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婉满意地点点头:“走,我们去试试枪。”

张有、凌振、海猫子,跟着小婉来到庄后的树林子里,张友从庄里拿了一块厚约寸许的木板当作枪靶放在一个树杈上,小婉拿起长枪,塞进去一颗子弹…瞄准、扣动扳机。

青烟袅袅,前方的木板发出一声响,从树杈上掉落,张有连忙跑过去,将那块木板拿了回来…虽然这不是一个标准规格的枪靶,但新火铳的威力是毋庸置疑了。

小婉看了一眼弹孔,又看了看枪膛…里面还算是干净,使用火绳枪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枪膛很脏,需要经常清理,而纸壳子弹能够干净一些。

“摆回去。”

她将长枪交给凌振,拿起那支左轮,将六颗子弹一一推进去之后,瞄准枪靶…砰、砰、砰、砰、砰、砰!

“不错”

小婉点点头,甩了甩有些发麻的手。即便是隔了近百步远,也能看得出那不甚整齐的弹孔。

“夫人,枪法高明啊作坊里那几个试枪的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凌振赞叹道。

“枪法好那是子弹喂出来的。”

小婉将枪交给张有,一行人往回走:“新式火铳的产量要提高,大炮和雷酸汞要加快研发的进度,海猫子,找到铜矿了吗?”

海猫子拱手道:“回禀夫人,铜矿已经找到了,现在已经开始雇人开采了。”

“虽然是隔着大海,可也要注意影响,你估计那些铜的质量可不可以铸钱?”小婉问道。

说起来,这已经跟图谋不轨没多少差别了,但小婉在寻矿之初便做好了手脚,虽然开矿的人是张家的,但他们不姓张,甚至只知道海猫子手下的一个小头目,具体的并不清楚,而且台湾远离大陆,大唐的版图根本没包括台湾,按照小婉的计划,如果铜的产量足够,质量也过关的话,完全可以自己铸钱,然后在日本、高句丽等国洗钱——在这些国家当中,这些铜钱也是硬通货。

“完全可以,而且铜矿的储量巨大,完全能够我们对铜的需求。”海猫子有几分兴奋地说道。

忽然,旁边的凌振拱手道:“夫人,小人斗胆想问一句…”

小婉没等他说完就摆了摆手:“凌管事,海管事,还有张有,你们可能都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要在海外建立一股势力,进行这些研发,是不是?”

海猫子和凌振对视了一眼,道:“是,小人们虽然有些奇怪,但并无二心。”

张有却道:“夫人,小的这条命都是您跟张府给的,只要您一声令下,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小婉点点头,幽幽地说道:“隋末,炀帝无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小婉身受其害,你们也有同感。而大唐立国之后,扫灭烟尘,重振乾坤,所以我才创下这么一大摊的事业,也为朝廷立下殊功。按理说,皇上待张家不薄,我不应该怀疑,可是现在张家这棵树太高了,已经到了功高不赏的地步,纵使皇上信任,恐怕也另有他人中伤,这次前来韶州的路上所遇到的刺杀就是一个预兆,所以我要在海外为张家,为后人觅一块净土,辟一条生路…”

她背对着海猫子和凌振娓娓而谈,就像在谈论一件不相干的事:“…我想为我的子孙后代们争取一个自由呼吸的天地”

噗通…

海猫子和凌振跪倒在地,“士为知己者死,海某(凌某)此生当为夫人驱使,如为此誓,天诛地灭”

“二位管事不可行此大礼,张有,快扶二位管事起来”小婉吃惊地转过身,忙命张有扶起二人。

隋末的动荡,海猫子和凌振都是身受其害,便是张有那时候还小一些,家破人亡,所受更甚,听了小婉的话,都非常的感动,而且他们也不存在什么愚忠的思想,只是担心刚刚天下一统,小婉研究这些利器,心存疑虑罢了,此时听到小婉的解释,再联想到她在海外的所作所为,心中再无怀疑。

