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我们是十四岁以下组别的,不会和邵明敏分在一组,不然一点获胜希望也没有。”汪文靖双手捂胸,一脸庆幸。

“邵明敏是谁啊?”有女孩问。

明月有同样疑问。

汪文靖大为震惊,“你们不知道邵明敏?”

一组八个女孩子里,倒有三四个摇头的。

汪文靖双手捂住脸颊,做难以置信状,“邵明敏!你们竟然不知道邵明敏?!她是楚州队的绝对主力,据说以前是学体操的,后来因为看到林渊在青运会上的精彩跳水比赛录像,回去之后向家里和教练提出要求,转练跳水。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超越队里其他选手,一跃成为楚州跳水队的绝对主力…”

“据说她的目标就是奥运会四金王呢。”

包括明月在内的一群半大孩子都露出惊讶表情。

在他们的世界里,奥运会无疑是最高殿堂,他们向往憧憬,但决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们脚踏实地,希望一步一步,有朝一日,能去到所有运动员最渴望的圣殿——奥运会的赛场。

汪文靖摊开手,“所以我说还好没有和她分在一组。”

明月不免有些担心乔小红,她分在十四岁以上组别里,希望别在预赛就和邵明敏遭遇啊。

明月自己的预赛波澜不惊,她这一组的选手,实力相当,只看谁在场上发挥稳定,不出现大的失误。

明月担心过自己面对裁判以及场下那么多的观众,自己会紧张,会不在状态,但真正当她站到板上,周遭一切声响,灯光,都仿佛淡出她的感知,她的世界里只得她和脚下的这块承载着她的泪水与汗水,承载她的梦想与现实的跳板,再容不下任何其他东西。

脑海里清净透彻,那些练习过无数次,烂熟于心的动作,这一刻如同已经写进了她的骨肉血脉。她深吸一口气,走板,起跳,飞身翻腾,入水,一气呵成,毫无阻滞。

做完最后一个自选动作,明月泡在温水池里,抬头望着主席台方向的大屏幕,赛会正在做最后的记分统计,当明月从温水池里起身,拿过毛巾,把自己包裹起来的时候,预赛最终成绩也已经统计出来。广播喇叭里柔和的女声清晰地播报:女子跳水一米板,十四岁以下组预赛成绩,第一名:清江队,孟明月,最后得分三百二十七分…

明月听了,露出一个微微释然的浅笑。

她可以进半决赛了。

到半决赛阶段,预赛时候的轻松气氛已经荡然无存,中州队的汪文靖也失去了交朋友的心情,小脸上满是严肃表情。

大抵是终于意识到,这并不是拓展友谊的比赛,而是残酷的竞争。

半决赛如同预赛的翻版,唯一不同的是,明月遭遇了另一小组第一名,楚州队向素素的顽强追赶,两人的分数一直咬得很紧,在规定动作的较量中不分伯仲。

比赛解说员都忍不住惊呼,十四岁以下组别女子跳板跳水,出现了精彩的比赛瞬间,二百十七号选手与二百五十三号选手之间的分数交替上升,其激烈程度,完全不下于女子三米板十四岁以上组别的比赛。

观众席上开始有人谈论这两个楚州队邵明敏之外的小运动员。

邵明敏是上升势头强劲的明日之星,赛会解说员在比赛之初就详细地将她辉煌的战绩一一道来:楚州少儿体操队冠军、楚州少儿跳水队冠军、青少年跳水队冠军、楚州队跳水冠军…

少女邵明敏如同十二年前的林渊,惊才绝艳。

和她相比,十四岁以下组的向素素同孟明月,则属于稳健型的选手,她们不追求高难度,但务必将每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是以分数咬得极紧,连解说员都连连说,不到最后一刻,无法分出胜负。

跳完半决赛最后一个自选动作,明月静静等待自己的分数,向素素在她之前完成所有十个动作,已经返回休息区,也和教练紧张地盯着屏幕。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大屏幕上跳出了明月的动作得分和总成绩。

