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翻话毫不客气,说的魏征脸色青白一片,晓禾却并不理会他,转头对李世民道:殿下,小婢有些累了,先行告退.

随即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刚走到门口,突然只见一个小兵蓦然闯了进来,对着李世民焦急的说道:将军,将军....口中急促不已,可是却不说明是怎么一回事,晓禾一愣,就听了下来,奇怪的看着他们.李世民走上前来,神色宁重,那士兵对他耳语一翻,李世民蓦然脸色大变,对着魏征道:魏先生,本王有些急事,去去就回,玄龄,你先陪着魏先生,等我回来.

魏征笑道:秦王请便.

李世民刚要离去,转眼看见愣愣站着的晓禾,一把抓起她的手臂,低声道:跟我来.

-----------------------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四十九章:密谋]

晓禾随着李世民穿过了大半个营地,才到了李世民居住的主帐.营帐四周都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晓禾被他拖的脚步几乎有些踉跄,可是却没有出声,只是加紧脚步想要跟上,她心中明白,能让李世民这般焦急的定然不是小事.

秦王!随军的林沐扬医官突然疾步走上前来,李世民一把抓住他的肩膀焦急的问道:怎么样了?

林沐扬看见一旁的晓禾,微微愣了一下,嘴唇蠕动着,却没有说什么.晓禾心下瞬间了然.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住在李世民的营帐里的.心想还是与人方便,自己才方便,李世民急昏了头,她苏晓禾可是清醒的.这种事情还是少搀和的好.想到这,就识相的想要退到一边去,刚一动弹,李世民就一把抓住了她的手,目瞪着林沐扬厉声道:还磨蹭什么,快说!

林沐扬见这情形,连忙道:还好救的及时,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李世民长嘘了一口气,随即吩咐道:你先退下吧.

林沐扬应了一声,随即深深的看了晓禾一眼,就退了下去.

晓禾蓦然觉得浑身突然间涌起一阵冰凉之意,这林先生是军中的医官,为人谦和平稳.近日来晓禾医了不少上门求医的病人,他起初不以为意,后来见晓禾那些奇怪的方法多有奇效,一时好奇就和晓禾聊了起来,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忘年之交,三山五海,医学典籍无所不谈.晓禾也通过他大大的恶补了一下自己贫乏的中医知识.若不是自己早就编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袁师傅,所不定早已拜他为师.所以刚刚他有意避讳自己,不想在自己面前说话,晓禾心里也并不怪他.心中知道定然是有什么事情不方便让自己知道,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她不是不明白.可是现在李世民很明显的不想避讳自己,晓禾反而心下有些害怕,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

这边正想着,李世民已经进了营帐.打帘的士兵见晓禾站在那里迟迟不动,颇有些奇怪,疑惑的看着她,却并不放下帘子.晓禾暗叹一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一头钻了进去.

营帐里,轻烟袅袅.一个年纪不大的使女在巨大的羊毡地席处站着,浑身颤抖,几乎连头都不敢抬.见李世民走了过去,那使女突然一下跪在地上,颤声道:王爷请开恩,奴婢刚一出门,回来,回来娘娘就...就..

未待他说完,李世民就摆手道:你先退下吧!

那使女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李世民治军之严,天下闻名.虽说这并不算是军务,可是对李世民的意义,那女婢却清楚的很.所以见李世民只是淡淡的吩咐自己下去,一时间反而反应不过来.

晓禾转过头去看看李世民的神情,突然心内感到几分无法言语的怜惜.不由得心下暗叹管你是天之轿子还是皇室贵胄,七情六欲乃是人之常情,在最初这几年,在他的这些人之常情还没有被完全磨灭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要为之困扰的吧.连忙对着还在一旁发愣的女婢使了个眼色,那使女也不是傻子,反应过来后乖乖的退了出去.屋子里一时寂静无声,只有李世民的喘息越发的厚重了起来.

