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哥儿的字比老三好,应该会加点分。”曾凡莫名的加了一句。

李萍睁眼,与丈夫对视。这是啥意思,皇上喜欢字好的?

“对,皇上喜欢字写得好的,他先皇与太皇的字都能树碑立传,他对自己的字向来自卑,所以上回你的万寿图能入他的眼,是因为他觉得那字不错。后来我进上书房时,也不止一次听皇上骂人字太差。我看了一下,都是师爷写的,都是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哪有差。但不得不说,他对字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两人若文章一样,一定字好的那个上。但两人文章差不多,但文章好,字特不入他眼的,他能直接把卷扔了,完全不看文章。”

“现在我无比庆幸,我们对老三和豪哥儿要求严格了。”李萍长舒了一口气,老三的楷书,那是抄了几年书练出来的。而豪哥儿,真是无论你说什么体,他都能写到你满意。也许他没有自己的体,但是他的字,却是百里挑一的。

“睡吧,不用担心,我替别人担心。”曾凡浅笑了,想再靠近点老婆,不过被李萍拍熄,只能闭眼睡觉。

第142章 安家的纠结

第二更

李萍的蛇羹也送了一些到安家,这是她的习惯,自己做点什么好的,都会分一份出来送过去给安相和老太太尝尝,也是她的孝敬。这在大家里,儿媳妇也得这么敬公婆的。好歹也应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礼数。

晚上,安相一家三口坐好,一人一碗蛇羹,安相尝了一口,“子诚媳妇的手艺是越好了。”

“师母做的?她常做吗?”安海尝了一口,觉得自己的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怎么可以这个好吃?

“不常做,没见你来了这么久,第一次吃。”安太太笑了。

“嗯,少吃多有味,常做就不好吃了。”安相点头,三口两口就扒进嘴里,又盛了一碗。安海忙快点喝完,把最后一碗盛走了。

“这是豪哥儿最喜欢的菜,想是为了他做的,老爷,豪哥儿这回怎么样?”安太太原本自己就盛了小小的半碗,不过是陪着他们吃,她一是挺怕蛇的,不过是给李萍面子之前才吃的。觉得味道还可以,但说喜爱却也谈不上。但老爷子喜欢,她自要相陪的。今天李萍派人送菜,看到蛇羹也就想到了豪哥儿,她也记着豪哥儿今天考试的事儿,正好趁机问问。

“他跟曾老三高中是肯定的,不过会不会让他们进前三甲,就难说得很了。皇上喜欢年轻人神采飞扬,但也欣赏子诚的脚踏实地。这回,其实是子诚与子诚媳妇的对台,看看谁胜谁负吧。”安老头呵呵的笑了起来,顺便把白天的事一说,听得小安海云山雾罩。捧着碗都不知道祖父在说啥。

安太太什么时候都不会跟老爷子打对台,想了一下,略有所悟。想想又摇摇头,“不管谁赢,也是子诚他们家的赢。”

“你说子诚媳妇像谁啊?”老爷子终于把蛇羹吃完了,肚子就有些饱了,不过也知道,这是虚的,开始小口吃起菜来。顺便问出自己心里的疑惑。

曾仪像曾凡,虽说只是形似,不是神似,但以后的展受限是肯定的。但豪哥儿,也是曾凡系,但他实际的师父是李萍,读书只是一个工具,他本质上跟李萍一样是生意人。但李萍像是生意人吗?好像也不太像!

老爷子是认识陈福兴的,假老庄的代言人,假洒脱,真任性。但李萍不是,她很慎重,包括放烟火都是她慎重之下的抉择,之前以为是为了史家,今天听皇上提及,他才想到,她早就剑指殿试了。

玩得这么大,也已经不是赌徒可解释的。那么她像谁?李秀才温和内敛,算智慧,但机智,更不会这般豪赌。陈福兴刚已经说了,他也许会豪赌,但他没有这个气势。现在他想问问太太,陈大太太和李太太是怎么样的人了。

“都像,也都不像。”安太太笑了,这个问题她早就想问了,“萍儿长得神似生母,当年的李太太只怕是出名的美人。至于说陈大太太,倒是有几分气势,但跟萍儿比起来,差得远。你跟我说萍儿是出身我们这样的世家,我都信。而且不仅是我,何家、史家只怕也都信。我们常说史家的丫头教得好,不过跟萍儿比起来,差老大一截。不然,何家敢把孙女儿跟小溪儿玩,人家不仅是看我的面子,人家也是看中萍儿的好家教。”

