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媳?

怎么这里也有人认亲,不过听着声音可真是熟悉。

小婉打开窗帘借着灯火的光亮看去,讶然道:“张温大哥?”

在车外站的正是张温,他的身旁站着一个少年,身上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衫,一手提着一只竹篮。

“是我,今天可是张麒下场?”张温笑着问道。

“是啊,张大哥,你不是在军前吗?这位又是谁?”

张温道:“我昨天回兵部送文书,放了三日的假,这是我的一个小兄弟,叫张行诚,正好下场,她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身体不便,我赶上了就过来送他下场,老远的看着像是你家的马车,过来一问果然是你。”

他又看向那少年道:“行诚,这就是你张陵大哥的夫人,长安城鼎鼎有名的夏大家”

“行诚见过嫂夫人”张行诚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小婉在车里隔着窗也还了一礼,然后便问道前方的战事,张温是从前方过来的,说得自然要比市井传闻正版,看他的样子,大概也是高升了,说话举止间再没有泾州时那般不得志的模样。

这时,前面开始入场,举子们都过去排列待检,张温道声告辞,也带着张行诚过去,两支队伍如同两条长龙般的排出去,至少也有三千多人。

小婉命车夫将马车又赶得近了一些,好不容易才在人群中找到了张麟和黄明诚,两个人排了小半个时辰的队才轮到他们检查,那几个负责检查的差役将两个人从头到尾检查了一番,连头发里面和鞋袜都没有放过,然后又将竹篮里的东西翻了一遍之后,这才让二人过去。

二人临进场的时候,向马车这边挥了挥手,小婉这才放下窗帘,吩咐车夫道:“回府。”

完本推荐

《新一品修真》

都说凡人常懵懂,神仙也会犯错误.

雷天君的一次失误将少女沈月影的肉身击毁,为了弥补过错,几个不负责任的神仙用甜言蜜语将她哄骗到一个叫亚马迪斯大陆的地方附体重生…

推荐青柳的另两本书:《创神传奇》、《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七十一节榜眼

第四百七十一节榜眼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张麒和黄明诚二人出场的时候是轻轻松松,只是黑眼圈加深了少许,却对考试的结果不以为意,两个人考完之后便去骊山游玩,倒是小婉等人坐在家中颇为不安。

转日开榜,张忠早已经遣了下人去抄了榜单,那下人满头大汗地从人群中挤出来,挥动着手中的纸张,大声地冲张忠喊道:“中了,中了,两位全中了”

张忠大喜,催马上前几步,一把抢过抄录的榜单,先一步赶回张府…还没有到达张府,他便在马上挥舞着榜单,大声喊着:“中了,全中了”

早已经守候在府前的家丁立即冲出来将已经准备好的鞭炮挑起,乒乒乓乓地放了起来。

上房中,小婉正陪着张杨氏、李婶、绣娘谈话,小妞妞在摇篮里面玩着拨郎鼓,小嘴里依依呀呀的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宝儿和一群小孩子在院里疯跑,嘻嘻哈哈的,张麒却是在前一天回来,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听小婉她们谈话,但脑子却已经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眼皮子眨啊眨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娘,你放心,凭二弟的才学,一定会榜上有名的,便是黄公子也一定会中的,阿陵可没少夸他呢。”小婉笑道说道。

“话虽如此,可春闱之时汇聚了天下才子,想从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张杨氏淡淡地说道。

“娘,没什么大不了的,科举之途,半是人力,半是天定,我只要尽力就行。大哥不也曾经说过,过程是最重要的,结果是服从于过程的。”一旁的张麒见母亲如此担忧,便笑着宽解道。

张杨氏如此说,也是给自己和儿子一个心里暗示,闻言笑道:“你能够想得开最好,不管中与不中,都不要迷失了本心。”

