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起身跟上去,到门口想起太子的几个妾就住在后院厢房里,猛地停下来,“十二弟,你年龄小,跟上去看看。”

“我十岁了,不小了,不去。”十二皇子直接说。

“福晋,愿赌服输,以后听孤得。”太子说着,见她往外看,“孤在跟你说话,别想装傻。”

石舜华:“妾身没装,你的十四弟来了,先想着怎么把他打发走,再跟妾身说赌约之事吧。”

第24章太子爷很忙

太子:“孤知道十四弟,等等……”顺着她的视线回过头,七岁大的小孩正往这边跑,“十四弟怎么来了?”走到门外问。

胤祯跟太子不熟,以往又从未见太子笑过,以致于在胤禛面前皮上天的小孩很怕这个比他大十四岁的兄长:“我,我……我听说二嫂有孩子了,年后大侄子就出生了,我来看看二嫂。”

“十四弟有心了,谢谢十四弟。”石舜华跟着出来,“我和你大侄子都很好。听殿下说十四弟还没用早膳,我叫膳房人摆饭。”

“早饭不急。”胤祯脱口而出。

太子无语:“你们今天上午不用上课?”

胤祯噎住,“要,要的。”

“要就赶紧回去吃饭。”太子道,“去晚了被师傅告到汗阿玛那里,小心汗阿玛罚你。”

生时礼物重要,课业更重要,不对,胤祯猛地想到:“今天是我的生时,不用上课欸。”

“不用?”石舜华看向太子,为什么?

太子也想起来,“生时当天可以歇息,不用向师傅请假。不对,十四弟,今天是你生时,早上怎么还去无逸斋读书,奴才没提醒你?”

胤祯呼吸一窒,他能说昨晚有提醒,可他惦记着太子妃的礼物一时忘记了么,“我早上没事,闲着也是闲着,就跟哥哥们去无逸斋了。”

“十四弟真是个好孩子。”石舜华不吝夸赞。

胤祯眼中一亮:“二嫂,我这么乖,有没有给我准备礼物?每年我生时,太子二哥都会送我一个礼物。”

石舜华微微一愣,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按常理来,转向太子,我该怎么回他?

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不能忘记答应孤的事。太子冲石舜华挑了挑眉。

胤祯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石舜华,眼珠一转,故意问:“二嫂,你是在和二哥眉目传情吗?”

太子眼皮猛一跳。

石舜华神色僵住:“不,不是,我在想给你准备的礼物放哪儿去了。对了,我想到了,阿笙,去把我给十四弟准备的礼物拿出来。”

“嗻!”阿笙去东厢房搬个木盒子出来。

胤祯大喜,继而再一想,不对呀,太子妃怎么知道他惦记东宫的宝贝?待阿笙走近,胤祯立刻掀开盒子,吃惊道:“布老虎,泥人?这是送给我的?”

“不喜欢?”石舜华明知故问,“我找人问六七岁的孩子喜欢什么,他们很喜欢这个铜钱穿成的小马驹,好多小孩都想要一个。我本来还想给十四弟准备一串冰糖葫芦,天气热,冰糖会化就没有做。十四弟喜欢吃冰糖葫芦,我现在就派人去买。”

“……不用了。”胤祯望着箱子里民间小孩喜欢的不倒翁、风车等物,泫然欲泣。

石舜华担忧道:“十四弟是不是不喜欢?那你喜欢什么,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还是蒙古象棋?”

“他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太子很好奇时常堵得他说不出话的人会怎么应付皮孩子,没想到她来个装糊涂,“十四弟,孤帮你拿到前院去?”

“可,可是我不想玩这些啊。”胤祯想点头,一想到他四哥说太子妃很好说话,“二嫂,我都长大了,这些东西是三四岁大的小孩玩的。”

石舜华眉头一挑,这孩子是做大事的人,第二次见她就敢直接说不喜欢,“既然十四弟不喜欢,阿笙,把这些给大阿哥送过去。十四弟喜欢什么,我差人去买。”

“不用买,二嫂这里就有。”胤祯连忙说。

石舜华装作不知:“东宫除了那些玩具,都是你二哥这么大的人用的东西,没有适合你的欸。”

“有的,有的。”胤祯想说白玉洗,掐丝珐琅镇纸,到嘴边又怕东宫没有了,想一下,“怀表,我没有怀表,听说二嫂有好些怀表,我想要一个怀表。”

“十四弟,这是什么?”太子伸手抓起他坠在他胸前的金链子,一个婴儿拳头大的怀表到太子手里。

胤祯脸色一僵,他娘的,谁放在他衣裳上面的?

