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里的家务都是她在管,特别是厨房,李萍几乎都不进去了。她现在有大把时间绣花,攒钱。李萍有时想想,觉得自己这些年,好像最成功的是改变了曾家。

比如,之前就跟曾家三兄弟说过,曾老爷子种的粮食被人骗了。李萍当年就让他们兄弟三人和豪哥儿一起想怎么做。不过后来,曾全没有问他们任可人,自己做了。现在‘曾家米’已经闻名满省,真正的一米难求。

而曾全现在是继自己大哥之外,突然冒出的商界奇材。并且已经离开了陈家,自立门户,曾家正在慢慢在崛起。

不过三年过去了,李萍也就每年过年回去一趟。不过她是很能找准位置的,他们虽说是长房,但此时曾家已经不需要她的资助了,他们回去就是做客了。让曾全真正的成为一家之主。不过因此,李萍对着曾全还是多少有点戒心的。

(未完待续。)

第99章 没有省心的

第二更

因为跟曾全之间有了戒心,于是她与何氏之间凭着一年见一面的相处,怎么可能真的培养感情。但是和柳氏倒是比较投缘了,柳氏现在挺能帮得上忙的。

“你说,你为什么不生孩子?”李萍看向了柳氏,有点纳闷。

柳氏进门两年了,跟着老三的感情也不错,就是没孩子。她和何氏都是进门第一时间怀上的孩子,也就前后脚生了。何氏三年抱两,现在曾全反倒是家里各方面都最强的主。结果柳氏竟然一直没动静。弄得过年回家,欧阳氏还以为她怎么着老三俩口子了,各种的挑剔。

当然她主要也是挑剔柳氏,弄得现在柳氏都不想回老家了。李萍一直没开口问,她上一世也是求而不得,也是过了二十多才有的官哥儿,所以她没有催促过,现在也是被小猴子弄得身心俱疲,觉得也许柳氏生个孩子,让小猴子有个正常的玩伴,也许会好一点的想法。

“算了,现在相公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呢,还是不要了。”柳氏摇摇头。

“小叔这么说的?”李萍给了她一个白眼。

“我觉得他说得对,大伯也在拼命干活,我和相公原本是吃白饭的,还添个人吃白饭,莫说相公,我也不好意思的。”柳氏做了一个鬼脸,话说得真是半真半假,让人哭笑不得。

“老三的学费还是家里给,老三也在抄书,你们算是自己养活自己,我也不过是借个地方给你们住,但你帮我管事,说起来,我也没吃亏。你们这么说,就是让老爷子和公婆怪我欺负你们?”

李萍给了柳氏一个白眼,知道了原由,她也就更不乐意了。你们生不出来,我就没话了,你们生得出来不生,还说这种屁话,这让她怎么办?还真真的做实了,她们做大哥大嫂的欺负兄弟,兄弟媳妇了。

“等考完再说吧!若是考不上,相公的意思是不考了,回乡帮二哥的忙,到时再说。”柳氏说得有点含糊。

“这是什么意思?老三这性子,你也不管管?”李萍真有点气了,感觉老三就是墙头草了。之前说要读书,于是跟着自己混,现在看老二日子好了,家里也舒服了,于是觉得跟着老二也不错。李萍都觉得好没意思起来。

“我说他了,若是考不上,我也厚颜请嫂子带着我们一块上京,哪怕是跟着豪哥儿一块读书,也得把这试考下来,没有回头让人说,文不成,武不就的。”柳氏点头,跟着李萍表上了决心。

李萍又气结了,最终只能拿指头戳柳氏的脑门了,长长的叹息,“现在我看出来了,爷爷还真是没看走眼,你和何氏都不是那省油的灯。”

“我可比不得二嫂,当然,她也不容易。”柳氏一笑,也不再说下去,自己飘然下去端菜了。

李萍倒是明白柳氏的意思,虽说她心里对曾全颇有戒心,但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实质的矛盾,他们兄弟之间倒是信件颇勤。曾家慢慢的在曾全的手上崛起,也真的成了曾家村的第一人家,何氏也成了何家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

何家人不算极品,但真穷。现在曾全有钱了,人家想沾光是正常的。但欧阳氏是那能让亲家沾光的人?两家亲家又紧张了。不过曾全是不是曾凡,曾凡当时只是站在妻子身边,强力护着妻子。曾全没有,曾全自己是强人一个,祖父还好点,但父母已经在他面前说不上话了。

曾全并不盲目,这时李萍就能从曾全的处置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当年处置欧阳家,还有对欧阳氏他们的法子,曾全改良之后,用在对何家身上。

不过他做得怎么说呢,在李萍看来是比自己果决的。他在自己家附近买地盖房,把何家人带出了何家村,然后带着舅子干,何家立刻就跟着一块奔了小康。看着曾全是不是做得很好,很厚道?