“是,娘,孩儿晓得了”张麒恭恭敬敬地应道。

正在这个时候,前院忽然一片喧腾声,紧接着便是一阵惊天动地的鞭炮声,房中诸人相视而笑——中了

“快去看看是不是两个都中了”小婉双手掩着妞妞的耳朵,怕她惊吓到,转头赂紫鹃吩咐道。

紫鹃应声飞也似的向外跑去,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听得鞭炮响,便也起哄呼喊着向外面冲出去看热闹…不一会儿工夫,紫鹃便引着张忠过来,二人一一给众人报了喜,然后将抄录的榜单递上去。

小婉连忙派分红包,张麒却是强自克制着心里的欢喜,张杨氏见儿子表现得沉稳,心中甚为高兴,将张麒唤至跟前叮嘱道:“殿试剩下没多少日,好好预备,也不负皇上恩典”

殿试是皇上亲自主持,等名列进士之后,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

长安城东某条街道,黄宅。

黄明诚已经是眉开眼笑,他的奶奶黄老夫人也是满脸的笑意。黄明诚幼时父母双亡,是黄老夫人一手拉扯大的。绣娘的模样她已经见过,十分的满意,无论是模样还是脾气都说不出一个‘不’字,只街这场会试中第,孙子和绣娘就可以完婚,这让老太太如何能不高兴?

打赏了下人之后,黄老夫人将黄明诚叫道跟前,笑道说道:“听说亲家的二公子也高中了,使人预备份礼,明儿个去看一看,顺便问问亲家的口信,是不是能将那婚期定定?等殿士结束之后,五月里办婚事,也是双喜临门的好兆头。”

黄明诚闻言本有些犹豫,觉得太仓促了,黄老夫人却瞪了他一眼道:“有什么仓促的?这春闱之后成亲,本来就是说好的事情,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是。”黄明诚其实也是想尽早成婚的,闻言自然是应了,第二天便拎着礼包来张府贺喜,然后将黄老夫人的想法说了。

张杨氏自然是应了,这本来就是之前说好的,只是李婶还有些舍不得的意思,不过也没有反对,毕竟这是关系到女儿的终身幸福。

转眼间便是殿试之期,大殿之上,李世民目光缓缓从考场中掠过,脸上露出一片洋洋自得之色,在第一次开科取士之时,他便曾得意地放言,曰:“天下英材,尽入我毂中矣”

“长孙爱卿,去问一下,张麒是哪一个?”看了一圈之后,李世民轻声对旁边的长孙无忌吩咐道。

“是,皇上。”

长孙无忌目光低垂,退到一旁,问了几位在场的礼部官员。张府虽然不是大族,但毕竟有一个新任的刺史,礼部官员对每个参加殿试的举子祖宗八辈都是要了解得透透的,有类似背景的都会加以关注。

此时听到长孙无忌来问,有一个礼部官员恰好是见过张麒的,便指着第二排的一个举子道:“大人,就是那位。”

长孙无忌仔细看过去,确认无疑之后,便回到李世民跟前复命,他心里也是暗叹张家的好命,瞧情形皇上是准备加恩了,只是不知道那张麒学问如何。不过,能够走到殿试这一步,学问差得也有些。作为大唐的宰辅,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的心思把握得极为准确,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对张府抱有好感。

事实上,李世民对于大臣参与夺嫡之争是非常不满的,用他的话说,天家本无事,就是那些奸妄幸臣图拥立之功才造成天家骨肉相残的…在这一点上,这位皇上也未能名俗,他是绝对不肯承认那把九五至尊的椅子才是造成天家骨肉相残的罪魁祸首的。但是,张府不同,首先小婉和张陵夫妇,一个曾是太子的老师,另一个却是太子的伴读,无论是书信往来还是行事作派,都是谨守师生的本份,不掺和夺谪之事;其次,小婉和张陵久在外任,从不主动与太子或京中诸大臣联系,便是一些心中有观望之意的宗室也挑不出毛病来。

长孙无忌的手中执掌着天策府的秘密力量,对于一些重要人物都是进行监控的,太子和外臣的一些来信基本上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虽然长孙无忌倾向于太子,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敢假公济私,天策府中自有一套制度避免这种监守自盗的现象,在小婉与太子的书信中,多是对于一些政事的处理方式,而且小婉始终恪守臣下的本份,只是在大方向予以指导。

