭所言也不无道理。“既然横竖是个死,张某又何必出卖知己,连死都要落个骂名!”张旭脖子一梗,眼睛一闭,引颈就死。

“张旭,所谓知己,也不过是利用关系罢了,你当他是知己,他当你是什么呢?”李群一笑,“你好好想想吧。”说罢便让人带张旭下去安置。

张旭被安置在偏房,高床软枕,锦衣玉食,重兵把守。

张旭离开后,李群招来一人。“放消息出去,张旭已然归顺我天朝,务必要让刘向听到!”

那人点头之后,迅速退下。

“知己”?

李群摇头轻笑——怀才不遇的人,一旦遇到了一个能赏识他的人,那股迂腐之气便油然而生,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简直是一句笑话。

当年,汉武帝听信谣言,以为李陵叛变就将之满门抄斩,李陵气氛悲痛之下,别无选择投向了匈奴人的怀抱。刘向自然不能与汉武帝相比,李群也不会自比匈奴,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些看似拙劣的计谋却因为人心的阴暗而屡试不爽。

李群知道,刘向不会让他失望的。

张旭啊张旭,你也有父母高堂,妻子儿女,这“知己”二字跟亲情比起来,孰轻孰重?

李群在心里叹了口了,他也想自己的妻子儿女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女子不得随军,他和菊年、孩子这一别,已经一个多月了。虽有书信往来,却也是许久一封,那三封家书被他珍而重之地藏了起来,菊年一张纸上写了殷殷嘱托万般思念,另一张却画了贝贝的小模样,拳打天宝,脚踢墨墨,这丫头长大了,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啊……信纸左下方,盖了个小小的胖胖的手印,五指短短,斜斜印了一记,旁边还有个小脚印,李群看着便忍俊不禁,想象着菊年按着小丫头的脚丫头画押便觉得有趣。

听说这几个月的孩子长得快,忘性也大,不知道到时再见,她会不会忘了自己这个阿爹,自己会不会认不出小贝贝。

唉……

男儿何不带吴钩。什么建功立业都是假,为的也不过是守护自己的家,面向强敌,把所有的战乱拒之国门之外,给背后的家人打下一片安宁和平的锦绣河山。

郭雍进门的时候,看到李群又在看家书,咧嘴一笑道:“嘿,你也这般儿女情长。”

李群收了家书一笑,“彼此彼此。”

“我还没看过你家女儿,听萧锦琪说,小模样长得天上少有人间无双,不如我们结个娃娃亲……”

“咳咳……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李群打断他的话。说真的,他对郭雍和玉宁公主的儿子不抱有太大期望,那孩子性子要随郭雍就太憨直了点,虽然好驯服又听说,但是只怕不够聪明。要是随玉宁公主,那又怕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算了,女儿才几个月大呢,以后再说吧。

“刚刚张旭被人来报,表示归顺了。”

郭雍被这一提醒,终于想起正事了。“听说张旭是个硬骨头,你怎么让他归顺的?”

李群微笑摇摇头,“再怎样硬的骨头,都会有弱点。一个重‘知己’情分的人,绝不会是个冷血之人,刘向杀了他的父母妻儿,你觉得他还能为知己者死吗?”

“刘向杀了他的父母妻儿?”郭雍一愣。“我怎么没听说?什么时候?”

“嗯……”李群低头沉吟片刻,“大概就在今天了吧。”

“啥?”郭雍有些疑惑,就消息传递的速度说来,刘向杀人和张旭归降似乎应该有个时间差,无论何者在前,这中间应该都要有一天的时间差,怎么会在同一天发生?

李群看出他的疑惑,耐心解释道:“我昨天夜里便让人放消息给刘向,说张旭归顺了,然后又让人告诉郭雍,刘向杀了他的亲人。”

于是今天,双方都把这个谎言坐实了。

外人看起来很拙劣的计谋,但历史一直在重演,玩的是心计,因为一千年,两千年,无论环境怎么变,人性的弱点,始终不变。

|派派小说论坛jinyyq手打,转载请注明|

泉州府 第二十一章 东风何时会来

张旭的投诚似乎激怒了刘向,当夜子时,刘向集团向天朝水师发起猛烈进攻,但荷兰军却没有动作。

张旭淡淡道:“刘向手下无能人,一直以来都是我负责与荷兰军队沟通。

这次的进攻,一定是刘向独自行动,没有与荷兰人知会过。”

“你对刘向这个人比较熟悉,对他有什么评价?”李群和张旭并肩而站,立在船头上看着远方火光冲天。郭雍率领十五艘舰队迎战,喊杀声、炮声不绝于耳。

“刘向是个莽夫。”张旭面无表情地说,“一个运气很好,杀气很重的莽夫。若是火力全开硬拼,他手下一千五百人,三十五艘战船可以战胜三倍于己的敌人。”

“但若对方设了全套,他看不出来往里钻,对方即便是只有五百人,也足够让他死无全尸了。”张旭的呼吸很沉重,李群听得出来,以他的用词也可以知道,张旭对刘向的恨意就是希望对方——死无全尸。

刘向这人,无智谋,莽夫一个,性情冲动,好杀戮,是个标准的绿林中人。要对付他,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抓住他的弱点,一击必杀。

“你对荷兰人也很熟悉吧。”看着刘向集团开始收兵,李群和张旭回到中军帐。

“不敢说熟悉,但知道的总是比别人多一些。”张旭道,“荷兰人大概是三十年前才发展起来,

盖过了原先的海上强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取得了大范围的制海权,十几年前来到西洋(东南亚),逐渐控制了东南海域。在澎湖海域已经横行近八年了。”

“他们的实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