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油~~~~纯真美好哦~

31

31、第30章 初吻 ...

理是送明月到位于隆福街的家门口,将背包从肩上摘下来,交给明月,“我回去了,再见。”

明月忍不住出声叫住他,“理是…你认识回去的路吗?”

清江老城与新城交织在一处,既有古旧的石板老街、闽州土楼,也有新建的柏油马路、摩天大楼;马路上有老式的三轮车、黄鱼车奔跑而过,亦有带着两条辫子的有轨电车在城中穿梭。

明月哪怕已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三年多,也难免会在一错眼间生出光阴流转的恍惚来。

理是耸肩,“不认识,不过不要紧,我会问路。”

明月想像一个异国混血少年在街头频频问路的画面,总是不放心,“要不然——你进来坐一会儿?设法联系你家的司机,让他来接你罢。”

城市里已经开始流行一种叫吡噼机的通讯工具,明月在乔小红那里看到过。小小一个,没有半个手掌大,有个一指长宽的小屏幕,时时会得发出“吡噼吡噼”的声音,屏幕上随即有数字滚动淺愺。

乔小红平时都关着它,只在休息天的时候打开来,然后吡噼吡噼的声音就会持续响好一会儿,她如果不外出,就会到传达室去借电话用。

乔小红说,这是最先进的通讯工具,有重要的事时方便联系。

明月一时难以领会其中奥妙,但她估计骆家兄弟的司机,应该会配有这样的东西。否则真要有事,怎么联系呢?

理是闻言,微笑着耸肩,“那我就打扰了。”

明月总觉得自己其实落入了什么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

推开底楼沿街铺面的后门,明月“哗”一声。

餐厅已经初具雏形,后门往前厅的过道铺着防滑的棱花地砖,左手边是敞亮的厨房,右手边是配料间,一应厨具已经到位,整齐地摆放在厨房和配料间里。

再往前走,就是干净整洁的底楼餐厅,六张沉雅的暗红色海南檀木八仙桌分两侧靠墙摆放,中间留出三人宽的过道来。光线透过通透的大玻璃窗洒进青石砖铺就的地面,雕花青砖浮凸的花纹在在地面形成华丽的暗影。两侧墙面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干净的原木色镜框,里头一色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明月在底楼朝二楼喊,“阿爸阿妈,我回来了!”

“啊,明月回来了!”楼上立刻响起人声,脚步声,没过多久,阿妈就从楼上跑下来。看见女儿齐齐整整地站在自己面前,抑制不住地抱住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女儿。

明月双手抱住阿妈,“阿妈,我得冠军了!”

阿妈连连点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无线电里也广播了,你阿爸多喝了好几杯酒,高兴得几天没睡好觉,一直盼你回家呢。”

阿妈说完了,放开女儿,这才看见一旁还站着个修长的男孩子,忙用手掌按了按眼角,又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问明月:“带了同学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阿妈好准备准备。”

明月抿嘴笑,“阿妈,这是我在少体校的同学,骆理是。理是,这是我妈妈。”

理是入乡随俗,声音清朗地喊一声“阿妈”。

阿妈摆摆手,“店里还没弄好,连水都没烧,明月请同学到家里坐罢。”

又小声问明月,“留你同学吃了午饭再走罢,他喜欢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明月望了一眼站在旁边,墨绿色眼睛清澈干净的理是,搂住阿妈肩膀,“我们都不挑食的,阿妈。”

阿妈会意,微笑着翻手赶小鸡似地轰他们走,“去吧去吧,我等一歇歇就上来。”

明月领着理是,出了铺面,从外侧走楼梯,上了三楼,推开家门。

三楼的家里已经重新布置过。

原本这套房子和二楼一楼铺面都是一家人家的。儿女出国去了,只留下一对已经退休的老人,靠出租下面的铺子吃点租金,生活过得相当悠闲自在。听说是因为儿子在国外结婚定居,报信来说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老两口一听,喜不自胜,齐齐决定去和儿子同住,照顾孙子。房子搁在这里,收起租来也不方便,索性都卖了,拿一笔钱过去养老。

