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家和何家是知道内情的,急的把他们叫到了安府,都想确认,曾凡是不是疯了,会接受这种任命?他此时该做的就是守在中枢,慢慢的把六部都走一遍,为进内阁做准备。此时外任,就算是封疆大吏也是分地方的,他该争取的是两江总督,而非两广!

而李萍在后面对着安老太太,安元太太,还有大小何太太时,情况也没好到哪去。都做到这份上了,谁家的夫人也不可能是真的不管外头的事的主。此时,她们也不信李萍不知道这事儿,她们想问的是,为什么李萍会答应。她们绝对相信李萍是可以阻止这件事的。

李萍有点奇怪,自己哪给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阻止这件事的,他们的目标是回家乡啊!谁知道皇上哪根筋不对,让曾凡升上去了。所以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是命啊。

不过看着三位老太太,人家可都是关心的,她还不能不答,只能笑了一下,可张了一下嘴又闭上了,说啥呢?好像说啥都没用吧?只能再次干笑了。

“笑啥,说话。”

“假话是老爷不听我的。实话是,我们也都没想到皇上会有此一旨。”李萍双手摊了一下,一脸无奈。皇上已经金口玉言,三纲五常也说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还不是让他去死,只是给他升官。

“唉,也真是,不过现在都不知道皇上是喜欢子诚,还是厌恶子诚了。此时此刻,真喜欢子诚,要么就该贬官去职,给新皇施恩才是。这般高升子诚,让新皇怎么办?真是前后都是一个死。”大何太太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不过说完了,又觉得不太好,忙笑着对她说道,“不过也是,此时是多事之秋,皇上可能还是信任子诚的,不然万不会这般才升二品没多久,又升为从一品,品阶上去了,也就下不来了。将来就跟元哥儿一般,真是出将入相了。”

“就是啊,子诚才多大,不到四十岁,就已经从一品了,真可说是本朝第一人了。更何况是乱世出英豪,子诚性子沉稳,说不得做到后来,不管新皇旧皇,都拿他没辄的。”安元太太笑着接口。不过这话听着李萍都觉得酸溜溜起来了。

李萍心里也是有本账的,想想,安元五品出京。五品时,他实际已经三十多了。当然,那时,算是升得很快了,三十出头,拿到个五品的地方官,若没有已经是辅臣的父亲在背后支持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而他到了四十五岁才坐到巡抚,那是从二品;五十岁升为从一品。五年升两级,他也算是二代里,官升得挺快的。但现在跟曾凡比一下,好像真是有些让人气闷了。

“虚岁都四十一了!”李萍忙说道,虽说实际曾凡是十二月过生日,实际是才刚刚过完三十八岁的生日。而到了年底,他才满三十九岁。现在刚过完年,离生日远着呢。此时李萍都有点小小的骄傲了,三十八岁爬上从一品,不能说他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但本朝却是第一人了。

“这丫头真是该打了,看看这张狂样,真是让人想捏她的小脸,看看是什么做的。”小何太太也笑了起来,轻轻的捏了她一下,算是给安元太太一点台阶下。她和李萍的关系算真好了,她儿子是曾凡教好的,现在儿子身边那个靠谱的副将也是曾凡送的,她可是希望曾凡官当得越大越好,越大儿子才能越有依靠。有什么比师生关系还可靠?

“也是啊!看来我们也是想多了,子诚能有成就才是最重要的。”安老太太看看儿媳,忙笑着一块打起圆场来。心里也暗暗地叹息了一声,觉得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事非,媳妇不会想曾凡此时去两广对两个大孙子有帮助,却嫉妒子诚年轻,自己真是有些无语了,说她小家子气还是说自己不够聪明,挑错了儿媳?