但是,往深了想,李萍当初是让陈家把作坊开在了欧阳家的村子边上,让欧阳家的舅舅干活种地,照顾家里几不误,顺便改变了那一个村子的面貌。全村人都感激作坊,也感激欧阳家的两位舅舅,他们过得很舒适。

而曾全是只把岳家接出,岳家在村里除了一栋破房子啥也没有。所以曾全甚至还把那破房子送给了村里亲近的亲戚。然后何家人就那么跟何家村断了联系,村里没人,没房,纵是开头不习惯,还想着回去看看,但时间久了,他们就只能依附于曾全生活。李萍相信再过几年,何家的下一代都不知道何家村还有亲戚了。

曾全给自己弄了最最听话的一房家人,而何氏也得感激丈夫为她和她娘家做的一切,何氏现在处处以曾全马是瞻,曾全在现在的曾家是说一不二的。连曾庆,就算现在,也必须得每天去学堂抄书,再不情愿也得去,曾全不许他在家闲着。欧阳氏也就更是了,家里有佣人了,而欧阳氏该干的活,曾全也不让她不干,不是不孝,而是不许她在外头乱晃。

何氏生了两个儿子,别看小,曾全也都立起了规矩,李萍回去看到明明比小猴子还小大半岁的曾天小朋友,却是站得规规矩矩,都不像是老曾家的人了。

李萍认真的想过,还跟着曾凡谈过,她真不觉得曾全哪里做错了什么,但是为什么就觉得很怪呢?

曾凡就笑,反问道:“你种的因,竟然还问果?”

李萍也就灵光一闪,知道曾全在做什么了。自己曾经跟曾全兄弟说过,他们要重塑曾家的家门。曾家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所以他们努力生活,不能成为让孩子瞧不起的父母。曾全当时是没说话的,但是没想到,他是听了进去,处处竟然以这为榜样,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起这话了。只是,李萍觉得他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她的本意真不是这样啊。

柳氏是瞧不起何氏处处以曾全为天的样子,也不喜欢明明是老二,却处处以一家之主自居的曾全。她现在是宁可跟着大哥大嫂,也不愿回家去依附那个二哥,不然,也不会这么说了。(未完待续。)

第100章 追求

第一更

小猴子吃饭还不错,可能是因为豪哥儿喜欢吃饭,于是小猴子能吃饭了,就被豪哥儿洗了脑,也觉得吃饭是大事儿,要认真对待,不过好吃不好吃的,他不懂。生下来就吃的东西,不会有豪哥儿那对比出来的幸福感。

豪哥儿马上调整,于是有空就带着小猴子出去试吃平民式的食品,回家过年时,也让他试了各家的菜式。除了在李家,小猴子果然对哪家都不满意了,现在他吃饭的积极性是极高的,一个大大的白帕子围着胸口,一只大银匙,挖一口,直接送进嘴里,然后再拔出来,就光亮如新。让李萍觉得,儿子只有吃饭和睡觉时最可爱。

“吃慢点,这鱼是不是很好吃,一点刺也没有。”柳氏也喜欢小猴子,对他真是比李萍还满满的柔情。

白天李萍挺忙,要绣花,连小猴子都知道,老娘工作时不能闹腾,于是由着丁香,丁桐带着出去玩。而柳氏名义上还是三少奶,有些事也不好太出格,李萍倒是想教她绣花,但这是童子功,让十七八的她重头学起难点。正好她爱做饭,于是李萍就把自己多年收集的菜单子交给她,让她慢慢试。

李萍收集的都是当年李娘子教的,后来,她做饭摊之后,自己顺便把家里的厨房也管起来,各种试验的菜谱。还都画上了图样,真正的有图有真相。柳氏学会认字之后,每天也是跟他们一起临帖练字,看到大嫂收集的菜单,都暗暗地汗了一下。觉得大嫂子真是太强了,觉得绣花是学不会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吃上下功夫。