晓禾走上前去,帮他打起地席上垂下的帘子.缓缓的,一个一身素白,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左右的女子闭着眼睛平躺在里面,面色苍白,毫无血色,一道红色的淤痕无法掩饰的横在她的脖子上,更加显得触目惊心.可是这些却却也难掩其清丽绝伦的姿容.晓禾看了一眼,不由得再次暗叹一声,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生在乱世,又有如此绝世之姿,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李世民走上前来,面色沉静,看不出是什么情绪.许久,才缓缓的开口道:你这又是何必?

杨珪媚双目紧闭,并不睁开.只是慢慢的将头侧到了另一边去,许久,一滴眼泪缓缓的流了出来,顺着眼角滑过她白皙的脸颊,滴在白玉枕上.

李世民走上前来,坐在她旁边的塌上,伸手抹干那滴泪水,却不料那泪水竟一下子越发的多了起来,不由得叹道:你对我这么没有信心吗?我定然可以安然无恙,神鬼不知的把你送回长安,不会有一丝风言风语传出去的.

杨珪媚似乎再也忍受不住,突然翻身坐了起来,一把抱住李世民健硕的肩膀,哭泣着说道:媚儿并不想回长安去,随便去哪里都好,就是不想回长安.

晓禾愣在一旁,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出去还是该不出声的站着不动,再没有一句话比这句更能表达杨珪媚的心意的了,原本还以为李世民是贪恋杨珪媚的美色,才在登位之后冒天下大不违的强娶弟妻,现在看来事实好象却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李世民柔声安抚了她一会,杨珪媚悬梁妄图自尽,后又哭泣良久,本就已是体力透支,没一会就沉沉的睡了过去.李世民见她睡了过去,就站起身来,将她小心的放在塌上,随即朝着一旁的晓禾略一招手,就走了出去.晓禾跟在他的后面,几步进了旁边的另一个大帐,李世民在一处地席处坐下,见晓禾仍旧是站在那里,突然笑了一声道:你好象很怕我.

晓禾没料到他会说这么一句话,一时间有些错愕.不过马上就正了脸色,恭敬的答道:秦王说笑了,王爷是天之轿子,我们大唐王朝所向无敌的战神,身居高位,立下赫赫战功,手中有滔天兵权,谁会不怕,小婢不是怕您,只是对您心中尊敬罢了.

李世民笑道:好一个伶俐的丫头,难怪.

晓禾见他笑的奸诈,不由得脸颊发红,急忙道:难怪什么?

李世民道:难怪你到现在仍能这样活蹦乱跳的活在这了,还能有什么?

晓禾一时发窘,尴尬的问道:你到底叫我来有什么事?

李世民面色一暗,眉梢渐渐的皱了起来.

珪媚,是四弟的王妃.

晓禾低头不语,完全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和自己说这些,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没有理会她的窘态,仿若只是想找一个倾听者一般,仍旧自顾自的说道:她本是长安城里最有名的歌妓,那年我率军攻破长安,在进城的路上见到了差点被乱军强暴的她,就救了她下来.然后就认识了,我本打算要将她买回府中,可是突然南方又有战事,事情就耽搁了下来,等我回来后,她已经是我的弟媳,堂堂的齐王妃了.

晓禾渐渐有些明白,事后的揣测全都是根据史料中那些只言片语来摸索的.历史的真实面目只有亲身置临其中,才能明白.这两年来,晓禾一点一滴的看的清楚,李世民在大唐的地位,远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威风八面,坚不可摧.太子一党权势滔天,外至朝中大臣,内到后宫嫔妃,几乎无不是太子李建成的人.李世民也只是在军中得到一些将领的拥护,可是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一旦没有战事,大将就没有丝毫实权.

晓禾柔柔的叹了口气,李元吉眼线众多,发现了李世民对一个青楼女子倾心,趁他出兵在外而横插一脚的事情也不是干不出来.李世民这些年来在外备尝艰苦,浴血奋战的时候,他的兄弟建成和元吉却盘居在京城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过着逍遥奢华的日子.也难怪李世民后来会心理不平衡的忍耐不住的弑兄杀弟了.