“其实也不是想多了,想来也是皇上无人可选,才如此这般。不然,相公也不会为报皇上的知遇之恩,坦然接受了。”李萍对安老太太还是充满了感激的,起身亲自给老太太换了一碗热茶。

这些年,除了曾凡的升官。其它方面,她真的觉得老相爷、老夫人给他们的帮衬甚至过了公婆和父母。没有他们,自己,溪儿在京中的生活万不会这般的恣意。李萍对老太太的尊敬与感激是自内心的,任谁也挑不出一丁点不是来。

老太太笑着轻轻的拍了她的手背一下,心里也颇有些默然了。不禁想到,儿媳只看到了曾凡升官快,却也不想想,这些年,李萍在京中是怎么过的。

曾凡能如些顺利,除了他自己努力,还有在学里兼课攒下的人脉,有个好夫人,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些话,她埋在心里也许一辈子也不会说出来。说了,只怕媳妇还要以为自己说她不贤惠。但是夫人外交的功能之大,她一直深有体会。

想想当年她讨厌对溪儿不好的那些小姑娘,于是连带着那些家的太太们也跟着倒霉。回头直接影响的是他们家老爷的前程。而自己家的这位媳妇,当惯了上位者,当年嫁进安家时,就是相爷家的少夫人,是人都让她三分。然后儿子带着她出京,在那一亩三分地里称王称霸惯了,真是都忘记自己姓什么了。

而李萍则是陪着曾凡从七品一路走来,用她一万分的诚心打动了无数上官夫人的心,没有成为曾凡前进的阻力。这种品质,其实正是儿媳最缺的。现在她不担心李萍夫妇了,他们原本就是这么过来的。他担心自己这年过半百的儿媳,在这权贵如云的京城,怎么混?

第74章 正阳帝驾崩

第一更

安老爷子在书房里当着大何大人、小何大人,还有安元的面,把曾凡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现在那些世家们谁家不是把自己在两广的产业脱手,撤回两江沿岸的富庶之地?此时曾凡冲出来,安老爷子真的觉得浪费了他好好的一颗棋子。

曾凡无奈苦笑,他自是知道老爷子他们怎么想的,只是他能说,他不是世家子,他没有资格说不吗?他有今天就是皇上给的,现在皇上让他去死,他也得毫不犹豫的去,更不要说只是去危险一点的地方升官了。更何况,为什么不想想乱世出英豪呢?只是这话,他不敢在盛怒下的老爷子面前说罢了。

老爷子终于吼完了,气也用尽了,坐下。曾凡也就忙递了放温的茶,让老爷子一饮而尽。老爷子喝完了,捧着杯子,瞪着他又吹胡子瞪眼起来。

“说话,别以为这招对我有用!”

“学生并没什么好说的,升官非学生所愿,只是分君之忧却是学生之责。”曾凡双手抱拳,俯对着老爷子沉声说道。直白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知道前面可能荆棘一片,只是总有人要走的,那么他就走一趟吧。

大家再无话可说了,其实走到这步,原本也就没话可说的。皇上的旨意已经下了,在坐各人谁也没有让正阳帝收回成命的本事。此时也只是一种态度,表达了老爷子还是当他是自己人,关切他,才会叫过骂一通。要知道,这是临危受命,真的让他走过去,一个内阁辅政大臣,文渊阁大学士那是跑不掉的。就算安元,只怕将来也是不如他前程远大的,此时,大家在这儿也是交好之意。

“那你打算怎么办?”安元是很了解那里的情形的,沉声问道。

“原本我想回家乡,组建湘军,这些年我兄弟在团练上倒是极其用心,很有些心德,我想拉出来,配上些洋枪洋炮,先把邪||教一举破获,不让民众被其迷惑,继而引大祸。至于之后的事,也就是与民休息。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二弟先组建湘军,以备不时之需。而我带着老三去广州,组建洋枪队。”曾凡和正阳帝也没白为师徒,这些天,他们俩倒是关着门讨论这事良久。也亏得曾凡是正阳帝的心腹,曾凡出征,正阳帝有种自己出征的感觉,觉得曾凡其实是代表了他的意志,若是换个人,其实正阳帝并没那么容易听得进去。要知道,曾凡提出的策略,早就有人提过,只是提了又能如何?老爷子不听,还能怎么着。