现在不能说青出于蓝,但真的融汇惯通,也开始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菜单。比如小猴子喜欢吃鱼,可是吃饭实在太快了,柳氏怕鱼刺把他噎着,想来想去,只能在鱼肉里做文章了。今天这鱼,是因为她在书上看到,南方人怕刺,于是把鱼肉取出,去了刺,剁成茸,再灌回鱼皮里,再来烹制。书上就一句话,她可以试验了好久,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宗,反正,她就这么做了,让小猴子能放心的吃鱼,这才是最高目标。结果小猴子看也不看,一口就包进了嘴里,真是让人觉得没成就感啊。

“嗯,很好吃,不过,三婶,你为什么不做鱼丸子,这跟鱼丸子有什么两样?”小猴子嚼了,咽了,然后十分困惑的问着柳氏。

柳氏现在觉得小猴子有点讨人厌了,这么漂亮的整鱼,怎么说跟鱼丸子没区别?

豪哥儿也喷笑,他也没吃过书上说的那种鱼,不过他的想法是,吃鱼怕什么刺,就是吃的那种新鲜的感觉,你剁成茸,还假模假式的灌进鱼皮里,是,这很难,很考手艺,可是这还是鱼吗?

李萍笑了,她是他们中间惟一吃过这鱼的人,但她没告诉柳氏,她是吃过的。她想让柳氏找点事做,人得有自己的兴趣,而且最好要做到极致,这样,到哪都不会吃亏。她试了一下,不得不说,柳氏做得真的很好了。只凭着一句话,就能做成这样,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不过,人家那是海鱼,刺多且有点腥气,所以他们把鱼肉取出,加了调味品,把鱼肉茸去腥上劲,再酿回了鱼皮里。

但他们这是河鱼,原本新鲜的鱼都是鲜甜可口,那鱼肉细嫩无比的,所以想想看,的确不如做成鱼丸、鱼糕来得好吃。主要是没了鲜鱼的那种鲜甜。

“大嫂。”

“我觉得不错,算是一种做法,光酿肉这本事,就是我没有的。你记下来没?”李萍忙笑道,她不打击她的积极性的。

“当然,还有做法,我也画出来了。”柳氏点头,表明自己没有白学。

“做得好,将来这就是我们曾家的传家菜了。”李萍大加忽悠了。

说得柳氏再一次欣喜起来,忙让李萍试新菜,现在柳氏也是实践用最便宜的食材,做最可口的饭食,他们家这些年,真的一直以每月一两银子为生活费的。节俭成了一种习惯后,现在连豪哥儿也不会轻易浪费。

“唉,二姐夫和三哥要考三天,真的好可怜。”豪哥儿吃了一口好吃的菜,有点担心了。

“没事,你总是要考的,听说考进士要七天呢!”

“唉,想到这儿,我就觉得,其实我做生意也可以。”豪哥儿皱着眉头,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嗯,这个你跟义父说。”李萍想想摇摇头,反正她一直觉得豪哥儿走哪条路都可以,反正她觉得都不错。

“豪哥儿,要坚持,别跟你三哥似的,当墙头草。”柳氏立即严肃的制止。

“嗯,也对,二姐夫也这么说,下定决心,就要一做到底,万没有因难而退的。”豪哥儿又叹息了一声,扒了一大口饭,侧头看向了跟他当年一样,坐着定制高凳的小猴子,“你觉得呢?”

“啊?”小猴子才两岁多,玩他是知道的,别的,他知道个屁,他正专吃的吃饭,听小舅舅突然问他什么,之前他们聊什么小猴子都没认真听好不,看三人都看他,忙指了碗里的肉点评道,“三婶,这个肉肉好吃。”

“嗯,知道了,明天还是做蒸鱼吃,你吃鱼肚肚肉,对不对?”柳氏伤心了,有点无奈。

“嗯,鱼肚肚肉好吃。”小猴子点头,很雀跃。

柳氏更愤愤了,自己为了让他能放心吃鱼做的努力真是白费了。

“你要不要试试,把鱼片成片,去了刺,做成溜鱼片,还有鱼汤,又简单,又不失鱼肉的本味?”李萍无奈,笑着建议。

“那太简单了。”果然,对有追求的人来说,这就简直就是污辱了她的才华。

“嗯,返朴归真,三嫂,你障了。”豪哥儿笑了起来,“先生说了,世间事,其实真的想得越简单越好。而且越简单越难!跟我写文章一样,用典越多,反道是越不自信。朴实无华方为上品。”