前些日子我留在晋阳的家将将奄奄一息的她带来给我,她在晋阳时生了重病,李元吉仓皇逃走的时候却把她给忘了.我的下属趁着战乱把她带来给我,现在一切都越发的明显,这一切都是他们早就安排好的,是用来对付我的一招暗棋.

晓禾轻叹一声:王爷为什么要和我说呢?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丫头罢了.

李世民突然将身子探到前面来:因为只有现在只有你才能帮我度过这个难关.

晓禾皱眉道:怎么帮你?

李世民半眯着眼睛沉声道:煽动民众,冲进大营,杀了齐王妃!

什么?

---------------------------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五十章:计中计]

 武德二年,奇兵跌起,天下纷争.刘武周进兵黄蛇岭,宋金刚奇袭榆次城,李元吉弃城仓皇跑,裴寂兵埋骨索原度,夏县民众吕崇茂趁势而起,自称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占据蒲坂,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大震,河东一代遍地狼烟,风云巨变.

至此危难之际,唐高祖李渊终于派遣秦王李世民统兵三万,兵发河东,蛟龙出海,锋芒毕露.

然而在此乱兵相接,一触既发之际.突然天降奇象,天气阴寒,早已冰封的大河却陡然融化,从中现出一块足有一人多高的石人,衣衫半露,媚惑撩人,被路人碰巧遇见,捞了上来.奇怪的是那石人重于百斤,却盈盈飘于水上,百姓疑之为神喻,翻起背部,果然见一行斗大的字印与背上,上书:杨氏,妖孽乱世.

巧的是,隋朝本性杨,一时间,隋朝遗孤,红颜乱世之说盛行于世,禁之不止.

其后,李世民一扫从前的勇猛作战之态,坚壁不出,隐忍不战,一拖就是近月.

天气严寒,万物冰封,宋金刚却越发的显出其粮草不及的疲态.更加严重的对民间进行抢掠.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于是,逃跑之事越发严重,宋金刚屡禁不止,狂性大发,抓到有逃亡者就杀之示众.谁知便更加的不得人心,百姓逃跑之势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更加严重,人人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悍不畏死的奔逃出城.没几日,宋占领的城池之内十室九空,刘军之势,由此可见一般.

而在此时,茫茫荒野,皑皑雪原之上,却有上千逃荒的饥民聚集一处,帐篷一片,雪屋处处,炊烟袅袅,甚为壮观.

主将赐福给他的每一个子民,阿门!主与你同在.

阿门!主与我同在!

震天的呼声突然在茫茫的雪原里轰然响起,惊的远处想来此觅事的飞鸟朔朔飞走.晓禾站在高高的神台之上,身穿宽大的黑色法衣,双臂高举,迎风而立,仿若仙人,直欲飞走.

台下是众多衣衫褴褛的饥民,此刻也是满脸肃穆虔诚的跪在地上,顶礼膜拜.

今天的法会就到这了,我们的屋子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待到前方战事平定,我们就去南方寻一处沃野,开拓我们自己的家园.

台下欢呼雷动,一会才井井有条的散了开去.

晓禾长嘘了一口气,没想到来唐代一趟,还有机会做一回神棍.虽说是在骗人,可是毕竟既给了他们粮食,住所,也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晓禾长叹了一口气,连日来她奔波劳碌,殚精竭虑.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所为何事,一时间突然觉得身心具疲,索然至极.缓缓的走下神台,往自己的营帐走去.沿途所遇之人无不低头行礼,神情尊重.

一个同样身穿法衣的男子突然走了上来,避开周遭的众人爬在晓禾的耳边小声的说道:来了!晓禾身子一震,抬起头来极目望去,只见远处白茫茫一片,尽头处白雪滚滚,像是有大军前来的样子.晓禾一呆,心直直的沉了下去,暗道:时辰到了.

这时,也同样有饥民发现了远方的异样,人人屏住呼吸,神情惊慌.

没一会,几百骑人马已经奔到眼前.马上将军突然怒喝一声:大胆苏晓禾,你身为大唐巫祝圣女,竟然勾结乱民,盗取军需粮草,该当何罪!