“那钱呢?”安老爷子辅多年,当然知道,这里最难的就是找钱了。

“皇上允我自筹军銄。”曾凡沉吸了一口气,话说完了,他的肩膀都好像沉了一下。好像一付千钧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头。

在场的所有人都怔了一下,一股无形的压力好像都挤在了他们的心头。自筹军饷,这代表了什么?就是说,皇上给了曾凡养私兵的权利。以后曾凡的军队可以叫做曾家军。不受任何人的挟制,那支军队只有曾凡一个主人。

古往今来,以自己姓氏成军的大臣无一例外的都死于非命,宋时的杨家军、岳家军,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了。更何况,此时不但内忧外患,更重要的是,在座的几人都知道,正阳帝活不了多久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曾凡接了正阳帝这样的诏书,让新皇怎么想,弄不好,曾凡摊子都还没铺开,就得被新皇随便找个理由千刀万剐。

大家都沉默时,外头突然传来了钟声,所有人都一惊,一齐坐直了身子,心里默默的数着钟声数。不过刚刚过完年,朝中无甚大事。宫里敲钟除了边关告急,要么就是皇帝驾崩,已经没什么是值得这么召见群臣的。

“别数了,都快回家,心事都好应对。”安老爷子肃然的一拍桌子。

大家一齐站起,派人进去叫夫人,真的皇帝驾崩了,内命妇也是得进宫陪着大行皇后守灵的。在坐的都在二品上,怎么都是逃不过去的。后头的女人们除了,也都是熟手了,也都是经历过三十年前帝王更替的。其实不用人叫,安老太太也就忙起身,看向李萍,“孝服你有吗?”

“三年前倒了做了几身。”三年前欧阳氏去世李萍是掌家大媳妇,回去也是拜谢过亲友的。孝服也不是随便做的,真的跟平民百姓那种披麻戴孝的还真不同。能进宫伴驾守灵的,可非同一般。

“给曾太太去找几身出来。”老太太也不费话了,直接让人去拿。这时也就看出底韵了。这样的人家,不管怎么样,都是那种能马上应对的。

很快跟着李萍相熟的老嬷嬷带着人出来,还拿了两身男装的,三年前,那会曾凡还是从二品呢,跟现在差了两级。特是老嬷是仔细人,连官帽上的白珠子都替她备上了。

李萍忙谢过,真心的拜服,让人捧着东西赶紧回去。好在家里也不远,回家管事的也听清了,就是丧钟,两口子更了衣,还互相看看,无错漏之后才一齐坐上了马车。

上了车,李萍才看向了曾凡。

“怎么办,皇上…”她刚刚其实也是一脑门的官司,他们还没出京,结果正阳帝就没了。现在只怕最尴尬的就是他们了。新皇上位,谁上位了,其实对这种敏感的任命都是会十分抗拒的。她也听曾凡说过,正阳帝让他自组军队的想法。但是这个是没有明旨的。现在新皇能答应这种事?想想都觉得不可能了。

“塞翁失马,也许这样也是好结局。”曾凡心里还是很伤感的,他跟着正阳帝的时间比安老头多多了,感情也真挚得多。之前答应去两广,其实更多的是知遇之恩。但是压力也不是一般以二般的大。他有妻有子,上有高堂,他也害怕连累到他们的。现在他跟现皇有什么交情,都是他的学生。以前该示的好,他也示够了,他还真不会为了这人把妻子,儿女与不顾的。

李萍笑了,紧紧的拉住了丈夫的手。

第75章 遗诏

第二更

曾凡在午门下的车,他算到得较晚的,因为他先去送的李萍。 原本李萍说送他先到午门,自己再去神武门。但显然曾凡不想,先目送了妻子进去,自己再才绕回。

门口已经6续来了几位重臣,看到曾凡,还都一齐见了礼。

“曾大人,皇上不是昨儿还好好的吗?”某大人对着曾凡一拱手,急急的问道。

昨天正阳帝还招见过大臣,而曾凡正好昨天没进宫,他要交接自己礼部的事儿。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只能苦笑着摇摇头,自己默默的往里走去。