豪哥说的先生是李秀才,当然这句话不见得是对的,至少在考试上,他不是对的,各位座堂师的喜好不同,真的让豪哥儿一路朴实无华,总有碰钉子的时候,但是平时做学问,这是对的,只有学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真的做到‘朴实无华’四个字。

“世间事都有轮回,总是先简后繁,再由因繁化简。你现在是先简后繁,等过了这关,你才能真的反繁为简。别听他们的,自己慢慢做。”李萍笑了,轻轻的拍拍柳氏。

(未完待续。)

第101章 冤枉

第二更

三天对家人来说,也许是漫长的。但对考试的来说,那就是分秒必争的。等着可以出来时,他们脑子里想的还是,我有没有什么错漏。回了家,洗了澡,睡了一觉,眼睛里才算是看到妻子。

“这几天你们好吗?”曾凡喝了一大口水,才哑声问道。主要是成亲之后,他好像就曾全成亲时,离开过妻子几天,这次也就算长了。想到小猴子的不省心,他忙问道。

“真是的,原本该我问相公和小叔才是,你们怎么样?”李萍笑了,拿个热帕子给丈夫敷了一下脸。李萍这三年,真的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小了。她除了绣花,干活,好像随时都在丈夫的娇宠之中。

“爹,你没看到我吗?”小猴子挤了进来,盯着父亲。为什么他不问自己好不好,问问他有没有被娘欺负?

“我不是问了‘你们’吗?”曾凡对教孩子倒是一惯的细心,别看小猴子没正式开蒙,但快三岁的他,脑子那是从小跟着曾凡一块读书过来的。他绝对相信小猴子不好骗。

“可是你的眼睛没有看我,只看娘啊!”小猴子是那容易被忽悠的小孩子吗?跟他们回家过年,他虽说不得曾家三位长辈的喜欢,但是他的机敏是甩了曾全儿子几条街的。

“那是你太矮。”曾凡面不改色,心不跳。

“我叫丁桐去叫理师傅了,过会就能给你和小叔梳头,刮脸。”李萍扒开儿子,一边接过帕子,一边说道,顺便叫丁香准备开饭,也对着院子喊了一声,看看老三曾仪起来了没。

小猴子趁这功夫挤进了曾凡的怀里,坐到了他的腿上。他一定要先抢位置,不然,老爹过会又把他忘了。

“爹,你考得好吗?”

“若考得不好你待如何?”曾凡倒是觉得有些意思来。他早早的立下志向,要重塑家门,这个家门不是现在曾全重塑的那个,他有立自己的规矩,对于小猴子,他疼爱、但是更重教养。

他也知道自己问题在哪,他身上也有曾家人的毛病。什么都不想说,对曾全,对曾仪,有时,他觉得自己处事手法都有些像祖父和父亲,所以曾全和曾仪有时的坏毛病,其实是自己惯的。有了儿子,他调整了心态,他万不能让儿子也跟弟弟一样,等着长大了,才知道自己之前十多年一直在犯错。

所以小猴子没生之前,他听大太太的话,天天对着李萍的肚子念书。等着小猴子真的生出来了,他也会抱着小猴子念半个时辰的书。

李萍也不拦,她也觉得,不管有没有用,让他们父子相处一下也是好的。想想,自己的官哥儿,跟前的豪哥儿,好像都没在父亲身边好好待过。曾家三兄弟倒是一直跟他们的父亲在一起,但是的确,那父亲还不如没有。

自己的父亲虽说是好父亲,但也听说了,在大哥十岁之前,父亲一直忙于读书考学,跟他们的相处也是少之又少。现在大哥其实跟父亲都没什么话说,两人单独对面,就会有些尴尬的感觉。

回家过年,曾全对他自己的长子也是极其的严肃,一家之主的派头是十成十的。那孩子原本跟小猴子玩得好好的,结果看到曾全来了,立刻站得笔直,啥也不敢说,不敢做了。就算这样,曾全还要骂两句,听得李萍都觉得尴尬,但也不好管,人家骂儿子,她能插什么嘴。

