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的事,谢筝逃出了镇江,回到了谢慕锦替她安排的庇护之所。

想起父母,谢筝的心痛得厉害。

陆毓衍告诉她的真相,与她一开始猜想的已然是天差地别,但她没有再怀疑。

谢筝想,陆毓衍说得是真话。

她是独女,哪怕是早早就定亲,父母也会要多留她两年,可自从婚约定下,她的记忆里,无论是谢慕锦还是顾氏,都盼着她早早出阁。

去年中秋时,顾氏曾说过,丹娘只会再陪她过一个中秋了,在父母心里,她的婚期就是及笄之时。

谢筝苦笑,抬手擦了擦泪水,问道:“明知牵扯后宫争斗,镇江的案子,陆家还查吗?”

凤眸晶亮,透着几分隐忍,似乎陆毓衍摇头,她都能坦然接受一般,可其中又有几分期冀,灼灼地让他心疼。

他如何不心疼?

陆培元让他善待谢筝,谢慕锦把他最重要的红玉和女儿托付与他,父辈的寄望能让他对这桩婚事迷茫,两年前的他,连要娶回来的姑娘是胖是瘦都不知道。

陆毓衍去了镇江,在谢筝浑然不觉的时候,看她挑选黑马,看她扬鞭驰骋。

两年间,来回数次,谢筝的模样性子喜好一点点印在了心底,生动得让他念念不忘。

他喜欢这个还没过门的小姑娘,很喜欢。

陆毓衍抬手,轻轻将谢筝箍在怀里,道:“查,父亲一步步走到今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寻到了真相,不用再咬着牙咽到肚子里。”

他替李昀做事,除了圣命,亦是因为唯有李昀,会真正关心齐妃的死因。

第八十六章 感激

泪水簌簌而下。

想强忍着,可就是跟决堤了一般,谢筝想逼回去都做不到。

谢家是没落的世家,别说是谢筝,就是谢慕锦都未曾经历过曾经的鼎盛繁华,数代兴旺底蕴,到最后剩下的是一本厚厚的族规,和满屋子的藏书。

可谢筝是官家女,光看、光听,也知道多少世家起起伏伏,高楼起了,一朝倾覆。

世代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几代人奋斗、几百年荣耀、一步步走出来的。

谢家早倒了,谢慕锦没什么不能输的,除了谢筝的命。

可陆家不同,陆家正鼎盛。

陆培元和陆毓衍两父子,要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性命,还有百年陆家、远近姻亲,一着不慎,赔上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其他陆家子弟。

即便这一刻,陆毓衍说陆家不查,只稳稳妥妥地走下去,谢筝也不会有丝毫的意外和不满,但陆毓衍给她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答案。

他们两父子要拼,拼的是对真相的不妥协,拼的是陆家若赢,则更进一步。

不管何种理由,都让谢筝心存感激。

起码,他们都是一根绳上的。

起码,她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去面对被尘封的旧事。

“我知道很难,”谢筝的声音哑得厉害,闷闷的,带着哭腔,“我不会说要立刻就弄清楚凶手身份…”

陆毓衍不是官身,他即便与李昀交好,李昀也不能没个由头就随意插手大理寺和刑部做事。

萧柏是外官,有劲儿使不上。

想要查看卷宗,想要知道镇江案子是谁经手办的,是谁做的伪证,只能等陆培元回京,以都察院的名头去查。

即便是那样,也要小心谨慎些。

谢筝想要的是真相,是弄明白谢慕锦到底查到了些什么,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让衙门里推出个替罪羊来,就算了了案子。

再急,亦只能这样。

谢筝的肩膀颤得厉害,咽呜哭声压得低低的,似是一头受伤的小兽。

陆毓衍收紧了手臂,谢筝的懂事让他的心越沉甸甸的,他一下又一下,顺着她的脊柱抚着,道:“竹雾去旧都了,后事是你家那对老仆操办的,想来你父母都已在旧都入土为安,竹雾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提起父母身后事,谢筝的眼泪落得更凶了。

当时状况,她自身难保,哪里还能顾得上替父母收殓?