“十四弟,你是不是因为你舅舅被你二嫂扔进顺天府的大牢里,所以故意为难你二嫂?”太子一副“你就承认吧,孤已经看出来了”的表情。

胤祯僵住。

“十四弟,原来你不是真不喜欢我给你准备的礼物?”石舜华故作惊讶,“既然你为你舅舅来的,那我派人通知顺天府把你舅舅放了。”

“不是!”胤祯连忙摇头。

石舜华困惑道:“那是因为什么?姓乌雅的人我只见过你舅舅,到现在我连德母妃都没见过。”

“其实,其实我,我……”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胤祯第一次遇到有口难言的情况,急得抓耳挠腮,“我在四哥那里看到个很好看的花瓶,特别喜欢,四哥说是二哥送给他的,就,就想要一个。”

太子嘴角一勾,这熊孩子可真是老四的亲弟弟,坑亲兄弟一点也不手软:“那个花瓶只有一个,孤这里没有了。”

“那就算了。”胤祯很失望道。

石舜华却没打算放过他:“十四弟,二嫂给你备的这些东西还要不要?”

不要白不要,胤祯想也没想:“要,谢谢二嫂。”

“走吧,去前院用早膳。”太子接过箱子,领着他去前院。

阿笙望着一高一矮两个背影:“主子,您都答应大阿哥,那些东西给他。”

“再去买,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石舜华道,“我没想到十四弟的脸皮比八弟他们四个加一块都厚,还以为他就算不喜欢那些小玩意,也会挑一两样。”

“谁叫您跟十四爷客气的。”阿笙道,“奴婢算是看出来了,他一点也不知道客气。”

石舜华笑道:“龙生九子,还各有所好呢,何况十四弟排行十四,咱们也不能要求他跟十三弟一样。再说了,这么大点的孩子,多吃几次尴尬就长进了。”

胤禛、七皇子和十二皇子很是担心有些骄纵的胤祯口无遮拦,继而被太子收拾。一见他出来,胤禛就问:“你——二哥,这是拿的什么?”

“你二嫂给十四弟准备的生时礼物。”太子不等几个弟弟开口就说:“先用膳,七弟和十二弟读书快迟了。”

胤禛看了看怀表上的时间,没有再问。而出了讨源书屋,就迫不及待叫胤祯的侍从把箱子打开。

“不准开!”胤祯话音一落,箱子打开。

胤禛勾头一看,顿时忍俊不禁:“二嫂,二嫂真有心。”

“什么?什么?给我看看。”十二皇子忙问。

侍从弯下腰,十二皇子一眼就看到铜钱穿制而成,活灵活现的小马驹:“咦,这个好。难怪十四弟要来找太子二嫂。改天我过生时,十四弟,你也陪我来找二嫂啊。”

“二嫂做事面面俱到,你不来找她,她也会给你准备礼物。”胤禛是知道胤祯想要什么,但太子妃准备的小玩意的确非常适合七岁小儿,“十四弟,你如果不喜欢,我拿回去留着给你侄子玩。”

“想得美。”胤祯赶忙拦住。

胤禛见状,笑笑说:“今儿额娘派不派人来接你回宫?”