正阳帝躺在棺椁里,所有人自然没有敢去瞻仰遗容,一个个跟死了亲爹一般,进去就趴下痛哭流泣,而曾凡的眼泪也止不住,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十一年的知遇之恩,自己可以说是他一手提拔,有时,他都觉得这个老人是帮助他最多的人。他虽说暗地里也说过这位老人的坏话,觉得他有些优柔寡断,但是真的处在他的环境与立场,他有时也觉得无奈的很了。他只是一个平凡的老人,结果生在最不平凡的人家,注定了他一生的战战兢兢。也许此时应该是他最平静的时候,因为一切终于结束了。

哭灵那算是小事了,此时最重要的是,新旧的更替。几个阁员一块拿出了正阳帝放遗诏的箱子,小太监忙出来请曾凡进去。曾凡怔了一下,他非阁员,又非亲贵,这会,他只用跪在自己位置上哭就好了,怎么就请自己进去了?

但他也没迟疑,这会儿,正阳帝不在了,四皇子可不是什么好脾气,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有峙无恐。当然,也怕新皇过河拆桥。

侧边的垂花阁中,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都一身孝服的跪着,而四位阁员围着匣子在说着什么。看曾凡过来,忙急急的叫他过去。

“你来得正好,应该有两份遗诏,匣子为何只有一份?”安元急急的问道,他当然知道这遗诏是曾凡起草的,由皇上盖印,世间除了死了的正阳帝,和现在站在面前的曾凡,真的就没人知道这遗诏最后花落谁家了。

“秦总管呢?”曾凡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忙对小太监说道。

“秦公公被皇后娘娘叫去了。”那小太监忙说道。

“快去请。”曾凡忙说道,说完又请诸位皇子们都起来,要跪也该跪外头,在这儿等着遗诏,有什么可跪的。

“先生,可是有事?”四皇子凯起身红着眼问道。

“大行皇帝是审慎的性子,除了传位匣子放在正大光明匾后之外,还有一份是交给秦公公保管,原是皇上准备过完年,就回园子里住去,怕有事时,也能及时稳定局面。”曾凡抱拳于胸,低头回道。

大家这才明白,老爷子压根就没把两份遗诏放一块,就怕有个万一,这也说明老爷子其实是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很清楚了。

四位阁老清清嗓子,此时的辅陈大人把那还没开封的遗诏放在托盘里,请众皇子检阅,表明,这绝不可能会有人做假的。

下面的小皇子们也的确没人看,反正跟他们也没啥关系。老七也是,直接推给了两个哥哥,反正也跟他没关系。

四皇子凯和六皇子瑞一齐都认真的查过遗诏上的火漆印子,刚刚同样的,他们也一齐查过那只匣子的火漆印子。

秦公公也急吼吼的过来,看到了这么多人还有些懵,从昨天晚上正阳帝不舒服,他就一直忙,到上午正阳帝驾崩,他就没停过,忙得都没功夫哭了。

“秦公公,快把遗诏拿出来。”曾凡忙提示了一句,他跟秦公公的关系一直不错,生怕他吃了瓜落。

秦公公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胸口,竟然没有?一时间脸吓白了,都不会说庆了。

“没事,没事,你是不是今天换了衣裳,叫个人帮你去看看?”曾凡注意到他是穿着素服,之前他是总管太监,宫里太监的总头头,他的官服可是紫色的。

“是是是,快去找。”秦公公猛的挥了一下袖子,一直跟他的小太监跟被抽了一样,飞快的去找了。

“这么重要的东西,你怎么乱放?”六皇子喝道。

大家脸色一变,秦公公可是正阳帝身边的老人,平日里,就算这些皇子们看到他也是客客气气的,老爷子一闭眼,这位就敢这么对老人,阁员们都心里一寒,若他这般对照顾正阳帝的秦公公,只怕对这班老臣们,也都不会客气了。