虽然太子书信中偶尔流露出一些对于储位方面的担忧,但小婉的回答向来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从君臣大义上予以指点和规劝,可以说,太子之所以日渐稳重,与小婉的指点是脱不开的,用李世民的话说,小婉是一位合格的老师,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相比之下,小婉所立下的其它功勋反倒是次要的。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向他所说的位置看去,只见一个少年举子正在神情专注的低头挥毫,面容还有几分稚嫩。

“长孙爱卿,看到这些年轻人,朕都有些嫉妒了,咱们都有些老了啊”李世民发出一声慨叹。

长孙无忌恭恭敬敬地道:“皇上龙马精神,如何言老?眼下突厥降伏在即,我大唐军威,名震华夷,待扫平高丽、百济、新罗,四海宾服指日可待”

李世民淡淡一笑,“朕有生之年若将这些事情都做了,后世子弟又要做什么?”

长孙无忌一怔,脑子一转道:“皇上,微臣曾有幸见过夏大家所绘制的一幅地图,在高丽、倭国之外,另有无数国家,只要我大唐武运昌隆,这些地方他日必是大唐疆土。”

李世民微微颔首,口中却道:“朕却不愿做汉武帝那等穷兵黩武之君。”

长孙无忌听了,又少不得称颂一番仁义…这说的和听的都不当回事,说起杀性来,这李世民比他老子李渊生猛多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打得四夷宾服,不仅开创了贞观盛世,也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进入殿试阶段,主要是排那前三甲的位置,进士资格是丢不掉的,所以没有等结果下来,张府已经在那儿开始准备庆祝宴会了,小婉在吩咐了下边做事的执事之后,便带着妞妞来陪张杨氏说话,张杨氏脸上一付满足的神色,几个孩子先后长成,老大身为刺史,老2现在考上了进士,老三在军前也传来了立下战功的捷报,孙子孙女齐全…她这嘴都笑得没有全拢过。

辰时刚过,张忠急匆匆地来上房禀事,脸上带着兴奋之色,见了张杨氏之后,他咧嘴笑道:“老夫人,二少爷中了榜眼”

“榜眼?”

张杨氏、小婉、张楠,闻言之后,俱都欢喜不已。

这时候,外面的鞭炮也纷纷响起,府里的执事、丫环仆妇,俱都抱团儿来贺喜,张杨氏笑呵呵地递出一个个红包,那边李婶和绣娘也接到了黄明诚的消息,殿试第七十四名,也是高中,于是又是一轮恭喜,整个张府都笼罩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

小婉这边还要忙活着,等张麒回来,张杨氏又领着他去拜祖宗牌位,又是一番忙碌之后,张麒还有一批同年和亲友来庆贺,这个却是由张麒和张忠来负责了,女宾们在内堂另排了两桌。

完本推荐

《新一品修真》

都说凡人常懵懂,神仙也会犯错误.

雷天君的一次失误将少女沈月影的肉身击毁,为了弥补过错,几个不负责任的神仙用甜言蜜语将她哄骗到一个叫亚马迪斯大陆的地方附体重生…

推荐青柳的另两本书:《创神传奇》、《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七十二节出嫁

第四百七十二节出嫁

五月初,阴山方面传来大捷,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兵败被俘,捷报先一步传送至长安,举城欢庆,黄明诚和绣娘的亲事就在捷报传来的第三天举行。

虽然绣娘只是张杨氏的义女,可在她大婚的时候,张府也是给她添了不少的妆,体体面面地嫁进了黄家,原本张杨氏和小婉核计着再给李婶买一间房,可李婶跟张杨氏已经相处的有了感情,不愿意距离太远。最后,小婉建议李婶先住在绣娘的院子里,反正张府马上要动土扩建,等在旁边留给李婶一个院子,这样两家毗邻,照样可以往来。

