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胤祯笑道,“快丑时了,台吉大人怎么还没歇息?”

策妄阿拉布坦面色一僵:“下官本来睡着了,感觉到可能有狼,突然就惊醒了。”

“台吉大人倒是警惕。”弘曜走过来,“大人考虑的如何,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可不多了。”

策妄阿拉布坦僵住,叹了一口气,不得不面对现实:“王爷可否再宽限几日?”

“容你们收拾收拾往西北迁徙?”胤祯问。

策妄阿拉布坦有一次僵住。

胤祯:“待朝廷派兵接管这边,我们就去西藏,最迟岁末,朝廷也会派兵将士接管藏区。台吉大人,本王不是不准你走,你要走就只能一直往西。什么时候能卷土重来,本王估计您这辈子是没机会。”

策妄阿拉布坦瞪大双眼。

胤祯:“当年太上皇征讨准噶尔,你献上噶尔丹的尸体向朝廷臣服,太上皇便许首领之位。如今这招对皇上没用,必须让本王看到你的决心。否则本王只能当刽子手,用鲜血滋养这片土地。”

策妄阿拉布坦张了张嘴,半晌没憋出一个字。

“这位是皇上的嫡子,三阿哥弘晏,这位是嫡次子弘曜,也是监军。”胤祯指着身侧两人,“皇上来之前也曾叮嘱本王,台吉大人执意要走,本王不得阻拦。”顿了顿,指着远处的漆黑,“台吉大人,请回!”

策妄阿拉布坦回到帐中,召集所有智者和勇者传达来自清廷皇令。

新皇登基一年多,三次火器演练,准噶尔部落的智者自我安慰演练的本意是威慑。而准噶尔部的智者也想过,新皇打算接管塞外,也得再过三年五载。毕竟他刚登基,权利还在交接中。

给准噶尔五年,待准噶尔兵强马壮存下银两,他们的骑兵没法跟清廷的火器抗衡,也能买得起红毛子的火器。到那时候就不会再怕朝廷。

计划很美好,变化来得快。

智者们蔫头耷脑,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走,得做好跟西方人抢夺土地的准备。不走,以后受朝廷管制,无性命之忧,却活得窝窝囊囊。

天空破晓,策妄阿拉布坦揉着酸涩的眼角,望着左边的智者,右边的勇士:“昨晚的情况你们也看到,清廷骑兵根本不跟我们交锋,几架火炮就能把咱们打的溃不成军,落荒而逃。这个皇帝的行事作风跟康熙不一样。我使人打听过,整个塞外没人能猜出他下一步会做什么。”顿了顿,“我听你们的,是降还是走?”

勇士虽勇,也不是刀枪不入,也不是天生地养。每个人都有妻儿老小,他们死了,部落会帮他们照看。若所有勇士都死了,准噶尔部就真走上绝路。

“昨儿晚上那个直亲王的话,我们都听到了。”其中一个人弱弱道,“我们担心他会说到做到。”

策妄阿拉布坦认识直亲王,知道他是个狠人:“那位随康熙征讨过几次噶尔丹,不喜欢咱们,他能对咱们下得去手。”

“那,那我们——”

“台吉!”帐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

策妄阿拉布坦猛地起身:“出什么事了?”撩开门帘,就看到小兵神色慌张,“是不是清廷的兵马到了?”

“是,是的,就在十五里外。”小兵连忙说,“火炮正对着我们。”

策妄阿拉布坦眼前一黑,侍从连忙扶住他:“大人,您,您没事吧?”

胤礽大步走近慈宁宫,看到他爹居然在逗鹦鹉,摇头失笑:“汗阿玛,告诉您个好消息。”

康熙瞥了他一眼:“西北传来的?”

“什么都瞒不过您。”胤礽恭维道,“整日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

康熙夺过来,不禁睁大眼:“准噶尔降了?!”