“我也不知道,也许会派人过来。”胤祯不太确定,毕竟早两天德妃刚被康熙叱责。

胤禛:“那跟四哥去四哥府上,额娘如果不派人来,四哥叫府里的厨子给你做好吃的。”

“谢谢四哥。”胤祯难过的心好受许多。

太子心里也舒坦了:“福晋,待会儿再派人去城里买些小玩具,改天老八他们几个再过来打秋风,就给他们那些东西。”

“知道了。”石舜华并没有去街上买,而是照着给大阿哥买的玩具,绘制一些图叫工匠照着图做。

崔管事办事利索,石舜华五月中交代他的事,他五月底就招来三十名工匠。其中有会制胭脂水粉的,也有会制马车的,也有会做金银首饰的,同时向托他卖福/寿膏的洋人要四个洋人。

工匠拖家带口住在石舜华的庄子上,精明的商人崔管事不想白养这些妇人孩子,命令工匠教他们的妻儿做东西。学会了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廉价卖给金玉满堂店。

跟着洋人学西洋学的工匠每月有月钱,妻儿老小还能做点东西拿去卖,虽然便宜,工匠的家人也乐意干。

过去的一个多月,工匠们能用英吉利语跟他们的洋师傅们讲两句,工匠的家人也学会做简单的胭脂水粉和金银首饰,工匠却什么也没做。

以往每天不停地干活的双手闲了一个月,拿到崔管事送来的图画,一听有事可干,闲不下来的工匠们大喜若狂。

七月初六上午,石舜华把她祖父送走。七月初八上午崔管事去石家找庆德,当日下午,庆德拎着两包东西来见石舜华。

石舜华看到实物比她想象的还精致、生动,很是惊讶:“这么快就做好了?”

“人手多,这些小孩子玩意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对了,洋人说要想学会做他们的东西,得学会他们的语言和他们用的数字。崔管事和工匠都没多想,就说学。一学才知道,洋文很难学,崔管事就怀疑洋人故意拖延时间。”庆德道,“崔管事叫我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殿下说洋文起初难学,开窍了跟汉语一样。”石舜华道,“你回去告诉崔管事,工匠们能跟洋人正常聊天了,就叫洋人指点工匠做东西。别一味地听洋人说的方法,多试几次。工匠现在是不是天天跟洋人学西洋学?”

“是的。”庆德点了点头。

石舜华想了想:“告诉崔管事,每天上午学一个时辰,下午学一个时辰,其他时间做他们擅长的东西。”

“那洋人呢?”庆德问,“闲养着他们?”

“当然不。”石舜华道,“叫洋人教那些工匠的孩子西洋文。对了,庄上的孩子愿意学,叫洋人一块教,不收费,笔墨自备。”

“叫小孩跟着学?”庆德惊讶道。

石舜华:“工匠也会老。他们老了以后,后继无人,堂堂杂货店还是得找洋人买东西。”

“对,对,你考虑得对,我一时没想到。”庆德道,“我这就回去告诉崔管事。”

石舜华道:“等等,我还没讲完。交代崔管事,再从别处找几个洋人,把庄上洋人教的东西拿给那些洋人看。”

“以防他们乱教?”石舜华点头,庆德道:“我如今在家闲着没事,这事我来办。招到洋人后安排在我庄上,回头叫工匠去我庄上见洋人,崔管事找的那些洋人也不会发现。”

“行。”石舜华道,“有急事去找四皇子,他进出畅春园方便。”

“四皇子?”庆德眼神一闪,“以往听说他跟太子关系最好,不是谣传?”

石舜华:“不是。今儿早上还在这里用饭。”

“你二哥回去了?”太子回来后,见前院安安静静,到西次间,看到只有石舜华和她的两个大丫鬟在,“哟,这就是庆德送来的?”拿起桌子上的小玩意问。

石舜华“嗯”一声,放下手里的白玉棋子:“有几样给大阿哥了。过几天十六弟的满月礼,咱们要送礼么?”

“给孤的阿玛的儿子送满月?”太子啧一声,“孤也不知道该送什么。要不孤回头问问汗阿玛?”

“你确定汗阿玛不会把你打出来?”石舜华笑眯眯的问。

太子撇撇嘴:“要不就把这个小狮子送过去?”