“所以,我猜这回豪哥儿应该比曾仪名次高。豪哥儿身上的气势比曾仪强百倍。”安老头轻轻摇摇头,他不能说,他们兄弟已经进了前十,至少怎么排,皇上这回没让人帮,自己拿着卷子回去了。

“那是说师母比先生厉害?”安海这个听懂了,傻傻的看看祖父母。

“倒也不能这么说,你师母再厉害,若不是你先生教得好,他们一样没机会出头,马上,曾门三杰就能成一段佳话。”安老头呵呵的还在吃菜,没看孙子。

“那不是跟苏门三学士一样了?那是千古佳话。”安太太怔了一下,但一想也对,曾凡,曾仪是亲兄弟,而豪哥儿是曾凡的小舅子,又是曾凡的弟子,说是曾门三杰也不为过。文人若是一但成了家族式的成功,那么这个家族的兴旺就不是指日可待的事,而是已经兴旺了,没人比他们更兴旺了。

安老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突然想喝一杯酒了,不过,他没叫人送上来,自己低头又吃了一口菜,他此时想的是,自己眼光其实是没有史家那个老东西好,当年自己压制了曾凡,现在虽说把曾凡绑上船,但曾凡和自己的关系是由着内眷在维系,因为他是门生,他不能反水罢了。但说感情,自己和曾凡之间还真说不上。

而史家已经招了豪哥儿为婿,不管史家三子多么的不成器,好歹豪哥儿是他们的女婿,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史家明天就能跟着被人说是慧眼识珠,顺便,自己可能要被人暗暗地笑,当年狠命压制曾凡的小器行为。

“想什么?”安太太看到了丈夫的不悦,还是让人给他盛了一小口米饭,老辈的想法,不管吃多少,最后总要加一口米饭的。

“没事,回头看看子诚媳妇缺点什么,你帮个忙。”老爷子顺口说道。

“还用您嘱咐,萍儿都不会跟咱们客气。不管怎么说,您是子诚的恩师,他们纵是真的青史留名,也得说,子诚的恩师是您。”安太太跟老爷子过了一辈子,早就心有灵犀,不用一点通的。

安老爷笑了,拿起碗开始吃饭。

而安海纠结了,他早就端上饭碗了,只不过,现在他想的是,师母是很可怕的,可是不跟师母打交道,好像他也不能跟小猴子他们玩。有时下了学,小猴子请他去吃饭,因为他怕师母,都不敢去。但现在,听说师母很厉害了,那么自己要不要巴结一下呢?

“你怎么啦?”安太太也看到孙子的纠结,忙问道。

“您说,我要不要请母亲送点什么给师母?或者说,送点什么给妹妹?”安海伸着脑袋看着祖母,一脸期待。

安相和安太太一块看着孙子,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第143章 送客请客

第一更

豪哥儿和曾仪都没进三甲,豪哥儿第七,曾仪第十。正阳帝很认真的比较之后的结果。安老头也看了前十的卷子,从内心来说,正阳帝算是很公正了。

让他一点私人感情都没,也难为他了。但是不得不说,他没把豪哥儿放进前三甲,安相就已经很感动了。而满朝文武也都感动了,总算不用跟人解释谁是曾子诚了。不过,曾家三杰这个名声却已经传出来了。

前后两届,一家中了三个进士,这在任何家族都是值得骄傲的。曾凡家的门槛要被送礼的踩破了,三家的长辈这回终于见证了他们所期望的成功是什么。他们真的成功了,他们凭着自己真的成功了。就算知道他们会成功,可是自己亲自的见证下的成功,让包括李家父母在内的七位都有些热泪盈眶了。

“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去了。”晚餐时,还是在曾凡的家,还是那个小小的堂屋,还是一大一小两桌人,陈福兴抿了一口小酒,抬头说道。现在陈福兴已经激动完了,该提一下回去的事了。

大家一齐抬头看他,也是之前李萍劝他留下,也是为了看豪哥儿高中,现在豪哥儿名次不错,他们此时说走,倒也说得过去。

“也是,豪哥儿是该跟您一块回去祭祖。当年我们不回去是因为没钱,现在老三,你替你大哥回去一趟,一能一路照顾公公婆婆,二也让乡里也知道,咱们没有忘记祖先。”

李萍怔了一下,立刻想到一个问题,他们中了进士有近一年的假期,当初曾凡直接去书院教书了,而现在,豪哥儿和曾仪明显不用,当然要跟着父母们一块回乡啊!

