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姨娘松了一口气,此时,她聪明的闭上嘴。不让自己表现出一丁点情绪来。

“过会我去安家坐坐。”老太太对董姨娘说道。

董姨娘点头退出,让人准备帖子,先去问问安太太有没空接待,没有说直接让史太太冲过去的。

“娘!”佳音等着董姨娘出去,才轻轻的叫道,让老母一早去求见安太太,她都替母亲难过。

“没事、没事,你四姐是那靠不住的,还是安老夫人和曾太太近些,有些话,我们还是直率些为好。”

第98章 隐情

第二更

安太太一早心情不错,孙子没让人叫就自己起来,收拾了书包,让人领着去书院了。昨儿孙子没说什么,但孙子身边有人,他们夫妇俩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虽说孙子被人鄙视没用她心里也有些不太舒服,但是不得不说,他们都希望安海能从此‘知耻近乎勇’。收收心,好好的用功读书。不求他考什么功名,但真不能当没用的人。

接了史家的帖子,她自是兴致勃勃的答应,还特意让准备了些史太太的喜欢的点心,决心今儿就跟史太太好好混一天,他们年纪相近,年轻时,就是极好的朋友,相处了四五十年,当初佳音出生时,安太太还替史太太怄了一回气,觉得史老头不要脸,老了老了还入花丛,生生的打了自己朋友的脸。

不过,人家的家事,她也不好多说,倒是那段时间,安老头跟着受了不少气。现在看看史太太这么着急上火的为那个庶女,安太太倒是又有些无语了,亲儿子、孙子都没这么着急,真不知道史太太怎么想了。

史太太与安太太四、五十年的老交情,原本也不用客套,更何况此时屋内除了各自心腹之人侍候,也再无旁人,自是更加轻松。安太太亲手给她递了茶,侧头看着她,“还是为了那个老闺女?”

“那还能为谁?”史太太苦笑了一下,“纵是阿猫阿狗,养了十几年,也养出情谊了,九十九口水都吞了,还在乎这最后的一口?”

“不过你选陈家都是步好棋,有钱无势,豪哥儿被萍儿教得很好,你老爷给他安排个差事,将来只怕比你家老大还要出彩些,你真的乐意?”安太太瞥了她一眼。

“你真是,这是我说不乐意成的?我那三个你也看到了,老大强点,但四十多了,才做到五品!老二蠢得死,眼里只看到针尖点的地方。老三就是个木头,若不是这样,我能让丫头爬床?”

史太太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她与老爷都是那不算傻的主,怎么生了三个蠢货?她自己也检讨过,但她也不是那会惯孩子的,从小对他们三个也是严厉有加,事事亲力亲为,为什么还是这种结果?若不是她知道三个儿子被老爷深深的失望,她也不会走那步险棋,换了十五年的安稳。但今天一早,她也看出来,老爷对着三个儿子的耐心又快耗尽了。

安太太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自己想想也苦笑了一下,她千想万想,竟没想到,老朋友容下那个庶女是为了这个。儿子们没一个争气的,又怕老爷在外展,真的再生个聪明的庶子出来,只怕更麻烦。于是一招以退为进,让老头对她感到抱歉,然后生下的孩子她抱到跟前,若是儿子,只怕还得纵坏。好在是女儿,老太太自就费十二万分的真心的去往好了教,让老爷子更加愧疚,并且感激。只要她在,她的儿子,孙子们就不会被老爷子所厌弃。自己果真小瞧了她,不过四五十年的朋友,压下心中的不快,抬头对她微笑。

“你来找我,是想让探探萍儿的口风吗?”

“是啊,老爷对豪哥儿还是满意的。况且,都走到这一步,若是曾家拒绝我们,我们老爷可是极要面子的。”史太太不是在威胁安太太,而是想告诉李萍,这件事走到这一步,大家其实都没回头路可走了。

安太太点头,史太太这话倒是真的,走到这一步,史家的颜面不能被一个新进的编修给踩了,到时史家想为难曾凡和豪哥儿,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安家都不好保,最多把曾凡保下来。而豪哥儿,那就除非史老头死了。

“你啊,性子还是跟小时候一样,真是火爆的脾气。你知道萍儿一共绣过几套手帕吗?”安老太太给了史太太一个嗔怪的眼神。

“什么意思?”