解说员惊讶地高呼:“总分相同!总分相同!这是青运会上史无前例的事情!女子跳水一米板十四岁以下组半决赛,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平分!大赛组委会正在紧张地讨论…”

明月从温水池里起身,用毛巾裹住自己。

孙教练在休息区里向她招手,明月三两步走过去。

孙教练面授机宜:“估计等一下会让你们加跳一组,你做自己最得心应手的动作,不必太过考虑难度系数。即使这一跳分数比她低,你也稳进决赛,把实力保存到决赛再发挥。”

明月点点头。

这时候她看见休息区一个穿着黑色运动衣,有着雪白精致面孔的少女,走过去,和向素素低语几句,随后翩然款下外套,开始热身。

而向素素则扭过头来,对她微笑,站起身,离开休息区,向比赛区走来。

赛场广播里恰好响起“经大赛组委会商议决定…加赛一跳的决定…”

向素素走到明月身旁站定,两人一起望着主席台上方的大屏幕,她用只有明月听得见的声音宣告:“我不会输给你的,孟明月!”

明月闻言微笑,并不打算与她争一时口舌之利。

向素素却仿佛被明月这一笑激怒,“你等着,我一定会胜过你!”

事实证明,向素素说到做到。她选了难度系数颇大的二零三B——向后翻腾一周半屈体,来体现自己的技巧,虽然动作完成得算不上完美,起跳有些力度不足,导致落水过早,身体角度过大,但她在入水时控制得比较好,水花压得不大,总体来说,就她这个年龄而言,已经堪称水准。

明月则选择了难度系数较低,相对比较保险的向前翻腾一周半屈体动作,中规中矩地完成了加赛动作。

经过一段短暂而紧张的计算,大屏幕上列出两人的最后得分,向素素以一分之差获得半决赛第一名,明月获得第二名,两人都顺利晋级决赛。

名次宣布以后,向素素朝明月露出胜利的笑容,回到休息区去。

明月微微笑,慢吞吞从温水池里出来,裹着毛巾回到休息区。教练立刻拿了外套给明月穿上。

队友们围上来,小声和明月讨论,“我看楚州队的那个人加跳的水准不怎么样。”

“难度系数在那里,虽然完成的质量一般,但胜在她敢于冒险。”

“明月要是也做二零三B,一定比她完成得好。”

孙教练走过来,轮流在她们每人头顶轻拍了一下,“别多嘴,好好看看人家出色的地方,找找自己的不足。”

一群小姑娘即刻乖眉顺眼,齐齐“哦”一声。

半决赛结束,决赛安排在次日下午四点,今天已经完成比赛的跳水队在运动员休息室集合完毕,离开津南游泳馆,登车返回宾馆。

下车走进宾馆大厅,队伍里忽然有人提高声音,“咦?那不是骆家两兄弟?!”

果然大厅一侧的休息区里,一个少年跳起来,朝着他们挥舞手臂,“小红!明月!”

明月大感意外。

孙教练示意队员们先上楼回房间去,然后招手叫骆氏兄弟,“你们跟我来。”

孙教练表情严肃,明月不由得有点担心。

明月和乔小红回到自己房间,放下背包,“教练不会骂他们吧?”

乔小红在浴室的面池边上细细用温水洗脸,一边笑话明月杞人忧天,“他们来也来了,教练难道还赶他们回去?无非是训一顿,然后让他们留下来,等比赛结束一起回去。不痛不痒的,不必替他们担心。”

隔了没多久,孙教练来敲她们的门,“乔小红,孟明月,来一下。”

两人到教练房间里,发现其他队员也都过来了,骆家兄弟也赫然在座。

孙教练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打开电视,接上一个小巧仪器,“这是骆理是今天下午在赛场拍的比赛录像,大家都看看对手的动作和自己的动作,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和自己的薄弱环节。现在是临时抱佛教,等比赛结束回到清江,更要反复地看录像,根据薄弱环节,展开针对性训练!”