孟家正好在老人急于一次性脱手房子的时候,把从一楼到三楼上下相邻的三个单元都买了下来。一楼二楼装修一新用来开餐厅,三楼因为本来屋主的布置就很干净,没有什么花哨之处,所以只更换了家具,位置重新摆放,即可入住。

明月自己也是第一次走进布置一新的新家,幸好阿妈放东西的习惯未改,她放下背包,转进厨房,一眼看到碗橱,从里头取出干净茶杯,倒了水端给理是。

理是接过水杯,“想不到你在家里是这样的。”

少了平日里的独立稳重,多了些许她这个年龄女孩子才有的明朗活泼。

明月嘴角有一点点俏皮的笑纹,“每个人都有很多样子啊。”

理是点点头,“我喜欢你这样子。”

明月即刻手足无措,只好装做起身去找电话的样子,“你联系司机看看。”

少年笑起来,啜一口白开水,“好啊,我联系他看看。”

明月在客厅一角的圆几上找到覆在米色手绢下面的电话,理是过去,拨号码到寻呼台,叫司机方便的话,一点钟过来接他。又问了明月地址,“隆福街八号,靠近佑中街口的位置。”

等理是挂断电话,见明月睁着一双大眼睛,一副不晓得怎么招待他才好的样子,心间就有细细的小泡泡,咕嘟咕嘟翻滚着,不断溢出甜蜜来。

他在家乡时,要照顾精力旺盛多动的理非,始终抽不出时间来,同女孩子相处。女生嫌他有个调皮捣蛋的弟弟,多数也不愿意和他约会。

其他同龄男孩子和小女友相约牵手上街看电影拥抱接吻的时候,他总是陪着理非,保证自己头脑清醒冷静,不教冲动的理非惹出麻烦来。

这次父亲决定回祖国拓展亚洲市场,一意坚持要把他们两兄弟一起带回来,母亲最初是不赞成的。她担心离开熟悉的环境,学校,朋友,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父亲却自有理由,他说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承,讲究诗礼传家,与西方人教育孩子想要什么就努力去争的理念截然不同,他们更注重仁让。

他一直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床边给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时的情景。

也许儒家文化、孔孟思想的熏陶,可以使得理非从焦虑暴躁的青春期顺利过渡。

母亲为了理非着想,最后只好妥协,但提出条件,必须让理非继续练习跳水。

父亲最后千挑万拣,选了清江少体校。

他没想到会在清江遇见这个叫孟明月的女孩子。

她跳水技术很全面,却并没有沾沾自喜咄咄逼人,她在体校以外,就是寻常的邻家女孩模样,笑起来清脆可爱,闲暇时候喜欢看书…

理是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把这个女孩子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烙在了脑海里,驱之不去。

理是忽然明白,这就是以前学校里的男生说的,“喜欢”。

想时时刻刻都看到她,牵她的手,拥抱她,亲吻她…

少年想,如果这都不算爱,什么是爱?

室内的气氛刹那变得微妙起来。

只隔着几步远的距离,理是深深凝望明月,却不敢跨雷池一步,再上前去牵起她的手。

明月一径埋着头,只当理是灼灼的目光并不是落在自己身上。

理是情不自禁地跨前一步,一句“明月我喜欢你”堪堪在嘴边要脱口而出,房门恰在此时被推了开来,明月阿妈挽着菜篮子走了进来。

看见两人隔着一段距离,站在客厅当间,不由得嗔怪,“明月,怎么不请同学坐?小骆坐坐坐,别客气。”

房间里微妙的气氛顿时散得一干二净。

阿妈一边挽着菜篮子进厨房,一边对明月说,“你阿爸送货去了,马上就回来,阿嬷在后头街心花园和新认识的几个老阿姨一起晒太阳,看时间也快回来了。我这就烧饭。你告诉小骆,都是家常小菜,请别见外。”

那紧张微妙的魔咒一经打破,明月又活络起来,“阿妈,有没有我能帮忙的?”