“她一共只绣过五套。两套是她怀孕时绣出来卖给了绣庄老板。但她手艺太好,人家重金求大件,于是小件市面上一共就这么两套。沈大家收了一套,还有一套不知道在哪。还有两套,送给了曾二太太和曾三太太当作见面礼。这是她当大嫂子的心意。这些年,她就没再绣过了。到你家,特意赶着绣一套出来,你说,啥意思?”老太太对套帕的来历还是清楚的,李萍不好说的,她帮她说了吧。

“所以只要陈家同意,她自不会阻止?”史太太松了一口气,她最近跑前跑后的,也是做给老爷子看的,今天也是,特意来见安太太,回去带个好消息,老爷子只会更加的感激她,敬重她。

“她之前倒是跟我说过豪哥儿的婚事,陈老爷倒是真的把豪哥儿的婚事托给了她。但她年前她给陈老爷去的信,是希望陈老爷在乡间世绅家里挑一教养得宜的嫡女出来给豪哥儿。我估计她是真的没想到,豪哥儿会被你们家看上。不然,昨儿她能为难成那样。所以,你也别急,我寻思着,萍儿这会加急的信函只怕已经在路上了。等着陈家的回话,她才好跟你表明态度。”安太太倒还是了解李萍的,思索了一下,分析给史太太听。

史太太点点头,这些话入情入理,她也是当家做主多年的人,脑子并不慢,陈家想让豪哥儿在京中找,自是瞅的高门大户,想让儿子少奋斗三十年。而李萍性子她这些日子也看出来了,她对安太太是好,但对其它人,便就是淡淡的了。她叫安太太是师母,她对她好,不是因为她是安相的夫人,而只是因为她是师母。

安太太的性子史太太更是了解,若真有心巴结,老太太睬她才怪。所以李萍是不乐意豪哥儿在京中找的。想想迟疑了一下,伸出两手指对着安太太比了一下,“陈家两位太太?”

“萍儿嘴严,向来不怎么说家事,一向是我问一句,她答半句,不过倒是露过一回,意思是,若陈老爷走在大太太前头,将来大太太自是要跟着她的。”安太太轻笑了一下。

史太太点头,两人不再聊关于联姻一事,放下心思,选些两人都喜欢的话题,专心的喝茶聊起天来。

第99章 各家的烦

第一更

跟安太太猜的差不多,李萍一收到史家的示好,就立即让豪哥儿的墨坊用陈家的渠道把信送回了陈家。

陈福兴自己在书房里看了几次之后,又看看之前李萍送回的长信,两相对比,看了好久,才又收了信,去了大太太那儿。

“有事?”李萍他们都走了,二太太想犯混,都找不到对手,而大太太没什么可让她说嘴的。这几年,倒是陈家难得的清静时光。大太太对陈福兴也没那么针尖对麦芒了。

“萍儿加急送信,吏部史大人家看上豪哥儿了。”陈福兴找个位置坐下,轻轻敲着桌子。他来这儿是想跟大太太谈谈,有些事,他的心里也拿不准。

“萍儿是什么意思?”大太太是看过之前李萍送回的信,那是长信,对于陈福兴想找名门千金的驳斥,那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她并不希望让豪哥儿在京城中找。但现在,豪哥儿自己被人家看中了,让他们怎么办?

“这是加急,说得极简,女孩是史大人的庶女,不过极受重视。她不好做主,于是向我们请示。”陈福兴没把信给大太太,简单的说了一下。

“不管受不受重视,人家的庶女也比你的嫡子贵重,更何况豪哥儿还不是嫡子。而现在还没考试,豪哥儿能不能进二榜,还不一定。史家这会召婿,原本也是不容咱们拒绝的。”大太太也做下,说的话虽说难听些,却也是正中要害的。

“是啊,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人家没打算让我们拒绝。”陈福兴想了一下,“你收拾一下,跟我进京。”

“不是应该让老二去吗?”大太太才没功夫跟陈福兴出远门呢,还是为了人家的儿子。

“你不想看看你女儿和孙子、孙女?”陈福兴给了大太太一个白眼。

“我们都走了,家谁看?”大太太怔了一下,想想有点迟疑,她倒是很想念李萍和孩子们,只不过,这家怎么办?

