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少了点,不过过得去。”小柳氏扫视了一下,耸耸肩膀,这对她没难度。

“行了,我再给你二两,添点配菜,对了,把刚刚的那些干货拿下来,配配就很丰盛了。”李萍看看,脑子里盘算了一下。

“添二两,我能吃到初五。”小柳氏也盘算了一下。

“等丁香来了,她能让这些东西吃到初十。”李萍想想笑了,“所以你要拦着她,这不是省城。”

“是!”小柳氏也跟着笑了起来,丁香绝对的青出于蓝,管厨房李萍现在不如丁香,算得太精了。

而何氏看她们妯娌这样,都觉得没意思起来,一早上,她也算是看出来了,丈夫对自己是不错,但是自己万不是所谓的管家奶奶。她是连管家的门都没摸到。只怕大嫂一早叫老三去让李舅爷去接的丁香都比自己强得多。

“二弟妹从《千字文》开始吧?那本书读通了,这账本就能看了。”都清完了,李萍带着何氏回了堂屋,开始第二步,教她认字。她看得很清楚,一个家的兴旺与否,其实女主人很重要。

为了不让曾全家出现第二个欧阳氏,还是慢慢的往正确的路上带带吧!曾全能全面管着家,那是老婆太好骗,啥都不懂。而她看看,曾全才是他们兄弟三人中最像曾家人的。强势的性子像老太爷,而短视像欧阳氏。现在李萍只能安慰自己,还好,曾庆志大才疏在三兄弟的身上都没显现。

“我学得会吗?”何氏纠结了一下,看看他们刚刚一早上做的。她现在一点自信也没了。

“你看三弟妹不就会了,这账本她也是会看的。在省城,就是她帮我管家。其实管家是从管厨房开始的,学会了管厨房,你这个家就差不多管到了。”李萍笑了一下,自己拿了一本书递给了何氏,就是刚刚说的《千字文》。

“全书二百五十句,四字一句,我一天教你两句,你只用认八个字。三个月,你就能把这本书念完。就是说你就认识了一千个字,基本也就够用了,以后便可以慢慢读书,一点点的增加认的字。是不是很简单!”

李萍笑着开始教她念第一、二句,原本这本书就是南北朝时的才子写给小孩子念的,可以说是浅显易懂,八个字,念出来,李萍再解释了一下,并拿纸笔把这八个字分解,让何氏回去时,可以照着她正确的顺序写出来。

“边念边写,会记得深些。我弟弟抄过一遍的书,可以回家再默出来,所以别看他胖,脑子比相公的还好。相公常常夸他。你将来也可用这法子教孩子们,你识字了,他们做功课也就骗不了你,等他们长大了,也不会瞧你不起,觉得你是无知妇人,不用理会。这很有用的!”李萍再鼓励了她一下。

何氏其实昨天还没觉得识字有多重要,多少人不识字,还不是过得挺好。但是李萍一再的刺激她,说小柳氏已经学会了,还会自己写菜谱了。这就不行了,两人原本就有瑜亮情结,小柳氏明显的更得大嫂的信任了,何氏觉得自己不能落下。

但早上起来,又想,老三必是要一路考下去的,将来老三自然不会在家,老三媳妇也得离开,自己跟她比什么。原本就想放弃了。主要是她也觉得自己大了,又是两个孩子的娘,哪有时间学这些。

现在李萍说一天只学八个字,她又觉得好像真不难。主要是李萍提到了孩子。李萍虽没直说,但最后一句打动了她,她可不能让自己儿子瞧不起。她知道曾家没人瞧得起欧阳氏,若不是她是三兄弟的亲娘,她完全不知道欧阳氏在这家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想到这儿,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立刻抱着李萍给的东西,谢了一声,老实的回房去了,顺便把他家老大抓来,两人一起念、一起写。何氏倒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促进学习的好法子,为了教儿子,她也得努力。倒是比小柳氏学得还认真。