“不费一兵一卒。”胤礽道,“早知道火器这么好用,朕应该再多招些工匠,不过现在也不晚。去西洋的工匠也快回来了,希望他们学有所成。”

康熙眨了一下眼:“等等,策妄阿拉布坦同意由朝廷派兵接管准噶尔?这,这怎么可能。”

“火器在前,没什么不可能。”胤礽道,“如今朕愁的是命谁接管那边。”

康熙疑惑:“朝中无人可用?”

“良将不少。”胤礽道,“随您征讨过准噶尔的岳钟琪挺不错,对准噶尔很熟,能文能武。只是川南那边大事没有,边关小事不断,他走了,朕没想好谁来替他。”

“朕记得他只是游击?”康熙道,“找个替他的人应该挺简单。”

胤礽:“他虽说是从三品,能力却比许多二品武将出色。”

“你大舅子呢?”康熙问。

胤礽楞了一下,顿时好笑,“您说傅达理?他估计没心思入川。”

“为了石家老三的事?”康熙问。

胤礽:“大清入关以来第一位和离的亲王福晋,虽说没人敢在石家人面前嚼舌根,他们一家多少都会在意。”

“朕当时就提醒你,和离的女人比节妇难嫁。”康熙道,“石家一门头痛也是他们活该。”

胤礽瞥他爹一眼:“再难嫁也比保泰容易。”

“哼,你就嘴硬吧。”康熙道,“弘晅跟朕显摆他过几天随船出海,朕也要去。”

胤礽连连点头:“去去去,你们都去。”

“你什么态度?”康熙瞪眼。

胤礽:“再过几天朕的二十四弟就过百天了,您不等着他过了百天?”

“百天又不是周岁。”康熙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赶紧叫敬事房给朕收拾收拾。”

胤礽点头:“儿子这就去安排。”出了慈宁宫命人去宣胤禟,把他爹和他儿子扔给胤禟。

胤禟一听说此次出海带着太上皇和小太子,一个头两个大,要哭不哭地看着胤礽:“一个太子臣弟都搞不定,您再给臣弟一个老小孩,干脆杀掉臣弟算了!”

第214章皇帝说媒

胤礽佯装很无奈:“一个是朕的老子,一个是朕的儿子,老的老小的小,打不能打,骂不能骂,你要朕怎么做?”

“臣弟……汗阿玛你没法管,弘晅是你不想管。”胤禟道。

胤礽:“弘晅除了懒点贪玩点,其他方面都无需朕操心,换你舍得管?”

“舍得!”胤禟道,“反正不是臣弟的儿子。”

胤礽指着门口:“滚!”

“汗阿玛和太子——”

胤礽:“不是朕叫他们跟你去试船,是汗阿玛要带弘晅去,叫弘晅见见汪洋大海,朕只是替汗阿玛支会你一声。”

康熙喜欢太子的几个嫡子,朝野内外人人皆知,胤禟不疑有他,仰天长叹:“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皇上,九爷没事吧?”霍林见他一步三晃,有气无力地往外走,担心他下一刻会摔倒。

胤礽看一眼晃悠悠的背影,嗤一声:“装呢。”顿了顿,“都是朕玩剩下的。”

霍林想到早几日他主子在景仁宫装死,抿抿嘴忍着笑:“皇上,孙大人下午过来,您还记得吧?”

“孙嘉淦?”胤礽不禁拍拍额头,“都怪老九,朕还真给忘了。”

霍林:“皇上,主子娘娘说孙大人如果不愿意,您不能逼着他娶三姑娘。”

“朕比你懂。”胤礽道,“催朕的是她,给朕提一堆不准的也是她,普天之下也就朕能受得了她。”

霍林心想,您却甘之如饴:“您和娘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换作旁人娘娘都懒得搭理,更别说提要求了。”

胤礽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溜须拍马。

霍林笑笑没说话,心说,就这样您还百听不厌呢。

下午申时,孙嘉淦来到乾清宫。

胤礽指着胤禟上午坐过的绣墩:“先等朕一会儿。”

一炷香后,胤礽批完奏章放下朱笔,喝口茶清清喉咙:“孙爱卿,朕给你做个媒。”

孙嘉淦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死,颇为无语:“皇上真爱做媒。”

“唉,朕只有这一点小爱好,偏偏孙爱卿次次不领情。”胤礽也很苦恼。

孙嘉淦下意识想起身,抬眼发现皇帝脸上没有丝毫怒气或者不耐,顿时哭笑不得,配合他说:“敢问皇上这次给微臣介绍的也是节妇吗?”