“你还能把家交给谁?”陈福兴给了她一个白眼。

大太太想想也是,自己走了,难不成把家交给二房不成?人家敢接,她还不敢交呢。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而陈福兴原本是不想带二太太的,这些年,他也觉得二太太有些上不得台面,不过想想,若是豪哥儿真的要订亲,二太太不去,只怕母子都得恨自己一辈子。他现在老了,好像越的心软了。

一边派人回话,让李萍很操办起来,他会和两位太太亲去京城,以示重视。想想又招来了李彬,这几年,李彬跟李萍通信频繁,感情回升,他对京中的事也知道一些,岳父叫他进来议事,他也没当一回事儿,听说了婚事,倒是一怔。

“只怕妹妹不太想答应。”李彬实话实说。

“为什么?”陈福兴有些不解。

“妹妹之前也写信回来说过,娶妻求贤,名门庶女也就名门两字好听,谁知道教养如何。真的娶个搅事精回来,家不成家才麻烦。”李彬随口说道。

想想当年自己成亲时,妹妹那忧心的样子,自己成亲也十年了,妻子性子是不错,但是教养又不仅仅体现在性子上,还包括好些东西。孩子她带不了,家也管不好。弄得现在,他们还住在乡下,用老娘的话说,真的只能等着娶孙媳妇,她才能放手。

他并不后悔,妻子对他真好,他们这十年过得很幸福,但是他也怕,万一儿媳没娶,老娘不在了,那家就散了,所以现在他对老娘是加倍的好,也对两个儿子严家管教,并且没事也开始打听谁家闺女好了,坚定的觉得儿子得娶个教养得宜的媳妇回来。

陈福兴也知道,女儿的无能,虽说时时的对李秀才说对不住,女儿没教好,就送到他们家了。但自己心里这些年倒是松了一口气,觉得二太太只怕惟一做对的事,就是把孩子送到李家教养的事了。

虽说后来二太太自己都后悔了,觉得儿子白养了。跟他们父母不亲,只跟个外八路的姐姐亲。那会陈福兴才明白,二太太当年把豪哥儿送到李家,竟是怕大太太加害了豪哥儿。

陈福兴对二太太也就更无语了,他连解释都懒得解释,决定还是由着她继续蠢下去吧。反正女儿嫁得不错,儿子被李萍教得不错,他也就没什么别的期望了。

“不愿意又能如何?人家吏部尚书之女,别管嫡庶,你觉得我们能拒绝吗?”陈福兴盯着女婿。

李彬想想苦笑的摇摇头,但马上还是对岳父笑道,“还是该高兴,说明萍儿把豪哥儿带得不错,而且曾凡那小子混得不错。不然,人家怎么会知道豪哥儿的好?”

“话是没错,这些年,豪哥儿是被教得不错,京里墨坊的生意带动了北边的市场,咱们的墨总算能跟徽墨一较长短。前儿知府还来跟我说,以后进贡的里,要加上咱家的墨。”陈福兴笑了一下,只要加上贡品二字,他们家墨坊就是真的稳了。

“那只怕要求还要高了,看来墨坊得更加严厉些。”李彬现在是真正的生意人了,立刻目光一闪。成了贡品,那么陈家墨的工艺也就更加要保密,而且一定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让墨坊更加的壮大。

“你办事,我放心,现在豪哥儿的婚事比较重要,我让人传信萍儿,让她开始张罗,而我和大太太、二太太一齐进京,好歹得做点样子出来。”陈福兴想想说道。

“那我去准备礼物,安排大船。”李彬点头,婚事是大事,陈福兴过去总得代表家里表示重示。

“你问问你爹娘,好些年没见萍儿了,一块去吧!”陈福兴摆手,礼物什么的,那是小事,他们家几辈子开当铺,家里好玩艺多了去了,还真不怕这些。他想的是,既然要坐船去,陈家三个人,加上李家老两口,也不算是个事儿。

李彬一听忙点头,老娘这些日子倒是经常在念叨妹妹,好几年了,妹妹再怎么寄信回来,见不着人,老娘心里总是个事儿。

“这主意好,小婿这就回去劝他们一块,正好路上相互也是个照应。”

陈福兴点头想想,迟疑了一下,“要不要跟曾亲家说说,反正也不费事儿,他们趁着身体好,也去京城走走看看?”