言罢一把抽出腰间战刀,厉声道:来人啊!把乱贼苏晓禾给我绑回去.

饥民处突然一阵喧哗,几个年纪较轻的男子几步冲了出来护在晓禾身前.晓禾心中一暖,还是推开了他们,缓缓的走上前去,低声道:晓禾逃走之前就料到了今日之局,我可以随将军回去,可是还请将军放过这些老弱妇孺.他们都是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不值得将军为之拔剑.

那将军蓦然大怒,喊道:你如今已是阶下之囚,还敢跟我谈条件?

晓禾淡淡道:将军此言差异,王爷不过是要擒我回去,将军又何必节外生枝,这些饥民虽是手无寸铁,可是兔子急了尚且咬人,何况是临死的人呢?

那将军想想也有道理,就命人将晓禾绑了。晓禾乖乖的任他们捆绑,也不挣扎,只是以眼神示意身后的众人不得卤莽,就被人压上了马.

没一会,茫茫雪原上几百骑人马就奔的踪影全无.

这些刚刚入教的教民懵懵懂懂,这时才反应过来,忽有几个神情激愤的饥民冲上前来,对着晓禾离去的方向跪伏在地,失声痛哭.人群一时默然,想起那个小小女子的一颦一笑,想起她在众人绝望之时给予大家的帮助,想起她因自己之故而身陷险境.一时间,心痛难以抑制.

这时,方才那个身穿法衣的男子突然冲上前来号召众人起兵反抗,冲进秦王大营救出晓禾.这些贫民久被官吏欺压,历来软弱,隐忍不发,现在心情激动,新仇旧恨一齐涌起.大声响应.

一时间,呼声震天,众饥民拿起随身带着的简陋刀具,浩浩荡荡的向秦王大营冲去.

然而还没走到走到地方,半路便听说巫女苏晓禾已被腰斩,新任圣女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妃.这时,不知是谁联想起前些日子吵的沸沸扬扬的杨氏妖女之说.众人大哭一场之后,越发的群情激奋,扬言要冲进秦王大营将杨姓妖女擒住.以告慰晓禾在天之灵.

而与此同时,宋金刚在与李世民对阵多日之后,终于忍耐不住,见乱民冲击秦王大营,欲要趁此大好时机偷袭唐军.

蓦然间,战事一触既发,河东一代动乱迭起,风雨飘摇.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第五十章:破阵子]

大帐内青烟袅袅,春意融融,魏征安坐在铺着厚厚牦牛皮草的地席上,手中拿着一只青白雕花玉瓷茶杯,里面是上好的碧螺春,散发出阵阵清新的香气.魏征低下头轻轻的吹了一下,茶杯内涟漪稍起,仿若一颗投入寂静湖水中的石子,荡起微微波浪.魏征注视着手中那小小的茶杯,蓦然一愣,并不喝下,只是愣愣的看着,若有所思.

帐外狂风呼啸,天寒地冻,突然一阵冷风顺着被掀开的帐幕刮了进来.一下子掀掉了魏征披在肩上的狐皮披风,旁边伺候的小童皱了一下眉,忙不迭的捡了起来,就要重新为魏征披上.

魏征抬起手来一拜,便阻止了小童的动作.目光深沉的看着门口的士兵,缓缓的问道:出了什么事这么惊慌?

那士兵抹了一把额头,这么冷的天里,他竟然是汗流浃背,可见跑的是多么的着急.不待气息平稳了,就急忙的说道:营帐门口集结了大批的乱民,要我们交出齐王妃,说是要拜祭他们的仙女.不然就要冲进大营.秦将军现在正在那处周旋.由于出发前圣上下了喻令,不可扰民,所以我军现在甚是被动.

魏征长眉一动,沉声问道:秦王怎么说?

那士兵喘了口气,急忙道:没有动静,外面乱了半天了,就是没见着秦王出来.大家心里乱糟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魏征神色一暗,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的思索什么.旁边的小童趁势将那披风给他盖在身上,轻声道:先生,要么我们出去看看?