所以她一直在跟曾凡说,他们对小猴子可以严厉,但不能苛刻,她可不要儿子看到他们跟老鼠见了猫一样。

曾凡也觉得曾全那样太过了,他对儿子就温和很多。会认真的跟儿子交谈,让儿子思考。不过他也偷偷跟李萍过说,这样他会略微安静一下。这两年多,小猴子跟父亲的感情倒是极好,曾凡正在摸索着,怎么做一个好父亲。

“二叔说,若爹考不上,就能在省城多住三年了。三叔也就能再考一次。”小猴子倒是没思索,径自说道。

这让进门的老三曾仪黑脸了,怎么感觉这么怪?二哥这是在为自己担心还是根本瞧不起自己?

“好了好了,快吃饭。”李萍黑线,这孩子的记性能不能别这么好,这还是她与何氏聊天时,曾全进来,顺便问曾仪的进度,想想还说,现在家里情况还不错,让李萍别逼迫大哥,大哥其实也还年经,用不着这般紧迫,可以等老三三年。当时李萍听了还不舒服,凭什么?三年又三年,回头志向都磨完了,回家靠着曾全养吗?那算了,她还真的丢不起这人。不过她当时就笑着说,她不管男人的事,相公自有自己的主张。

不过忘记了,他们身边还有小猴子和曾全的两个孩子,谁曾想,小猴子竟然记住了,这都过了多久了。

“小猴子,你二叔啥时候说的?”柳氏不干了,忙问道。原本她就不耐烦二房的嚣张,纵是老三的学费是家里负担,但是那也是老爷子的钱,二房用得着摆出一付他们被二房养的嘴脸吗?

“过年时说的,他是好意,说家里现在情况尚可,让我别逼你们呢!想想也是,早知道京城也可以考乡试,我们应该直接去京城的。”李萍笑着拦住了话头,让丁香快点摆饭。不管曾凡怎么想,有些话,她这个做媳妇的,还真不能说。只能息事宁人。

这其实都快晌午了,豪哥一早跟他们一起吃过就上学去了。想让他们多睡一会,才没叫他们。这会也就只有曾仪兄弟一块吃了。

曾仪没说话,昨天晚上就没怎么吃东西,现在真的饿了,但也知道,这会只能吃点稀粥,马上要午饭了,乱了饮食就不好了。

“大哥!”

“好了,纵是考上了,去了京城,还得有学费,生活费。总不能让你给他打借条,将来还吧?”曾凡终于开口。

“为什么不可以!”柳氏冲口而出。

“行了,这是什么话,敢这么做,回头爷爷又要说我贤惠,挑唆你们兄弟感情。我冤枉不冤枉?”李萍轻叩了一下桌子,给了他们一个白眼,真是没一个省心的。

(未完待续。)

第102章 奋斗的动力

第一更

“大嫂,话不是这么说的,之前你供我们读书时,可曾这般咄咄逼人?”曾仪愤愤的说道。

曾仪别看已经成亲了,在李萍看来,反而没以前懂事了。不过也是,之前他和曾全一体,有事,曾全虽说不说话,让他说,但是他也是代表着两人的意思的。

现在曾全回去做生意,看上去做得还不错。于是曾仪觉得自己这三年来,除了讨了一个老婆就一事无成,有些急躁了。

当然小柳氏也没起什么好作用,小柳氏家与何氏是临村的,之前就认识。两人在各自村里也算是聪明伶俐,又一样家里穷苦,所以当初两人关系还可以,感觉得同病相怜。

后来同说了一家,两人还羞涩了一下,但对对方也是放心。当时说了,他们家三兄弟都是读书人,家里还有个有钱的大嫂子。两人虽说没明说,却心里想法是一样的,万不能被那大嫂子给欺负了。

结果何氏嫁出去没多久,何家就卖了老宅,一齐搬到曾家村去了,一齐说,曾家老二会赚钱,何家真是走了运,把女儿嫁进了好人家。柳家那会也就心里满满的期待了。

但柳氏嫁的是老三,是要靠着两个哥哥的老三,不管读书还是做生意,都是自己丝毫做不得主的那个。总算大嫂不错,把她带到省城,不然,她得被娘家逼死。心里对何氏之前那点香火之情,现在也就都成了芥蒂。