“曾大人,这里没你事了,你出去吧!”六皇子根本没看秦公公,转头又看向曾凡。

“臣告退。”曾凡倒没生气,对着四皇子和六皇子,七皇子一揖,就坦然的退出来,自己才懒得操心这些事呢!心里又觉得六皇子是不是傻啊,这遗诏就是自己的起草的,正阳帝也就点了个头,他顺便还帮着盖了个印,然后当着老爷子的面,把两份遗诏给一齐盖上防盗印,那印当着正阳帝的面给消毁了。表示,这对火漆印的独一无二。

所以自己从来就知道谁是未来的新主子,这些日子大家都在注意自己更关注哪个皇子,而曾凡明显的已经意识到这点,皇子们的来访,他根本没搭理,让人猜不出谁更有可能上位。所以,此时他在不在垂花阁里,他一点也不好奇。

没人叫住他,他不是阁员,他在这儿,是有点怪。而四皇子凯倒是想叫住他,但是最终也没有,他怕人觉得自己与曾凡的关系好,影响开奖的结果。

终于小太监终于找到了几乎是喊着进来的,不过没进门,就被六皇子派人打了出去,两个遗诏拼在一块,他们都看到了一个他们没见过朱漆印,这也是防盗的措施之一,若是常见的,被人仿了,算谁的。

“六弟,请曾大人进来吧,这是他封的,想来比我们更能分辨真伪。”四皇子看到一处模糊的样子,忙跟弟弟议道。

“就算他认得又能如何?”六皇子跟吃了呛药一般,真是见人就骂了。

第76章 焉知非福

第一更

“四皇子说得极是,这遗诏在起居录中提过,是曾大人亲笔,还是由他来打开,更好些。”安元可不想惹这身臊,他是知道谁会上位的,遗诏之后的第三天,曾凡派人送了四个菜到他们家。这是之前说好的。要么送四个,要么送六个,大家数数盘子也就知道啥事了,对六皇子并没有多客气。

“他不进来,你们就都不确定真伪,那么,他若伪造一份遗诏,那是不是我们也都要承认呢?”六皇子冷哼了一下,现在他听不得这个,其实他也知道,以曾凡此时的地位,还真做不到,只是他现在就是气。或者说,他也知道自己没戏了,正是知道没戏,才想在这最后一刻,执意的胡闹下。

“好了,好了,各位皇子请验明后,微臣就打开了。辅大人也懒得再争了,他是有斗争的脑袋的,可不想让曾凡在新皇这儿搏得更多的关注,已经都是能当他儿子的人,却快要到他们平起平坐,让这些老头们怎么会不生出几分敏感之心来。

六皇子又想说什么,七皇子终于出来了,拉住了六皇子,轻轻的摇摇头。

六皇子有了台阶可下,也就无力的坐下,深知大势已去。

四皇子则正了一下衣冠,再拉起了六皇子,在刚刚他们跪的地方站好。

辅大人在大家注视之下打开了火漆封印,两诏对比,确立无误后,清清嗓子,扫视了一眼站好的皇子们,喊了一声,“遗诏!”

所有人都跟着跪下,包括刚刚找遗诏的其它阁员,还有太监们。

曾凡在外面偶一抬眼,就知道事情进行到哪一步了,他没做声,低头跪着呆。

“曾大人,怎么他们现在才宣旨?”边上某位大臣忍不住偷偷的问道。

“是啊,好像是有点晚了。”曾凡抬头想了一下,也是有点觉得有问题了。正阳帝若不成了,请太医,请皇后,还有内阁成员,皇子们都是必须到场,好歹用参吊命,让老爷子跟家人们道个别啊!到时顺便也就把继承人给指定了,至于到现在,人都进了棺材,下头的儿子们还不知道以后谁当家?

边上的人听了这话,也就知道曾凡也是啥也不知道的主。有些没劲了。但他是那肯安于现状的人吗?明显不是。忙又说道,“曾大人,你知道谁是主子吧?”

