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上一章:第 24 章
  •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下一章:第 26 章

又过得一会儿,也不知为何,我心跳猛地漏了两拍,红袖与一撮毛的面孔突然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她二人脸上俱都是惊恐绝望之色,惊叫声仿佛就响在我的耳边,尖利刺耳,瞬息过后,便又戛然而止。

我惶惶然不知所措,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满面。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她俩个停留在这世上的最后一瞬间。

原来,便是猪八戒一个,只有五百年功力的柳少君也是打不过的,他是变作了沙和尚的模样,从猪八戒手中骗出了阿元与阿月。那猪八戒很快察觉,从后追赶不放,危急时刻,红袖与一撮毛两个挺身而出,变作阿元与阿月的模样引开了猪八戒,这才换得柳少君与两个孩子的生路。

那猪八戒捉回红袖与一撮毛,与后面赶到的沙和尚一同去了宝象国,为了引黄袍怪出来,就在那宫城之上,将她俩个从空中重重掼下,摔死在白玉阶前,鲜血迸流,骨骼粉碎。

我一直忘不掉初见红袖的情形,她一手叉腰,一手挥帕,娇笑着喊我“公主娘娘”。

我还记起一撮毛其实早已不叫一撮毛,她循着红袖的名字,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添香”。

这两个小妖,一个嘴滑,一个脚快,无事时总是信誓旦旦,要与我同生共死,可但凡遇到点事,她两个便就见风使舵,溜得比谁都快。唯独这一次,她们没有跑,替我的两个孩子死在了宝象国皇宫的白玉阶前。

而我,却被困在波月洞中,除了哭泣,别无他法。

还记得幼年时母亲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说每个年轻姑娘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想她的意中人是个大英雄,于她危难无助之时,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从天而降……

可惜我一直等到天黑,也没能等来我的英雄。

从天而降的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他与我说黄袍怪已回了天庭,还说黄袍怪本就是天上的神将,乃斗牛宫外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之首的奎宿星君。他可不叫什么黄袍怪,他是奎木狼。

难怪素衣仙子一直都叫他“奎哥哥”,难怪他一直说自己不是妖,原来竟是这般缘故……

他,足足瞒了我一十三年。

孙悟空又道:“公主也不是凡人,乃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和那奎星有了首尾,这才相约私逃下界,配成了这一十三年夫妻。所有种种,都是前世前缘,该有这些姻眷。”

我听得怔怔,好半晌才能哑声问道:“我前世是那侍香的玉女?”

“司命星君的话,怎会有错?”孙悟空笑笑,又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如今姻缘既了,也就各归各位了。”

“怎么个各归各位?”我又呆呆问道。

孙悟空笑道:“奎星人缘着实不错,许多星君神将与他说情,又有司命老儿给他作保,玉帝便也没有怎么罚他,叫他仍去做他的星君了。至于公主嘛,你回那宝象国,继续做你的公主。”

好一个各归各位!

我凄然而笑,“就这般?”

孙悟空不答反问:“不这般,公主还想哪般?”

我又问道:“奎木狼就这样应了么?”

“应了应了。”孙悟空颇有些不耐烦了,又道:“非但应了,还谢玉帝恩情呢!”

正说着,那猪八戒与沙和尚两个举着兵器冲进洞来,高声问道:“师兄,有妖精留几个给我们打打!”

孙悟空回头看了一眼,笑道:“满洞的小妖早已被我老孙打绝,老妖也回了天庭,你两个来得晚了。”他说完,又施法撤了我面前屏障,道:“公主,这过去的事就莫多想了。走吧,我们兄弟带你回朝,叫你与父母团聚。你闭上眼,我好使个缩地法。”

我却未闭眼,恍恍惚惚间,有无数光影从眼前一闪而过,先是波月洞内外的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然后便就是高山峻岭,田野村落,待宝象国的繁华都城也闪过之后,景象终于停在了那宫城之内。

十三年前,我被那黄袍怪从宝象国摄来碗子山,惊慌恐惧之余,唯一的念头便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可能回到大夏,再见父亲母亲。