再加之,这两年回家过年,何氏的得意与她回娘家的失意,都成了刺,时刻刺得她心窝疼。不然,她也不会跟李萍说,要跟着他们走了。她心里就一条,她讨饭也不在何氏跟前讨。

这会儿,听曾全的话,她自然要炸毛的,而这两年,曾仪和她一块,她又不是李萍,从不说婆家的坏话。时时说说,曾仪纵是开头不乐意听,听几次也就有了想法。就算是听到大嫂的解释,他们还是会觉得曾全就是瞧不起他们的。

“我比他坏,我只给你三年,逼你上进。”李萍给了他一个白眼,然后看向了小猴子,“到了京城,得把小猴子送学堂了,豪哥儿五岁来时,字都认得差不多了,《三字经》、《千字文》也都是会背的。”

“娘,我是你亲生的。”小猴子也回瞪着母亲,他觉得老娘没事就针对他,让他很不爽。

“知道,不是亲生的,真懒得管你。”李萍叹息着。

小柳氏噗的笑了出来,这种对话几乎天天有,然后两母子相对叹息。

“爹,娘是不是很不喜欢我?”小猴子决定去问一手抱他,一手拿勺喝粥的父亲。

“你就没安静的时候,你娘好清静。你以后要安静一些、乖一些、喜欢看书一些,你娘就喜欢你了。”曾凡头都不抬,很从容的边吃边说。

“您开玩笑吧?那他还能叫小猴子?”豪哥儿正好回来,听到这话,切了一声,简直是觉得姐夫就是痴人说梦。

“又不是他要叫的,都是你们。”想到这个,李萍也愤怒,瞪着曾仪和豪哥儿。想到这名,她就气不打一处来,不过老娘当时在,说也好,在肚子里就安生,取这个名,说不定能压一下。李娘子都说了,她还能怎么办?只能这样了。不能对老娘火,只能对着这两火了。

曾仪端着碗侧一边去了,豪哥儿把书放下,当没听见。直接转向了曾凡,转换话题。

“姐夫,三哥,你们考得怎么样?怎么三天累成这样?我都不敢去考了。”

“主要饿,太难受了。”曾仪觉得没大嫂的逼迫,他好多了。

“那你昨天要先睡?”柳氏忙问道,她跟曾仪的感情也是不错的。对相公的关切一点也不比李萍少。

“那会饿过了,就只想睡了。”曾仪对妻子的关切还是挺受用,解释了一下。

“这回了经验,还有两场,回头给你们带好吃又能放的。”李萍听了这话,忙点头,现在八月,说是秋天,其实南方的天是娃娃的脸,今儿是夏天,明儿可能就是冬天。而这些天,正好赶上秋老虎,天闷热得很,纵是想给他们带些好点的干粮,也是不成的。

“带什么都没用,一个馒头都是要掰开几辫的,别费事了。”曾凡也是第一次考乡试,深深的觉得不想来第二回。

为什么说饿,实在是馒头都给捏成那样,谁还有胃口吃。他若不是为了活着,他简直连看都不想看第二眼。更何况,号房里,还放着马桶。反正三天,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想到这儿,他都打了一个寒颤。想想,过会让曾仪把考的内容默写出来,自己看看。这几天真的得好好再温温书,让自己可别再来一次了。

“真是的,太恶心了。”豪哥儿也抖了一下,简直觉得听都听不下去了。

“谁都这么过来的,又不止你们。所以咱们也别自己娇惯自己了。回头我给你们摊饼,跟纸一样薄,总不能说你们能做弊了吧!”李萍想想也觉得挺恶心的,不过她还是坚持道。现在说不读了,然后回去依靠曾全?她也不干的。

“就是这话,干啥不吃苦,大嫂,摊饼我来。”小柳氏拍了丈夫一下,她与李萍想到了块,现在说啥也得逼着丈夫上进。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自己下去了,豪哥儿回来,就可以准备午饭了。

“读书好像很辛苦呢,爹,我要不去学武吧?”小猴子看父亲吃完了,忙说道。

“没钱!”李萍直接言道,穷文富武,曾凡读书,交点学费就成了。他自己还努力,除了减免学费,还能抄书再赚点钱。但武馆不同,除了学费,还要没事给师门送礼,那是一点小钱?这种浪费钱的事,她要坚决的打击。