曾凡侧头看了那位一眼,又抬眼看向了内室,人家已经准备领旨谢恩了,呶了一下嘴,“出来了!”

那人忙抬头,只见四皇子已经被辅大人扶起坐下,其它人再一次找位置行跪拜之礼,算是正位了。

“哦,其实先上算是福人了,元后嫡子继承家业,既嫡又长,真是本朝以来第一次。”那位啧啧赞叹了一声。

曾凡低下了头,下面的程序就是过会由太监出来宣读先皇遗诏,然后新皇出来主持祭礼,完成交接仪式,在臣工们面前完成了由皇子变皇上的法定程序。一个新时代也就开始了。

现在他伤感在谁又会想想此时躺在棺材里的正阳帝,即使是自己,跪在这儿,脑子里不禁会胡思乱想。

所有程序也是有规范的,曾凡之前也在礼部。他自然知道程序该怎么走,众臣工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守灵的。当然也不是全都在这儿守着。会按各部来守。而此时曾凡就有点尴尬了。他是下了明旨要出京的外官。

外官在京遇到这样的事,其实都不多,若单让外官单独出来一班的人凑不上。礼部也

觉得有些纠结,都知道他是前正阳帝的宠臣,这新皇上位了,对他的态度还不甚明了,他们也怕着了新皇的忌讳,回头麻烦的是自己。

正在他们着急时,第一批守灵的名单出来了,当然是由皇子与内阁成员组成的,因为停灵三日里,也得有政事,他们守完了,好去处理政务。名单宣布完了,新皇倒是想了一下,“子诚先生跟阁老一班吧,他年轻些,也能帮着阁老们跑跑!”

大家一怔,之前四皇子他们叫他为先生,那也是因为曾凡是教他们读书的先生,而此时身份不同,他已经是皇上了,在先生之前加上字,就不仅是对老师,而是一种亲昵的尊称了。

皇上金口玉言,他说的,没有人会说什么,包括曾凡,只是默默的回了一礼,表示自己受命而已。

三日守灵期后,新皇定国号为庆余,来年便为庆余元年了。庆余帝的行事风格其实还不如正阳帝,个性不同吧,但心眼不坏。他从小在现皇后的宫中长大,跟着六皇子一块长大,若是一般人,只怕上台之后第一个要找机会除掉的,就是自己这个亲弟弟了,因为他也占着嫡,而庆余帝取亲多年也没有子嗣,这点上,是很让朝臣们担忧的。而六皇子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件隐忧了。

但是庆余帝没有,他封自己这个坏脾气的六弟为敬亲王,封七弟为仁亲王。也封了继母为皇太后,做事可谓是滴水不漏了。

当然曾凡倒是没想那么多,他想的是,自己到底能不能离京的问题了。不过朝中事千头万绪,庆余帝还真一时忙不到他这儿,但是庆余帝在自己主政的一开始,却还是把曾凡叫上了。

曾凡和安元都表示有点接受无能,感觉上这人有点不靠谱,现在曾凡是封疆大吏,不让他去任上,却让他进南书房议政,这个,几层意思?

曾凡只能无奈的跟着阁员们一块慢慢的向南书房走去,而敬亲王和仁亲王也跟他们一块,之前庆余帝和敬亲王去南书房是学习,没有说话的权利,而此时,庆余帝是把两个弟弟放到亲王的位置上,是让他们一块议政的,也就是无形之中把内阁的权利也稀释了。

“要不今天我帮你问问你何时上任的问题?”安元故意和曾凡走在后面,偷偷的说道。

“别问了,也许皇上是另有任用,所以才会拖着不办。”曾凡想想说道。

“也好,焉知非福!”安元一想也是,不去两广反是好事,反正他的级别已经上去了,另行安排,也得按着相应的职位来安排。一时间也跟着老神在在起来。

第77章 老师的荣誉

第二更

南书房里,庆余帝已经换了青衣素帽,毕竟老爷子还没走远,他也显出孝子的风范。等着大家行了礼,请大家坐下。曾凡注意到,自己之前的位置还空着,但还是有个编修在下头记录。