张麟目前在军前效力,等他回来的时候,大约也到了给襄阳郡主下定的日子,所以张府还要扩建,小婉已经买下了两旁的府邸开始扩建,这个季节正好施工,不宜再托下去,小婉每天…一线地跑…张杨氏、妞妞和定儿、工地,半个月下来,尖下巴都露了出来,整个人倒是看着精神飒利了许多。

这一日,小婉刚刚回房间坐下,紫鹃过来禀报:“夫人,老夫人找你过去一趟。”

“唔,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小婉轻轻捶着自己的膝盖问道。

“好像刚才卢国公府送来了一封信。”紫鹃答道。

“知道了,我们过去吧。”小婉起身向上房走去。其实工地不远,工程也不算很大,就是两旁扩建一下,只是站的时间长了一些,膝盖有些难受。

刚刚走过拱门,一个黑影‘呼’的一声撞了过来,小婉手疾眼快,双手挡住他,然后顺势一把拧住来人的耳朵:“宝儿,是不是又顽皮了?”

跑过来的小人儿正是宝儿,他大声叫痛,抗议道:“娘,快松手,宝儿不是特意的。”

“对,你不是特意的,是故意的”小婉轻轻拧了他一下,终究还是舍不得使劲儿,将手松开,宝儿嘿嘿笑了一声,挠挠头,低声道:“娘,咱们家又要有喜事了”

“就你知道的多”小婉照着他的小屁股上拍了一记…肉肉的,很有手感。

在听到是卢国公府的信后,她就有预感,此时听到宝儿透露了这么一个‘内幕消息’,她心中更是笃定了。

果然,等她来到上房之后,张杨氏让她坐到炕上,然后将一封裴夫人的来信递给她,信中所谈的正是程铁牛和张楠的婚事。

四月中旬,程知节旧伤发作,偕夫人前往骊山疗养,最近收到程铁牛的家书,说是要押送战俘和战利品回长安,裴夫人来信一是恭喜张麒中了榜眼,二是委婉地表示,程铁牛已经不小了,他和张楠的婚事也该提上议程了。

“娘,你觉得怎么样?”小婉问道。这件事她是不好置喙的,若是张陵在,他自然可以跟张杨氏商量,但她这个做媳妇的只能听婆婆的意见,然后将共意见变成行动和事实。

张杨氏沉吟了一下,道:“铁牛年龄和阿陵相仿,只差了一岁,我都有了孙子、孙女了,怨不得亲家着急。若是张陵等到这个年纪,我这当母亲的也会着急,而且他们若是早点儿完婚,我也可以早一些抱外孙,办了倒也使得,只是时间上赶了些,得尽快选日子了。”

小婉道:“该不会是这次铁牛回来就要办吧?”

“差不多。”张杨式笑道:“这位国公夫人恨不能咱们今天应下,明天就带人来迎娶。”

“娘,那您认为什么时候合适?”小婉问道。

张杨氏笑道:“刚才看了信之后,我就算了日子,这程铁牛回长安也需要时日,筹备嫁妆也需要时间,六月份之前的都没叫看,往后是六月初八、六月二十二、七月初八、二十四、二十八,这些都是宜婚嫁的好日子。你先看看怎么样,如果差不多,就将日子送给亲家那里定一下。”

小婉点点头:“娘说得是,五月份太赶了,可七月份恐怕义母那边等不及,我看六月初八正好。”

张杨氏道:“那就先定下六月初八,送去骊山让亲家定一下,咱们这边嫁妆也应该准备了。”

小婉应道:“娘,小姑子的嫁妆已经在筹备了,只是还有些订制的漆器没有送过来,估计再过几天就能到了,而且还要去金店打一些新式样的首饰。”

张杨氏点点头:“不错,你做的这些都很妥当。亲家是国公府,虽然咱们家的门第比不上他们,可嫁妆不能薄了。”

“娘我正和您想到一处去了。”小婉笑了笑:“除了首饰之类的以外,我还准备了一笔银钱,国公府里的下人也都是见过世面的,囡囡平常用钱的时候手也不能太紧了,以免让人看了笑话。”