“真是,真是,差点把这个忘记了。上回老大中进士,族里应该给我们家丁田的,结果没给。这回老三回去,我怎么说也得要他们补上。”欧阳氏一听眼睛一亮,忙说道。

“丁田什么的,还是算了,族里原本田地都不多,这些年没人退,又不停的在生,我们又不回去,要那么多田地做什么?你弄那么多田,让爷爷怎么休息,要我说,咱们家的田地都尽量再少一点。”曾凡皱了一下眉头,看向了曾仪,“你这回去,也不要乱走,去祭完祖,去岳父家看看,快点回来。不说在学里教书,趁这几年,在学里继续读点书,也是好的。”

“是!”他看了妻子一眼,干巴巴的说道。他没想过回去,可是大嫂说得让他没法反驳,而大哥说的,也是支持大嫂的意思,只是让自己早去早回,想来也是怎么都跑不掉的。

他还真找不出可以不回去的理由,他虽说名次是第十,但是他却知道,自己就算去跟山长说,自己要在学里教书,山长也不会答应,而跟着陈家的船回去,又能省一半的路费,还能送父母回去,他真的一点理由都找不出来。

“豪哥儿,你也是,你是独子,又是族长之子,你得回去进祠堂好好显摆一下。”大太太点头,李萍给他们找了一个好借口。

这些日子他们倒是慢慢增进了些感情。但是,时日还太短,陈福兴也没像李萍建议的,跟儿子去骑马聊天,只是每天吃饭时,聊聊家常,然后也就算了,这回若是能真的一块回去,一路上,朝夕相处,应该会好一点。

豪哥儿也找不出理由拒绝,哀怨的看了姐姐一下,点了一下头。他真是连说‘是’的勇气都没有。

“那你们两个照顾这么多孩子,没事吧?”李娘子有点伤感了,陈家和曾家都有新晋的进士返乡,光宗耀祖,也就他们夫妇孤零零的回去,心里竟有些凄凉了。

“没事,都大了,就小溪儿一个人要照顾。不过要不您两位别回去了,守儿,安儿一直没离开过您,只怕会害怕。”李萍此时看父母这样也替他们难过,人家一家子,就他们夫妻孤单单的,不难过就怪了。

“算了,家里也放了那么久,我都怕荒了。”李娘子忙摆手,反正只要欧阳氏走了,他们自不会让人说,也想得到,李萍这些日子在自己底下也摆苦,她就别在这儿惹人烦了。

曾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回乡祭祖,那年他们没有钱,就算有钱,他也舍不得学里的位置,不然回去再回来,几个月时间就没有了,学里会等他吗?这些年,若不是学里的积累,他觉得自己也不可能在京中的名声这么好。只是现在提及,他也觉得有些对不起祖先,还有祖父了。

“你去买些特产,看天还不很热,你给爷爷带点糕点回去。”曾凡忙回头跟李萍说道。

“这还用说,我回头派人去跟老板说,等着上船那天拿新鲜的。”李萍点头,自己心里也就盘算起来,要准备哪些东西,好歹自己不回去,该有的礼数都要准备的。

还有给自己兄嫂的,跟着老娘这段时间,她真服了。她现在不觉得嫂子没用了,她真心敬佩嫂子,能跟自己老娘生活这么多年,说啥是啥,绝对的好媳妇。她连跟婆婆待一天都难受,所以这回她真的决定要好好送点礼物给嫂子,万不能怠慢了。

不过她想归想,席上大家的话题并没有结束,大太太抓着豪哥儿还在说话。

“你若是跟我们回去祭祖,要不要去史家拜访一下?”