李萍看事情处理完了,也就回屋看曾凡。曾凡一早的粥也是她亲自煮的。当然,早上这碗就比昨天的好吃。她昨晚就让人把猪大骨剔干净了肉,淖了水,用冷水姜片烧开再就用用封炉的小火,慢慢煨着。今天早上,去了汤上的血沫和油沫,就是极好的高汤。

米也是头天泡好的,去了淘米水,就用高汤煮,加些香菇,掩去了药材味,一早的粥就喷香诱人了。曾凡养了两天,原本就是一天比一天好,一早看粥这么好,真的吃了一大碗,精神都好了一大半。

李萍却不让他出来,让他靠着看看书,若是累了,再睡。

曾凡哪就能睡得着,早上躺在床上,跟儿子和侄子说了一会儿故事,然后坐不住小猴子就带着两个小的一块去玩了。他也就躺下歇会,但脑子里还是这些天生的事。

李萍昨天晚上的疲惫,他都看在了眼里。这三年在省城,李萍表现出来的,就是懒得管事。他常要提醒的就是让妻子别天天趴着干活,多歇一会。那是他们自己的家,她都懒得费那个心,用她的话说,能费多少,不如多赚。

对于老曾家,他和李萍也夫妻这么多年了,他也越来越了解李萍了。她从来就懒得管曾家的人和事。她每年回来不过是陪他罢了。她把自己当成客人,反正她也不会留下,一直想躲多远躲多远,给钱了事。她甚至从来就没跟自己说过父母祖父的一句不是。只怕在她的心里,姓曾的,她只当自己和小猴子是她的亲人,其它的,她都好好供着,然后远离。

这回的一反常态,他明白李萍所做的,面上是他们回来,就是把这个家门立起来。这个家他们既然已经甩不开了,那就紧紧的抓在自己手里,让他们慢慢习惯有规矩的生活。其实是没法子。早上她早饭前还都是她自己忙进忙出,但很快,就有下人进来给他收拾屋子,换火盆,看他醒着,还要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

若要长住,他们就只能做主,不然,只怕夹个菜也要看人脸色的。(未完待续。)

第122章 隐患

第一更

“怎么样,早上没睡一下?”李萍端着粥进来,刚她教何氏的时候,让人把炭炉放到边上,她看着火。正好教完了,粥也好了。

“很忙吗?”曾凡坐起来,接过了粥。

“还好,我在省城都懒得管家,都是交给丁香和小弟妹的。刚把活分下去了,主要是在教二弟妹识字。”李萍拿了一些肉松赶到了他碗里。今天他好一点了,她也让人买了些南边的肉松回来给他就粥。

“教会她跟小弟妹一样,让她自己管家,你就做甩手掌柜?”曾凡笑了。

“不是,觉得你是不是捡来的,你们家的男人真是心比女人还细?说是二弟妹管家,其实全是阿全管,二弟妹真是啥都管不了。”李萍真是无语了。

想想那个账本,一直以为养家的是阿全,结果看完才知道,现在养家的还是老爷子,真是被阿全给气死了。不过阿全的账记得不错,连他们上回曾凡考中举人请客的支出,席面有什么菜,用了多少银子都记上。当然也记录了收的礼单。现在她真的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这回,她真心的觉得,回来是对的了。

“性子若有问题,你纵是教她认了字,该管不了的,还是管不了。”曾凡笑了,觉得妻子果然是教书先生家的女儿,没事就教人识字。现在他们家连丁香、丁桐都认字了,“不过识字了,人是聪明一点。”

“看吧!”李萍笑了一下,看他吃完了,把碗拿开,想了下,轻声说道,“你中举,家里摆了三天席,收了很多礼!”

“谁送的?”果然曾凡猛的抬起眼帘。

“县太爷是按例给的赏,回头你去拜谢一下。其它的,就是本地的士绅、富户、商家。”李萍轻叹了一声,但咬了‘商’字。

“所以幸亏我们回来了。”曾凡点点头,现在他与李萍想法一致了,现在他只是一个举人而已,家里竟敢大摆宴席,收受重礼,回头中了进士,他们是不是当自己是官了,插手地方事务?顺便再插手一下地方事务,好收受贿赂?