张杨氏听了笑着点点头,她知道自己的长媳拿小姑当女儿般惯着的,绝对不会让张楠吃亏。

萌萌准备告辞离开,但走到门口又踌躇了片刻,然后问道:“娘,还有个事情您得拿主意,囡囡成亲的事情,是不是也当同河东那边知会一声。”

她所说的‘河东’就是河东张氏,虽然双方各行其中,但张焕毕竟是张楠的爷爷,张老夫人也一直很喜欢这个重孙女,在知道要和卢国公府订亲的时候,曾经很欢喜的要张杨氏一定在成亲之前通知她。

可一想起河东张氏,张杨氏也同样的烦闷。张须陀与张若离的嫌隙自然不用多说,眼下河东张氏拼命地想同张府这里凑近乎,可她和小婉、张陵一样都不想理会,但亲族就是亲族,别人不说,张老夫人就是她的最大软肋,别人她可以不再乎,老夫人是一定要告诉的。

犹豫了一会儿,张杨氏还是点点头:“现在不急,等日子确定了再派人给老夫人去个信儿,不管怎么样,她是很喜欢囡囡的。”

骊山,国公府的一处庄院。

裴夫人有些坐卧不定,只好拿一些小事情吩咐着那些丫环仆妇,将她们支使得团团转。

程知节坐在一张大号的躺椅上,看着她忙活,脸上露出好笑的神色。

“我很好笑吗?”裴夫人生气地瞪着他。

程知节怕老婆是出了名的,闻言立即脸一绷,“我没笑,我怎么可能笑了?”

‘噗哧’

裴夫人看他那样子反倒笑了起来,摇摇头坐下之后,道:“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可能太喜欢囡囡这孩子了,生怕杨姐姐不同意这么早成亲。”

程知节看看她的脸色,确认她没有发作的迹象,便笑道:“夫人,你都这么喜欢囡囡,老嫂子那边自然更是舍不得,想多养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信儿还没回来,你着急也是无用。”

正说话间,外面进来一个丫环禀报,说是去长安送信的人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裴夫人连忙吩咐道。

等下人进屋呈上了回信之后,裴夫人打开看了几行,眉梢眼角已经带满了笑意,转头对程知节道:“张府那边已经定下了成亲的吉日,我们也赶快选下定的吉日…对了,我们快回长安”

五月初九,程知节偕同裴夫人返回长安。

五月二十一,程铁牛随献俘大军在全城军民的欢呼之中回到长安,军功和封赏交由吏部等一同协商。

娇养闺女粗养儿,不管家里的生活条件如何,张楠在家里的生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三个哥哥、小婉、张杨氏,没有一个舍得她受委屈,结果养了那么长时间,感觉上就像是为别人作嫁衣一般,别说张杨氏不舍得,连小婉也怪难过的。

小婉帮着准备东西行,可这昏丧嫁娶这种事情专业性还是相当强的,有些地方小婉也忙的不得要领,还得张杨氏自己操心,好不容易算是忙出了头绪,累得她这腰疼的几乎爬不起来了…可即便是这样,张杨氏的脸上也没少过笑容。虽然舍不得女儿离开自己,可不管留多长时间,女儿总是要嫁出去的,她这个当母亲的总不能陪她一辈子,只要女儿嫁得风光,过得幸福,就是再累,那也值得。

想到隔过年就要再抱外孙子、外孙女,张杨氏不仅不觉得辛苦,甚至还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心里也踏实的很。

“娘,您就放心歇着吧。”

小婉手上轻轻使力,给张杨氏做按摩,张杨氏闷哼了一声,笑道:“别说,还是你这按摩有水平,我和李婶她们去澡堂子按摩,那些按摩师多是空有一把子力气,根本不讲究什么技巧,不想你这样,按摩着让人虽然能够感觉到痛,却又很舒服。”

“娘,”

小婉一边在张杨氏后背上有规律地按摩着,一边说道:“您若是有时间的话,何不将这红白喜事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全都写下来,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依着那方法做就行了,也省得您到时候忙活,万一累坏了身体,岂不是儿子和媳妇的错失?”