他默默的坐在阁老们的下头,这里惟有他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之前好歹他要为正阳帝起草诏书的,算是有点正事。现在,他既非之前的书记,也非阁员,坐在这儿,显得有些尴尬。

“皇兄,曾大人滞留京中日久,是否不妥?”安元没说的话,倒是让敬亲王先开口了。

只不过,此时庆余帝还没开始说开场白,他就先开口抢话,让大家全都齐齐的注视着他,倒是想看看,这么说话,上头又不是亲爹,能不能真的给他好脸。

“是啊,原本父皇对先生是寄于厚望,只不过朕登基时日尚浅,此时方知先生当日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朕实在舍不得先生离开。”庆余帝似乎没注意到了弟弟的无礼,倒是顺着敬亲王的话,说得情真意切了。不过让人的感觉是,这两兄弟是不是在唱双簧,借此不许曾凡上任。

问题是,曾凡没有正阳帝的支持,他也不敢上任啊。更何况,还有前车之鉴,之前的那位钦差大臣,不是也有正阳帝的支持,不过那头过于急躁,而正阳帝对着洋人的枪炮又怂了。弄得那位两头不是人。此时曾凡说实话,若不是有正阳帝的知遇之恩,他当时还真不会逞一时之勇的。

现在他们俩不想让自己去,曾凡反而轻松。不过他太了解这几兄弟,都是属驴的,打着不走,骑着倒退。

“谢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曾凡忙起身,可是说啥好像也不对,想想只能惭愧的一揖。既没说自己不想去,也没说自己想去,根本主没接这句话。

“皇兄,两广事也事不宜迟,曾大人既然分身乏术,还是异选一位大人为好。总不能误了家国大事才是。”仁亲王立即抱拳说道。

“是,各位大人可有人选?”庆余帝点头,忙看向了阁老们。

现在阁老们也都看出来了,皇上这是真不想让曾大人去两广了,不过意图还真不明显。都是一群老狐狸,迟疑了一下,辅亲自站起,“皇上,曾大人是先皇亲自任命,若无故撤换,似有不敬。不如先行布曾大人的新任命,再才好选定两广人选。”

“辅大人说得极是,不好让皇上圣誉蒙羞。”其它阁员忙一齐点头,同意。都是老狐狸,都巴望着从曾凡的新任命中看出新皇的想法。若是给曾凡一个不错的职位,表示两广新皇是担心了,不想让自己看重的人去。若不是,就是他觉得想把天下这几大总督之职抓在他自己的手中,实现权利顺利的交接。

“这个朕倒是早就想好了,先生在父皇身边多年,对父皇的政策,只怕在坐的,都不如他。朕毕竟年轻,还是希望能沿着父皇的道路。若各位没意见,朕以为曾大人可任少师,依然掌管众位皇弟的学业,并协办大学士,参与政务!”

少师和协办大学士都是从一品的官,算是平调,好像并没有为曾凡多做什么。可是重点是,曾凡依然可以自由出入宫庭,还有就是协办大学士,参与政务,就是提名他入内阁了。

“臣弟以为可,先生教学之严谨,臣弟一直铭记于心,真没有再合适的人选了。”仁亲王忙点头称是,他也被曾凡教了五年,不管他喜不喜欢曾凡,但是他真心的觉得曾凡教书是真的很好。至于说曾凡要不要入阁,这个他没意见,反正谁入阁,他都不意见。

敬亲王歪着脑袋想了一下,也无可奈何的点头,“是,他教书真的挺好,一个协办大学士,倒也说得过去。”

得了,现在大家也就明白了,六王爷看着不怎么喜欢曾凡,却还是曾凡的学生,一个先生一生最大的成就,只怕也就在此了。就算不喜欢他,却还是认同他,不得不尊重他。这个让其它的阁员们都不禁对曾凡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了。

“臣等遵旨!”四人左右互视一眼,一齐起身算是同意了庆余帝的提名。

曾凡觉得身上被烤得有点难受了,此时却也只能起身,“臣惶恐,臣愧不敢当。”