“不是。”胤礽道,“石家三姑娘了解吗?”

孙嘉淦张了张嘴:“她……裕亲王福晋?”

“裕亲王以前的福晋。”胤礽道,“不用着急回答,也不用担心裕亲王一脉,他不敢找你麻烦。”

孙嘉淦苦笑:“微臣不担心裕亲王,有您和皇后在,裕亲王不敢找微臣麻烦。微臣家里的情况您是知道的,连一间房都没有。”

胤礽挑了挑眉:“石三姑娘若是在乎门第就不会跟裕亲王和离。她因为什么和离,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石家三姑娘在乎什么,孙爱卿稍稍打听一下也能知道。

“石家是满人也算是汉人,三姑娘断不会因为你是汉人而瞧不上你。或者你还是觉得石家门第太高,怕百姓说你娶个和离的女子是看中对方家世?”

孙嘉淦坚信妻贤夫兴旺,而他又不想再死妻子,便想找个通情达理,身体康健的女子。身体这一条易寻,通情达理难觅。

若是一般的操持家里倒也好找,孙嘉淦自认为他不会在翰林院呆一辈子,日后他高升,他妻子的责任就不只是照看一家老小,还得懂接人待物。凭这一点,对方就得是个识文断字的女子。

孙嘉淦如今一穷二白,又不想低就,才一直没成亲。

石家贵女,接人待物、规矩、管家方面无需担心,可皇后的亲妹妹,孙嘉淦做梦都不敢想。即便跟裕亲王和离,也有一群人等着求娶。

汉人注重名节,在京城生活好几年的孙嘉淦知道大部分满人和蒙人不在乎。京城满蒙勋贵也不少,于是孙嘉淦就问:“皇上怎么会想到微臣?”

“皇后给朕提两个要求,三姑娘将来的丈夫不能有嫡庶子,滕妾不能超过三位,朕认识的人当中只有你一个。”胤礽道,“朕懒得使人出去打听。爱卿若是不愿意,朕再使人出去打听。关内关外那么多男人,总能找到几个。”

孙嘉淦觉得他应该拒绝,可是一想着儿子的舅舅是石家几兄弟,有个高门出身的母亲,孩子教养无需他操心,闺女也能嫁的极好,如此种种,顿时让孙嘉淦犹豫不决:“三姑娘不见得能看得上微臣。”

“三姑娘只有这两个要求,你都满足,朕觉得她会愿意。”胤礽道,“孙爱卿,你也是三十岁的人了,是回去想想还是不愿意,直接给朕个痛快话。别磨磨唧唧不丈夫。”

孙嘉淦苦笑:“微臣回去想想。”

“退下吧。”胤礽拿起右手边的奏折。

孙嘉淦躬身退出去。

霍林迫不及待地问:“孙大人居然没一口回绝?”

“孙家祖坟上冒青烟了,石家这门亲事也轮不到他。”胤礽往外看一眼,“孙嘉淦真聪明就不会拒绝。”

霍林试问:“是因为保媒的人是陛下您?”

“跟媒人是谁没关系。”胤礽道,“孙嘉淦一个从山西来的文人,有机会和京中勋贵搭上关系,甭说叫他娶石家姑娘,叫他娶皇后的干妹妹,他也愿意。”

霍林:“孙大人既然看中三姑娘的家世,那他干什么犹豫?”

“三姑娘不是节妇,保泰还好生生活着,他一旦同意这门亲事就得做好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的准备。”胤礽道,“还得对三姑娘极好。保泰是亲王,是宗室,有太上皇看着,朕和皇后不能拿他怎么办。惩治一个孙嘉淦,对皇后来说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霍林明了:“难怪孙大人看起来想答应,又说再考虑考虑。”

孙嘉淦回到家中分别给家中父母和兄长写一封信,托驿站快马加鞭送过去。

翰林院庶吉士官衔不高,怎奈经常为皇帝起草圣旨,算得上是天子近臣。驿站接到他的信,收到他多给的银两,当天下午就派人前去送信。

翌日早朝,孙嘉淦很担心皇帝把他留下来。然而,此后半个月,胤礽都没再找过孙嘉淦,仿佛忘记这件事。

孙嘉淦心中忐忑,难不成皇上已有别的人选?