大太太想的也是,两家也定了亲,豪哥儿成绩还不错,什么时候成亲,史家和陈家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都没再提。现在豪哥儿若要回乡祭祖的话,那么,于情于礼也要去史家拜会一下,通报一下他们的日程。而史家就该出面送送,这是礼节。

“于情于理,其实咱们应该请个客的。爹娘,公婆,义父母他们来时,就该请大家来坐坐,相互认识一下的。不过,师母客气,先请了,现在长辈要走,原该我们回个礼,大家也算告个别?”

李萍倒是闻歌知雅意,陈家要走,豪哥儿去岳家告别,这些是礼数,但总的来说,感觉诚意不够。两家其实有点小小的尴尬。但是由李萍以自己公婆父母,义父母要回家乡为由,在曾家请客,这么一来,大家过来送送,里子面子都好看。

第144章 想当然

第二更

“只是地方太小,今天这么多人来送礼,不说都请,经常往来的几家总要请的。我也想请请汪太医和小汪太医。”曾凡忙说道,家里其实并不少请客,平日里学的老师们没事也会在家里聚聚,李萍是个贤内助,万不会真的眼高于顶跟这些人玩什么清高的。

而他进了翰林院,这种聚会也是,李萍万不敢不参加,没事也会请几位相熟的一块坐坐,这种夫人外交,李萍不用人教,做得极好。曾凡在学里还是部里,其实人缘不错,也得益于此。

这回请客,不请同事们,只请相熟的长辈家,算是给长辈送行,这个情有可源,但请汪太医和小汪太医算什么?大家也都怔住了。

“应该的,应该的,上回小汪太医来给你看病,汪家还送了东西来,这个人情怎么着也该还的。”李萍当然知道曾凡的意思,黄歌还在人家手底下呢,丁香夫妇虽说放了出身,但还是门地小了些,此时曾凡他们请汪太医,小汪太医过来坐坐,好歹也是一种态度,我们把孩子托给您家,并不会不管不问。

大家一听这个也对,也就没再说什么,曾凡对着李萍笑了,他真心的觉得,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过李萍心里没这么想,她的头痛了。请汪太医,小汪太医真的没什么,但他们会不会带黄歌来?好吧,她也挺想黄歌的,不过他们家的小溪儿还没忘记黄歌啊?没事时还会念叨一下,说歌儿那个笨蛋会不会已经忘记她了。

其实李萍倒是希望黄歌把女儿忘记才好,只不过,这种期望她也不敢抱太大,女儿也挺忙的,可是也没忘记歌儿。

“嗯,娘,记得让汪太医带笨歌儿来。”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小溪儿从来不插嘴大人说话的,这回好了,曾凡一说完,小溪就大声提醒着母亲。

现在,曾凡有点后悔了,不过话出了口,却不能再改了。好在三家长辈并不知道他们这点小心思,而曾仪和豪哥儿就一块笑了。

到了请客这天,李萍也一早忙碌,小柳氏也来帮忙,当然,丁香他们也来了。丁香是听黄歌儿回家说,第二天师傅们要去大爷家做客,让他自己去大爷家,不用去府里了。丁香才知道李萍要请汪大夫一家,也不多想,一早就带着儿子过来帮忙了。

李萍看到黄歌儿还是很高兴的,拉过看看,“嗯,长高了。”

“谢大奶奶夸。”小歌儿有点小脸红,他的小脸还是粉嫩的,看着汪家对他还不错,眼睛是最骗不了人的,眼神的纯净,让李萍的心又化了些。

“你还记得大奶奶啊?”李萍不禁亲了他一下。

“当然的,歌儿可想大爷,大奶奶,大少爷和小小姐呢。”黄歌儿马上急急的说道,表明自己真的很想念他们的。

“真的吗?那你学得怎么样?没给我丢脸吧?”小溪儿一直在边上,现在听到这个,把小歌儿抓了出来,厉声问道。很有些严厉小姐姐的味道!

“没有,没有,歌儿有很用功的,因为要教小小姐,有很用功的读书,都可以教给小小姐的。”小歌儿忙拉着小溪儿表着自己的决心,顺便还拍了一下自己背着的书包,他今天真的带书来的,他想着要教小溪儿,准备得足足的。

小猴子低头看着笨歌儿,还有那鼓鼓的大书包,这小子真不是一般二般的笨啊!长叹了一口气:“走吧,大哥带你玩去,你这么笨,不会将来治死人吧?”