“说正事呢。”石舜华道,“你找机会问问大哥,大嫂送什么。”

“要问你问。”太子道,“自打你有了身孕,胤禔见着孤就刺孤,跟个疯狗似的。孤躲他还来不及呢。”

“你没还击?”石舜华诧异道。

太子:“我懒得搭理他。汗阿玛知道他心急儿子,我跟他叨叨,汗阿玛也会劝孤要多理解他。”

“四弟妹会去吧?”太子摇头表示不清楚。石舜华道,“明儿四弟再跟过来用早膳,你叫他回去问问四弟妹,咱们比四弟妹多一成。”

“为什么要比四弟妹多一成?”太子不明白。

石舜华:“因为你是储君,无论干什么都要拿出储君的气度。”

“……今儿早朝收到一封三公主送来的喜报,她的长子出生了。”太子道,“汗阿玛特别高兴,已令内务府准备礼物,孤是不是也得备一份?”

第25章准备贺礼

石舜华:“三公主?”

“端静,生母是庶妃布贵人,这些年在宫里就是个隐形人。”太子说着,一顿,“孤是太子,在寻常人家就是嫡子,应该不用给庶女送礼吧?”

石舜华:“汗阿玛还是皇上呢。”

太子噎住:“…小十六的满月礼,三公主儿子的贺礼,过些日子老三娶嫡福晋,孤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你说呢?”石舜华反问。

太子想死:“咱俩成亲的时候,他们都没送礼物。”

“你跟他们一样吗?您是嫡子,还是太子。”石舜华道:“搁寻常百姓家,分家的时候嫡子拿大半家产,嫡次子得小半家产,庶子能得多少全看当家主母心情如何。所以庶子偶有失礼处,人们也会原谅,只因他庶子,不是要承担家族重任的嫡子。”

“按照你这么说,就算你的堂堂杂货店日进斗金,也经不起三天两头送礼。”太子想一下,就说,“你还是派人去宫外采买吧,民间东西便宜。”

石舜华轻笑一声:“汗阿玛赏给咱们那么多东西,把你我不喜欢的挑出来,再去宫外买一些,收拾两车——”

“两车?!”太子震惊,“你还真舍得。”

石舜华哆嗦一下:“别这么大声音啊,吓我一跳。三公主的儿子是你外甥,而你也是他唯一的嫡亲舅舅。我大哥的长子出生,他大舅哥还送两车东西呢。一车小孩子用的东西,一车只能供着的御赐之物,悄悄送到汗阿玛那里,回头三公主只收到你和汗阿玛送的东西,自然只认你这一个兄长。

“园子里人多眼杂,送贺礼一事也只能瞒得一时,过些日子传到布贵人耳朵里,她会打心眼里感激咱们。你心疼东西像流水一样往外出,那就在汗阿玛跟前表现出东宫很穷,赶明儿汗阿玛自然会找机会补贴咱们。”

“那不就相当于拿汗阿玛的东西送人?”

石舜华:“汗阿玛虽是君也是父,当儿子的吃不上饭,他必须负责。再说了,他如果放咱们出去,咱们买几处庄子,再开几家铺子,也用不着找他要。”

“汗阿玛不会放孤出去。”太子道,“咱们出去内务府就得重新建一处东宫。耗费巨资不说,城内也没那么大空地。”

石舜华接道:“也不方便你帮他批奏折,对吧?所以,没钱就找汗阿玛要。”顿了顿,“爷如果拉不下脸,我出面要。”

“你去找汗阿玛?!”

石舜华:“不需要。汗阿玛关心你,更关心妾身肚子里的孩子,改天妾身在奴才面前透露一些,通过霍林和王以诚的传到汗阿玛耳朵里就行了。”

“这么麻烦?”太子讶异,“等等,王以诚会帮你传话?”

石舜华:“不知道。不过,上次德妃的人求见汗阿玛,王以诚都不介意告诉咱们,我想这么一点小事,他应该会跟梁九功说。汗阿玛想知道咱们的事,只能找他的心腹太监梁九功去查。”

“难怪你之前对那个奴才那么客气。”太子恍然大悟。

石舜华摇了摇头:“我当时没想过这些,只是想礼多人不怪。”

“咱们的东西都在宫里,得派人去宫里拉回来。”太子道,“只是咱们的人一旦到宫里,后宫那些女人就该知道了。”