石舜华见着胤礽也在问:“孙嘉淦考虑清楚了没?”

“宫外碧水的人递消息称,孙嘉淦早些天去了一趟驿站,他们到驿站打听孙嘉淦寄出去两封信。”胤礽道,“算着日子还不该收到回信,不着急。你大哥出发去四川了没?”

石舜华:“大嫂前天来向妾身此行,昨儿就已经走了。岳钟琪这会儿也该到准噶尔了。弘晏和弘曜什么时候能回来?”

“年前年后,具体什么时候朕也说不准。”胤礽道,“今年必须把西藏收回来。”

石舜华:“上次八弟和十四弟入藏,没有提改土归流一事,只是在那边放半天火/炮,西藏土司应该已有防备,这次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朕已经命五弟带兵和火器过去支援。朝廷只是收缴他们的火器和兵器,内务由藏区的人打理,藏区的百姓会同意。”胤礽道,“无论哪里哪个族,大多数百姓还是希望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石舜华:“准噶尔呢?”

“蒙古大草原上逞凶斗狠的牧民几乎都在准噶尔,准噶尔部的男人们才那么不安分。”胤礽道,“对付那类人只能先打趴下,然后再慢慢驯服。”

石舜华很意外:“爷很有经验。”

“爷本来什么都不懂,被你骗的次数多了,爷的脑袋就开窍了。”胤礽道。

石舜华抬手就要掐他,身后传来一声咦,下意识回头,惊讶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儿臣回来的不是时候。”弘晅冲着两人扮个鬼脸,“不打扰你们,儿臣回毓庆宫。”

“站住。”胤礽拨开石舜华的手,“你皇额娘问你话呢。”

弘晅:“这次没有往南去。早上从天津卫出发,晚上到奎尔帕特岛,儿臣和皇玛法在岛上住一晚,又跟着渔民出海玩一会儿就回来了。”

“船的速度快了?”胤礽算着两地距离问。

弘晅:“听九叔说比洋人的船快一点。不过,神机营的工匠却还要再改进。回京的路上九叔跟儿臣和皇玛法坐一块,九叔建议皇玛法在国子监开工匠科,专门研制船、火器,皇玛法想也没想就拒绝。九叔当时气得哼哼的,还说早知道就不问皇玛法来问您。”

“没了?”胤礽问。

弘晅:“没有啦。到船上的时候,九叔就去忙别的事了。不对,还有一件事,皇玛法想出去玩,不是去江南,是去南边。还叫九叔给他做一艘小一点的飞剪船,九叔没理皇玛法。”

“老九长本事了。”胤礽有些意外。

石舜华:“九弟就没怕过汗阿玛。如今主政的人是您,九弟不理汗阿玛也正常。小五,过来我看看。”

“看什么?”弘晅跑过去。

石舜华摸摸他的脸:“果然糙了。我刚才就看到,没抹面脂,被海风吹的吧?”

弘晅不好意思,抓住石舜华的手:“别揉了,皇额娘。糙老爷们,糙老爷们,儿臣糙一点才像老爷们。”

“十一岁的老爷们。”胤礽脱口道。

第215章理屈词穷

弘晅翻个白眼,不等他爹开口,转身回毓庆宫。

胤礽望着他的背影咬牙切齿:“这孩子对朕越来越不敬,改天必须得收拾他一顿。”

“今儿就挺合适。”石舜华道,“妾身使人去把他喊回来?”