原以为是赵捕头和几个衙役帮了忙,现在晓得是老仆夫妇带父母回了旧都,也算是落叶归根,聊以慰藉。

谢家蒙难,陆毓衍也不好受,便是抱着谢筝,也生不出任何旖旎心思来,只是低声与她说着竹雾之前在镇江打听来的事情。

谢筝大哭了一场,慢慢的才稳住了情绪,陆毓衍身上暖暖的,让她踏实许多。

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小时候顾氏教她写字时的事儿。

一撇一捺,写个“人”字,谢筝耐不住,那一捺不是没贴上就是出了头,顾氏便跟她说,一个人要站着稳,就要有“一捺”撑住他,一定要撑好了。

年幼时不曾懂得其中意味,如今想来,不由感慨万千。

她不正被人支撑着吗?

她的萧姐姐,她的未婚夫。

用一个拥抱,安抚她,鼓舞她。

谢筝平复下来,才察觉到陆毓衍箍得有些紧,她轻轻推了推,示意他松开些。

陆毓衍松了手上力道,低头看她。

胡同里乌起码黑的,只点点星光,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

小姑娘哭过了,眼睛通红一片,一抽一抽的,看起来可怜极了。

那日宁国寺里遇险,她都没有哭过,甚至事后还能回忆起凶手身上的一些细节,那般硬气又勇敢的谢筝今日却当着他哭了两回了。

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父母,叫他心疼得一塌糊涂。

谢筝凝着陆毓衍胸口的衣服,比边上深了些的颜色,全是她的眼泪,她一时有点儿尴尬,闷声道:“衣服弄湿了。”

陆毓衍失笑,刚刚谢筝哭得那么厉害,肯定是沾湿了的,他揉了揉她的额头:“不妨事。”

谢筝含糊地点了点头。

说完了谢慕锦的事,谢筝刚要开口问陆毓衍为何晓得她喜欢吃什么,为何认得她,话还没出口,就叫陆毓衍赶在了前头。

“在楚家没吃亏吧?”

谢筝一怔,想摇头,猛得想起那娘子砸过来的瓷碗,不禁脖子凉。

在衙门外头,事情紧急,只交代了结果并未细说,虽然化险为夷,谢筝也自认花拳绣腿不怕个外行娘子,但这会儿若是不说,回头松烟准会一五一十地告诉陆毓衍,那还不如她自个儿说了好。

“砸晕了那个女的。”谢筝把当时情景一一说了。

陆毓衍皱着眉头听着,也不知道是该夸谢筝果敢,还是恨那娘子歹毒,静下心来想一想,更多的还是庆幸。

庆幸谢筝学过些拳脚功夫,叫她能应付那等场面,也让她能坚持到遇见萧娴。

谢筝说完了,把心中疑惑问了出来。

眸色微微一沉,陆毓衍清了清嗓子,没有回答,反而道:“明日是八月二十七。”

八月二十七?

谢筝的心漏跳了一拍。

她自然是记得的,陆、谢两家放小定的日子,选的就是八月二十七。

永安二十五年的八月,秋老虎凶猛,直到月末,太阳还毒得厉害。

小定当天要穿的衣衫,顾氏在夏初就准备好了,压根没料到秋末会那般炎热。

事到临头,也不好再改了料子,华服裹得谢筝闷出了一身的汗,她这个待嫁娘,比父母亲朋都着急,几次催着丫鬟去二门上看陆家的全福夫人来了没有,叫萧娴捧着肚子生生笑话了一上午。

顾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指着她道:“真真是留不住了,你要不是九岁,再大两年,我改明儿就把你塞进轿子里。”

换作平日,谢筝一准抱着顾氏撒娇,无奈这一身实在热得她动弹不得,只能把手边的引枕扔到笑得喘不过气的萧娴怀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