而曾凡看了妻子一眼,回身对儿子笑了一下,“宝贝儿,学武更累,我们三年才吃一回苦,你学武了,天天被人打。人说了,想打人,先学会挨打。”

“真的吗,舅舅?”小猴子也鄙视了母亲一下,看向了豪哥儿。

“这倒是真的,有点惨。”豪哥家里有武师的,倒是听他们说过。而且出了师,师门有事,他们还不能不管,不然就是叛徒,人人得以诛之。真是太野蛮了。主要是,还没前途,万不能让小猴子去的。

“哦,那算了,娘,我会好好读书的。”小猴子果然很聪明了,立即向母亲表上了决心。

“宝贝,你像谁啊?”李萍再次叹息,真真的没骨气到了极点。(未完待续。)

第103章 中举之后

第二更

等着曾凡他们全部考完,都九月了,他们还是回学里温书,当然也是把自己考卷默写出来给师长看。 岳麓书院可是官学,能上官学的,当初在童生试时,都是有上佳表现的。再来考乡试,这里的学生一般考上的可能性比其它自己在家苦读的要强百倍。

更何况,他们学里全是名师,纵是从京城来的学政,到了这儿,也得亲临拜访,这家可是百年名校,出过大儒的。

等他们考完,说是管事的是学政,但学政才一个人,几百名生员光看卷子也得看疯了他,所以他一般也就是监督,等着下头的人选出几十名差不多的,再从这差不多的人中再挑出十名来,让学政排名次罢了。

那么之前选人的,其实也就是这些官学的先生们。自然,他们成功率也要高得多了。也就是名次上得由学政来定,其它的,基本上问题都不太大。

曾凡在岳麓书院学了六年,算是很长的,之前没考,大家还觉得奇怪,后来看他六年如一日的学习,还会勤工俭学,深得老师们的欣赏,也常拿曾凡打比方,教育后辈们,读书不可急进。

曾凡六年的打磨,头三年,真是学习,后三年,基本上就是跟着这一群师傅们研究了。研究每年的考向,圣人的大政方针,时事利弊之类的。八股文并不简单,不能接合时事,那也是闭门造车。而曾凡这几年抄书,那些珍本孤本,为何传世少?那是因为这是代表了少数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不被上位着接受的,慢慢的,就被世人忘怀,成了最小的一些声音。

但那时的小声音不代表现在也是,为何书院里要存这些孤本、善本,就是让所有学生看到不同的声音。当然,刘夫子跟曾凡说得更加直白,就是告诉你,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曾凡在这些人精似的师傅身边,真没学到什么好。私下里和李萍聊天时,李萍都觉得,曾凡能做官。而且是能做大官的人。他比当初的翰林相公要敏锐多了。翰林相公是名士风范,而曾凡是吃过苦,也是看惯了世情,又跟一群狡猾的老狐狸们待了六年,这些老狐狸还都不是一个教派,他能混到如鱼得水,这真非常人也。

所以人家都问曾凡考得怎么样时,她就没问,她知道,曾凡一定考得上。只不过担心曾仪罢了。他才学了三年,就算李秀才给他打的底子比曾凡厚,但曾凡在岳麓书院里把这些都补足了。

曾仪还缺了一点心胸,这跟曾全一样,不管她怎么掰正,小心眼子掰不过来的。心胸也就决定了文章的格局。若不是这几年抄书,他的字还不错,只怕她连一分的期望都没有。

想想父亲还真是有点识人之名的,当初他就说过,曾全适合做实事,曾凡适合考试,而曾仪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实就是两头不靠。

果然等放榜,曾凡就在前十之列,虽未列三甲,但也名次靠前,让人很是欣喜。曾仪也跟李萍想的一样,名落孙山。当然最可气的是,他也就差一点,当时几篇文章里,曾仪那篇也在,正好学政过来,看几们阅卷师傅在纠结,于是他便做了个评判,把曾仪扔出来了。

不过后来李萍也安慰了曾仪一下,就算学政没有扔他出来,也表现他的风格不是那位所喜。纵是让他考上举人,名次也不会好,还不如期待下回,换个人,名次好了,将来考进士也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