“不会的,不会的,我学得很好。”歌儿忙又摆手。

不过小猴子把他抓住,拉着出去了,李安拉着李守也跟着出去,不过小溪儿没能跟出去,因为她被李娘子抱起,说给她换新衣裳,过来来客了,不能让人笑话。

“今天多少客,可还要做什么?”丁香看到儿子拉小溪的手,也抽抽,看他终于被人带出去了,也舒了一口气,忙向李萍问道,她可是今天来帮忙的,不是来做客的。

丁香知道李萍不爱请客,特别是现在李娘子来了,他们家的下人都赶光了,再请客就是找不自在。不过还好,李萍去安家借了几个人,都是平日跟她合作惯的,加上丁香,倒是够用了。

不过李萍也不好真的支使丁香,已经放了的人,再使唤就是打人脸,不过不安排也是当她是外人,忙带她来了厨房。

“歌儿学得怎么样?”李萍这回请客宴席为上,她自不能像陈家那么土豪,他们席面是去京里大酒楼里定的食材,请了人家的大师傅回府烹制的。那是连小工都是他们自己带的。她不是花不起,而是,这些人到她这儿了,就定不会吃那些面上的玩艺,想想这些年,她倒是想新菜都想得头都大了。

“谁知道呢,我又不懂,他爹也就更不懂了。每天去接时,问准了汪太医晚上的功课,盯着他好好做罢了。”丁香对儿子的学习管不了,不过她没好意思说,儿子很得汪家的溺爱,虽说不是正式的弟子,但是看儿子跟在府里一样,除了有点想念小溪儿之外,其它时间都乐呵呵的也看得出来。其实丁香想想也是,只要儿子开心,不跟主家的千金扯上关系,学不学得成又有什么关系。不过,她是来帮忙的,左右看看,“奶奶,您想炖猪头?”

“听说南方那儿喜欢吃,我想试试看。”李萍总不能说,她在富家里,这道菜甚是出名的、

把猪头、猪蹄洗干净了,氽了几次水后,放入铛中,加水和酱料、香料,用布把锅盖沿儿封死,下面的柴火似有若无。就那么焖上一个半时辰,就真的皮开肉绽,滋味十足。当年她也是爱吃的。要知道,单单这个菜,当初也用了她两钱银子,可见这物贱而不贱。

“也是,来的都是千金之躯,纵是做龙肉,人家也不见得瞧得上。”丁香感叹了一声,颇有不平之意。

第145章 肃然起敬

第一更

“你怎么啦?”李萍还在切菜,看看边上收拾鱼、虾的丁香,忙问道。两人一块干活,边干边聊,也就没什么主仆之分了,倒是一般旧友相聚。

“没有,也是闲的。之前在府里忙忙碌碌的,倒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出去了,当家的成天不着家,歌儿又上学,我自己在家,倒是颇不自在。”

“那就找点事做,将来歌儿若是学成了,总要开个药铺的,你好歹先学着点。要不你跟汪家说说,你去他们药铺帮忙?”李萍想想说道。

“那怎么行,说我到您家药铺学点东西,将来好给我儿子开一家?”丁香忙反对起来。

李萍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想想,“那你想做什么,我让小黄给你银子。”

“奶奶!”丁香真是无语了,现在觉得奶奶真是太好性子了,自己跟她抱怨一下,她就要拿银子给自己,不过心倒是去了几分之前离府的不平。

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事,不离府,他们心里有些不安,等着真的出去了,他们平头老百姓,就算奶奶人好,让黄俊还管着作坊和铺子,给他们买了房子,让他们安了家,但与官家的下人比起来,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想像中的好时,心里自会有些不平的。不过还好,此时时间还短,没生上怨。

“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时难。你也别光想自己,只怕小黄心里还不舒服呢。你平日里多劝劝。总归是为了孩子,实在闲了,就再生一个,那就有得忙了。”李萍笑道。