第100章 新曾家的张狂

第二更

李彬脸上就面无表情了,他们这几年,跟曾家也还是维持着面子情罢了。之前的芥蒂太大了,想弥合,哪那么容易。更何况,曾李两家也没有人希望弥合。觉得两家还是保持君子之交淡若水为好。除了过年过节必要的形式走走外,真再没别的交集了。

当然,两家关系从妹妹订亲之日起,就没好过,现在他一点也不想修复,也是情有可原。他现在不想搭理曾家,还真不是,积年的恩怨。

曾凡中举之后,曾家膨胀过一段,而曾凡回来住了一年半,曾家全线被叫了停。曾家开始有点乡绅的意思。而曾全也弄个团练的练总名头。

因为这个,还跟李彬见过几面。不过那都是为了曾全团练的事。曾全的铺子生意还可以,但大多都是曾二奶奶何氏在管。曾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民团上。曾全倒是抱着极大的热情的在做这个事,团练算是公益性组织,县里出了一部分钱粮,其它部分也得靠着县里各商家和富户凑钱。

毕竟他们才是有财产,需要被保护的群体。福兴号纵是不看曾凡的面子,也是得支持的。更何况曾全在管这个,陈福兴的意思就是,反正也没多少钱,支持一下,当是为了萍儿在婆家买个好脸。李彬得了令,也就接着办。

他在县里也算是有头有脸,他支持了,其它人也就不好说啥。但也不能白给钱,不管事,总得有人管着这笔钱,别被祸祸了。曾凡想用,就得跟管事的说,而钱在陈家的银号里。于是李彬也就是团练的理事之一,平日里免不了要打些交道。

原本就是公事公办的事儿,你练你的兵,我管着这些老板们的钱,各不相干,而曾凡中了进士,曾家之前那种态势又抬头了。

因为有钱,又有人用心管,曾全的团练也就更加精干了。除了每隔几日一块习武,曾全还教他们认字。认字就得买笔墨纸砚,还有书,还要场地。李彬肯给这笔钱才怪,他就算肯给,其它人也不会答应啊。但曾全直接把李萍的信抛出来,说这是李萍的意思。

李萍一直认为识字的人会比不识字的接受东西快,脑子会好使唤。做民团也是如此,原本就是为了保护乡里而建,人数不能多,但这些人就得比一般人要强些。关键时候,是一个人都得号起几十号人,独挡一面的主。所以各村,各乡都选那好的出来,教读书认字,好好培养起来。

曾全对于大嫂感情颇为复杂,一面觉得这个女人事忒多,但是一面又不得不说,她的脑子是好使唤。然后教自己媳妇读书认字之后,自己媳妇都好像变得难搞了。但她信中这‘以一招十’的话,倒是让他觉得有些启。

民团人数不可能太多,朝庭有自己的法度,真的让他们建个军队出来,朝庭还怕他们造反呢。所以这些人除了‘以一当十’。还要‘以一招十’,真的突的事,大家救援不及时,他们自己在各自的村里,要能登高一呼,一呼百应,先自救,再等着他们其它村子的人过来救援。

李彬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可是亲妹妹的面子却不能不给,只能给了钱,还得费口舌跟其它人解释,坚定的表示,这是自己支持的,这是为了大家好。但心里早就窝了大火。

不过,结果这几年越来越看到了效果。他们县的团练,比县里的绿营都强得多,治安在全省也是说得着的。

团练的成功让曾家在地方上也就更家突出了。没人知道李彬在背后的努力,只看到曾全一个人如何如何。而李彬最看不上欧阳氏那小人得志的轻狂样儿,现在她就差没说,李家高攀了曾家。没事还在外头说说,她儿子当年算命先生说了,是能当宰相的。顺便还要说一句,可惜成亲太早,不然,断不会如此。

现在陈福兴让他去问曾家要不要跟着去京城,他当然不想说话。无论是曾全,还是欧阳氏,他都懒得打交道。

“看这心眼小的,好歹也是你妹妹的婆婆,真的我带你爹娘你去了,让曾凡那小子怎么想?”陈福兴轻斥了一声,“总得去问问,他们去不去那是他们的事儿,但我们不问问,那就是我们的失礼。”

“是!”道理谁能不懂,不过,曾家那位太太是讲理的吗?带上他们,这一路上,老娘得被她烦死。不过,总不能不去说说,至于说欧阳氏去不去,还可以再想想办法。李彬心里打着算盘,但还是应了。

李秀才夫妇倒是有点想去看看女儿,外孙。只是家里怎么办?看看那个媳妇儿,实在放心不下。

“要不把媳妇带上?”李秀才迟疑了一下,出着主意。总不能让媳妇在家,还不把家交给她。那么只有一条,带上她。

“带上她,孩子们是不是也要带?”李娘子瞪了他一眼,自己老两口看女儿,还带着媳妇、孙子,不得累死她闺女?