小婉现在觉得有些后悔,这事儿当初办得不对,若是在外面请一个有经验的老人帮忙,岂不是也省得张杨氏忙里以外累得不可开交?

只是这后悔药没得买,只得等着明天的婚礼了。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七十三节贺寿

第四百七十三节贺寿

张府。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日子累大发了,未到寅时小婉就醒了,今天是张楠出嫁的日子,她满脑子都是一些嫁妆、宴席之类的东西。婆婆张杨氏这几天也是累得不轻,公公不在了,张陵又是在任上,张麒虽然已经是进士老爷,可实际上还是个青涩少年,这些事情全得她一肩挑了。

如今已经是初夏季节,透过窗户望去,外面已经蒙蒙亮了,小婚宴披了件衣服下床,刚来到窗户旁边,便听到院里有推门声,脚步声,紫鹃、雪雁几个大丫环带着那些小的都已经起来,掀了门帘进来。

小婉笑道:“这天还早呢?你们竟然都起来了?”

小芬去端水,翠儿找梳,雪雁去照看已经在摇篮里露出不耐烦神色的妞妞,紫鹃笑着回道:“往日也差不多是这个时辰醒的,原本还寻思着让夫人多睡会,在外面听到动静知道夫人也起身了”

小婉洗脸漱口完毕之后,坐在镜子前由紫晶为她梳头,她随口问道:“小姐的情况怎么样?这两天我光忙着准备婚事了,也没太注意。”

紫鹃顿了一下道:“小姐这两天的情况不是很好,笑容也越来越少,饭量也越来越小,虽然在人前都是笑着的,但那都是装出来的,让人看着心酸。”

小婉沉默了一会儿,道:“那是出嫁前很正常的现象,不过也要开解才行啊”她觉得有些头痛。

想一想也是难怪,在这个时候,讲究的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瓣水’,虽然程知节和裴夫人都并非不知根底的人,对张楠也极为喜爱,程铁牛更是个善良宽厚的人,但他们毕竟不是相处多年的家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恐怕多的是陌生和恐惧,更何况张楠还是个小姑娘,心里承受能力也是有限。

今天的早饭算是张楠在家里吃的最后一餐,张杨氏要求全家参与的,洗漱完毕之后,小婉便过去侍候,等众人都到齐之后,丫环、仆妇们开始将饭菜端上来。

张楠确实吃得很少,连宝儿都察觉不对,对张楠问道:“小姑姑,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啊?”

“没有。”张楠摸了摸宝儿的小脑袋:“小姑姑不饿,宝儿多吃一些,将来像三叔那样做一个大将军。”

“嗯。”宝儿懂事的点点头,继续对付他面前的那一小碗饭。

小婉微微皱眉,看了看张楠已经显得有些尖了的下巴,回头吩咐在旁边侍候的小芬道:“吩咐厨房,单独给小姐做一碗皮蛋瘦肉粥。”

张楠有些不安地看了看坐在上首的张杨氏,喃喃道:“嫂子,我不饿”

“傻丫头”

张杨氏的眼中已经是一片泪光:“不管你在哪里,骨肉天伦,血脉相依,你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有什么可伤心的?你这样,可让娘如何放心?”

“娘,女儿不孝”

张楠的眼圈也红了,眼泪扑簌簌地落下:“女儿实在是害怕。”

“有什么可害怕的?不过是换个地方住着罢了,如果程铁牛敢欺负你,我们哥仨就一起上,用身体压也把他压得老实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忽然在门口响了起来。

“三弟”

“麟儿”

众人循声向门口看去,不由得都大为惊讶,站在门口的正是此时应该在军前的张麟。只见他满面风尘之色,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

“麟儿,你这是从哪儿来的?”虽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逃兵,可张杨氏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声。