十三年后,我又被这孙悟空从碗子山带回宝象国,万念俱灰之下,仅存的念头也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重返碗子山,寻回我的两个孩子。

还是母亲那句话说的对,不论到了什么时候,只有活着,才有改变的希望。

金銮殿上,除了宝象国国王和王后,一众文武大臣并后宫嫔妃也尽数都在,瞧见我跟着孙悟空他们现身,众人一时表现各异,怜悯者有之,惧怕者有之,还有那么几个,眼中难掩厌恶与不屑之色。

那国王与王后瞅了我半晌,这才双双走上前来,王后毕竟是百花羞的生身之母,面上只见痛惜与怜悯,一把将我搂入怀中,泣道:“我苦命的百花羞,怎就叫你受这般的苦!”

那国王站在一旁也是抹泪,又转身去谢孙悟空。

却有那好事的问孙悟空道:“不知那黄袍怪是何妖怪?”

孙悟空笑了一笑,把前话重又说了一遍,待说明黄袍怪并非妖怪,而是天上奎星,而我也为玉女转世之后,殿上众人神色这才转好。那王后反应最是迅速,忙就双手合十,朝天拜谢道:“谢天谢地,不想那驸马竟是天上的星君神将,倒是也不算辱没了我的女儿。”

后宫那些嫔妃更是一拥而上将我团团围住,或抹泪,或欢喜,一个个对着我嘘寒问暖起来。也不怨大家势利,毕竟在世人眼中,这星君的弃妇与妖怪的老婆相比,前者要光彩了许多。

我这里被后宫众人围住了抒情叙旧,孙悟空与两个师弟却跟着众官去朝房里解救师父。

据说黄袍怪昨日确是入朝认亲了,他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只言自己乃是碗子山波月庄庄主,十三年救百花羞公主于虎口之下,反污唐僧是修炼成精的虎精,然后用半盏净水把那唐僧变作了猛虎,锁在了朝房铁笼内。

孙悟空法力高强,又用一钵盂清水把猛虎变回了师父。

待他师徒四人重回殿上,后宫的端妃刚刚对着我抹完眼泪,把位置让给了挤上来的徐昭仪,后面还排着丽嫔、兰嫔等等一众嫔妃,许多美人年纪看着比我还小,见都不曾见过,看来是后来才入宫的。

我踮起脚尖,于人群深处挥了挥手,高声叫道:“唐长老!”

唐僧这才发现了我,也踮着脚看过来,扬声问我:“公主有何事?”

我奋力拨开人群,挤到他的面前,伸手向他讨道:“我那荷包呢?还我。”

那是黄袍怪送我的荷包,可以驱狼避虎,我日后若想逃出皇宫,再回碗子山,那东西至关重要,不可缺少。

唐僧愣了一愣,忙垂目念了一声佛号,苦口婆心地劝我道:“公主,前缘既了,这睹物思人之举不过是空惹烦扰,最最要不得!何必还要再执着于那等俗物?不如尽数抛下,只身向前,方得喜乐!”

我手就摊在半空中,动也不动。

唐僧面露几分尴尬,小心地看了看左右,这才又小声说道:“大姐,你要那荷包也没用,瞅见了空惹心烦,不如就送给了贫僧,日后行走野外,也算个防身护体之物。哈?”

“还我。”我仍是坚持。

他这才磨磨唧唧地从怀里掏出那荷包来,颇为不舍地放入我手,又念一声佛号,低叹道:“孽缘,孽缘。”

我未理会他,只把那荷包小心放好。

王后从一旁过来,扯了扯我的衣袖,小声埋怨道:“是个什么要紧物件,还非得硬讨了回来?既然那唐长老喜欢,何不就送了他,也好做个人情!”她说完,又转而去看那唐僧,满面堆笑,道:“高僧千万莫与我这小女计较,若是喜欢荷包,本宫这里有的是,回头送一些给您就是!”

唐僧吓得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使得,使得!”宝象国国王一旁应道,又命小内侍传令下去,整饬素筵,大开东阁,以谢唐僧师徒之恩。

那王后则独拉了我往后殿走,待到无人处,这才停下脚步,低声叹道:“我的傻孩子,你好容易才得回来,怎敢与那些和尚计较?若惹恼了他们,说了实话出来,你要如何自处?要知道这世上人言可畏,舌头底下压死人啊!”