现今想来,她当时再大些就好了。

早早出阁,能在上轿前给父母磕个头,骗顾氏几滴眼泪,多好啊…

第八十七章 喜欢

谢筝笑着摇了摇头。

她记得其实挺清楚的。

那天来给她插簪子的全福夫人是萧玟,也就是傅老太太的长女、萧娴的姑母、陆毓衍的大伯娘。

陆家家底丰厚,送来的定礼样样都是好东西,宫里的陆婕妤也添了不少。

谢筝打小偏爱玉石,对金银器并不喜好,饶是那一箱好东西,她背后都嫌弃过。

比不上谢慕锦给陆毓衍的那块红玉。

这还真不是谢筝赌气,红玉稀缺,又是宫中赐下来、祖传几代的,金山银山都比不得,何况几样饰?

顾氏只好跟她说,给了自家姑爷又不是给了外人,过些年一样回到谢筝手里,有什么舍不得的。

谢筝撅着嘴,自认“小气鬼”。

当时哪里想过,五年之后,一把火起,她的闺房烧得一干二净,当时她嫌弃得不要不要的定礼一件都没剩下。

只这块红玉,因着给了陆毓衍,才得以保存下来。

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谢慕锦和顾氏留给她的,就只有她胸口的那块玉佩和陆毓衍腰间的红玉了。

真是够“寒碜”的,明明父母为了她的嫁妆攒了好些年的,她没有兄弟姐妹,父母的一切都要给她,春天时她还看见顾氏和老仆章家妈妈在整理嫁妆册子…

思及此处,谢筝的脑袋慢慢垂了下去。

真真是亏大了。

早知如此,还攒什么呀,不如和顾氏一道好吃好喝游遍江南呢,萧娴在信上写的明州风土人情景致,顾氏好生向往的。

见谢筝低落,陆毓衍知道她定然又想到父母了。

陆毓衍只见过顾氏一回,对谢慕锦则更熟悉一些。

谢慕锦才华横溢,他比许多官场子弟洒脱,也比他们踏实真挚。

孺慕谢慕锦长大的谢筝,自然也与寻常官家女儿不同,便是这份不同,让陆毓衍觉得真实生动。

两年前,谢慕锦对他的寄望是哪怕谢家倒了,他也能护住谢筝,但他今日的答案,是违背了谢慕锦的意思的。

陆家插手齐妃之死,未必能全身而退,到了那时候,陆家遭殃,谢筝还是会失了容身之所。

可陆毓衍更清楚谢筝的性子,那样的容身之处,不是谢筝想要的,一旦有机会,她定是要弄清楚来龙去脉,而不是单纯的活下去。

好在,他的父亲亦有执念,他能做的,就是让父亲的官途更稳,让陆家的底气更足,哪怕去触碰那些不该碰的秘密,也能屹立不倒。

这是他作为陆家的儿子、谢家的东床,该做的该抗的。

拍了拍谢筝的背,手掌握住她的手,陆毓衍道:“该回去了,夜深了,路不好走。”

谢筝应了一声,略想了想,也没挣开,由着陆毓衍牵着。

掌心温暖,一扫秋夜凉意,反倒是热乎乎的,就像回到了五年前的那一天。

松烟背身站在胡同口,只听见背后悉悉索索的动静,自家爷与谢姑娘说了些什么,他是一个字都没听见。

他心痒痒的,几次想回过头去偷看一眼,又怕叫陆毓衍逮个正着,只能强忍着,急得跟猫儿爪了一爪子似的。

这会儿听见脚步声,他才转过身去,快瞄了一眼,赶紧低下了头。

那两人牵着手哩。

夜色再浓,还是叫他看得一清二楚,松烟暗悄悄想笑,爷这样子叫夫人瞧见了,准乐坏了,要不是不能泄露了谢姑娘的身份,他都想修书一封,给夫人身边的清苒姑娘,叫她说与夫人听嘞。