事实上,小婉虽然没有什么飞龙在天的野望,但也是存着建一方势力的想法…没有武力保护的财富,就像是一头赤luo待宰的肥猪,那还不如继续在大唐混下去呢。

海猫子和凌振都没有待太长的时间,略为坐了一会儿之后,海猫子又向小婉禀报了在上京城等地开设商业协会的情况之后,便告辞离去,而小婉也将一些新的方略告诉他和凌振,让他们遵行。

晚饭吃的是饺子,小婉将庄子里的女孩们都集中到一起,馅料中用了从海上运来的大虾,三鲜馅的饺子吃得所有人都眉开眼笑。

吃了饭之后,小婉将张斯叫到书房里,将年来对这些孩子们的安排说了一遍,并且特地让他安排一些聪慧的进药堂做学徒。

“夫人,现在那些药堂的人都古怪刁钻得紧,哪肯将真医术交给外人?”张斯对此持怀疑态度。

“我也没想着要他们在那种地方学到真的医术,只是观察一下这些孩子的表现罢了。”

小婉自然也知道药堂中的那些陋习。

她转过脸上看向张有:“让你寻找药王孙思邈的下落有消息了吗?”

“夫人,有消息了,据说孙老先生在武当山一带出现,小的已经派人前去查证,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张有答道。

“夫人,您寻找药王可是给人看病?”张斯好奇地问道。

‘孙思邈’这个名字他们不算陌生,当年在长安就是他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而且还给他们这些孤儿开过滋补气血的药物。

“不是看病,是开学堂。”小婉微微一笑,见二人疑惑的模样,小婉便给他们一一解释。

孙思邈编写的《千金方》对于中医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巨著,但在封建制度下,除了科举制度是批量教育学生之外,其它科目都是一对一的传帮带,有一技之长的人能够带几个学生就了不得了。小婉的打算也是再帮大唐一个忙,同时也是帮孙思邈和自己的忙——大唐多一批合格的医生、孙思邈一生技艺有人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小婉手下有一批合格的大夫,这是名符其实的三赢。

“夫人,这可是需要很多的钱啊”

张有一想到又要花钱,便有些心疼。

“值得的,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培养出一批大夫,得力的也是百姓。”

这才是小婉的心里话,还真不关大唐什么事。

她既然这么说了,张有那边就要抓紧办,而且学堂的选址什么的都还不确定,甚至连孙思邈老爷子来不来还都尚未可知呢。

第一卷乱世第五百三十六节唐宋

第五百三十六节唐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造就了张须陀的悲剧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张陵继承了张须陀那种坚忍不拔的性格,但幸运的是,他没有像父亲那样古板的性格…事实上,对于小婉所做的一些事情他还是多少了解的,而小婉也没有房间瞒他。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才是真正的圣人教导。至于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那纯粹就是封建君主愚民的思想,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张陵知道,小婉不会造反,也不会陷张家与火坑之中。

待到元夕之日,州衙开始放假,其实也就是轻松了,不夸张的说,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州衙没有人报案了,一是张陵的治理确实卓有成效,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少有人越级上报的,现在衙门里非常的清闲。

看着张陵还在那一本正经地浏览卷宗,唐宋便有些坐立不安,心里仿佛有一百只小猫在抓啊挠啊的,浑身的不自在。

唐宋少年时节便已经成名,经过了隋末的乱世及官场的黑暗之后,他既不愿意以科考入仕,也不愿意再入幕为人参赞谋划,他的家和秦家也是世交,虽然久经离乱,两家的交情却未曾抛下,而且他也敬重张须陀为人,故儿秦琼再三恳情,并且将张陵夫妇所为一一告知。