她说着说着,眼圈就又红了,双手来抚我脸,怜惜道:“我可怜的女儿,怎就落入妖怪之手,被他磋磨了这十三年,真是要心疼死母后了。”

第75章 十三姻缘一朝尽(3)

瞧她这反应,许是还以为黄袍怪真是妖怪。

我想了一想,便就与她解释道:“母后,他不是妖怪,而是天上的奎星。”

王后却是抹泪,埋怨道:“你这孩子,对着母后还说这些假话做什么?他若真是什么奎星,又怎会吃人?”

我听得一愣,“吃人?吃什么人?”

王后面上难掩惊恐之色,道:“昨天他入朝认亲,你父王瞧他仪表非凡,真把他认作了驸马,特命他留宿银安殿,又安排了筵席与他。不想他夜里醉酒后却变了嘴脸,殿内十八个侍候的宫女只逃出十七个来,有一个就死在了里面,被他吃得干净,只留了一片血迹!”

我一时怔住,颇有些反应不过来。

黄袍怪滞留宫城不归已是叫我百般不解,不想这后面发生的事,听起来更是叫人匪夷所思。昨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叫他一反常态,在那银安殿内饮酒吃人,宿醉不醒?

那王后还当我是被吓住了,忙又来哄道:“好了,过去的事都莫再想了,从今以后,你还是我和你父王掌中的宝贝,这宝象国的三公主。不过,你且记着,日后不论后宫那帮碎嘴子怎么问,你只咬定了那怪是奎星下凡,千万莫说漏了嘴。我也叫你父王早早打发那几个和尚西去,省得再出什么纰漏。”

王后就是王后,论起心计比那国王可能还要多上几分,也不知她到底做了些什么,第二日一早,那唐僧师徒四人便就坚持辞王西去,不肯再多留一天。国王亲率了大臣送到城外,几次洒泪,告别场面那叫一个感人。

作为被解救人员,不管我心里对这师徒四个有多少怨恨不满,也只能一路陪同相送,故作不舍之态。

临分别时,我特意把唐僧叫到一旁,小声嘱咐他道:“唐长老,您那大徒弟本领虽大,却是个心肠狠硬之人,稍有不如意,便会对人喊打喊杀,没得半点慈悲心。您需得多提防,以免他惹祸。”

唐僧垂目念佛,小心瞥一眼远处的孙悟空,压低声音回我道:“贫僧心里清楚,不过这猴子本领大,取经还得指着他出力呢!”

既说了孙悟空的坏话,还要再说说那猪八戒的好话,如此这般,才能离间他们师徒几个。我又道:“您那二徒弟,瞧着却是个老实忠厚的,您凡事不如多和他商量商量,听一听他的意见。”

“晓得,晓得。”唐僧竟是点头,顿时把我当做了知己,真心实意地说道:“八戒虽懒馋些,却是个实诚人,又厚道。”

他既然这般想,我也就放心了。

我就站在城门之外,眼看着那师徒四人的身影渐行渐远,终都变作小小的黑点,消失不见。十三年前,那梦中之人所言果然分毫不差,我与黄袍怪的姻缘,终了结在了这“四个西去的和尚”手上。

只可惜姻缘虽了,事却未了。

很久以前,母亲曾百般交待过我:在这世上,人最可靠的只有自己,至于他人,你可以利用,却不可倚靠,更不可依赖,无论这人是谁,无论这人曾对你说过什么,又曾许诺过你什么。

我当时年少,并不能懂此话的深意,直到此刻,方才真正明了。

时已入秋,天气似是在一夜之间就凉了下来,宫女从后为我披上披风,恭声禀道:“公主,大公主与二公主俱都到了,王后娘娘请您回去与姐妹相见。”

我点点头,转身进了城。

待回到后宫,三宫六院的嫔妃已是到了个齐全,百花羞两位早已出嫁的姐姐也俱都进了宫,一左一右地拉住了我,又是一番感慨,几番抹泪。我虽与她们姐妹情分不深,可看到这个,心里也不觉有些难受,跟着掉了几个泪珠。

后宫众妃嫔纷纷上前来劝,好容易消停下来,又听得有人奇道:“咦?义安公主怎么还没到?”