胤礽下意识转向石舜华,见其似笑非笑,“不用你多管闲事。”说着话往外走。

“天快黑了,干什么去?”石舜华忙问。

胤礽张嘴想说慈宁宫,到嘴边拐个弯:“去后面。”

景仁宫的宫女、太监大惊,齐刷刷转向石舜华。

皇后娘娘扫众人一眼,慢悠悠坐回去:“去毓庆宫把太子找来陪本宫用饭,记得跟他说皇上不在。”随即吩咐宫人摆饭。

小太子不想过来,一听传话的小太监说他汗阿玛去后面,瞬间记起被他忽略的四人。忙不迭到景仁宫,看到只有石舜华一人坐在正堂,进门就说:“皇额娘,别难过,汗阿玛不陪您,儿臣陪您。”

石舜华愣住,好一会儿才意识他什么意思:“你汗阿玛去慈宁宫了。”

“不是去后面?”站在门边的孙河惊讶道。

石舜华:“不是。不信你们去问门房。”

孙河当真跑过去问门房,皇上是往南边去还是往北去。

门房关门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便跟孙河说他不清楚皇上往哪儿去,但他可以肯定皇上没有去后面。

弘晅好奇,盯着石舜华:“皇额娘怎么猜出来的?”

“我了解你汗阿玛。”石舜华给儿子夹点小炒肉,“估计是跟你皇玛法商量国子监招工匠的事。”

康熙虽为太上皇,胤礽却不能事事都最后才告诉他。节妇另嫁、火器演练、改土归流这些事其实都是出结果了,康熙才知道。胤礽怕经常这么干把他爹气出个好歹,便暂时收敛,到慈宁宫陪康熙用饭,顺便劝他松口。

胤礽跟石舜华夫妻多年,早就学会劝人的时候避难就易,所以胤礽劝康熙的时候只说火器给朝廷带来的好处。

康熙亲征准噶尔时也用过火器,却从未想过只用火器。胤礽用火器在边关狂轰滥炸,把云南各地的土司吓得老实的跟鹌鹑似的,康熙听他八儿子说起这事时,第一反应是还可以这么干?

康熙没事时就忍不住去想,当年噶尔丹乱蹦跶的时候,他如果也这么做,甭说一个噶尔丹,就是三个五个也不够神机营轰。

胤礽先提出再招些人学做火器,康熙非但没意见还很支持,虽然没少在几个嫡孙面前数落胤礽“败家”,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某些想法真不如胤礽。

随后,胤礽就问他爹人招来放在哪儿。

康熙想也没想就说神机营。

胤礽提醒他爹,进了神机营都有俸禄。什么都不会的人招进来就给俸禄,胤礽不同意。

康熙仔细一琢磨,胤礽说得对。于是就问胤礽是不是早就想好把人放在哪里。

胤礽没想到他爹如今反应这么快,也就没再拐弯抹角,直接说放在国子监,先由国子监的师傅教会认字和算术,然后再教如何制火器。

康熙看胤礽好一会儿,才说:“太子都跟你说了?”

“小五回来就告诉儿子。”胤礽道,“他是怕九弟气着您,提议儿子来劝劝您,别跟九弟一般见识。朕觉得九弟的主意挺好,又怕您觉得朕跟九弟一伙的,刚才就没敢直接跟您说。”

胤礽过来的时候,康熙刚回房换身衣裳,按照时间来算,的确是见着弘晅就往他这边来。无论是真是假,胤礽的这份心,康熙是看到了。

国子监乃太学,国学。胤禟要把什么都不懂的造船匠弄去国子监,康熙自然不同意。而火器乃国之重器,国之根本,和人才同意重要,胤礽从火器劝他,康熙说不出拒绝的话。

放下筷子,康熙长叹一口气,对胤礽说:“此事慢慢来,别一次把人全弄进去,否则国子监的那些大儒会罢课。”

胤礽笑道:“朕有的是耐性。汗阿玛,岳钟琪接管准噶尔,喀尔喀蒙古的牧民再也不用担心策妄阿拉布坦,没什么好感谢朝廷,却又很感激咱们,知道您喜欢吃那边的羊肉,就派人送来几十头羊,如今在皇庄养着,明儿晌午叫弘晅陪您吃羊肉锅子。”

“你又忙什么?”康熙问。

胤礽:“皇后晌午跟朕说,明儿弘晋的福晋带孩子进宫,虽说是个女娃,也是朕的第一个孙女,朕想过去看看。”

“你的孙女?”康熙惊了一下,“岂不是要喊朕曾祖父?”