还没待魏征说话,突然帐幕又是一动,一人扑的一下冲了进来,对着魏征大喊道:先生,大事不好了,刘武周率众来功,已经到了白水河了.

魏征一震,蓦的站起身来,厉声道:秦王呢?

那人答道:秦王不在营内,出营去接应粮草了,已经去了半日了.

魏征眉梢紧紧的皱在一起,过了会,蓦然越过前面的小几,向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对两人说道:我们去看看.

旁边的小童一下冲上前来,拉住魏征的手说道:先生忘了我们走前太子殿下说过什么了吗?秦王治军不严,审敌不明,他若是败了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先生这样冒失的为他去抵挡,回去可怎么对太子殿下交代.

魏征长叹一声,沉声道:清林,你要记住,我们先是大唐的臣子,然后才是太子的幕僚.随即一甩长袍就向外走去.那小童一愣,然后恨恨的跺了一下脚就追了出去.

外面天黄地暗,狂风肆虐,漫天冰雪.魏征等人带上风帽,急忙向门外的混乱处走去,刚走到门口,忽见门外民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却人人悍勇,不畏刀枪,狂蜂般的向里面涌来.一边厮打,还一边高呼着交出齐王妃杨妖女为仙女报仇雪恨一类的话.秦琼带着一众士兵在门口拼命的阻止他们进来,可是当今皇上在临行前曾发下严喻,不得杀害百姓,所以一时间丝毫奈何不了他们,反而节节败退,险些要被他们攻进来.

魏征见状,连忙冲上前去,高呼道:乡亲们,大家冷静些,莫要听信小人谗言,唐军乃是兴的正义之师,是前来解救大家的.切莫要被人利用,妄送性命啊!

众人一愣,一时间全都看向他来,突然人群中有一人高声呼道:魏先生,你告诉我们齐王妃的下落我们很承你的情,可是这妖女害的天下大乱,已是得了天神的神喻证实的,错不了,何况她还害死了女仙,我们誓要为女仙报仇.

乱民听了这话愈加的神情激愤,疯狂的冲击着大营.秦琼高声喊道:齐王妃不在营中.请大家后退.可是这时候谁还听的进他的话,一时间人如潮水般涌将上来,声势震天.

李宗道急步走到魏征身前,神色冷漠,寒声道:是魏先生向外传的消息说齐王妃在我们营中吗?我还奇怪呢,齐王妃不在长安一事我们也是刚刚知道,怎么这些乱民竟然这么快就得了消息.

魏征眉头紧皱,也不辩解,只是问道:秦王在哪?

李宗道冷笑一声:也罢,你自己去向秦王辩解吧!话音刚落,忽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疑惑的向后看去,只见几名秦王的随身兵位跑了过来.房玄龄走在众兵前面,远远的就对魏征行礼道:魏先生,秦王有请.

魏征眉梢一挑,疑惑道:秦王不是出营接应粮草了吗?

房玄龄笑道:先生哪里听来的消息?这种危机的时刻秦王怎么能出营?走吧,秦王现在正在先生的帐内恭候先生大驾呢.

魏征一愣,蓦然回过头去,只见刚刚来向他报信的那名兵士早已不见了踪影.心下蓦然一沉,一种不详的预感缓缓的升起.双手冰凉的随着房玄龄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刚一进去,就听唰的一声,周围无数刀光闪眼,营内两旁站着的数十名士兵一齐拔出了腰间的战刀.声势惊人.

魏征神色不动,冷静的向着李世民道:秦王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坐在地席上的椅子上,眉色平静,看不出是什么情绪,听见魏征的话,也只是缓缓的抬起头来,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眼内精芒闪烁,冷笑一声道:先生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什么意思.

魏征昂然道:请恕小臣不明白殿下在说什么?

李世民淡淡道:哦?先生不明白吗?那就让我说给先生明白..不过在我解说之前,先生可不可以告诉本王,这个又是怎么回事?言罢随手向身后一指,只见是一只大大的箱子.