在一番思索之后,唐宋终于首肯,他一方面是为了故人,另一方面也是好奇…秦琼在信里对张陵所说的好话并不多,只是赞了一句‘颇有其父之风’…这就足够了,张须陀的风骨在隋末诸臣当中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是,秦琼在信里却是将小婉所做过的事情一一描述了些,虽然没夸过小婉一句,却是让唐宋颇为好奇。

在到了张府之后,他一个幕僚当然不能与夫人多加接触,但在小婉和张陵有意的营造之下,和紫鹃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而且两个人也彼此相得…话说紫鹃相当于小婉的内务总管,在耳目熏陶之下,紫鹃的水平也是飞速提升,府中府外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她的身契早就被告小婉交还,就是一打工的,虽然出身低了些,但与唐宋却也还匹配,更何况紫鹃不仅自己有见识,而且也是小有身家的人,在曲江这段时间的接触,两个人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唐朝礼数没地么复杂,唐宋早就惦记着去看望佳人,张陵这么做,明显是坏人好事。

“子益,出去走走?”张陵总算是放下了案卷,一个提议又将唐宋忽悠到大门外面去了…没办法,未来媳妇在人家媳妇面前打工,自己也在对方面前打工,为了不被穿小鞋,唐宋只好答应出去走走。

这一走,唐宋立觉上当…出去走走干嘛要骑马,直到出了曲江城,唐宋才迷迷糊糊的问张陵:“大人,咱们这是要上什么地方‘走走’?”

“子益,你看过不一样的灯节吗?”张陵却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今年就是一个不一样的灯节”唐宋咬牙切齿地道,他本来是要回去早点儿吃饭,然后去约美女看灯的,全被张陵给搅了。

“哦,你都知道了?”

张陵一阵惊讶:“那我就不多说了。”

“我什么也不知道,你得给我个解释”

唐宋怨念无穷,气哼哼地道。

“我们去温泉山庄,泡泡温泉,你看如何?”张陵笑着问道。

“我看不怎么样?失陪了”唐宋作势要拨转马头。

“嗯,再见。”

张陵浑不在意地挥挥手,似是自语,却又将声音放得唐宋恰好能够听到:“也不知道紫鹃和雪雁她们有没有到达温泉山庄。”

刚刚转了一半的健马立即停了下来,唐宋问道:“大人,你说什么?”

“我没说什么?”张陵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

“你说过。”

“我没说过。”

“罢了我今天不看灯了,也去泡泡温泉”

唐宋一赌气,打得快马如飞,反倒跑到了张陵等人的前面,张陵和张松相视而笑,两个人也不着急,在后面慢慢跟上去。

一路行来,唐宋也是感慨,道路早已经修好,两旁还种上了果树,还有用山石打造的路基,策马在上面奔驰,真的有一马平川的感觉。

“唐先生果然来了”

到得温泉山庄脚下,有人便向他招呼,他见是张斯,便想起庄内收养的那些孤儿:“张管事,今日带我去见见那学堂。”

“唐先生,这可不成,你刚来怎么着也得歇歇,再说今日是元夕,那些孩子们都在忙活着准备过节,学堂里都是空的,没有一个人。”张斯笑道。

唐宋也不着恼,他倒是忘了这个碴了,扭头看看庄子,果然在庄子的许多位置以及树上,都挂满了各种模样的小灯笼,有的精致,有的简陋,倒也有几盏别具匠心的,“这都是那些孩子做的吗?”

“是的,唐先生。这都是那些孩子们做的,也是夫人教导的,让他们从小就练习着做各种东西,有益于他们的智力开发。”张斯说道。

“唔,有几分道理。”唐宋点点头。

说话间,张陵和张松也到了,几名下人过来接过马缰,将马匹牵入庄内,张陵走在前面,一路边走边打听庄子里的情况。

“夫人和紫鹃、雪雁两位姑娘中午便带着公子和小姐来了,现在正在忙活呢。”张斯禀报道。

“走,子益,先走喝口热茶,然后再看她们鼓捣什么东西。”张陵招呼着唐宋一起去书房。

张松自去休息,张陵和唐宋沿着小径向书房走去。此时山庄已经放去年秋天的模样大不相同,周围环境布置得极为雅致,虽然说院子当中并没有什么名贵之物,但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经过匠心雕饰,曲径通幽,连唐宋这种见多了南方园林之盛的人都觉得心旷神怡:“这短短时间竟然将庄子布置到这种地步,真可谓匠心独运,在这地方是请谁来修这院子的?”

