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笑着插嘴说:“那谁是师父啊?”

解炯说:“废话,你没见今天开来送那同学的那辆路虎吗?里面就坐着‘那先生’,对不对?”

那兰知道他们是在套她的话,笑笑说:“你们不知道啊?我是沿路乞讨搭车来的,装出很可怜的样子,路上好人还真多啊。”

见那兰没有动酒,毕小洲说:“解炯你别劝了,那兰如果不能喝,就让她喝可乐吧。”

那兰举起酒杯:“我喝不多,和大家喝这一杯,有幸认识你们这些和我一样爱往水里钻的同志。”

众人酒杯都底朝天的时候,那兰说:“好了,我该开始喝可乐了。”

有人问:“还没问你呢,在哪里发财?”

那兰说:“发什么财,我还只是个江大的学生。”

“什么专业?”

“很无聊的,文科方面…给你们说件有趣的事吧。我有这么一个师兄,有天拿了系主任的手谕,逼着我帮他到图书馆的古籍馆藏室找一份老掉牙的文件。你们知道,江大的图书馆藏的一些东西,比市图书馆的还丰富,我算开了点小眼界,比如李鸿章的亲笔家信、清朝版的《红楼梦》什么的。我们翻箱倒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那兰渐渐压低了声音,放慢了语速。

解炯说:“我感觉这会是个脑筋急转弯,一个冷笑话,比如一只死耗子。”

那兰笑笑说:“差不多的。你们听说过昭阳湖湖底宝藏的传说吗?”

席上有人茫然,有人心领神会,那兰注意到解炯和毕小洲交换的眼色,说:“是这样的,据说昭阳湖底下,埋藏着元朝第一恶势力宰相伯颜一生辛苦搜刮来的宝藏,具体有多少含金量谁也不知道,但我听有人估计,能拿到一小部分,就可以轻轻松松把一些本地富豪比下去,比如司空竹、陈品章、王焱那批人。”

解炯说:“继续说,你说你在古籍堆里找到了好东西。”

那兰逐个看这些大男生,问:“你们真的猜不出来?”

毕小洲问:“藏宝图?”

“一张羊皮,上面画着昭阳湖的地图,标记着藏宝的方位。”

桌上一片寂静。

终于,解炯说:“你这个小同学,还是在说冷笑话,对不对?”

那兰笑而不答,喝可乐。另一个男孩问:“你找到我们,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

另几个人都瞪眼过去,惊诧怎么问出这么弱智的话。那兰说:“只是‘告诉’你们这个,又有什么意义?”

毕小洲说:“你想拉着我们一起找那个宝藏?”

那兰点头。

解炯说:“她还是在说冷笑话,盗墓书看太多了。真的,你别拿我们开心了。哪里有这样的人,有一大堆财宝不独吞,却要拉一群人来平分?再说,你不怕我们动了邪念,逼你交出藏宝图,然后灭口,等等等等。”

那兰笑笑说:“真有动这个念头的,会这么说出来吗?伯颜宝藏在昭阳湖湖底,说实话,我有图,却找不到…图上标得并不精确,而且,昭阳湖靠近湖心岛的部分水下地势特别复杂,水草丛生,处处暗礁。有一次我被水草缠住,险些要了小命,差点今天不能来跟你们一起喝可乐。所以,我需要多几双眼睛,多几个智慧头脑,找几个人一起发财。有一点你们要相信,只要找到宝藏的一小部分,下半辈子就不用给资本家卖命了。”

毕小洲问:“不瞒你说,我听说这个宝藏的传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也有人,按照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地图去找过,但好像没见什么人发财。”

“也许他们用的不是正确的地图。当然,我只能假设我手头的是正确地图。”那兰知道,自己手中,仅仅是一份地图而已,那羊皮如果标明了是藏宝图,估计早就在你争我夺中被扯成稀烂。是不是藏宝图没什么关系,甚至有没有这张地图都不要紧,地图只是她的计划里的一个道具。

“好吧,假设你拿到的是正确地图,你有什么具体打算?”毕小洲问。

“首先,就是要保密。我虽然需要人手合作,但不需要半个江京市的人都来瓜分。就我们这里几个人,大家都不是专业寻宝的,就用周末业余时间,先在昭阳湖附近训练,顺便将水下的地形摸熟,减少出意外的机率。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找个天气好的晚上,正式协作寻宝,将地图上标的可疑区域附近每一块石头都要掀起来。”那兰忽然像是想起什么,明知故问,“我还忘了问你们,到底有没有兴趣?”

