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万一己方大将眼看就要被人砍杀,不论如何,都会奔上来帮忙的。

大将培养不易,折损一个都让人痛心疾首,到了关键时刻,名声远远没有己方利益来得重要。

况且,涉及大利益,大家都这样办的,于名声妨碍就不大了。

所以,霍川一直在不远处,一边砍杀敌军骑兵,一边观战。

他听到那句“偿吾父命来”,他已经十二万笃定了,心一直悬着,好在最后是耶拉取得胜利,顺利杀死穆怀善。

双方一直旗鼓相当,并没显示出明显败势,耶拉是窥见机会才成功复仇的,所以霍川一直没有过去帮忙,也很说得过去。

不过,穆怀善战死后,他再不打马上前,就明显露陷了。

于是,霍川一边吩咐心腹,把穆德等人立即钳制并拿住,一边就冷着脸驱马奔过去。

耶拉有很短暂的怔忪,眼前这位国字脸的中年大将,是他父亲好友,待他亲如子侄,幼时还常常指点他武艺,他一贯很亲热称对方为“伯父”。

如今,二人竟兵戎相见。

“贼子竟敢砍杀我大周大将,且吃我一刀!”

霍川一刀劈来,耶拉下意识一挡。随即他一怔,对方看似刀势凶猛,但实际交击后,他却发现力道并不似表面那般大。

否则,刚大战一场的他,接得肯定吃力许多。

“我稍后露个破绽,你赶紧戳我马目,然后立即离开。”霍川见耶拉目露疑惑,忙压低声音嘱咐。

他瞥一眼对方左臂伤口,将血染红一片,显然伤口不小,不禁蹙了蹙眉,“你这伤口得赶紧包扎。”

对于一个武将而言,双手是很重要的。

四目相接,一切无需赘言,耶拉虎目一热,险些落泪。

在他刚恢复记忆的时候,因通敌者身份不明,昔日父亲好友,他一个不敢联系,唯恐撞了个正着。

后来,真相明朗,他却有了东宫依附,且随着官职升高,愈发谨言慎行,不敢轻易联系其他人,唯恐信笺被截获,露了行藏。

如今,霍伯父却一眼把他认出来了。

真的很好。

“嗯,我知道的。”

耶拉忍了忍目中热意,低声回道。

二人很有默契,一边状似攻势凌厉地交战,一边不时错身说话,霍川随后又问道:“你如今可有不便之处?”

当高级暗牒不是那么轻松的,他唯恐对方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忙抓紧时间询问。

“并无。”

耶拉一个旋身避开刀锋,随即还了一招,霍川提刀格挡。二人面对面,凑得极近,他嘴唇飞速蠕动,低低说:“殿下已安排妥当。”

这里的殿下,当然说的是东宫皇太子殿下,与先前猜想一般无二,霍川闻言放下了心,喜道:“这就好。”

这为他日回归,是铺了平坦大道,也不需要再多加干涉了。

霍川放心之余,又想起太子妃姐妹。

他身处边关,仍十分关心故友之女,可惜侯府庭院深深,皇宫更是深似海,他打听消息已很难,更是无从插手。

不过,想来肯定比身处鞑靼的侄儿容易些。

东宫添嫡子,皇太子遣人将太子妃母子接到蓟州,这些大事他都知道。

霍川张嘴欲言,但扫了眼耶拉臂上伤口,罢了,这些事改日也能知晓,先包扎伤口吧。

“既然如此,你赶紧回去包扎一下,莫要留下后患。”

此话说罢,霍川立即露了个小小的破绽,耶拉迅速抓住机会,刀尖一挑,刺中对方胯下骏马左眼。

统帅战马,当然是难得良驹,兼上阵经验丰富,它本是临危不惧的,但骤然被狠戳一下眼睛,反应还是会很强烈。

它立即长声悲鸣,四蹄凌乱。

通人性的良驹难觅,霍川耶拉实则十分肉疼,但为了毫无破绽脱身,不得不为。

二人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趁着霍川后退,耶拉立即一扯缰绳,掉转马头迅速离去。

等霍川控制住马匹,耶拉已经走远,被层层鞑靼骑兵掩护着,消失了身形。

他一颗心放下,面上却大怒,“好一个卑鄙鼠辈!”