明月忍不住望向坐在房间内侧,靠窗位置的骆理是,少年似察觉她的目光,轻轻调转视线,迎上明月的眼,微笑,一双墨绿色眼睛里,露出鼓励的笑意。

加油!少年骆理是以嘴型对少女孟明月说。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谢谢月儿送的霸王票~

今天一早送儿子去见外教,手忙脚乱,才有时间来更新,抱歉~

29

29、第28章 一役成名 ...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个动作都不容疏失,明月与向素素的分数交互攀升,整个一米板跳水十四岁以下组别的决赛,已经成为她们两人之间的较量。

规定动作的分数咬得很紧,明月并不确定自己能在接下来的五个自选动作中和向素素拉开差距。

赛场里的明月不知道津南电视台直播、国家电视体育台实时转播了这场青运会十四岁以下组一米板跳水决赛。

年纪小小,可是风格稳健的孟明月已经被拿来同惊才绝艳的邵明敏相提并论。

电视里解说员的声音充满兴奋。

“…十三岁的孟明月因为年龄关系而错过了本次青运会与邵明敏同台竞技的机会,但是两年后的德国奥运会选拔,十五岁的孟明月和十六岁的邵明敏之间,势必会出现一番龙争虎斗…”

一旁女嘉宾的声音则带着些许意味深长,“邵明敏是天才型选手,个人风格鲜明,孟明月则恰恰相反,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已经显露出她稳扎稳打的风格来,技术非常全面和稳定,即使分数落后的情况下,也不冒险急进。”

“啊——”男解说员忽然问女嘉宾,“说起来,孟明月练跳水,也是很具有传奇色彩的。你知道她姐姐是谁?”

女嘉宾的声音里充满迷惑,“谁?”

“孟明月的姐姐是上届奥运会女子一百米自由泳金牌获得者孟英。两姐妹都师从金牌教练孙漭,都是跳水金童林渊的师妹。”

“你这样一说,我倒忽然很想看到她们两姐妹同时站上下一届奥运会领奖台的情景。”

“是不是很令人期待?!”

这些赛场外的声音,统统不在明月的注意力中。

决赛进行到最后一跳,她和向素素已经把其他选手的分数远远抛在身后,向素素自选项目的前两跳选择了难度系数在她之上的四零三B——向内翻腾一周半屈体和二零五B——向后翻腾两周半,将比分拉开了五分的差距,最后一跳她只要保证不出现大的失误,而明月所选择的动作难度系数低于三点零,她基本上就胜券在握。

这个半决赛时,誓言一定会胜过明月,并且冒险做了二零三B的女孩子,最终以一零三B完成最后一跳,总分三百十九点七,暂列第一。

中间隔了两个决赛选手,第三个是明月。

整个赛场都在屏息等待。

等待孟明月的最后一跳。

轮到明月,她走到泳池边上,将毛巾抛在跳板旁的台阶上,然后平静地迈上三级台阶,站上跳板。

向素素紧张地在休息区望着跳板上的孟明月。

邵师姐说,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手,让她在心理上胆怯,使她不敢在分数比较接近的时候,冒险尝试难度系数高的动作。

邵师姐说:这叫心理优势。

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谁占据心理优势,谁就能取得胜利。

她在半决赛的时候,因此以第一名进入决赛。浅.草.微.露.整.理

她相信最后的胜利会属于自己。

可是等到明月站上跳板,走板,起跳,在空中完成优美的动作,入水的刹那,她才意识到自己预赛并没有和孟明月一组,因而由始至终没有将这个在半决赛中以稳求胜的女孩子放在眼里。孟明月加跳的动作则进一步迷惑了她,教她认为孟明月是一味求稳的选手。

然则整个反身翻腾两周半抱膝的动作毫无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完美得叫人无可挑剔,整个赛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敢于在预赛中就跳出难度系数三点零动作、并且在决赛中完美收官一跳的年轻选手。

现场解说员的声音里都带上了一丝强自抑制的兴奋:“三百二十七号选手,最后得分七十八分,总分三百二十一点五分,暂列第一!”