另一个家伙说:“瞧,这才是真正的冷笑话,我们又不损失什么,就算找不到什么宝藏,至少当作潜水练习好了。”

解炯问:“可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在昭阳湖附近找人,反倒在江边找我们…”

那兰说:“你们这些老江京一定知道,清安江和昭阳湖虽然相通,但湖边和江边像是两个世界,我如果在昭阳湖附近找人,湖边的人和湖边的人总是混在一起,消息会立刻传遍湖边,到时候肯定会有百万雄师来寻宝。”

“所以,我们几个,必须守口如瓶。”解炯总结。

“但有一点,我们都要做好思想准备,那就是无论我们再怎么保密,哪有不透风的墙。如果被别人知道了,我们还是有被人黄雀在后偷袭的风险,甚至会出现解炯那个笔名的情况,你们要想好。”那兰说,希望在座的人都明白“打打杀杀”的后果。

毕小洲问出早就想问的问题:“假如瞎猫撞死耗子,我们找到了宝藏,然后怎么办?”

那兰说:“这桌上有六个人,就是六个人平分。”

众人似乎不相信那兰的爽气,自然没有一个人有异议,只是都用奇怪的目光望着那兰。

“而且,我连我们这个小团体的名字都想好了,叫‘淘宝组’。”

第三十九章淘宝组

那兰从没有确定,这几个一起戏水的男生是否会产生邪念,尤其知道她身怀重宝。好在她运气不错,解炯这一伙人明显是“善类”。

她坐上餐馆不远处停靠的车,车里是邓潇和他的两个“同僚”。今晚特殊情况,那兰请他们护驾一次,如果餐馆内外有什么异常,他们会及时出来扫荡。那兰甚至注意到,刚才的食客中就有一位邓潇的手下。

“感觉你又开始玩火。”邓潇说。

“更准确的说法,是玩水。”

邓潇说:“其实,我比你更想立刻找到杀害亦慧的凶手,但我不希望又失去一个我在乎的人。”

那兰感激地看一眼邓潇,心头柔软温暖,她明了邓潇对自己的感觉,所以格外敬重他对自己保持的距离,没有死缠烂打,没有强吻,甚至没有言语的情挑。他似乎在努力改变仅仅将那兰当做邝亦慧替身的初衷。他对她无微不至,却并不要回报。他甚至不去问她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

于是她柔声说:“你放心,这世上也还有很多我在乎的人,我会很小心。”

邓潇看懂了她的眼神,嘴角浮上笑意。那兰心头一动:他如果不是因为受到邝亦慧离开和失踪的双重打击,如果不是那么终日忧郁,会是个很阳光很有磁性的男孩。命运弄人,对含玉而生的人也不留情。

昭阳湖畔以浅滩居多,不是练潜水的佳地。湖心岛附近倒是有多处适合潜水,但那兰知道那附近已是她心中的禁区。她不怕任何人,只是不想自讨没趣。她用了整整两天,绕着昭阳湖实地考察,最后找到了最适合下潜的一个区域,在一个隶属江京杨阜县叫米庄的小镇外,高速公路可到,水深,偶尔会有人单枪匹马在练潜水。她的计划是,和解炯等人继续练好潜水,尤其提高自己的基本功,然后逐渐移向湖心岛。

虽然千叮咛万嘱咐,一同参与的人必须守口如瓶,不把寻宝计划向任何人透露,但那兰真正的目的,反而是希望消息传出去。

让“淘宝组”的消息不胫而走,是那兰整个计划的核心——“五尸案”的三个受害者,加上“第四个”受害者冯喆,都曾经参与了三年前的另一个探宝小队。如果“五尸案”和那个探宝潜水队的幕后组织者有关,而这位幕后组织者正如冯喆留下的录音里所说一样,是江京本地人,那么新淘宝组的存在,传到他耳中,他一定不会坐视。

他一定会成为不速之客,会关注那兰他们这几个很不专业的淘宝客。

然后,引蛇出洞。

具体的计划,那兰还在一天天仔细酝酿。

米庄的下水地点通过邮件发给众人后,那兰和他们约定了周五晚的训练。白天和夜晚,水下的能见度大小有别,但越潜往深处,差别反而不明显,总之需要使用潜水灯。那兰已经颇有用潜水灯的经验,解炯等人却很少在夜晚潜水,也很少潜到二十五米以下深水。尤其清安江的水底,有时候会有湍急暗流,并不是潜水的最佳条件。