“叫张起麟、小顺子,阿笙和阿箫过去拉东西。”石舜华道,“毓庆宫里只有几个看门的,装东西的时候把他们赶去前院,后宫那些母妃想破头皮也想不到。”

太子仔细想了想:“你安排吧。但是,别累着孤的儿子。”

“万一是个闺女怎么办?”石舜华顺嘴问。

太子呼吸一窒:“没关系。反正大嫂连生个四个闺女,你才生一个。”

“还有三次机会么?”石舜华反问。

太子脸色骤变:“别乱讲,孤不想要四朵金花。”

石舜华噗嗤笑喷,一见太子瞪她,连忙说:“阿笙,去拿笔墨纸砚,我写单子,你们从城里回来的时候顺便把东西买齐。”

“现在就准备啊?”太子诧异道。

石舜华:“汗阿玛高兴,内务府不敢拖延,保不齐明日早朝就备好了。”

翌日,早朝,太子心里惦记着给三公主的贺礼一事,便时刻注意着内务府总管。下朝后看到内务府总管海拉逊被康熙留下来,立刻往讨源书屋去。

胤禛只是跟三皇子说两句话,再找太子就发现太子不见了。天天去讨源书屋蹭饭的四皇子胤禛不好意思自己过去,骑马回家,到家已热得满头大汗。

四福晋吃惊道:“出什么事了?”

“什么出什么事了?”胤禛不明白。

四福晋:“爷这些日子每天早上都去太子那里用早膳,今儿怎么突然回来了?”

“哦,你说这事啊。二哥明知道我早上去他那儿吃饭,见我和三哥说话就故意不等我。”胤禛道,“我还以为他会跟二嫂学大方点,没想到比以前更小气。”

“太子可能有什么事吧。”四福晋道。

胤禛摇头:“他整天在园子里住着,汗阿玛不找他,他什么事也没有。”

太子匆匆到家,就问:“东西准备好了吗?”

“好了。”石舜华道:“在前院西次间里堆着,爷用过早膳就去问汗阿玛,内务府准备的礼物什么时候送过去。”

“行,摆饭吧。”太子怕内务府的动作太快,放下碗筷就往康熙那儿去。

康熙却是刚拿起筷子,看到太子不经通传直接进来,眉头一挑:“保成有事?”

“有事。”太子在康熙面前从来都是有话直说:“儿臣也给三妹准备一份礼物,想麻烦内务府的人一块给三妹送过去。不过,跟汗阿玛的贺礼没法比。”

康熙眉头微蹙,不太敢相信他所听见的:“你,说什么?你也给端静准备了礼物?”

“是啊。”太子心想,是不是觉得很意外,以后意外的事多着呢,“其实是福晋准备的,儿臣也不清楚都有些什么东西。”

康熙一听到儿子说起儿媳妇,瞬间淡定:“内务府的人明儿一早出发,你叫人把东西拉过来吧。”

现在拉过来?那可不行。太子道:“还没收拾好,内务府的人明日走的时候再去儿臣那里拉东西成吗?”

“这有什么成不成的。”康熙道,“赶明儿内务府的人来向朕辞行,朕叫他们过去。”

太子拱手道:“那儿臣就回去告诉福晋?”见康熙点头,就说:“儿臣不打扰汗阿玛用膳,儿臣告退。”

“去吧。”康熙望着太子走远,放下筷子,不禁感慨道:“以往有时连朕的生时都能忘记,如今居然知道给妹妹准备礼物了。”

梁九功笑道:“太子爷长大了。”

“可不是么。”康熙拿起筷子,笑呵呵道:“朕乍一听他也给端静准备了礼物,朕险些朝腿上掐一把,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奴才不如皇上定力好,刚才真往腿上掐了一下。”梁九功心想,您是没掐自己,但您筷子上的肉掉了,“有太子妃提醒太子,太子以后会越来越成熟。”

康熙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保成福晋很不错。”

石舜华料到内务府的动作很快,没料到一天之内就准备好。听太子讲完,就带着她和太子的心腹去西次间,把礼单重新对一遍,确定东西包好,路上翻车也不会摔碎,便令太监把东西抬到廊檐下。

翌日早上,太子刚回到讨源书屋,送贺礼的侍卫赶两辆空车过来,张起麟看着他们把东西装上车,就去后院向主子禀报。

太子看着石舜华问:“刚才孤要出去,为什么拦着孤?”