两人都沉默了,他们俩也都是饱读之士,别看李萍从不承认,但她读过的书并不少,现在他们书房的书,至少一半是是她抄的,抄过了,不用背,却也是知道书的道理的。有些事,真是一点就透。不用说出口的。

“娘,要吃饭了。”小猴子冲进来,但也没停留,又冲了出去。真是插上毛就是只猴子了。

“我出去了,好歹我管家第一顿饭,你躺下吧!”李萍给他掖了一下被子,笑了下。

“没事,没事,我们回来了。”曾凡轻轻的拍拍他们,开着玩笑,“看你这样,估计我们不用一年就能离开了。”

“嘘!”李萍低下头,对着他‘嘘’了一下,还瞪了他一眼,想想,“虽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还是先把规矩立起来再说,不管几年,哪怕是真不考了,也得压住。”

“好了,你快出去吧,只怕又有一场仗打。”曾凡轻叹了一声,他喜欢妻子这么直白,虽说她从来就没说过,她回来逼着他们求他们去京赶考,但她却是这么做的。现在觉得情况不对了,却能放下一切,这份定力也不容小觑。不过他很相信,若是真把李萍逼急了,只怕家里这些人也就越不能过了,自己都觉得好笑起来。

“没事,守规矩也是为了他们好,再不管,将来会出事的。”李萍倒不介意,她现在得让他们学会守规矩了。不守,打也要打得他们守。

“快去吧,别让他们等你。”曾凡笑了,轻轻的拍拍她。

他相信这点,像墨坊的事,只怕是陈家还想留点情面,故意想等他们回来。不然曾全只怕连渣都不剩了!但这回曾全其实还是没有受到教训,他还想着要管管了,结果又出了这事。现在纵是曾家求他们走,他们也不能走了。

家里这三个老的,一个刚愎自用,两个没脑子。真的不管不顾的离开,他们真的不知道家里会成什么样。走了,他们在外苦读,辛苦的养活自己,弟弟,弟妹。然后呢,他们在老家,顶着自己举人的牌子,甚至将来进士的牌子,为祸一方?真的闯了祸,纵是他们走得再远,又能怎么样?一样逃不掉。曾凡此时心又痛了,自己窝成了一团。

李萍前进堂屋里已经摆上了饭菜,就是他们在省城的规矩,按人头算菜,再加一个汤。看颜色也知道,这是小柳氏的手笔,而老爷子他们都黑着脸在等着。

“真是大少奶奶,连长辈都得等着她才能开饭。”欧阳氏又酸话了。

小猴子报完信又跑了回来,这里没有他专用的小桌椅,不过小柳氏会做的,三个小孩子有一张小桌子,坐在下面,下面有他们可以吃的菜,和一小碗米饭。

李萍笑了一下,坐在了他们留的位置上,这是长子、长媳该坐的地方,“小弟妹,做得好。”

“谢谢大嫂。”小柳氏松了一口气。

李萍教何氏认字时,她就忙起来了,把库里的腊味干货一收拾。都能吃,不过她也是被训出来的,看着成色好的,重新挂起来,回头可以当成年礼送给穷亲戚们。成色不怎么样的,她全放到了厨房,然后按着好坏分类,配上厨房的现有的,好是忙碌,中午这顿,算是有点赶了,能得到李萍的夸奖,她还是很开心的。

“爷爷,公公、婆婆请吃饭。”李萍拿起碗筷请他们吃饭。

“一家人等你一个人吃饭,你好不好意思?”欧阳氏还不依不饶。

“相公也要吃粥的,再说婆婆,我从来就没说要一起吃饭。这是爷爷的规矩,一家人要一起吃饭,不然算什么一家人。”李萍对欧阳氏笑了一下,还给她夹了块辣炒猪皮,也给老爷子夹了一块家常炸豆腐,“爷爷,吃饭。”

“老大好些了吗?”老爷子终于开口了。

“是,刚刚把粥都喝了,现在躺下了。”李萍笑了一下,自己试了下蟹黄炒蛋,用的是咸蛋黄,这是给孩子们吃的,小猴子喜欢吃这个。做得不错,跟他们在省城的味道差不多。

“病好了,就走吧。”老爷子低头扒了一大口饭,嗡嗡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123章 管人之道