第122章

傍晚时分, 双方鸣金收兵,刚好耶拉与霍川交战后, 顺利“脱身”。

他上臂的伤口确实挺深的,血流了不少, 为谨慎计,还是立即到军医营包扎为好。

这伤势堪堪处理妥当, 耶拉还在听军医嘱咐尽量少些用力, 便见医帐帘子被猛地一挑,一个魁梧身影大步跨进。

“耶拉兄弟, 大汗召见你。”

耶拉奋战三百回合,艰难砍杀了穆怀善之事,现已经传遍整个鞑靼营地了, 可汗闻讯大喜, 立即召见这名悍将。

此事实在不小啊。

鞑靼与大周常年对峙,屡屡大战, 对于敌方那些出名战将, 是耳熟能详的。

穆怀善是大同都指挥使, 一块极硬的骨头,死在他手里的鞑靼将军不少, 鞑靼对此人咬牙切齿, 偏偏暂无人能拿下他。

如今,耶拉将其砍杀,如何不振奋人心?

这是大功,可汗对这位小将极其欣赏, 命人等他伤势包扎好了,就召到王帐来。

来的人是可汗心腹胡和鲁,这名鞑靼统帅相当欣赏年轻有为的后辈,也不端着,自动请缨亲自来找人。

耶拉见了他,十分诧异,忙站起来,“大人,末将何德何能,劳大人亲来。”

“哈哈哈,我怎么就来不得?”

胡和鲁惜才,态度亲近,并无架子,仔细询问军医几句,确定耶拉的伤没有后遗症,大笑道,“耶拉兄弟,大汗还等着,我们边走边说。”

“好!”

鞑靼民风彪悍,不论军士还是百姓,作风皆粗豪,耶拉也不废话,立即应了,跟了出去。

王帐距离并不太远,胡和鲁耶拉二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

通传刚进去,便听见可汗豪迈大笑声响起,随后帘子一掀,对方亲自出帐,迎接这位年轻的勇士。

可汗端详耶拉,后者英气勃勃,身躯扎实,恭敬有礼却不失豪爽,他十分欣赏。

太好了,鞑靼十分需要年轻有为的大将,好教统帅层不断档。

耶拉砍杀大周名将,这一举动证明很多东西,可汗毫不犹豫,“即日封耶拉为昭勇大将军,掌罕和上万户府。”

鞑靼仿大周制,也有官品官衔,昭勇大将军正三品,耶拉这个年纪能被封,实在相当了不得。

至于上万户府,则是鞑靼官署名,等于大周的宣府大同等地,底下直接统兵,人数还不少,鞑靼现如今也就十八个万户府。

耶拉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直接晋身鞑靼统治阶级最上层人物,足可见鞑靼可汗对他的欣赏,以及器重。

“末将领命,谢大汗大恩。”

耶拉利落单膝下跪,锵声应了,面上难掩激动,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赏析大恩。

可汗哈哈大笑,“好!快快起来。”

他亲自俯身,将眼前青年搀扶起来,末了,又关切看了对方刚包扎好的臂膀,问道:“这伤可有大碍?”

对于一个将军而言,手臂是不能落下病根的。

“回禀大汗,末将无事,这不过小伤罢了。”

耶拉面上犹带激动之色,但到底为人沉稳,已经镇定下来了。

这般心性实在难得,可汗胡和鲁见状更加满意。

“大汗,我们该商议一下,明日的作战计划。”

这个是头等大事,好好收拢一番小将的心,见成效显著,胡和鲁便立即话锋一转。

可汗颔首,“快快去请诸位将军过来。”