“当然是从阴山那边过来的。我是回来办理公务的,半路上在驿站里听说程铁牛那小子结婚,我一听就急了,跟带队的军官情了假,一路人换骑不换人地跑回来,这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张陵说道。

众人看去,果然他的双腿是以一种极不正常的姿势站着,小婉连忙将紫鹃招呼到身边,低声吩咐了几句,让她去取一些药膏先送到张麟的房间里去。

“好,好,回来就好”

张杨氏激动得站起身,来到张麟身边,满面慈爱地看道他:“长高了,也壮实了,连肤色都变了,我家的麟儿终于成为一个男子汉了”

张麟被母亲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只会挠着头嘿嘿憨笑,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从腰间解下一柄刀鞘和刀把上都镶嵌着宝石的金刀递给张楠道:“妹妹,这是三哥缴获的突厥王公所佩宝刀,特地送给你做礼物”

“啊?”

张楠接过宝刀,有些欢喜也有些惶惑,喃喃地道:“谢谢三哥,可这个不是给未来的三嫂不是更合适吗?”

“傻丫头,你是咱们家最宝贵的,这东西不给你给谁?”

张麟忽然捂着肚子道:“饿死了,还有没有吃的?”

“早让人给你准备了,等吃完饭快回房上药散淤,否则有你受的。”小婉笑道。

这时候,小芬那边已经端着皮蛋瘦肉粥上来了,放在张楠面前,看着旁边张麟狂吞口水的模样,小婉不禁一笑,对小芬吩咐道:“让厨房再做一碗,给三少爷端上来。”

“是。”小芬应声而去。

张麟的突然归来,让全家人都欢喜非常,唯一的遗憾是张陵远在岭南,张楠经过一番开解之后,心中畅快了许多,很快就吃下一碗粥,若不是还要着急上妆,众人还要听张麟细说前线的状况。

“妹妹,没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离得远,若是想念母亲和哥哥嫂子了,就带着妹夫过来便是,或者捎个信过来,我们也可以去看你。”张麟说道。

张楠被他说得脸红,连忙逃回房去,开始梳妆打扮,只等迎亲的花轿了。

不舍也要舍,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中,张楠蒙着红盖头一步三回头的被扶上了花轿,张杨氏等人都站在门前的红纸屑中,目光着花轿渐渐远去,虽然脸上都是喜容,可眼泪已经流了出来…

张麟回来了,虽然也是年龄不大,可出去一趟之后反倒比张麒老成了许多,有他们哥俩再加上张忠等人帮衬,娘家家喜宴也是摆得红红火火,小婉则专心的照顾着张杨氏,待到三日后小夫妻回门子之后,张杨氏便带着宝儿、李婶一起回山阳老庄子去避暑,张麒正好有假,便一路护送着去了,张麟却是还有军务要完成的,据他说,等军务完成,也不用回军前了,就在长安等着大军凯旋而归和朝廷的封赏。

七月十八是淮南王王妃的生辰,张麟做为王府的准女婿提前三日就收到了王府的请帖,小婉不仅是目前张府的当家人,本身在长安也是有些相当的影响力的,所以也收到了请贴。

说实话,张楠的亲事办完之后,张杨氏又去了山阳老家,小婉这边的日子过得轻快多了,她做事向来是只抓宏观,细枝末节的问题自然有旁边人来操心,一段时间养下来,倒是有几分丰腴的感觉,往大唐的肉感美人的方向发展。

这一日,张麟从兵部办完公事回府,和小婉一齐骑马去淮南王府给王妃贺寿,那贺礼是早就命人送过去了。唐风豪放,女子骑马是寻常的事,在大街上并不如何引人注目,张麟虽然骑在马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目光却不时地看向街上走过的一些军人。

“怎么?呆不住了?”小婉笑着问道。

“没有,只是有些羡慕罢了。”张麟支吾道。

“你就放心好了,凭你立下的军功,一个将军是跑不掉的,只是不知道会分到哪一卫,届时再瞧瞧看,不喜欢的话也可以想办法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