阿妈从厨房探出半个身体来,“没有,没有,你和同学说话,把饼干听里的点心拿出来请同学吃。”

明月“哦”一声,从客厅大茶几下头找出一只精美的饼干听来,一边揭开盖子,一边对骆理是说,“先吃些点心。”

哪晓得盖子一打开,里面却是厚厚一叠剪报和照片。

明月一愣,想合上盖子,理是却眼明手快,取过最上层的一张剪报来,“明月,这是你?”

明月只好凑过去看了一眼,果然是她,站在市长身边,另一边是孙教练。应该是他们从津南回的清江,接受市长嘉奖时拍的。

理是微笑,“拍得很好看。”又朝下面的照片扬了一下下巴,“可以吗?”

明月犹豫一下,才把一本不是很厚,封面上有一轮明月的相册取出来,交到理是手里,“看了不准笑。”

“好,我不笑。”理是翻开相册,入目第一张,是个穿着红色肚兜的胖娃娃,肚兜上绣着一抹明月自海面上跃然而升的花纹。胖娃娃坐在一个锦缎垫子上,笑呵呵的,非常可爱。

明月自己看了,都忍不住微笑起来,“这是我周岁的时候,村里来了走街串巷的照相师傅,给我拍的周岁照,和现在一点都不一样。”

“眼睛还是很像。”理是说。这双眼睛还是那么大,那么清澈干净。

照片无疑令他们打开话匣子,明月讲起自己小时候在孟家村赶海戏水、无忧无虑的童年,理是则给明月讲父母带他和理非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见闻,客厅里男孩子淳厚好听的声音和女孩子清脆的声音交织在一处。

阿妈在厨房里一边摘菜,一边侧耳倾听,忍不住微笑。看来女儿在学校里交到朋友了呢。

时间在两个少年的交谈中过得极快,没多久孟海和阿嬷都回到家里。

吃过饭,理是在临走之前,从自己的双肩背包里取出两只扁盒子来,“这是我从津南带回来的小小纪念品,请笑纳。”

明月骇笑,他竟然连“笑纳”这个词都会用。

孟海伸出常年在海上打渔,因而显得格外粗大黝黑的手,摆了摆,推开两个扁盒子,“这孩子真是太客气了,你是明月的同学,上家来做客,还带什么礼物啊?拿回去,拿回去!”

“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是我在津南买的一套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纪念币和邮票,还有明月的比赛录像。”理是微笑。他本来打算送给明月本人的,但是到明月家里做客,空手总不礼貌,就拿了出来。

孟海眼睛一亮。女儿的比赛录像?这可是比任何贵重物品都有意义啊!

原本要收回去的手顺势接过盒子,“谢谢你啊,小骆!”

明月啼笑皆非,阿爸你变的也太快了罢?

明月送理是下楼,楼下巷子里,正午的阳光,由顶至踵洒下来,同明月并肩走在一处的理是,稍稍垂睫,便看见她头顶柔亮头发见细碎的金芒,以及侧脸耳郭上细细的金色绒毛,再抑制不了满心的喜欢,停下脚步,轻轻扳住明月的肩膀。

明月不明所以地抬起头来,少年柔软丰润的嘴唇,在阳光里落了下来。

明月只觉得视野中的阳光灿烂,然后有极软,极温柔的吻,落在了她额上。

少年在她耳边轻轻低喃了一句,随后红着脸,大步跑出她的视线范围。

留下少女明月,傻傻站在巷子里,缓缓抬起手,摸着仿佛灼热到要被融化的额角,面红耳赤地傻笑。

作者有话要说:啊~~撒?~~~

写初恋写到小宇宙爆发~

上来更新又看到MP00034853088ZVP.sdo、lseanrbp、shirleymoon007给的霸王票~

O(∩_∩)O~~

32

32、第31章 烦恼与甜蜜 ...

明月恍恍惚惚地回到家里,心里有些慌乱,亦有一丝丝甜。

孟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间或停下来,搓手。

“阿海,你晃得我眼花。”阿嬷抱怨。

“我等一下就去百货商店,买台录像机回来。”孟海恍若未闻,“明月同学提醒了我,以后要把阿英明月的比赛都录下来,这是最珍贵的。将来她们两姐妹结婚生子,我还可以放给孙子孙女看。”

恍惚如明月都被阿爸这话击得灵魂附体,骇笑,“阿爸!”