第二更

“爷爷这是赶我们?”李萍换了汤碗,显然小柳氏还把省城的规矩带过来了,除了饭碗,还摆了一个汤碗。

“你们跟谁呕气?父母说两句,就不读书了?真是好孝顺!”老爷子拍了筷子。

“爷爷,先吃饭吧,您不吃孩子们也不敢吃了。”李萍看看下头的儿子,小猴子已经放下了筷子,努力的抬头想看看谁声音那么大。被李萍瞪了一眼,忙乖乖的坐好。

曾老爷子看到大家都放了筷子,最小的那个脸还跟猫一样,边嚼着饭,边巴巴的看着上头。

老爷子摆了一下手,“吃饭。”

大家迟疑的看了一下老爷子和李萍,老爷子只吃他面前的菜,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吃饭对他来说,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李萍给他换了一下盘子,让他换边吃。老爷子抬头看了她一眼,但李萍已经在看别的了。

“八个菜一个汤,老大媳妇,你真是豪气。”欧阳氏果然又挑剔了,昨天回了屋子就后悔起来了,自己怎么可以被看不见的零花给打瞎眼了。早上虽说没什么,但也是越想越气的。

“小弟妹让你管厨房,每天的菜金是定的,没支吧?”李萍看看看桌子,她早上看过厨房,这顿饭用的全是是边角余料,也就鸡蛋、豆腐还有一个青蒜不算是。所以这顿饭的支出最多是平日支出的三分之一。

而这村里,青蒜、鸡蛋那是村里人自己家里养、自己种的,不那个菜价那比省城的市场不知道便宜到哪去了,豆腐村口就有豆腐坊,一个大钱,能烧一大盘子。

“多很多的,大嫂放心,这里菜价比省城便宜,用不了什么钱的。而且菜真的很新鲜,我觉得比省城的好吃。”小柳氏喜滋滋的说道。

“那就好,晚上,我们一起对账本。”李萍点头,“婆婆,晚上一块,我们在省城也是每天晚上一块对对账本,买了什么菜,用多少钱,然后讨论一下该怎么做,很有心德的。婆婆,这鸡蛋是小猴子喜欢吃的,你试试。”

“那么,老大的粥和药呢?”曾庆突然插嘴,老大现在要喝药,那算谁的。

“您放心,相公的粥和药是我们这房自己出,不算公中。”李萍心抽了一下,但还是淡淡的说了一下,她把每一道菜都试了下,正好小碗的米饭吃完,然后舀了一碗汤,喝了一口汤。

“小弟妹,这汤很好。”

“嗯,用的大嫂昨天熬的骨头汤做的底,跟我们在省城做的鲜奶汤不同,感觉清爽很多。”小柳氏看有高汤,也就用上了。

“看来你的菜谱又能添新菜了。”李萍笑眯眯的说道。

“是,我今天脑子里多了很多菜,果然这里菜便宜了,选择多了,真是什么都想做。”小柳氏真是满满的幸福了。现在有一厨房的菜来给她慢慢试,满满的跃跃欲试。

“慢慢试,过两天丁香来了,只怕要被你们吵死了。”李萍笑了,低头再喝汤。

“丁香来了就好了,二嫂,我能换厨子吗?真的,做得太吓人了。”小柳氏忙看向了何氏。

何氏还一愣,厨子不是何家村的,这是曾全在外头请的,是家里下人里面工钱最贵的。她觉得味道还成,试试今天的菜味,她觉得也没有更好吃。

“不能,我要你管厨房,不是让你跟省城一样,什么都自己动手。现在家里有厨子了,你管厨房是要让你训练他们。”李萍按下何氏自己开口,“对了,还有一件事,我看了下,家里下人有点乱,我会重新分配。”