“不管带不带她,我倒是想把孩子们带上,该读书了,我想让他们在京城跟着萍儿读书。”李秀才想想说道。

“这样好吗?萍儿自己要带两个孩子,他们老三一家子也在那儿,想想我都替萍儿觉得累。现在又送两个孩子去?”李娘子知道丈夫的意思。

李守和李安都是李秀才亲自教的,书一向读得很好,原本想让他们走曾凡小时候的路,在县里考秀才,在省城考举人,将来再去京城一步一个脚印。只是李秀才近一年觉得自己身体越来越不成了。想来想去,万不敢把孩子留下给儿子、媳妇。只能交给女儿,女婿,这是李家的未来,老爷子的希望。

但李娘子也不敢答应,光是想想女儿,这些年已经太难了,还要带哥哥的孩子,只怕亲家那儿都说不过去。况且,就算是陈家答应了,曾家能答应吗?纵是李家会出钱,但是曾家还是觉得李家在占曾家的便宜,他们肯定会闹腾的。

现在已经说,曾凡可惜成亲成早了,不然…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不过是看他们儿子出息了,于是瞧不上女儿了,却也不想想,没有女儿,他们儿子可能有今天吗?只是这些话,她懒得吵,但现在丈夫说把孙子送进京,她才这般纠结。

第101章 为媳之难

第一更

“他们也大了,跟着小猴子一块读书,应该也不太费事。大家一起念书,有个督促,读得也好些。”李秀才轻叹了一口气。

“总得跟陈家和曾家说说才好。”李娘子轻叹了一声,看看外面,又叹气,“所以当初萍儿说得对…”

“好了,她性子还不错。”李秀才轻轻的拍拍妻子的手,他不讨厌媳妇,也觉得媳妇很孝顺,性格柔顺。只是他深知一个家里,女主人不能太弱,他只是担心孙儿们的将来。

“唉,只能这么想了。”李娘子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当年女儿是反对的,只不过她们也无奈,再不想答应,走到这一步,他们只能答应。不过媳妇进门快十年了,除了性子好,李娘子真没现一点优点。倒是笑盈盈的,不过,家里万事不管,都不知道娶回来的是媳妇,还是一尊佛。

但他们小两口却过得不错,李娘子纵是有千般的不满,也只能忍了,这几年还是里外一把手,陈静就跟个算盘珠子一般,扒一下,动一下,不说,她好像永远不会走下一步。

李娘子现在常说的话是,她都不敢死。而她就算说了这话,媳妇也只会笑着说,‘娘,你要长命百岁啊,不然我们靠谁去。’把李娘子气得没脾气。

“娘,你想去京城吗?”陈静听丈夫说了,赶忙过来。弟弟定亲这事,显然已经是陈家说了不算的。父母去京城不过是显出

“正好你来了,才儿你公公说,正好趁这回,把守儿和安儿送到萍儿那儿去,跟猴子一块读书,萍儿不是信上说凡哥儿在那儿书院里教书吗?正好一块教了。”

“啊!那得问问相公。”陈静怔了一下,公婆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去京城看小姑子就算了,竟然想着要把她的孩子送去给小姑子养。难不成跟豪哥儿一样,亲娘都不认了,只认那杆子都打不着的姐姐?

再说,就算公婆说得对,两个孩子读书都不错,李守有当年李萍的打的底子,而这些年,李秀才教得其法,李守读书天份甚高,让李彬甚为骄傲;李安性子沉稳,读书也能静得下心来,除了有些腼腆外,其它也很让人放心。送到京城,由会读书的曾凡带着,也许会更上一层楼。可是,那是自己的宝贝儿子!凭什么送到京城给小姑子带?