“请人修?”

张陵奇怪地看着他:“这种东西家里人就能够做好,哪里需要请外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那些孩子做的,他们自己设计,自己选方案,然后再集体加工。”

唐宋有些无语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教育方式。

大概是看出唐宋的疑虑,张陵解释道:“以前的教书方式都是死记硬背,时间长了,许多人的脑子都迂了,多做一些事情能够缓解学习带来的解疑,还培养他们其它的能力,毕竟他们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考上状元榜眼的。”

二人进到书房,一个丫环在他们落座之后给倒上茶水,然后便轻轻地退下去,唐宋喝了口茶暖了暖身体,便想起刚才张斯答话是脸上有些古怪的神色,便问道:“大人,紫…呃,我是说夫人她们去做什么了?”

“她们做了一件据说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张陵的回答跟没回答一样,没等唐宋说话,他又忽然问道:“子益,你相信人能够上天吗?”

唐宋一怔:“大人,你是说白日飞升吗?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我却是不信的。”

“不,我说的不是这个。”

张陵摇摇头:“神仙鬼怪之事,哪个曾经见过?虚无缥缈的东西我是不会相信的。我现在跟你说的是…人,可以借助某种工具飞到天上去。”

“不可能”

唐宋颇有几分震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可能吗?”

张陵淡淡一笑:“我有一个非常非常熟悉的人,她就擅长实现各种不可能的事情,今天我们或许就能够看到这一切。”

“什么人?”

唐宋问题出口中,旋即醒悟过来:“大人,你说的是夫人吧?她们现在在做什么?”

“我也很好奇啊,不过在她没有打发人过来请我们之前,咱们还是等着好了。”张陵从抽屉里面取出一付象棋,两个人都有些神思不属的下了起来。

“大人,你刚才移动的是我的棋子。”唐宋提醒道。

“噢,看来是这样,可我的老帅怎么在你的营里?”张陵用奇怪地眼神看着他,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唐宋问道:“夫人一向这样吗?”

“大概是吧。”

张陵耸耸肩:“每次她准备给我制造惊喜的时候都会这样。”

“难道你不准备立即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唐宋的语气明显是有些教唆的意思了。

“为什么要去看?”

张陵摇摇头:“提前知道了哪还有惊喜可言。”

眼见天色将晚,两个人都等得有些焦躁的时候,一名丫环走进来恭恭敬敬地道:“老爷,唐先生,夫人请二位去庄后一趟。”

二人连忙起身,匆匆地向庄后走去。

等二人来到庄子的后面时,只见一群人已经在草坪上等候了,唐宋和站在小婉身旁的紫鹃微微点头示意,目光立即就被草坪当中的那个东西吸引了。

新书推荐

《萌萌仙游记》

肉身成仙,永生不死,一个卑微的生命在通往长生的路上挣扎求存,双手撑开生死路,一剑斩破永生门。美食也是灵药,仙酒饮料帮助修炼,一个仙术如烟花般灿烂的世界,一个法宝如魔兽般多姿多彩的世界,帅哥?…哪有帅蝈蝈可爱人,妖,神,仙,魔,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在我脚下,在我的头上,只有那神秘莫测的永生之门…

第一卷乱世第五百三十七节张盘

第五百三十七节张盘

乍看是一堆绳网,但网里面却是花花绿绿的,张陵和唐宋都往前又凑了几步,这才发现是绳网里衬着一层花花绿绿的绸子。

“这是干什么用的?”张陵伸手摸了摸那些绸子,觉得手感有些不一样。

“这就是上天的关键。”