我听得一愣,正想这义安公主是个什么人时,王后已是解释道:“那是你父王从宫外认回的义女。十二年前在千佛寺外,她曾救过你父王性命。当时你父王与我百般寻你不到,正是心伤,瞧见她不由想到了你,便就认了她做义女,封了义安公主。”

徐昭仪那里不由赞了一声,道:“要说陛下认回的这位义女,可真是好人才!不论是相貌还是才情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偏偏为人还怜贫惜弱,仗义直言,那年救驾之事就先不提了,便是公主这次得救回朝,也得多谢她呢!”

我听得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问道:“此话怎讲?”

徐昭仪抿嘴笑得一笑,正要开口,不想她身边的丽嫔却是嘴快,抢着说道:“唐长老这次入朝,本是见不着陛下的,恰逢义安公主侍奉在旁,劝了陛下一句,说唐长老乃是上邦圣僧,不好不见,陛下这才宣了唐长老上殿,又因此得见了唐长老捎来的公主家书。公主您说,是不是得多谢义安公主?”

正说着,那边有小内侍过来传话,说义安公主到了。

这位公主看来很有人缘,一听说她到了,不止那些低级的嫔妃都自动起身迎接,便是我那二姐都探头往门口望去。我一时好奇,也不由跟着众人看了过去,可待看清楚刚刚进殿的丽人模样,却是一下子愣住了。

十多年过去,海棠姑娘却依旧年轻貌美,楚楚动人,穿一身水绿色衣裙,一眼瞧去,仍嫩得跟棵水葱一般!

她眉眼温婉,朱唇含笑,先与王后行过了礼,这才转来看我,柔声问道:“这便就是三姐姐吧?义安早闻姐姐之名,只可惜一直无缘相见,亏得那四位高僧救姐姐还朝,才叫义安得见姐姐,实乃义安之幸。”

她说着,又上前来执我的手,一派天真地问道:“姐姐为何不说话?可是怨义安这些年占了父王母后的宠爱,所以不喜义安?”

我一直以为是桃花仙在宝象国捣鬼,这才叫那唐僧师徒去而复返,本想着得了机会一定要去趟南坡桃林,亲手刨了她那棵老桃树,不想,却是错怪了桃花仙,这兴风作浪的却是另有其人。

很好,很好,不等我寻,你竟自己找上门来了。

我笑着摇头,反手将海棠的双手死死攥住,一字一句地答她道:“我怎么会不喜你?我喜欢你的很。”

海棠忍痛微笑,反问我道:“姐姐没哄我吧?”

“没哄你。”我点头,又笑着问道:“姐姐只是好奇,你十二年前救驾,想来今年也得小三十了,这张面皮到底是如何保养的,怎么就这么水灵呢?”

说到保养,后宫的女人最是关注,那丽嫔立刻便就接口道:“就是,就是,义安公主快和咱们大伙说说,到底有什么保养秘法,这些年来,还真是没见你怎么变!”

海棠干巴巴地笑了笑,借机将手强行抽了回去,回身与丽嫔笑道:“三姐姐拿我寻开心,丽嫔娘娘还真信。我哪里有什么保养秘法,真有保养秘法的是王后娘娘。想我初见母后,差点把她喊成了姐姐,这还是当年,若换到现在,怕是连姐姐都不敢喊了。”

王后脸上笑开了花,笑骂道:“你这丫头,就是嘴甜,哄死人不偿命。”

后宫众人都忙着赔笑,唯独我那位大姐,是位性情耿直的,低低地冷哼了一声,与我小声说道:“瞧瞧,不知哪里飞来的野鸡,插上几根凤翎,就真把自己当凤凰了!”

我听得此话,颇为惊讶地看她。

大公主扬眉回视,问:“怎地?说得不对吗?”

我想了一想,答道:“真知灼见!”

大公主这才笑了,特意把凳子往我身边挪了挪,又道:“果真还是你明白,二妹是个傻的,也把那贱人当好人呢!”