魏征一愣,这个是他平日里装书的箱子.他这个人喜好甚少,唯独喜爱读书饮茶.所以这个书箱,茶具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必须带着的东西.见李世民指着这个,一时间神情疑惑,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

李宗道在一旁笑道:怎么?不见棺材不落泪吗?走过去一把将棺材打开,魏征蓦然大惊失色,只见苏晓禾浑身上下被捆了个严严实实,嘴也被堵上,正被放在箱子了,神情委顿,花容失色.心中一惊,脑海中登时勾画出整件事情的脉络,额上的冷汗缓缓流下,长嘘了一口气,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世民道:我一直敬重魏先生的人品气度,没想到今日却这般陷害于我.苏姑娘是我大唐明文册封的圣女,前些日子代我去赈济灾民,不想先生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将苏姑娘抓回来私自关押,并假传她的死讯,惹的灾民生怨,前来功营,再借着妖孽之名,陷害我窝藏弟媳,又传讯于宋金刚,让他来袭营,功我不备.如此我便犯了杀害圣女激起民怨的不仁之罪,囚禁弟媳的不义之罪,和审敌不明的失察之罪.魏先生一食三鸟,好毒辣的计谋!

魏征苦笑一声,沉声道:愈加之罪,何患无词,魏某清风明月,自不怕深陷泥潭.

李世民笑道:先生不怕大唐江山分崩离析,我却害怕,今日之事就此作罢,先生还是早早的回到长安去吧.顺便告诉家兄,我李世民南争北讨,从不愿与家人相争.奈何我不犯人,人却来犯我.如今大敌当前,大唐江山不稳,此事我就不再追究,不过若是再有下次,我自当不再客气.

魏征一愣,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真的放过了自己.不过转念一想,如今战事迭起,众多帝王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唐天下风雨飘摇,实在不是内乱的时机.不由得摇头暗叹太子若是有秦王的一半气度,肯听他一言,今日也不必落到这般田地.无奈下,对着李世民深拘一躬就准备离开.却听李世民突然叫了一声,道:今日有我的下属来报告,齐王妃已经寻到,就在不远处的一处庄园里,庄主姓刘,前些日子苏姑娘曾救了他儿子的病.你去说苏姑娘的名字,他必然带你去见齐王妃,然后就悄悄的将她带回去吧.长安的人若是不知道齐王妃曾在河东逗留过,自然也就不知道有人煽动百姓叛乱的事情.只是先生这一路可要小心行事,莫要再将堂堂的大唐皇子的妃子给弄丢了.

魏征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出去.对李世民的弹忌却越发强烈.心道此子不除,将来必会是太子登位的一大阻力.披上风帽,带着随从就从大营的后门策马离去,连带来的书箱茶具都不要了.

帐内的李世民等人见了他们离去的身影,蓦然间爆发出一阵大笑.这魏征平日里计谋百出,他们很是吃了他不少暗亏,如今见他这般灰溜溜的离去,蓦然间人人心怀大慰.就在众人哈哈大笑的时候,忽听身后一个闷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一看,见是仍躺在箱子里的苏晓禾,正一脸愤怒的看着他们.众人一时间笑的越发的开心.李宗道连忙走过去将晓禾的绳子解开,晓禾一下跳了出来,一把掏出嘴里的白布,愤怒的挥舞着拳头:一群忘恩负义的家伙,过了河就拆桥!

李世民长笑一声,走过来安抚的拍了拍晓禾的肩膀,笑道:少安毋躁,况且这河还没过去呢!

随即厉声喝道:来人啊!带上两万黑甲军,埋伏在大营两侧,不出战,只射箭.我让他宋金刚有来无回.

众将轰然领诺.秦琼皱眉问道:那门口的那些乱民怎么办?

李世民笑道:那就要偏劳我们的苏女仙了。

一时间,众人目光全都积聚在晓禾的身上.晓禾脸庞发烧,冲着身侧围绕的一众将领抱拳的道:那就让本女仙大显神通,撒豆成兵,救你们一救.

众将一愣,随即又蓦然大笑.

外面鼓声震天,号角响奏.李世民长笑一声,高声道:去吧!

-----------------------------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