陆毓衍和谢筝走在前头,松烟不远不近跟着,夜深人静,走的又都是小胡同,倒也没遇见什么人。

谢筝走得不快,陆毓衍迁就着她的步调,听她说些镇江城里的事情,说谢慕锦办过的案子,说顾氏夸过的酒肆茶庄。

“不去想时倒也记不起来,”谢筝叹息一声,“一开始说就一股脑儿都涌出来了,挺想的,你说明日二十七,可今儿个是二十六呀,是断七呀…也挺好的,咱们说明白了,他们在地底下也能心安了吧…”

陆毓衍握紧了谢筝的手,道:“定能心安的。”

到了萧家外头,陆毓衍才松开,道:“明日一早,还要去殿下处说明案情,就不去打搅了。”

谢筝颔,凤眼一挑,追问道:“你是不是去过镇江?”

桃花眼沉沉湛湛,陆毓衍道:“你打算一直住在萧家?”

谢筝闻言愣怔,她此刻是萧娴的丫鬟,不住在萧家,又要往哪里去?

“出入不便,”陆毓衍缓缓道,“你连去宁国寺都不方便,更别说是回旧都和镇江了。”

谢筝的心沉了沉。

这些不方便,她都是有数的。

这两日要不是陆毓衍借口案子寻她,她就出不得内院。

并非她性情洒脱,受不得内院束缚,而是她也有想做的事情,去宁国寺拜访正恩大师,回旧都向章家妈妈打听状况,给谢慕锦和顾氏磕头上香…

这些事情,萧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再往后说,傅老太太和沈氏正琢磨萧娴的婚事,等萧娴出阁的时候,她又要如何?

作为丫鬟陪嫁过去不合适,留在萧家内院里也不合适…

若是离开萧府,与陆毓衍一道,她出行倒是方便许多。

“我知道你的意思…”谢筝抿唇,沉吟道,“让我想想,也跟萧姐姐商量商量。”

陆毓衍应了一声。

松烟敲了角门,谢筝怀揣着心事进了萧府,走至半途,突又想起那问题来,不由跺了跺脚。

问了几回,竟是一个字都不肯说!

真以为他不说,她就猜不到了吗?

陆毓衍准是去过镇江的,要不然,怎么会认得她,怎么会晓得她能骑马,又怎么会知道她的口味喜好?

前回去燕子村,松烟提起来过,陆毓衍出远门时跟着的都是竹雾,竹雾去了好些地方,松烟没说完就叫陆毓衍岔开了话,定然是他怕叫松烟说漏了嘴。

当时瞒着就瞒着了,如今都说开了,还不肯老实交代,难道她会笑话他吗?

一面想,一面眼角眉梢都扬了起来,她是真的会笑的呀。

得一人真心相待,足以叫人喜悦展颜。

她不能辜负,也不愿辜负。

这样的心情,大概就是喜欢吧。

第八十八章 心情

吹灯时,已经二更过半了。

今夜原本不是谢筝守夜,只是她不想一个人待着,又有一肚子的话要跟萧娴说,干脆与浅朱换了换,宿在榻子上。

月末的夜色浓得似墨,谢筝眨了眨眼睛,才勉强适应了黑暗。

萧娴没多少睡意,便认真听谢筝说话。

谢筝说段立钧的案子,说楚昱缈的痴心错付,说她与陆毓衍坦言了镇江之事。

一桩桩,一样样的。

姑娘家说话,说到哪儿就算哪儿。

谢筝东一句西一句的,萧娴也没打断她,直到谢筝说完了,她才支着腮帮子问她:“你在犹豫什么?”

谢筝一怔,复又浅浅笑了笑。

萧娴太懂她了,一下子就看穿了她的心思。

只是,与其说是犹豫,不如说是彷徨。

定亲那年,谢筝不过九岁,只晓得要与萧姐姐的表兄议亲,那人眼睛好看,个头没比她高多少,旁的事情,她丝毫不懂。

五年之间,她渐渐明白何为闺中心事,何为倾慕神往,但那都是其他人的事情,是话本里的故事,她从未以此来思量过自己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