几个人练了一阵,都腿脚酥软后,在岸边开了啤酒,拿出早准备好的卤菜,烤鸭猪蹄卤牛肉,全肉大餐。

众人随口闲聊,那兰说:“你们几个,潜水都比我有经验得多,但是我总觉得,如果有个大师级的人物来指导指导,会更有益。”

毕小洲指着遥远的湖心岛说:“那儿就有一个。”

那兰已经知道答案,哪壶不开提哪壶。只好淡淡问:“谁啊?”

“那个写小说的,叫秦淮,很有点儿名的,我也是听说——你上回说的一点不错,湖边和江边,完全是两个世界,江水不犯湖水,秦淮从来不去我们江边潜水,我也是听朋友说起过。这家伙做过救生员、公安的打捞员,据说还救过司空竹的女儿。”

那兰真希望再钻回水里去,越深越好。不识趣的解炯说:“上次在哪儿看到个帖子,说两个人快结婚了。”

毕小洲说:“他们两个人结婚是迟早的事,据说司空竹的女儿自从被秦淮救了命,就认定了非秦淮不嫁。”

解炯说:“我怎么没那么好的运气,要我碰到司空小姐落水,也能保证她平安上岸。”

另一个男孩说:“那你也得先用昭阳湖水照照你的脸,有没有秦淮那么帅,他用不着司空小姐去爱,总有一大堆为他要死要活的粉丝。”

“不着谱的事,说他干什么,我可不想让那位大作家卷进来。”那兰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说:“老大们,天不早了。”站起身。

不知为什么,她感觉黑暗中,有双眼睛已经在注视他们。

不可能,这是他们这伙“江边族”第一次到湖边来“踩点”。

也许,流言传得比她想象中还快,毕竟,江边、湖边,在QQ上和手机间,没有太长的距离。

在那兰回眸的刹那,那人几乎以为她已经发现了他窥伺的双眼。

当然不可能。

那人对自己的隐藏有十足的信心,尤其在黑暗的掩护下,没有什么罪恶不能遮盖。

可是,对那兰的观察越久,那人越觉得惊讶——她在玩一种什么样的游戏?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游戏越来越危险,越来越刺激。

那人知道,也正是因为这游戏,那兰暂时和死神擦肩而过。但是,等这游戏结束的时候,就是她结束的时候。

不过,这只是一种假设,假设一切都按既定的方向发展。这世界里,疯狂的人太多,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太多。

第四十章凶兆

“淘宝组”加强了训练的频率,隔天就要聚一次,逐渐往昭阳湖深处试潜。在毕小洲和解炯的指点下,那兰的潜水技能稳步提升。

当然,她知道,毕小洲并没有过分谦虚,他们的潜水经验远不如秦淮。秦淮,这个可恶的名字,她的潜水启蒙。

也许是因为每次潜水,秦淮的阴影都会悠悠荡荡地遮过来;也许是因为白天“乔装打扮”去学校补了一星期的课,脑子几乎要被装爆,天色暗下来的时候,那兰鬼使神差地来到了绿坞世家的那个小停车场旁。

那辆奥德赛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修车铺里,至少那兰没看见。车去,她的心里也空落落的。

我为什么又来到这儿呢?那兰知道,她只是想旧地重游,只是想游泳。高强度的潜水训练,整天泡在水里,但不能替代游泳。

邓潇的居所,小区中也有游泳池,但那兰从未涉足。她虽然如公主般住着,但那儿不属于她。

白日里,豪宅中,无论多静谧,那兰都不能定下心来整理思绪,还是因为,那儿不属于她。她感觉,只有独浸湖水,才能澄澈了心境,自己和自己谈判,将恩怨一一化开。

出门前就已经穿好了泳衣,那兰从运动包中取出秦淮送她的那套潜水服,套上,不知为什么,眼睛已经有点湿润。快下水吧,泪水会溶在水里,思念会溶在水里。她恨自己,不知不觉,居然就陷得那么深,但还是阻止不了,纵身入水。

皎皎明月光,洒在一面湖水上,暗暗的银灰色,间或有一条修长手臂,划出美丽的弧线、无奈的弧线、不知所终的弧线,激起低浅的浪花,不是汹涌澎湃的悲伤泛溢,而是一唱三叹的沉吟。

为什么?他这么做是为什么?