“怎么分配?”阿全终于抬起头,桌上的菜,他倒是吃得惯,这是大嫂家的味道。倒是吃得惯的,只不过听弟妹说要换人,深深的觉得自己的地盘被侵犯了。

“我大哥把丁香、丁桐送我了,所以我们房里的人就是他们,他们由我们房里自己负担;爷爷、公婆、还有你们两房也各挑一个人,负责各房事务,省得以后乱成一团。然后设立洗衣房,柴房。分清权责,谁错了,我找谁。”

“我们也要各自负担?”小柳氏吓了一跳,现在就他们三房没有生活的来源,自然要问问的。

“当然不用,我的人是我带来的,当然是我自己负担;你们用的是府里的人,当然由府里来负担。而且,以后我和相公,哦。加上阿全外,大家每个月都有月钱。小弟妹和二弟妹因为各有一摊事,所以还有薪水。”李萍喝完了汤,扫了大家一眼,轻轻的说道。

“老大媳妇!”老爷子皱起了眉头,账本他没有,但是钱怎么花,阿全都会把账目说给他听。家里每一笔花费他都是很清楚的,像大媳妇这么铺张,他自然要问的。

“好了,爷爷,您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全家人一块说说家务。”李萍一给老爷子又换了菜碗,刚刚没在意,在他面前放了盘熏鱼,老爷子真是省,一块鱼,真是一点点吃。换成鸡蛋,直接赶了三分之一到他大碗里。

老爷子吃饭一向很快,他用的碗还是之前的那个,粗粗的大碗,看到碗里那么多鸡蛋,还心疼了一下,怕李萍再给自己赶菜,忙很快的扒完,抹了一下嘴,大家看了下,也就快点吃完,不敢再慢慢的吃了。

李萍看看,还不错,八菜一汤,除了那条熏鱼,都吃完了,所以这菜并没有准备多,李萍又赞许的看了小柳氏一眼。

下人们虽说规矩不怎么好,但是也知道大奶奶不是那种随意的人。之前不觉得,现在深深的觉得大奶奶果然是大家闺秀出身,他们只是普通的农民出身,他们没有受过训练,此时真是做不下去了。

曾全看着桌子被飞快的收好,虽说还是有点不怎么干净。但已经比之前做得好多了。侧头看看妻子,又看向了李萍。

“所以阿全,你还是没学会管人。你真的浪费了我大哥的心思。”李萍好像知道他想什么,轻轻的对他笑了一下。(未完待续。)

第124章 怀柔

第一更

“大嫂!”曾全非常不喜欢这个话题。

“不喜欢听,看来昨天没跪好。看来我真的得准备盖个祠堂出来,让你跪了。”李萍轻叹了一声。

曾全真没法子了,被李萍骂惯了,知道反嘴只会死得更惨。只能低头不语。

“老大媳妇。”老爷子皱眉,凭什么自己的孙子让孙媳妇指着鼻子骂。

昨天孙子跪在他屋门口,问什么也不说,没一会儿,老三也来了,一块跪着,也什么都不说,直到二孙媳妇来说,老大媳妇说了,可以只跪两个时辰。

他才知道,这俩是被大媳妇罚的。他倒是让他们起来,不过两人都没起,一直跪满了时辰,这才回去了。回去时,都是被各自的媳妇扶着回去的,气得老爷子没法,却无可奈何。

倒是想叫老大媳妇起来说说清楚,不过他去后院时,他们屋里的灯已经吹了。依着他的脾气,早拍门了,但还是想到了长孙病了,最终还是算了。现在看李萍又来了,自然不干了。

“爷爷,总得告诉他们错在哪,以后才能不犯错。”李萍笑了一下。

“算了,说正事,你们过完年给我走,家里的事不用操心。你婆婆不敢去衙门告你们的。”老爷子不想再纠缠了。

“爷爷,相公虽说是因为二叔而病,但大夫也孙媳说相公这些年苦读,这回病倒是个契机,大夫让相公至少静养一年,不要劳心劳力。”李萍笑了一下,轻轻的说道。

“不会要紧吧?”欧阳氏好歹还是亲娘,立刻有点紧张了。

“好在相公还年轻,在家里教教书,教教儿子,心情放松些,注意调养,应该能慢慢的变好。”李萍终于听到了她想听到了,对欧阳氏笑了一下,“谢谢您终于问了相公的情况。”

欧阳氏脸色变幻莫测起来,“这是我亲儿子。”

“是啊,我们回来多久了,我差点以为相公是您捡来的呢。”李萍笑了一下,看向了曾庆,“公公,相公不是婆婆带来的吧?您连相公吃的药,都要跟他计较?”