我转头一看,果不其然,二公主正与王后一起,正被那海棠姑娘哄得傻笑呢。

这女人之间,有个共同的敌人,比有共同的朋友,更叫人觉得亲密些。大公主与我年纪相差颇大,十三年前我初来这宝象国时,她便已是出嫁,此刻再见,反倒比之前更亲近了几分。

海棠在那边哄着王后与众妃,大公主就在这里与我扒她的过往,不过才一盏茶的功夫,便就把这位义安公主的出身、来历扒了个底朝天。

据说,她出身贫微,父亲不过是一介秀才,还早早地就死了,留她一人孤苦无依,只得变卖了家财前来京城投亲。不想那亲戚却全家迁走了,无奈之下,她只得在城外租赁了一方小院,独自过活。

呃,这话倒是半真半假,不全是糊弄人的。

又据说,十二年前,我那父王前往城外佛寺进香,不想却在后山遇到了猛虎,身边跟随的两位护卫与一个小内侍皆都遇害,危急时刻,是从那路过的海棠姑娘凭着一己之力喝退了猛虎,救下了国王的性命。

第76章 十三姻缘一朝尽(4)

呃,这个就有些夸张了,名寺后山突然现了猛虎本就蹊跷,这咬死两位武功高强的侍卫并一个小内侍的猛虎,却被一位娇滴滴的大姑娘几句言辞喝退,也太过神奇了。

还据说,这海棠姑娘救下国王之后便就翩然而去,未曾求半点恩赏,还是王后听得此事之后,派人四处寻访,这才找到了海棠姑娘,并将其认为义女,赐名义安。

呃,听到了这里,我才觉出有些不对劲来。

果然,就听得大公主冷笑一声,又道:“不过是母后用的一计,省得父王再给咱们寻个庶母回来。她还真当自己能顶了你的位置,得父王母后疼爱呢!倒也不想想,这未曾生过养过,哪里来的这许多的疼爱?不过就是面子情分罢了!百花羞,你莫要惧她,不论是父王还是母后,心里必然还是向着你的。”

我点头,轻声说道:“我知道的。”

正说着,外面又有小内侍来报,说那宝象国国王已是从前朝回来,进了宫门。王后赶紧起身率众人往外面去迎,我起身慢了一步,就被落在了后面。

不想我慢,却还有比我更慢的,海棠姑娘竟然从后面贴了上来,轻笑着与我说道:“三姐姐,听闻那弃了你的夫君乃是天上奎星下凡,可是真的?”

四下里并无他人,我回头看她,认真问道:“装模作样的累不累?有话直说不行么?”

她一愣,我就又说道:“不管真的假的,你好歹也是个公主了,安安生生地过富贵日子多好!多大仇多大怨,非要这般折腾?那素衣说你是苏合转世,你就真的是了?她若说你是天仙,你就真的能长出翅膀来上天么?”

我说完,再不理会她,直接转身往外走。

“呵!好一个大度无争的公主娘娘!”海棠反应过来,从后紧追不舍,冷声问道:“怎么,公主娘娘就不想知道,那唐僧师徒为何又返回碗子山捉妖么?”

无非就是她捣鬼罢了!

我冷冷一笑,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

她就又问道:“可知你那黄袍郎为何彻夜不归,醉卧银安殿?”

这也正是我想不通的,现听她提到,脚下不由得慢了一慢,就听得海棠又笑道:“奎郎本来确是要走的,是我苦苦挽留,提出以‘一世’换‘一夜’,他这才肯留下陪我,以慰我的痴情。说起来,奎郎还真是温柔多情呢。”

妈的!反正黄袍怪那厮已经上了天,弃我于不顾,他睡没睡这贱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更何况,她此刻与我说这些,不过就是故意气我。我若理会了,才是中了她的圈套!