时隔多日,那兰还是想不明白秦淮的突变是由何而生。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念念不忘。在那晚之前,他们是恋人吗?他们爱着对方吗?他们有什么诺言需要恪守吗?

她游的还是同样的路线,目标是同样的无情的小岛,但只有她一个人在重复这路线,形单影只。

寂静的湖面,水花的飞溅,卡路里的剧烈燃烧,这不是深思熟虑或者纵容情感纠结的最佳环境,但那兰还是坚持,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有一片清醒的头脑。她在思考,又没有在思考,她在逐渐遗忘,又无法遗忘,一个完美的、两忘两难的境界。不知什么时候,她停止了划水,让全身放松舒展,懒懒地躺在水面上,望着明月稀星,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她在水里,都在想很多很多事,又什么都没在想。

不同的是,释迦摩尼的眼中一定没有泪。

为什么,水波震动有些强烈起来?难道是自己哭泣时身体的震荡?

一片阴云遮住了大半边的月亮,而当那兰觉得水下有人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兰?真的是你?”

是谁?难道真的是他?梦与现实,原来也可以离得这么近。

即便在微弱的月光下,那兰也看得真切,那双熟悉的充满关爱的眼睛。是秦淮。

谢天谢地,四目相交的时候,泪水没有落下,她扭过头,让屏息的专注,转移走起伏不定的情绪。

我有我的尊严。

秦淮又问:“你怎么一个人深夜到这里来游泳?”

男人是不是都喜欢明知故问?那兰不言。秦淮轻抚那兰肩头,那兰心头一乱,猛的挣脱。

我有我的尊严。

“离开你,是不希望你受伤害。”秦淮说。

好听的句子,用到你的假悬疑、真言情小说里去吧。那兰开始踩水,一寸寸从秦淮身边离开。

“你怎么不说话?”秦淮终于发现那兰的缄默。

那兰自己清楚,如果开始和他交谈,就是一块石头上摔两次。她和所有聪明女孩一样,对受伤很敏感。

秦淮张张嘴,似乎要追问,一阵划水的响动过后,又有一个人游过来,壮大身材,停下来后,惊讶地叫:“那兰!这不是那兰嘛!”

是方文东。

那兰向方文东挥挥手,反倒觉得更亲切。

方文东也不木讷,看出秦淮和那兰之间的尴尬,笑着说:“巧了,大家正好都有心情来游泳!”

不远处忽然一阵马达声,一条白色小艇从湖心岛方向,踏着月色驰来。而且,那小游艇似乎知道他们在什么方位,航线笔直,船头刺眼亮一盏灯。

那兰知道来的是谁,她加快了往回滑的速度,甚至,绕离了小游艇的航线,这个时候,她更愿躲在任何光线都照不到的阴暗里,继续她的沉默。

果然,小艇在秦淮身边停下,船头是司空晴玲珑婀娜的身姿,秦淮和方文东爬上船。司空晴在秦淮额头一吻,他吻回。

她无声哭泣。

小船开走时,她透过泪眼,看见秦淮转头,望向她消失沉没的方向。但也可能是看错了,一厢情愿,毕竟自己的视线要穿过眼前那么厚重的水帘。这时候她完全认为自己在重复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小美人鱼的悲戚命运。

夏秋之交,冷暖气流开始交锋,一天雨,一天晴。不过最新的气象预报,今后的一周里可能都有雨。

云多而厚重,但此刻非但无雨,半边月还格外明亮。

一条小船轻轻荡过湖面。

那兰和解炯、毕小洲正在做正式下潜探宝前的最后一次准备——下潜定在明晚。毕小洲用车拉来了一条向朋友租借的小船,出发在即,此刻逗留岸边,所以当那兰看见湖中心的那只船,有些诧异。

“你们见那条船了么?”那兰问。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以前晚上也不是没见过船。”解炯将一个防水包从车上扛到小船上,包里是温度计、深度仪、酸碱度计、尼龙绳等和明晚潜水相关的用具,用得上的用不上的,都准备好。

那兰说:“船本身没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那船晃晃荡荡,不像是在行驶,倒像在随波逐流,任凭湖水带着,摇来摆去。”

解炯说:“这你不知道?有些人为了享受那种懒散劲儿、休闲劲儿,特意不划船、不开船,没准就躺在船上,看月亮、数星星,追求浪漫嘛。”他从包里取出一副望远镜递给那兰,“既然你那么好奇,用它看个清楚。这个是军用的,超强大,放大倍数没说的,但不是夜视,现在月色亮,看个大概应该没问题。不过,你要是看到一男一女,一定要闭眼。”

那兰笑笑,接过望远镜。

她捻着调焦旋钮,逐渐对准了那只小船。

心陡然揪起。

小船上只坐了一个人,一个蓑衣人!