小婉上前指挥下人将绳网抱起来,露出下面的一个大竹篮,这只竹篮里有一个铁炉子,旁边还有一个箱子,而且炉子上还有风门之类的,点火和灭火都很方便,箱子里装是是煤。

“这绸子上是不是涂了什么东西?”张陵问道。

“是一种胶质,涂在绸子上之后,能够很好的防止绸布漏气。”小婉解释道。

“可这绸子怎么就能把人带上天呢?”唐宋还是有些不能理解。

“呵呵,你们看一遍就知道了。”

小婉微微一笑,吩咐旁边的下人:“点火吧”

有人立即引燃了炉子里的煤,另有几个人将绳网和绸子托起,置于炉火的上边…张陵和唐宋这才看到那些绸布是缝制成了口袋般的形状。

随着炉火越来越旺盛,开始大量的产生热气,那些热气进入绸口袋中,这个‘口袋’渐渐地鼓成了一个球形,而且开始飘浮起来了,连下面的竹篮也开始微微摇动,像是要飞起来。

“加火”

小婉又吩咐一声,一名下人跳进竹篮中往那炉子里加了几块煤…火焰升腾,圆球开始饱满起来。

随着浮力的增加,绸布球向上方飘浮起来,下面的竹篮也离地而起,如果不是有一根绳子系着,恐怕真的要飞走了。

“这到底是什么?”张陵和唐宋都激动起来。

“热气球。”

小婉向旁边招招手,四名下人抬着几个笼子过来,里面装着鸡鸭和兔子之类,小婉命人将这些笼子放在竹篮里,然后命人放索。

旁边的下人将绳索放长,那只热气球便带着竹篮稳稳的升起…大约在离地百余米左右,绳索已尽,热气球稳稳地停在半空中,系在地上的绳子拉出一个斜角。

“夫人,这上面能装多少人?”唐宋问道。

“六、七个人没问题。”小婉答道。

“能飞行多远?”

“取决于燃料和风力。”

“我可以试试吗?”

“当然可以,不过得等燃料耗尽之后。”

关于热气球的试验,小婉已经命人研究很长时间了,负责这件事情的是张府的一个下人——张盘。

张盘今年十八岁,入学的时候,学习极好,而且人也聪明,曾经独自将一部水车模型拆卸下来,说是要寻找其原理,而后又完好无损地装了回去。在学习的时候,好盘根究底,有时候连教书的先生都为之词穷。义塾的先生将他作为第一批从义塾毕业的优秀弟子推荐给小婉,在一番考察之后,小婉没有用他打理事务,而是让他带了几个天资颇为不错的人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热气球就是其中一项。

为了成功地搞出热气球,研究小组反复实现过各种绸料…同样的,为了解决密封的问题,他们也试验过各种树脂和鱼身上的材料,最后终于研究出一种不易燃烧而且不易干裂的胶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连竹篮的编织工艺和炉子的设计,他们都考虑得十分完善。今天将这套热气球送到温泉山庄,其实是已经在台湾岛上试验过多次的了。

热气球上的火力渐渐熄灭,承着热空气的减少,竹篮缓缓下降,终于重新回到地面。

小婉让一名下人又往火炉里面续了几块煤,然后将几块抛光过的铁板卡在铁炉上方一个特制的支架上邀请张陵和唐宋共乘,“紫鹃,你不上来唐先生是不会上来的,一起吧。”小婉笑道。

“夫人”紫鹃有些不好意思,却也跟着跨进了竹篮。

小婉取过了四只茶盏,将它们放在刚刚安置的铁板上,铁板上固定有铁环,将茶盏放上去,底部有铁环固定,则不易滑动。

“这可真不错,应该配上一壶酒才是。”张陵笑道。

“万一有人借酒装疯可就麻烦了。”小婉摇摇头,不许上酒。

不一会儿工夫,气球中的热空气再度被充满,开始腾空飞起,四人扶篮而立,觉得地面越来越远,下面那些人也越来越小,唐宋和张陵都有些心虚的缩回头,而紫鹃早就坐到了旁边的一张矮凳上,脸上色有些发白。