“你…你不是处处跟我们计较?”曾庆脸一下子红了,愤愤的说道。

“好,以后我不会跟您计较,早上我看了账本,这几年,您一直在努力的工作,真的很努力。相公这些年抄书也没有这么多。”李萍对他笑了一下,“以后若是您还想抄书,工钱就是您自己的,而且我个人建议您抄自己喜欢的书,抄完了,再抄一本留下。我们这些年,抄了一个书房回来,这以后将来能当我们曾家传家之本。”李萍忙认真的看着曾庆。

“你们抄了一个书房?”

“对,过几天我们的书就能回来,全是岳麓书院的珍本、孤本,这也是我们这些年最重要的收获了。”李萍十分的骄傲。

曾庆皱了一下眉头,“你们问过岳麓书院可不可以留下备份。”

“这要问?”李萍怔了一下。

“当然,人家的孤本、珍本书都是费大心收藏回来的,你们抄回来,当然得问问。不过我明天去问问,他们让不让我留备份,不,我现在去问。”曾庆高兴了,跳起来跑掉了。觉得这一刻,他好像找出了抄书的乐趣。

“老三,公公说得对,你得去问问。若是不许,这是德行有亏,不能让你大哥沾上。当然,你要跟他们说,这是我抄的,若是不许,我们即刻退回。”李萍还真不知道这不可以。

曾仪望天,“大哥早就问了,你要抄第一本书时,我们就已经问过先生,书院是鼓励学生抄书的,知道我们抄下了,十分开心。”

“哦、哦,太好了真是吓死我了。等一下,老二,我们能不能开书铺?我们有那么多珍本书,我们可以印出来卖啊?岳麓书院是让我们抄的,那么,就是想推广的。印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也是功德一件。你说呢?”李萍看向了曾全。

曾全怔了一下,“倒是一个方向,但是这些书,有人买吗?这些书一般较晦涩,其中倒是只有几本不错的,但是我们不可能只是为了这几天开印,印多少才能回本呢?”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爷爷一直希望曾家在我们这一代改换门庭,成为真正的。你开个书社,也不影响家里的名声。选好书,印好书,开书店,多么适合你秀才的身份,公公还能帮你,他读了这么多年书,我相信他知道什么是好书。”

曾全想想,点点头,“我去县里看看。”

“我义父家里没有跟书有关的任何生意,你放心干。”李萍笑了一下。

曾全的脸绷紧了。

“开个玩笑,其实你除了不能开墨坊,其它的生意都可以做。我们去道歉,是你破坏了规矩。”李萍还是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所以我知道自己错了。”曾全闷闷的说道。

“好了,去吧。”李萍点头。

曾全对着老爷子和欧阳氏行了一礼,要转身时,还是跟李萍行了一礼,这才退出去。

李萍笑了,看向了老爷子,“爷爷,早上看了账本,真是子孙不孝,这么大家子人,竟然还在靠着爷爷养。”

李萍起来给老爷子行了一礼。曾仪、何氏和小柳氏赶忙起身,跟着一块行礼。

“说这种话做什么?”老爷子怔了一下,他没想到李萍现在跟自己说这个。

“我说真的,今年过完了,我们也回来了,从大年初一开始,这个家该我们小辈来负担了。放心,您勤俭持家,不浪费一分一毫的家训,我们一定会保持下去的。”

李萍不想把之前的都退给老爷子,不是舍不得,而是不能让老爷子和曾全没面子。她现在的理由是,因为他们回来了,他们是长子长媳,重掌家门这也是应有之义,换个法子,自也是说得过去的。