她与小姑子之间说实话,还真有点芥蒂的。从小姑子成了大太太的女儿之后,好些事好像就不同了,但她自认她还是做得不错的,从来都是劝母亲而没压制过小姑的。而在婆家,更是没说过半句小姑的不是。

只不过,这些年,她也看得出来,李家没人瞧得起自己,包括对自己一直很好的丈夫,他们都觉得自己太没用。做什么都不成。但她只能苦笑,她又能做什么?

管家谁不会管,只是婆婆强势惯了,她来管家,自己的习惯与婆婆的习惯能一样吗?当初小姑子怀孕,婆婆在省城住了半年,也没说家里翻了天,一家人还不是和和美美的过了,只不过,等婆婆从省城回来,一句话,家务就得还原,她还做什么主,不是浪费表情吗?

说不会管人,婆婆这儿就一个打下手的丫头,那是婆婆雇的,她管谁去?也就当年守哥儿被城里的婆子挟制这事,她事后知道的。不过,也来不及她来管,他们就全家搬到了乡下,她都是被婆婆管的,她来管谁?

还说她不管孩子,孩子小时候被婆婆护得死死的,长大一点,又被公公带出去读书,若是她多说一句,公婆就得说她多事,说她自己不管,还不让他们管。

她真是满肚子的苦楚,也无人可说,跟丈夫说,有用吗?他会听吗?最后只怕还得说自己无事找事,容不下公婆。她便只能装好性,公婆说什么是什么,丈夫说什么她也都应着,总算丈夫还不错,这些年,虽说不能体会她的苦楚,但对她却一直关爱。不然,她都觉得这个家她都待不下去了。

“他说什么,这些年,他管过孩子什么?”李娘子又喝了一声。

“还是管的,他每天有看孩子们的功课。”陈静笑着给公婆倒上茶,柔声说道。

“他能看什么,不过只能看看他们字写得好不好罢了,京里学校好,正好也能交些朋友。你看豪哥儿不是交了好朋友。”李秀才喝了一口茶,轻声说道。

陈静一怔,想想也是,在乡下,能交什么朋友,最多也是那些商户家的纨绔,或者村里这些乡下孩子,真的去京中,身份不同,交的朋友也是不同,只怕将来的路都好走一点。她也有些动心。

“只是,亲家老爷和太太那儿会不高兴的,这不是让小姑为难吗?”陈静皱着眉头,还是劝了一声。

“让你男人拿一千两当他们的面给你小姑,看他们说什么。”李娘子一摆手,早就看那欧阳氏不顺眼了,他们家也就是女婿做了进士,一下子就牛了起来。说到有钱,李娘子深知,儿子比他们家有钱多了。

“钱是小事儿,这个…”陈静哭笑不得了,这个婆婆只要谈到曾家,就是这样,完全失去理智。

“什么这个那个,那个老娘们就差没说要她儿子休了我姑娘,我还给她好脸不成?”李娘子要拍案而起了。

“娘,您跟她嚷什么。她都不出门,知道什么。”李彬在外头安排了人去曾家报信,自己再进来,就听到母亲吼妻子,还是为了曾家,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就是不出门,我才要告诉她。”李娘子大嗓门惯了,对着儿子照样。

“曾家能做得了曾凡的主?曾凡的主妹妹能做一多半,曾家的主,妹妹也能做一多半,她也不过是嘴上说说,真的到了妹妹的跟前,她哪里敢说半个字。现在妹妹也常写信回去,曾全和何氏还是听妹妹的。”李彬接过妻子递过的茶,对她笑了一下,喝了一大口,一下午,他也渴了。

第102章 父母之心

第二更

“相公,爹想把孩子送到小姑那儿读书,您看怎么样?”陈静懒得管小姑婆家的烂事,这几年,张狂些,不过没打扰到他们的生活,她才懒得动那个心思管。现在重点是儿子们。

“爹,为什么?”李彬忙看向了父亲,孩子们虽说现在也在县官学里读书,晚上回来,李秀才再给他们梳理,两人学习,规矩都极好,深得陈福兴的喜爱,现在说什么送到京中去,自然要问问原由。

“之前想听你妹妹的话,让他们都考完举人再进京。她也说考功名,京城太难。不过我还是觉得难,只怕更能让他们努力。现在守儿有些傲慢,读书甚为马虎。安儿好些,不过性子腼腆。我跟你们娘才说,要不换个地方,让守儿受点打击,让安儿开扩一下眼界。”李秀才还是说得很慢、很温和,尽量让他们都清楚自己的意思。

李娘子安静的听着,这回倒没插嘴,她此时意识到丈夫的深意,他不是因为李萍说了什么,才要送孩子们去京城,而是他没有听李萍的话,坚持送孩子们进京,这中间的区别。

李彬想想,“话虽如此,只是妹妹管这么多孩子,好吗?”