“怎么了?”毕小洲和解炯都觉出那兰陡然加快的呼吸和举望远镜手臂的颤抖,同声询问。

“一蓑烟雨咒。”

“什么?”

那兰将望远镜递给解炯,说:“你看,那人,穿着雨衣…小洲,把船开过去,开到那条船边上,我要看看是谁在上面。”

解炯看了一下望远镜,说:“的确有些奇怪,好好的天气,穿什么雨衣。当然也没什么大不了,江京这林子,怪鸟多着呢…这人一看就有病,怎么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倒像是在钓鱼。”

钓鱼,还是钓命?

那兰叫:“你别废话了,上船再接着看,再耽误,那船就要跑了。”

“那船犯什么法了?跑了就跑了呗。”解炯上了船,不解地问。毕小洲已经开了引擎,对着蓑衣人的小船迎头而去。

那兰又将“一蓑烟雨咒”的迷信提醒了一遍,解炯说:“听说过了,你这个人表面看上去挺智慧的,不会真相信这个吧?”

“我当然不信,但还是想看个明白,究竟是谁在装神弄鬼。”

毕小洲说:“至少,那人好像没有畏罪潜逃的迹象。”

解炯继续通过望远镜观察,说:“非但没有逃跑的迹象,这位蓑衣垂钓哥甚至假装没听见我们这么热情地跑过来,稳坐泰山…稳坐泰船。”

那兰皱眉:“他真的在钓鱼?”

解炯说:“现在咱们离得近些了,好像是有根儿鱼竿斜在那儿,但还不是很清楚。”过了片刻,他又说:“好了,看清楚了,钓鱼竿,错不了。”

“鱼竿上有没有鱼线?”

“我老眼神还没好到那个地步,你到跟前自己看吧。”

不久后,三个人的小艇离那小船已近在咫尺,也看清了小船的整体。那与其说是小船,不如说是块烂木——那是一条极为破旧的小木船,那种在江边经常可见被废弃的木船,照理不具备任何出航的条件。船上人背对着他们,身上的雨衣也和那木船一样破旧,头顶草帽也破烂不堪,仿佛他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保持着这一姿势不动窝。解炯刚才没看错,一根鱼竿斜在水面上,那兰几乎可以断定竿上无线。

解炯叫道:“哥们儿,您是姓姜吧?啊?姜太公后人?”

毕小洲笑道:“好了,达达沙沙,别人以为你是来耍流氓的。”

雨衣人仍是背对着三人,恍若不闻,一动不动。

三个人互相看看,毕小洲会意,将船绕到那垂钓者的面前,两船紧靠着,解炯和那兰探身看去,那人的头脸似乎整个都埋在草帽下,见到陌生人探寻的目光,仍不动声色。垂钓者的手缩在雨衣里,而那鱼竿,从雨衣里伸出,竿上真的没有线!

那兰忽然伸手,抓住了鱼竿,向自己身侧一拉,鱼竿已被她整个拖了过来。鱼竿是常见的硬塑料制品,可伸缩,显然也经过一些风霜。她将鱼竿纤细的末梢插回去两节,回伸到钓鱼者的头边,鱼竿末梢插入草帽的下沿,用力一挑。

草帽被掀起,露出一张脸,一张草脸。更可笑的,是草脸上还架着一副墨镜。

一蓑烟雨的主角原来是个草人,诸葛亮借箭后没来得及处理掉的道具。

是谁在开这样的玩笑?

解炯哈哈笑了两声:“我今晚就到坛子里发帖子,说‘锦衣味’被一个草人吓得浑身打抖。”

但那兰没笑,她手里的鱼竿继续拨弄着那草人。

破雨衣被鱼竿无情脱下,墨镜被鱼竿粗鲁地摘下,草人身上、脸上的茅草被一根根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