“先生过谦了,我们兄弟三人在先生教诲之下,这五年真是受益非浅,请先生切莫惶恐,相信父皇在天有灵,看到有先生在我们兄弟身边,想必也会安心的。”庆余帝还是一脸如沐春风的笑意。

“臣谢恩!”曾凡明白庆余帝为何这么说,这是为他向群臣解释,老爷子在时,曾凡是能员,可以外派。但是现在,老爷子不在了,曾凡就得留下,为新皇看家护院,他依然是皇家最信任的那个人。但这一字一句,都跟刀刻在他的背上一样疼,捧杀之计,他虽说不会用,但是知道怎么用。庆余帝这翻话,算是帮他把这些阁员们得罪光了。

“那说说谁接两广总督之职?”庆余帝笑着揭过,开始问他刚就想问的问题。

“依臣弟看,得派个武将去了。”敬亲王立刻来了精神,急急的看向了庆余帝。

“各位如何?”庆余帝没有表态,看向了几位阁员。

“两广之策,先皇与曾大人说得最多,不如听听曾大人之见解吧!”辅一把就把球给踢到了曾凡的面前,‘你能干,你上。’

“敬亲王说得很是,若不是臣去,派个勇猛之人去,倒是一时之选。”曾凡这回没有推委,起身抱拳言道。

“若是先生去,可有什么施政之法?”

“不过是强军罢了,先人一步,破乱民于巢穴,不起星火燎原之势。”曾凡苦笑了一下,这些,他不相信老爷子没跟自己儿子们说过,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很清楚,让他们听政了这么久,庆余帝和敬亲王跟在坐的阁老们一样知道两广此时就是个炸药桶,谁坐都可能会被炸得粉身碎骨的。

第78章 扬刀立威

第一更

南书房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向温文而雅的曾凡会有这么果敢的一面。他们都很清楚,一但真的他下去了,真的按着正阳帝所期望的那么做,曾大人在朝野之中不再是那个才华出众的曾先生了,弄不好,就得有曾剃头,曾大刀之类的混名。而且只要出去打仗的将军,就没有不被弹劾的,就算是文官代表武官去打,也没有一个人能没人说。战场之上,各种事情都会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越来越没有人乐意去参与朝中的大事了。吃力不讨好的事,谁肯干,特别是像曾凡这样的,明明有着光明的前途,却接了这么大一坑,也就能看出,老爷子当时真的没法了。

“好了,既然知道先帝之圣裁,那么找个得力的武将,反比曾大人好。曾大人毕竟是文官,只怕还是有些畏手畏脚的。”安元是个多么会见风使舵的主,最快反应过来,笑着说道。

庆余帝也知道安元是在给自己支招,打的是,这是老爷子的主意,自己只是孝顺,坚定的执行罢了。而自己换个武官,也是担心曾凡是文人,打仗不专业。于是这事,成了是自己的功劳,不成,那也是老爷子的主意不成啊。

“安大人所言极是,臣以为振国将军呼强不错。”某大人忙点头称是,随便找了一个从一品的将军出来充数。

“臣弟以为,林庆不错,虽说他此时非从一品,不过这些年倒是把军队弄得不错。”敬王爷果然是有人选的。

“林庆是谁?”辅大人果然补得一手好刀,故意问道。总督可是从一品,之前老爷子提拔曾凡,辅都一肚子不乐意。觉得他升得太快了。但那时,曾凡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升上来的,正阳帝可没有这官制上去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个林庆是从三品的前锋参领,管着就是宫里这一亩三分地。想外放,做个小地方的土皇帝没啥,六皇子敢让他顶曾凡去两广,那就是不给曾凡面子,不给百官面子了。

敬亲王纵是坏脾气,此时也都面皮一红,有点说不出话来。

“依着臣弟,为了父皇的遗愿,派护国公去吧。老将出马,也能一个顶两。”仁亲王看看此时的形式有点尴尬,忙说道。