亲卫立即领命而去,胡和鲁拍了拍耶拉的肩膀,与他一同跟在可汗身后,在王帐选了个位置落座。

胡和鲁位置当然在可汗右下首,而耶拉,则选了个末座坐下。

他眼睑微垂,掩下一闪而过的精光,事前猜测得没错,当场斩杀穆怀善,一可亲手报父仇,二者,则籍此彻底打入鞑靼大军核心圈。

他成功了。

可汗一声令下,刚刚下战场,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将军们都来了。大伙儿一身汗渍血污,不过非常时刻,谁也顾不上这些。

进了王帐,给可汗见了礼,诸人纷纷转身落座。

耶拉这么大一个生面孔,当然忽略不过去,只不过,能在这里的人,消息没有不灵通的,立即就将那名斩杀大周悍将的年轻勇士联想起来了。

籍此关键时刻,已方能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小将,大家都很高兴的。

对方能坐在这里,显然已经得到了提拔,鞑靼一贯佩服有能耐的人,于是,很自然就接受了,并笑着鼓励一番。

耶拉应对自若,恭谦而不卑微,十分豪爽,让人心生好感。

“好了,诸位。”

可汗面带笑容看着,等下面寒暄了一番,他就开口道:“下面,我们商议一下接下来的战事。”

说起这个严肃的话题,下面安静下来,胡和鲁沉吟半响,道:“大汗,自蓟州撤军以来,我方一直处于劣势,若是不能及时改变,只怕……”

他最后的话只说了一半,但在座没人不懂,现鞑靼不仅仅在对阵时稍处下风,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营地。

鞑靼当初被迫向燕山靠拢,运气极不好,进入了一个环形并微微凹陷的盆地,在这地方扎营,给冲锋带来不小障碍。

且包围过来的的山势,还基本高大陡峭,骑兵并无法翻越。

大周营地在几个缺口扎营,七十多万大军一望无际,要想正面突围,只能硬拼,即便成功也必损兵折将无数。

这并非可汗的初衷。

“乌力吉,你那边今日情况如何?”

这位乌力吉,坐在可汗的左下首,是后者十分倚仗的另一铁杆心腹。

他在今日大战前,领了军令,伺机冲一冲包围圈其中一个缺口,试探一下乘机突围的可能性有多大。

“禀可汗,欲声东击西突围很难,大周那边似乎早有准备。”

高煦早已料想到这一点,即便大战,几个缺口也放了重兵防守,乌力吉冲刺几轮,损伤不小,却看不见丝毫趁机突围的希望。

他将情况往轻了说的,但在场诸人都颇为了解他,见他脸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可汗脸色阴了阴,对大周皇太子咬牙切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的粮草支撑不了这么久。”

鞑靼被围困,粮草供给路径等于被截断了,七八十万大军一天吃喝用度惊人,即便可汗事前准备很充分,如今营中剩下的粮草也只够十天左右。

这十天里,必须想到解决方法,否则,就只剩下强行突围这条路了,届时损伤起码过半,这是大家都不想看见的。

他浓眉紧蹙,侧头问身伴侍立的一男子,“阿木尔,本汗命你办的事,可有进展?”

耶拉早就留意到这个人了,这人身上盔甲与他们有些不同,是王宫护卫样式的,他猜想,对方应该是王宫护卫统领阿木尔。

如今一听,果然是他。

这位王宫护卫统领阿木尔,就是当初发现许驰等人踪影,并率众追赶了大半个王都的那人,武功极高,心细胆大,观察入微,尤其擅长防守工作。

可汗很信任他,这次出征,带了他贴身护着守卫。

能委派给阿木尔的任务,必然相当重要。

耶拉眸中精光一闪。

他曾想过在鞑靼大军的粮草动手脚的,但可惜粮草专人防守,十分严密,他根本没有任何借口靠近。

他只得蛰伏下来,等待其他机会,如今看来,似乎是等到了。

耶拉心跳微微加快,但面上依旧不露端倪,只随诸人一起看过去。

“回可汗的话,事情还算顺利。”

任务刚刚完成,阿木尔原本想等晚一些,独自给可汗禀报的。

只是,如今既然被当众问起,那也没什么不可说的。毕竟,能在场列座的诸将,都是鞑靼的栋梁,可汗信重的心腹。

“大营背后的燕山,一共有十七条通路,其中十条太过崎岖,并不适应行军。”