胤礽点了点头:“儿子怎么感觉您很吃惊?您不早就知道弘晋的嫡福晋生的是个格格?”

康熙的确知道,正因为知道弘晋的福晋有身孕,才决定不能再让庶妃们生孩子。可是真听到他儿子当爷爷,心中依然震惊:“弘晋明儿不过来?”

“弘晋如今在理藩院学处理案件,估计不过来。”胤礽问,“您找他有事?”

康熙颇为失望:“朕也想看看你的那个孙女。”

“朕回头跟皇后说一声,叫嬷嬷把孩子抱过来。”胤礽嘴上这么说,晚上回到景仁宫就提醒石舜华别忘了。

自打郭布罗秀逸有孕,西六宫就再也没传出喜讯,石舜华便猜到康熙不准庶妃生了。念公爹终于知道停止,翌日弘晋的福晋到景仁宫,石舜华就命嬷嬷把孩子抱去慈宁宫。

弘晋的嫡福晋为姑娘时就听说过石舜华的大名,后来参加选秀发现皇后娘娘不苟言笑,望着她的时候颇有种众生皆为蝼蚁的感觉,心里面更加怕她。

嫁给弘晋之后,随弘晋来宫里请安,石舜华赏她一副翡翠头面,对她很是和气,弘晋的嫡福晋依然怕她。

每次来给石舜华请安,只要石舜华不开口,出了景仁宫就直接回去,都不敢去后面弘晋的生母李佳氏那里。

石舜华听门房说过几次,很好奇她是不是不喜欢李佳氏,听她的心里话,发现是怕她生气,很是无语:“太上皇想见见小格格,得好一会儿才能回来,你去后面见见你额娘吧。”

“是。”弘晋的福晋起身,福了福身才转身出去。

新来大宫女阿钟忍不住说:“大福晋怎么这么怕主子,主子又没数落过她。”

“本宫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虫子,本宫可不知道。”石舜华道,“你去慈宁宫跟太上皇说小格格该饿了。”

阿钟眨了一下眼:“小格格刚去。”

“你这丫头怎么不开窍呢。太上皇不会照看小孩,看一眼就叫嬷嬷抱回来,这么大冷的天,传出去显得太上皇故意折腾小格格。”孙河道,“主子叫你过去是给太上皇个台阶下。”

阿钟明了:“奴婢现在就去。”

话说回来,因胤礽也想见见孩子,可他上午又着实忙,石舜华便留大儿媳妇在景仁宫用饭,下午再回去。然而,临到吃饭的时候,弘晋的嫡福晋走到石舜华身后站着。

胤礽不解:“这是做什么?”

“伺候婆婆用饭,没见过吧。”石舜华笑道。

胤礽:“第一次见。成了,坐下吧。”

大福晋看向石舜华。

石舜华揉揉额角,摇头叹气:“这么多宫女用不着你伺候。想吃什么跟你的人说,今儿晌午就咱们仨,弘晅不过来了。”

“太子他在毓庆宫?”大福晋没话找话。

石舜华:“在慈宁宫大口吃肉呢。说起来弘晅掉的牙还没长出来,又有两个牙松了,今儿也没法啃羊蝎子。”

“不能吃正好。”胤礽道,“才十一岁,肚子比朕的还大。朕特意问过武师傅他有没有偷懒,他的几个武师傅都说没有,居然还能吃那么胖。赶明儿跟小顺子说一声,戌时过后,不准再让吃东西。”

石舜华:“小顺子管不住他。跟他说吃胖了将来讨个漂亮的福晋,人家也不会真心喜欢他,他就不吃了。”

大福晋偷瞄一眼公爹又瞄一眼婆婆,见两人没注意她,连忙给身后的丫鬟使个眼色,那边的烤鸭看着挺好,快给我夹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