“有张起麟在就好了啊。”石舜华道,“东西我昨儿反复检查三次,没有问题,爷不用担心。”

“以前顾问行和梁九功来送东西,你都客客气气的,这次怎么不过去了?”太子并不是担心礼物有破损,他和端静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根本没什么感情,之所以准备贺礼,只不过是做给康熙看。

石舜华没听明白就听他的心里话,搞清楚他纠结什么,笑道:“侍卫是朝廷的人,你是储君,他们不敢得罪你。梁九功和顾问行是汗阿玛的人,我们得罪他们,他们就敢在汗阿玛面前公报私仇。张起麟,我说得对不对?”

张起麟头皮发麻:“福晋,奴才可从未在爷面前乱讲过。”

“瞧瞧,瞧瞧,我又没说你搬弄是非。”石舜华说着,话锋一转,“以前没少干这种事吧?”

张起麟想给她跪下:“奴才胆子小,不敢。”

“怂货!”太子替他丢人,“滚出去。”

“嗻!”张起麟大松一口气,一溜烟跑出去,端是怕被石舜华逮住,继续借机敲打他。

石舜华道:“爷是储君,将来那些王公大臣都是您的臣子,您不需要拉拢他们,对待老臣稍稍恭敬一点便可。话说回来,你和他们处的太好,汗阿玛指不定以为你等不及了呢。”

“福晋,能说说有你不懂的吗?”太子冷不丁开口问。

石舜华笑道:“《史记》和《资治通鉴》我都有看过。我说的这些不过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爷有时候想不到,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

“你一个姑娘家,不应该忙着学琴棋书画,管家刺绣?你额娘就由着你看那些书?”太子很好奇,“她是打算把你养成女状元啊。”

石舜华心想,看什么书,多费神啊。那些事都是我亲眼所见,“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那你说说孤以后会怎样。”

石舜华:“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该装傻的时候装傻,该出血的时候不要心疼银子,该叫屈的时候不要硬撑着。

“汗阿玛是天子,也是人父,三位皇后不在了,把汗阿玛养大的太皇太后也不在了,后宫的女人对汗阿玛来说都一样。您就是汗阿玛最亲的人,维持好这个关系,爷将来自然顺顺利利的。”

“真不用跟王公大臣打好关系?”太子以前从未想过放下身份跟大臣们打交道。

石舜华很肯定:“不需要。王公大臣是升是贬不过是汗阿玛一句话的事。你看哪位不顺眼,在汗阿玛面前提两句,什么贪污受贿,渎职了,汗阿玛一查一个准。”

“什么叫一查一个准?”

石舜华:“十官九贪。唯一不贪的也有别的毛病,像汤斌那样死的时候都没钱安葬,说好听点叫清廉,说难听就是不会做官不会做人,唯一可取之处是学问好。这一点不足为惧。以前我阿玛还在时曾说过,当官啊,就得向张英张大人学。”

太子:“你说张英,孤突然想到汗阿玛跟孤提过张英的大儿子,汗阿玛的意思过两年叫张廷瓒去詹事府担任少詹事,但孤不喜欢张英,当时就没答应。”

“你为什么不喜欢张英?”石舜华好奇,“妾身记得他当过你的老师。”

太子:“张英那人太精明,只忠于汗阿玛,孤有点拿不住他。”

“爷真是没事找事。您别瞪我,您想想,张英都多大年纪了。”石舜华道,“他只忠于汗阿玛又能忠几年?詹事府是负责东宫事务的衙门,进了詹事府就是爷的人,儿子变成你的人,张英的脑袋即便是榆木做的,也不敢得罪爷。毕竟儿子在您手上。”

太子张了张嘴:“……孤那时候哪想这么多。以为有了叔公就有了全天下,张英不喜欢孤,孤就不喜欢他。”

“爷,福晋,四爷又来了。”张起麟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太子霍然起身:“他又来干嘛?!没完没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