诸将听了个开头,立即明悟。鞑靼大营被大周大军围堵,既然前路不通,就不免往背后的燕山想办法了,不论是突围或者突袭,有合适的路径,都是好的。

只可惜,燕山莽莽丛林,怕是好路径难寻。

果然,阿木尔随后又说:“剩下的七条相对平缓,可供骑兵行走,然而俱十分狭窄。”

“其中三条仅能供一骑独行。”这三条根本没用。

“有一条能供两骑并行,又有两条能勉强供三四骑并行,可惜十分拥挤。”

三四骑并行的路本十分小,七八十万大军不知要走到猴年马月,再加上骑兵拥挤的话,无法掉头,遇上突发事件就完了,这三条也基本没用。

可汗及诸将听了,眉心越蹙越紧,但好在,阿木尔把相对好的情况放在了后面。

“最后一条,开头狭窄,只能三骑并行,但走了五六里就宽敞了,基本能供五骑并行,相对宽松,骑兵能掉头,有些宽松的地方,甚至能容六七骑并行。”

“这条路在燕山中蜿蜒,有些凹凸,粮车行走极不易,但急行军还是可以的,约摸四日,先头部队能顺利抵达出口,出口就在北河附近。”

北河,是鞑靼临近燕山的一座城池,距离战场得绕一大个弯,大概得走七八天,从燕山穿行,还省了不少时间。

当然,这是小股部队才有这个效果的,若换了七八十万大军,肯定大路好走。

阿木尔等人也是拼了,为了刺探路线,施展轻功,几日就走了一个来回。

“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我们可以从这路径撤退。”

说话是胡和鲁,这位征战多年的名将松了一口气,毕竟战争这玩意,不是每次适合破釜沉舟的,现在这情况,有条退路更好。

当然了,这退路能不用就不用,毕竟路径太过狭小,前锋抵达北河,后面还有半数兵马没上路呢。

他松口气是因为可汗,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情况,护着可汗撤离是必须的。

现在这战况并不算太好。

诸人面色稍缓,可汗随即又问:“阿木尔,那突袭大周的路径,可有合适的。”

耶拉眸光闪了闪,表面不动声色,实际耳朵高高竖起。

却听到阿木尔立即回道:“禀大汗,有。”

他心头一凛。

第123章

可汗交给阿木尔的重任, 是潜入燕山,寻觅可供撤退或者突袭的路径。

其实, 他更希望有的,是后者, 毕竟堂堂鞑靼可汗亲征,被打得落荒而逃, 实在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 对兵力也是大损的。