“夫人,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气球在空中破了会怎么办?”唐宋问道。

“怎么可能?唐先生,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旁边的紫鹃大声说道,还生气地瞪了唐宋一眼,也不知道是责备他不相信小婉的话,还是乌鸦嘴。

“这是有可能的。”

小婉却点点头:“唐先生,你看这里面。”她指了一下气球底下的热空气入口。

唐宋凑过去看时,不禁惊咦一声…原来,在大的热气球里面还有一个小的热气球,如果在飞行的时候出现意外破挹,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小气球从容下降。

“那、如果是遇到风暴呢?”唐宋又问道。

小婉点点头:“只有这个是不可琢磨的因素,我们无法替老天决定天气,所以在玩热气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天气情况。”

在半空中喝了几盏茶之后,小婉她们将火势转小,热气球则缓缓降下,等四个人从竹篮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天色如墨了。

“紫鹃姐,上天的感觉如何?”雪雁颇有几分羡慕地问道。

“连我的魂都飞上天了,下一回你乘坐的时候就知道了。”紫鹃的脸色还是有些苍白,见雪雁过来,干脆将手扶在她的肩膀上。

男人们自去安排剩下的节目,小婉打发人去将做好的元宵下锅后端上来,自己却是向温泉山庄后院的一个房间里走过去。

房间里站着一个身穿下人服饰的青年,大约不到二十岁的年龄,但皮肤黎黑,像是长年在外面工作似的,一双眼睛经常露出思索的神色,闪动着一种常被人称之为‘智慧’的光芒。

“张盘,让你久等了。”门口响起小婉的声音。

正在低头沉思的张盘像是被人突然惊醒似的猛然抬起头,看到小婉进来,慌得他连忙站起身行礼:“不知道夫人驾到,小人无礼了”

“没关系,你在想什么想得入神?”小婉问道。

“小的在想如何利用水力和螺杆。”张盘说道。

“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小婉笑道。

中国,在任何时代,都不缺乏有见识,有创造力的人,只是他们往往受到历史的局限,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现在,小婉给了他们一个启示和可能成功的希望,这些人便立即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在张盘的手下便是有这么一帮年轻人,他们带着小婉给的火种,远赴海岛,在凌振他们这些老工匠的帮助下,正在将火种变成熊熊燃烧的大火。

在小婉的记忆里,最早成功利用水力机械加工大炮的似乎是洋人,虽然中国也是很早就利用水力了,但在机械的发展方面却是远远落后于外国人。小婉在给研究小组讲课的时候,对于一些机械原理之类的东西讲过不少,虽然有许多知识在毕业后还给了老师,但倚仗记忆好,却也有许多东西回忆了起来,而张盘立志要让这些想象中的机械变为现实,将大炮等东西制造出来,只可惜小婉在物理化学等方面实在是有限,否则要是将电搞出来…做人还是不要太YY了

等紫鹃进来斟上茶水,小婉坐下,示意张盘也在靠墙的一张椅子上落座,这才问道:“张盘,刚刚我和老爷已经试过了热气球,效果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水平。不过,你认为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张盘想了一下,道:“回禀夫人,热气球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强,这一点目前来说是没有什么办法。还有一个是对风力的利用问题。现在热气球只能够被动的顺着风飞行,我们正在考虑可否在热气球上增加类似于风帆的装置,让它可以在风中自由转向。”

小婉微微点头:“这想法不错。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增强机动性不能以牺牲高度为代价,如果热气球失去了高度的优势,它也就只能沦为一个民用品,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是,小人明白。”张盘连忙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