“算了,这一个就把人急死了,您还是劝善儿再生吧。”丁香利索的收拾了鱼和虾,放在一边,准备看看其它。

“我不劝,我自己孩子还没教好呢!”李萍摇头。

“对了,奶奶,桐儿将来真能当官?”丁香想到这儿,忙问道。

善儿他们待孩子过了百日还是出去了。不过没跟丁香住一块,而是搬到了何府。丁桐是何三的副官,天天跟着进进出出的,于是何家也就在自己家的后街,有脸面的奴才们聚居地给丁桐弄了个窄院,虽说不大,胜在是独门独院,他们一家三口住尽够了。

丁香原本还想着善儿出府,她能帮着照顾下侄女,日子也就没这么难过,结果他们也离得远远的,让她没着没落的。不过,她还是关心弟弟的好姐姐,虽说不知道弟弟在做啥,但是听说将来能做官,心里总觉得不太相信,她还是要问问李萍才能放心一般。

“桐儿已经是官了,有九品呢!”李萍给了丁香一个白眼,这是什么话,曾凡费心安排的,若是跟在府里一样,还安排个什么劲。

“真的,奶奶,真是谢谢您和大爷了。”丁香真是感动了,丁桐是她的亲弟弟,说起来,对丁桐,她心里甚至比对黄俊的感情还要深。弟弟终于出头了,她能不感动吗?

“行了,那是丁桐自己争气,何三爷一直夸他懂事。也在谢谢我们把桐儿给了他,帮了他大忙。你也是,桐儿多大了,你还操心,我现在都把豪哥儿放得远远的,生怕他长不大,你还跟老母鸡似的,小心他烦你。”李萍随口说道。

“已经烦了,所以有了媳妇就忘了姐。”丁香轻叹了一声,自己拿了一把豆角过来,摘着。

“看来真是闲的,要不你跟黄俊说说,你管铺子,他管作坊,我觉得你管铺子能管好。”李萍摆了一下手。

丁香想想没说话,跟着黄俊一起工作,她不是没想过,不过后来又算了。她也没跟黄俊说,现在奶奶又提这个,她能说啥,两口子管一个事儿,容易吵架?

李萍看了她若有所思的样子,轻轻的摇摇头,“你以为你啥也不管,就在家里待着,人家能承你的情?两口子过日子得有商有量,总不能天天说孩子吧,到后来,连架都懒得吵了,他就该引个小老婆回家了。”

丁香抬头看着李萍,心里掂了一下,现在他们不是奴仆了,黄俊李萍也管不了,真的有了钱,就变坏,她还能回来找大爷,大奶奶评理不成。就算大爷大奶奶支持了她,但是清官还难断家务事,让他们怎么说?

“家用我都用大爷的薪水,家里账目我也都是让大爷参与,让他知道,我们这个家没他不成,我们靠着他养着。你不说,他永远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李萍轻叹了一声,“不过他有些事要瞒着你,也是极容易的,你说大爷有病,若不是被气了,我愣是过了这些年都不知道。书上说,至亲至疏是夫妻,所以你啊,别以为出去了就能闲着,真是事多了去。”

丁香现在没工夫想出去进来的问题了,她在想她和黄俊的关系了。虽说成亲到现在,他们关系一直不错,不过拿着大爷和大奶奶的一切对比,自己其实对黄俊的关注不及大奶奶对大爷的万一,现在出去了,自己是不是更加忽视了?心里暗暗地警惕起来了。

而外面,小猴子带着萌萌哒的小歌儿跟李守,李安,还有也是一早就来的安海一块,安海也就正式认识了闻名以久的小歌儿,几乎是弯腰才能看到的小豆丁,安海都觉得很震惊,“你就是歌儿?”

“是,海大爷。”小歌儿乖乖的行礼,小猴子给介绍时,让他叫‘海大哥’,不过小歌儿自觉的换算成了‘海大爷’,就像他一直叫小猴子为‘大少爷’一样,任谁也改不过来的。

安海还左右看看,确定这是叫自己后,有点纠结,问小猴子和李守,“这个,你们怎么答?”

“不能回,刚姑姑抱着他亲了半天。”李守很正色的提醒,表示,这位深得李萍的欢心,抱着亲了半天,姑姑多少年没亲过自己了。现在好像都没怎么亲过小溪了。这是一个信号,很强大的信号。

“真的?小歌儿,你喜欢什么?”安海立即就对这位肃然起敬了,严肃的师母竟然喜欢这个小屁孩子,还抱着亲,这个太惊悚了。

第146章 蠢萌?