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向素素脸上,一下子失去了血色。

孟明月以微弱的一点八分优势,在最后一跳超越了她,将冠军收入囊中。

这令向素素无法接受,视为奇耻大辱。

明月披着毛巾回到选手休息区,队友们一拥而上,把明月围在中间,孙教练和助理教练,还有许领队都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顶,以示嘉许。

小朋友们则直接得多,你一言我一语。

“明月,你赢了诶!”

“看楚州队那些人还得意不得意!”

“教练分析得对,她走板不稳,起跳也没你有力。”

明月听了,眯眼笑。

乔小红把外套递给明月,“快穿起来,不要感冒了。”

明月笑呵呵接过外套穿好。

乔小红勾住明月脖子,“怎样,心里痛快得不得了罢?”

明月侧头想一想,点点头。

的确痛快。

胜利横扫一切,连同所有受过的累,吃过的苦,流过的汗,都在这一刻得到抚慰。

再没有比胜利更甜美的果实了。

乔小红笑着拧明月的鼻尖,“你是个闷坏闷坏的。”

明月轻轻以手指推开鼻尖上的手,“你晚上的决赛…”

乔小红顺利进入到女子三米板十四岁以上组别的决赛,将要面对的,是楚州队邵明敏这个强劲对手。

乔小红笑起来,“你别担心我,我如果胜了,那是奇迹;输了,虽败犹荣。对手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邵明敏,反而没有压力。”

明月摇头表示不理解。

“傻女。以后你就懂了。”乔小红敲一下明月的头,然后双手扳着明月的脸,往看抬方向转,“你看前排。”

明月转过头去,只见最靠近跳板比赛看台第一排,有两个男孩子拉着“明月加油!乔小红加油!”的横幅,其中一个男孩子大力挥舞着横幅的一端,十分兴奋的样子。

而另一端的男孩子,则始终稳稳地举着摄像机,全程记录比赛。

“你老实交代,感动吗?”

明月抿嘴笑,“肝就一直在动。”

乔小红听了哈哈笑,“我就说你是个闷坏的。”

孟明月一战成名,颁奖仪式上,她主动伸手与向素素握手,而向素素故意视而不见,她也不恼,只是微笑的小插曲,通过电视直播,瞬间深入人心。

津南的报纸次晨一片赞誉之声,称孟明月是本次青运会开赛以来,最有亲和力的小选手。又不点名地批评某些选手有失体育运动的竞赛精神,未能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然而这一切都不在明月的注意范围里,清江跳水队已经完成所有比赛,开始打包行李,下午就将乘火车返回清江。

孙教练总算在最后时刻开恩,允许队员们在集合前,到附近走走逛逛。

明月和乔小红结伴,准备到宾馆附近的商场看看,买点津南的土特产带回清江去。才出了宾馆大门,就碰上早等在门口的骆理是、骆理非兄弟。

理是穿着带帽子的浅驼色运动服,胸口有个小小的三叶草标志,理非穿着同款蓝色连帽运动服,两人都配着水洗蓝牛仔裤和白球鞋,双手插在运动服口袋里,站在津南这样的大城市街头,十分醒目。

看见明月和乔小红自宾馆里出来,理非从口袋里拿出一面小旗帜来挥舞,“小红!明月!”

明月看仔细了,发现他挥舞着的,是青运会的会旗,小小一面,还没有巴掌大。

两兄弟迎向她们,理是笑着放任弟弟捱到乔小红身边,把她拉开去讲悄悄话,自己则顺理成章走在明月外侧。

“想去哪里?”

明月摇头,“不知道,随便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