“你们负担?”老爷子看着他们。

“是,相公开年就去学里了,那是有薪水的。我也有手艺;阿全也能顶门立户了,我们昨天都说好了,您不用担心。”李萍笑了,轻轻的再一俯。(未完待续。)

第125章 哄

第二更

“我养得起家,你让老大快点好了,快点回去念书。”老爷子虽说没怒,却还是明显的不开心了。

“爷爷,您想逼死相公吗?原本这些年他心思就重,想为家里争气,努力上进。总算现在有点成绩,却也是多年苦读而来。况且不是还有老三吗?我和二叔说好了,老三的学费生活费我们两房共同负担,曾家总会有个进士的。”李萍还是好言好气。

今天她表现得就比昨日夺权来得温和,权她拿到了,现在就是抚了。老爷子的性子她其实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曾全能让他这些年养着家,却把权利归到曾全手上,就是一个‘哄’字。看着处处尊重着爷爷,其实老爷子见识有限,一点点的微调,哄着他按着自己的方向走罢了。

李萍不屑曾全的做法,用了人家的钱,还要哄着这么做,其实是有点人品问题的。只是现在想想,自己也不是那蠢的,自己不要老爷子的钱,但也哄着他别跟自己捣乱,也算是孝顺吧。

曾老爷子自己纠结了一下,后头老三的话都是废话,老大病了,也不知道什么好,好了还得慢慢养着。原本他们就不怎么喜欢家里,自己再逼他们走,纵是真的中了状元又能如何?人家也不会再把这儿当家了。自己默默的起身就走了。

李萍忙起身,其它人也就跟着起身相送。老爷子还怔了一下。他出门就出门,还真没人这么起身相送。觉得李萍真是有毛病了,之前怎么没这么孝顺。不过再想想,李萍成亲后就没怎么在这个家里呆。即使是回来过年,每天在外的时间也比在家里多,常常是他还没出门,他们就出门了,反正是回来做客的,他们对这个家也没什么负担。但现在,他们是回来做主的,自然这位就立起了规矩。

老爷子走了,欧阳氏松了一口气,这才盯着李萍,“你说真的,你公公赚的钱真的给他?”

“当然,那原本该是公公的钱。现在儿子们都成长家立业了,他自然该松散些了。”李萍说得很自然,不管怎么着,这三年,公公也算是赚了钱,不说养了家,但是也是为家里做了贡献的,只要做了贡献,她就该尊重。

“不要给他,他就会乱花钱。”欧阳氏忙说道。

“婆婆,若是自己的血汗钱,公公也就舍不得花了。”李萍笑了。

曾庆刚刚急急跑出去的样子,倒是让李萍心有所动。其实谁也不是天生的懒人,只是有时,没有机会长大。老太爷太强势,但不得不说,格局太小。养出的子孙,曾凡算是异类了,像曾庆抄书赚钱这事,看看账本的数字,他其实真是算勤奋了。可是曾老爷子和曾全连钱的影子都没让他看到,只怕也没告诉过他,这些钱做什么用了。曾庆在老爷子和曾全的眼里还是没用的人,让曾庆怎么可能真的长大?怎么对这个家有责任感?

想想当初曾凡抄书,是因为自己怀孕了。他不想让自己太辛苦。可是再往深了想,之前没怀孕时,他也没想过找个活干,为他们的小家添点什么。自己看到他赚钱了,为了他的面子,特意用他赚的钱来养家。当时也不过是为了哄他开心罢了,结果却是曾凡开始正视责任,当然也知道了,他是能养家的。

那一次的改变其实对李萍的触动很大,这几年,她都是在用曾凡的钱养家,她的钱存着,有大事再用。比如过年回家,比如小叔子成亲之类的,要拿大钱时,她才会拿。但也树立了,家是曾凡在养,他是有担当的男人的观念。

现在对曾庆也是,她刚刚提议曾庆抄备份也是哄他玩的,但看到他认真的思索,而且兴奋的去找别人说时,李萍才知道自己错了,曾庆想做事,想像曾凡那样能养家糊口,只是他一是没机会,二也没信心。而家里也没有人给过他丝毫的信心。她也许不能让他真的养家,但是得让他知道,他不是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