孟海浑然不觉,继续遥想将来,“我要带着孙子孙女到孟家村去,让他们看看祖先生活的孟家湾,告诉他们,他们阿妈就是在孟家湾这片海里成长起来的…”

阿妈看阿爸越说越远,赶紧从厨房里出来,把他拉进厨房,“帮我擦碗。”

孟海“嘿嘿”笑,觉得再幸福美满不过。

明月坐进楠木长靠椅里,偎在阿嬷身边,握住阿嬷的手。

阿嬷的手许是这几年不太做渔活的缘故,比以前柔软了些,可是也比以前显得瘦了些。

阿嬷看看孙女修长的手指,再看看自己枯瘦的手指,笑一笑,“一看我的手,就晓得是一辈子的劳碌命,闲不下来。”

城市生活闲适,但总不如在孟家村,有一群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姐妹,每天迎着朝阳醒来,枕着涛声入睡。

明月把头轻轻靠在阿嬷肩膀上,“等姐姐结婚,生重孙给你带,你就忙啦,想闲也闲不下来。”

阿嬷闻言笑起来,伸手抚摸明月乌亮的头发,“鬼灵精。”

吃晚饭的时候,孟英从王都国家跳水队集训营打电话回来。一家人围着电话听筒,你一言我一语同千里之外的孟英讲话。

“阿英,集训辛苦不辛苦?”阿妈只关心女儿苦不苦。

“阿英,明月得了跳水冠军!”阿爸等不及要和大女儿分享喜讯。

“什么时候回家啊,阿英…”阿嬷问孙女归期。

“姐姐,我想你了。”明月轻轻说。

孟英在电话那头笑起来,“我很好,不觉得辛苦。恭喜明月得了青运会冠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全运会冠军!阿嬷,我比赛结束就能回家啦。”

最后对明月说,“我也想你,明月。”

一家人对着电话絮絮说了会儿家常,彼端孟英轻笑,“明月,有人有话对你讲。”

听筒里沉默两秒,一把好听的男声响起,“小明月,你好!”

明月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林渊!”

那厢林渊哈哈笑,“是我。恭喜你明月,获得青运会冠军。”

“谢谢师兄。”明月抿着嘴,偷笑。

“我看了你的比赛实况,动作都跳得很到位。”林渊的声音不疾不徐,有股安定人心的力量,“但是与欧美运动员起跳时力量大,弹跳高,能赢得更多的空中动作时间相比,力度还是略逊一筹。并且他们腰腹力量好,适合跳水最常见的转体动作。你如果想在跳水领域更上一层楼,需要更好刻苦地训练,提高自己的起跳力度和腰腹力量。”

明月嘴角的笑容一点点敛起,全神贯注倾听。

“我和孟英在国外比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回来以后开始观摩其他选手的比赛录像,找到别人弱点的同时,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林渊叮嘱明月,“孟英寄了我录的比赛录像给你,有时间要记得看哦。”

口气温和,却并不是哄小朋友的那种,“我们回清江的时候,可是要看看你有没有进步的。”

“是!”明月这厢清脆地应承。

电话换回孟英手里,“你好好训练,青运会结束,州体育队基本上会选一批新人上去。只要维持好竞技状态,入选的可能性很大,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州跳水队一起训练了。”

“嗯!”明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青运会为清江带来的短期体育狂热效应渐渐散去,清江少体校的学生们逐步恢复到比赛前的训练学习生活状态。

孙教练心情不错,对几个出成绩的小运动员的状态感到满意。特别是明月和乔小红,一个获得十四岁以下组一米板冠军,一个获得十四岁以上组三米板亚军,这两个成绩都令他开怀。

明月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可以进一步练习三米板和跳台跳水,这意味着他可以带领这个孩子去到跳水的更高更广的领域,给她更大的发展空间的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