“她现在想来也不能真的出来干活了,管管孩子正好。主要是你看看豪哥儿,在京里就交到好友,听说小溪儿也常跟着安相爷的夫人出门应酬,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才好。”李娘子忙说道。

李彬果然跟陈静一样,坐直了身子,想想,“还是只送守儿吧!安儿还是小了些。”

“小什么,比小猴子大,哪里小?”李娘子又不耐烦了。

“娘,我不是觉得都送走了,您不是会寂寞吗?”李彬苦笑起来,觉得老娘这脾气,真是越的跋扈了。

“老娘不怕寂寞,养完你不够,还要养孙子,老娘我欠你的啊!”李娘子果然对儿子就没那么好脾气了,火力全开。

“娘!”李彬又无语了。

“我跟你娘的意思是,我们在京里想住些日子,等着孩子们安定了再回来。”李秀才想想说道,说是说他与李娘子的意思,其实这些事,李娘子压根都不知道。

不过李娘子有一点好,丈夫说了,她就听着,完全不会想着反驳。

“这不好吧?若亲家夫妇也要住在京中怎么办?”李彬忙说道,这回曾家夫妇可能也会去,若父母去了,不走了,妹妹比收留两个小侄子还着人说。

“就是怕这个,才想着去那儿住一段再回来。你想,豪哥儿定亲,你岳父定要给他们在京中置产,我们先借着住,顺便把两个孩子带着,曾家哪里敢说什么。等着他们走了,我把孩子留下,你妹妹也没那么为难了。”李秀才慢慢的说道,显是这事儿在他心里不是一两天了,这回倒是豪哥儿的事,让他们下定了决心一般。

李彬看看妻子,“你说呢?”

“原本孩子们都是爹娘带着,爹娘和相公决定就好。”陈静深吸了一口气,这个好像他们也没打算问自己的意思。相公也算是客气一下罢了。

“那还是问问岳父的意思好了,总归要借他的房子。”李彬想想看,面色还是有些低沉。哪有说岳父还没买房,他们就惦记上了。

“那倒是小事儿,爹说得对,我爹去京里给他们办定亲,买房是一定的,总不能成亲了,还住在小姑那儿。叫我说,爹娘去给他们操办一下,我爹只有开心,没有拒绝的。”陈静温婉的笑道。

“也是这个道理,不过还是得跟岳父说说,哪有这么理所当然的。”

“明儿我去跟你岳父说,你们回去歇了吧,天天也怪累的。”李秀才摆手。

“还没摆饭呢?”

“你让人摆你屋里,我和你爹下午吃了点心,现在不饿,老头,快点帮忙,我去看看腊肉还有没,没有得去村里收些。萍儿喜欢吃我做的腊味饭。”

“娘,她开着腊味作坊!”李彬无语了。

“那买的能有我做的好?”李娘子恨不得踹儿子两下,拉着老头赶紧去后头的库房看看了。

李彬无语的看着父母,摇摇头,“去摆饭吧!”

陈静安静的出去,让人摆饭,又找了儿子过去。不过,当着孩子们的面,陈静什么也没说,只是关注着孩子们吃饭。而李彬也没说,自己扒了一碗饭,想想,还是跟人说,让他们煮点粥,过会给父母端过去。他也放心不下,自己也跟着过去,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想想也忙动着脑子,看看妹妹喜欢啥,而京里又没有的。

陈静没掺和,看着孩子们吃完了饭,也就看看他们的功课,她也是当年教过弟弟的,这些年,她也没什么事,家里书还是多的,没有生存的压力,她有空也就看书了,看儿子们的功课还是看得了的。

终于孩子们的功课完了,她让他们洗洗睡,而公婆那边还没完,丈夫也没回来,她无奈只能提裙到后头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