鞑靼与大周的营地,其实都在燕山脚, 只不过鞑靼凹陷进去,被大周包围了而已。

既然要包围,不可避免, 大周营地也得有几块地方紧紧贴着燕山丛林, 才能不教鞑靼大军轻易突围而出。

这种情况下,若是燕山能有路径贴近大周营地, 并能顺利让鞑靼兵马潜伏过去, 杀前者一个措手不及。然后趁此混乱, 里应外合,让大军立即强势突围而出。

鞑靼被围之困, 顷刻可解。

突了围以后, 到了开阔之地,骑兵冲杀没有障碍,后勤供给也上来了,就能处于不败之地。

之前这任务, 曾经交给过胡和鲁。他命手下人查探,可惜一般将士,根本无法轻易理清莽莽丛林,进展极慢,大军等不及了,于是后面才转交给阿木尔。

阿木尔在可汗登顶之前,是后者的暗卫首领,诸多本领集于一身,他领着手下人去探寻,果然很快就有了成果。

这突袭路径,真的是很无意发现的,是混在那几条仅供独行的羊肠小道中。

阿木尔本来没有找到突袭路径,很失望,但他也只能先亲自去探查那条撤离路线,确定此路通畅以后,他飞速折返,回来时刚好是今天上午。

当时战局正酣,一群人本领确实高,但混在千军万马中,实在不大见效果的,他也没有死心,干脆领着底下人,再次在燕山中摸索,看是否能错眼的地方。

这么一找,还真让他找到了。

莽莽丛林,变化莫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万分。

从一个不起眼的洞窟进入,竟是一条长长的天然地道,出了地道,进入干涸的峡谷河道,两边山峰高耸入云,根本无法往见最顶端。

穿过极长的峡谷河道,尽头是长满野草的狭窄小道,类似“一线天”,但要比一线天宽敞不少。这条路不知多少年无人行走,出口有草有树,从外面看来,根本无法分辨出这里有路。

一线天出来后,再沿着坡底走七八里,就是林木稀疏的燕山边缘了,眼前就驻扎着大周大军。

“好!非常好!

诸人大喜,简直是久旱逢甘霖,瞌睡遇上了枕头,现拨开乌云,头上顶着的,果然就是青天。

可汗连声叫好,有了这条极为隐蔽的突袭路径,不说立即战胜大周,最起码成功突围是没问题的。

鞑靼骑兵极悍勇,一旦到了开阔地铺陈开来,战况立即能逆转。

可汗毫不迟疑,立即安排清理一线天内部杂草,再遣精兵连夜进驻,埋伏在峡谷河道,待一声令下,立即突袭。

“胡和鲁,明日照常与大周交战,不得露了端倪。”

据阿木尔所言,这峡谷河道还算宽敞,但开头那个洞窟通道就狭窄了些,也就堪堪几骑并行,要埋伏下足够的突袭兵马,需要时间。

可汗心中快速估算一下,得约摸一日左右。这样也好,突袭定在明天深夜,夜黑无光,更添便利。

明日鸣金收兵后,外面的大军立即调遣起来,大部分往突袭点靠近,一等大周营帐乱起来,立即可以强攻突围。

里应外合,大周大军骤不及防,如无意外,天明前,鞑靼便能突围成功。

“末将领命!”

胡和鲁难掩激动,细细听罢可汗安排,再添加一点自己意见,计划落实后,他立即站起,匆匆退下,调遣突袭兵马去了。

“诸位也累一天了,回去好好歇着吧。”

可汗大悦,郁色一扫而空,红光满面,目光扫过耶拉臂上伤口,不放心嘱咐两句。

平心而论,鞑靼这可汗,是个不错的领导者,有野心有能力,还很礼贤下士,关怀爱惜自己的心腹。

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耶拉而言,眼前是雄心勃勃,意欲侵略他家国的贼寇,他痛恨入骨。

不过,他此刻面上毫无破绽,成功演绎了一个激动的小将,俯身行礼应了,才随诸将一同退出王帐。

耶拉刚升官,营帐还在原来位置,没来得及搬迁,他不在意,与诸位大将告别后,就回去了。

他刚转过身,眸色便沉下来了。

不得不说,阿木尔寻找到的这个突袭路径,真的直击要害,按可汗双管齐下的策略,突围基本没有问题。

若鞑靼真突围成功,大周好不容易得来的优势就没了,届时损兵折将,亦未必能达到同等效果。

他既然知道了,怎么可能允许对方成功?

皇太子说了,非到要紧关头,不可轻易传信,以免露了行藏。

现在已到了必要之时,只是避免暴露身份却更显重要,毕竟官职越高,越凶险。

耶拉回了营帐,借口洗漱屏退亲卫,匆匆写下一封密信,他端详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时,剑眉却微微蹙起。

就这样传信,不大妥当。

自从可汗行踪暴露后,鞑靼大营的细作排查工作严苛到了极点,即便自己人潜伏得深,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

这张信笺一旦落入鞑靼人手中,重要情报无法传递出去,对大周影响极大,而耶拉也彻底暴露了,毕竟当时在场的生面孔,只有他。

其余人在一起商量多年了,也没见泄露过消息,偏你一来就打开缺口,你不细作谁细作?

耶拉身处鞑靼大营腹地,一旦暴露身份,任他武功盖世,结局是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