我这般劝着自己,咬紧了牙不去理她。

海棠笑得一笑,叹道:“真是个冷心冷情的公主,难怪红袖与一撮毛被那猪八戒从天上掼下来摔了个粉碎,你也能毫不在意呢!可怜可怜,好歹她们也跟了你一场呢。”

我闻言一怔,顿时僵在了那里。

海棠瞧我这般,语气里更添了几分快意,“哎呦,说起来姐姐你还要谢我。当时红袖被那猪八戒抓来,吓得露了狐狸尾巴,猪八戒发觉自己上当,本已撇了她们,要回去再抓你儿子的。恰好赶上我从银安殿出来,忙拦下了,又叫白珂抓回了红袖与一撮毛,哄着那猪八戒将错就错,用她们两个替了你的儿子。”

她装模作样叹一口气,又道:“只是对不住红袖她们了,听宫人说两个都摔得没了形,也瞧不出是个什么畜生,只看着是一大一小,又带毛又有尾的。唉,也怪可怜的!”

红袖与一撮毛临死前惊恐的面容再一次从我眼前闪过,她们的惊叫声就响在耳旁……

我再听不下去,想也不想地回过身去,抡圆了胳膊,狠狠地扇了海棠一个耳光。

“啪”的一声脆响,不只惊住了海棠,更是吓呆了那刚刚迎了国王回来的王后及后宫诸妃,众人一时傻住,俱都愣愣看向我与海棠。

一阵死寂过后,还是王后娘娘最先反应过来,忙高声斥责我道:“你这孩子,打蚊子哪有这种打法的,都吓着你义安妹妹了!”

此话一出,莫说海棠捂着脸傻在了当地,便是我也一时有些愣了。

王后那里却是神色自若,又转头去看身侧的国王,笑道:“你瞅瞅百花羞,这些年都没长大,行事还是这般鲁莽。”

那国王忙点头,“小孩子,还是小孩子呢!”

大公主跟着接道:“也不能全怨三妹,她是好心,是那蚊子叮得不是地方。”

二公主:“……”

众嫔妃:“……”

王后又上前拉了海棠的手,怜惜地看她那脸蛋,睁着眼说瞎话道:“瞧瞧,都被蚊子叮红了,快叫你二姐姐带你下去抹些药,千万莫要留了伤痕,这女人的脸啊,最是娇贵了!”

二公主瞧着跟海棠关系不错,忙过来拉了海棠的手,柔声道:“走,快跟我去吧。”

海棠没说话,只垂了眼帘,默默跟着二公主下去了,当天晚上,再未回宴上来。

王后逮着无人的机会,冷着脸训我,道:“你这刚回宫,怎就和她闹起来了?母后以前是怎么教你的,你全都忘了不成?这不管有什么事,也不能在面上露出来,当面扇人这种不留情面的事情,更是做不得,身为公主,怎能连这点教养都没有?”

我低下头诚心认错,“是女儿一时气糊涂了。”

王后却是不肯轻饶我,只又问道:“说吧,到底是因着什么事和她闹翻的?百花羞,你不是那生性刻薄的人,不会无端端地打人耳光。”

我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问她道:“母后,您肯不肯信我?”

王后横我一眼,却是说道:“你是我生的女儿,我不信你,还能信谁?”

听得此言,我颇有些感动,便就与她说道:“母后,你认的这位义安公主,我早之前曾见过。”

王后柳眉微挑,“在哪里?”

“就在那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的洞府内!”我停得一停,暗暗打量了一下王后的神色,才又半真半假地说了下去,“她本名叫做海棠,是那黄袍怪的表妹,父亲虽是个秀才,可母亲却不是常人,也是那成了精的妖怪。”

王后最惧妖怪,闻言一惊,脸色立刻就白了,“她竟然也是妖怪?”

“只能算是半妖吧。”我点头,又怕一下子把王后吓住了,忙又补充道:“自小跟着秀才爹长大,自身并不会什么妖术。”

王后这才松了口气,用手顺着胸口,又道:“你不会认错吧?她这十来年来,瞧着也算安生,不曾兴风作浪呀。”

“那是父王英明,母后聪慧,没容她逮到兴风作浪的机会!”我先给王后戴上了一顶高帽,才又继续说道:“母后想想,只她这面容,十二年来可有一点变化?母后乃是丽质天生,又贵为一国之母,也难敌岁月留痕,为何偏她十余年来相貌不变?”

王后听得缓缓点头,“的确不像是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