第二更

当然更惊悚的在后面,等大人们都来了,小猴子自然要带着一群孩子去请安,安相自然坐位,大何大人,小何大人,史大人分坐两边,就算是主人的曾凡,又坐到了下,而豪哥儿和曾仪是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看到一群孩子来请安,自然要活跃一下话题,难得汪太医和小汪太医都在,这些孩子们只有黄歌儿是生面孔,自然安相的目光也就留在了黄歌身上。

“长得是不错。”安相认真的看了一下,有点感悟。

“挺聪明的。”老汪太医不干了,自己的爱徒呢?怎么就成长得不错了?不过人家是相爷,还真不敢正面反驳,只能弱弱的跟大家强调。

“你聪明吗?”安相不搭理老汪太医,对着黄歌儿严肃的问道。

“歌儿笨,要努力!”黄歌儿忙诚恳的向安老头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从曾家到黄家,就没人说他聪明,他只好以勤补拙了。

安相看看天,又看看左右,最后看向了曾凡,“他谁教的?”

“我!”曾凡得很意,对黄歌儿招手,黄歌儿马上就扑进了曾凡的怀里。

“我当时都以为这是他偷生的。”老汪太医小声跟安相说,不过声音刚好大家都听得见。

安相和其它人都咳了起来,安海则瞪着黄歌儿,似乎似图从他的脸上找到自己师傅的影子,不过,特征真的不太明显。

“大爷,听说你病了,我可担心了。来,让我师傅给你看看脉,我师傅可厉害呢!”小黄歌不理这些大人,抓着曾凡的手,特别恳切的说道。

“我病好了,谢谢你。”曾凡也懒得理他们,笑盈盈的对着黄歌儿说道。

黄歌儿不信,小心的拿着曾凡的手自己用那小胖指搭着脉,自己小油嘴上还不断的嘟囔着什么。

“他在干嘛?”安海瞪着黄歌,但问的是小猴子。

“背脉书,他是活医典,你找得到的医书就没他不会背的。”小猴子十分无奈的说道。

“还会照原样画出来。”小汪太医轻轻的强调。

安海下巴掉了,这个蠢萌的小东西,竟然是个活医典。

“他能当大夫不?”李守也觉得有点纠结,这蠢样,实在看着不像啊。

“谁知道呢?说不定那天老天开眼,劈他一下,他就变聪明了。”小猴子长叹了一声,对这位背书非常厉害的小蠢货,他信心真不太足。

老汪太医不干了,清了清嗓子,表达了他的不满。

不过小歌儿并没有受干扰,他就拿着曾凡的手,足足拿了一刻钟。转手,他换了一只手,小嘴里还在嘟囔着,曾凡也不动,就笑盈盈的让他试着诊脉。反正他跟这群老头子们没话说。

“看来有点架式,老汪头,人才难得哦。”安相对着老汪太医笑道,他可是懂行的,真的号脉,正常的就是要号一刻钟以上,什么一搭脉,就说个三迷五道,那才是骗人的,小东西左右手都有认真的诊脉,不管是不是真的会,但架式摆对了。

“相爷说的是,正是人才难得。”老汪太医笑了,抚须微笑。

“嗯,正是好机会,曾大人的脉相倒不很好诊。”小汪太医也是一脸的欣喜。

“所以你娘喜欢的都是这样的,又蠢又专心的?”安海突破了,也升华了。

“所以她不喜欢我?对我妹略强点?”小猴子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妹妹专心,不够傻。我又不傻、又不专心,还懒,完了!”安海觉得自己天黑了,完全没指望用金弹战术得到师母的宠爱。

“嗯,我不懒。”小猴子松了一口气,自己虽说不傻,也不专心,但总算不懒。

李守和李安站直了,自己俩人虽说不傻,但胜在专心和不懒,自信心立刻高多了。

“看来还是子诚媳妇有智慧,看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傻,也就学医的那个强点。”安相把一排孩子看完了,又看向了小黄歌儿,他还在专心的号脉,小嘴已经不嘟囔了,不过半张着小嘴,眼神有些呆滞,看着口水都快掉下来,说他聪明,安相都觉得有点亏心。他只能安慰自己,这个小子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